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加盟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营收207.03亿元,外卖业务收入增长近六成
经济网· 2025-08-26 17: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03亿元,净利润17.55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 [1] - 自营餐厅整体翻台率为3.8次/天,同店翻台率保持3.8次/天,接待顾客总数近1.9亿人次 [1] 餐厅运营动态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经营1363家餐厅,上半年新开自营餐厅25家及加盟餐厅3家 [1] - 持续落实"啄木鸟计划",主动关停经营不达预期及增长潜力不足的门店 [1] - 加盟模式采用"老店+新店"组合形式,已初步验证规模化布局可行性 [2] 业务多元化进展 - 外卖业务收入增长近60%,其中"下饭火锅菜"贡献超55%外卖收入 [2] - 测试海底捞拌饭、自制饮料等新外卖品类,计划打造外卖超级厨房及卫星店模式 [2] - 多品牌战略下运营14个餐饮品牌共126家餐厅,"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且同比增长227.0% [2] - "焰请烤肉铺子"新开46家门店,总门店数达70家 [2] 会员体系与战略布局 - 会员人数突破2亿,通过异业合作延伸权益至旅游、交通出行领域 [3] - 持续打击不合规会员权益使用行为,维护体系公平性 [3] - 策略性寻求收购优质资产以丰富餐饮业务形态和顾客基础 [3]
森马服饰(002563):费用刚性导致短期业绩承压预计下半年起会逐步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8-24 08:33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9% 但盈利同比下降46% 相比一季度盈利降幅进一步扩大[1] - 盈利下降主因期间费用刚性(销售费用同比上升21%)及资产减值增加[1] - 上半年巴拉品牌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97% 森马品牌同比下降4.98%[1] - 巴拉品牌收入占总收入70% 在童装渠道净关店78家背景下仍实现增长[1] 业务结构 - 加盟模式占收入38% 上半年加盟收入同比下降2.8%[2] - 加盟净关店66家 直营净开店19家 反映加盟商新开店意愿不强[2] - 童装业务景气度优于成人服饰 体现童装第一品牌消费韧性[1] 未来展望 - 预计下半年期间费用对业绩压力将逐步缓解[1] - 2024年9月推出新股权激励计划 设定较高行权条件[1] - 2025年费用投放规划相对积极 但后续将逐步控制费用[1] - 若消费复苏 加盟模式可能放大零售景气度 带来更好经营弹性[2] - 调整盈利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2元、0.42元、0.52元(原预测0.46元、0.53元、0.61元)[2] - 给予2025年18倍PE估值 对应目标价5.76元[2]
“秋奶”出现蟑螂?蜜雪冰城道歉!
新浪财经· 2025-08-16 15:31
食品安全事件 - 蜜雪冰城因未开封奶茶中出现蟑螂登上热搜,公司已向消费者赔付1000元并道歉 [2][4][6]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公司累计投诉量高达1万余件,大量涉及喝到虫子、异物等食品安全问题 [8] - 近期有消费者投诉在饮品中发现虫子,且商家处理态度消极 [10][12] - 2024年6月香港门店因冰冻甜点样本大肠菌群和总含菌量超标被通报 [12] 加盟模式分析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全球门店总数达46479家,其中加盟店46462家,占比高达99.96% [14]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23858家,占比57.4%,海外门店4895家 [14] - 加盟模式下,公司主要收入来自商品和设备销售(242.1亿元,同比增长21.7%)及加盟服务(6.2亿元,同比增长52.8%) [14] 品牌发展现状 - 2024年公司门店数量较2023年增加8914家,海外门店增加564家 [14] - 公司依靠"低价+加盟"模式快速扩张,但食品安全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14]
“秋奶”出现蟑螂? 蜜雪冰城道歉!
