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新周期 新技术 新生态丨2025(第十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锂电金鼎奖颁奖典礼&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12月17-19日,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11-15 16:44
活动核心信息 - 活动名称为2025(第十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锂电金鼎奖颁奖典礼&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2025起点用户侧储能及电池技术论坛 [2] - 活动主题为新周期 新技术 新生态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12月17日至19日,地点在深圳 [1][2] - 活动规模为线下2000+嘉宾,在线直播观看30000+ [2][3] 行业背景与趋势 - 电池技术方面,46系大圆柱电池因宝马宣布2026年装车而引发行业加速布局,全极耳圆柱电池已开始量产,固态电池热度持续维持在高位 [1] - 储能领域,2025年国家取消强制配储政策,314Ah电芯正逐步替代280Ah成为主流,同时宁德时代等企业发布500Ah以上容量电芯,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全球储能行业造成冲击 [1] - 新兴应用场景如人形机器人因宇树机器人登台春晚而火爆,低空经济政策频出推动eVTOL行业发展 [1] - 材料方面,9系超高镍三元正极开始大规模应用,磷酸锰铁锂正极在商用车和两轮车开始试水,硅基负极搭配全极耳技术应用增多 [1] 活动亮点与架构 - 活动包含九大专场论坛,60+重磅演讲嘉宾深度探讨技术突破、安全挑战与价值链重构等核心议题 [3] - 同期举办第10届锂电金鼎奖评选和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 [2][3][7] - 设有50+展商,涵盖锂电池、储能电池、固态电池等上下游全产业链企业 [3] - 起点锂电视频号全程线上直播,覆盖20000+专业观众及全行业100万+粉丝 [3] 专场论坛与核心议题 - 圆柱电池技术专场聚焦全极耳圆柱电池快充生态(5分钟200km续航)、大圆柱电池标准化与安全制造、46系大圆柱储能电池应用等议题 [5] - 软包电池及高能量密度技术专场探讨软包电池超快充与热管理革命(突破6C充电极限)、如何成为500Wh/kg+高能量密度电池核心载体等议题 [5][6] - 电池新材料新工艺专场议题包括超高镍三元正极产业化、锂锰基正极崛起、硅碳负极气相沉积技术、固态电池中段工艺变革等 [6] - 储能电池及方形电池技术专场涉及2025全球用户侧储能行业白皮书发布、方形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创新、大型储能电站集成设计等议题 [6] - 户储及便携式储能应用专场聚焦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与实践、技术发展趋势等议题 [6] 锂电金鼎奖评选 - 金鼎奖是起点研究院等机构联合100+行业技术专家推出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优秀品牌评选活动,旨在鼓励行业创新发展 [7] - 2025年为第10届评选,报名时间为2025年9月1日至11月25日,线下颁奖于2025年12月19日在深圳举行 [8] - 具体奖项涵盖电芯技术、各类储能电池、材料、设备、PACK应用、安全技术、服务商、明星产品等15个类别 [8][13]
宇树科技IPO,相关受益公司名单
搜狐财经· 2025-11-15 16:12
宇树科技IPO进程 - 中信证券发布宇树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完成报告,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提交上市申请 [1] - 宇树科技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明星公司,亦是全球首个实现盈利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其上市将吸引资本市场对整个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关注 [1] 持股/参股概念股 - 巨星科技通过旗下子公司直接持有宇树科技股权,股权投资关系明确 [3] - 京山轻机通过产业投资基金参与宇树科技早期投资,关联度较高 [3] - 首开股份通过金石成长基金间接持有宇树科技约0.85%股份,在A股上市公司中间接持股比例较高 [3] - 金发科技通过金石成长基金间接持股4.77%,同时提供轻量化材料,其机器人外壳材料市占率超60%,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35.5% [3] - 卧龙电驱间接持股0.1525%,联合研发无框力矩电机关节模组,公司电机技术全球前三,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6.76%,毛利率提升至28% [3] - 景兴纸业与荣晟环保通过容腾基金分别间接持股0.036%和1.429%,业务协同性较弱 [3] - 中科创达通过深圳安创科技股权投资合伙企业间接持有股权 [3] - 中际旭创通过容腾基金间接持股0.04679%,为光模块龙头但机器人领域布局有限 [4] 核心供应商概念股 - 中大力德为行星减速器核心供应商,2025年订单锁定32亿元,占宇树科技成本36%,其减速器国产化率第一,海外收入增长92% [6] - 长盛轴承独家供应自润滑轴承,渗透率超80%,轴承寿命达12万小时,2025年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升至8% [6] - 奥比中光为3D视觉模组独家供应商,供货占比72%,动态手势识别延迟小于5毫秒,2025年上半年营收翻倍 [6] - 