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利改善
搜索文档
11月18日热门路演速递 | 华泰、中金、瑞银把脉投资主线,小米、拼多多业绩会揭晓答案
Wind万得· 2025-11-18 13:48
华泰证券宏观展望 - 核心观点聚焦AI投资热潮是否迎来关键验证、全球财政扩张与货币配合对市场的影响、国内新旧动能转换能否进入右侧开花结果阶段、以及明年企业盈利能否实质性改善 [2] 中金公司宏观与固收展望 - 认为中美新老经济分化加剧,股牛和债牛并不对立 [4] - 全球财政政策持续宽松后面临制约,货币政策有望接力放松,且全球货币政策空间依然较为充足 [4] - 中国今年在贸易顺差和财政赤字创新高的情况下,经济和股市有支撑,但明年这两个因素的同比拉动将减弱,债券利率将重新加快回落速度 [4] - 在全球贸易、地缘和各国政策摩擦性增加的背景下,中美债券和黄金为确定性配置方向 [4] 瑞银证券中国电力设备行业展望 - 聚焦三大核心驱动力:出口放量、核电资本开支加速与技术升级、以及AI数据中心用电结构变革 [6] 小米集团业绩看点 - 关注小米汽车能否再度成为财报最大亮点,SU7的热销对毛利率的影响 [8] - 在激烈的价格战中,手机业务如何守住增长曲线 [8] - 明年的汽车与AIoT战略将透露新方向 [8] 拼多多业绩看点 - 关注拼多多“高质量发展”战略进入深水区,国内电商增速能否继续超越行业 [10] - Temu的狂奔为利润表带来的压力程度 [10] - 面对复杂国际环境,出海故事的后续发展 [10]
A股有望挑战十年前高!券商集体看好明年市场,这些板块受关注
券商中国· 2025-11-10 07:38
市场整体展望 - 券商对2026年A股市场持乐观态度,认为有望延续慢牛行情,市场高度可能挑战十年前高 [1][2] - 市场普遍认为A股整体估值不高,企业盈利有望持续改善,流动性维持宽松,叠加政策支持,共同推动市场上行 [2] - 有观点将2026年行情定位为“转型牛”,由中国经济转型、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驱动 [3] - 预计2026年资本市场将从“资产重估”进入“盈利修复”阶段,更可能是“平顶慢牛”而非“尖顶短牛” [3] - 当前市场位置有望是长期牛市的起点,与往年牛市相比指数仍有相当大的上涨空间 [4]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 盈利周期上行的预期兑现是决定上涨行情持续性的关键 [5] - 全A非金融企业2025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预测分别为6.4%、12.9% [6] - 预计2025年A股盈利增速为4.9%,2026年为10.5%,其中非金融石油石化板块达到11.1% [6] - 价格的修复将是2026年A股盈利修复的重要驱动因素 [6] - 居民资产配置中权益类资产仅占4%(美日英德均值为34%),提升空间较大 [7] - 居民存款仍主要集中在实物资产中,对权益资产的配置处于相对低位 [7] 行业配置策略 - “科技为先”是贯穿本轮牛市的最强主线,具备相对盈利优势、海外映射、全球半导体周期共振上行三大条件 [8] - 2026年TMT以及先进制造板块预计仍是牛市主线,目前可能正处于牛市行情的第二阶段,未来仍有较大空间 [8] - 建议2026年超配先进制造、内需消费,在大金融、TMT中寻找结构性机会 [8] - 2026年行业表现会比2025年更均衡,“盈利修复”慢牛的顺周期机会重点在于PPI [8] - 红利风格在2026年的表现会优于2025年 [8] - 牛市中可能出现季度级别的风格切换,周期与金融是可能切换方向 [8]
企业盈利改善带动税收稳步回升
经济日报· 2025-10-21 09:04
政策效果与宏观经济表现 - 自去年9月26日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以来,企业销售收入增速从去年三季度的0.4%稳步回升至今年三季度的4.4% [1] - 税收收入在去年10月结束连续7个月负增长后转正,今年自2月以来连续8个月正增长且累计增幅逐月提高 [1]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1.8% [3] 资本市场与相关行业 - 资本市场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56.8%,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110.5% [2] - 保险业税收同比增长13.3% [2] - 股权转让以及上市公司分红增加 [2] 制造业与主要行业税收 - 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5.4%,占全部税收比重31%,增收额占全部增收额的48% [2] - 高端制造业税收增长较快,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31.5%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5.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3.2% [2] - 钢铁行业税收同比增长7.5%,有色金属行业税收同比增长24.2% [2] 税种收入与企业经营状况 - 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3.2% [2] - 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4.1% [2] 房地产市场与消费活力 - 房地产业相关税收同比下降9.8%,剔除税收优惠政策因素后下降约5%,降幅比2024年前三季度收窄超过10个百分点 [3] - 稳定房地产市场系列政策累计新增减税近800亿元 [3]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4%,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3% [3]
企业盈利改善带动税收稳步回升 三季度销售收入增速达4.4%
搜狐财经· 2025-10-21 06:32
