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

搜索文档
固收点评20250920: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跟踪(20250915-20250919)-20250920
东吴证券· 2025-09-20 19: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9月15日至9月19日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进行跟踪,涉及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成交和估值偏离度前三十位个券情况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 本周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新发行绿色债券34只,规模约313.88亿元,较上周增加113.36亿元 [1] - 发行年限多为3年,发行人性质含地方国企、大型民企、央企子公司等,主体评级多为AAA、AA+级 [1] - 发行人地域覆盖多省市,发行债券种类有一般公司债、商业银行普通债等 [1] 二级市场成交情况 - 本周绿色债券周成交额604亿元,较上周增加95亿元 [2] - 分债券种类,成交量前三为非金公司信用债、金融机构债和利率债,分别为264亿元、256亿元和74亿元 [2] - 分发行期限,3Y以下绿色债券成交量最高,占比约83.10% [2] - 分发行主体行业,成交量前三为金融、公用事业、交运设备,分别为245亿元、114亿元和18亿元 [2] - 分发行主体地域,成交量前三为北京市、广东省、湖北省,分别为153亿元、74亿元和44亿元 [2] 估值偏离度前三十位个券情况 - 本周绿色债券周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整体不大,折价成交幅度小于溢价成交,折价成交比例小于溢价成交 [3] - 折价率前三的个券为25水能G1(-0.7382%)、24南湖绿色债01(-0.4538%)、GC三峡K3(-0.3254%),主体行业以金融、公用事业、建材为主 [3] - 溢价率前四的个券为25水能G3(0.9662%)、24康富租赁MTN004(碳中和债)(0.5175%)、22广东债07(0.4758%)、25福州地铁GN003(碳中和债)(0.4274%),主体行业以金融、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为主 [3]
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以累累硕果擦亮“留学香港”品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13:58
留学香港品牌推广成效 -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于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和发展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留学香港品牌推广被列为关键举措且成效显著[1] - 受美国限制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政策影响 香港多所大学收到逾1000宗相关查询 反映香港高等教育实力和国际公信力[1] 高等教育优势与规模 - 香港拥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 是全球优质高等教育高度集中地[3] - 2023/2024学年香港8所教资会资助大学共有约23100名非本地学生 其中约14800人修读学士学位课程 生源覆盖超100个国家或地区[3] - 香港具备国际化优势和东西文化荟萃特点 校园内可接触全球不同文化[3] 大湾区教育合作拓展 - 过去几年香港4所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分校 采用一校两园办学模式[3] - 该模式实现教学空间和办学规模扩容 同时促进人才引进加码和学习体验丰富化[3] 人工智能学科发展 - 香港高校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学科 传统课程加入人工智能元素[4] - 香港大学新学年推出11个全新或改良课程 包括文学士及工学学士(人工智能及数据科学)等联合课程[4] - 香港大学录取的文凭试成绩前100名考生中 超半数选择人工智能及科创相关课程[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2025/2026学年起分阶段推行小学科学科 加强中学科学和数学教育[5] - 通过从小培养科创兴趣满足香港社会产业转型带来的多元人才需求[5] 国民教育推进 - 爱国主义教育已植根香港校园 相关工作成效显著[7] - 组织学生赴内地考察交流 通过实地体验影响价值观建立并加深国家感情[7]
中金公司:配置上关注产业逻辑相对扎实的行业
第一财经· 2025-09-08 08:39
