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级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存储技术迭代无止境?巨头纷纷押注HBF
财联社· 2025-11-01 11:21
AI推理市场驱动存储行业变革 - AI推理市场快速增长 推动存储容量需求激增至数百EB级别[4] - 多模态AI模型发展 需要处理比纯文本多得多的数据 催生对海量存储容量的需求[3] - AI基础设施建置重心偏向推理服务 预计2026年企业级固态硬盘供应将吃紧 需求热潮延续至2027年[4] HBF(高带宽闪存)技术发展与前景 - HBF是一种通过堆叠NAND闪存制成的产品 结构类似HBM 提供约10倍于DRAM的容量[2] - 闪迪于2025年2月首次提出HBF概念 定位为结合3D NAND容量和HBM带宽的创新产品[2] - SK海力士与闪迪合作 计划2026年下半年推出首批HBF内存样品 首批采用HBF的AI推理设备样品预计2027年初上市[2] - 预计到2030年 HBF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美元 约占同年HBM市场规模(1170亿美元)的10% 将与HBM形成互补[2] - HBF被评估为“辅助内存” 用于弥补HBM容量不足 特性为“轻速度 重容量”[3] 存储巨头技术布局与竞争 - 三星、SK海力士、闪迪等存储厂商正纷纷投入HBF技术的研发[1] - SK海力士在2025 OCP全球峰会推出包含HBF的“AIN系列”新产品线 并与闪迪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制定HBF技术规范[1] - 三星已启动其自有HBF产品的早期概念设计工作[2] 存储行业“超级周期”与市场趋势 - 存储行业正处于“超级周期” AI推理应用推升对实时存取、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需求[4] -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客户开始从高度依赖HDD转向基于大容量QLC的企业级固态硬盘[4] - 因CSP建置动能回温 DDR5产品需求持续增强 2026年CSP的DRAM采购需求有望大幅成长[4] - 由于海外原厂产能限制 2025年第四季度存储涨价趋势预计持续[4]
美股异动 | 存储板块继续狂飙 希捷科技(STX.US)绩后大涨16%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22:19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希捷科技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26.3亿美元,同比增长21%,超出市场预期的25.5亿美元 [1] - 希捷科技非GAAP每股收益2.61美元,同比增长65%,超出预期0.21美元 [1] - 希捷科技给出26财年第二季度收入指引为27亿美元,同比增长25%,每股收益指引为2.75美元,营业利润率约为30% [1] - 受强劲业绩和指引推动,希捷科技股价周三大涨16% [1] - 存储板块其他公司股价亦大幅上涨,西部数据涨超11%,SanDisk涨超9%,美光科技和Rambus涨超3% [1] 行业趋势与前景 - 过去半年,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 [1] - 摩根士丹利研报预测,在人工智能热潮驱动下,存储芯片行业预计将迎来一个“超级周期” [1]
存储板块继续狂飙 希捷科技(STX.US)绩后大涨16%
智通财经· 2025-10-29 22:18
公司业绩表现 - 希捷科技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26.3亿美元,同比增长21%,超出市场预期的25.5亿美元 [1] - 希捷科技非GAAP每股收益为2.61美元,同比增长65%,超出预期0.21美元 [1] - 公司给出26财年第二季度收入指引为27亿美元,同比增长25%,每股收益指引为2.75美元,营业利润率约为30% [1] 股价市场反应 - 美股存储板块股价大幅上涨,希捷科技股价大涨16% [1] - 西部数据股价涨超11%,SanDisk股价涨超9% [1] - 美光科技和Rambus股价均涨超3% [1] 行业趋势展望 - 过去半年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 [1] - 摩根士丹利研报预测,在人工智能热潮下,存储芯片行业预计迎来一个"超级周期" [1]
重磅!SK海力士利润创新高:产能告急!扩资本开支!Q4开始供应HBM4!
