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
搜索文档
恒生科技午后跌超3%,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持续溢价,资金“抄底”特征显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4:23
市场表现 - 10月14日午后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持续扩大超3% [1] - 港股半导体板块重挫 华虹半导体跌超12% 中芯国际跌超8%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午后跌超2.5% 盘中持续溢价显示资金抢筹 [1] 估值水平 - 截至10月13日 恒生科技指数ETF标的指数最新估值(PETTM)为23.36倍 [2] - 该估值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约31.75%的估值分位点 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 [2] 后市展望与驱动因素 - 贸易摩擦扰动不改港股慢牛格局 [1] - AI科技与新消费未来仍有较大空间 有望带动港股市场上涨 [1]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 边际定价能力不断上升 [1] - 美联储降息背景下外资回流或超预期 叠加南向资金持续增持 [2] - 中国在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中 若美国降息改善流动性及AI产业业绩兑现 将支持港股上涨 [1] - 四季度恒生科技估值重构可期 港股科技更加受益于AI产业趋势 [2] 投资策略与机会 - 在信用扩张前 "反内卷"政策加速供给端出清 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补齐牛市"短板"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被提及为布局中国AI核心资产的工具 [2]
贸易摩擦再起,内需消费机会备受关注!消费ETF(159928)涨超1%,昨日获净流入超4.4亿元!机构:乐观看待消费板块补涨机会!
新浪财经· 2025-10-14 13:26
消费板块市场表现 - 消费ETF(159928)今日上涨超1.3%,盘中成交额超5.2亿元,已连续8日净申购,今日再获6000万份净申购,最新规模超199亿元,接近200亿元 [1] - 港股通消费50ETF(159268)今日冲高回落微涨0.1%,盘中成交额超3000万元,近20日累计净流入超1.2亿元 [3] - 热门成分股中,布鲁可涨超4%,泡泡玛特涨超2%,思摩尔国际微涨;蜜雪集团跌超2%,安踏体育跌超1%,老铺黄金微跌 [3] 机构观点与投资逻辑 - 关税摩擦再起背景下,A股消费板块处于低位,有利于避险资金进行高低切换,且当前A股整体信心较4月更强,应重视提振内需背景下的美护零售板块投资机会 [6] - 美妆个护和零售珠宝新消费逐步进入双11周期,重点关注龙头公司超预期机会,同时三季报行情来临,看好下半年业绩亮眼标的 [7] - 阿里淘宝闪购双十一加码补贴,针对88vip给予5折红包、淘金币奖励及超1000万份免单红包 [7] - 短期来看,消费行业基本面与资金面处于低迷状态,估值在10-20倍区间,具备反弹空间,基本面利空预期已充分回落 [8] - 企业包袱出清较干净,如啤酒、乳品、速冻库存接近低位,头部白酒公司从三季度开始逐步供求平衡,批价近一个月保持稳定或降幅收窄 [9] - 部分企业内部有积极变化,如华润啤酒分红提升、自由现金流改善,海尔事业部凝聚力上升、盈利能力改善 [9] - 政策或时点型有利因素包括地产政策利好家居家电及高端白酒,餐饮链条受益,明年2月春节较晚导致备货周期较长 [9] - 中期来看,结构性增长动力仍存,如年轻消费群体、新中产、下沉市场、科技消费、体验式消费动能充足,部分标的估值合理且未来三年盈利确定性高增长 [9] - 美联储降息中期存在外资回流机会 [9] - 未来6个月可关注四类机会:估值绝对值低、高分红(股息高于6%)且业绩平稳标的;与自身历史估值比相对较低且基本面有改善预期标的;估值合理且未来三年盈利确定性高增长标的;短期政策刺激有望带动估值回升的细分方向 [9] 消费ETF产品特征 - 消费ETF(159928)标的指数具有刚需、内需属性,盈利韧性明显,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比超68%,其中4只白酒龙头股共占比31%,养猪大户占比16% [10] - 其他权重股包括伊利股份(9%)、海天味业(4%)、东鹏饮料(4%)和海大集团(3%) [10] - 港股通消费50ETF(159268)聚焦新消费领域,支持T+0交易且不占用QDII额度,覆盖潮玩、珠宝、美妆等情绪消费板块 [11]
