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给侧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华住季琦:中国酒店业未来最大的机会在于供给侧改革
第一财经· 2025-10-31 18:49
中国县域酒店市场潜力巨大。 2025华住伙伴大会10月31日举行,华住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季琦表示,大基数人口、大基建、大纵深市场、大文旅浪口等都是酒店行业的利好因素,中国酒 店业未来最大的机会在于供给侧改革。 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中国酒店市场连锁化率约40%。"这个比例不算高,也就是说未来连锁化商机依然很大,从地理位置来看,一二线到三四线县域市场 都有潜力,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增长空间巨大。从行业动态来看,会议商旅有所减少,但入境游明显增加,休闲旅游人气旺,因此未来酒店存量市场压力增 大、县域旅游市场潜力很大、资产回归投资本质、加盟酒店重置成本降低、加盟和品牌推动供给侧变革、加盟投资将成为行业浪潮,当然AI技术也将推动 新一轮客户体验和高效运营。"季琦认为。 华住集团方面表示,将推出全新东方品牌"华住大观",同时结合了科技元素的全自助酒店海友也将是重点拓展品牌之一。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海友酒 店人房比仅0.1,即60间客房的酒店,只需要6名员工,节省了人力成本,而客人办理入住、行李寄存、外卖快递收取等均采取自助形式,全程无须员工。同 时海友酒店也减少了健身房、餐厅等设施,客人的餐食需求也均通过24小时自助 ...
光伏股集体走高,光伏产能收储17家企业基本都已签字,有望引领行业供给侧改革
智通财经· 2025-10-30 10:12
光伏板块市场表现 - 光伏股集体走高,多只股票涨幅显著,其中新特能源涨超8%至8.560港元,协鑫科技涨超5%至1.390港元,协鑫新能源和阳光能源涨超4% [1] - 成交额方面,协鑫科技成交5.3亿港元,信义光能成交1.01亿港元,福莱特玻璃成交2333.96万港元 [2] - 市值方面,协鑫科技市值424.09亿港元,信义玻璃市值419.41亿港元,福莱特玻璃市值290.75亿港元 [2] 行业联合收储进展 -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透露,国内17家光伏龙头企业已就联合收储产能一事基本完成签字,涉及企业包括TCL和隆基绿能等 [2] 多晶硅行业供给侧改革 - 多晶硅被视为反内卷的核心抓手,联合平台的成立有助于加速推进多晶硅供给侧改革 [2] - 反内卷措施持续推进,行业价格和盈利修复明显,2025年第三季度多晶硅行业在“不低于成本销售”的法规要求下开始提价,并逐步恢复至综合成本线之上 [2]
光伏股集体走高 光伏产能收储17家企业基本都已签字 有望引领行业供给侧改革
智通财经· 2025-10-30 10:05
行业动态 - 国内光伏行业17家龙头企业已就联合收储产能一事基本达成一致并签字 [1] - 多晶硅被视为反内卷的核心抓手,联合平台的成立将加速推进多晶硅供给侧改革 [1] - 行业反内卷措施持续推进,促使行业价格和盈利出现明显修复 [1] 价格与盈利 - 多晶硅行业于2025年三季度在“不低于成本销售”的法规要求下开始提涨价格 [1] - 多晶硅价格已逐步恢复至综合成本线之上 [1] 公司股价表现 - 新特能源股价上涨8.75%至8.58港元 [1] - 协鑫科技股价上涨6.06%至1.39港元 [1] - 信义光能股价上涨3.83%至3.8港元 [1] - 福莱特玻璃股价上涨2.39%至12.44港元 [1]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1030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30 09:46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4016点,近5日上涨3.98%,近1月上涨2.62% [1] - 深证综指收盘2550点,近5日上涨1.67%,近1月上涨3.99% [1] - 中盘指数表现突出,近6个月累计上涨35.69% [1] - 小盘指数近6个月上涨28.77%,大盘指数近6个月上涨26.11% [1] 行业表现亮点 - 光伏设备行业涨幅领先,昨日上涨9.19%,近6个月累计上涨68.99% [1] - 能源金属行业表现强劲,昨日上涨5.02%,近6个月累计上涨84.74% [1] - 工业金属和冶钢原料行业近6个月分别上涨68.73%和35.91% [1] - 银行板块表现相对疲弱,股份制银行近6个月下跌1.89% [1] 国睿科技深度分析 - 公司通过两次资产重组拓展微波与信息技术及雷达整机业务,背靠中电科十四所技术资源 [2][11] - 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为核心业务,近五年装备迭代叠加生产流程优化带动毛利率、净利率稳步增长 [11] - 我国军贸迎来历史机遇期,公司外销业务由全资子公司国睿防务主导,2025年关联交易额预期提升 [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2亿元、9.13亿元、11.53亿元,对应PE分别为49/40/32倍 [11]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10月降息25BP至3.75-4.00%,宣布12月1日结束缩表 [2][10] - 鲍威尔强调"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美联储内部分歧较大 [2][10] - 基于中性利率框架,预计2026年合宜政策利率区间为300-350bp,降息空间有限 [15] - 停止缩表后准备金还将进一步下行,后续扩表并非QE,仅有助于货币市场流动性改善 [15] 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 - 17家光伏企业签署联合体协议,多晶硅联合平台预计年内完成搭建 [3][14] - 多晶硅行业在"不低于成本销售"法规要求下开始提涨,2025年三季度逐步恢复至综合成本线之上 [3][16] - 大全能源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7347.90万元,结束连续五个季度亏损;协鑫科技第三季度也实现扭亏为盈 [16] - 建议关注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协鑫科技等多晶硅企业,以及福斯特、福莱特等辅材环节 [16]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 依依股份2025Q3归母净利润0.54亿元,拟并购高爷家协同效应有望释放 [18][19] - 海兴电力2025Q3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增长30.21%,新能源业务与配电业务带来第二增长曲线 [20][21] - 桐昆股份2025Q3涤纶长丝价差为1152元/吨,环比下降153元/吨,"反内卷"政策有望加速行业修复 [22][24] - 华能国际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8.41亿元,同比增长40.70%,煤价下跌大幅改善盈利能力 [38][39] 电力行业动态 - 国电电力火电发电边际大幅改善,Q3火电上网电量同比增长6.93%,五座水电站将在四季度同步投产 [24][25] - 华电国际容量电价提升在即,2026年起容量电费有望提升至每年每千瓦165元,公司煤电装机达5440万千瓦 [26][27] - 中国广核2026年广东核电不再执行变动成本补偿机制,利好上网电价回升,公司管理20台在建核电机组 [29][30] - 容量电价政策推进将增强火电企业盈利稳定性,煤电调节价值得到凸显 [27][41]