政策效果与整体经济态势 - 自去年9月26日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以来,发票销售和税收收入增速双双稳步回升,反映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1] - 全国企业季度销售收入增速从去年三季度的0.4%逐步回升至今年三季度的4.4%[1] - 税收收入自去年10月结束连续7个月负增长后,今年自2月以来连续8个月正增长且累计增幅逐月提高[1] 资本市场表现 - 资本市场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56.8%,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110.5%[2] - 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保险业税收同比增长13.3%[2] - 股权转让以及上市公司分红增加[2] 制造业与主要行业税收 - 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5.4%,占全部税收比重31%,增收额占全部增收额的48%[2] - 高端制造业税收增长较快,如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31.5%[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5.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3.2%[2] 大宗商品与基础工业 - 钢铁行业税收同比增长7.5%,有色金属行业税收同比增长24.2%[2] - 大宗商品价格呈现企稳回升态势[2] 主要税种与企业经营 - 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3.2%,反映企业经营向好[2] - 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4.1%,反映部分行业企业盈利状况改善[2] 房地产市场企稳 - 房地产业相关税收(包括二手房)同比下降9.8%,剔除税收优惠政策因素后下降约5%,降幅比2024年前三季度收窄超过10个百分点[3] - 今年以来稳定房地产市场系列政策累计新增减税近800亿元[3] 设备更新与消费活力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采购额同比增长11.8%[3]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4%,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3%[3]
中证A500ETF(159338)流入超3.3亿份,关注同类中更多人选择的中证A500ETF(159338)
搜狐财经· 2025-09-19 16:09
中证A500ETF资金流入情况 - 中证A500ETF(159338)盘中流入3.33亿份 资金抢筹A股核心资产标的[1] - 国泰中证A500ETF总户数位列同类38只产品首位 是第二名的三倍多[1][2] 市场环境与政策动向 - 中美会谈进展顺利 双方就经贸问题进行坦诚沟通 提振市场情绪[1] - 美联储降息落地 降息力度和节奏可能影响国内经济政策配合[1] A股市场趋势展望 - 中期A股市场仍处于"慢牛"趋势 新能源及科技成长板块潜力较大[1] - 长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和企业盈利改善将支撑市场走强[1] 产品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中证A500ETF(159338)等具代表性的宽基产品 把握中国经济长期企稳向好机遇[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A500ETF发起联接A(022448)/C(022449)/I(022610)[1]
A股9月投资策略来了!机构建议这样布局
天天基金网· 2025-09-01 13:45
市场表现与行业动态 - 上周A股延续震荡向上趋势 通信和电子等科技风格板块涨幅居前 有色金属板块表现不俗[2]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4]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3.3%和49.1% 较7月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回升[4]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较7月上升1.1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回升[4] 政策与资金动向 - 证监会表示将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 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3] - 中央汇金上半年增持12只ETF产品 包括沪深300ETF 上证50ETF 中证500ETF 中证1000ETF及科创板和创业板ETF[5] 机构配置观点 - 中信证券建议9月配置聚焦资源板块 创新药 消费电子 化工 游戏和军工 短期关注稀土 钴 钨 磷化工 农药 氟化工 光伏逆变器等方向[6] -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市场将维持震荡整固 热点保持轮动 建议关注结构性配置机会[7] - 国金证券推荐三条主线:工业金属 原材料和资本品 保险和券商 食品饮料和电力设备[8] - 华泰柏瑞基金指出下半年政策呵护基本面与流动性 关注企业盈利改善潜力[9] - 汇添富基金建议关注科技成长中未被挖掘的低位细分领域及低位顺周期板块中的优质赛道[11] - 交银施罗德基金建议把握有业绩支撑的科技战略弹性方向[12]
A股9月投资策略来了!机构建议这样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8-31 22:44
