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市场稳预期”政策发布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东吴证券· 2025-05-07 14:03
政策背景 - 一季度经济企稳回升但内需有压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一行一局一会”出台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3] 央行政策 - 发布十项政策,数量型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价格型降低融资成本,结构型聚焦重点领域[3] - 4月政治局会议提及的增量金融政策已全面落地,提升金融向实体经济传导效率[3] 金融监管总局政策 - 提出八项增量政策,涉及房地产、资本市场等五个方向[3] - 加快出台适配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融资制度,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3] - 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3] 证监会政策 - 提出完善资本市场“1+N”体系等多方面措施[3] - 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 产重组管理办法》,解决A股“重融资轻投资”矛盾[3] - 协同各方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3] 政策影响 - 短期提升市场对新增流动性预期,稳固资本市场;中长期推动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4] 风险提示 - 美国对华政策施压、科技创新进展和效率、政策落地执行效率不及预期[4]
降准降息和其他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发布
浦银国际· 2025-05-07 13:35
货币政策调整 - 5月15日起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预计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1] - 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降0.1个百分点至1.4%,各期限SLF利率自5月8日起下调10个基点[1]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从1.75%降至1.5%[1]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从2.85%降至2.6%,或每年节省居民公积金贷款利息超200亿元[1] 再贷款额度调整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1]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2] - 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增加3000亿元[2] 其他政策举措 - 优化合并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额度,总额度8000亿元[2] - 阶段性降低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至0%[2] 政策展望 - 今年后续或还有一次50个基点降准和20 - 30个基点降息,下半年政府或额外拿出1% - 1.5%GDP的财政资金支持[5]
5.7一揽子金融政策解读:降息降准稳楼市股市,提振内需促关税谈判
华福证券· 2025-05-07 13:12
货币政策 - 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预计释放流动性约一万亿,维持全年降准100 - 150BP预测不变[2] - 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2] - 分别下调政策利率、公积金贷款利率10BP、25BP,创设5000亿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汽车金融等降准5个百分点至0% [3] - 增加3000亿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4] - 央行合并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为8000亿元[4] 资本市场政策 - 证监会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4] - 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完善征信支持[4] - 证监会支持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4] 政策影响 - 降准和利率下调促进居民和企业贷款增长,稳汇率,巩固房地产市场,刺激消费内需[2][3] - “稳汇率—稳地产—促内需”良性循环有望凸显,货币财政政策自主扩张空间打开[3] 风险提示 - 存在人民币贬值幅度大于预期风险[4]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周报2025.4.28-2025.5.4-20250507
