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改革

搜索文档
格力电器深度报告:空调龙头,信心重塑
浙商证券· 2025-05-25 08: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9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我国空调龙头,干部年轻化促经营治理改善,逐渐走出渠道改革阵痛期,向上趋势有望确立 [1] - 董事会换届成功引入年轻血液,看好公司治理能力优化 [2] - 格力渠道改革已走出阵痛期,继续新零售尝试,净利率有望继续提升 [3] - 家空动能充足,工业广布局亦有望充分受益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格力电器:变革中的空调龙头,逐渐走出阵痛期 - 复盘成长阶段,1993 - 2014年持续21年高速增长,确立国内空调产业龙头地位;2015 - 2019年为波动变革期,多元化有限、行业竞争加剧拉大与美的营收差距,海尔后来居上;2020 - 2024年变革深化、动能蛰伏,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慢于部分友商 [18][19][20] - 财务角度,当前空调是主要收入来源,内销占比高;毛利率进入平稳修复阶段;渠道改革使销售费用率下降,管理和研发费用率稳中有增;2022年后其他流动负债稳定,归母净利率和净利润创新高;股息率高,现金充裕 [30][34][35] - 经营治理变革,混改后董明珠话语权增强;核心掌门人董明珠深耕格力35年;董事会及高管团队引入年轻血液,为“接班”做准备,期待治理能力优化;大股东久违增持,反映对资本市场关注度提升和对新董事会的信心 [44][47][48] 空调:成长动能仍然充足的广阔赛道 - 国内市场,高保有量下销量仍持续增长,预计城镇、农村每百户空调理想保有量分别达234、161台,对应保有量10.14亿台,较2023年有37%成长空间;国补延续支撑销售,利于龙头线下市占率提升;国内空调是寡头垄断市场,规模效应和品牌溢价赋予龙头更强盈利能力 [53][56][65] - 海外市场,我国是全球最大空调生产国,产能充足,掌握核心生产和供应体系;出口持续增长,新兴市场占比高,2024年受益炎夏增长突出;新兴市场空调保有量低,东南亚和南美地区空调年销量分别有124%和114%提升空间 [70][72][74] 格力电器:渠道改革走出阵痛期,积极张开工业之臂 - 走出渠道改革动荡阶段,改革阵痛体现在人事和渠道层级调整及线下份额下降;人事上改革动荡时刻已过,京海增持代表经销商信心重塑;线下份额企稳,竞争压力趋缓;积极进行新零售尝试,成立格力数科提升物流效率和渠道掌控力,推进“董明珠健康家”改造引流,尝试品牌形象年轻化转型 [77][80][82] - 工业领域布局广泛,当前制造业B端更具成长性;格力工业领域布局全面,2021 - 2023年营收CAGR + 60%,有望充分受益 [87][8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消费电器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1569/1625/1679亿元,同比+5.6%/+3.6%/+3.3%;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营业收入分别为187/201/213亿元,同比+8.4%/+7.4%/+6.2%;营业收入2001/2083/2168亿元,同比分别+5.8%、+4.1%、+4.1% [93]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率持续提升,归母净利润355/383/410亿元,同比+10.3%/+8.0%/+6.8% [94] - 选取美的集团、海尔智家为可比公司,公司当前估值仅为7.3X,具备性价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5]
30分钟登上带货榜第一,71岁董明珠,割舍不了网红经济
36氪· 2025-05-24 08:03
董明珠与孟羽童合作事件 - 董明珠与前秘书孟羽童在"520新情人节"后三天共同现身格力明珠精选抖音直播间,开播30分钟后登上"大家电榜"第1名[1] - 孟羽童回归为格力直播间带来显著流量提升,从平日50人在线飙升至最高3万观众[3] - 董明珠透露孟羽童出国深造一年后可能重返格力,两人关系经历从"接班人"到"嫌弃"再到"和好"的戏剧性转变[3][5] 孟羽童个人影响力 - 离职后专职自媒体,小红书粉丝146.9万,抖音粉丝217.8万,抖音视频报价18-28万/条[3] - 2021年首秀为格力带货4小时创62万元销售额,远超同期李国庆(20万)和俞敏洪(11.3万)[7] - 个人抖音账号曾因"接班人"标签一周涨粉100万[5] 格力渠道改革与接班人计划 - 董明珠2020年启动直播带货战略,称其为"第二次革命",先后启用孟羽童和王自如推动改革[12][13] - 2024年启动"董明珠健康家"战略,计划改造1万家线下店为场景化体验中心,但经销商积极性不高[15][18] - 董明珠已物色3-4位接班候选人,2024年4月卸任总裁但仍连任董事长[8] 家电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格力营收1900.38亿元同比下滑7.31%,空调业务收入1512亿元仍未超过2018年水平[8][15] - 小米家电快速崛起,空调/冰箱/洗衣机销量全国第四,洗衣机销售额同比增184.4%[21] - 海尔CEO周云杰20天上20次热搜,美的方洪波推动高管打造个人IP应对流量争夺战[19][21] 618大促战略布局 - 格力选择5月23日直播明显剑指618,行业预计Q2将出现需求高峰[19] - 海尔改为高管集体入驻微博替代明星代言,建立用户反馈直达研发的机制[21] - 小米提出三年内大家电进入前三目标,直接挑战格力/美的/海尔地位[21]
