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下沉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鸣鸣很忙冲港股
虎嗅APP· 2025-05-01 17:00
公司概况 - 鸣鸣很忙由零食很忙(2017年成立)与赵一鸣零食(2019年成立)于2023年合并成立,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5] - 若上市成功,将验证量贩零食行业通过整合推动门店规模与市场份额跃升的有效性 [5]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14394家门店,覆盖全国28个省份和所有线级城市,其中约58%位于县城与乡镇 [6] - 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的994家激增至2024年的7241家 [6] 商业模式 - 采用强管控型加盟体系,通过直连厂商压缩中间环节,依托36个仓库、300公里仓储辐射圈与24小时物流体系,将存货周转天数压缩至11.6天 [6] - 99.5%收入来自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加盟费及服务收入占比不足0.5% [7] - 在库SKU数量3380个,其中约25%为定制化产品,超4成产品采用散装称重形式 [7] - 单店SKU数量不少于1800款,是同等规模商超的2倍,每月上新百款产品 [7] 运营管理 - 建立超10000个点位的选址数据库,从选址评估到标准化培训、装修指导和日常经营辅导全流程支持加盟商 [8] - 采用"线上远程督导+线下门店督导"双巡店机制确保全国门店标准化运营 [8] - 部署数字化订货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自主开发门店零售"智能中台" [8] 市场策略 - 采取"高质价比+高频上新"策略,2025年将推出双品牌3.0店型,新增百货日化、文具潮玩、烘焙、鸡蛋等多元化产品 [7] - 依托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和数字化能力,计划在下沉市场深耕同时向一二线城市中高端市场渗透 [8]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饮料零售市场规模达3.7万亿元,预计2029年增至4.9万亿元 [9] - 专卖店渠道GMV占比大幅提升,未来五年将持续增长 [9] - 下沉市场零售业态成熟升级,专卖店等小型业态更契合消费者对易触达、便捷和灵活购物体验的需求 [5] - 行业竞争加剧,新兴品牌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价格、丰富产品种类争夺市场份额 [9] - 消费者需求快速变化,越来越注重健康、个性化的零食产品 [9] 发展计划 - IPO募资主要投入门店拓展和升级、供应链优化及数字化建设 [10]
鸣鸣很忙冲击港股零食赛道
虎嗅· 2025-05-01 15:47
公司概况 - 公司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于2023年合并成立,现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1] - 若上市成功,将验证量贩零食行业通过"整合"路径推动规模扩张的有效性[1] - 截至2024年底拥有14394家门店,覆盖全国28个省份,58%位于县城与乡镇[2] - 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994家增至2024年7241家,两年增长628%[2] 商业模式 - 收入99.5%来自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加盟费占比不足0.5%[5] - 采用强管控型加盟体系,通过36个仓库、300公里辐射圈和24小时物流体系将存货周转压缩至11.6天[3] - 建立超10000个点位的选址数据库,提供选址评估到日常经营的全流程支持[5] - 部署数字化订货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和智能中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5] 产品策略 - 在库SKU达3380个,25%为定制化产品,超4成产品采用散装称重形式[3] - 单店SKU不少于1800款,是同等规模商超的2倍,每月上新百款产品[3] - 2025年将推出双品牌3.0店型,新增百货日化、烘焙等品类并设鲜食专区[4]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饮料市场规模达3.7万亿元,预计2029年增至4.9万亿元[6] - 专卖店渠道GMV占比显著提升,杂货店和超市渠道占比下滑[6] - 下沉市场消费潜力与低竞争密度为量贩零食提供扩张空间[1] - 消费者需求向健康化、个性化转变,对品质和包装要求提升[6] 竞争格局 - 万辰集团2023年合并四大品牌为"好想来",行业整合加速[1] - 新兴品牌通过优化供应链和低价策略争夺市场份额[6] - 公司通过"高质价比+高频上新"策略建立差异化优势[3] 发展战略 - IPO募资将用于门店拓展、供应链优化及数字化建设[7] - 计划从下沉市场向一二线城市中高端市场渗透[5] - 通过标准化运营和双巡店机制实现"万店如一"[5]
