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债跷跷板
icon
搜索文档
国庆长假前投资攻略来了→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30 18:06
2025.09.30 本文字数:2823,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王方然 国庆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上证指数于3880点展开多空博弈,投资者再度置身"持币"与"持股"的 经典抉择关口。 历史数据显示,近10余年,国庆后A股上涨概率较大,机构普遍看好持股过节性价比;港股亦呈现"AH 科技共振"潜力。与此同时,资产配置格局正从传统的股债二元走向多元。随着国际金价创下历史新 高,"持金过节"成为今年的新选项。 多家机构分析认为,当前市场已进入中长期价值区间,若节前完成充分调整,节后市场修复动能有望增 强。建议投资者在保持均衡配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风险偏好,积极把握跨市场、多资产的配置机遇, 同时仍需警惕短期市场波动风险。 持币 VS 持股? 国庆长假前最后几个交易日,A股市场波动显著加剧。9月24日,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创业板指创三年 多以来盘中新高,科创50指数一度拉升近5%;然而随后交易日(9月26日)市场全线回调,涨势未能延 续。至9月29日,A股再度企稳回升,截至收盘,沪指上涨0.9%,报3862.53点;创业板指涨2.74%,报 3238.01点;深证成指涨幅也超过2%。市场交投活跃度同步 ...
国庆长假前投资攻略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9-30 17:27
国庆假期前后市场表现与策略 - 国庆长假前A股市场波动显著加剧,三大指数出现低开高走与全线回调的交替行情,市场交投活跃度上升,日成交额放大至2.18万亿元[5][6] - 历史数据显示近10余年国庆后A股上涨概率较大,机构普遍看好持股过节性价比,若节前市场已完成调整且最后3个交易日成交额较前一周放大,节后上涨概率可升至80%[3][7] - 除A股外,港股呈现“AH科技共振”潜力,近十年恒生科技指数国庆后7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72.86%,在A股牛市年份其节后累计涨幅显著高于恒生指数[8] 资产配置格局变化 - 资产配置格局正从传统的股债二元走向多元,随着国际金价创下历史新高,“持金过节”成为新选项[3][9] -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870美元/盎司关口,创历史新高,较8月低点涨幅超16%,2025年以来累计涨幅超45%[11] - 金价走高带动相关理财产品收益上扬,多数黄金“固收+”类产品近一月年化收益率介于2.00%至4.00%之间,表现优于一般固收类产品[12] 股债市场动态分析 - 当前“股债跷跷板”效应持续演绎,A股市场自去年9月24日以来走出显著上涨行情,上证指数累计涨幅接近40%,创业板指等指数同期涨幅逾100%[14] - 债市情绪偏弱呈弱势震荡格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1.83%上方,机构对债市判断较为中性[8][14] - 多家机构对A股中长期走势保持乐观,认为A股慢牛逻辑未改变,企业在新兴领域展现顶尖产品力且盈利改善预期正逐步验证[14] 行业配置与投资建议 - 机构建议投资者在保持均衡配置基础上结合自身风险偏好积极把握跨市场、多资产机遇主要关注中大盘宽基指数[3][10] - 科技成长仍然是市场聚焦方向预计10月重磅会议仍有政策催化风险偏好较高投资者可关注科技、新能源、有色金属、恒生科技等热点行业[7][10] - 关键在于甄别资产质量对于基本面良好行业前景明确的优质公司可安心持股对于前期涨幅过大缺乏基本面支撑股票则建议落袋为安并控制仓位水平[11]
持币、持股还是持金?国庆长假前投资攻略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9-30 16:04
"日历效应"会否再现? 国庆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上证指数于3880点展开多空博弈,投资者再度置身"持币"与"持股"的 经典抉择关口。 历史数据显示,近10余年,国庆后A股上涨概率较大,机构普遍看好持股过节性价比;港股亦呈现"AH 科技共振"潜力。与此同时,资产配置格局正从传统的股债二元走向多元。随着国际金价创下历史新 高,"持金过节"成为今年的新选项。 多家机构分析认为,当前市场已进入中长期价值区间,若节前完成充分调整,节后市场修复动能有望增 强。建议投资者在保持均衡配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风险偏好,积极把握跨市场、多资产的配置机遇, 同时仍需警惕短期市场波动风险。 持币 VS 持股? 国庆长假前最后几个交易日,A股市场波动显著加剧。9月24日,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创业板指创三年 多以来盘中新高,科创50指数一度拉升近5%;然而随后交易日(9月26日)市场全线回调,涨势未能延 续。至9月29日,A股再度企稳回升,截至收盘,沪指上涨0.9%,报3862.53点;创业板指涨2.74%,报 3238.01点;深证成指涨幅也超过2%。市场交投活跃度同步上升,日成交额放大至2.18万亿元。9月30日 收盘,沪指上涨0 ...