新浪科技· 2025-08-16 15:24
食品安全事件 - 蜜雪冰城因未开封奶茶中出现蟑螂登上热搜,公司已向消费者赔付1000元 [2][4][6]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公司累计投诉量达1万余件,大量涉及喝到虫子、异物等食品安全问题 [2][7] - 近期有消费者投诉在饮品中发现虫子,且商家处理态度消极 [9][11] - 今年6月香港食安中心检测显示公司某门店冰冻甜点样本大肠菌群和总含菌量超标 [11]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高度依赖加盟模式,截至2024年底全球46479家门店中加盟店达46462家,占比99.96% [2][12][13]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23858家,占比57.4%,海外门店4895家,较2023年增加564家 [12] - 加盟模式下公司主要收入来自商品设备销售和加盟服务,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242.1亿元(增长21.7%)和6.2亿元(增长52.8%) [13] 品牌影响与应对 - 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网友负面评论,质疑公司卫生管理 [5] - 公司客服对事件表示歉意,承诺加强门店服务意识 [2][5] - 公司区域负责人表示正在排查事件原因 [4]
一位百果园重庆加盟商口述:虽艰难但挣钱
经济观察报· 2025-08-14 20:35
百果园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亏损3.86亿元 同比降幅达206.7% 全年营业收入102.73亿元 同比下降9.8% [2] - 连锁门店数量从2023年6093家减少至2024年5127家 净关闭966家 降幅15.9% [2] - 加盟店为主要经营模式 共4039家 占总门店数78.8% [2] 加盟商运营模式 - 加盟店分为甲类(自担装修费)和乙类(公司承担装修费) 租金和人工费用均由加盟商承担 [4] - 公司统一指导水果陈列、价格及供货 禁止外部采购 实施距离保护政策防止区域内过度竞争 [5] - 总投资费用23万元 包括加盟费5万元 设备费6万元 装修费6万元起 商品预付款3万元 保证金3万元 [8] 会员体系与资金策略 - 会员充值策略为充300送12元 充500送25元 充1000送60元 累计超1086万人充值成功 [9] - 2024年总会员数同比增长8.1%至9074万 但付费会员减少27.1%至约85万 [9] 加盟商实际经营案例 - 重庆加盟商邓弘涛经营20平米乙类店铺三年 虽环境艰难但仍保持盈利 未透露具体利润 [1][4] - 深圳某加盟商吐槽净利润率低于3% 回本周期不确定 经营压力大 [8] 公司战略与市场反应 - 董事长余惠勇强调加盟商为核心战略 称要与加盟商形成"命运共同体" [10] - 争议言论发酵后股价表现平稳 截至8月14日收盘价1.74港元/股 总市值约27亿港元 [10]
出售中国区业务,星巴克布下“死局”
虎嗅· 2025-08-11 08:04
星巴克中国业务估值与股权结构 - 星巴克中国业务估值高达100亿美元 [1] - 公司可能保留中国业务30%股权 其余70%由多个买家分摊 每家不超过30% [2] - CEO倪睿安表示正在评估超过20个有强烈意愿的机构 对中国市场信心与承诺不变 [1] 星巴克全球门店经营模式 - 2024财年末全球门店达4.02万间 其中自营店2.1万间占比47.7% [4] - 北美地区加盟店占比39.4% 国际区加盟店占比54.7% [4] - 北美市场自营与加盟比例为6:4 已保持多年 [3] - 国际区中国市场采取全直营模式 日本等其他市场采用加盟模式试水 [6] 中国市场发展历程与现状 - 1999年进入中国时采取区域授权合作模式 2003年开始逐步收回加盟授权 [6] - 2017年完成对华东地区1477间门店收购 实现100%自营 [6] - 2024财年末中国自营门店达7594间 新开855间 关闭65间 [6] - 2025年6月末中国门店数增至7828间 占全球总数五分之一 [9] - 面对瑞幸等本土品牌竞争 市场份额降至2024年的14% [9] 北美与国际业务财务表现 - 北美自营店贡献营收90% 但经营利润贡献不到50% [10] - 2024财年北美自营业务经营利润26亿美元 利润率10.7% [12] - 国际自营业务2024财年经营亏损率达14.3% [16] - 2025财年前三季北美经营利润同比下降30.6% 国际业务下降4.7% [12][17] 业务模式与盈利逻辑 - 自营模式更能保证服务水准和品牌形象 但成本较高 [8] - 加盟业务收入近似纯利 以十分之一营收贡献二分之一利润 [13] - 国际业务终极目标是复刻北美模式 实现自营与加盟四六开 [19] 中国业务出售方案分析 - 出售方案被指不合理 公司想套现却保留30%股权继续参与 [3] - 类比2016年Uber出售中国业务案例 完全退出才是双赢 [20] - 保留30%股权可能导致买方整合困难 控制权未实质转移 [21] - 分散出售给多家机构可能使公司通过盟友保持实际控制权 [21]
罢免非独立董事,市值已蒸发九成,奈雪如何扭亏为盈?