穿越牛熊市场,兴银理财“兴合汇景1号”断层第一丨机警理财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1:15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21世纪经济报道 (51)南财理财通 | all gar | 产品名称 | 管理人 | 净值增 长率 | 最大回撤 | 年化波动 网 | | --- | --- | --- | --- | --- | --- | | | 兴合汇景1号 | 兴银理财 12.02% | | 10.28% | 16.18% | | | 容量器益6个月 。 上一篇: 合类第1期 | 广银理财 | 10.74% | 7.62% | 8.32% | | | 宁赢平衡增利混合类开放 式3号(最短持有180天) | 宁银理财 9.79% | | 7.22% | 8.16% | | 4 | 富利兴合常青六个月后开 3를 | 兴银理财 | 9.54% | 2.90% | 6.44% | | 5 | 宁赢平衡增利智能制造混 合类5号(最短持有6个月) | 宁银理财 9.32% | | 7.59% | 8.65% | | 6 | 宁赢全天候混合类半年定 期开放局门号 | 宁银理财 7.22% | | 3.18% | 4.95% | | 7 | 智享宏观配置180天持有 1号混合类A | 平安理财 6.44% | | 1.38% ...
海关总署称中国潮玩成外贸出口新亮点,聚焦港股消费ETF(513230)布局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1:07
港股消费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14日早盘港股回落 恒指与恒科指转跌 科网股出现分化 新消费概念反弹 [1] - 港股消费ETF(513230)小幅微涨 成分股中小鹏汽车 恒安国际 泡泡玛特 比亚迪股份 思摩尔国际等涨幅居前 [1] 国货潮品出口表现 - 海关总署表示国货潮品成为外贸出口新亮点 前三季度节日用品 玩偶 动物造型玩具出口额超过500亿元 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国货潮品热销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与外贸企业创造力 依托中国制造硬实力 [1] - 海关总署定调出口为行业新亮点 短期提振板块情绪 中长期看好传统文化IP和智造供应链构筑的护城河 [1] 假期消费与行业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消费稳健增长 双节重叠带动文旅消费及出行数据向好 [2] - 假期日均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3.04亿人次 同比增长6.2% 环比五一假期增长3.7% [2] - 商品消费领域受政策及国补推动升级 绿色健康 智能化品类增速领先 悦己体验等情绪消费需求高涨 [2] - 看好消费行业结构性机会 建议关注情绪消费 国货崛起 AI+消费等投资方向 [2] 港股消费ETF概况 - 港股消费ETF(513230)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 覆盖互联网电商龙头与新消费领域 [2] - 成分股囊括泡泡玛特 老铺黄金 名创优品等新消费龙头及腾讯 快手 阿里巴巴 小米等互联网电商龙头 兼具科技与消费属性 [2]
关键时刻,段永平买入
上海证券报· 2025-10-14 08:51
10月13日,知名投资人段永平在社交平台表示,"今天买了点茅台"。 段永平长期看好贵州茅台。今年6月底,贵州茅台股价跌至1400元左右时,段永平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对贵州茅台,大家在害怕什么呢?"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期白酒板块表现不佳,但资金持续涌入酒相关ETF。截至10月10日,鹏华酒ETF份额为348.73亿份,创上市以来新高。 段永平再买茅台 10月13日,段永平公开表示自己买了茅台。 从股价走势看,贵州茅台今年以来表现欠佳。截至10月13日,公司年内股价跌幅超过5%。 | 机构持股 股东研究 机构调研 盈利预测 | | | | | 600519 贵州茅台 | | | | | | | | | 1419.20 - 17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朋 ~ K线叠加 ~ 导出数据 | 导出图形 | 区间统计 前复权 隐藏停牌 到价提醒 筹码 · ...