流动性预期与科技创新产业 - 流动性预期好转 科创及赛道主题业绩具备中长期比较优势[1] - 关注产业逻辑扎实行业 包括通信设备 半导体 电子硬件 固态电池 创新药 国防军工 机器人[1] 中国制造与海外产能布局 - 中国制造优势凸显 关注外贸增长领域[1] - 布局海外产能行业包括白色家电 工程机械和电网设备[1] 资本市场情绪与金融板块 - 资本市场情绪回暖提振金融业绩表现[1] - 关注保险和券商行业[1] 政策引导与行业供给收缩 - 反内卷引导行业供给收缩 政策发力催化需求企稳预期[1] - 关注光伏等行业[1] 红利板块分化与确定性布局 - 红利板块或存在分化[1] - 从优质现金流 波动率及分红确定性出发布局电信和银行行业[1]
香港家族办公室与科创和绿色金融等产业联动,助推企业全球竞争力
观察者网· 2025-09-04 10:17
行业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3年底香港单一家族办公室数量突破2700家 预计很快增至3000间 [1] - 新设家族办公室每年可为香港带来6亿美元额外商业开支 [4] 历史渊源与生态成熟度 - 香港家族办公室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末 拥有何东家族 嘉道理家族 李锦记家族 李佩材家族等百年家族 [1] - 香港拥有约27万名金融专业人才 提供从投资管理到法律咨询的全链条服务 [2] - 东亚银行等老牌华人家族与洛克菲勒等国际家族形成深厚专业积淀 [2] 核心竞争力优势 - 香港拥有普通法体系且背靠14亿人口内地市场 是中国唯一合法合规交易数字资产的地区 [2] - 香港已拥有11家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 8月1日《稳定币条例》生效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 [2] - 实行不强制披露资产 不硬性要求雇佣本地人才的开放政策 构建前线合规 内部风控 监管审查三道防线 [3] - 单一家办无需申请牌照 但合作机构需严格履行尽职调查 形成轻监管重合规模式 [3] 差异化竞争优势 - 香港《个人资料(私隐)条例》自1996年实施 成为亚洲最完善隐私法律之一 家办无需向政府披露底层资产 [3] - 司法系统独立性确保纠纷解决透明性 投资者即使与政府打官司也能获得公正裁决 [3] - 区别于新加坡 迪拜等竞争对手 香港在隐私保护和经济贡献乘数效应方面具有特别价值 [3][4] 战略发展方向 - 香港投资推广署2024年举办260多场全球推广活动 重点拓展中东 东盟及欧美市场 [4] - 推动家办与科创 绿色金融等产业联动 通过家办投资支持香港科创发展 [4] - 借助香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助力科技成果商业化 实现资本 技术 文化深度融合 [4]
从经济四周期配置大类资产9月篇:A股进入大牛市与10年周期律
格林期货· 2025-09-01 16: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股存在10年周期律,已进入大牛市,科创和人工智能是主导风格 [2][12] - 反内卷背景下消费成四季度经济增长主要动力,股市上涨创造财富效应提振消费并构建大市场 [3][15] - 居民储蓄资金向股市大迁移,美联储9月降息使国际资金涌向中国资产 [21][26] - 国债市场成股市上涨弹药库,债券基金大规模赎回,反内卷对大宗商品影响有差异,美联储降息利多黄金,人民币汇率有望走强 [36][39][41] 根据相关目录总结 经济周期 - 基钦周期:本轮处于上行期,中国2025年底见顶,美国2026年一季度见顶 [7] - 朱格拉周期:中国当前处于上行期,预期2027年初见顶 [8] - 库兹涅茨周期:预期本轮中国在2030年左右见底 [9] - 康波周期:始于2020年新冠冲击,预期2030年左右结束萧条期进入10年左右复苏期,中国是本轮科创中心国 [10] 股市 - 存在10年周期律,2025年牛市进入主升浪,主导风格为科创和人工智能,相关指数ETF有望成最牛ETF [12][13] 经济增长动力 - 反内卷下投资熄火、出口降速,消费成四季度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15] 消费与股市关系 - 股市上涨创造财富效应,提振居民消费能力,构建中国超级大市场,带动居民储蓄资金迁移,加速中国向科技创新型经济体进化 [19] 居民储蓄资金迁移 - 7月居民部门储蓄资金向权益资产迁移拉开序幕,实际利率趋向负值推动160万亿元居民储蓄加速迁移 [21][25] 国际资金流向 - 美联储9月降息,国际资金从美股和美债流出涌向中国资产,外资入场推动权益市场上涨,中国科技进步吸引资金增配科技资产 [26][30] 股市风格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 +”行动意见,决定股市科创和人工智能主导风格持续,人工智能ETF有望成最靓ETF [31][35] 债券市场 - 股市财富效应使债市资金转移,债券基金大规模赎回,反内卷使实际利率趋向零,债券持有人减配债券 [36][38] 大宗商品 - 反内卷提振消费品和下游制造业产成品,对上游资源品作用有限,美联储降息后回升强度不确定 [39] 黄金 - 美联储9月降息利多黄金,2026年黄金有望飞升,重现1970年代盛景 [41] 外汇 - 贸易和资本有望双顺差,离岸人民币汇率有望继续走强,年底前可能升至7元下方 [46][49] 9月大类资产展望 - 权益类资产:A股进入牛市,资金流入推动,主导风格人工智能 + [50] - 债券类资产:反内卷走出通缩,国债成弹药库,债券基金赎回 [50] - 大宗商品:反内卷影响有差异,美联储降息后回升强度不确定 [50] - 黄金资产:美联储降息利多,2026年有望飞升 [50] - 外汇资产:贸易和资本双顺差,离岸人民币有望走强 [50]
