Workflow
华金宏观·双循环周报(第92期):关税疑云之下,人民币升值会否持续?
华金证券· 2025-01-24 19:34
关税对出口及人民币汇率影响 - 特朗普考虑2月1日对华加征10%进口关税,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25%关税,或从三方面影响我国出口,对人民币造成贬值压力[2][4] - 因特朗普态度慎重及日本央行加息,截至1月24日,美元指数从迫近110高位回落至107.5左右,触发人民币阶段性升值[2][8] - 国内货币政策微调构成人民币阶段性回升力量,但一季度信贷高峰投放流动性因素未来可能松动[2][10] 经济增长与资金流向 - 2024年净出口拉动我国实际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未来面临关税和贸易壁垒不确定性,美元指数或重拾升势,人民币汇率方向可能改变[12] - 五部门鼓励长期资金入市方案与人民币汇率企稳回升带动权益市场资金流向[12] 国内外经济追踪 - 1月第三周汽车消费反弹,截至1月19日,乘用车零售和批发销量当月累计同比增速分别改善16、11个百分点至 -5%和25%,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和批发销量当月累计同比涨幅分别上行18、12个百分点至26%和57%[17] - 截至1月23日,鲜菜、鲜果30天均价同比分别小幅回落0.2、回升0.3个百分点至0.3%和0.7%,猪肉平均批发价同比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至13.0%[19] - 1月中旬钢材价格环比回升,线材、螺纹钢及热轧价格环比分别上行0.7、1.2、2.3个百分点至0.0%、 -0.1%和0.5%;煤价跌幅收窄,山西优混、无烟煤及主焦煤价格同比跌幅分别收窄1.4、3.2和3.2个百分点至 -15.7%、 -1.5%和 -41.1%[21] 美国及发达经济体情况 - 1月第三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回升0.6万至22.3万人,原油产量降至1347.7万桶[28] - 日本12月核心CPI持平于2.4%,1月制造业PMI回落0.8至48.8[30]
特朗普就任后中美未来贸易关系走向及对策分析
大公国际· 2025-01-24 18:19
美国经贸政策背景 - 美国曾执行门罗主义,全球化发展使美国产业空心化、两极分化加剧,推动特朗普政府重新上台[1] 关税政策影响因素 - 关税实施力度受产业安全战略、国内物价水平、产业回流效果等因素影响[3][4][5] - 若产业安全考虑多于经济因素,关税实施力度会加大[3] - 特朗普曾将企业税率从35%降至25%左右,此次当选后拟降至15%左右[5] 中美贸易现状及风险 - 2001 - 2021年我国贸易顺差总额达5.18万亿美元,美国贡献3.72万亿美元,年均贡献1860亿美元[6] - 过去25年美国市场占中国出口比例均值不到20%,却贡献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145%[6] - 美国最惠国关税税率平均约2.2%,若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对华平均关税预计升至60%以上[7] 中国应对策略 - 全面评估中美贸易关系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6] - 加大产业出口及相关投资的全球化布局调整,通过海外建厂、建设物流港口等规避关税[9][10] - 做好汇率政策的调整和应对,适度引导人民币汇率贬值抵消关税影响,但需综合施策[11]
宏观深度报告:24Q4固收+基金转债持仓十大亮点
东吴证券· 2025-01-24 17:42
固收+基金 - 2024Q4整体净赎回,仅可转债型基金净申购,2025年以来可转债型基金业绩增速领先或利好规模增长[1][9][11][17] - 整体风格偏稳健,多数降低杠杆率和含权资产仓位,仅可转债型基金提升;高波和灵活性基金降低含权仓位,中波和低波提高;大型和中型降低转债仓位,小型的转债和股票仓位均提升[1][11] - 公募基金转债资产仓位整体提升0.01pct,固收+基金提升0.26pct,一级债基和转债基金提升明显,剔除1亿以下微型基金后,二级债基和转债基金提升较明显[1][11] 行业与风格配置 - 超配金融、有色等行业,低配建筑装饰、石油石化等行业,减配TMT板块[2][21] - 整体配置风格偏稳健,超配偏债型、大市值、大盘品种,继续低配30亿以下小市值品种,评级有下沉[2][24] 重仓个券 - 持仓集中度和换手率大幅提升,金融底仓券有高切低调仓,浦发、兴业仍为前两大重仓券,上银跻身第三且加仓明显[2][30][31] - 非金融重仓券中,新能源获大幅加仓,猪肉、部分高位红利个券、高价题材标的减配明显,升24转债跻身第一大非金融重仓券[3][35] 可转债基金 - 2024Q4整体呈净申购,头部基金规模环比增长[51] - 超配有色金属、农林牧渔等行业,低配建筑装饰、石油石化等行业,减配TMT板块[55] - 风格偏进攻,超配偏股型和平衡型券、次新券,低配小市值券,超配中等市值个券[6][57][62]
资金跟踪专题:年度资金多,短期资金弱
信达证券· 2025-01-24 17:00
年度资金情况 - 2024年A股资金净流入25716亿元,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4.5%,较2023年提升3.6个百分点;剔除私募基金与保险后占比4.6%,提升4.4个百分点[4][6] - 2024年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份额较2023年末增加4547.29亿份,股票型ETF基金份额净流入9640.64亿元[4][18][34][36] - 2024年上市公司回购金额2549.34亿元,累计分红18814.33亿元创2014年以来新高,累计减持规模459.61亿元为2018年以来最少[4][18][54][56][61] - 2024年股权融资规模2904.72亿元,月均融资规模低于2007年以来全部年份[4][18][66] 短期资金情况 - 2025年1月中上旬A股资金净流出,净流入占流通市值比例-0.07%,但过去12个月累计净流入占比7.13%,较2024年12月提升1.1个百分点[4][12] - 2024年12月融资余额环比增加203亿元,2025年1月1 - 23日较2024年底减少389.54亿元[4][27] - 2025年1月1 - 17日股票型ETF基金净流入277.49亿元,较2024年12月放缓[13][18][36] 其他资金情况 - 2024年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7440亿元创历史新高,2025年1月1 - 23日净流入1131.45亿元,速度加快[18][42] - 2024年估算保险公司资金约2754.27亿元净流入股市,高于2023年的1161.76亿元[18][50] 风险因素 - 部分数据公布存在时滞,部分项目估计与实际情况有偏差[4][74]
