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
搜索文档
绿水青山遍神州 “数”看产业与金融共谱新画卷
上海证券报· 2025-10-20 02:49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 [1] - 2024年森林覆盖率达25%以上,较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贡献全球约1/4新增绿化面积 [1] - 2024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12% [1] 绿色金融体系发展 - 多层次、广覆盖的绿色金融体系为绿色产业提供充沛资金支持 [2]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 [2][3] - 已形成以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为主体,绿色股权、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等多元业态协同发展的体系 [3]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2021年7月启动,截至2025年8月底配额累计成交量6.96亿吨,累计成交额478.26亿元 [3] - 2024年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金额达181.14亿元,创年度新高 [3] 重大绿色工程项目 - 浙江建德华东地区最大抽水蓄能电站计划总投资125.25亿元,建成后预计年节约标准煤4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6万吨 [4] - 项目方协鑫集团看好储能市场发展确定性及该电站未来经济效益 [4] 政策支持与顶层设计 - "十四五"期间出台《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等政策法规为绿色产业指明方向 [4] - 2024年4月央行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2025年1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5] - 相关政策通过补贴和低成本资金直接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 [6]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出现ESG挂钩贷款等创新模式,如天合光能与兴业银行签署协议,将贷款利率与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等ESG表现动态挂钩 [6] - 杭州银行在浙江丽水创建零碳银行网点,支持屋顶光伏、充电桩、农光互补等气候投融资项目 [6] - 中国银联联合39家银行发行近800万张绿色低碳卡,共建13个绿色场景碳减排模型,鼓励绿色消费积累积分 [7] 资本市场支持与产业融合 - 新材料企业道生天合成功上市,其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连续三年全球第一,IPO募投用于新能源汽车胶粘剂扩产 [8] - 资本市场为绿色技术、新能源、环保企业提供IPO等多元化产业拓展工具,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8] - 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融合,需面向绿色、低碳相关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与服务 [9]
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落地内蒙古
中国新闻网· 2025-10-19 21:39
项目概况 - 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正式落地内蒙古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 - 项目由内蒙古国轩零碳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生产运行用电全部实现绿色能源替代 [2] - 项目并网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万吨、减少标煤消耗约16万吨 [2] 项目规模与技术路径 - 4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工厂已投入生产 [2] -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石墨化处理需维持约3000℃超高温,每吨产品电耗约6000度 [2] - 公司通过绿电直供、节能降耗、绿色物流、循环生态、智慧管理“五大路径”系统化推进零碳转型 [2] 行业与区域影响 - 项目助力乌海市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标志着该市正由以煤炭闻名的“黑”向“绿”转变 [2] - 项目构建了从能源供给到消费终端的全链条减碳体系 [2]
雪迪龙拟以不超4亿元购买土地使用权 投资建设创新产业基地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10-19 16:36
