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戴维斯双击
icon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华源证券:维持三棵树“增持”评级,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机会
格隆汇· 2025-10-22 14:48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44亿元,同比增长81.22%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53.64% [1]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10.88亿元,同比增长18.73% [1] 业务运营 - 涂料业务销量向好 [1] - 防水业务继续萎缩 [1] - 成本下行驱动整体毛利率改善 [1] - 费用管控持续强化 [1] 行业与前景 - 房地产已深度调整,对家装行业的边际拖累或正逐步缓解 [1] - 涂料行业作为消费建材中与消费属性和二手房占比正相关的板块,赛道优势或正逐步显现 [1] - 公司作为行业领军者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机会 [1]
第一上海:维持招金矿业(01818)“买入”评级 目标价43.7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14:08
核心观点 - 维持招金矿业买入评级 目标价43.72港元 市场将因海域金矿投产明确和产能释放而上修公司盈利预测 推动估值上移 [1] - 海域金矿投产恰逢黄金牛市 有望形成产量增长与价格上涨的戴维斯双击效应 推动公司业绩和市值迈上新台阶 [2]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3.73% 实现归母净利润21.1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0.4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7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9.03% 环比增长25.73% 实现归母净利润6.7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6.69% [1]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6亿元 44.3亿元 72亿元人民币 [1] 行业与价格环境 - 2025年第三季度国际黄金价格继续保持强势 单季度黄金均价达到3459美元/盎司 同比增幅高达39.88% [2] - 金价上涨直接且显著增厚公司收入 是业绩同比大幅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未来盈利弹性将得到充分释放 [2] 海域金矿项目 - 海域金矿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单体金矿 探明黄金储量超过560吨 平均品位高达4.20克/吨 [2] - 海域金矿上半年选矿系统已一次性带水试车成功 初步具备工业化生产能力 预计2026至2027年逐步达产 达产后有望实现至少15吨黄金产量 [2] - 海域金矿因规模效应和高品位特性 达产后克金综合成本将处于行业极低水平 具备强大市场竞争力 是公司未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 [2]
第一上海:维持招金矿业“买入”评级 目标价43.72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22 14:04
投资评级与目标 - 维持招金矿业买入评级 目标价43.72港元 [1]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6亿元 44.3亿元 72亿元人民币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24.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3.73%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1.1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0.43%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50.7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9.03% 环比增长25.73%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6.7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6.69% [2] 行业与价格驱动 - 2025年第三季度国际黄金均价3459美元/盎司 同比增幅39.88% [2] - 金价上涨是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2] - 黄金牛市为公司未来盈利弹性释放提供强劲支撑 [2] 核心资产与增长前景 - 海域金矿探明黄金储量超过560吨 平均品位4.20克/吨 [3] - 海域金矿预计2026至2027年逐步达产 达产后年产量至少15吨黄金 [3] - 海域金矿达产后克金综合成本将处于行业极低水平 [3] - 海域金矿投产与黄金牛市有望形成产量增长与价格上涨的戴维斯双击效应 [2][3]
中信建投:商用车部分龙头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第一财经· 2025-10-22 07:53
人形机器人行业 - 板块因流动性波动出现深度回调,当前已进入产业趋势0-1拐点前的布局窗口 [1] - 特斯拉三季报与股东大会成为重要观测时点 [1] 乘用车行业 - "金九银十"数据向好但市场预期钝化 [1] - 行业结构上仍看好高端化与智能化主线 [1] 商用车行业 - 行业受益于补贴落地与出口放量,低估值高景气特征显著 [1] - 部分龙头公司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1]
20cm速递|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3%,科技成长板块迎戴维斯双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1:11
科创创业ETF(588360)跟踪的是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单日涨跌幅达20%,该指数从科创板与 创业板中精选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新兴产业股票,覆盖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核心领域。指 数样本聚焦硬科技及成熟创新企业,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和龙头效应,能够综合反映中国前沿产业的 技术壁垒与成长性表现。跟踪指数三季度表现超65%,显著超越科创50(49.02%)和创业板50 (59.45%)。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东吴证券指出,以科创创业50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呈现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击,尤其海外算力、芯 片制造等硬科技领域存在溢价,科技景气叙事有望从硬件上游传导至下游应用场景。中长期看,企业盈 利复苏趋势确立(信贷周期拐点领先盈利周期约9个月),叠加弱美元叙事,科技主线仍具备景气和叙 事逻辑支撑,建议关注AI赋能、创新药出海等方向。 10月21日早盘,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3%。 ...
