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

搜索文档
中证200动态指数报2774.0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科大讯飞等
金融界· 2025-07-03 00:21
指数表现 - 中证200动态指数报2774 00点 近一个月上涨6 45% 近三个月上涨0 99% 年至今下跌1 12% [1]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以1000 0点为基点 [1] 指数编制方法 - 中证200动态指数根据波动率因子和质量因子计算敏感性评分 选取对宏观环境和经济周期变动具有较高风险敞口的证券构成 [1]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10% [2] 指数权重股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新易盛(3 57%) 科大讯飞(3 13%) 中科曙光(2 87%) 潍柴动力(2 39%) 兆易创新(2 31%) 中微公司(2 25%) 徐工机械(1 92%) 北方稀土(1 79%) 山东黄金(1 77%) 保利发展(1 67%) [1] 市场板块分布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0 77%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9 23% [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32 97% 工业占比16 18% 金融占比14 08% 原材料占比12 17% 通信服务占比8 63% 可选消费占比4 82% 医药卫生占比4 80% 主要消费占比2 77% 房地产占比2 58% 能源占比1 00% [2]
7月2日A股与基金动态:沪指跌0.09%,434只基金经理变动
和讯财经· 2025-07-02 20:53
A股市场表现 - 7月2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沪指跌0.09%报3454.79点 深成指跌0.61%报10412.63点 创业板指跌1.13%报2123.72点 [1] - 板块表现分化 钙钛矿电池/HIT电池/有机硅涨幅居前 PCB/CPO概念/富士康板块下跌 [1] 基金经理变动 - 近30天434只基金产品发生基金经理离职变动 7月2日1只基金发布离职公告 1位基金经理因工作变动离职 [1] - 安信基金聂世林现任管理规模29.10亿元 其管理的安信优势增长混合A任职9年137天获198.13%回报 [1] - 广发基金苏文杰新任管理规模38.91亿元 其管理的嘉实资源精选股票A任职5年153天获167.66%回报 新上任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期混合A/C两只基金 [1] 基金调研动态 - 近1个月华夏基金调研56家上市公司居首 博时/鹏华/嘉实分别调研53/45/43家 [1] - 行业调研集中度最高为通信设备(176次)和专用设备(175次) [1] - 个股调研热度前三:乐鑫科技(69家基金参与)/迈威生物(67家)/中科曙光(65家) [1] - 最近一周迈威生物获57家机构调研居首 涛涛车业/顺网科技/冰轮环境分别获42/35/34家调研 [1]
专家访谈汇总:半导体企业排队上市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02 19:03
海洋经济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重点讨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调加强顶层设计 政策支持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1] - 会议明确要求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海洋战略科技力量 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 广东省实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山东省提出2027年海洋特色产业增值需明显高于GDP增幅 [1] -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将快速发展 尤其是基于海洋活性物质的新药研发 [1] 光伏行业 - 2025年硅料 硅片 电池片 TopCon组件价格分别下降11 42% 9 28% 10 52% 4 22% [2] - BC电池(双面电池)在SNEC展会上受关注 被认为有潜力打破TopCon技术优势 但大规模量产尚未实现 [2] - TCL光伏科技推出"光伏+储能+充电桩+热泵"一体化解决方案 瞄准家庭能源系统新增长点 [2] 具身智能 - 某家电厂通过智能机械臂在4小时内完成新型号洗衣机适配 此前需工程师手动调试数天 [2] - 具身智能仍处技术探索阶段 需解决仿真数据 强化学习等技术难题 缺乏统一标准和方法论 [3] - 传统工业机器人依赖人工编程 产品型号更换需长时间调整 具身智能可大幅缩短流程提升效率 [3] - 硬件不统一导致数据无法共享互通 增加产业化难度 大模型(如VLA 世界模型)成为重要技术路线但仍面临控制轨迹等难题 [3] 半导体行业 - 2024年"国九条"和"科创板八条"政策支持半导体产业并购重组 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等案例显示行业整合加速 [4] - 全球半导体行业处上行周期 AI技术是未来五年核心驱动力 推动AI服务器 AI手机 AIPC等终端需求增长 [4] - 2025年全球生成式AI支出预计同比增76% 集中在AI服务器 智能手机和PC硬件领域 [4] - 科创芯片50ETF成分股普遍回调 恒玄科技跌超4% 寒武纪跌超3% 中芯国际 澜起科技跟跌 [3] 创新药械 - 广东省发布首批创新药械产品目录 含107种创新药械 其中46种为创新药物 抗癌类占22%(10款) [5] - 康方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获批新适应症 填补国内一线宫颈癌免疫治疗空白 [5]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团队推动依沃西单抗研发上市 替雷利珠单抗被纳入医保并写入胃癌治疗指南 [5]
6月私募调研动向曝光!5家公司获超30次调研!高毅、淡水泉等现身!