昆药集团:多因素影响短期承压,看好经营逐季度改善-20250521
中信建投· 2025-05-21 16: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Q1在高基数、渠道改革、集采等多因素影响下短期经营承压,业绩低于市场预期;随着渠道改革推进、集采落地贡献增量,Q2经营有望明显改善 [1][8] - 展望未来,昆中药品牌塑造,核心单品持续发力;三七产业链与圣火协同可期;渠道改革成效有望在2025年起体现;集采等外部环境影响逐步弱化,预计2025年公司经营呈现前低后高、逐渐改善趋势 [1][10] 事件 - 4月28日晚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6.08亿元、0.90亿元和0.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6.53%、-31.06%和 -36.16%,实现每股收益0.12元,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2] - 公司于2024年12月收购华润圣火51%股权并纳入合并范围,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上年同期财务数据进行重述调整并重新列报,一季报数据为调整后口径 [2] 简评 重要财务指标 |年份|营业收入(百万元)|YoY(%)|净利润(百万元)|YoY(%)|毛利率(%)|净利率(%)|ROE(%)|EPS(摊薄/元)|P/E(倍)|P/B(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7,703|-7.0|445|16.0|44.8|5.9|8.4|0.59|26.9|2.3| |2024|8,401|9.1|648|45.7|43.5|8.9|12.3|0.86|18.4|2.3| |2025E|9,258|10.2|725|11.9|43.6|8.3|12.5|0.96|16.5|2.1| |2026E|10,244|10.6|839|15.8|44.3|8.7|13.0|1.11|14.2|1.8| |2027E|11,350|10.8|973|15.9|45.2|9.1|13.4|1.28|12.3|1.7|[3] 业绩下滑原因 - 2025年Q1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53%,原因包括部分业务去年同期基数高、渠道改革推进销售阶段性承压、集采扩围续约未执行、零售药店终端整合 [8]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1.06%,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滑36.16%,主要因盈利能力较强的工业板块收入下滑较多 [8] 分板块及产品线情况 - 昆药血塞通系列:应对集采扩围续约未执行、零售药店终端整合压力,丰富“777”品牌内涵和产品布局,提升零售渠道覆盖;核心单品血塞通软胶囊受集采等影响增速放缓,集采新标落地后有望推动“777”系列产品增长;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表现相对稳定 [9] - 昆中药精品国药系列:推进乐成改革,渠道改革进入深水区,销售阶段性承压;聚焦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等战略大单品,随着渠道体系重构与品牌价值建设推进,有望赋能终端销售恢复稳健增长 [9] 未来展望 - 昆中药品牌塑造,核心单品持续发力:通过“品牌文化 + 品类拓展 + IP 营销”打造“昆中药1381”企业品牌,预计2025年昆中药保持稳健增长,核心大单品与经典名方结合贡献持续增长 [10] - 三七产业链与圣火协同可期:完成对华润圣火控股权收购,2025年推进三七产业链全面融合,发挥协同优势,做大做强三七口服制剂,实现产业链价值最大化 [10] - 渠道改革成效有望在2025年起体现:以三九商道为典范建设昆药商道,2024年进行销售渠道整合建设,推动全渠道数字化运营,预计2025年起成效在经营业绩体现;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双位数增长,净利润匹配营收增长,经营前低后高、逐渐改善 [10] 毛利率及费用率情况 - 2025年Q1综合毛利率为36.91%,同比减少5.75pp,受收入及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11] - 销售费用率21.23%,同比减少4.53pp,受收入及产品结构变化影响;管理费用率5.36%,同比增加1.08pp,基本稳定;研发费用率1.39%,同比增加0.36pp,因加大研发投入 [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39亿元,因本期支付采购款增加 [11]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2.58亿元、102.44亿元和113.5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5亿元、8.39亿元和9.73亿元,折合EPS(摊薄)分别为0.96元/股、1.11元/股和1.28元/股,同比增长分别为11.9%、15.8%、15.9% [12]
香飘飘频繁被调研透露什么信息 业绩承压下如何突围?