公司投资计划 - 公司拟参与竞拍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建设创新产业基地项目[1] - 项目拟投资金额不超过4亿元人民币 资金将用于购买土地使用权、建设仪器仪表生产研发中心及生产线、铺底流动资金等[1] - 投资项目新增色谱和质谱生产线 并新增碳监测、碳计量系统及工艺过程仪表分析的生产研发[1]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建设有利于提升高端科学仪器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和产业基础能力 完善公司产业布局并拓展产品上下游[3] - 项目实施有助于吸引和培养专业人才 提升公司技术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 为下一阶段高速发展奠定基础[3] - 项目符合公司战略规划及经营发展需要 有助于巩固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市场地位[3] 公司业务与技术基础 - 公司业务聚焦环境监测、碳监测碳计量、工业过程分析、科学仪器、环境综合服务等领域[1] - 公司已构建"智能装备+智慧运维+数智应用"三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以助力环境改善及"双碳"目标实现[1][2] - 公司在质谱技术领域已形成飞行时间质谱等系列产品 可分析气体、水、土壤中的VOCs/SVOCs、无机气体及材料表面特性[2] - 公司工业和实验室色谱分析仪涵盖从痕量到常量气体分析 应用于半导体、食品医药、航天冶金等多个领域[2] 行业背景与产品应用 - 高端科学仪器是支撑国家重大任务和前沿研究的战略性工具 其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和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2]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 自主研发生产污染源碳排放监测、大气环境温室气体监测等多系列碳计量产品[2] - 公司碳计量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石化、化工、船舶等行业领域[2]
CICAS专项赛事落地,中国“智能低碳”突围再添深圳方案
南方都市报· 2025-10-19 15:14
国家"双碳"战略再添深圳方案。10月18日,2025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简称: CICAS)智能低碳专项晋级赛在深圳收官。一批前沿赛题直面能源产业转型痛点,最终共有22支项目团 队挑战胜出,为中国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具有创新示范效应的AI应用解决方案。作为AI先锋城市,深圳 也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带来解题思路。 本届CICAS专项晋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CICAS组委会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承办。 南都湾财社记者也留意到,作为大赛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深圳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在全国率先提出建 设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先锋城市",构建要素支撑、中试验证、场景对接、资本赋能、人才服 务及生态营造等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目前深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超过60%的AI企业聚 焦应用层,展现出"应用驱动"的动能。 从赛事结果看,经过专家评审、路演答辩等角逐,决出3支特等奖团队,4支一等奖团队,6支二等奖获 奖项目团队,9支三等奖获奖项目团队。其中特等奖及一等奖队伍将晋级第三届CICAS全国总决赛,继 续竞逐更高奖项。 入围"智能低碳"项目的社会价值也成为看点。主办方介绍,山东大学参赛项目" ...
上合组织携手烁范智能:以原厂技术重塑二手设备价值
起点锂电· 2025-10-19 14:38
固态电池行业展会 - 2025年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CINE2025固态电池展将于11月6-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商规模超过200家,参会企业达2000家,预计吸引专业观众20000人次 [1] - 同期将举办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和SSBA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理事会,首批参展及参会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广汽、先导智能等产业链头部公司 [1][9] 烁范智能国际合作项目 - 烁范智能获得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唯一授权,成为"SCO产业链循环与再制造项目"在薄膜方向的独家执行方,负责对成员国13条现有产线进行改造升级,并考察收购6条二手旧线 [2] - 合作业务模式为上合组织提供成员国企业需求名单,烁范智能基于名单从其二手基膜线库存中筛选适配设备,并进行定制化改造和交付保障,形成需求对接-设备筛选-定制改造-交付保障的闭环 [4][5] - 公司凭借其在双向拉伸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包括自主创新的拉伸工艺、控制系统及节能技术,能为BOPP、BOPET、BOPA等不同材料的二手设备提供精准评估和核心技术赋能 [8] 薄膜设备循环利用市场前景 - 烁范智能与上合组织的合作契合供应链协同出海和本地化生产策略,上合组织成员国承诺负责合作伙伴在本地市场的产线法规注册、本土化生产体系建设及供应链布局 [3] -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该合作模式旨在拓展二手装备资源化利用的全球网络,助力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塑造低碳循环的薄膜产业新生态 [6]
包钢股份系统构建绿色制造三大支柱