从白酒周期看2025春节前一线反馈:需求平淡,策略务实
华创证券· 2025-01-24 17:00
行业现状 - 行业处于加速出清、去库筑底阶段,2025年中或迎预期底,25H1仍以消化库存、稳定批价为主[2][6][10][12] - 今年春节窗口期集中,多数品牌回款发货进度较去年同期滞后5%-10%,需求端商务、礼赠场景偏弱,多数品牌库存高位[6][23][24] 价格与预期 - 预计普茅批价上半年下行探底,底部在2000元附近,春节后Q2淡季筑底震荡,关注茅台老酒批价[6][12] - 25年酒企目标降速,预计盈利预期在25H1下修幅度明确后不再恶化,迎来盈利预期底[6][12] 动销情况 - 元旦以来动销环比中秋国庆降幅收窄,100 - 300元大众价位带相对平稳,高端酒价格回升,飞天批价2260元,普五批价910 - 920元[6][24] - 春节动销降幅有望环比收窄,大众价位有望平稳微增,走亲访友、亲友宴席等场景或保持平稳[6][26] 库存与情景 - 分三种情景测算节后库存,悲观情景库存或增半月逼近高位,中性情景持平,乐观情景微降[6][26][30] 投资建议 - 去库存筑底期,底部配置茅五等龙头,春节前后重视大众酒结构性机会[2][41] - 中长期布局茅台、五粮液等优质龙头,持续推荐老窖、汾酒;短期聚焦大众价格带,推荐古井、今世缘[7][45]
中长期资金入市影响几何|国君热点研究
国泰君安· 2025-01-24 16:03
政策举措 - 1月22日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引导五大类中长期资金入市[1] - 《方案》提出五大举措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还从资本市场生态维度提出优化举措[2] - 《方案》重点拉长中长期资金考核周期机制,明确多类资金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3] 资金规模与比例 - 我国保险公司股票和基金占资金运用余额比例仅约13%,《方案》引导提升A股投资比例[3] - 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预计春节前500亿资金获批到位[11] - 从2025年起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预计带来5000亿增量保险资金[11][12] 市场影响 - 中长期资金入市可降低市场短期波动,提升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助力高质量发展[4] - 预计推动中长期机构资金入市政策持续出台落地,为资本市场带来增量[8] 投资建议 - 建议增持券商、金融信息服务商以及权益投资端弹性更大的纯寿险[9][13] 风险提示 - 中长期资金入市成效不及预期,权益市场大幅波动[5] - 长端利率下行、权益市场波动、监管政策不确定性[14] - 网下投资者类型再扩容后中签率下行[18] 新股申购 - 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在新股申购获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相关账户中签率有望提升[15][16] - 银行理财权益类产品存续规模101.27亿元,短期对整体中签率影响有限[16] - 银行理财参与网下新股申购需完善内部制度,提升定价和风控能力[17]
深挖宏观数据系列之五:地方收入目标降速背后蕴含的信息
中国银河· 2025-01-24 14:56
地方财政收入构成与现状 - 2023年31个省市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11.6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2万亿元,大部分来自中央转移支付[1][3] - 2022年地方本级实际收入增速-2%,中央转移支付实际增速18%,当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增速分别为6.5%和6.4%[1][3] - 2025年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加权收入目标增速约3.1%,处于2018年以来较低水平[1][4][8] 财政预算制定流程 - 我国实行分级预算管理,地方财政收入目标需经中央财政两次审核,预算编制需经过“两上、两下”四个阶段[1][5][7] - 2025年各地方预算编制计划在2024年6月及11月“二上”中上报,财政部门8 - 10月给予首次反馈[1][7] 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与全国财政关系 - 已公布的21个省份中18个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增速调降,按2024年11月底收入规模,这18个省份财政收入占全国比重约73%[2][8] - 2025年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增速3.1%,较去年预算增速降低1.5个百分点,对应收入降低规模约1700亿元[2][12] - 地方本级预算收入目标增速降低对政府支出影响小,甚至是反向指标,会倒逼中央加大逆周期调节[2][12] 结论与预测 - 地方两会公布的收入目标增速反映对经济更客观认识,经中央审议调整,意味着2025年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大幅提升[2][13] - 预计2025年狭义赤字率约4%,预算内广义赤字率约9%[2][13]