新浪证券· 2025-05-20 18:0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32.87亿元,同比下滑9%,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下滑10%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8亿元,同比下降19.98%,亏损1877.5万元 [1]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春节礼品销售氛围淡、内部策略调整影响销售执行、优先维护渠道健康导致旺季备货压力 [1] 新品布局与推广 - 推出"原叶现泡轻乳茶"和"原叶现泡奶茶"新品,定位年轻化与健康化,线上轻乳茶占比较大,线下部分区域试销 [2] - 新品填补礼品市场价格带空白,通过快闪店+内容营销获得良好反馈,未来将优化产品内容物与包装 [2] - 新品仍处于探测阶段,终端定价接近现制茶饮,下沉市场竞争力待验证 [3] 行业竞争与挑战 - 现制茶饮市场进入存量博弈,头部品牌低价策略与高频新品迭代加剧竞争 [3] - 新品需与现制茶饮形成差异化,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复购率存疑 [3][4] - 零食量贩渠道合作效果待验证,若无法快速放量可能影响渠道拓展预期 [3] 内部运营调整 - 冲泡与即饮团队整合后,下沉市场以冲泡为主、核心城市聚焦即饮的策略对协同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3] - 新品优化周期过长可能导致竞品跟进模仿,错失市场窗口 [4] 市场前景与不确定性 - 冲泡奶茶便捷低价场景与现制茶饮新鲜体验存在天然差异,消费者支付溢价意愿待观察 [4] - 快闪店声量能否转化为线上持续转化能力尚未验证,新品契合度仍需优化 [4] - 行业现制替代冲泡趋势下,公司新品表现与渠道改革成效需持续观察 [4]
与徽酒“榜眼”渐行渐远,口子窖业绩增势乏力
证券之星· 2025-05-16 07:59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微增0.89%至60.15亿元,归母净利润和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6.55亿元和16.1亿元,各自较上年同期下降3.83%和5.15% [1] - 在"徽酒四朵金花"中,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仅高于负增长的金种子酒,与迎驾贡酒、古井贡酒相比差距显著 [1] - 2024年迎驾贡酒实现营收同比增长8.46%至73.4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45%至25.89亿元 [2] 省内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省内收入仅微增1.1%至50亿元上下,迎驾贡酒省内收入增速达12.75% [1] - 2024年公司省内经销商数量净增长6个,迎驾贡酒净增长19个 [6] - 公司省内收入增速由2023年的双位数增长再次跌入个位数 [6] 产品结构 - 公司高档白酒收入2024年为56.81亿元,仅同比微增0.06%,中档白酒收入同比下滑10.35% [4] - 迎驾贡酒同期中高档白酒收入为57.13亿元,增速达13.76% [4] - 公司产品更新迭代缓慢,口子年份系列十多年来未更新换代,直到2021年才推出兼香518布局500元+价位 [3] 省外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省外收入为9.2亿元,同比下滑2.88%,毛利率同比下滑3.73个百分点至67.93% [6] - 2024年迎驾贡酒省外收入达19.09亿元,收入占比近26% [7] - 公司2024年一季度省外收入大幅下降19.84% [7] 渠道改革 - 公司采取的大商制导致对厂家渠道掌控力弱,新品推广进度不及预期 [5] - 公司正在进行渠道改革,通过小商化与平台运营等方式加强新品推广和市场开发 [5] - 短期来看渠道转型效果尚未显现,2024年业绩再度承压 [6] 行业竞争格局 - 徽酒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古井贡酒营收破百亿位居第一 [2] - 2017年公司营收首次超过迎驾贡酒,但2022年再度被反超 [3] - 2018-2021年公司与迎驾贡酒收入差距由7.8亿元缩减至4.52亿元 [3]
汤臣倍健(300146):一季度业绩承压 关注改革成效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5-13 12:43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68.38亿元(同比减少27%),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减少63%),扣非净利润6.26亿元(同比减少61%)[1] - 2024Q4总营收11.05亿元(同比减少32%),归母净亏损2.16亿元(2023Q4亏损1.55亿元),扣非净亏损1.81亿元(2023Q4亏损2.01亿元)[1] - 2025Q1总营收17.92亿元(同比减少32%),归母净利润4.55亿元(同比减少37%),扣非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减少42%)[1] 盈利能力 - 2024年/2025Q1毛利率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至66.69%/68.66%,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和规模效应下降[1] - 2024年/2025Q1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减少1个百分点至44.33%/30.29%,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至8.15%/5.77%[1] - 