内蒙古日报· 2025-10-18 22:52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推进绿色转型,构建了覆盖生产能效、绿色产品与固废治理的绿色发展体系,从传统钢铁制造商向绿色低碳标杆转型 [3] 生产能效提升 - 公司4号高炉能耗数据曲线稳步下行,生产效率指标持续攀升 [1] - 公司“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工序/设备”通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验收,核心单元全部达到能效标杆水平 [3] - 通过全流程能源数据建模及专项改造,推动能源介质利用率提升8%以上,年减少无效能耗超万吨标准煤 [3] 绿色产品进展 - 公司热轧卷产品获得低碳排放钢证书,通过降碳工艺路径实现减碳量40%以上 [4] - 公司风电板产品成功应用于西北地区大型风电项目,自主研发的500兆帕级稀土高强风电钢极限疲劳强度较传统产品提升29% [4] - 高强风电钢产品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突破30% [4] 固废治理创新 - 公司“碳化法钢铁渣综合利用示范产业化项目”入选2024年度“中国好技术”A类项目库,为全球首创技术 [4] - 该项目可实现年处理钢渣10万吨,具备年产5到6万吨高纯碳酸钙填料和6到7万吨固碳微粉的能力 [4] - 项目每年可有效利用二氧化碳约3万吨 [4] 绿色转型投入与成果 - 公司已投资近百亿元完成124项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项目 [5] - 转型覆盖全流程、贯穿产业链,公司从传统能源消耗大户转变为能提供绿色产品、输出绿色技术、践行循环经济的行业标杆 [5]
【研选行业+公司】目标年产3亿吨 煤炭龙头“反内卷”下高分红逻辑获强化
第一财经· 2025-10-18 20:21
煤炭行业与龙头公司 - 煤炭龙头公司目标年产能达到3亿吨 [1] - 公司产能增幅超过6% [1] - 在“反内卷”政策背景下,公司高分红逻辑得到强化 [1] - 公司承诺分红比例达60%并实施中期派息 [1] - 公司港股股息率超过8%,显示出更高性价比 [1] 铝行业与再生铝 - 双碳政策为铝业带来明确的新发展机遇 [1] - 再生铝的碳排放量仅为电解铝的2.1% [1] - 再生铝领域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3% [1] - 行业内存在具备高溢价产品能力的核心公司 [1]
冰岛碳循环国际签约吉林省华锦能源,共绘绿色燃料零碳未来
势银能链· 2025-10-18 19:02
地缘政治与战略合作 - 中冰两国元首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特别提及地热和绿色转型 [2] - 冰岛总统亲自见证并推动吉林省华锦能源与冰岛碳循环国际(CRI)/麦芬隆的绿色甲醇项目签约,打造两国合作典范 [3][7] 项目合作核心内容 - 合作项目为吉林省华锦能源与冰岛CRI/麦芬隆共同建设的榆树绿色甲醇项目,并涉及全球承购合作 [3][12] - 合作方包括吉林省华锦能源、冰岛碳循环国际(CRI)及其中国控股公司麦芬隆(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2] - 合作范围围绕华锦能源三大绿色甲醇项目展开,包括长春榆树市、白城区域和辽宁区域 [12] 合作方技术与资源优势 - 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CRI)是全球首个获得认证的绿色甲醇生产和销售企业,拥有全球唯一超10年以上经验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ETL)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12] - 麦芬隆(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作为CRI在中国的控股公司,负责ETL技术的市场开拓、项目咨询和投资 [12] - 吉林省华锦能源是专注于绿色能源开发与双碳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业务为绿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布局可再生能源发电、生物燃料生产及碳减排技术全产业链 [12] 合作模式与产业生态 - 合作模式为“华锦能源(产能)+冰岛CRI/麦芬隆(碳技术+全球承购)”的国际化范式 [12] - CRI/麦芬隆为项目提供碳捕集与绿色甲醇合成解决方案,华锦能源协调配套新能源资源,计划深化光伏、风电、氢氨醇、可持续航空燃料等领域的协同开发 [12] - 目标打造“绿电-绿甲醇-绿色应用”的闭环生态 [12] 项目战略意义与影响 - 此次合作被视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具体举措,为我国绿色甲醇产业突破规模化瓶颈、参与全球竞争提供实践样本 [13] - 项目响应国家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的战略,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能源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双重目标 [14] - 项目被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典范,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方案 [14] 其他相关合作 - 签约期间,华锦能源与中环新能源控股集团旗下中环新能源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14][16]
双欣环保冲刺主板IPO:PVA供需端改善,全产业链构筑壁垒
华尔街见闻· 2025-10-18 18:47
