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

搜索文档
中原证券晨会聚焦-20250623
中原证券· 2025-06-23 08:24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财经要闻、宏观策略、行业公司研究及重点数据更新等内容,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与市场表现,对各行业提出投资建议,如上调有色金属及新材料行业评级,看好通信、汽车、传媒等行业部分领域,关注水电等红利资产,还给出近期限售股解禁等重点数据[5][8][18]。 财经要闻 - 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强调中俄全面战略协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与产供链稳定[5][8] - 金融监管总局修订《货币经纪公司管理办法》,提高注册资本金要求,允许提供多市场交易撮合服务[5][8] - 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不变,后续将有1380亿元中央资金在三、四季度分批下达[5][8] 宏观策略 周度策略 - 2025.06.16 - 06.22期间,银行酿酒、资源传媒、通信电子等行业领涨,A股分别呈现窄幅波动、震荡整理、先抑后扬态势,当前市场估值适合中长期布局,短期或稳步震荡上行,需关注政策、资金和外盘变化[8][9][17] 季度策略 - 2025年A股中期策略聚焦经济蓄势突围与股债市场轮动,外部美国经济下行、通胀缓解、有降息动力,全球降息助中国货币政策宽松;国内经济数据向好,消费、投资、进出口有表现,新兴产业景气度好但价格端需政策发力,财政政策需在多方面发力,市场环境下股债需把握动态平衡[12][13][14] 行业公司 有色金属及新材料行业 - 黄金因国际环境不确定、央行购金配置优势凸显,关注紫金矿业、山东黄金、中金黄金等企业[18] - 铝行业供需偏紧,上游高景气,关注云铝股份、明泰铝业、神火股份等企业[19] - 超硬材料传统领域需求收缩,功能性金刚石有潜力,关注国机精工、四方达等企业[20] - 润滑油添加剂国产替代加速,关注瑞丰新材[20] 人工智能与半导体行业 - 2025年上半年AI创新推进、半导体复苏,下半年AI算力需求景气,推动半导体自主可控加速,关注海光信息、恒玄科技等企业[23][24][27] 通信行业 - 2025年上半年行业指数波动后回升,下半年有望迎来催化事件,看好光模块等领域,关注新易盛、中兴通讯等企业[28][29][30] 计算机行业 - 给予强于大市评级,关注国产替代、人工智能、算力建设方向,推荐华大九天、中控技术等企业[32][33][34] 食品饮料行业 - 行业增长放缓,成本优势使毛利率上升,但盈利上升多因外力,推荐关注乳业、啤酒等板块及相关企业[35][36][37] 汽车行业 - 市场表现强于大盘,基本面增长,行业产销量增长、格局集中,未来动力多元化助力出口,智能化进阶,维持强于大市评级,推荐比亚迪、宇通客车等企业[38][39][41] 光伏行业 - 上半年经营严峻,下半年装机或回落,关注产能出清和新技术迭代,关注大全能源、隆基绿能等企业[42][43][44] 化工行业 - 景气寻底,未来有望回暖,建议从周期和成长主线投资,关注万华化学、磷化工等行业和企业[48][49] 传媒行业 - 近一年表现优异,围绕游戏、IP衍生品、出版布局,关注恺英网络、中原传媒等企业[50][51][52] 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 - 防御性强、业绩增长,水电优势明显,维持强于大市评级,关注长江电力、国投电力等企业[52][53][54] 重点数据更新 近期限售股解禁明细 - 涉及宝钢包装、瑞丰银行等多家公司,给出解禁数量、总股本、占比和解禁日期[56][57] 沪深港通前十大活跃个股明细 - 2025年06月20日更新,列出A股十大活跃个股成交金额、收盘价和涨跌幅[59] 今日新股申购 - 未给出具体股票信息[61] IPO信息 - 未给出具体公司信息[61]
“超70亿元涌入信创ETF试图套利”始末
南方都市报· 2025-06-23 07:08