港股异动 | 光伏股集体走高 光伏产能收储17家企业基本都已签字 有望引领行业供给侧改革
智通财经· 2025-10-30 09:43
光伏股市场表现 - 新特能源股价上涨8.75%至8.58港元 [1] - 协鑫科技股价上涨6.06%至1.39港元 [1] - 信义光能股价上涨3.83%至3.8港元 [1] - 福莱特玻璃股价上涨2.39%至12.44港元 [1] 行业联合收储进展 -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确认国内17家光伏龙头企业已就联合收储产能一事基本完成签字 [1] - 参与沟通的企业包括TCL和隆基绿能 [1] 多晶硅行业供给侧改革 - 多晶硅被视为反内卷的核心抓手,联合平台的成立有助于加速推进供给侧改革 [1] - 行业价格和盈利修复明显,多晶硅价格于2025年三季度开始提涨,逐步恢复至综合成本线之上 [1]
光伏产业链股强势,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涨停,阳光电源续创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5:09
市场表现 - 光伏产业链股29日盘中大幅走高 阳光电源涨超15%续创历史新高 金盘科技、固德威、天合光能等涨超10% 先导智能、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等均涨停 [1] 政策驱动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 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 促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 [1] - 建议提出 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加快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 [1] 行业前景与催化剂 - 机构表示 三季度光伏行业有望迎来业绩环比改善和反内卷实质性推动的双重利好 [1] - 当前行业仍处周期底部 未来反内卷方向有望迎来多项事件催化 [1] - 建议关注反内卷与供给侧改革预期及新技术变革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1] 产业链分析 - 硅料成本对价格支撑力较强 考虑部分产能减产后行业平均成本上升 硅料价格易涨难跌 [2] - 光伏反内卷核心观察点包括组件环节顺价情况 政策要求国内不得低于成本价中标 [2] - 另一观察点为硅料环节产能整合进展 预计11月将有积极变化 [2] - 板块内部首推BC电池 反内卷进展顺利有望推动头部光伏企业盈利复苏 [2]
光伏产业链掀涨停潮,光伏ETF易方达(562970)、储能电池ETF(159566)标的指数走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14:48
市场表现 - 光伏产业链股票午后大幅上涨,阿特斯、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弘元绿能等多股涨停,阳光电源涨幅超过15% [1] - 相关指数单边走强,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上涨7.9%,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上涨5.6% [1] 政策驱动因素 -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加快健全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市场和价格机制 [1] 公司基本面 - 阳光电源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664.02亿元,同比增加32.95% [1] - 阳光电源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8.81亿元,同比增加56.34% [1] 行业前景与机构观点 - 机构认为三季度光伏行业有望迎来业绩环比改善和反内卷实质性推动的双重利好 [1] - 当前行业仍然处在周期底部,未来反内卷方向有望迎来多项事件催化 [1] - 建议关注反内卷与供给侧改革预期及新技术变革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1] 指数构成与受益逻辑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覆盖储能电池核心产业链,储能系统占比约65%,有望受益于新型储能建设 [1]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汇聚光伏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覆盖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支架等环节,纯度较高,或将受益于国内“反内卷”浪潮 [1]
碳中和50ETF(159861)涨超6%,基本面提振电力设备板块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14:35