凤凰网财经· 2025-08-08 21:09
公司治理变动 - 董事会罢免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审核委员会主席张蕊,因其连续两次缺席重要会议,认为其无法投入足够精力[1] - 委任张立钧为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审核委员会主席,年薪12万港元,其拥有30年金融及管理咨询经验,曾任职于罗兵咸永道中美分支机构[1]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收入分别为42.97亿元、42.92亿元、51.64亿元、49.21亿元,规模未显著增长[2] - 同期年内溢利分别为-45.26亿元、-4.76亿元、1116.6万元、-9.2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4.61亿元、2091.2万元、-9.19亿元,长期亏损[2] - 2024年收入同比减少4.7%,主因消费疲软、行业竞争加剧及关闭经营不善门店[4] 门店运营策略 - 2023年7月开放加盟,单店投资门槛100万元,2023年仅新增81家加盟店,加盟收入占比3%[3] - 2024年降低加盟条件:单店投资降至58万元起,门店面积要求缩至40平方米,资金证明门槛下调,年底加盟店增至345家[4] - 直营店收入占比从2023年90.8%降至2024年84.5%,同期直营店数量净减少121家至1453家[4][5] - 直营店日均订单量从344.3杯降至270.5杯,客单价从29.6元降至26.7元[5] 业务转型与健康赛道布局 - 2025年推出"奈雪green店"轻食店型,主打能量碗等产品,单价27-32元,已开设21家门店,人均消费22.9元[6][7] - 品牌升级为"奈雪",启用新英文名Naìsnow及Logo,发起"不加糖天然营养+"计划,强调健康食材与低卡控糖[8] 资本市场反应 - 股价从上市首日17.12港元/股跌至2025年8月4日1.46港元/股,市值缩水至24.93亿港元[8] - 2025年3月被移出港股通名单,内资仅能卖出[9] - 太盟投资持股比例从5.28%降至3.88%,天图投资持股从11.09%降至4.98%,重要资本持续减持[9][10]
老铺黄金等“折A转港”
经济观察网· 2025-08-08 12:36
行业资本化趋势 - 黄金珠宝终端消费热情推动企业业绩增长,多家企业寻求资本化,但老铺黄金、梦金园、周六福A股上市进程受阻,转而冲击港股 [2] - 老铺黄金于11月10日披露港股招股书,梦金园于9月申请港股上市,周六福于11月8日主动撤回A股上市申请 [2] - 行业面临共同模式困境,资本化道路不顺畅 [2] 商业模式分析 - 行业普遍采用轻资产模式:黄金原材料从交易所采购,生产外包,主要依赖加盟扩张 [4] - 终端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特征为重营销轻研发 [4] - 周六福2020-2022年销售费用率11.19%-12.50%,研发费用率仅0.19%-0.35% [4] - 老铺黄金以直营为主,2020-2023H1销售费用率17.63%-22.95%,研发费用率0.33%-0.70% [5] 加盟模式差异 - 加盟模式可快速扩张但盈利分化:梦金园2023H1营收157.24亿元,净利率仅1.1%,毛利率5.7% [8] - 周六福2022年毛利率39.22%,净利率18.45%,显著高于梦金园 [9] - 差异源于产品结构:梦金园98.1%为低毛利黄金产品(毛利率4.9%),周六福45.54%收入为高毛利品牌服务费(毛利率99.98%) [10] 存货与资金压力 - 行业普遍高库存:老铺黄金2022年存货8.07亿元占总资产62.51%,周六福2022年存货16.15亿元占总资产62.16% [14] - 梦金园2023H1存货22.07亿元占总资产53.83% [15] - 金价波动影响显著:顺周期利好业绩,逆周期导致流动性风险,如钻石企业莱绅通灵业绩持续下跌 [15] 高端化路径探索 - 老铺黄金通过古法工艺实现高毛利:2020-2023H1毛利率超4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6] - 古法黄金产品因工艺复杂溢价高,市场呈现古法金、硬足金和普货三分天下格局 [17] - 2023H1老铺黄金存货9.64亿元占总资产73.74%,现金占比不足10%,直营模式资金压力显著 [17] 行业周期与转型 - 金价飙升带来行业利好,但周期性风险持续存在 [19] - 部分企业转向港股寻求更好定价机会,如老铺黄金、梦金园 [18]