信创ETF套利热潮降温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复牌后,7只重仓两只股票的信创ETF被集体抛售,截至6月13日已跌破停牌前位置,数十亿套利资金无功而返甚至短期被套 [1][4] - 信创ETF套利存在溢价接盘、收益被稀释和申赎规则调整等多重风险与限制 [1] - 7只信创ETF规模从5月25日至6月9日净增加71.7亿元,但复牌后四天规模缩减46.2%至44.6亿元 [3][4] 套利策略与市场反应 - 投资者因"两光"停牌后看涨预期,涌入持有"两光"的信创ETF,试图分享复牌后潜在上涨收益 [2] - "两光"占国证信创指数成分股比例合计13.7%,若复牌后均上涨10%,跟踪该指数的ETF将增厚1.37%收益 [3] - 复牌当日中科曙光涨停,海光信息高开8%后收涨4%,但7只信创ETF跌幅在2.5%-3.8%不等 [3] ETF套利风险与限制 - 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利好消息的定价能力有限,部分信创ETF在"两光"停牌次日高开低走,开盘价成为重组以来最高点 [6] - 停牌股仅占ETF成分股一部分,若其他成分股下跌明显,复牌后收益增厚或难以对冲拖累 [6] - 7只信创ETF在"两光"停牌期间涨幅全部跑输跟踪指数,偏离度最高超1个百分点 [6][7] 申赎规则与原持有人利益争议 - 信创ETF规模暴增导致"两光"权重被稀释,复牌后收益贡献大幅降低,原持有人利益受损 [7][9] - 除易方达基金外,其他6只信创ETF将"两光"现金替代标志设为"必须",堵住"买入-赎回"套利通道 [8] - 深交所上市的信创ETF现金替代规则调整被质疑鼓励套利,进一步摊薄原持有人利益 [10][11] 基金管理人应对措施 - 国泰基金曾对旗下信创ETF限购,将申购上限设为100万份,但因场内溢价接近7%后续打开申购上限 [9] - 现金替代规则调整导致套利者成本下降,套利动机强化,进一步扩大ETF规模并摊薄原持有人利益 [11]
帮主郑重:A股下周“深蹲起跳”?三大信号决定抄底窗口!
搜狐财经· 2025-06-22 20:10
市场走势分析 - 沪指跌破3400点 周五收于3360点附近 成交量缩至万亿水平 市场情绪低迷 [3] - 创业板接近2000点 超跌反弹需求增大 [3] - 3340-3360点为前期震荡平台下沿及60日均线位置 支撑力度较强 [3] 技术面 - 平均股价缺口已补完 其他指数缺口未补完 短期调整可能到位 [3] - 若下周初缩量跌破3340点 可能下探至3300点寻找支撑 [3] 消息面 - 中东冲突导致油价上涨 布伦特原油大涨 高盛预测可能突破100美元 [4] - 油气板块(山东墨龙)和黄金板块(西部黄金)受益 [4] - 出口依赖高的电子和家电企业可能受拖累 [4] - 跨境支付通上线 利好银行(工行)和数字货币板块(楚天龙) [4] - 央行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 包括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4] - 国办发文支持科技企业上市 科创板长期政策红利不变 [4] 政策面 - 央行释放1.4万亿流动性 LPR未动 政策以精准滴灌为主 [5] - 地产松绑(广州取消限购)刺激建材和家居板块 [5] - 科技(半导体、AI算力、人形机器人)和消费赛道受政策支持 [5] 资金流向 - 北向资金净流出200多亿 内资主力净流出600多亿 [6] - 半导体(晶华微)和医药(恒瑞医药)逆势吸金 [6] - 银行(招行)和电力(长江电力)成为资金避风港 [6] 投资策略 - 建议仓位控制在5成左右 留足子弹 [7] - 关注跨境支付、超跌科技(AI算力、半导体)和避险品种(油气、黄金) [7] - 白酒(茅台、五粮液)可关注但不宜追高 [7] 风险规避 - 需规避解禁股(铁建重工、龙芯中科) [8] - 警惕中报业绩雷 [8] - 若沪指放量跌破3336点 需及时减仓 [8]
计算机行业周报:从CloudMatrix看超节点趋势!3D打印产业强趋势-2025062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1 22: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看好 —— 计算机行业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计算机行业呈现超节点趋势和3D打印消费级需求释放两大趋势,同时新国都、海光信息、北森控股等重点公司有重要进展,投资者可关注数字经济领军、AIGC应用等多领域标的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从华为CloudMatrix384看AI服务器未来趋势 - GPU互联规模和效率决定AI服务器集群性能,其扩大有Scale - up和Scale - out两个方向,二者在协议栈、硬件拓扑、容错机制和通信效率上存在本质差异 [4] - Scale - up突破单服务器/机柜限制进入“超节点”时代,核心是实现节点内GPU全互联,华为CloudMatrix384和英伟达NVL72已验证该趋势 [2][6] - CloudMatrix384通过增大Scale - up规模弥补单卡性能短板,提升整体算力和MoE模型训推效率,其拓扑结构和产品形态与NVL72有差异 [17] - CloudMatrix384已规模上线,下游客户丰富,其方案将推动AI芯片以“超节点”形式出货、400G多模或LPO采购增加、AIDC需求增加和液冷渗透率提升等产业链新趋势 [24][25] - Scale - out方面,以太网性价比不输Infiniband,预计未来二者在AI服务器集群中二元共存局面将继续保持 [25] 3D打印:从工业级到消费级,需求有望快速释放 - 25年5月我国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0%,消费级3D打印产品因价格下探和操作简化迎来快速增长阶段 [2][28] - 3D打印是增材制造技术,核心价值是突破模具限制,实现设计自由度与制造效率跃升,其实现对操作者有一定门槛,性价比及产品精度是厂商核心 [30][32][33] - 当前主流3D打印技术呈现差异化发展路径,FDM是消费级主流选择方案,3D打印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设计自由度、定制化能力、成本效率和可持续性四个维度,产业化应用跨领域拓展 [40][41][42] - 3D扫描仪可降低3D打印使用门槛,提升精度,3D打印核心产业链相关公司包括消费级3D打印机整机、3D打印核心部件和3D扫描仪企业 [45][50] 重点公司更新 新国都:AIGC与支付出海 - 公司海外本地收单在国内A股上市收单公司中领先,海外重点布局SoftPOS发展海外移动支付,获全球首张MPoC证书 [51] - 公司海外AIGC布局已产生正收益,海外参股公司Duality Intelligence Limited已推出多款AI应用,2023年公司从参股AI公司取得投资收益约3364万元 [52] - 国内收单行业出清,费率止跌回升,公司收单业务综合排名靠前,有望享受行业出清红利 [52] 海光信息:换股合并中科曙光,长期打造国产算力“航母” - 海光信息发布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换股方案实际曙光价格溢价254亿元,海光拟定增配套换股 [53] - 本次整合有利于公司业务拓展,最终打造国产算力领军“航母” [53] 北森控股:一体化HR SaaS,深耕HR领域20余年 - 公司以人才招聘、测评为基础,打造一体化HR SaaS及人才管理解决方案iTalentX,助力企业提升组织效能 [56] - iTalentX 8.0升级2000 +功能和场景,扩大一体化产品领先能力 [56] - 公司核心能力来自心理学研究,独家语料形成核心壁垒,随着大模型能力增强,公司优势将被放大 [60] 风险偏好判断以及重点标的 - 数字经济领军:海康威视、金山办公等 [62] - AIGC应用:金山办公、新致软件等 [64] - AIGC算力:浪潮信息、海光信息等 [64] - 数据要素:税友股份、博思软件等 [64] - 信创弹性:海光信息、太极股份等 [64] - 港股核心:中国软件国际、金蝶国际等 [64] - 智联汽车:德赛西威、虹软科技等 [64] - 新型工业化:中控技术、赛意信息等 [64] - 医疗信息化:润达医疗、嘉和美康等 [64]
国外高涨,国内却进展缓慢,化工新材料正成为这一热门赛道核心
DT新材料· 2025-06-21 21:14
浸没式液冷技术应用现状 - 浸没式液冷成为冷却液材料创新最活跃的应用场景之一,国内外企业如阿里、华为、浪潮曾参与试点,但受成本、设备通用性和生态标准限制未规模化[1][2] - 国际巨头微软、Meta、谷歌加速布局液冷基础设施,冷却液从"配套消耗品"升级为体现系统性能与环保标准的"技术核心"[4] - 氟化液、有机硅液体、合成烃等多条材料路线展开技术竞速,应用场景覆盖数据中心、边缘AI、军工等[4][14] 全球典型浸没式液冷项目案例 - **Submer × Telefónica**:西班牙部署开放式单相浸没系统,采用合成烃类冷却液,显著降低PUE[5] - **LiquidStack**:美国建成40MW两相浸没式液冷项目(全球最大之一),使用氟化液实现90%能耗节省[6] - **微软 × Wiwynn**:华盛顿州测试两相浸没系统,初期用氟化液,探索低GWP替代品用于AI服务器冷却[7] - **DUG