聚乙烯醇(PVA)行业出口与市场趋势 - 2024年1月至7月,中国PVA出口量达到13.55万吨,同比增长10.63% [1] - 行业价格处于2017年以来3.5%分位,于周期底部蓄势向上 [11]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大陆PVA产能为109.6万吨/年,较2015年减少25万吨,部分产能已停止运行,供给端收缩提升行业集中度 [10] 双欣环保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构建了以PVA为核心的“石灰石—电石—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特种纤维”一体化全产业链 [4] - 近三年,公司在国内PVA市场占有率持续稳定在17%左右,国际PVA特种纤维市场占有率约16%,系国内第三大PVA生产企业 [4] - 公司客户包括建滔集团、浙江德斯泰新材料、SCG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O., LTD等行业大型企业 [4] 双欣环保的技术与环保优势 - 公司采用全密闭大型埃肯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冶炼电耗 [7] - 自研电石炉尾气(一氧化碳)高效率综合利用技术,解决尾气燃烧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7] - 公司获评国家首批绿色工厂示范企业,其“聚乙烯醇生产节能标准化示范创建”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8] PVA下游需求增长潜力 - PVA下游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PVA光学膜、PVA水溶膜等呈现高增长潜力 [10] - 以PVB树脂为例,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0.21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15.89亿美元 [10] - PVB树脂广泛应用于安全玻璃制造、光伏薄膜等领域,需求强劲 [10] 双欣环保IPO募资与战略发展 - 公司计划通过IPO募资18.65亿元,投向PVA产业链节能增效技术改造、PVA产品中试装置等项目 [2] - 募资用途还包括年产1.6万吨PVB树脂、年产1.6万吨PVB功能性膜等项目,旨在开拓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市场 [14] - 此次IPO有望为公司全产业链布局注入关键动力,加速高端化转型 [3][14] 行业政策与竞争格局 - 国家政策加强石化化工行业规划引导,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合理确定乙烯等新增产能投放节奏,推动高质量发展 [12][13] - 环保政策收紧导致缺乏环保设施的中小产能限产停产,为环保达标的龙头企业腾出发展空间 [6] - 下游客户对PVA供应商有严格准入和定制化需求,倾向于与知名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5]
2025年中国稀土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嘉世咨询
搜狐财经· 2025-10-18 16:32
行业总览与战略价值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已构建从上游采选到下游终端应用的完整工业体系 [1][17] -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国防军工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基石 [26][27][29] - 行业已从粗放式发展进入战略性整合与高质量发展阶段,形成北方稀土与中国稀土集团“南北双雄”主导的产业格局 [1][17][32] 资源禀赋与供给格局 - 中国稀土资源呈现“北轻南重”分布特征:北方白云鄂博矿主导轻稀土供应,南方离子吸附型矿床是全球中重稀土主要来源 [1][47] - 中国稀土氧化物储量为4400万吨REO,占全球总储量的33.8%,位居世界第一 [45] - 国家通过生产总量控制配额制管理供给,2025年预测开采总量指标为265,000吨REO,冶炼分离总量指标为255,000吨REO [54][57] 产业链结构与市场地位 - 中游稀土永磁材料(尤其是钕铁硼)占据全球90%以上产量,晶界扩散等技术有效降低重稀土依赖 [1][17] - 下游需求主要由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双碳”相关领域驱动,占稀土永磁材料消费的65% [1][37] - 上游采选技术向绿色化转型,南方离子矿推广非铵盐浸取剂以减少环保污染,冶炼分离技术全球领先 [1][39] 政策环境与国际贸易 - 《稀土管理条例》的推进将实现行业管理法治化,国家收储机制成为调控市场的重要工具 [2][34] - 尽管取消了出口配额制,但通过生产管控、出口许可证等措施仍实现有效监管,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日本、美国、欧盟等 [2] - 全球供应链“去风险化”趋势下,澳大利亚莱纳斯、美国MP材料等企业的崛起给中国稀土出口带来竞争压力 [2] 技术创新与研发方向 - 行业正从资源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型,绿色采选、高性能永磁材料、稀土回收利用是研发重点 [2][39] - 专利申请量全球领先,但在高端核心专利布局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2] - 无重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在量子计算和生物医疗等前沿领域的应用探索成为未来技术突破关键方向 [2][40] 未来趋势与发展机遇 - “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爆发式需求,是行业发展的最强劲引擎 [2][18][37] - 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将呈现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价值链向中下游高端材料转移的趋势 [3][18] - 绿色化与智能化转型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环保压力将倒逼企业在绿色开采和资源回收领域加大投入 [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