财报解读|伊利称乳业最难时刻已过去,新增长来自下沉市场和功能化转型
第一财经· 2025-04-30 18:5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乳制品行业前三甲企业营收均出现8%-10%同比下降,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光明乳业全年营收分别为1158亿元、886.7亿元和242.8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行业呈现弱复苏迹象,伊利一季度营收330.2亿元同比增长1.4%,扣非净利润46.3亿元同比增长24.2%,光明乳业一季度收入63.7亿元同比略降0.8%,扣非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2.5% [5] - 2024年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减少2.3%,其中液态奶全渠道下滑3.7%,销量与均价分别下跌5.1%和1.8% [7] 战略调整方向 - 头部乳企将突围方向转向下沉市场和产品功能化转型 [1] - 伊利2024年二季度启动战略调整,采取促动销、去库存措施,2025年春节市场已回归健康状态 [5] - 蒙牛采取双轨战略,一方面通过精深加工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另一方面开拓专业营养、功能营养新赛道 [8][9] - 光明乳业加码功能化转型,推出瞄准睡眠改善、高蛋白补充等细分营养领域的新品 [10] 市场机遇与趋势 - 三线以下城市居民消费规模占总消费80%,低线城市主动消费乳制品趋势明显 [7] - 功能性乳制品存在增量空间,对标日本高附加值牛奶占比从36%提升至81%,营业利润率从4.7%提升至14.5% [10] - 老龄化、儿童健康、健身等细分赛道需求增加将推动功能性乳制品消费群体占比提升 [10] - 乳制品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将提高技术壁垒,促进行业差异化竞争 [10]
蜜雪冰城的学徒:393亿营收、1.4万+门店的薄利生意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29 22:55
文章核心观点 - 鸣鸣很忙启动IPO步伐,其商业模式与蜜雪冰城相似,走低价、下沉路线,虽已达万店规模且营收可观,但毛利率低,在竞争加剧下正探索新方向 [5][12] 公司发展历程 - 零食很忙2017年3月由晏周在湖南长沙创立,赵一鸣零食2019年1月由赵定在江西宜春创立,2023年二者合并 [7] - 2023年8月,原明越资本联合创始人王钰潼加入公司担任CFO,同年2月赵一鸣零食获黑蚁资本领投、良品铺子跟投的融资 [5] - 2021年1月零食很忙获红杉中国、高榕资本、启承资本等机构投资,2023年12月到2024年3月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有好想你、盐津铺子等 [19][20] - 2024年4月28日,鸣鸣很忙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5] 公司规模与业绩 - 截至2024年底,合并后门店数量14394家,覆盖全国28个省份和所有县级城市,2024年门店销售额555亿元,营收393亿元,毛利约30亿,净利润9亿元 [7][9] - 2022 - 2024年收入分别为42.86亿元、102.95亿元、393.4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45%、7.5%、7.6% [10] 商业模式与策略 - 主要向加盟商售卖商品,2024年99.5%收入来自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加盟费及服务收入占比不足0.5% [12] - 通过向上游厂商直接采购,产品平均价格比线下超市渠道同类产品便宜约25% [12] - 创业初期无账期结算吸引供应商让利,至今保留该传统 [13] - 