光伏行业装机与市场状况 - 2024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达到277.98GW,同比增长28.7% [1] - 2024年12月单月新增光伏装机71.68GW,同比增长37.5% [1] - 全产业链价格下跌,大部分环节陷入亏损,行业供需关系发生逆转 [1]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在行业盈利承压背景下,投资性价比高的技术有望受益 [1] - 受益技术包括0BB、POLY-Finger以及提效明显的BC技术 [1] - 行业协会及主要厂家正积极进行供给侧改革尝试 [1] 碳中和50ETF(159861)概况 - 该ETF跟踪的标的指数为环保50指数(代码930614) [1] - 指数从沪深市场选取涉及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具有较高成长性和政策导向性特征,旨在反映中国环保产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国盛证券:首予中石化炼化工程“买入”评级 高分红高股息具备较强吸引力
智通财经· 2025-10-28 15:09
公司财务与经营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亿元、29.1亿元、32.7亿元,同比增长4%、14%、12% [1] - 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2倍、10倍、9倍,市净率为0.94倍,处于较低水平 [1] - 2025年及2026年预期股息率分别为5.6%和6.3% [1] - 2021-2024年营收和业绩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4%和5%,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业绩增速分别为10%和5% [1] - 新签订单持续增长,2024年及2025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25%和24% [1] - 在手订单2155亿元,为2024年收入的3.4倍 [1] - 2025年上半年末在手现金343亿元,2024年利息收入12亿元,占税前利润42% [1] - 2021年以来分红率保持在63%以上 [1] 国内业务与行业环境 - 石化行业面临反内卷政策,供给侧改革加力推进,2025-2026年行业增加值目标年均增长5%以上 [2] - 政策支持石化老旧装置改造和产能置换,产能更新改造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2] - 公司作为炼化工程龙头,受益于大股东中国石化集团的业务资源赋能 [2] - 煤化工行业因国家能源安全保障需求凸显,投资加速趋势明确 [3] - 新疆地区拟在建煤化工项目总投资规模近9000亿元,项目预计从2026年起进入招标和建设高峰 [3] - 公司2024年新型煤化工新签合同额124亿元,为2023年的32倍,占总订单比例提升至12% [3] 海外业务发展 - 中东、非洲、中亚、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石油化工建设需求旺盛 [2] - 公司目标国际业务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海外新签订单2024年及2025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80%和39% [2] - 海外营收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同比增长92%,收入占比由2023年的10%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4% [2]
国盛证券:首予中石化炼化工程(02386)“买入”评级 高分红高股息具备较强吸引力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15:06
核心观点 - 国盛证券首次覆盖中石化炼化工程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29.1/32.7亿元,同比增长4%/14%/12% [1] - 公司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10/9倍,PB-MRQ为0.94倍,处于较低水平,2025/2026年预期股息率5.6%/6.3%,具备较强投资吸引力 [1] - 公司经营稳健,新签订单持续增长,在手订单2155亿元,为2024年收入的3.4倍,业绩稳健性具备较强支撑 [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29.1/32.7亿元,同比增长4%/14%/12% [1]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10/9倍,PB-MRQ为0.94倍,处于较低水平 [1] - 2025/2026年预期股息率5.6%/6.3%,2021年以来分红率保持在63%以上 [1] - 公司历史现金流表现较好,在手现金充裕(2025H1末343亿元),利息收入丰厚(2024年12亿,占税前利润42%) [1] 经营状况与订单储备 - 公司为中石化下属大型国际能化建设企业,具备工程全流程服务能力 [1] - 2021-2024年营收/业绩CAGR分别为4%/5%,2025H1营收/业绩增速分别为10%/5% [1] - 新签订单持续增长,2024年/2025Q1-3分别同比增长25%/24% [1] - 在手订单2155亿元,为2024年收入的3.4倍 [1] 国内炼化行业 - 2023年以来石化行业整体盈利承压,抑制资本开支意愿 [2] - 反内卷政策密集发声,供给侧改革加力推进,《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目标为2025-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2] - 政策提出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石化老旧装置改造,产能置换、更新改造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2] - 公司作为炼化工程龙头,受益大股东中国石化集团业务资源赋能,境内核心主业基本盘具备较强支撑 [2] 海外市场拓展 - 境外中东、非洲、中亚、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石油化工建设需求旺盛 [3] - 公司锚定国际业务占比超过1/3的发展目标,海外新签订单实现高速增长,2024年/2025Q1-3分别同比增长80%/39% [3] - 海外收入贡献已初步显现,2024年/2025H1海外营收同比增长92%/92%,占比由2023年的10%提升至2025H1的24% [3] 煤化工业务 - 国家能源安全保障需求下煤化工建设重要性凸显,投资加速趋势明确 [4] - 新疆、陕西、内蒙等资源富集地区多个大型煤化工项目积极推进,新疆地区拟在建项目总投资规模近9000亿元 [4] - 近期重点项目陆续启动核心装置EPC招标,2026年起有望逐步进入招标、建设高峰 [4] - 公司2024年新型煤化工新签合同额124亿元,为2023年的32倍,占总订单比例提升至1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