私募排排网· 2025-07-02 18:41
市场整体表现 - 6月A股市场整体表现稳中有进,沪深300、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均实现低个位数涨幅 [2] - 私募机构在6月密集调研上市公司,试图寻找投资机会 [2] 私募调研行业分布 - 6月私募参与调研的A股公司数量达到387家,累计被调研次数达到1769次 [2] - 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计算机四大行业最获私募关注,累计被调研次数均在200次以上 [2] - 电子行业有56家上市公司获得调研,累计调研次数达275次 [2][4] - 医药生物行业有41家公司被调研,累计调研次数达266次 [2][4] - 机械设备行业有52家公司被调研,累计调研次数达234次 [2][4] - 计算机行业有36家公司被调研,累计调研次数达213次 [2][4] - 其他关注度较高的行业包括基础化工(33家,104次)、通信(14家,75次)、环保(10家,53次)等 [4] 电子行业调研详情 - 电子行业受私募关注的原因包括Deepseek引发的中国科技价值重估、政策支持以及AI算力需求爆发 [5] - 电子行业中调研次数最多的公司包括海光信息(39次)、乐鑫科技(30次)、南极光(16次) [5] 私募密集调研个股 - 6月共有5家公司获得超30次私募调研,包括迈威生物(51次)、海光信息(39次)、中科曙光(39次)、万马科技(31次)等 [8][9] - 迈威生物6月股价上涨19.32%,是生物医药板块中的热门股 [8] - 万马科技股价在6月创下57.69元的历史新高 [8] - 京北方、涛涛车业、宇信科技、南极光等公司月内涨幅均超过30% [8] 百亿私募调研动向 - 高毅资产6月调研了9家上市公司,包括乐鑫科技、迈威生物、奥比中光等,航亚科技在高毅调研后股价上涨27.13% [11] - 淡水泉6月调研了11家上市公司,包括燕京啤酒、沪电股份、中科曙光等,生益电子月内涨幅达73.16% [11] - 重阳投资6月调研了8家上市公司,包括顺丰控股、诺瓦星云、卓胜微等,杭州园林月内涨幅达64.66% [13][14] - 星石投资6月调研了12家上市公司,包括生益电子(73.16%)、涛涛车业(54.01%)等 [14]
半日成交超7600万元,人工智能ETF(515980)交投活跃,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超30%!
搜狐财经· 2025-07-02 12:19
市场表现 -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下跌1.73%,成分股涨跌互现,神州泰岳领涨3.07%,奥比中光上涨1.80%,石头科技上涨1.53%,瑞芯微领跌 [1] - 人工智能ETF(515980)最新报价1.02元,近1周累计上涨4.33% [1] - 人工智能ETF近1年净值上涨35.38%,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0.38%,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43.9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80%,年盈利百分比80.00% [2] 流动性及规模 - 人工智能ETF换手率2.18%,半日成交7636.83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1.92亿元 [2] - 人工智能ETF最新规模达35.43亿元,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额288.75万元,最新融资余额1.06亿元 [2] 指数构成及权重 -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选取50只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反映人工智能产业整体表现 [3]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07%,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科大讯飞、豪威集团、中科曙光、金山办公、寒武纪、澜起科技、浪潮信息、海康威视 [3] - 中科曙光权重6.42%,寒武纪权重6.33%,豪威集团权重6.11%,中际旭创权重5.80% [5] 行业观点 - 天风证券坚定看好AI行业作为年度投资主线,预计25年或成为国内AI基础设施竞赛元年及应用开花结果之年 [5] - 建议持续关注AI产业动态及AI应用投资机会,尤其围绕AIDC产业链的持续高景气 [5] 基金产品信息 - 人工智能ETF(515980)场外联接包括华富人工智能ETF联接A(008020)和华富人工智能ETF联接C(008021) [6]
资本市场将继续打好支持创新“组合拳”