在成本开支控制上做到极致,如赵一鸣零食将陈列盒子改方形、换彩色箱子为牛皮纸箱 [14] - 门店主要集中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约58%位于县城与乡镇,截至2024年底覆盖1224个县,县城覆盖率约66% [15] - 2024年底在库SKU数量3380个,约25%为定制化产品,超4成产品散装称重,单店SKU不少于1800款,每月上新百款产品 [18] - 2月发布双品牌IP形象“小忙”牛仔与“小鸣”超人及主题曲 [18] 行业竞争与挑战 - 蜜雪冰城毛利率32.5%,良品铺子毛利27.8%,鸣鸣很忙毛利率仅7.6%,平价零食店毛利普遍不高,门店规模和运营效率比拼激烈 [10][22] - 鸣鸣很忙占据平价零食连锁首位,第二名万辰集团下的好想来品牌零食紧跟其后,去年量贩零食业务营收318亿元,门店数量14196家 [23] - 平价零食店竞争渐趋拥挤,如何保持盈利和让加盟商赚钱成重要命题 [24] 公司新探索 - 2月首次推出“省钱超市”模式,新增百货日化、文具潮玩、烘焙、鸡蛋等多元化产品,增设鲜食和低温冻品专区,并推出自有品牌 [24]
冲刺港股上市,鸣鸣很忙“薄利多销”下的长期主义
贝壳财经· 2025-04-29 17:59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公司计划在港交所上市,按2024年门店零售额(GMV)计是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并位列中国第四大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 [1] - 公司由"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于2023年11月合并而成,整合后更具规模与网络优势 [2] - 公司引领"量贩模式",通过供应链重构、创新产品开发、打造欢乐舒适的逛店体验实现快速发展 [2] 财务表现与收入结构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2.86亿元、102.95亿元、393.44亿元,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2.35亿元和9.13亿元 [3] - 2024年99.5%收入来自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金额达388.88亿元,加盟费及服务收入占比不足0.5% [4] - 2022-2024年毛利率稳定在7.5%-7.6%区间,净利润率从1.7%提升至2.1%,经调整后净利润率保持在2.3%水平 [9] 业务模式与供应链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对加盟商销售休闲食品饮料产品,销售多样化的高质价比产品及频繁上新 [3] - 截至2024年底在库SKU达3380个,包括烘焙食品、饼干、坚果等多种品类 [3] - 通过直连厂商压缩中间环节,依托36个仓库、300公里仓储辐射圈与24小时物流体系,存货周转天数压缩至11.6天 [9] 加盟商体系与门店网络 - 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994家增至2024年7241家 [6] - 公司为加盟商提供品牌赋能、选址支持与标准化运营体系,实现"千店千面"的门店陈列和"万店如一"的服务体验 [6] - 截至2024年底约58%门店位于县城及乡镇,覆盖1224个县,在中国所有县城中覆盖率达约66% [8] 产品策略与消费者体验 - 在库3380个SKU中约25%为定制化产品,超四成产品采用散装称重形式 [9] - 单店SKU数量一般不少于1800款,是同等规模商超的2倍,配合每月上新百款产品 [9] - 2024年全年交易单数超16亿,会员总数达1.2亿,会员购买人数1.03亿,年复购率达75% [10] 数字化建设与行业前景 - 拥有中国休闲食品饮料专卖店中最大的数字化团队,打造全流程数字化能力 [10] - 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饮料零售行业市场规模达3.7万亿元,预计2029年增至4.9万亿元 [10] - 计划将IPO募资投入门店拓展和升级、供应链优化及数字化建设 [10]
沪上阿姨启动港股IPO:下沉市场扩张驱动高增长,募资强化供应链布局
环球网· 2025-04-29 14:07