2024年/2025Q1净利率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至9.47%/26.04%,预计随着规模效应释放和费用控制加强,盈利能力将逐步提升[1] 产品与渠道策略 - 2024年片剂/粉剂/胶囊营收分别为10.49/6.25/11.03亿元,同比减少41%/42%/26%[2] - 2025Q1公司通过钙DK试点推广低客单、低日服模式,效果超预期,计划2025Q2推出新规、新装产品[2] - 公司计划在重功能、刚需赛道推出更多产品,结合差异化服务提升转化率[2] - 2024年境内线上/线下产品营收分别为12.22/31.25亿元,同比减少28%/32%,公司加强线上与线下产品区隔,线下渠道价值链下移,线上专供比例提高并定位高端化[2] 未来展望 - 2025Q1公司调整任务排放比例以平滑季度波动,后续将延续深度改革,强化渠道区隔并优化抖音直播效果[3]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6/0.52/0.5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4/21/19倍[3]
五粮液:公司事件点评报告:Q1略超预期,期待渠道改革成效-20250507
华鑫证券· 2025-05-07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业绩略超预期,销售回款表现较好,看好公司维护价格体系决心,渠道信心恢复中,加速公司品牌价值回归 [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Q1业绩略超预期,销售回款表现较好 - 2024年总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1.75/318.53亿元,分别同比+7%/+5%;2024Q4分别为212.60/69.22亿元,分别同比+3%/-6%;2025Q1分别为369.40/148.60亿元,分别同比+6%/+6% [5] - 2024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77%/37%,分别同比+1.3/-0.6pcts;2025Q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78%/42%,分别同比-0.7/-0.4pcts [5] - 2024年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2%/4%,分别同比+2.6pcts/持平;2025Q1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7%/3%,分别同比-1.0/-0.2pcts [5] - 2024年经营净现金流/销售回款分别为339.40/1018.69亿元,分别同比-19%/-3%;2025Q1经营净现金流/销售回款分别为158.49/382.34亿元,分别同比+2970%/+76%,截至2025Q1末,公司合同负债101.66亿元(环比-15.24亿元) [5] 主品牌多产品线发展,其他酒产品打造大单品 - 2024年公司酒类收入831.27亿元,同增8.74%;其中,五粮液产品/其他酒产品收入分别为678.75/152.51亿元,分别同增8.07%/11.79% [6] - 五粮液产品销量增长拉动整体收入增长,均价同比小幅提升,2024年毛利率同比+0.38pcts至87.02%,销量/均价分别同比+7.06%/+0.94%,2024年第八代五粮液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同时45度、68度五粮液焕新上市,经典五粮液产品系列战略发布,扩充产品矩阵 [6] - 其他酒产品均价增长为营收增长主要拉动力,2024年毛利率同比+0.65pcts至60.81%,销量/均价分别同比+0.12%/+11.65%,公司集中打造五粮春、五粮醇、五粮特头曲、尖庄大单品,加快布局1218次高端单品 [6] 东部与南部增长稳健,北部盈利能力提升 - 2024年东部/南部/北部片区营收分别为312.90/393.36/125.01亿元,分别同比+9.75%/+12.65%/-3.98%;毛利率分别为85.97%/77.47%/84.96%,分别同比+0.76/-2.41/+5.29pcts [7] - 截至2024年年末,五粮液/五粮浓香经销商数量分别为2652/1059名,分别同比增加82/245名 [7] - 2024年新增核心终端1.6万家,直营渠道“三店一家”建设成效明显,目前专卖店数量超过1700家;新兴渠道内容电商布局全面完成 [7]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8.67/9.26/10.0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14/13倍 [8] 财务预测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89,175|93,677|99,551|106,549| |增长率(%)|7.1%|5.0%|6.3%|7.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1,853|33,653|35,936|38,799| |增长率(%)|5.4%|5.7%|6.8%|8.0%| |摊薄每股收益(元)|8.21|8.67|9.26|10.00| |ROE(%)|23.4%|21.6%|20.3%|19.4%|[10]
五粮液(000858):Q1略超预期,期待渠道改革成效