中国证券报· 2025-07-02 05:04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制度供给 - 禾元生物IPO申请通过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成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成功过会的企业[1] - 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拓宽未盈利、轻资产科技企业融资通道,"并购六条"及重组新规畅通产业整合路径[1] - 上半年"双创"板块和北交所募资总额占比过半,汽车与零配件、硬件设备、电气设备行业募资金额排名居前[1] - 创业板公司"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发布、科创板"1+6"新政公布、科创债"绿色通道"等创新制度陆续落地[2] - 大普微作为深市首个未盈利企业首发申请获深交所受理[2] 并购重组市场活力 - 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72.33%股权,实现对17万片8英寸硅基产能的一体化管理[3] - 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公告,将实现产业链互补[3] - 杰华特拟收购天易合芯,进一步完善模拟芯片市场布局[3] - 今年首次披露并购重组事件的上市公司有103家,远高于上年同期水平[3] - 2024年以来A股市场重大重组事件中50%分布于TMT行业和高端装备制造行业[3] 耐心资本培育 - 引导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优化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和"反向挂钩"等机制[4] - 支持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4] - 企业年金、养老保险等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5] - 债市"科技板"落地以来科创债发行明显放量,募集资金用途、债券条款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5] 未来政策方向 - 下半年A股市场IPO将进一步向创新领域聚焦,科技企业上市前景将更为广阔[2] - 推动债券条款创新、丰富增信措施等方面增厚民企科创债投资收益[5] - 鼓励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联合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加大税收优惠力度[5]
全球加速立法,潘功胜公开首谈,稳定币战略地位升级,收下这份ETF投资图谱!
市值风云· 2025-07-01 18:02
稳定币政策与监管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首次公开谈及稳定币,指出区块链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发展,重塑传统支付体系[2] - 美国通过《GENIUS Act》稳定币监管法案,中国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并计划8月实施发牌制度[3] - 欧盟已于2023年通过《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全球主要经济体加速稳定币立法进程[4] 稳定币市场现状与特性 - 全球稳定币规模达2615亿美元,USDT(1622亿)和USDC(613亿)占比85%,均锚定美元资产[7] - 稳定币通过等额法币储备和定期审计维持信任,USDC储备中92.59%为短期美国国债[11] - 香港金管局公布首批稳定币参与者:京东币链科技、圆币创新科技和渣打-安拟-电讯联合体[14][15] 稳定币相关投资标的 - 金融科技ETF(159851.SZ)规模51亿元,近1年回报96.8%,跟踪57家支付清算/区块链相关公司[22][25] - 金融科技指数前20大成分股6月24-25日平均涨幅9.9%,同花顺(21.49%)和东方财富(14.67%)领涨[30] - 信创ETF(562570.SH)规模12.53亿元,恒生互联网ETF(513330.SH)规模231亿元,年内回报17.16%[39] 行业风险与估值 - 金融科技指数PE达36.9倍逼近两年高位,部分成分股如拉卡拉一季度净利润同比腰斩51.71%[31][34] - 信创ETF规模5月26日至6月9日从9.7亿份飙升至68.9亿份,后回落至38.8亿份,波动剧烈[40] - 香港稳定币牌照刺激国泰君安国际股价两日暴涨180%,振幅达450%,显示市场高波动性[18]
科技股7月开门红?光刻机、芯片齐“躁动”
格隆汇· 2025-07-01 15:04
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7月首日A股科技板块迎来开门红,芯片产业链开盘集体上涨,光刻机、光刻胶、先进封装等方向领涨,但盘中冲高回落[1] - 凯美特气实现2连板,海立股份、旭光电子涨停,蓝英装备涨幅超16%,久日新材涨超5%[2] - 半导体、芯片概念掀涨停潮,诚邦股份4连板,三超新材、旋极信息、锴威特等十余股涨停[4] - 光刻机板块近7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11%,半导体板块累涨超7%[5] 个股表现数据 - 蓝英装备现价29.29元,涨幅16.51%,总市值99.13亿[3] - 凯美特气现价11.33元,涨幅10.00%,总市值78.78亿[3] - 海立股份现价12.55元,涨幅9.99%,总市值134.74亿[3] - 旭光电子现价14.67元,涨幅9.97%,总市值121.87亿[3] - 华维设计涨幅30.00%,三超新材涨幅20.00%,旋极信息涨幅20.00%[5] 行业动态与政策支持 - 市场传闻国产EUV光刻机有重大突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或调整重点解决光刻机和EDA软件等短板[7] - 国家安全部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国常会提出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8] - 