Technology**:商业HPC浸没液冷集群采用单相合成油,系统功耗降40%,无风扇设计[8] - **Shell × Intel**:壳牌合成烃冷却液获Intel认证,不含PFAS,平衡安全性与环保性[9] 冷却液材料技术路线 - **氟化液**:LiquidStack项目体现介电性能与低沸点优势,微软测试其高功率密度冷却能力[6][7] - **合成烃**:Submer、Shell等项目验证其热稳定性和环境兼容性,嘉实多DC15/DC20系列适配AI中心[5][9][10] - **有机硅液体**:日本KDDI边缘计算中心采用,适应复杂气候且具低腐蚀性[13] - **合成油**:GRC美国国防部项目和美国DUG项目突显电绝缘性与低挥发性[8][12] 行业活动与趋势 - 2025年液冷产业创新与应用论坛将聚集产业链代表,讨论冷却液配方、测试标准等关键问题[15] - 论坛议程涵盖浸没式液冷技术研究(清华大学曹炳阳)、低碳风液同源技术(湖南大学张泉)、千瓦级芯片液冷方案(苏州大图热控)等前沿议题[20][21][26]
国泰海通研究|一周研选0614-0620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21 14:48
宏观研究 - 人民币汇率与美中利差出现背离,主因美债利率上行反映信用弱而非经济强,企业结汇意愿提升及美国衰退预期强化推动人民币受益,未来需重视美元信用变量对汇率定价的影响[3] - 2025陆家嘴论坛聚焦全球金融治理、大幅金融开放、资本市场促进科创及外汇创新政策四大方向[7] - 稳定币市场存在六大认知误区:价值绝对稳定、法币自由发行、弱化美元信用、拯救美债、增加美元供给、推动RWA市场等[9] - 2018年后居民存款回流资管产品,2023年起因存款利率调降再现存款向理财货基搬家现象[11] 策略研究 - 1970年以来七轮美元走弱行情显示,货币政策错位叠加美元外循环受阻将提升非美权益、商品及汇市投资机会[13] - 前沿技术领域三大主题:AI与具身智能遵循"基建-软件-应用-行业重塑"路径,生物经济聚焦合成生物学与脑机接口,6G通信2025年启动标准研究[16][17][18] - 先进制造领域四大主题:低空经济2026年市场规模超万亿,商业航天2030年组网1.5万颗卫星,深海科技海洋产值超10万亿,自主可控半导体并购加速[21][22][23] - 格局改善领域三大主题:品牌新消费呈现"四新"特征,涨价周期品供给收缩明显,区域经济聚焦西部基建与海南自贸港[25][26][27] 行业研究 - 集换式卡牌行业龙头通过IP孵化运营及产品设计能力占据2024年市场份额第一[37]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政策优化交易基础设施,证券期货等非银板块将受益[39] - 生猪养殖行业产能去化加速,猪价或先稳后降,年末触底[41] 市场动态 - 港股稀缺性资产受AI应用驱动,科技企业先发优势明显,下半年表现或强于A股[31] - 存款利率调降后银行负债端趋稳,资金利率存在下行空间[32] - 全球资产配置组合增持美股日股A股,减持印股黄金,权益市场或区间震荡[34] 政策改革 - 科创板推出"1+6"改革措施,增强制度包容性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35] - 并购贷款政策放宽至80%,半导体领域出现北方华创收购芯源微等整合案例[22]
调整就是机会!机构大动作调仓,23只行业ETF被疯狂扫货,这个板块更是被资金连续买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1 13:34
市场资金流向 - 本周沪深两市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合计净流入约200亿元 [1][2][6] - 行业主题ETF中券商ETF、医疗ETF和证券ETF分别净流入9.96亿元、7亿元和6.96亿元 [7] - 信创相关ETF被资金抛售,信创ETF、人工智能ETF和消费ETF分别净流出1.76亿元、1.44亿元和1.19亿元 [8] 主要指数ETF表现 - 科创50ETF净流入20.19亿元,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创业板ETF净流入10.83亿元、10.54亿元和4.83亿元 [3][5] - 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和上证50ETF分别净流出1.81亿元、1.22亿元和流入4.44亿元 [3] - 