美股IPO· 2025-10-29 15:37
财报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24.4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12.72亿元),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10% [3][4]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11.3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64.45亿元),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24%,创公司成立以来新高 [3][4]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率达47%,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6个百分点 [4] - 第三季度净利润12.60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19%,环比增长80% [4] HBM业务与技术进展 - 公司是全球HBM市场领导者,第二季度以62%的出货量份额位居首位,美光科技(21%)和三星电子(17%)紧随其后 [6] - 业绩增长得益于12层HBM3E和面向服务器的DDR5等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增加 [4][10] - HBM4已于9月完成开发并投入量产,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出货,并于2026年全面扩大销售 [5][10] - 已与主要客户就2025年HBM供应完成洽谈 [5][10] - 预计2027年HBM供应将持续紧张,未来五年HBM市场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0% [10] 市场需求与行业趋势 - AI基础设施投资增加推动整个存储领域需求大幅增长,AI服务器工作负载向通用服务器和边缘设备转移 [4][8] - 内存使用量呈指数级增长,DRAM(HBM、高性能DDR5)和NAND(eSSD)需求发生结构性转变 [8] - 全球DRAM bit需求预计从2025年增长17%-19%提高到2026年增长超过20% [12] - 全球NAND bit需求预计从2025年增长15%提高到2026年增长17%-19% [12] - PC级通用DRAM固定交易价格从2024年1月的1.35美元上涨至9月的6.30美元,涨幅达5倍 [12] 产能与资本开支 - 公司已为2026年锁定所有的DRAM和NAND客户需求 [7] - 提早开放M15X无尘室并开始引进生产设备,以尽早确保新产能并加速推进先进工艺转换 [7] - 2025年投资规模计划较2024年有所增加,将维持符合市场情况的最优化投资策略 [7] 各产品线运营情况 - HBM:12层HBM3E等高附加值产品群销售增加,再次刷新历史新高 [10] - DRAM:高于128GB的高容量DDR5出货量环比增加一倍以上,1cnm已实现稳定量产,计划2026年扩大产能 [11] - NAND:面向AI服务器的eSSD出现溢价,出货比重增加,计划扩大供应基于321层TLC、QLC产品 [11] 市场展望与行业周期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DRAM bit出货量将以低个位数环比增长,NAND bit出货量也将以低个位数环比增长 [12] - 行业正经历历史性“超级周期”,几乎所有内存半导体价格因结构性因素上涨 [12][13] - 半导体行业预计超级周期将强劲持续到至少2026年第一季度 [14] - AI技术革新推动存储器市场转变为新模式,需求扩散到所有产品领域 [12]
20cm速递丨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涨超2%,存储芯片可能进入“超级周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6:35
存储芯片市场动态 - AI推理需求快速增长推动服务器存储芯片用量大幅提升 [1] - 服务器存储价格提升 同时因挤占产能导致Q4手机及PC等终端存储价格同步提升 [1] - 下游需求复苏、消费类库存水位下降及新产品推出等因素叠加 推动存储价格或进一步上涨 [1] - 存储芯片可能进入"超级周期" [1] 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概况 - 跟踪标的为科创芯片指数(000685) 单日涨跌幅限制为20% [1] - 指数从科创板市场选取涉及芯片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环节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由50只代表性证券组成 以反映中国半导体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和发展趋势 [1] - 该指数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行业代表性 [1]
国际存储原厂持续涨价 殃及下游池鱼
中国经营报· 2025-10-24 23:43
内存价格飙升 - 全球内存现货市场经历迅猛涨价潮,DRAM与NAND闪存价格集体飙升 [1] - 集邦咨询数据显示,主流DDR4 1Gx8 3200MT/s芯片现货价从7.219美元跃升至7.931美元,周环比涨幅高达9.86% [2] - NAND闪存512Gb TLC晶圆价格单周飙升27.96%,报4.576美元,各容量晶圆均价涨幅达15%至20% [2] - 三星和SK海力士通知客户,第四季度DRAM与NAND合同价格将上调最高30% [1][2] 供需与库存状况 - DRAM库存周期从2023年年初的31周大幅降至2025年10月的仅8周,创下历史低位 [3] - 客户普遍采取双倍甚至3倍下单的策略,抢购行为持续升级 [3] - 库存紧张导致下游企业恐慌性采购,加剧供应短缺 [3] 存储原商业绩表现 - 三星电子存储芯片总销售额在7月至9月期间达到194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25% [3] - SK海力士第三季度销售额为17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 [3] - 三星电子第三季度营业利润达到12.1万亿韩元(约85亿美元),创下三年多来最高季度利润 [4] 对下游终端产业的影响 - 内存成本上涨对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的定价策略产生影响,多家手机厂商高管表示手机定价会偏高 [1][7] - 深圳华强北市场1TB二手硬盘价格从120-150元上涨至160-180元,2TB硬盘价格从180-230元飙升至约320元 [6] - 内存模组厂面临毛利率下降,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成品成本超过售价 [6] 行业周期判断与争议 - 存储行业或正在进入"超级周期" [4] - 有观点认为目前行业尚处于"强短缺周期",谈"超级周期"为时尚早,需关注渠道库存周转、资本开支和非AI需求三项指标 [4] - 判断"超级周期"是否成立需综合考量库存周期等关键指标 [5] 下游企业应对策略 - 下游企业可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锁定价格,以保障生产稳定性 [7] - 供应链多元化至关重要,应积极拓展渠道,与多家供应商建立合作以降低风险和成本 [7][8] - 加大研发投入,探索使用性价比更高的存储技术或产品进行替代,例如用LPDDR5替代DDR5可节省8%成本 [8]
存储价格狂飙,手机要越来越贵?
