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元化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燕京啤酒(000729.SZ)】利润维持快速增长,积极探索多元化业务——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陈彦彤/汪航宇/聂博雅)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08 17:03
业绩表现 - 25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62-11.37亿元,同比增长40%-50%,扣非归母净利润9.26-10.00亿元,同比增长25%-35% [3] - 25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96-9.72亿元,同比增长36.7%-48.3%,扣非归母净利润7.73-8.47亿元,同比增长21.1%-32.7% [3] 降本增效措施 - 构建"立体化降本增效"模型,通过数字化工具跟踪大宗物料价格波动并灵活运用采购策略降低成本 [4] - 标准化管理减少生产浪费,啤酒年吨成本降低,但劳动生产率、能耗成本仍有优化空间 [4] - 预计2025年行业原材料成本(麦芽、玻瓶)仍处下行周期,公司将持续强化管理释放成本红利 [5] 市场与渠道拓展 - 以U8产品为抓手开发新兴市场,推进"百县工程"并启动"百城工程"(16个高线城市重点投入) [6] - 积极拥抱即时零售渠道,强化合作、优化产品矩阵并提升品牌影响力 [7] 多元化业务发展 - 实施"啤酒+饮料"营销策略,主推"倍斯特"汽水,利用生产、供应链、渠道协同优势切入餐饮终端 [8] - 纳豆相关产品市场反响良好,具备成长性和利润贡献潜力 [8]
燕京啤酒(000729):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利润维持快速增长,积极探索多元化业务
光大证券· 2025-07-08 13: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燕京啤酒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利润快速增长,25H1预计归母净利润10.62 - 11.37亿元,同比增长40% - 50%,扣非归母净利润9.26 - 10.00亿元,同比增长25% - 35%;25Q2预计归母净利润8.96 - 9.72亿元,同比增长36.7% - 48.3%,扣非归母净利润7.73 - 8.47亿元,同比增长21.1% - 32.7% [2] - 公司构建“立体化降本增效”模型,虽成本有改善但仍处行业中下游,劳动生产率、能耗成本等有优化空间,预计2025年行业原材料成本下行,将强化管理释放成本红利 [2][3] - 以U8为抓手拓展新市场、新渠道,实施“啤酒 + 饮料”营销策略,探索多元化业务,有望实现更健康稳健的收入增长 [3] - 考虑改革效果和进展超预期,上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4] 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数据 - 盈利预测:上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至14.57/17.37/20.12亿元,对应PE分别为25x/21x/18x [4] - 利润表:2023 - 2027E营业收入从142.13亿元增长至170.96亿元,营业利润从10.25亿元增长至26.86亿元等 [11] - 现金流量表: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融资活动现金流等有相应变化 [11] - 资产负债表:2023 - 2027E总资产从212.31亿元增长至269.00亿元,总负债从64.54亿元增长至72.58亿元等 [12] - 盈利能力:2023 - 2027E毛利率从37.6%提升至41.9%,ROE(摊薄)从4.7%提升至11.3%等 [13] - 偿债能力:2023 - 2027E资产负债率从30%降至27%,流动比率从1.85提升至2.30等 [13] - 费用率:2023 - 2027E销售费用率从11.08%降至9.32%,管理费用率从11.40%降至9.15%等 [14] - 每股指标:2023 - 2027E每股红利从0.10元提升至0.32元,每股经营现金流从0.50元提升至0.95元等 [14] - 估值指标:2023 - 2027E PE从56降至18,PB从2.6降至2.0等 [14] 业务发展 - 降本增效:构建“立体化降本增效”模型,借助数字化工具跟踪大宗物料价格,运用采购策略,标准化管理减少浪费,降低啤酒年吨成本 [2] - 市场拓展:以U8为抓手开发新兴市场,推进“百县工程”和“百城工程”;积极拥抱即时零售渠道,强化合作、优化产品矩阵、提升品牌影响力 [3] - 多元化业务:2025年实施“啤酒 + 饮料”营销策略,主推“倍斯特”汽水,纳豆相关产品受市场欢迎 [3]
燕京啤酒(000729):利润维持快速增长,积极探索多元化业务