中证500、中证1000、科创50、创业板相关ETF本周跌幅均超1% [5] 行业主题ETF动态 - 军工龙头ETF份额突破170亿份创上市新高,本周净流入6.01亿元 [8][11] - 银行ETF和银行ETF天弘分别净流入5.87亿元和3.20亿元,周涨幅分别为3.03%和3.12% [8] - 信创ETF月初获资金大幅买入后近两周快速撤离,本周份额减少1.45亿份 [9] 跨境ETF与港股市场 - 香港证券ETF周初创近60日新高,本周成交额达211.08亿元 [14][15] - 恒生科技指数ETF和恒生医疗ETF本周成交额分别为159.47亿元和103.33亿元 [15] - 券商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场回暖和政策利好或推动估值修复 [16] ETF发行与上市计划 - 博时中证A100ETF将于2025-06-24上市,初始规模2.3555亿份 [18] - 下周将发行4只ETF,跟踪标的包括人工智能、科创板价值、证券和航空产业 [19]
6月20日A股及基金动态:三大指数调整,413只基金经理变动
和讯财经· 2025-06-20 19:12
A股市场表现 - 6月20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调整 上证指数跌0 07%报3359 9点 深证成指跌0 47%报10005 03点 创业板指跌0 84%报2009 89点 [1] - 板块行情上白酒、IPO受益和快递概念表现较好 机器人执行器、kImi概念和AI语料等板块下跌 [1] 基金经理变动 - 近30天413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离职变动 6月20日6只基金产品发布离职公告 离职原因包括工作变动、个人原因和产品到期 [1] - 博时基金尹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05 56亿元 管理指数型基金 任职回报最高的是博时中证半导体产业ETF(159582)1年又73天获36 56%回报 [1] - 嘉实基金尚可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41 93亿元 管理指数型基金 任职回报最高的是嘉实中证沪港深互联网ETF(517200)1年又161天获55 56%回报 新上任嘉实国证自由现金流ETF联接A、C两只基金经理 [1] 基金公司调研动态 - 近一个月(5月21日 - 6月20日)博时基金调研72家上市公司最多 华夏、南方和鹏华基金也较活跃 分别调研65家、53家、53家 [1] - 调研行业中通用设备行业最多214次 化学制品行业193次 [1] - 个股调研上近1个月乐鑫科技最受关注69家基金公司调研 中科曙光和海光信息分别接受65家公司调研 [1] - 最近一周(6月13日 - 6月20日)乐鑫科技被69家基金机构调研最多 志特新材、恒帅股份和萃华珠宝分别接受30家、23家和22家机构调研 [1]
计算机行业半年度策略:持续掘金国产化、AI、智算三大赛道
中原证券· 2025-06-20 18:02
报告核心观点 - 给予计算机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2025 年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回升但毛利下滑呈现内卷迹象 全年基本面改善或来自局部赛道 下半年看好国产替代、AI 技术应用和智能算力需求释放带来的发展机会 [9][136] 2025 年行业增速回升但仍呈现内卷迹象 行业收入和利润有改善迹象但仍呈现内卷迹象 - 2025 年 1 - 4 月软件产业增速回升 软件业务收入 4.26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0.8% 利润总额 5075 亿元 同比增长 14.2% [13] - 2024 年行业总计收入 1.80 万亿元 剔除工业富联后收入 1.19 万亿元 同比增长 5.21% 2025Q1 行业收入 2707 亿元 同比增长 13.20% [15] - 2024 年行业净利润 84.37 亿元 同比下滑 39.87% 2025Q1 净利润 4.91 亿元 扭亏为盈 [18] - 2024 年行业员工数量 109.74 万人 同比下滑 1.20% 2025 年人员费用压力有望减少 [18] - 2025Q1 毛利同比下滑 1.37% 内卷迹象延续 企业关注海外市场拓展 [18] 行情回顾总体好于沪深 300 概念板块多数呈现上涨行情 - 2025 