港股日评:“TACO”交易重现,港股修复缓慢-20251014
长江证券· 2025-10-14 07:31
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13日港股市场出现回调,主要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特别是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实施100%关税及出口管制,但后续美方表态缓和对华关系,不排除"TACO"交易可能,市场情绪仍受压制[1][6] - 贸易摩擦扰动不改港股慢牛格局,未来港股创新高可能依赖三个方向:AI科技与新消费空间、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及定价能力提升、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及全球流动性改善[10] 市场表现总结 - 港股主要指数普遍回调:恒生指数下跌1.52%至25889.48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82%至6145.51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45%至9222.54点,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微跌0.18%[6] - A股市场相对抗跌:上证指数下跌0.19%,沪深300下跌0.50%,万得全A下跌0.35%,红利指数微涨0.02%[6] - 港股市场成交活跃:大市成交额达4903.7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198.04亿港元[1][10] 行业表现分析 - 领涨行业:有色金属板块上涨2.28%,轻工制造和基础化工均上涨0.60%[6] - 领跌行业:电子板块下跌2.66%,家电板块下跌2.37%,非银行金融下跌2.08%[6] - 概念板块异动:本地券商指数大涨17.08%,金融IC指数上涨7.96%,软件外包指数上涨5.18%;富士康指数下跌6.47%,智能家居指数下跌5.70%,智能终端指数下跌5.50%[6] 地缘政治影响 - 直接诱因:特朗普10月11日宣布对中国实施100%关税及出口管制,虽后续缓和表态,但市场情绪受冲击[1] - 板块传导:中美贸易摩擦风险上升导致资金从科技板块及依赖美国出口链的板块撤离,压制电子、家电等行业表现[10] - 避险情绪升温:伊朗与以色列冲突问题叠加中美贸易摩擦,推动黄金价格上涨,有色金属板块逆势走强[10] 港股未来展望 - AI科技与新消费:以日美经验为锚,AI科技与新消费未来仍有较大空间,有望带动港股市场上涨[10] - 南向资金影响力: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边际定价能力上升,若中债利率在ERP模型中权重上升叠加国内低利率环境,将吸引更多资金配置港股[10] - 流动性支持:中国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中,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流动性,且AI产业业绩兑现,将支持港股进一步上涨[10] - 政策效应:"反内卷"政策加速供给端出清,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补齐牛市"短板"[10]
从泡面到文创雪糕,一节车厢,浓缩二十年食品饮料消费变迁
新消费智库· 2025-10-13 21:0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旅客在火车车厢内的食品饮料消费趋势,从过去以满足基本饱腹需求的“出行搭子”(如泡面、榨菜),演变为如今追求便捷、健康、体验和情绪的“情绪搭子”,这背后反映了二十多年来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历程 [10][12][49] 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的火车消费特征 - 1999年中国首个“黄金周”出现,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当时火车上的主流食品是泡面、花生、瓜子、八宝粥等 [8][13][14] - 康师傅红烧牛肉面(1992年上市)因其纸碗包装、附带叉子、增加酱料包以及1.98元的亲民定价,迅速成为火车场景的爆品,推动了方便面口味的本土化创新 [17][18] - 同期其他“国民产品”如娃哈哈AD钙奶(1996年上市,首年产值6.85亿元)、康师傅和统一的冰红茶(分别于1997年和1995年上市)也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 [14] 2000年代后火车零食的多样化发展 - 有友泡椒凤爪因其易于分享的包装和辣味带来的“破冰”效果,在火车车厢内流行 [22] - 娃哈哈八宝粥凭借开盖即饮的设计,在颠簸车厢中也能保持食用“从容” [26] - 香飘飘杯装奶茶则因其冲泡便捷性,成为许多乘客餐后的“下午茶”选择 [28] - 此阶段食品选择虽增多,但“顶饱”和“打发时间”仍是核心诉求 [31] 食品工业技术进步驱动消费升级 - 周黑鸭于2012年引入“气调锁鲜包装”,将卤味熟食保质期延长至3-5天,提升了便携性和口感新鲜度,使其成功渗透火车场景,2023年其在交通枢纽渠道门店净增141家至319家 [36][37] - 三顿半的冻干咖啡小罐装、水獭吨吨的冻干果茶以及柠檬共和国的柠檬液等产品,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了“随时随地,快手可得”的消费体验,什么值得买数据显示“冻干咖啡”GMV在2024年国庆前同比增长271.49% [41][42][48] - 健康即食类产品需求旺盛,什么值得买数据显示“每日坚果”GMV同比增长68.13%(其中沃隆品牌增长170.17%),“安慕希”酸奶GMV同比增长78.09% [48] 文旅融合与在地性体验成为新趋势 - 文创雪糕进入火车场景,如广西铁路推出的火车主题文创雪糕和武汉站的建筑造型雪糕,增强了旅途的在地性体验和仪式感 [51][52][55] - 地域特色预包装食品在车厢内流行,如内蒙古手撕牛肉、新疆西梅等,被称为“新火车三件套”,各地老字号品牌(如青岛高粱饴、江西煌上煌)也通过火车渠道提升曝光 [57][60][62][64] - 高铁菜单引入各地特色食品(如蔡林记热干面、秋林红肠),使列车成为“全国流水席”,满足了消费者对地域风味的渴望 [64]
A股市场9月份持续走强 头部私募迎来明显佳绩
证券日报网· 2025-10-13 18:47
文章核心观点 - 9月份A股市场持续走强,主要指数走高,头部私募超额收益明显 [1] - 淡水泉投资旗下相关产品9月份收益率大幅跑赢标的指数收益 [1] - 在市场情绪修复和基本面定价回归中,主动型私募管理人业绩表现更佳 [1] 市场环境与表现 - 9月份A股市场经历前两个月快速上涨后进入阶段性整固,交易活跃度一度回落,月末市场情绪转向积极,主要指数在最后几个交易日重拾升势 [1] - 市场结构性机会层出不穷,AI算力链、储能、以游戏为代表的新消费、自主可控领域的电子等板块轮番表现 [1] - 部分经济细分领域亮点纷呈,市场表现映射经济结构特点 [1] - 当前流动性较为充裕、风险偏好较高,基本面好的公司更容易得到合理定价 [1] 公司业绩与策略 - 公司今年以来产品收益主要来自科技、新消费、新能源等强势赛道,抓主线能力突出 [1] - 公司选股能力得到市场印证 [1] - 9月份在一些持仓标的大幅上涨后,适时兑现部分获利,锁定收益,同时优化组合结构 [2] - 增配了景气度与上行确定性更高的电子板块头部企业,以及基本面趋势强劲、具备研发与成本优势的优质医药领域公司 [2] 投资组合布局 - 伴随产品净值上涨,组合构建保持适度均衡 [2] - 组合持仓包括景气度仍在趋势中的资产、具有景气反转潜力的标的,以及部分内需及顺周期相关、安全边际明显的资产 [2] - 当前组合布局方向主要集中在科技、先进制造业、泛消费及低估值的顺周期领域 [2] - 布局涵盖传媒、电力设备、医药、电子等细分行业的头部公司 [2]
“出圈” 求生!消费主题基金“跨界”寻超额收益
券商中国· 2025-10-13 18:12