绿的谐波为谐波减速器供应商,单机用量14-20个,全球市占率25%,成本较日本企业低40% [6] - 汉威科技供应柔性触觉传感器,单台价值8000元,打破韩国ELK垄断,支持0.1N级力度感知 [6] - 全志科技为宇树科技核心芯片供应商,提供用于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的芯片 [6] - 蔚蓝锂芯为宇树科技锂电池核心供应商,2024年配套占比约60% [6] - 鸣志电器为宇树机器人关节提供空心杯电机等产品 [6] - 汇川技术为宇树机器人提供电机,是动力系统核心,亦被推测为潜在伺服系统供应商 [6] 技术合作方概念股 - 科大讯飞与宇树科技合作开发"机器人大脑",整合多模态感知与大模型,其语音识别全球领先,2025年研发投入23.92亿元 [8] - 凌云光与宇树科技联合开发FZMotion动捕系统,应用于央视春晚机器人表演,光学动捕精度达0.1毫米,2025年股价涨幅超200% [8] - 中科创达为宇树科技提供运动控制算法,持股1.86%,边缘计算模块适配性强,单台授权费5000元 [8] - 双林股份传动部件处于验证阶段,市盈率超210倍 [8] - 盛通股份与宇树科技开展机器人教育合作,商业模式为"硬件+课程" [8] - 兆威机电为灵巧手模组供应商,2025年初股价涨幅100% [9] - 利达尔为宇树机器人提供5G通信模组、传感器融合及室内定位等技术 [9]
宇树科技,IPO辅导完成!
新浪财经· 2025-11-15 15:55
IPO进展 - 中信证券已完成对宇树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工作,认为公司具备成为上市公司应有的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 [2] - 公司预计将于10月至12月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3] - 公司IPO辅导备案于2025年7月18日获中国证监会公示,并于2025年第五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更名议案,正办理工商变更程序 [2][3] 公司财务与运营状况 - 公司年度营收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并且是业内少数实现连续盈利的机器人企业 [5] - 公司规模达到约1000人 [5]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上半年,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非常火爆,在政策支持下,行业整机及零部件厂商平均增长达50%至100% [5]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于10月20日发布全新一代仿生机器人Unitree H2,高180cm,重70kg,具备舞蹈、功夫表演等运动控制能力 [5] - Unitree H2配备了31个关节,相比此前发布的R1机型的26个关节,关节数量提升19%,灵活性显著增强 [11] - 公司产品线包括R1、H1、G1三款人形机器人,其中H1是发布于2023年8月的国内第一台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11] 产品定价 - 公司人形机器人产品定价分别为:R1为3.99万元起,G1为9.9万元,H1为65万元 [12] 公司基本信息 -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8月26日,是一家聚焦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3]
【新华财经调查】富临精工:电关节进入小批量交付阶段 多个产线已部署智元具身工业机器人
新华财经· 2025-11-15 15:19
公司业务进展 - 智元具身工业机器人已部署于公司多个产线关键点位,覆盖从原料处理到装配等多个环节 [1][4] - 公司机器人电关节相关产品进入小批量生产与交付阶段,并已建成一条年产15万套的中试线 [2] - 公司与智元、巨星新材料等成立合资公司成都安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业务涵盖机器人应用系统解决方案销售与服务等 [5] 公司技术与合作优势 - 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有二十余年积累,产品线覆盖传统发动机精密件、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等多个关键板块,VVT等产品具备技术优势 [2] - 汽车与机器人两大领域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存在显著共通性,如精密减速器对材料强度、传动精度的要求与汽车转向系统部件高度重叠 [2] - 通过与智元的合作,公司构建"研发-应用-反馈-优化"的闭环能力,借助真实工业场景验证电关节性能并为拓展客户提供案例 [4]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全球机器人需求持续增加,国内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趋势增强,国内品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3] - 人形机器人产业作为融合AI、高端制造等技术的复合型赛道,正吸引多家具备精密制造能力的企业加速布局 [6] - 具备核心精密制造能力的企业将有望在多个高端制造领域打开成长空间,工业机床、低空经济等领域对精密零部件需求空间广阔 [6]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正在构建"技术+市场"双轮驱动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布局 [4][5] - 基于对系统性、一体化设备解决方案需求的预判,公司已在工业机床温控领域展开技术布局,开发了能将油温波动稳定控制在±0.5℃的系统解决方案 [6][7]
宇树科技,IPO辅导完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5 11:01