光大证券· 2025-07-08 11: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燕京啤酒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5Q2 利润维持高增,公司构建“立体化降本增效”模型,但成本在行业中仍处中下游水平 [2] - 公司预计 2025 年行业原材料成本下行,将持续强化管理释放成本红利,推进人才梯队建设等 [3] - 以 U8 为抓手拓展新市场、新渠道,2025 年启动“百城工程”,积极拥抱即时零售渠道 [3] - 2025 年实施“啤酒 + 饮料”营销策略,探索多元化业务,饮料主推“倍斯特”汽水,纳豆产品也有较好表现 [3] - 考虑公司改革效果和进展超预期,上调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 年半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 10.62 - 11.37 亿元,同比增长 40% - 50%;扣非归母净利润 9.26 - 10.00 亿元,同比增长 25% - 35% [2] - 25Q2 预计归母净利润 8.96 - 9.72 亿元,同比增长 36.7% - 48.3%;扣非归母净利润 7.73 - 8.47 亿元,同比增长 21.1% - 32.7% [2] 公司成本管理 - 构建“立体化降本增效”模型,借助数字化工具跟踪大宗物料价格,灵活采购,标准化管理降低啤酒年吨成本,但成本仍处行业中下游 [2] - 预计 2025 年行业原材料成本下行,将强化管理释放成本红利,推进人才梯队建设等 [3] 市场与渠道拓展 - 新市场:以 U8 为抓手开发新兴市场,推进“百县工程”基础上启动“百城工程”,投入 16 个高线城市 [3] - 新渠道:积极拥抱即时零售渠道,强化合作、优化产品矩阵、提升品牌影响力 [3] 多元化业务 - 2025 年实施“啤酒 + 饮料”营销策略,饮料主推“倍斯特”汽水,借助协同优势切入餐饮终端 [3] - 纳豆相关产品受市场欢迎,具备成长性和利润贡献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14.57/17.37/20.12 亿元,分别上调 4%/5%/5%,对应 PE 分别为 25x/21x/18x [4] 财务指标 利润表 - 2023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14213、14667、15588、16415、17096 百万元等 [11]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 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1408、2549、2052、2369、2668 百万元等 [11]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 总资产分别为 21231、23147、24056、25419、26900 百万元等 [12] 盈利能力 - 2023 - 2027E 毛利率分别为 37.6%、40.7%、41.1%、41.6%、41.9%等 [13] 偿债能力 - 2023 - 2027E 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30%、32%、30%、28%、27%等 [13] 费用率 - 2023 - 2024 - 2027E 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11.08%、10.82%、10.52%、9.92%、9.32%等 [14]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E 每股红利分别为 0.10、0.19、0.24、0.29、0.32 元等 [14] 估值指标 - 2023 - 2027E PE 分别为 56、34、25、21、18 [14]
低利率时代银行转型加速,从传统存贷到多元化布局
第一财经· 2025-06-30 21:14
银行利率调整与市场反应 - 国有大型银行自2024年10月起率先下调存款利率,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迅速跟进,银行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 [1] - 大额存单利率显著下降,部分银行下架中长期限产品,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降至1.55%,1年期和2年期产品年利率仅为1.2% [2] - 出现存款利率"倒挂"现象,例如3年期存款利率高于5年期,或2年期高于3年期 [2] 银行创新揽储策略 - 平安银行推出"开卡并存入5万元即送LABUBU盲盒"活动,兴业银行推出"存款达千万即可获得实习机会"计划 [3] - 消费贷领域推出超低利率优惠,如5年免息汽车金融方案,装修贷利率降至2.4%并搭配贴息优惠 [3] - 理财保险、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成为存款替代品,收益率普遍在2%~3%之间 [5] 银行业务转型方向 - 银行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提升效能、降低成本 [1] - 重点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重,如代理保险、理财等业务,客户经理业务重心向非利息收入领域转移 [6] - 多家银行通过加强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缓解业绩压力,第一季度A股上市银行中有34家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0家增速突破100% [7] 行业专家观点 -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调整是银行业适应市场变化、优化经营策略的必然选择 [4]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银行暂停中长期限大额存单主要目的是降低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 [4] - 中信银行研究团队强调提升非利息收入是破解存贷款业务竞争困境的重要手段 [6] 国际经验借鉴 - 日本银行业通过兼并重组、减少分支机构降低成本 [9] - 发展资金交易、同业业务、外汇等中间业务 [10] - 降低信贷业务占比,拓展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多元化业务 [10] - 推动数字化转型精简网点、合并重组以压缩运营成本 [11] 未来发展趋势 - 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前景广阔,银行在客户群体、信用基础和服务能力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7] - 低利率环境下传统存贷业务盈利空间受挤压,需适度加大金融市场业务布局 [7] - 国际大行核心策略包括非息收入多元化+资产负债结构调整,以及数字化降本+战略区域布局 [8]