年计算机行业略有上涨 中信计算机指数上涨 4.15% 跑赢上证 3.09PCT 跑赢沪深 300 指数 5.79PCT 跑赢创业板指数 8.43PCT [20] - 2025 年计算机行业多数概念指数上涨 数字货币、金融科技、无人驾驶等概念涨幅明显 炒股软件、自主可控、数字经济等概念表现较弱 [24] 估值行业的估值位于历史均值之间 - 2025 年 6 月 17 日中信计算机行业 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估值为 46.22 倍 同期 A 股估值 15.27 倍 创业板估值 35.01 倍 [26] - 行业近 1 年、3 年、5 年、10 年的平均估值分别为 44.17 倍、43.34 倍、47.91 倍、52.61 倍 当前估值位于历史均值水平之间 [26] 国产化鸿蒙、昇腾 CloudMatrix 双重突破 EDA 加速国产化进程 EDA 全面加快国产替代进程 - EDA 被列入美国出口管制重点范畴 美国三大 EDA 巨头占据国内约 8 成市场份额 [27] - 海外 EDA 企业有上百亿收入来自中国 2024 财年新思科技来自中国收入 9.9 亿美元 楷登电子 2024 年在中国销售额为 5.7 亿美元 [31] - 华为带领国产 EDA 企业实现对国外产品基本替代 但产品体系以对内服务为主 无法直接对外销售 [33] - 国内 EDA 企业受国产化趋势拉动维持较高增速 2024 年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国内业务收入分别增长 23.4%和 44.27% [33] - 2025 年国内 EDA 企业开展大额收购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收购可补足产品、加速发展、减少重复投入 [34] 操作系统鸿蒙 PC 在 5 月上市 适配应用数量快速增长 - 2024Q4 鸿蒙手机操作系统份额提升 以 19%的份额位居国内第二 全球占 4% [38] - 华为 HarmonyOS NEXT 取消版本回退功能 预示手机系统达商用标准 [38] - 5 月华为发布鸿蒙电脑操作系统 5 月 8 日有 300 多款应用适配 5 月 19 日提升到 1000 多款 [41] - 微软对华为 Windows 授权许可 2025 年 3 月到期 4 月华为笔记本预装 Linux 鸿蒙电脑操作系统发布是国产操作系统重要突破 [44] 华为芯片性能达到 H200 级别 推出业界最大超节点 - 2025 年 4 月华为发布昇腾超节点 CloudMatrix 384 由 384 颗昇腾芯片等组成 是业界最大超节点 [45] - CloudMatrix 384 可提供 300PFLOPS 密集 BF16 算力 接近英伟达超节点 GB200 NVL72 的两倍 总内存容量超出 3.6 倍 内存带宽 2.1 倍 [47] - CloudMatrix 384 已在安徽、内蒙古、贵州部署 应用对等计算架构 通信带宽提升 15 倍 单跳通信时延从 2 微秒降至 200 纳秒 [49] - CloudMatrix 384 适合 MoE 模型 密集型 LLama 3 模型单卡性能达 132TPS 是传统集群 2.5 倍 通信密集型 MoE 模型单卡性能提升 3 倍以上 [51] - 硅基流动联合华为云推出基于 CloudMatrix 384 的昇腾云服务 部署性能比肩 H100 [51] - 华为芯片技术达 H200 级别 CloudMatrix 拓展能力超英伟达 Blackwell 架构 华为用规模化设计弥补单芯片不足 [54] - 2025 年 6 月华为发布数字化风洞系统 节省大模型训推时间和算力 [54] 出口管制和国产芯片性能提升的双重作用下 AI 芯片迎来国产替代的拐点 - 2025 年英伟达 H20 芯片出口中国需“无限期”申请许可证 计划推出 B30 芯片 性能或下降 售价低于 H20 [55][57] - 2025Q1 中国大陆退居英伟达第四大出口区域 收入连续 3 季度保持 55 亿美元左右 需求受压制 [57] - 国产 AI 芯片数据向好 2024 年下半年国产化比率从上半年 20%提升到 34% 寒武纪、海光 2024 年收入高增长 [58] - 2025Q1 寒武纪收入同比增长 4230.22%至 11.11 亿元 海光在产品端迎来重要节点 [58] - 华为超节点 CloudMatrix 384 完成与英伟达对标 AI 芯片迎来产业拐点 国产芯片商用价值凸显 [54][63] AI AI 应用加快落地 下半年密切关注 R2 和 GPT - 5 的发布 DeepSeek 密切关注 R2 的发布 - DeepSeek - R1 