IPO进展 - 中信证券已完成对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工作,认为公司具备成为上市公司应有的治理结构、会计基础和内部控制[1] - 公司预计将于10月至12月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2] - 公司IPO辅导备案登记材料于2025年7月8日提交,并于7月18日完成公示[2] - 公司于2025年第五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更名为“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办理工商变更程序[2] 公司基本面 - 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26日,是一家专注于消费级和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3] - 公司年度营收已超过10亿元,并且是业内少数实现连续盈利的机器人企业[5] - 公司规模达到约1000人[5] 行业动态与产品发布 - 2025年上半年,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非常火爆,在政策支持下,行业整机及零部件厂商平均增长50%—100%[5] - 公司于10月20日发布全新一代仿生机器人Unitree H2,高180cm,重70kg,具备舞蹈、功夫表演等运动控制能力[5] - Unitree H2配备31个关节,相比此前发布的R1机型关节数量提升19%,灵活性显著增强[11] - 公司产品线包括R1、H1、G1三款人形机器人:R1于2025年7月发布,身高1.2米,尚未量产;H1于2023年8月发布,是国内第一台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G1于2024年5月发布[11] 产品定价 - R1定价为3.99万元起[11] - G1定价为9.9万元[11] - H1定价为65万元[11]
9点1氪:上海“绿捷食安事件”8名责任人被捕;1299元起的iPhone Pocket多款开售即告罄;理想汽车内部就两起事故问责
36氪· 2025-11-15 09:12
上海绿捷校园餐食安全事件 - 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因供应问题虾仁炒蛋等校园午餐,被查明存在违法犯罪事实,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华等8名责任人已被依法执行逮捕[2] - 相关部门拟依照法定程序吊销该公司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及营业执照[2] - 市属国企光明食品集团已于9月23日起临时接管全市484所学校的校园餐供应,以确保学生就餐不受影响[2] 消费电子与智能硬件 - iPhone Pocket于11月14日开售,长款(1899元)和短款柑橘色开售即告罄,市场热情高涨[3] - 得物App数据显示,iPhone Pocket出现市场溢价,长款市场价上涨至2399元,短款价格上涨至1699元,最高溢价达500元[3] - 小度AI眼镜Pro于11月13日正式发布,机身重量仅39克,并搭载了多模态AI智能助手“超能小度”及第一代骁龙AR1平台[19] - 文章指出当前手机市场存在同质化竞争,厂商聚焦于芯片、摄像头数量等参数内卷,但产品缺乏趣味性,引发对年轻人“理想手机”需求的探讨[22]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 - 理想汽车针对两起批量质量事故进行内部问责,共处理18名员工,事故涉及2024款MEGA车辆冷却液渗漏及L系列25款车辆下摆臂衬套异响[3] - 中国首艘符合新能源汽车海运国际新标准的汽车运输船“太平洋号”在山东烟台完工,该船拥有7000个车位,采用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动力,标志着在新能源汽车海运专用船舶建造领域实现关键突破[10] - 特斯拉正在为旗下车型加入苹果CarPlay支持,并已展开内部测试,计划在未来数月上线,CarPlay将在特斯拉自家界面的窗口中运行,不会接管整个系统或访问其FSD功能[11]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 具身智能公司Dexmal原力灵机完成A+及A轮融资,两轮融资总额近10亿元,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蔚来资本等,资金将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软硬件技术研发与落地[17] - 普利特表示正加快推进其材料(如改性PEEK、PPS等)在人形机器人行业中的应用,产品可用于机器人的关节、轴承、齿轮、结构件等部件,目前正与相关客户共同开发和验证[13] - 大疆首次公开展示其全新长测程高精度激光雷达“禅思L3”的高标准生产线[7] - OpenAI在日本、新西兰、韩国等地试点推出ChatGPT群聊功能,支持用户邀请他人进入共享空间进行协作[14] 互联网与科技平台动态 - 微信宣布小程序将在iOS端支持接入虚拟支付,并欢迎苹果推出的“小程序合作伙伴计划”,将尽快为开发者提供接入服务[5] - 抖音直播公布2025年以来累计处罚8.8万人次因低俗诱导打赏,并无限期回收11.7万个因色情违规的直播账号权限[7] - 网信部门从严整治利用AI仿冒公众人物开展直播营销问题,累计清理违规信息8700余条,处置仿冒账号1.1万余个[9] - 三只羊旗下账号“小杨臻选”在抖音平台悄然复播,开播20分钟观看人次近2万,在线人数超1000人,其自营垃圾袋单品在20分钟内销量突破500单,销售额超1万元[8] 公司资本运作与融资 - 泽璟制药公告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推进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15] - 炬芯科技公告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18] - 