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迭代
icon
搜索文档
江西首富,财富大缩水
盐财经· 2025-06-14 17:35
光伏行业分化趋势 - 光伏行业分化已成大趋势,晶科能源表现与同行形成鲜明对比 [3][4] - 2024年行业寒冬中,14家光伏企业合计预亏损332.8亿至379.8亿元,晶科能源仍实现微利0.99亿元 [12] - 2025年一季度晶科能源亏损同比扩大218.2%,而隆基绿能等同行亏损环比收窄 [5][14] 晶科能源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8.4亿元,同比下滑40.03%,净利润-13.9亿元,同比下滑218.2% [5] - 2024年全年营收924.7亿元(同比-22.08%),净利润9893万元(同比-98.67%),毛利率从14.43%腰斩至7.79% [11][16] - 公司依赖政府补贴,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补助达24.77亿元,远超净利润 [6] - 负债总额865.6亿元,资产负债率72.72%,流动性负债475.3亿元 [24] 市场与股价表现 - 股价自2022年高位下跌超70%,市值蒸发1380亿元;2025年内跌幅27%,市值蒸发190亿元 [7] - 实控人李仙德身价从2023年353亿元缩水至2025年115亿元,财富缩水超235亿元 [8] TopCon技术竞争格局 - 晶科能源曾凭借TopCon先发优势,2023年N型组件出货48GW,净利润同比增长153.2%至74.4亿元 [11] - 行业新增TopCon产能达700GW,远超需求,导致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 [16] - TopCon电池价格区间0.63-0.75元,较BC电池(0.79-0.83元)成本优势减弱 [22] 技术迭代风险 - BC电池因高转换效率和低衰减系数可能成为N型时代主流,对TopCon构成威胁 [19][20] - 晶科能源计划2025年提升TopCon效率至27%,并布局钙钛矿叠层电池,但技术成熟需3年以上 [22][23] - 债务压力或限制其技术转型能力,面临被BC技术抢占市场的风险 [23][24]
江西“首富”李仙德,财富缩水超235亿
创业家· 2025-06-13 18:01
以下文章来源于侃见财经 ,作者侃见财经 今年一季度如果说哪家光伏巨头的表现最让外界大跌眼镜,那么晶科能源一定"榜上有名"。 因为,当隆基、通威、中环等行业巨头在今年一季度亏损环比收窄之际,晶科能源的亏损却同 比扩大。作为过去几年眼光最为"毒辣"的光伏巨头,如今却"顶不住"了。 侃见财经 . 看见不一样的财经! 光伏行业分化,已成大趋势。 来源:侃见财经 据财报显示,一季度晶科能源实现营收138.4亿,同比下滑40.03%,环比下降33.13%;实现 净利润-13.9亿,同比下滑218.2%,环比下降24.52%。相较于同样以组件作为主营业务的隆 基绿能,今年一季度分别实现营收和净利润136.5亿和-14.36亿,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 为-22.75%和38.89%,虽然今年一季度隆基绿能没有走出亏损泥潭,但从净利润增速来看, 跟去年同期相比隆基绿能的亏损程度正在收窄。 | 项目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 年同期增减变 | | --- | --- | --- | --- | | | | | 动幅度(%) | | 营业收入 | 13,842,855,175.60 | 23,083,671,87 ...