华鑫证券· 2025-05-07 14: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业绩略超预期,销售回款表现较好,看好公司维护价格体系决心,渠道信心恢复中,加速公司品牌价值回归 [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Q1业绩略超预期,销售回款表现较好 - 2024年总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1.75/318.53亿元,分别同比+7%/+5%;2024Q4分别为212.60/69.22亿元,分别同比+3%/-6%;2025Q1分别为369.40/148.60亿元,分别同比+6%/+6% [5] - 2024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77%/37%,分别同比+1.3/-0.6pcts;2025Q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78%/42%,分别同比-0.7/-0.4pcts [5] - 2024年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2%/4%,分别同比+2.6pcts/持平;2025Q1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7%/3%,分别同比-1.0/-0.2pcts [5] - 2024年经营净现金流/销售回款分别为339.40/1018.69亿元,分别同比-19%/-3%;2025Q1经营净现金流/销售回款分别为158.49/382.34亿元,分别同比+2970%/+76%,截至2025Q1末,公司合同负债101.66亿元(环比-15.24亿元) [5] 主品牌多产品线发展,其他酒产品打造大单品 - 2024年公司酒类收入831.27亿元,同增8.74%;其中,五粮液产品/其他酒产品收入分别为678.75/152.51亿元,分别同增8.07%/11.79% [6] - 五粮液产品销量增长拉动整体收入增长,均价同比小幅提升,2024年毛利率同比+0.38pcts至87.02%,销量/均价分别同比+7.06%/+0.94%,2024年第八代五粮液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同时45度、68度五粮液焕新上市,经典五粮液产品系列战略发布,扩充产品矩阵 [6] - 其他酒产品均价增长为营收增长主要拉动力,2024年毛利率同比+0.65pcts至60.81%,销量/均价分别同比+0.12%/+11.65%,公司集中打造五粮春、五粮醇、五粮特头曲、尖庄大单品,加快布局1218次高端单品 [6] 东部与南部增长稳健,北部盈利能力提升 - 2024年东部/南部/北部片区营收分别为312.90/393.36/125.01亿元,分别同比+9.75%/+12.65%/-3.98%;毛利率分别为85.97%/77.47%/84.96%,分别同比+0.76/-2.41/+5.29pcts [7] - 截至2024年年末,五粮液/五粮浓香经销商数量分别为2652/1059名,分别同比增加82/245名 [7] - 2024年新增核心终端1.6万家,直营渠道“三店一家”建设成效明显,目前专卖店数量超过1700家;新兴渠道内容电商布局全面完成 [7]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8.67/9.26/10.0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14/13倍 [8] 财务预测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89,175|93,677|99,551|106,549| |增长率(%)|7.1%|5.0%|6.3%|7.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1,853|33,653|35,936|38,799| |增长率(%)|5.4%|5.7%|6.8%|8.0%| |摊薄每股收益(元)|8.21|8.67|9.26|10.00| |ROE(%)|23.4%|21.6%|20.3%|19.4%|[10]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指标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总计(百万元)|188,252|203,661|224,789|247,721| |负债合计(百万元)|51,857|47,654|47,700|47,719| |所有者权益(百万元)|136,395|156,006|177,089|200,003| |营业收入(百万元)|89,175|93,677|99,551|106,549| |净利润(百万元)|33,193|35,092|37,433|40,37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1,853|33,653|35,936|38,799|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百万元)|33,940|37,648|39,573|42,623| |营业收入增长率(%)|7.1%|5.0%|6.3%|7.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5.4%|5.7%|6.8%|8.0%| |毛利率(%)|77.1%|76.7%|76.7%|76.8%| |净利率(%)|37.2%|37.5%|37.6%|37.9%| |ROE(%)|23.4%|21.6%|20.3%|19.4%| |资产负债率(%)|27.5%|23.4%|21.2%|19.3%| |总资产周转率|0.5|0.5|0.4|0.4| |应收账款周转率|939.6|730.0|521.4|405.6| |存货周转率|1.1|2.0|2.1|2.3| |EPS(元/股)|8.21|8.67|9.26|10.00| |P/E|15.8|14.9|14.0|13.0| |P/S|5.6|5.4|5.0|4.7| |P/B|3.8|3.3|2.9|2.6|[11]
中炬高新: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经营节奏边际调整,价盘企稳回升-20250506