海波重科(300517) - 300517海波重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2
2025-06-12 17:3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300517,证券简称海波重科;债券代码123080,债券简称海波转债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5 - 001 [2]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湖北辖区上市公司2025年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 [3] - 参与人员为参与该活动的投资者 [3] - 时间为2025年6月12日15:20 - 16:50 [3] - 地点在全景网(http://rs.p5w.net)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经理答浩、董事会秘书张雪、财务总监徐卫民 [3] 公司增长亮点与潜力 - 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推进研发项目提升产品及过程管理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巩固行业地位 [3] - 市场拓展与多元化业务布局,稳固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围绕钢结构探索多元化业务 [3] - 数字化转型与效率提升,推动数字化转型,使用和优化ERP系统,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 [4] 公司相关问题回复 - 人员任用遵循择优录取原则,实控人子女职业选择尊重个人意愿 [4] - 公司坚持稳健经营,夯实主业并开拓海外市场,探索多元化业务 [4] - 现阶段实控人暂无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计划,未来会审慎决策并做好信息披露 [4]
格力总裁张伟:高端装备、再生能源等业务板块具备分拆上市基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2:56
业务多元化发展 - 公司业务划分为消费电器和工业装备两大领域 消费电器以空调为支柱 涵盖冰洗产品、厨房电器、环境电器等 工业装备聚焦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制品、模具等产业 [1] - 工业制品、高端装备、精密模具、电子元器件、再生资源等板块具备分拆上市基础 将根据市场情况和战略发展需要评估 [1] - 空调业务增长遇瓶颈 冰洗和生活电器被视为新增长点 2025年将加快产品研发和品类扩张 围绕"董明珠健康家"场景生态推出多款新品 [1] 董明珠健康家布局 - 基于家电行业趋势、渠道体系和多元化战略考量 2025年计划完成3000家门店改造 已在全国升级超600家门店 其中旗舰店超300家占比超50% 并在多个城市建设超500平城市旗舰店 [2] 财务表现与智能装备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03亿元 消费电器业务减少67亿元 智能装备业务减少2亿元 其他业务减少100亿元 工业制品和绿色能源持平 其他主营增加19亿元 [3] - 智能装备布局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 推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产品、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六轴机器人系列、SCARA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新品 [3] 全球化战略 - 2024年外销收入282.02亿元同比增长13.25% 毛利率24.01% 自主品牌产品占出口总额近70% [4] - 海外市场从空调扩展至冰箱、洗衣机、生活家电 三大自主品牌GREE、TOSOT、KINGHOME在中东、东欧、巴西、印尼、加拿大等市场占比超20% 计划试点海外区域销售公司并布局智能制造基地 [4] 晶弘品牌定位 - 晶弘空调以高性价比快速占领市场 未来通过差异化定价与主品牌形成互补 满足价格敏感型消费者需求 实现双品牌协同发展 [5]
美好医疗(301363) - 301363美好医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6
2025-06-06 19:16