发布使我国跻身全球人工智能第一梯队 5 月进行 R1 小版本升级 性能提升 [64] - R1 - 0528 基于 DeepSeek V3 Base 模型 投入更多算力提升推理和思维能力 印证后训练 Scaling 潜力 [64] - 后续 DeepSeek R2 推出和多模态功能实现值得关注 其总参数达 1.2 万亿 基于华为昇腾 910B 训练 推理速度 320tokens 每秒 成本比 GPT - 4 低 97% [67] - R2 若在国产芯片上完成训练 将推动国产芯片生态建立 [68] 大模型更新频率明显加快 GPT5 有望年内推出 - 当前第一梯队大模型包括 OpenAI 的 o3 和 o4 - mini 系列等 大模型迭代周期缩短 基准测试榜单第一名常变化 [72][73] - 谷歌 6 月 5 日模型更新后综合能力居行业第一 OpenAI 表示未来几个月将发布 GPT - 5 对 ChatGPT 免费用户无限量开放 [73] 2025Q1 AI 应用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 - 截止 2025 年 3 月底 豆包大模型日均 tokens 调用量达 12.7 万亿 较发布之初增长超 106 倍 [81] - 2025Q1 大模型相关中标项目数量 505 个 384 个披露金额项目约 24.67 亿元 数量和金额同比增长约 9 倍 [82] - 2025Q1 大模型在教科、通信、政务、能源领域订单多 政务行业订单金额领先 [83] 推理模型将 Scaling 向后训练和推理阶段转移 应用落地加大推理需求 - 预训练 Scaling Law 带来大模型繁荣但面临发展瓶颈 高质量数据增长受限 头部模型厂商新一代模型推进不及预期 [89] - 推理模型将算力开销向后训练和推理阶段转移 后训练增加强化学习迭代步数可提升模型能力 [90][92] - 推理模型使用思维链使单次推理时长增加 算力大幅增长 [92] - DeepSeek - R1 发布后 AI 应用落地要素齐全 应用端推理需求将拉动算力增长 [92] 算力 大规模智算中心将集中交付 算力互联网推动算力网络升级 海外科技企业资本投入再创新高 - 2025Q1 美国 5 大科技厂商资本开支总计 742.09 亿美元 同比增长 64% 较 2024Q4 下滑 2PCT [93] - Meta 增速 102%领涨 亚马逊 74% 苹果 54% 微软 53% 谷歌 43% [93] - Meta 增加全年 AI 业务资本开支计划 微软 Q2 资本投入增加 2026 财年支出继续增长 谷歌预计投资 750 亿美元 [97] 云计算市场总体呈现加速增长趋势 - 2024 年下半年我国云计算业务见底回升 公有云业务收入 241.1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7.72% [102] - IaaS 增速 2024H1 现阶段性低点 5.2% 2024H2 重回两位数增速至 14.4% [102] - 阿里云和金山云收入增速 2024Q1 开始改善 2025Q1 阿里云收入增速达 18% [104] 数据中心 2025 年大规模智算中心或呈现集中交付趋势 - AIDC 业务需求快速增长 润泽科技 2023 年 AIDC 业务上架实现 12 亿收入 2024 年增长 21% 商汤科技 2024 年增长 50% [107] - 传统 IDC 业务竞争加剧 2024 年中国传统 IDC 业务市场规模 1583 亿元 同比增长 8.7% [109] - 2025 年 AI 应用普及和大规模智算中心交付将使 AIDC 迎来业绩加速期 预计有大规模智算中心集中交付趋势 [109] 服务器 美国出口管制和国产替代带来行业分化 - 2025 年美国出台针对国内 AI 产业和服务器行业禁令 英伟达芯片对国内厂商吸引力下滑 [113] - 服务器厂商加大芯片备货力度 禁令短期业务冲击有限 长期有不确定性 浪潮和紫光股份存货保持增长 [113] - 2024 年服务器行业不同阵营企业分化明显 工业富联、浪潮、超聚变等表现不同 [114] - 2025Q1 浪潮增速 165.31% 毛利率降至 3.45% 为历史新低 Q2 行业盈利情况有望改善 [116] - 国产 AI 芯片进口替代推动下游服务器行业生态转型 芯片和服务器上下游深度绑定趋势明显 [117] 液冷 国标即将发布 冷板液冷进入快速发展期 - 液冷在数据中心渗透率不足 10% 以冷板液冷为主 2024 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 23.7 亿美元 同比增长 67.0% [118] - IDC 预计 2024 - 2029 