华鑫证券· 2025-05-06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炬高新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但成本下降优化毛利 库存去化顺利 价盘企稳回升 餐饮渠道和电商渠道有发展潜力 改革节奏优化叠加少数股权收回 经营效率持续释放 [1][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成本下降优化毛利 广宣费投提升 - 2025Q1毛利率同增2pct至38.73% 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下降 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增1pct/2pct至8.62%/8.07% 主要因公司战略性调控大单品费用投入及收入下滑致使费用率摊薄效果减弱 净利率同减1pct至16.46% [2] 库存去化顺利 价盘企稳回升 - 2025Q1酱油/鸡精鸡粉/食用油营收分别为6.48/1.30/0.51亿元 分别同减32%/29%/50% 主要因春节错期公司调整供货节奏及以稳价盘为中心推进去库调整 二季度以来降幅收窄 库存恢复良性 主品价盘企稳回升 公司开展区域代工业务并寻找复调相关标的挖掘增量空间 [3] 补齐餐饮品类矩阵 电商渠道放量 - 2025Q1分销渠道营收9.71亿元 同减31% 公司切入厨师资源强化餐饮渠道开拓 补齐品类矩阵 预计2025年年中将重点区域策略复制推广至全国 关注下半年成效 直销渠道营收0.56亿元 同增33% 电商渠道低基数下快速增长 线上价盘体系逐渐稳定 [4] 盈利预测 - 调整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17/1.29/1.43元 前值为1.22/1.41/1.62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15/14倍 [5] 财务数据预测 - 主营收入2024A为55.19亿元 2025E - 2027E分别为58.21/62.10/67.38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7.4%/5.5%/6.7%/8.5% 归母净利润2024A为8.93亿元 2025E - 2027E分别为9.20/10.09/11.21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47.4%/3.0%/9.7%/11.0% [11]
格力,新变化!董明珠,再出大手笔!
搜狐财经· 2025-05-05 00:40
文章核心观点 - 格力电器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发布,2024年营收下滑但净利润正增长,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双增,公司延续高分红做法并推出新渠道战略品牌,还公布了2025年经营计划 [1][3]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900.38亿元,同比下滑7.31%,归母净利润321.85亿元,同比增长10.91%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16.39亿元,归母净利润59.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8%和26.29% [3] - 2024年消费电器板块营收1485.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78.54%,同比下滑4.29% [4] - 2024年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收入172.46亿元,同比增加0.8% [4] - 2024年智能装备收入4.24亿元,同比减少36.68% [4] - 2024年“其他主营”收入34.85亿元,同比增长122.29% [4] - 2024年“其他业务”收入194.48亿元,同比减少33.88% [4] - 2024年营业总成本1548.68亿元,同比下降9.31%,销售费用从上年148.02亿元缩减至97.53亿元,同比减少约34.11% [5] 分红情况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加上2024年中报“10派10元”,2024年度每股分红达3元,股息率高达6.6% [3] 营收下滑原因 - 多元化战略尚未完全显效,空调主业受美的、小米等竞争对手挤压冲击 [4] - 渠道改革处于投入与磨合阶段,短期内难对销售形成有力支撑 [4] 渠道战略 - 财报首次出现“自主掌控”“自主可控”提法,推出全新渠道战略品牌“董明珠健康家” [5] - 通过多种渠道构建覆盖全国的双线融合销售网络,强化渠道零售和市场服务能力 [5] - 建立统一的全国营销和库存管理规划,提升渠道管理透明度和可控度,降低渠道库存,优化物流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5] - 打造线下体验式购物环境,整合多品类家电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5] - 已在陕西省开设50家“董明珠健康家”门店 [6] 人事变动 - 2025年4月22日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选举董明珠为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董事长,开启她第五个三年任期 [6] 2025年经营计划 - 聚焦产品驱动全域增长,多维布局助力营销突破 [8] - 深化终端建设,加速全国全品类专卖店焕新升级,提升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 [8] - 打造精准的产品矩阵,布局全价格段市场 [8] - 完善品牌生态,开拓市场新领域 [8] - 聚焦智能装备等产业,持续挖掘工业产品市场潜能 [8] - 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海外市场布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