外卖商战火热,百胜中国拒绝“花钱换销售额”
国际金融报· 2025-08-06 21:05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总收入27.87亿美元,同比增长4%,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4%至3.04亿美元,经营利润率10.9%,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上半年营收57.68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归母净利润5.07亿美元,同比增长1.6% [2] - 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扭转下滑趋势,同店交易量连续10个季度同比增长,当期达2% [2] 门店扩张 - 截至6月30日,公司拥有餐厅16978家,较上年末净增583家,其中肯德基净增590家(新开781家/关闭191家),必胜客净增140家,其他品牌净关闭147家 [2] - 全年目标净增1600—1800家门店,上半年完成进度32%—36%,管理层计划下半年加速扩店并减少闭店 [2] - 加盟店占比提升,肯德基和必胜客新增门店中加盟店预计分别占40%—50%和20%—30%,未来将进一步增加 [2] - 加盟店布局聚焦低线城市和高铁站等高流量特殊渠道 [3] 外卖业务 - 二季度外卖销售同比增长22%,占餐厅收入45%(上年同期38%),其中肯德基外卖占比45%(增长25%),必胜客占比43%(增长15%) [5] - 管理层强调不会通过补贴战牺牲利润率换取市场份额,将守住价格底线并平衡销量与利润 [5] 必胜客战略调整 - 必胜客推出2025年新菜单,30款产品全线降价20%—40%,最高降幅51%,客单价同比下降13% [6][8] - 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增长2%,同店交易量增长17%,但降价导致客单价承压 [8] - 推出WOW新店型(单店投资65万—85万元),主打小分量低单价产品,已超200家,计划继续转型传统门店 [8]
孕婴世界靠“亲友团”逆势扩张 拟IPO募资近2亿元合理性存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8 22:24
江大兵配偶王琼也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创业早期,夫妻二人曾共同创办成都市创托妇婴 商贸有限公司(孕婴世界业务前身)并持股至2014年。 在出生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母婴连锁企业成都孕婴世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孕婴世界)却逆势扩 张,凭借加盟模式和下沉市场策略实现业绩增长,并宣称"位居国内母婴连锁行业前三"。近日,孕婴世 界向北交所递交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孕婴世界家族经营色彩浓厚。公司实际控制人、高管及员工的多名亲友 扮演了多重角色,包括股东、供应商和客户,甚至在公司前五大供应商和前五大客户名单中都有他们的 身影。 这种"亲友合力"的商业模式虽助推了公司发展,但也为其IPO(首次公开募股)之路埋下隐忧。7月21 日,公司收到了监管部门的问询函,公司的股权清晰稳定情况、加盟模式、收入真实性等问题均被问 及。 庞大的"亲友商业网络" 孕婴世界主营业务为母婴商品销售,以及为上游品牌供应商、下游加盟商提供服务。孕婴世界招股说明 书(申报稿)(以下简称招股书)显示,江大兵、王伟鉴合计实际控制公司表决权比例为83.4929%, 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现年54岁的江大兵是孕婴世界核心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