如何看待近期债券市场行情︱重阳问答
经济观察报· 2025-09-29 10:43
(原标题:如何看待近期债券市场行情︱重阳问答) Q:请问重阳投资,如何看待近期债券市场行情? 中长期来看,债券市场基本面仍然稳固。宏观层面看,中国宏观基本面的结构性问题仍有待解决,生产 强但需求弱的格局尚未发生变化,房地产市场仍然处在止跌回稳的过程中,经济增速降台阶背景下资产 荒仍将长期存在,因此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会维持较长时间,降准降息仍然可期,债券市场最大的宏 观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从配置角度上看,权益市场上涨后中证全指股息率已经下降至2%左右,与十 年国债差距明显收窄,债券性价比有所提升;从利差角度看,若以2024年十年国债与政策利率40— 50BP左右的利差估计,1.8—1.9%的十年国债定价相对合理;从交易角度看,今年年初债市下跌过程中 十年国债顶部在1.9%左右,对应国内一季度GDP显著超预期,而目前尚未出现更大力度刺激政策。综 合来看,十年国债收益率1.8-1.9%左右或是合意的顶部区间,若要突破可能需要看到有效的需求侧刺激 政策出台。我们认为,随着央行逐步宽松流动性和国债买卖的重启,债券市场有望回归更加健康的状 态。 A:7月以来,与此前窄区间震荡不同,债券市场波动幅度明显扩大,下跌态势愈发 ...
“教科书级”范本:用四把“手术刀”,解剖“固收+”的收益来源
搜狐财经· 2025-09-26 13:59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微博 (来源:微积分量化价投) 在之前文章也提到了,市面上的"固收+"产品五花八门,有的稳如磐石却也平淡如水,有的名字带"固收",业绩曲线却比创业板还刺激。"固收 +"基金因持有资产比较复杂,其收益来源比较难搞清楚。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借着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来解剖一只堪称绩优长跑基金的样本——广发聚鑫。 为什么是它?原因有三: 第一,历史够长,这只基金成立超过十二年,穿越多轮牛熊,数据详实; 第二,业绩够顶,基金成立以来年化回报超9%,入围上一篇筛选的10年期收益之星; 下面是计算的该基金相对于这些指数的超额收益。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舵手稳定,基金经理张芊从2013年开始就参与基金管理,2015年之后单独接管该基金。 这让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对产品进行分析,把其中的"武功招式"看清楚。一通百通,精选一只策略稳定、时间够长、业绩优秀的产品,把它研究 透了,以后看其他同类基金,大概率就能举一反三,对产品有一个判断。 因为持仓比较复杂,篇幅比较长,我就不做过多的基金点评和对比了,希望能够一篇文章讲透背后的方法论。 好了,"手术"开始。我们的流程很简单: 先看战绩,再拆"军火库", ...
“9·24”一周年资管变局:股债历经四阶段 权益投资偏好切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7:19
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宣布了涵盖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引导 中长期资金入市等一系列重磅金融政策,立刻引爆市场行情。 一组数据的对比或许更为直观。 Wind数据显示,2024年9月24日前一年,上证指数增幅为-8.6%,深证成指增幅为-17.12%,恒生指数增 幅为5.22%;科创100指数增幅为-33.04%。2024年9月24日后的一年,上证指数增幅为40.19%,深证成 指增幅为65.23%,恒生指数增幅为45.33%;科创100指数增幅为121.85%。 受股指增长的提振,成交额也均实现翻倍。2024年9月24日前一年,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恒生指数、 科创100的成交额分别为82.09万亿元、107.13万亿元、25.25万亿元、3.04万亿元;而一年之后的成交额 分别为165.91万亿元、240.29万亿元、59.49万亿元、8.07万亿元。 一年前的9月24日是A股市场的关键转折点。 最后一段是7月中下旬以后,即股票市场3500点一直到现到3800点之前。而这一阶段又表现出了明显的 股债跷跷板效应。原因是,突破3500点这一关键点位之后,市场开始相信牛市已经再次开启, ...
“924”一周年资管变局:股债历经四阶段 权益投资偏好切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3:22
一年前的9月24日是A股市场的关键转折点。 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宣布了涵盖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一系列重磅金融政策,立刻引爆市 场行情。 一组数据的对比或许更为直观。 拉长时间来看,2024年以来,债券市场整体呈现牛市行情,收益率一路震荡下行,但也会有阶段性的波动变化,需要固收投资人员密切关注,及时调整策略 和仓位。具体来看,1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24年12月23日降至本轮低点0.9307%,创2009年6月3日以来新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25年2月7日降至 1.5958%,刷新历史新低。随后在今年2月到5月,债券收益率经历了上行、回落、反弹等变化。 一位资管行业的资深人士将9·24 后的股债变化分为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9·24 到今年春节之前。这段时间的主要交易逻辑就是9·24一系列政策之后,股票市场大幅调整,保持高位震荡;而债券市场则是年底冲行情和资 金面宽松背景下,机构抢券的逻辑。因此,从2024年9月1日到春节之前,股票市场高位震荡,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 Wind数据显示,2024年9月24日前一年,上证指数增幅为-8.6%,深证成指增幅 ...