港股市场回购周统计数据 - 本周回购市场热度与上周基本持平,回购公司数量66家,较上周62家略有上升,总回购金额14.4亿港元,较上周15.3亿港元继续下滑[9] - 回购金额前三公司为友邦保险(5.8亿港元)、中国宏桥(3.0亿港元)、中远海控(1.6亿港元)[8][9] - 从回购金额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金融、工业和材料业;从回购公司数量行业分布看,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行业最多,均为13家,工业行业10家排第二,可选消费行业9家排第三[12] 上市公司回购的意义与作用 - 上市公司用现金从二级市场购回股票,可注销或用于股权激励,大规模回购潮常发生在熊市,意味着公司认为股价低于内在价值,向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22] - 港股市场自2008年以来经历五轮回购潮,均在熊市发生,随后伴随上涨行情[22]
永安期货每日报告-20250507
新永安国际证券· 2025-05-07 11:37
市场行情 - A股节后走强,上证指数涨1.13%报3316.11点,深证成指涨1.84%,创业板指涨1.97%[1] - 港股维持强势,恒生指数涨0.7%报22662.71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0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37%,大市成交额2134亿港元[1] - 外盘方面,欧洲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道指跌0.95%,标普500指数跌0.77%报5606.91点,纳指跌0.87%[1] 企业动态 - 博雷顿暗盘报24.5元,高招股价逾36%,每手帐面赚1300元[10] - 奇瑞汽车计划在香港IPO,集资约15亿美元(约117亿港元),保荐人由中资投银包揽[10] - 恒瑞医药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预计集资20亿美元(约156亿港元),去年首三季收入201.9亿元人民币,按年升19%;纯利46.2亿元人民币,按年升33%[10] 行业资讯 - 中美高级官员将在瑞士开启贸易谈判,特朗普曾对中国产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中方则对美国商品征收125%的进口税[12] - 欧盟公布对俄罗斯能源“戒瘾”方案,计划到2027年底前终止与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商的所有合同,战争爆发前,欧盟40%的天然气和三分之一石油依靠从俄罗斯进口[12] - 香港金管局加大力度卖出港元,捍卫联系汇率制度,周二早间卖出605亿港元,晚些时候又卖出128亿港元[12] 企业交易 - 富达国际增持药明康德455万股,涉资2.64亿元,最新持股量增至11.47%[14] - 中创新航斥不超过12亿人民币收购奥力威近23%股权[14] - 碧桂园服务拟向借款方提供10亿元人民币循环借款,用于保交房相关事项[14]
环球市场动态:OPEC+增产对油价的拖累难言结束
中信证券· 2025-05-07 11:26
股票市场 - A股五一假期后复市开门红,沪指涨1.13%,深成指涨1.84%,创指涨1.97%,两市成交1.34万亿元,较上周三增加14%[16] - 美股连跌2天,道指跌0.95%,标指挫0.77%,纳指跌0.87%,金龙指数升0.42%[9] - 欧股个别发展,德股结束9天升势,英股连升16天,富时100微升0.01%,DAX指数降0.41%,CAC 40指数跌0.40%[3][9] - 拉美股市上扬,墨西哥股市大涨,标普墨西哥IPC指数涨2.71%,巴西IBOVESPA指数微涨0.02%[9] - 港股假期复市个别发展,恒指升0.70%,恒生科技指数跌0.09%,国指升0.37%,成交额2133.68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134.75亿港元[11] 外汇/商品市场 - 议息前夕美元指数跌0.59%,国际金价回升,纽约期金涨3.03%,国际油价从四年低点反弹,纽约期油涨3.43%,布伦特原油期货涨3.19%[4][27] 固定收益市场 - 美国国债反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4.342%,非强制性参与竞标投资者获标售总额91.1%[29] - 美联储预计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4.25%-4.5%不变,交易商预计今年三次每次25个基点降息,首次预计在九月[29] 行业板块 - 保险行业一季报超预期,重申保险板块强于大市判断,建议关注阳光保险等H股公司[14] - 电力现货市场2025年底前基本全覆盖,建议关注长江电力等公司[19]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2024.2.12-2024.2.18-20250507
港股通前十大净买入/卖出公司 - 本周前十大净买入公司中,美团 - W净买入金额最高,达39.57亿元,持股变动数为29862986 [9] - 本周前十大净卖出公司中,腾讯控股净卖出金额最高,达 - 34.25亿元,持股变动数为 - 7021759 [10] 港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 - 2025年4月28 - 30日,沪市和深市港股通中,小米集团 - W、阿里巴巴 - W、美团 - W等多次出现在前十大活跃个股名单中 [18][19][20] - 4月30日沪市港股通小米集团 - W合计买卖额53.25亿,成交净买入 - 2.18亿;深市港股通合计买卖额31.66亿,成交净买入4.81亿 [18] 港股通与南下资金 - 港股通分为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内地投资者可通过相关机制买卖规定范围内联交所上市股票 [26] - 南下资金指通过港股通进入香港市场股票的中国内地资金,其流向为投资者提供投资依据 [27][28]