政策要求围绕"补短板、锻长板"加大科技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9] 市场规模与国产化进展 - 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晶圆制造设备市场规模达2300多亿元,同比增长19.4%[9] - 2024年中国晶圆制造设备综合本土化率达25%,清洗、CMP、PVD设备本土化率超35%[9] - SEMI预计2025年国产芯片设备自给率将达50%,14nm工艺实现全覆盖[10] 机构观点与行业趋势 - 摩根大通指出亚洲科技股今年有望再涨15%-20%,不建议大幅减持AI概念股[11][12] - 民生证券认为高端EUV、DUV光刻机市场空间广阔,建议关注光刻机产业链相关零部件上市公司[13] - 天风证券观察到国内半导体行业并购热潮,企业通过横向和纵向并购加速技术获取和产业链完善[14][15]
私募6月调研逾1700次,迈威生物成最受关注公司
新华财经· 2025-07-01 14:58
私募调研概况 - 6月共有751家私募证券管理人参与A股上市公司调研 覆盖387只个股 合计调研次数达1769次 [1] - 46只个股获得私募高度关注 调研频次均不少于10次 其中32只被调研10-19次 14只不少于20次 [1] - 85家私募机构积极参与A股调研 正圆投资以35次调研居首 [3] - 31家百亿私募合计调研达176次 盘京投资和聚鸣投资进入调研次数前十 [3] 热门个股 - 迈威生物以51次调研成为最受青睐个股 吸引高毅资产等7家百亿私募扎堆调研 [1] - 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均被调研39次并列第二 分别属于电子和计算机行业 [1] - 百利天恒获29次调研入围前十 明汯投资等百亿私募参与 [1] - 调研前十个股还包括万马科技(31次) 乐鑫科技(30次) 日发精机(29次) 皖仪科技(29次) 稳健医疗(24次) 京北方(23次) [2] 行业分布 - 电子行业最受青睐 56只个股获275次调研 [2] - 医药生物行业41只个股获266次调研 [3] - 机械设备行业52只个股获234次调研 [3] - 计算机行业36只个股获213次调研 [3] - 汽车和基础化工行业调研次数均超100次 涉及个股均超25只 [3] 百亿私募动态 - 盘京投资和聚鸣投资调研最积极 分别调研19次和13次 [3] - 星石投资 淡水泉 敦和资管调研均超10次 [3] - 高毅资产等10家百亿私募调研次数均不少于5次 [3]
超400笔投资,VC跨越山海关
投中网· 2025-07-01 14:27
北方华创收购芯源微交易分析 - 北方华创通过两次股份转让合计耗资31.35亿元收购芯源微17.87%股权(3596.47万股),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取得控制权[1][2][3] - 北方华创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2024年营收近300亿元(同比+35.14%),净利润56.21亿元(同比+44.17%),市值2300亿元,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排名第六[3] - 芯源微是国内唯一量产型中高端涂胶显影设备供应商,单片式湿法设备龙头,市值200亿元[4] - 双方合并可在产品、研发和供应链领域产生协同效应,提升国内半导体设备整体竞争力[5] 芯源微发展历程与国资支持 - 芯源微2002年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持股71.43%)联合韩国STL公司设立,初期通过技术引进切入半导体装备领域[12] - 沈自所持续提供科研支持,帮助公司2005年突破8英寸凸点封装设备技术,2007年推出首台国产12英寸涂胶显影机[15] - 2008年承担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获政府年均拨款3000万元(2010-2012年),缓解研发资金压力[16][17] - 2019年成为辽宁省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2023年北方华创收购标志其进入新发展阶段[19][20] 辽宁科创生态与投资动态 - 2020-2025年上半年辽宁发生418笔投资事件,融资总额约1900亿元,获投事件数量逐年递增(2024年86笔)[9][42] - 沈阳盛京金控构建三支百亿母基金(市投资基金、天使基金、市场化基金),累计投资230余个项目总额220亿元[37][39][40] - 辽宁产业投资基金(200亿元)已出资26支子基金,2023年联合四大央企设立100亿元产业基金集群[41] - 典型案例包括新松半导体(获国家大基金二期等投资)和国瑞新材(深创投等投资核纯级石墨企业)[43] 辽宁科研与产业基础 - 中科院沈阳分院在辽设有4个研究所和2个转制公司,沈自所孵化芯源微、新松机器人等10余家科技企业[28][33] - 沈阳机器人与装备制造集群成为辽宁首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半导体设备和机器人产业成为转型升级标杆[32] - 2024年辽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206家、高新技术企业1625家,涌现融科储能等独角兽企业[34] - 装备制造、航天军工、石油化工领域优势显著,2024年新增沈阳航空等三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