市场表现与趋势 - A股本周延续震荡向上趋势 通信和电子等科技风格板块涨幅居前 有色金属板块表现不俗 [1]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 分别较7月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回升 [3]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较7月上升1.1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回升 [3] 政策与监管动态 - 证监会表示将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 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2] - 中央汇金上半年增持12只ETF产品 包括沪深300ETF 上证50ETF 中证500ETF 中证1000ETF 科创50ETF和创业板ETF等 [4] 机构配置观点 - 中信证券建议9月配置聚焦资源板块 创新药 消费电子 化工 游戏和军工方向 [5] - 关注稀土 钴 钨 磷化工 农药 氟化工 光伏逆变器等短期利润兑现方向 [5] - 建议关注消费电子板块 特别是苹果秋季发布会后的果链重估机会 [5] - 中国银河认为市场热点将保持轮动状态 建议关注结构性配置机会 [6] - 国金证券推荐三条布局主线:工业金属 原材料和资本品等实物资产 保险和券商 食品饮料和电力设备等内需领域 [7] - 华泰柏瑞基金关注下半年企业盈利改善亮点 认为市场有望重回盈利驱动轨道 [8] - 汇添富基金建议关注科技成长中未被充分挖掘的低位细分领域和低位顺周期板块中的优质赛道 [8] - 交银施罗德基金建议把握有业绩支撑的科技战略弹性方向 [8] 行业关注方向 - 科技成长方向中未被充分挖掘的低位细分领域值得关注 [1][8] - 资源板块 创新药 消费电子 化工 游戏和军工是机构重点关注方向 [1][5] - 工业金属包括铜 铝 钢铁 原材料包括玻纤 基础化工品 钢铁 资本品包括工程机械 专用机械 机械零部件和重卡 [7]
沪指站上3800点 A股有望形成良性资金循环
上海证券报· 2025-08-25 01:58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态 - 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 成交额连续8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2] - 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 同比增长71% 环比增长19%[3] - 私募基金7月备案规模793亿元 环比上升164% 同比上升407% 平均仓位达84.1%[4] - 华润信托统计私募股票仓位63% 创近两年新高[4] - 至少60家上市公司公告拟使用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其中8家金额超10亿元[4] 行情驱动因素 - 增量流动性是驱动指数上行核心 高净值人群及企业客户参与度显著提升[2][3] - 制造业景气度回升与企业盈利改善拐点成为资金入市重要背景[2] - 弱美元周期下海外流动性边际宽松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4] - 外需对全球制造业景气敏感度较高 内需产业政策持续支撑市场强势表现[5] 机构后市展望 - A股有望形成"股市慢涨—信心增强—资金流入"良性循环[2][6] - 9月初市场或出现震荡 但调整属于阶段性整固 行情将向中期视角回归[6] - PPI有望触底回升 推动企业盈利改善成为指数上行重要动力[4] - 市场将聚焦产业趋势强劲板块 重点关注资源、创新药、游戏等方向[6] 投资主线与配置方向 - 行情围绕产业趋势和公司业绩展开 主线板块呈现"强者恒强"特征[2][6] - 投资机会集中于有核心壁垒且能持续兑现盈利的公司[6] - 高景气新兴产业趋势及真实利润兑现板块获机构重点关注[6]
恒达集团控股(03616.HK)盈喜:预期中期净溢利100万元至500万元
格隆汇· 2025-08-20 19:01
财务表现 - 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益达人民币15亿元至16亿元 同比增幅2.2%至9.0% [1] - 同期净溢利预计为人民币100万元至500万元 较2024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361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净溢利改善主因在于控制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与行政开支 [1] 行业环境 - 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困难时期 面临销售及公开市场融资的多重挑战 [1] 公司运营 - 通过全体员工齐心协力维持集团正常营运 [1]
企业盈利回暖与投资机遇共振信号显现
上海证券报· 2025-08-10 21:40
政策导向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1] - 政策导向是行业反内卷的关键抓手 蕴含企业盈利改善与资本市场估值重塑的双重机遇 [1] - 优化竞争秩序是遏制资源空耗的必然选择 推动行业回归健康发展轨道 为技术迭代和效率提升腾挪空间 [1] 行业现状 - 钢铁 光伏 化工 新能源车等领域企业陷入利润亏损怪圈 核心症结在于内卷式竞争导致产能浪费和整体盈利承压 [1] - 地方政府早期通过电价优惠和信贷支持政策扶持企业 在行业培育期起积极作用 但成熟期仍依赖政策扩张易引发无序竞争 [1] - A股市场对相关行业估值普遍偏低 因过度竞争使投资者难以看到清晰盈利前景 [2] 资本市场影响 - 政策引导下的有序治理将大幅缩短行业调整进程 企业盈利修复与估值合理化时间窗口或加速到来 [2] - 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已进入成熟期 盈利稳定性较强 有望提供持续股息回报 [2] - 新兴行业如光伏和新能源设备在竞争秩序优化和盈利趋稳后 或将释放更大资本增值潜力 [2] 发展前景 - 反内卷持续推进成为激活企业盈利和重塑市场预期的重要催化剂 [2] - 行业格局不断优化 聚焦核心竞争力且兼顾规模与利润的企业将在新一轮发展周期中占据先机 [2] - 企业将为投资者创造更具确定性的回报空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