4月经济数据前瞻:物价或率先反应外需变化
华创证券· 2025-05-07 11:06
量的层面 - 预计4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6.0%左右,进口-4.0%左右,中国整体出口货量未明显下滑,美国进口或升[3][11][12] - 预计4月社零增速5.3%左右,餐饮、网购、汽车、其他增速分别为5.0%、6.0%、5.0%、6.4%,石油及制品增速-6.0%[3][14] - 预计1 - 4月固投增速4.0%,房地产投资增速-10.5%,制造业投资增速9.0%,基建(不含电力)增速5.4%[4][15] - 预计4月地产销售面积增速-10.0%,4月新房销售同比弱于3月[4][16] - 预计4月工增增速降至4.8%左右,4月PMI生产指数回落[17] - 预计4月新增社融6600亿,较去年同期多增1万亿,社融存量增速8.6%左右,M2同比7.2%左右,新口径M1同比2.1%左右[5][18] 价的层面 - 预计4月食品价格环比涨0.1%,能源方面成品油零售价跌约1.6%,核心CPI环比或涨0.1%,CPI同比-0.2%左右[6][19] - 预计4月PPI同比-3.0%左右,二季度或阶段性处于低位,多项指标显示4月PPI环比走弱或延续[6][20] 风险提示 - 物价偏弱,贸易摩擦加剧[7]
五一假期消费强劲,汇率升值提升宽松货币政策预期
中邮证券· 2025-05-07 11:00
五一假期消费情况 - 五一前四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1.85亿人次,日均2.96亿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6.24%,较2019年同期增长34.92%[2][15]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北京餐饮团购消费增长超三成,四川前三天线下消费251.4亿元,同比增长7.8%[2][24][26] - 五一前四天总票房6.57亿元,较2023年和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 - 56.80%和 - 57%;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较2024年同期增长3.42%,较4月前四天下降67.18%[27][29] 短期经济形势 - 4月制造业PMI为49%,较预期低0.8pct,较前值回落1.5pct,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均下降[31][36] - 非制造业PMI为50.4%,建筑业和服务业景气度处于扩张区间,但扩张动能有所放缓[49][55] - 稳就业压力凸显,外贸企业就业受冲击,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就业影响不确定[44][46] 扩内需建议 - 促消费是核心任务,全年消费增速上限或为5.5% - 6%,未来社零增速或在6.1% - 6.8%,可关注中央转移支付等政策[3][56] - 扩内需需促投资支持,从CPI恢复到2%测算,GDP需填补5万亿 - 6万亿需求缺口,需关注投资与消费协同及基建投资机会[5][59] 国外宏观热点 - 美国一季度GDP环比萎缩0.3%,3月耐用品订单等数据有不同表现,4月制造业萎缩幅度创五个月来最大[62][85] - 欧元区4月核心调和CPI同比初值2.7%,高于预期,通胀率稳定在2.2%,欧洲央行可能6月降息[95][98] - 德国4月制造业PMI终值48.4,工业产出有复苏迹象,但车企利润下滑,民众呼吁对美采取强硬立场[91][92][94]
深度解析25Q1债基季报:Q1债基策略转向防御,但机构对Q2股债均维持乐观
信达证券· 2025-05-07 10:10
市场概况 - 2025Q1新发债基数量环比降6只至55只,份额创2022Q1以来新低,债基规模环比降0.48万亿至10.05万亿[5][11][13] - 中长期纯债、短期纯债和指数债券型基金规模分别减少3088亿、2230亿和924亿元,仅混合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1233亿元[2][17] 组合管理 - 2025Q1债市不佳,债券型基金加权平均净值涨0.10%,中长期纯债基金净值回落,偏债混合型基金表现最佳[2][19] - 公募基金对股票和债券配置比例上升,开放式债券型基金减配债券4790亿但占比被动上升[2][26][27] - 纯债基金增配利率债,混合债基增配信用债并减配利率债、可转债[2][33] - Q1短债基金和混合型债基杠杆率大幅下降,中长期纯债基金杠杆率小幅回升,各类债基均缩短久期[2][39][40] - 公募基金转债持仓规模略降,受AAA级大盘转债到期影响,持仓被动向中低评级集中[2][50][51] - 受转债市场规模下滑影响,多数金融机构减持转债,广义险资和广义公募减持幅度分别达4.44%和3.68%[2][61] 机构观点 - 2025年一季度绩优纯债基金多为短债基金,靠短久期信用债票息等获利;绩优混合债券型基金关注消费和科技,转债注重止盈[2][67][68] - 纯债方面二季度或震荡偏强,短端具配置价值;权益市场中长期前景乐观,但主线未明;转债市场供给少支撑估值,接近布局窗口[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