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 46.8% 2029 年规模达 162 亿美元 [118] - 冷板液冷无统一国家级标准 以定制化解决方案为主 市场毛利率呈下行趋势 [120] - 我国液冷算力基础设施领域首批国家标准和国内首个液冷部件国标正在推进 有助于行业标准化和规模化 [122] - 浸没式液冷用于超算中心 曙光数创 2024 年推出第三代 C8000 浸没液冷解决方案 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 750kW 以上 [123] - 一定规模下冷板液冷初始投资低于风冷 不同功率数据中心适用不同冷却技术 液冷是未来发展方向 [125] 算力互联互通积极推进中 将推动中国算力网络的全面升级 - 中国算力网建设持续展开 意图连接分散算力资源 实现跨区域调度和使用 解决算力资源利用不均衡问题 [131] - 鹏城实验室牵头“中国算力网”研究计划 2022 年 6 月一期工程智算中心上线 2023 年 10 月粤港澳大湾区调度中心上线 [132] - 5 月 17 日信通院与三大运营商启动“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 发布《算力互联网架构 1.0》 [133] - 5 月 30 日工信部印发《算力互联网互通行动计划》 提出到 2026 年和 2028 年的发展目标 [135] - 中国算力网发展面临核心算力供给、网络、算力调度和零排放算力等关键技术挑战 [135] 投资建议 - 给予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看好国产替代、AI 技术应用和智能算力需求释放带来的机会 [136] - 国产替代关注华大九天(301269)、中科曙光(603019) [4][137] - 人工智能关注中控技术(688777)、金山办公(688111)、科大讯飞(002230) [5][138] - 算力建设关注润泽科技(300442) [5][138]
嘉实成长共赢混合正式成立 嘉实基金启动ETF名称优化工程
搜狐财经· 2025-06-20 16:01
嘉实成长共赢混合基金发行 - 嘉实成长共赢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024433,C类024434)于6月20日成立,总净认购金额9.27亿元,其中A类份额6.85亿元,C类份额2.42亿元,有效认购户数5564户 [1][2][3] - 该基金采用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的双向浮动管理费机制:持有期1年以内1.2%,超过1年且年化超额收益率≤-3%时0.6%,年化超额收益率>6%且收益为正时1.5% [3] - 基金锚定中证800成长指数(70%)、恒生指数(10%)和中债综合财富指数(20%)的复合基准,覆盖科技、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3] 基金经理及投资组合 - 拟任基金经理李涛拥有10年以上科技成长投资经验,现任基金总规模43.52亿元 [4][5] - 李涛管理的嘉实信息产业股票发起式A前两大重仓股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长期占比近20%,两家公司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形成全产业链闭环,预计合并后市值超4000亿元 [4] - 李涛在管产品业绩分化显著:嘉实信息产业股票发起式A自2022年12月成立以来收益率35.76%,而嘉实清洁能源股票发起式A同期亏损33.42%,首尾业绩差距近70个百分点 [5] ETF产品命名优化 - 嘉实基金对旗下22只指数产品实施场内简称优化,涉及21只ETF和1只LOF,采用"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标准化命名规则,如"稀土ETF基金"变更为"稀土ETF嘉实" [1][6][7] - 更名涉及规模较大的产品包括全市场最大稀土主题ETF(规模超200亿元)和首批中证A500ETF,产品代码、费率结构、投资策略及持有人权益保持不变 [6] - 截至2025年6月,我国ETF市场规模达4.17万亿元,产品数量1186只,投资者超2100万,行业已掀起命名标准化浪潮,易方达、天弘、华夏等公司均已跟进更名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