消费主题基金业绩显著分化 - 三季度消费板块整体表现不振,但部分消费主题基金涨幅超过四成,跑出极佳超额收益 [1] - 名称中含"消费"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首尾差距悬殊,海富通消费优选年内涨幅达82.25%,而鑫元消费甄选等基金业绩告负 [3] - 业绩差距的胜负手在于对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新消费和以传统白酒为代表的旧消费板块的布局选择 [4] 绩优基金持仓策略与关键贡献 - 海富通消费优选通过重仓黄金概念股潮宏基(年内涨幅超150%)和量贩零食股万辰集团(走出翻倍行情)为净值贡献良多 [4] - 永赢新兴消费智选因重仓泡泡玛特(二季度至今涨幅超70%)而业绩排名第二 [5] - 部分基金坚守贵州茅台、泸州老窖等白酒股,而中证白酒指数年内下跌约8%,导致相关基金业绩承压 [5] 消费概念外延拓展至科技领域 - 多只消费主题基金通过重仓科技股实现"弯道超车",如国投瑞银信息消费三季度涨55.31%,重仓寒武纪、海光信息等算力股 [8] - 恒生前海消费升级基金合同定义消费行业范围广泛,涵盖汽车、电子、计算机、传媒、通信等,"万物皆消费"特征明显 [9] - 永赢消费龙头智选将消费定义投射至传媒和游戏板块,自下而上选择景气度高的消费子板块进行配置 [9] 基金经理对新旧消费前景展望 - 鹏华基金基金经理张羽翔指出消费行业结构性机会显著,新消费以满足年轻群体个性化、精神层面需求为核心,并呈现海外扩张趋势 [11] - 财通基金基金经理贾雅楠认为新消费是消费行业的成长股,其成长来源因国力提升、信息平权和亚文化兴起而发生深刻变化 [12] - 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吴越认为传统消费可能于明年见底企稳甚至反转,白酒当前处于绝对底部,风险收益比处于十年来非常好分位 [12]
浦银国际策略观点:新一轮贸易摩擦升级是否会中断港股行情?-20251013
浦银国际· 2025-10-13 17:2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尽管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将提升短期市场不确定性并可能引发港股回调,但在市场预期更充分、资金面改善及盈利成为驱动力的背景下,短期回调难以改变港股中期向好的态势[1][2] - 建议关注港股核心资产逢低买入的机会,例如AI、创新药和新消费等赛道,但需把握节奏分批进行[1][2] 贸易摩擦升级的触发因素与市场反应 - 10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集中在反垄断、海事物流、港口服务费、稀土出口管制等方面升级[2] - 10月10日晚,特朗普威胁将自11月1日起对中国所有产品征收100%的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2] - 10月10日,美股三大指数快速下跌,中概股金龙指数和富时A50指数大幅下跌,美债和黄金价格上涨,加密货币价格下跌[2] - 10月12日,特朗普团队开始释放愿与中方达成协议平息紧张局势的信号[2] 当前市场环境与4月的差异 - 市场预期更充分:市场参与者已熟悉特朗普“极限施压-谈判-达成协议”的谈判套路,因此未出现4月那样的恐慌性抛售[2] - 资金面明显改善:美联储已于9月重启降息,有利于改善港股流动性,预防性降息期间港股往往表现较佳[2] - 外资和南向资金净流入保持强劲,IPO市场火热,叠加港股公司持续回购,有望带来增量资金[2] - 盈利开始成为市场驱动力:中期业绩期后MSCI中国指数和恒指今明年的盈利预期在明显下调后已企稳,A股盈利预期基本企稳[2] - 主要中国股指明年的盈利增速预计将达到双位数[2] 市场展望与关键节点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将提升短期市场不确定性,恒生指数估值已回到正一倍标准差以上,部分风险敏感资金或获利离场引发进一步回调[2] - 下一个关键观察节点在10月31日-11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在APAC峰会上的潜在会晤[2] - 中长期看,贸易摩擦会对市场产生冲击,但不会造成结构性影响,港股大盘中期向好态势不变,短期回调或提供更好入场时机[2] 投资策略与主题 - 行业和风格轮动将会加快,需把握好主线与节奏[2] - AI和出海将是贯穿今明年的投资主题[2] - AI属性强、具备护城河的优质科技公司大部分在港股上市,在AI发展中有望占先机[2] - 尽管受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出海仍促进了中国企业收入增长,例如港股的创新药和新消费板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