文章核心观点 沪上阿姨4月28日开启招股计划在港交所上市,引入两家基石投资者,其门店数量多且依赖加盟业务,重点布局下沉市场,有望在行业分化中突围,上市后计划提升供应链效率与产品质量 [1][3] 公司情况 - 4月28日正式开启招股,计划全球发售241.134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24.114万股,国际发售217.02万股,另设15%超额配股权,发售价区间为95.57港元至113.12港元,每手30股,预计5月8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1] - 引入盈峰控股与华置两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921.55万美元(约7149万港元) [3] - 截至2023年末,以9176家门店位列中国现制茶饮行业第四,北方中价现制茶饮品牌中排名第一,门店覆盖全国300余个城市,99.7%为加盟店,收入高度依赖加盟业务,涵盖食材、设备及服务销售 [3] - 重点布局下沉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近半,该区域2023至2028年GMV增速预期最快 [3] - 2024年GMV总额达107亿元,同比增长10%,单店平均GMV下降至140万元(2023年为160万元),毛利率由30.4%提升至31.3% [3] - 赴港上市计划进一步投资数字化工具与智能制造设备,提升供应链效率与产品质量 [3] 行业情况 - 2025年茶饮行业终端价格战趋缓,头部品牌或将加速扩张,弱势品牌则面临关店风险 [3]
沪上阿姨,开启招股→
新华网财经· 2025-04-29 11:05
IPO招股信息 - 沪上阿姨拟全球发售241.134万股H股,香港发售24.114万股,国际发售217.02万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发售价区间为95.57-113.12港元/股,每手30股 [2] - 预计5月8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今年第四家新茶饮上市公司,引入2名基石投资者(盈峰控股和华置)合计认购921.55万美元(约7149万港元) [4] 业务模式与市场定位 - 以加盟模式为核心,截至2024年末9176家门店中99.7%(9152家)为加盟店,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销售食材、包装及设备等 [6] - 聚焦下沉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近50%(2024年达4629家,占50.4%),覆盖国内300多个城市 [7][8] - 国内北方中价现制茶饮品牌中门店数第一,全行业中价品牌第三、行业总排名第四 [6]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营收32.85亿元(同比减少0.6亿元),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减少0.59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1.3%(2023年为30.4%) [10] - 单店GMV从2023年160万元降至2024年140万元,但GMV总额同比增长10%至107亿元,2025年Q1 GMV达26.3亿元 [10] - 2022-2024年门店总数从5307家增至9176家,加盟店占比从98.8%升至99.7% [7] 行业竞争与战略规划 - 行业竞争加剧,2023年现制茶饮店总数达46.4万家,2024年市场增速放缓,部分公司通过低价策略扩张 [10] - 计划通过IPO募集资金投入数字化(43.2百万港元)、研发(34.5百万港元)、供应链升级(34.5百万港元)及品牌营销(17.3百万港元) [11] - 拟加强食材研发、下沉市场渗透、多品牌战略及线上渠道拓展,国金证券看好中低价带供应链扎实企业 [10][11]
沪上阿姨(02589.hk)正式开启招股,都有哪些投资亮点?
格隆汇· 2025-04-29 09:46
公司IPO及市场定位 - 沪上阿姨开启招股,拟全球发售241134万股H股,定价区间95.57-11312港元/股,引入盈峰控股、华宝股份为基石投资者,预计5月8日登陆港交所[1] - 公司作为新茶饮头部品牌,凭借多元化品牌布局和下沉市场渗透能力,被视为具备稀缺性的投资标的,市场将其类比为"下一个蜜雪冰城"[1] - 行业层面,新茶饮上市热潮涌动,蜜雪冰城打破"破发魔咒"后,具备稀缺性的企业成为资本追逐核心[1] 多品牌战略与产品矩阵 - 旗下拥有沪上阿姨、沪咖、轻享版三大品牌,覆盖鲜果茶、咖啡、高性价比茶饮,价格带横跨2-23元,形成差异化产品矩阵[2] - 沪上阿姨主品牌2024年启动形象升级,新形象门店达3524家,产品定价7-22元;沪咖定位13-23元咖啡饮品,与主品牌门店协同;轻享版主打2-12元下沉市场[2] - 2024年推出轻享版20升级品牌"茶瀑布",9个月内GMV达7380万元,1代与2代门店数分别为188家和304家[3]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能 - 