“最强板块”,突然调整,刚刚,解读来了
36氪· 2025-10-20 08:22
板块表现概述 - 2025年以来有色板块成为市场表现最强板块之一,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以近70%涨幅领跑31个一级子行业 [1] - 细分领域全面上涨,贵金属受美联储降息与避险需求推动,工业金属受益于供给紧张和需求复苏,能源金属和小金属在新能源产业带动下持续发力 [1] - 板块内多家公司股价翻倍,成为市场资金关注焦点 [1] 驱动因素分析 - 宏观宽松、供需格局、市场情绪、板块轮动效应等多重因素驱动板块走强 [13] - 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全球流动性宽松格局推动美元走弱,有色金属硬通货属性凸显 [13] - 供给收缩而需求升温,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需求激增,传统领域需求稳步增长,供需紧平衡推动价格上涨 [13] - 全球降息周期开启、美元走弱,为以美元计价大宗商品提供估值支撑 [13] - 部分金属供给端资本开支长期不足,全球制造业景气回升叠加能源、军工等结构性需求,供需缺口预期强化 [13] - 黄金作为美元资产对立面获得资金认可,稀土战略价值重估,全球上游资本开支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14] 行情性质判断 - 有色金属板块年内领涨,经历典型“戴维斯双击”行情,金属价格上行带来企业盈利预期显著提升,估值从历史低位向上修复 [15] - 全球货币体系与美元信用长期重估,有色金属战略配置价值日益显现,供给端受限叠加需求端持续升温 [15] - 2019年初至今有色一级行业指数级别盈利涨幅在所有行业中位居前列,今年大幅修复估值是对过去悲观定价的补偿 [16] 成长性与估值支撑 - 相比传统周期,有色金属下游需求更多导向制造行业,侧重高端制造领域如电子、军工、半导体、新能源、AI、精密仪器等 [17] - 需求端成长性、供给周期产能约束、大国博弈下战略价值、板块内公司夯实资产质量和较强盈利能力是估值提升重要因素 [17] - 能源革命为铜、铝、锂、稀土磁材带来结构性长周期需求变革,摆脱传统地产基建周期束缚 [18] - 有色金属具备“传统周期+绿色成长+硬科技”三重属性,金融属性和工业属性兼备,正从“周期商品”变为“战略资源” [18] 后市展望与配置价值 - 有色金属长期供应受限,国内无风险收益率低于2%,美国处于降息周期,商品稀缺性和板块估值吸引力均具备较好配置价值 [19] - 随着美国进入货币与财政双宽松周期,对美元敏感大宗商品可能迎来新一轮超级周期 [20] - 在“去美元”浪潮叠加资源民族主义趋势加剧供应紧张背景下,有色金属板块配置价值十分坚固 [20] 关键关注信号 - 美联储降息节奏将直接影响美元走势和流动性环境,是有色金属价格核心驱动因素 [21] - 矿端扰动情况、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特别是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对工业金属需求拉动、国内PPI企稳信号反映实体经济复苏程度 [21] - 美联储甚至全球央行降息周期开启、全球经济周期在低位徘徊后需求端改善信号、新型产业趋势从试验基点跃迁至规模化量产阶段、再通胀概率增加 [21] 稀土板块分析 - 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升级,管制环节扩大到海外转口和技术转移,有助于巩固中国在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强化全球定价权 [22] - 稀土战略价值重估是中长期行情坚实支撑,定价机制将更多反映稀缺性和战略性而非单纯供需博弈 [22] - 稀土投资逻辑从景气边际改善变成中长期战略价值重估,行业产量配额优化更合理,长期低价销售情况大幅改善 [23] 细分领域机会 - 贵金属金融属性最强,受避险和对冲信用货币贬值需求推动 [24] - 工业金属、能源金属需求更多受益于宏观经济复苏与能源转型 [24] - 稀土与小金属需求主要由下游特定产业技术进步和渗透率提升驱动,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相对较小 [24] - 基本金属的铜和铝在全市场有较大预期差,供给不可抗力约束性和需求爆发性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25] - 贵金属价格上涨趋势较为确定,未来机会或更加突出 [25]
基金经理解读有色板块投资机会
中国基金报· 2025-10-19 15:49
板块表现概述 - 2025年以来有色板块成为市场表现最强的板块之一,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以近70%的涨幅领跑31个一级子行业 [1] - 板块内各细分领域全面开花,多家公司股价翻倍 [1] - 板块经历了典型的“戴维斯双击”行情,盈利预期提升与估值低位修复共同驱动 [12][15] 板块走强驱动因素 - 宏观层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全球流动性宽松格局推动美元走弱,强化了有色金属的硬通货属性 [13] - 基本面层面,供给收缩而需求升温,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需求激增,传统领域需求稳步增长,供需紧平衡推动价格上涨 [13] - 战略层面,地缘政治与关键矿产资源政策催化了以稀土为代表的小金属的战略价值重估 [13][14] 细分领域驱动逻辑 - 贵金属(金、银)主要受长期货币超发和中期美联储降息驱动,金融属性最强 [14][26] - 工业金属(如铜)供应端事故频发导致供应量下调,同时受益于电力和AI等下游景气板块带动 [14][17] - 能源金属与小金属需求由新能源产业带动,稀土等战略金属的价值在大国博弈背景下提升 [1][14][17] 成长性与估值支撑 - 相较于传统周期板块,有色金属下游需求更多导向高端制造领域,如电子、军工、半导体、新能源、AI等,成长性更好 [17][18] - 需求结构多元化、新兴领域驱动以及弱美元化趋势强化其金融属性,共同支撑估值中枢系统性上移 [18] - 板块内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与历次经济周期底部相比更为坚实健康 [14] 后市展望与配置价值 - 中长期看,在美元降息周期下,商品稀缺性和板块估值吸引力使有色金属板块的配置价值十分坚固 [12][19] - 能源革命为铜、铝、锂、稀土磁材等带来结构性、长周期的需求变革,摆脱了传统地产基建的周期束缚 [18] - 可重点关注美联储降息节奏、矿端扰动情况、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及国内PPI企稳信号等关键信号 [20][21] 稀土板块投资逻辑 - 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升级巩固了中国在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强化了全球定价权 [22] - 稀土的战略价值是其中长期行情的坚实支撑,其定价机制将更多反映稀缺性和战略性 [22][23] - 稀土投资逻辑从景气边际改善转变为中长期战略价值重估 [23] 细分领域机会比较 - 有色金属板块内部逻辑差异大,贵金属是市场最强共识,工业金属和能源金属受益于宏观经济复苏与能源转型,稀土与小金属题材属性和成长性更强 [24] - 基本金属中的铜和铝在供给约束和需求爆发两个维度可能存在超预期的机会 [25] - 从年内表现看,小金属、贵金属和铜均表现强势,其中贵金属价格上涨趋势较为确定 [26]
“最强板块”,突然调整!刚刚,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0-19 12:20
板块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以来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以近70%的涨幅领跑31个一级子行业 [2] - 板块走强受多重利好共振驱动,包括宏观宽松、供需格局改善、市场情绪和板块轮动效应 [17] - 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全球流动性宽松格局推动美元走弱,强化了有色金属的硬通货属性 [17] - 供给端面临收缩,而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需求激增,传统领域需求稳步增长,供需紧平衡推动价格上涨 [17] - 稀土的战略价值在大国博弈中获得高度认可,成为其重估的重要因素 [18] - 全球上游资本开支长期不足,导致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未来加工冶炼环节也可能面临困境 [18] 行情性质与估值分析 - 有色金属板块年内经历了典型的“戴维斯双击”行情,即金属价格上涨带来盈利预期提升,叠加估值从历史低位修复 [15][20] - 行情启动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中位数以下,具备向上修复弹性 [17][20] - 与传统周期板块相比,有色金属需求更多导向高端制造领域,如电子、军工、半导体、新能源、AI等,成长性更优 [23] - 有色金属兼具“传统周期+绿色成长+硬科技”三重属性,有望支撑其估值中枢系统性上移 [24] - 弱美元化趋势强化了有色金属的金融属性,作为对抗货币贬值的硬通货吸引资金配置 [24] 细分领域投资逻辑 - 贵金属(金、银)金融属性最强,主要受避险和对冲信用货币贬值需求推动 [18][33] - 工业金属(铜、铝)和能源金属(锂、钴、镍)的需求受益于宏观经济复苏与能源转型 [33] - 稀土与小金属的需求主要由下游特定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渗透率提升驱动,题材属性和成长性更强 [33] - 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升级巩固了中国在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强化了全球定价权,其战略价值是中长期行情的坚实支撑 [30] - 基本金属中的铜和铝在全市场有较大预期差,核心在于供给的不可抗力约束和需求的爆发性可能超预期 [35] 后市展望与配置价值 - 从中长期视角看,在美元降息周期、“去美元”浪潮和资源民族主义背景下,有色金属板块的配置价值十分坚固 [15][27] - 有色金属长期供应受限,当前国内无风险收益率低于2%,美国处于降息周期,商品稀缺性和板块估值吸引力均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26] - 可以重点关注四大信号:美联储降息节奏、矿端扰动情况、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以及国内PPI企稳信号 [27] - 随着美联储甚至全球央行的降息周期开启,有色金属板块会持续受益 [28] - 未来国外经济体脱离中国制造的低成本赋能,宏观环境走向再通胀的概率增加,商品类资产在通胀环境下的配置优先级很高 [28]
存款搬家暂缓了吗?