“924”一周年资管变局:股债历经四阶段,权益投资偏好切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0:08
政策影响与市场表现 - 2023年9月24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宣布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及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重磅政策[1] - 政策发布后一年上证指数增长40.19% 深证成指增长65.23% 恒生指数增长45.33% 科创100指数增长121.85%[2] - 主要指数成交额实现翻倍增长 上证成交额从82.09万亿元增至165.91万亿元 深证从107.13万亿元增至240.29万亿元 恒生从25.25万亿元增至59.49万亿元 科创100从3.04万亿元增至8.07万亿元[4] 理财市场变化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 其中权益类产品规模仅700亿元 占比0.23%[6] - 权益类理财产品成为前8个月表现最好产品 平均净值增长率达13.39% 混合类理财为3.36% 固收类理财仅1.68%[10] - 理财公司加大权益类产品布局 8月混合类产品发行34只 权益类新发产品2只[10] 股债市场互动关系 - 2024年债券市场整体呈现牛市行情 1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24年12月23日降至0.9307% 创2009年6月以来新低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25年2月7日降至1.5958% 刷新历史新低[7] - 股债关系经历四个阶段变化:政策初期高位震荡与收益率下行阶段 春节后明显跷跷板效应阶段 4月后震荡与低位运行阶段 7月后再次呈现跷跷板效应阶段[7][8] - 3800点后股债跷跷板效应淡化 债市对市场变动异常敏感[9] 投资偏好转变 - 权益投资偏好从红利板块转向科技板块 早期偏好公用事业、能源、消费、金融等板块 金融板块优先股和可转债尤其受欢迎[10] - 科技板块受市场关注 亚洲出口商在AI产品中具有竞争优势 更多经济体转向高科技出口[11] - 绝对收益产品操作灵活 投资经理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仓位[12] 投资者行为特征 - 新富人群金融投资活跃度提升 现金和定存占比降至52.5% 基金占比跃升至12.4%[12] - 近四成新富人群对海外资产配置感兴趣[12] - 63.1%新富人群不能接受10%以上亏损 较去年增长13.2个百分点[12]
股债跷跷板未来如何演绎?
2025-09-24 17:35
股债跷跷板未来如何演绎?20250923 摘要 人民币汇率被动升值、中美利差收窄及居民存款转移至股市,共同构成 A 股市场长期支撑,其中 7、8 月居民存款显著减少,非银金融机构存款 增加,资金流向股市趋势明显。 9 月前三周外资净流入超 100 亿美元,看好 A 股,但对港股看法偏弱。 外资流入医药生物、金融、商品材料及消费品能源等板块,科技板块则 出现净流出。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运行至 1.8%引发多空分歧,需关注后续政策及资金 面走向。年初收益率下限为 1.6%,上限为 1.9%,当前水平预示固收产 品面临调整压力。 下半年经济基本面内需不足、修复缓慢,6-8 月经济数据放缓,投资有 下滑趋势。政策托底下,基本面向下定价钝化,向上定价仍较强,对偏 空要素定价敏感。 短期内降准降息必要性不强,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 若经济再度走弱,政策利率和降准仍有空间。关注央行重启国债买卖及 专项债发行高峰结束。 Q&A 如何评价近期 A 股市场的表现及其分化态势? 上一周,A 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行情,并且处于分化态势。主要宽基指数,如 深圳指数、创业板指和科创板走势较好,而其他宽基指数表现相对较差。从 ...
股市震荡盘整,债市再度?弱
中信期货· 2025-09-24 15:37
中信期货研究|⾦融衍⽣品策略⽇报 2025-09-24 股市震荡盘整,债市再度⾛弱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669号 股指期货:⼩微盘资⾦拥挤释放 股指期权:期权端对冲防御为主 国债期货:债市再度⾛弱 股指期货方面,小微盘资金拥挤释放。周二沪指探底回升,险守 3800点,量能放大至2.5万亿元,小微盘出现资金拥挤释放。我们预想的 震荡盘整来临,一是进入事件真空期,政策博弈淡化,资金跨节倾向保留 盈利,拥挤资金集中释放;二是早盘出现急跌,对冲情绪渐浓,IC、IM持 仓分别环比增加2.3万手、3.9万手,配合贴水走阔;三是微盘股指数、中 证转债等微盘指数出现破位,触发集中卖盘。下跌环境中,红利防御板块 占优,多数一级行业下跌,银行、煤炭、电力设备领涨。预计十一前后市 场缺少进攻契机,但下跌会引发加仓意愿,可坚守成长风格,适当止盈, 半仓配置IM多单,等待10月中下旬的加仓契机。 股指期权方面,期权端对冲防御为主。昨日权益市场宽幅震荡。期权 方面,交投成交额再度放量,短期的持仓量PCR上行可推测为看跌期权需 求提升,市场出现避险情绪。另一项佐证是波动率早盘上升,但此后震荡 回落;中证1000股指期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