观察者网· 2025-10-24 15:21
红米K90系列发布与定价策略 - 红米正式推出年度旗舰K90系列,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和AI独显芯片D2,全系起售价2599元,比上一代涨价100元至500元不等 [1] - 新品不同存储版本的价差拉大,以K90标准版为例,12GB+512GB比12GB+256GB贵600元,上一代价差为400元,16GB+1TB比16GB+512GB贵500元,上一代价差为400元 [1] - 定价策略引发用户不满后,小米总裁卢伟冰解释称上游存储成本上涨远超预期且持续加剧,公司决定将K90标准版12GB+512GB版本首销月内降价300元,价格调整为2899元 [1] 存储芯片价格暴涨现状 - 今年第三季度,某些广泛应用于服务器、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的DRAM芯片价格同比上涨171.8% [3] - 市场消息指出,三星已通知大客户,第四季度DRAM类的LPDDR4X、LPDDR5/5X协议价格将上涨15%至30%以上,NAND类的eMMC/UFS协议价格预计涨幅在5%至10%左右 [3] - 随着DDR4相关产品逐步停产,其2026年产能预计仅为2025年的20% [3] - 内存价格在2025年迎来暴涨,DDR4价格暴涨超两倍,16GB条突破500元 [4] 存储芯片涨价原因分析 - AI热潮推动存储制造商竞相投入高带宽内存等先进产品,导致智能手机、计算机和服务器中广泛使用的普通存储芯片供应趋紧,引发客户恐慌性采购,进一步推高价格 [4] - 中国公司在DRAM和闪存领域突破,促使控制全球DRAM芯片市场约70%份额的三星和SK海力士加速向高端芯片转型,减少乃至计划停产DDR4内存颗粒,将产能转向利润更高的HBM和DDR5 [4] - 全球存储芯片行业加速迈入"超级周期",设备制造商疯狂囤积芯片,客户采取双倍/三倍下单策略 [4] 成本压力传导至手机终端 - 上游成本压力传导至手机产品,近期发布的旗舰和中端产品均出现涨价,vivo X300系列定价有100至300元涨幅,OPPO Find X9系列有200至300元涨幅,真我GT8系列涨价300至500元 [5] - iQOO 15系列起售价从3999元升至4199元,涨幅约5%,顶配版本涨价300元,涨幅约6% [5] - iQOO副总裁表示存储涨价影响新品首发期价格及后续全生命周期,大促期间价格下探力度将显著减小,影响产品生命周期销售节奏、备货及新机型规划 [7] 手机成本重心与厂商应对策略 - 手机成本重心包括存储、主处理器和屏幕,今年旗舰处理器联发科9500和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采用台积电第三代3nm制程,已有16%至24%的报价涨幅 [8] - 定制屏幕、定制芯片及黑科技功能推高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剧成本上涨 [8] - 小米17系列通过产品线布局应对成本上涨,标准版升级有限,亮点集中在Pro与Max版本,意在引导消费者购买高价版本,高端机型在影像配置上有所缩减以控制成本 [8] - 中低端手机对成本敏感度更高,真我中国区总裁坦言主芯片性能提升、存储涨价、影像研发投入加大等多重因素共同推高产品成本 [8] 存储芯片涨价趋势持续 - 全球第二大存储模组厂威刚董事长表示,当前DRAM、NAND闪存、SSD和机械硬盘四大存储类别全面缺货涨价的局面在其三十余年生涯中前所未见,第四季度才是存储大多头的真正起点和严重缺货的开始 [10] - 行业预测明年新旗舰内存同比涨幅20%至30%,REDMI K90系列搭载的LPDDR5X还有大幅上涨趋势 [10] - 旗舰处理器、2亿长焦、定制副芯、深度定制屏、大容量电池、端侧AI成为手机厂商决战利器,行业进入"高投入、高定价、高体验"新阶段,厂商需以更好产品应对市场考验 [10]
存储价格狂飙,手机被逼全面涨价?