前有赞COO浣昉创办的AI公司“Dealism”完成15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红杉中国等跟投[16] - 英伟达支持的澳大利亚人工智能公司Firmus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5亿澳元(约3.249亿美元),以加速其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计划[15] 国际贸易与政策 - 东盟首次超过欧盟,成为浙江省前10个月的最大贸易市场,该省进出口总值达4.6万亿元,同比增长5.3%[7] - 福建省多地(如福州、泉州、三明、莆田)公告将暂停汽车置换更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等补贴活动[6]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11月17日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9] 行业监管与法律事务 - 英国竞争上诉法庭拒绝苹果公司就滥用市场主导地位裁决提出的上诉,苹果面临逾10亿英镑的潜在罚款,并表示将采取进一步行动[10] - 谷歌在欧盟29.5亿欧元反垄断诉讼中提出广告技术调整方案,该方案包含产品调整以终止欧盟委员会质疑的特定做法,但谷歌不同意裁决并将提出上诉[10] 其他行业动态 - 青岛啤酒董事长姜宗祥回应收购即墨黄酒终止,表示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不变,未来仍会考虑新并购机会,并谈及与并入的青岛饮料集团的业务整合[11] - 中国通号研发的ETCS-400T车载产品获得奥地利官方运营许可,标志着中国高铁车载信号技术成功进入欧洲核心市场[20] - 网易云音乐生成式推荐大模型“Climber”荣获全球学术会议CIKM2025应用类最佳论文奖[14]
超8亿元人形订单、数百台集中交付,「优必选」已迎“新生”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11-15 08:05
商业化进展 - 首批数百台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正式开启量产交付,将分批投入产业一线应用[2] - 公司已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等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是全球与外部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和公开宣布意向订单最多的人形机器人公司[4] - 2024年三季度以来获得多笔大额订单:7月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7];9月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7];9月子公司UQI优奇与天奇自动化签订3000万元工业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7];10月获得A股某知名上市汽车科技公司3200万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7];10月中标广西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及测试中心设备采购项目,金额达1.26亿元[7];11月中标自贡数投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项目,订单金额达1.59亿元[8] - 截至2024年11月,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超8亿元合同(含上半年已交付近5000万元订单),不包括天工行者订单(已获数百台订单,今年预计交付超300台)[8] - 公司预计2025年内将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7] - Walker S单台售价超90万元,位于国内人形机器人产品价格首位[11] 技术路线 - 公司具备人形机器人领域全栈式技术能力(本体、小脑和大脑),核心技术包括自研群脑网络2.0(BrainNet 2.0)和智能体技术Co-Agent等,实现人形机器人单机自主和群体协同工作[12] - 2024年5月12日,公司与华为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重点聚焦于产品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及产业体系创新[12] 市场竞争格局 - 特斯拉Optimus Gen3样机延迟至2025年一季度(二月或三月),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仍处于科研状态,其他人形机器人创企专注于科研、展览、娱乐等非价值型场景[3] - 国内已有四家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完成股改,分别为宇树科技、乐聚机器人、云深处和智元机器人,其中宇树科技和乐聚机器人已完成辅导备案,开启IPO进程[17] - 2025年7月8日,智元机器人通过协议转让+要约收购方式获得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6.99%股权,成功完成收购,率先打开二级市场融资渠道[17] 二级市场表现 - 公司于2023年12月29日以发行价90港元在港交所上市,巅峰股价到达328港元,后续一度下探到40.8港元,目前恢复到130.7港元(11月14日收盘价)[15] - 2024年9月股价涨幅超61%[15] - 智元机器人收购的上纬新材于7月9日复盘后迎来11连板,打破A股上市公司最长连板记录,成为A股年内首只10倍股(巅峰超过15倍)[17] 行业催化剂 - 机器人板块行情核心催化主要来自特斯拉Optimus,四季度催化事件包括审厂、10月三季度业绩交流会、11月股东大会等[19] - 伴随Optimus Gen3样机推迟至明年一季度,整个机器人板块目前处于利好空窗状态[19] - 11月份至今,二级市场机器人板块行情表现不佳,尤其是特斯拉产业链公司[20]