科创综指优势突出,量化增强力求超额, 华宝科创板综指增强基金(024752)今日澎湃首发
新浪基金· 2025-09-01 08:56
华宝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发行 - 华宝基金于9月1日发行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A类 024752 C类 024753)[1] - 基金采用指数增强量化投资策略 力求在跟踪标的指数基础上获取超额收益[1] - 标的指数为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 具有市值覆盖广泛且均衡的特点[1][5] 科创板综合指数优势 - 2025年初至8月28日 科创综指涨幅达44.58% 显著高于科创50指数(37.99%)及创业板指(32.01%)[4] - 指数覆盖569只成份股 科创板市值覆盖度达96%[5] - 成份股市值分布均衡:超级大盘(31000亿元以上)占比18% 大盘(500-1000亿元)占比9% 中盘(100-500亿元)占比48% 小微盘(100亿元以下)占比25%[6] - 前十大成份股权重合计20.97% 集中度较低 覆盖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等行业[7][9] 指数行业特征与研发投入 - 科创综指前三大行业权重为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 合计占比超68%[10] - 覆盖16个申万一级行业 保持均衡特色[10]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成份股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重达11.66% 显著高于创业板指及沪深300指数[13] 基金管理策略与团队 - 采用"指数Beta打底+量化Alpha增强"双轮驱动策略 通过多因子选股模型优选成份股[15] - 拟任基金经理喻银尤拥有9年证券从业经验 其管理的华宝量化选股A近一年收益率27.91% 超额收益10.63%[16] - 量化投研团队背景涵盖数学、统计、计算机、金融等领域 在指数增强及量化产品管理方面经验丰富[17] 华宝基金ETF业务布局 - 公司权益ETF管理规模超千亿元 拥有4只百亿规模行业/主题ETF[2][19] - 旗下"AI战队"产品覆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 包括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等[19] - 2025年8月成功发行华宝创业板综增强ETF(159292) 进一步强化科创及硬科技领域产品矩阵[19]
两家千亿级公募“换帅”;超四成股票ETF净值创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5:38
基金公司高管变动 - 信达澳亚基金原董事长祝瑞敏因工作安排离任 商健于8月22日起代任董事长 [1] - 华宝基金董事长黄孔威因任职年龄原因离任 公司党委书记、宝信软件原董事长夏雪松接任 [1] 股票ETF市场表现 - 截至8月22日 A股市场超1000只股票ETF中超四成产品净值创新高 [2] - 部分科创主题ETF涨幅居前 其中单周上涨超21% [2] - 市场全天震荡走高 沪指涨1.51%逼近3900点 深成指涨2.26% 创业板指涨3% [5]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3.14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944亿元 [5] 板块及ETF涨跌情况 - 小金属、贵金属、通信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 汽车整车、美容护理等少数板块回调 [5] - 稀土、有色等周期股走强 北方铜业等涨停 稀土ETF集体走强最高涨7.89% [5] - 稀土ETF易方达涨7.8% 最新价1.149元 [6] - 稀土ETF涨7.3% 最新价1.255元 [6] - 云50ETF涨7.1% 最新价1.804元 [6] - 通信设备ETF涨7.1% 最新价1.952元 [6] - 稀土ETF嘉实涨6.8% 最新价1.742元 [6] - 通信ETF涨6.7% 最新价2.327元 [6] - 有色ETF基金涨6.5% 最新价1.458元 [6] - 科创芯片相关ETF集体回调 最高下跌2.79% [6] - 