观察者网· 2025-10-24 14:54
红米K90系列发布与定价策略 - 红米发布年度旗舰K90系列,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和AI独显芯片D2,全系起售价2599元,比上一代产品涨价100元-500元不等 [1] - 新品不同存储版本价差拉大,以K90标准版为例,12GB+512GB比12GB+256GB贵600元,上一代价差为400元;16GB+1TB比16GB+512GB贵500元,上一代价差为400元,引发部分用户不满 [1] - 针对定价争议,公司决定将K90标准版12GB+512GB版本在首销月内降价300元,价格调整为2899元 [1] 存储芯片价格大幅上涨 - 今年第三季度,某些广泛应用于服务器、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的DRAM芯片价格同比上涨171.8% [3] - 市场消息指出,三星已通知大客户,其第四季度LPDDR4X、LPDDR5/5X等DRAM产品价格将上涨15%至30%以上,NAND类的eMMC/UFS产品价格预计涨幅在5%至10%左右 [4] - 随着DDR4相关产品逐步停产,其2026年产能预计仅为2025年的20% [4] - 行业预测明年新旗舰手机搭载的LPDDR5X内存价格将有20%-30%的同比涨幅 [12] 存储芯片涨价的原因 - 全球科技巨头加码AI基础设施,存储制造商将产能转向高带宽内存(HBM)等先进产品,导致普通存储芯片供应趋紧,并引发客户恐慌性采购,推高价格 [5] - 中国公司在DRAM和闪存领域取得突破,促使控制全球DRAM市场约70%份额的三星和SK海力士加速向HBM和DDR5等高端芯片转型,减少DDR4产能 [5] - 设备制造商疯狂囤积存储芯片,甚至有客户采取双倍/三倍下单策略,导致内存价格在2025年暴涨,DDR4价格暴涨超两倍 [5] 成本压力传导至手机终端 - 存储芯片等上游成本压力已传导至手机终端,近期发布的旗舰和中端产品均出现涨价:vivo X300系列定价有100元至300元的涨幅;OPPO Find X9系列有200元至300元的涨幅;真我GT8系列涨价300元至500元;iQOO 15系列起售价从3999元升至4199元,涨幅约5%,顶配版本涨价300元,涨幅约6% [6] - 存储涨价影响产品全生命周期价格,导致大促期间价格下探力度显著减小,影响产品生命周期销售节奏和备货计划 [8] - 除存储外,主处理器和屏幕也是成本重心,采用台积电第三代3nm制程的旗舰处理器已有16%至24%的报价涨幅 [8] 手机厂商的应对策略 - 公司通过产品线布局应对成本上涨,将真正亮点集中在高端版本以吸引高端用户,并引导消费者购买价格更高的Pro及Pro Max版本 [9] - 为控制成本,高端机型在影像配置上有所缩减 [9] - 中低端手机对成本敏感度更高,面临主芯片、存储、影像研发投入加大等多重因素推高成本的挑战 [10] - 行业进入“高投入、高定价、高体验”的新阶段,厂商通过打造更好的产品来应对行业性的涨价问题 [12]
活久见,内存条涨成“理财产品”
36氪· 2025-10-22 10:21
内存价格暴涨与市场动态 - 2025年DDR4内存价格暴涨超两倍,16GB内存条价格突破500元[1] - DRAM现货价格在9月份较去年同期上涨近两倍,而4月份同比仅上涨4%[3] - 存储芯片行业正加剧迈入“超级周期”,设备制造商正疯狂囤积芯片[1] 供应紧张与需求激增 - 过去一两个月需求激增,客户普遍采取双倍或三倍下单策略,抢购行为持续升级[1] - DRAM芯片的平均库存周期已降至八周,远低于去年同期的十周及2023年初的31周[6] - 传统数据中心更新换代周期、手机销量超预期共同加剧非HBM内存芯片供应紧张[2] 产能转移与战略调整 - 内存芯片制造商将更多产能转向高带宽内存芯片生产,以应对AI和高性能计算需求激增[1] - 三星和SK海力士等厂商计划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完全停止DDR4内存颗粒生产,将产能全面转向DDR5和HBM等高端产品[2] - 中国公司在低端DRAM芯片上日益激烈的竞争,促使主要厂商加速向高端芯片转型[2] 行业盈利与公司表现 - 三星7-9月期间标准DRAM业务运营利润率约为40%,HBM业务利润率达60%[9] - 若当前涨势持续,明年非HBM内存芯片的盈利能力可能超越HBM[9] - 内存芯片制造商股价大幅上涨:三星股价年内涨幅超80%,SK海力士和美光股价分别飙升170%和140%[9] 成本压力与市场影响 - 存储芯片价格飙升给消费电子和服务器制造商带来额外成本压力,部分企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9] - 例如,英国个人电脑制造商Raspberry Pi因内存成本较一年前上涨约120%而宣布涨价[9] - 威刚董事长表示,当前DRAM、NAND闪存、SSD和机械硬盘四大存储类别全面缺货涨价的局面前所未见[8] 市场展望与投资驱动 - 摩根士丹利预计科技巨头今年将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投入4000亿美元[2] - 威刚董事长认为第四季度是存储严重缺货的开始,并预言明年产业荣景可期[8] - 部分投资者警惕人工智能泡沫迹象,有观点认为当前是持续一两年的经典短缺周期,预测芯片行业将在2027年进入衰退期[10]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0月22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2 08:09