2022-2024年门店数量从5307家增至9176家,CAGR达314%,其中2023年同比增长468%,2024年增长178%[3] - 同期收入分别为220亿元、335亿元、328亿元,净利润15亿元、38亿元、33亿元;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率三连升至127%[3] - 股份支付费用影响2024年净利润,但盈利能力持续增强[3] 下沉市场战略与供应链优势 - 截至2024年下沉市场门店占比达504%,按门店总数计为中价茶饮品牌中覆盖城市最广者[5] - 三线及以下城市现制茶饮市场为2023-2028年最大且增速最快细分领域,公司战略性卡位该蓝海[5] - 供应链体系包含12个物流基地、4个设备仓、8个生鲜仓及15个前置冷链仓,实现全国门店每周2-3次新鲜配送[9] 产品创新与竞争壁垒 - 2022-2024年每年推出超100款新品,持续迭代现有产品线[9] - 中央采购平台保障原料标准化,供应链能力构成下沉市场拓展的核心壁垒[9] - 多品牌运营能力在行业中罕见,展现战略纵深和经营弹性[2][3]
从家庭餐桌到社区共富:火锅烧烤食材经济的下沉市场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4-27 06:53
下沉市场崛起 - 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显著,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6%,推动品质化、便捷化食材需求释放 [4] - 下沉市场社交场景社区化,火锅烧烤因零厨艺门槛成为家庭聚餐首选,社区店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降低筹备成本 [5] - 下沉市场门店运营成本较一线城市降低40%-60%,轻资产模式进一步放大盈利空间 [6] 供应链重构 - 上游直采模式兴起,区域品牌对接农产品基地和中央工厂,降低采购成本并带动农户增收(如云南菌菇基地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 [7] - 冷链物流技术普及使三四线城市食材损耗率从30%降至15%以下,提升产品新鲜度与价格竞争力 [8] - 社区门店创造灵活就业,50平方米食材便利店可提供3-5个岗位,形成家门口创业生态 [9] 关键策略 - 品类差异化需结合地域口味开发特色产品(如云贵酸汤锅底、东北酸菜烤肉套餐),适配家庭小型化趋势 [10] - 建立区域化三级仓储网络(基地-县域中心仓-社区店)以增强供应链韧性,降低断货风险 [10] - 利用私域流量(微信群、短视频)进行邻里关系营销,通过食材溯源直播等内容构建品牌信任 [11] 未来展望 - 2025年中国预制菜及食材供应链下沉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元,社区化、社交化场景为核心增长极 [12] - 社区门店整合本地种养殖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并带动配送、餐饮等配套服务,形成一店带多业的共富生态 [12]
新茶饮第六股困局:加盟商喝下“苦”茶
凤凰网财经· 2025-04-26 12:33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2025年的新茶饮上市热潮中,沪上阿姨也终于"熬"出头了。 4月23日,沪上阿姨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距离2024年2月14日,其第一次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已经过去了1年多的时间,2024年12月27日更 新招股书,上市才迎来新进展。 财务数据不算亮眼。根据招股书,沪上阿姨2024年收入为32.8亿,同比下滑1.9%,净利润3.29亿元,同比下滑15.2%。 这是一家主攻下沉市场,高度依赖加盟模式的品牌。2024年,其收入中有96.5%来自加盟相关。2024年,其门店数量为9176家,在三线及以下城 市的门店占比达50.4%。 换句话说,在奔向万店的路途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加盟商——也就是县域里有充裕资金的那群中产,撑起了沪上阿姨业绩的半边天。 通过港交所聆讯后,沪上阿姨将成为第六家上市的新茶饮企业。然而,以加盟模式驱动规模增长,沪上阿姨财务数据却暴露了单店效率下滑、供应 链脆弱性的双重风险。而正在承担风险的,则依旧是加盟商。 01 下沉狂奔,单店效率滑坡 沪上阿姨的主要产品的价格范围在7元至人民币22元。在其高速增长的业绩里,下沉市场的加盟商是重要的"燃料"。 新茶饮大都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