科创50ETF富国下跌2.79% 最新价1.322元 [7] - 中证1000增强ETF下跌1.79% 最新价1.316元 [7] - 中证A50ETF新华下跌1.79% 最新价1.155元 [7] 养老基金持仓动向 - 养老基金二季度首次现身29家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 新增持股市值超1亿元个股共11只 包括卫星化学、生益电子、宏发股份、鱼跃医疗等 [3] 基金经理调仓操作 - 冯明远管理的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首次现身科创新源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221.45万股 [4] - 信澳智远三年持有期混合首次现身科创新源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96.34万股 [4] - 科创新源未进入上述两只基金一季度及二季度重仓股序列 [4] 行业政策与投资机会 - 《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发布 规定国家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管理 [8] - 稀土生产企业需在总量控制指标范围内从事开采和冶炼分离 [8] - 可关注稀土相关ETF等产品 [8] - 富国中证卫星产业ETF为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卫星产业指数收益率 [8]
博时基金冯春远:关注科创与红利两大主线
上海证券报· 2025-08-24 23:36
核心观点 - 无风险利率处于历史低位 权益资产吸引力大幅提升 [1] - 积极财政政策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改善企业盈利预期 [1] - 投资者信心增强 杠杆资金活跃度显著提升 [1] - 看好科创板100指数和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两大投资方向 [1] 科创板100指数 - 从科创板选取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 聚焦中盘硬科技企业 [1] - 重点覆盖半导体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等领域 [1] - 前十大成分股包括华虹公司 博瑞医药 百济神州 翱捷科技 东芯股份 睿创微纳 中科飞测 芯源微 泽璟制药 安集科技 [1] - 企业以高研发投入驱动技术突破 展现较强韧性 更适合高风险偏好投资者 [2] - 核心竞争力体现为较高研发强度 成分股平均研发强度超过科创板平均水平 [2] - 均衡覆盖多个核心科技领域 [2] - 科创板改革"1+6"政策为创新药企和半导体企业提供制度红利 [2] - 具有高波动性和盈利不确定性 [2] 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 - 通过三重筛选机制构建"压舱石"组合 旨在提供持续现金流回报且波动性较低 [2] - 更适合追求持续现金流的投资者 [2] - 行业分布呈现"金融主导+周期支撑"格局 工业占比约25% 金融行业占比超22% 材料行业占13%左右 [2] - 工业部分涵盖交通运输 机械制造等细分领域 金融行业主要包括银行和保险 [2] - 分散设计保留行业分散优势 聚焦高股息核心赛道 帮助实现收益与风险平衡 [2] - 低利率环境下传统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下降 使红利低波资产更具吸引力 [3] - 市场波动加大使红利低波资产防御属性更加重要 [3] - 政策对红利类资产支持不断加强 如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 提高长期配置价值 [3]
美俄首脑会晤将于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盘前重要消息还有这些
证券时报· 2025-08-11 08:33
地缘政治与能源合作 -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会谈 重点讨论实现乌克兰长期和平的方案 [1] - 特朗普表示可能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对华征收次级关税 中方回应称中国与俄罗斯开展正常经贸能源合作正当合法 并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能源保障措施 [1] 中国房地产政策调整 - 北京市自2025年8月9日起取消五环外商品住房购买套数限制 符合购买条件的居民家庭可无限套数购买五环外新建及二手商品住房 [1] 资本市场监管动态 - 证监会表示将继续严把发行上市入口关 做好逆周期调节 不会出现IPO大规模扩容 [1] - 证监会将更大力度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 