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调整 - 近期基金行业出现产品风险等级集中调整,中信银行自10月15日起对代销的17只资管产品进行风险等级调整,其中15只基金等级上调 [1] - 富国基金、天弘基金、海富通基金、融通基金等公募机构也调整了旗下部分产品风险等级,且多数为调升 [1] - 风险等级上调的深层原因包括波动率上升、最大回撤偏离倍数增加、规模下降,对债券基金而言,债市波动加剧与部分基金权益仓位提升是两大推手 [1] 保险资管产品业绩 - 10月以来已披露净值的1583只保险资管产品中,有1468只今年以来实现正收益,占比高达92.7% [1] - 权益类保险资管产品收益表现亮眼,今年以来平均回报率为28% [1] - 保险资金配置重点为高股息、高成长资产,并通过另类投资拉长久期、平滑净值波动、增加收益弹性以实现收益来源多元化 [1] 伦敦银价格波动 - 10月21日午后,伦敦银现货价格短线跳水,跌破50美元/盎司 [2] - 今年以来截至10月21日,银价累计涨幅约70%,重回历史高位 [2] -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银价短期下行风险逐渐累积,投资资金短期回流可能引发价格大幅回调 [2] 银行板块与红利资产 - 10月21日,农业银行A股股价续创新高,日K线录得13连阳,收盘涨1.68%至7.88元/股 [3] - 农业银行A股市净率站上1倍关口,打破了国有银行长期"破净"的局面 [3] - 优质资产的高股息率叠加稳健业绩表现吸引资金流入,银行等红利资产正迎来新一轮"价值发现" [3] 锂电原材料市场 - 9月15日以来,六氟磷酸锂价格已上涨44%,最近十天左右跳涨33% [3] - 9月磷酸铁锂产业产能利用率为73.46%,进入繁荣区间,头部企业如湖南裕能、富临精工、国轩高科等继续满产 [3] - 二梯队中前期有闲置产能的企业逐渐重新开启,奔向满产 [3] 存储芯片市场周期 - A股存储芯片相关公司盈利预期改善、股价高涨,行业"超级周期"来临 [4] - 本轮周期由AI驱动,数据中心大容量存储需求高速增长,叠加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渗透率提升共同推动 [4] - 分析人士预计AI服务器存储产品涨价潮或延续至2026年,国内公司受益于"价格回升+国产替代"双重驱动 [4] A股三季报业绩 - 截至目前,共有360家上市公司已披露三季报业绩数据,其中254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为盈利且同比增长,占比达七成以上 [5][6] - 业绩增长公司主要分布于电子、基础化工、汽车、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等行业,电子行业入围公司数量最多达32家 [6] - 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及应用场景扩展,多个电子细分行业景气上行,相关龙头公司业绩爆发 [6]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 商业航天产业正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市场化、资本化的新阶段 [7]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多家头部企业陆续启动上市辅导 [7] - 资本市场热情高涨,相关概念股获机构密集关注 [7] 快递行业与电商大促 - 多家快递企业正积极部署"双11"大促保障工作,应对物流高峰 [8] - 头部快递公司全面推进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大在分拣作业管理、智能路由规划、无人车配送、人工智能客服等方面的建设力度 [8] - 行业趋势是反对"内卷式"竞争,着力促进服务提质增效 [8] 跨境ETF溢价风险 - 10月21日,日经225指数收涨0.27%报49316.06点,韩国综合指数涨0.24%报3823.84点,日韩股市续创历史新高 [8] - 多只跟踪境外指数的跨境ETF溢价率较高,例如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ETF(QDII)溢价率高达16.89% [8] - 多家基金公司紧急发布风险提示,盲目追高可能导致重大损失 [8] 智能眼镜市场前景 - 2025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 [9] - IDC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 [9] - 中国市场份额将稳步提升,预计五年复合增长率(2024年至2029年)将达到55.6%,增速位居全球首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