宏观研究-固定收益专题报告:日本的利率与汇率
国联证券· 2025-01-24 13:40
人民币汇率现状 - 2024年9月降准降息落地后人民币汇率承压,2025年初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汇率突破7.3,央行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至1.75并发行600亿元离岸央票[7][16] 日本货币政策与汇率历史复盘 - 1990 - 1995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日元升值,央行政策利率从1991年6%调至1995年底0.5%,1995年4月美元兑日元达81.1[16] - 1995 - 1998年日元在宽松政策中贬值,政策利率从1.75%降至0.5%,美元兑日元从81左右升至100以上,出口增速随贬值恢复[7][20] - 1999 - 2008年日元汇率宽幅震荡,1999年实行零利率政策,2001年开启量化宽松,央行多次抛售日元抑制升值[27][28] - 2012 - 2015年QQE驱动日元贬值和日债利率下行,日元汇率从2012年2月76.11回调至2013年5月102.98,10年期国债利率最低至2013年4月0.442%[9][30] 日本经验启示 - 日本1990年以来货币政策目标是经济增长与恢复通胀,将弱日元作为经济刺激工具[3][10][31] - 中国货币政策未来或“以我为主”,兼顾汇率稳定,稳汇率对稳外资、股市有重要意义[3][10][33] 周度利率债数据跟踪 - 流动性方面展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质押式回购资金价格与量、SHIBOR报价等数据[35][36][37] - 债券估值方面呈现各期限利率债和信用债收益率、历史分位数、利率变动、品种利差、期限利差等情况[48][49][53][55][56][58] - 基金银行投资债券税后收益率图谱展示基金和银行投资主要券种税后收益率[61][63][66] - 机构行为周度跟踪展示不同类型机构对不同债券的周度交易规模[67][68] 风险提示 - 历史经验仅供参考,国内情况可能有差异致结论偏差 - 警惕政策落地不及或超预期对市场的冲击[11][70]
2024Q4基金仓位解析:四季度基金调仓四大看点
国盛证券· 2025-01-24 09:00
总体配置 - 2024年四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持股市值规模回落9.37%至29173.74亿元,资产总规模回落9.25%至35088.23亿元,流通市值占比降至3.76%[1][6] - 整体法下主动偏股型基金权益仓位降0.10%至83.14%,均值法下环比降0.62%至80.16%[1][7] - 2024年四季度主动偏股基金港股仓位升2.07%至14.13%[8] 调仓看点 - 基金规模缩量核心拖累来自申赎,四季度赎回拖累约2200亿,净值波动拖累约1300亿[2] - 四季度基金明显主动加仓国产替代条线,半导体等细分板块及寒武纪等个股获增持[2] - 红利板块配置分化,电力等减仓,国有大行等仓位环比抬升,股息率超3%配置比重提升[2] - 基金配置向大盘风格回归,沪深300配置比重升1.9%重返64%,重仓股科技成长属性强化[3] 板块与行业 - 四季度主动偏股基金主板仓位降0.78%,创业板降1.81%,科创板升2.54%,北交所升0.04%[11] - 行业层面电子、银行、新能源获主动增持居前,有色金属、通信等遭减持[15] 个股配置 - 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公募前20、前50和前100重仓股持股占比环比降2.52%、1.81%、1.36%[26] - 个股层面寒武纪获加仓居首,中际旭创遭减仓居多[29]
宏观点评:中长期资金入市细则发布,市场成交活跃
东吴证券· 2025-01-24 08:22
市场表现 - [沪指上涨0.51%至3230.16点,较24年末下跌3.63%;创业板指下跌0.37%至2093.31点,较24年末下跌2.25%;沪深300上涨0.18%至3803.74点,较24年末下跌3.33%;中证500下跌0.41%至5584.25点,较24年末下跌2.47%][3][13] - [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分别上涨2.30%、1.33%、0.90%;通信、电子、国防军工分别下跌1.48%、1.48%、0.87%][3][13] - [市场成交额为13694.6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2217.60亿元,北向资金总成交1888.11亿元,南向资金净买入54.03亿元][3][13] 政策动态 - [央行开展48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65%,当日3405亿元逆回购到期][10] - [五部委发布推动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的具体细则,六部门印发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3][14][15]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央行等五部门试点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措施][11][12] 市场分析 - [市场活跃度因中长期资金入市细则发布提升,风格倾向高股息方向,但受特朗普政策和业绩预期制约,涨幅收窄][3][14] - [春节前市场资金本周或继续活跃,呈消费、科技、制造和红利轮动格局,主线待明朗][3][14] - [长期看政策增量与转向明确,落地加快,市场情绪底部有支撑,有向上空间][3][14] 风险提示 - [市场风格变化、资金进场意愿不足、政策落地不及预期][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