加快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 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和公募基金改革 [1] 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 宇树科技创始人认为机器人当前最大问题在于模型问题 未来2-5年技术重心将集中在大模型、低成本硬件和算力领域 [2] - 全行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预计未来几年每年实现翻倍增长 [2] 保险行业分析 - 大型寿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更为均衡 久期缺口呈收窄趋势 而中小型公司因增额寿险配置比例高且长久期资产缺乏 导致久期缺口较大且持续扩张 [5] - 保险股具备双面红利股属性 上市险企自身具备股息优势 且头部险企布局境内外上市高股息标的 红利资产股价将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间接影响 [5] 券商市场观点 - 广发证券认为本轮流动性驱动的重估行情可能中期持续 明牌宏中观事件不构成市场趋势性调整风险 [5] - 当前具备看涨期权属性的板块包括国产算力/科创、消费电子、AI中后端/传媒计算机等 这些低位板块近期滞涨 向下调整可控且对利好反馈敏感 [5] 上市公司动态 - 中泰证券分析保险股具备双面红利股属性 [4] - 佳创视讯实控人拟变更为毛广甫与李莉夫妇 8月11日复牌 [4] - 世运电路拟1.25亿元增资新声半导体 取得3.82%股权 [4] - 春光科技拟不超10亿元新建年产清洁电器制品800万台项目 [4] - 长青股份上半年净利润4227.78万元 同比增长117.75% [4] - 燕京啤酒上半年净利润11.03亿元 同比增长45.45% [4] - 工业富联上半年净利润121.13亿元 同比增长38.61% [4] - 佰维存储上半年净亏损2.26亿元 拟回购公司股份 [4] - 路维光电实控人杜武兵等承诺6个月内不减持 [4] - 硅宝科技部分高管拟合计减持股份不超7.73万股 [4] - 利扬芯片部分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3.94%股份 [4] - 龙利得股东滁州浚源拟减持不超1.9%股份 [4] - 银宝山新股东布拉德投资拟减持不超1.54%股份 [4] - 泰坦股份不提前赎回"泰坦转债" [4] - ST赛隆因控制权变更 董事长及部分高管辞职 [4]
基金业绩回暖!超90%主动权益基金正收益,翻倍产品涌现
证券时报· 2025-08-04 18:27
公募基金业绩回暖 - 2025年主动权益基金迎来业绩翻身,超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超过13%,业绩翻倍产品达17只,最高收益超140% [1][2] - 超800只主动权益基金复权单位净值近一个月创历史新高,部分基金经理取得近5年最好业绩 [3] - 医药等前期表现不佳的基金经理今年业绩逆袭,有产品斩获超70%正收益,但2020-2022年高位买入的持有人仍亏损 [4] 基金经理策略调整 - 全市场近2500只基金在二季度同时提高股票仓位与持股集中度,部分基金仓位提升幅度达5-8个百分点,聚焦科技成长方向 [5] - 嘉实红利精选A股票仓位从15.82%大幅提升至92.8%,持股集中度从9.88%升至43.58%;中信保诚至瑞A仓位从9.19%提升至81.06%,集中度从2.98%升至41.7% [6] - 基金经理转向"强者恒强"策略,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从50%提升至60%,重点配置商业模式清晰、估值调整充分的科技和高端制造龙头 [5][7] 基金发行市场动态 - 7月以来116只权益基金提前结募,大成洞察优势8天募集24.61亿元,创今年主动权益基金首发规模之最 [9][10] - 6月新成立基金155只(仅次于2023年3月),7月成立135只,149只新基金启动发行 [9][11] - 特色行业基金(如机器人、医药、军工)及红利、科创等主题产品规模增长显著,科创综指增强产品销量达目标额130% [9] 市场资金与投资者行为 - 居民储蓄高增长叠加"资产荒",场外资金配置需求强劲,市场或进入资金流入与行情正向循环 [4] - 业绩靠前基金获净申购但未爆发,存量基金中表现不佳产品规模持续缩水,"回本即赎"现象强化 [11] - 被动投资产品热度高于主动权益基金,高弹性产品更受青睐,券商营业部权益基金销售完成率分化(30%-75%) [11] 相关ETF表现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0.54%,主力资金净流入2.1亿元,市盈率43.19倍 [14]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2.22%,市盈率114.70倍,估值分位达91.20% [15] - 食品饮料ETF(515170)份额增加3450万份但主力净流出257.5万元,市盈率19.87倍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