11月以来近770家公司获机构调研 电子和机械设备行业继续获得青睐
中国证券报· 2025-11-15 06:31
机构调研概况 - 11月以来已有近770家公司接待各类机构调研 [1][2] - 超过一半被调研公司股价在11月以来取得正收益 [4] - 超过40家北交所上市公司11月以来获得机构关注,同惠电子累计获得48家机构调研,是最受关注的北交所标的 [3] 重点被调研公司 - 立讯精密成为机构最青睐的标的,11月以来累计接待222家机构调研 [1][2] - 百济神州-U累计接待202家机构调研,机构关注CDK4竞争格局等话题 [2] - 汇川技术、安集科技、通宇通讯、天合光能、博盈特焊等公司关注度居前,11月以来均接待超100家机构调研 [2] 被调研公司市场表现 - 华盛锂电11月以来累计涨幅接近190%,公司表示动力电池与储能行业蓬勃发展带动添加剂产品需求增长 [4] - 富祥药业股价11月以来累计上涨逾80% [4] - 英方软件、丰元股份、永太科技、大中矿业等获机构调研的公司,股价11月以来累计涨幅均在40%以上 [4] 机构调研行业分布 - 电子行业和机械设备行业是机构调研最集中的方向,各有92家公司获得调研,数量并列第一 [5] - 基础化工、电力设备、汽车等板块机构关注度居前,11月以来均有超过60家行业公司获得调研 [5] 2026年电子行业投资机遇 - 在AI驱动下,半导体产业链正迎来以产能扩张和供应链安全为特征的结构性机遇,看好先进制程与先进封装细分领域 [6] - 就AI算力而言,高额资本开支会沿着基础设施层传导,建议关注PCB、液冷、光模块、HVDC等重要环节 [6] - AI需求驱动存储行业进入"超级周期"新阶段,价格全面上涨与技术范式革新共同构成核心投资主线 [6] - 消费电子方向,国产SoC厂商业绩兑现有望驱动估值系统性上行,完成"戴维斯双击" [6] 2026年机械设备行业投资机遇 - 机械设备行业有望呈现结构性繁荣的景象 [7] - 投资策略建议聚焦两条主线:一是聚焦新技术,优选技术变化密集、资本开支旺盛的新兴产业方向,如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设备、可控核聚变、PCB设备等 [7] - 二是寻找新增量,即寻找降息及制造业产能转移背景下的受益者,如工程机械、工具五金、矿山机械、油服设备、注塑机等,该类企业普遍有较低的估值和较高的业绩增速 [7]
绿的谐波(688017):25Q3营收及业绩高增,主业优化,积极推动人形业务拓展
长江证券· 2025-11-14 23: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3] 核心观点 - 公司主业受益于工业机器人需求景气、谐波减速器应用场景渗透率提升及公司积极扩产,经营持续向好 [2][13] - 人形机器人业务收入预计继续大幅提升,谐波减速器已切入头部客户量产订单,丝杠验证稳步推进 [2][13]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及业绩实现高增长,规模效应下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改善 [6][13]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47.36%;实现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59.21% [6]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49.92%;实现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增长81.19% [6]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36.60%,同比下降2.9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3.35%,同比上升1.64个百分点 [1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销售毛利率为39.56%,同比上升1.46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25.67%,同比上升3.91个百分点 [13] - 期间费用率受益于销售增长摊薄,2025年前三季度同比降低4.26个百分点 [13] 主业经营状况 - 2025年1-9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48万台,同比增长29.80%,行业景气度延续 [13] - 公司谐波减速器作为核心零部件直接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公司通过扩产和提升市占率策略推动产销提升 [2][13]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公司谐波减速器卡位核心客户,国内客户已有量产订单出货,预计人形谐波出货量已占据一定比例 [2][13] - 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厂商总体出货量规划在万台级,头部客户明年规划更加积极 [2][13] - 公司积极推进行星滚柱丝杠在人形领域的验证及在非机器人行业应用场景的研发工作 [2][1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1.56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27倍、173倍 [13]
振华风光:公司正加快布局低空经济、低轨卫星等未来产业
证券日报· 2025-11-14 22:13
公司核心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要专注于高可靠集成电路市场 [2] - 公司正结合发展战略及市场需求加快布局新产业 [2] 公司未来产业布局方向 - 公司布局方向包括低空经济和低轨卫星 [2] - 公司布局方向包括人形机器人和商业航天 [2] - 公司布局方向还包括汽车电子领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