公司概况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精密组件及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目标是成为全球卓越的医疗科技服务商 [2] - 马来三期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将加快海外研发基地建设,完善全球产业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2] 2024年经营情况 -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94亿元,同比增长19.19%;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16.11%;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的归母净利润为3.83亿元,同比增长22.2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96%,比去年增加0.86%;每股收益0.9元/股,同比增长16.88% [3] - 研发投入1.41亿元,同比增加16.75%,打造开放式研发创新平台 [3] - 经营性现金流入4.48亿元,同比增长27.80%,流动性覆盖率维持高位 [3] 海外基地情况 - 在马来西亚拥有约13万平方米自有研发生产基地,具备全产业链成熟体系和完善医疗品质系统,享受税收优惠 [4] - 独立董事对海外基地财务相关风险进行监控,包括内控有效性、资金使用及安全、税务合规性、汇率风险 [5] 股权激励与董事情况 - 2025年新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500.00万股,激励对象包括新业务、国际化布局和新生代力量相关人员 [6] - 引进两位外籍董事,Florian先生在医疗器械战略布局有前瞻性洞见,Joel先生有丰富国际化运营经验 [7] 未来业绩驱动因素 - 医疗器械及CDMO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8] - 多元化业务布局,拓展新赛道业务增长空间 [8] - 拓展欧美龙头企业全球业务及中国本地化MAH业务,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 [9] - 通用技术积累、核心专用技术竞争优势、全球化生产基地布局和优质客户资源优势 [9]
老百姓(603883):跟踪点评:数智化体系深度融合,多元化探索第二曲线
光大证券· 2025-05-26 22: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全国零售药店行业龙头之一,加盟业务较快增长,持续聚焦优势省份,积极拓展下沉市场,推动火炬项目提升毛利率,推进数智化与创新业务落地,有望实现长期稳健成长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总股本7.60亿股,总市值142.37亿元,一年最低/最高股价为11.67/25.10元,近3月换手率为218.25% [1] 收益表现 - 1M相对收益-0.65%,绝对收益2.02%;3M相对收益18.80%,绝对收益16.84%;1Y相对收益-31.64%,绝对收益-24.86% [4] 要点 - 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58/5.19/4.96亿元,同比-0.36%/-44.13%/-41.18%,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26亿元,同比-25.77%,EPS(基本)0.68元;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现0.8元(含税),2024年度股利支付率60.15% [5]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35/2.51/2.43亿元,同比-1.88%/-21.98%/-21.59%,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04亿元,同比+92.84%,EPS(基本)0.33元 [5] 点评 - 多因素致短期业绩承压,火炬项目提升毛利率:4Q24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25/-1.11/-1.11亿元,同比-4.23%/-152%/-156%;2024年利润端承压因新店处于成长期和计提商誉减值损失;1Q2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因新店成长期亏损、闭店损失和新增折旧摊销;2024年销售毛利率33.17%,同比+0.62pp;1Q25销售毛利率34.22%,门店线下销售毛利率同比+0.7pp;1Q25存货周转天数92天,同比减少13天,统采销售占比75.3%,同比上升约5.8个百分点,自有品牌自营门店销售额超9亿元,销售占比约23.3%,同比+2.5pp [6] - 聚焦拓展,持续下沉,优化门店布局,加盟业务稳步发展:截至2024年底,门店网络覆盖18个省,聚焦11个优势省份,4个省份市占率第一;共拥有门店15277家,其中直营9981家,同比增加8.7%,加盟5296家,同比增长20.5%,地级市及以下门店数占比77%,较年初净增门店1703家;2025年一季度新增门店211家,调整关闭门店236家;2024年老店加盟占比39%,同比+12pp,全年加盟业务配送收入约22.76亿元;1Q25老店加盟占比62%,同比+34pp,加盟业务配送收入超5.8亿元 [7] - 数智化体系深度融合,多元化探索第二曲线:持续推进数智化体系建设,提升运营效率和成本优化;丰富新零售业务产品线,提升智能化与大数据应用;2024年线上渠道销售总额(含加盟)约24.7亿元,同比+24%;1Q25约7.5亿元,同比+34%;截至25年一季度末,O2O门店12474家,24小时门店665家;1Q25成功打样3家多元化门店,样板门店非药品类销售占比提升2.8个百分点,向集团输送48个SKU单品,铺货5800家门店 [8]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下调公司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02/8.41亿元(较上次下调48%/49%),新增27年预测为9.55亿元,同比增长35%/20%/14%,现价对应25 - 27年PE为20/17/15倍 [9]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 - 2027E各指标情况,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 [11][12] 主要指标 - 盈利能力指标:毛利率、EBITDA率等呈现一定变化趋势;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有相应数值 [13] - 费用率指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等保持相对稳定;每股指标:每股红利、每股经营现金流等有不同表现;估值指标:PE、PB等数值不同 [14]
上市19年第三次营收下滑,格力电器多元化业务拖后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20:1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900.38亿元,同比减少7.31%,归母净利润321.85亿元,同比增长10.91%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16.4亿元,同比增加13.78%,归母净利润59.04亿元,同比增长26.29% [1] - 这是公司自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营业收入下滑,上市以来仅有2015年、2020年、2024年3年出现营收回撤 [1] - 2024年营收同比减少103亿元,其中消费电器同比减少67亿元,智能装备同比减少2亿元,其他业务同比减少100亿元 [2] 业务结构分析 - 消费电器、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智能装备、其他主营、其他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78.54%、9.12%、0.22%、1.84%、10.28% [2] - 各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4.29%、0.80%、-36.68%、122.29%、-33.88%,仅其他主营表现亮眼 [2] - 消费电器营收占比从2023年76.09%上升至2024年78.54%,多元化业务占比仅10%左右 [3][5] - 生活电器产品包括冰洗产品、厨房电器、热水器、环境电器、医美产品等 [2] 行业对比与市场环境 - 2024年家电行业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10307亿元,同比增长12.3%,创历史新高 [3] - 美的集团2024年营收4090.84亿元,同比增长9.47%,海尔智家营收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 [3] - 与同业公司不同,公司营收出现下滑,而行业整体受益于国补和以旧换新政策 [3] 多元化战略进展 - 推出"董明珠健康家"战略品牌,推进多元化布局以降低对空调业务的依赖 [2] - 半导体领域32位系列MCU芯片年用量超过4000万颗,应用于空调等终端产品 [4] - 新能源领域推出六轴机器人、SCARA机器人等产品,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4] - 多元化业务涉及压缩机、电机、电线电缆、半导体、智能装备、精密模具等多个领域 [4] 业绩下滑原因 - 国内消费需求疲软,家电行业进入价格战 [5] - 多元化业务表现不振,未能有效支撑业绩 [5] - 渠道改革处于投入阶段,尚未对业绩形成有效支撑 [5]
润本在炎热的2024年卖出更多驱蚊产品,但库存也更多了
新浪财经· 2025-04-27 18:52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7 61%至13 18亿元 归母净利润增长32 80%至3 00亿元 实现连续五年盈利双增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4 0%至2 4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增幅相对落后为24 6% [7] 业务结构 - 婴童护理系列成为最大营收来源 2024年占总营收52 4% 超过驱蚊系列33 3%和精油系列12 0% [1] - 婴童护理系列实现量价齐升 2025年第一季度平均售价9 65元 较2024年同期7 19元显著提升 2020年单价仅5 04元 [2] - 驱蚊系列2024年收入增长35 39%至4 39亿元 毛利率提升3 87个百分点至54 18% 增速优于其他系列 [6] 运营挑战 - 2024年三大系列产销量均不及预期 驱蚊 婴童护理 精油系列库存分别增加219万件 128万件 90万件 存货同比增长28%至1 19亿元 [7] - 婴童护理系列增速放缓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32 42% 毛利率提升1 52个百分点 均低于2023年水平 [6] - 销售费用率攀升至28 8% 为近年最高 2024年推广费增长47 2%至3 21亿元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增50 2% [7] 市场环境 - 2024年驱蚊系列销量8342万件超过婴童护理系列8080万件 气候偏暖(全国平均气温10 9℃创历史新高)或刺激短期需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