东吴证券· 2025-10-19 11:02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市场上涨的驱动力并非来自“居民存款搬家”带来的流动性,而是叙事变化后风险偏好的改善以及业绩预期的转向 [1][3][4] - 报告指出当前市场对于居民存款搬家存在认知误区,非银存款的变化更多是市场上涨的结果而非原因 [1][4] - 报告对市场持乐观态度,认为A股慢牛趋势不改,但短期需关注交易性风险 [5] 居民存款搬家的误区分析 - 理财收益下降导致存款搬家的现实并不显著,居民端的应对方式是通过拉久期配置1-3年期限理财,而非转向其他风险资产 [4] - 居民存款的变化与非银存款的变化并不匹配,历史数据显示非银存款高增对应权益市场放量,但新增居民存款未发生较大波动 [4] - 7月私募备案规模接近800亿元,表明7-8月的指数级行情可能更多来自于高净值人群的自有资金 [4] - 居民普遍入市往往是市场情绪的过热期,如2015年5月、2019年4月、2020年7月、2024年9月等阶段,上证新增开户数大幅提高后皆迎来行情阶段性顶部 [4] 市场核心驱动因素 - 通过DDM模型测算,自去年9月以来市场上涨的核心贡献是风险偏好,其次为业绩预期,无风险利率调降的影响相对较小 [4][20] - 市场的交易逻辑已从估值驱动转向戴维斯双击,7-8月强业绩驱动的海外算力带动科创板块走出强势主线 [4] - 信贷周期领先盈利周期约9个月,拐点看在11月;存款周期领先盈利周期约12个月,拐点看在8月,表明A股盈利或已见底 [4][22][24] 当前市场风险点 - 融资余额超过历史极值水平,融资余额比、融资交易额比等情绪指标触及历史高位,但融资融券担保比例已开始回落 [5][26] - 以CPO为主的海外算力链板块估值相对偏高,当前中际旭创与英伟达的市值比已触及2023年6月高位,进入估值消化期 [5][30] - 地缘风险放大市场波动,特朗普反复的性格进一步放大全球资产波动率 [5] 行业配置与展望 - 消费和地产为主的内需板块更多在于估值驱动,业绩预期仍未改善;科创、创业为主的科技成长则是业绩、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5][33] - 建议关注新出海叠加AI赋能的方向:BD出海进入商业收获期的创新药;AI应用加速落地场景包括游戏出海、短视频出海等传媒、互联网方向;端侧产品密集发布期带动消费电子新周期;地缘风险频发下的军工出海 [5]
券商板块业绩预增引市场瞩目 机构看好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环球网· 2025-10-18 11:53
核心观点 - 东莞证券与东吴证券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示券商行业经营状况显著改善,板块布局机会显现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归因于前三季度证券市场的活跃表现,尤其是第三季度市场交投热情高涨,沪深两市成交额多次突破万亿元 [3] - 市场活跃为券商经纪业务带来直接的佣金与手续费收入增长,同时自营投资、资本中介等业务也显著受益 [3] - 东莞证券通过紧抓市场机遇、优化业务结构实现业绩稳步增长 [3] - 东吴证券业绩预增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投资业务收益同比大幅增加 [3] 行业背景与政策环境 - 三季度以来,一系列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举措持续显效,有效修复市场信心,增强投资者入场意愿 [3] - 券商行业业绩与市场活跃度高度相关,三季度市场成交活跃度提升直接利好经纪、两融及自营业务,行业景气度处于明确上升通道 [3] -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如投资端改革、交易制度优化以及中央汇金等“国家队”增持,为板块提供政策托底和长期成长逻辑 [3] 市场估值与投资机会 - 当前券商板块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具备较高安全边际 [3] - 机构普遍建议关注券商板块布局机会,尤其是资本实力雄厚、业务结构均衡、在投资与财富管理领域具备优势的头部券商 [3] - 在政策红利与市场周期共振背景下,券商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提升的“戴维斯双击”机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