湖北宜化(000422) - 2025年6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2 18:40
公司战略与产能 - 完成新疆宜化回表,将煤炭年产能 3000 万吨、尿素年产能 60 万吨、PVC 年产能 30 万吨、烧碱年产能 25 万吨、三聚氰胺年产能 8 万吨等纳入合并报表,强化资源与成本优势 [1] - 收购控股股东宜化集团持有的宜昌新发投 100%股权,新疆宜化股权比例由 35.597%升至 75.00%,成为控股子公司 [2] - 践行“长江大保护”,落实“关改搬转”任务,计划在田家河化工园区建成现代化工产业集群 [3] 项目进展 - 搬迁至田家河化工园区的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 2025 年底前分批投产 [2][3][4][7] - 年产 4 万吨季戊四醇项目 2025 年底前投产 [3] - 磷化工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开展投产前准备工作 [6] - 邦普宜化一期 10 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已出合格产品,试生产有序推进 [6] 产品出口 - 化肥化工产品遵照国家出口政策,以国内保供稳价为主,兼顾国际市场,有序组织配额内磷肥和尿素出口 [2] 股权增持 - 控股股东宜化集团持股比例 21%,未达触发要约收购情形,增持 1%及时披露 [2] 诉讼与业绩 - 所提及诉讼与公司无关 [4] - 半年度业绩关注后续定期报告 [4] 分红策略 - 近 3 年累计现金分红 6.45 亿元,占同期年均归母净利润 59.22% [4] - 2025 - 2027 年规划将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每年不少于当年归母净利润 30%,连续三年累计不少于同期年均归母净利润 35% [5] 土地处置与补偿 - 对宜昌地区产能搬迁腾出土地进行梳理,科学规划后续方案 [6][7] - 依法依规享受主管部门优惠政策,重大影响事项及时披露 [6][7]
宁德时代磷酸铁锂长协大单持续扩容 行业集中度再提升
证券日报· 2025-06-10 21:40
磷酸铁锂行业现状 - 磷酸铁锂产量持续增长 5月份产量28.79万吨 环比增加7.15% 预计6月份产量29.46万吨 [2] - 行业面临冰火两重天 部分企业终止扩产项目 同时大订单产能持续扩容 [2] - 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快速增长 2025年4月装车量44.8GWh 占总装车量82.8% 同比增长75.9% [4]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技术迭代需求明确 重点转向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 密度大于2.5-2.6g/cm³ [5] - 宁德时代持续锁定上游产能 与江西升华签署协议锁定2025-2029年产能 支持36万吨/年产能建设 [3] - 宁德时代与湖北万润签署协议 约定2025-2030年供应132.31万吨产品 [3]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提高 市场份额向具备高压密磷酸铁锂供应能力的头部企业集中 [5] - 部分企业终止扩产项目 如中核钛白终止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 因需求增速放缓 [5] - 头部厂商通过长协合同保证技术领先和产能利用 如宁德时代与多家龙头厂商签署协议 [3][4] 行业挑战 - 快速降本成为企业主要挑战 需在新技术迭代同时实现成本下降 [2] - 低端产能面临出清 高端产品成为破局关键 [5] - 短期价格弱势运行 后续可能还有下跌空间 [5]
日久光电(003015) - 003015日久光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0
2025-06-10 17:08
公司利润改善原因 - 导电膜业务结构优化带动收入增长,游戏机触控按键领域低方阻 ITO 膜实现营业收入 9,873.07 万元,同期上升 22.83%;调光导电膜在汽车相关场景销售增加,实现营业收入 6,694.66 万元,同期上升 122.70% [1] - 2A/3A 光学膜产品在手机等应用方面获客户认证通过,实现营业收入 2,944.78 万元,同比增长 104.19% [2] - OCA 光学胶在客户端口碑良好,出货量和市场份额提升,实现营业收入 1.58 亿元,同比增长 21.3% [2][5] 产品收入增长预期 - 受内嵌式 in - cell 技术迭代影响,以手机为主要应用场景的外挂薄膜式 ITO 导电膜发展受限,该技术使 LCD 手机厚度减少 0.3mm、透光率提升 15%,良品率从三年前的 65%攀升至 2024 年的 88%,渗透率突破 75% [2] - 调光导电膜建立四大技术平台,在售产品以汽车相关场景为主,公司配合客户在其他场景提供技术支持并完成前期样品认证,将尽快完成效益转换 [2] 调光导电膜技术与竞争 - 调光导电膜主要分为 EC、SPD、LC、PDLC 几种,主要结构是两层导电膜中间复合变色有机物,公司主要对外销售的是 EC 电致变色技术路线 [3] 产品应用情况 - 从技术上讲,调光导电膜、光学膜等可匹配 AR 眼镜,但公司产品目前在该领域无销售实绩 [4] OCA 光学胶盈利预期 - 2024 年 OCA 光学胶出货量与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产能利用率接近饱和,但受市场价格竞争和高研发投入影响未实现盈利 [4] - 公司重点开发的耐折叠和曲面 OCA 光学胶已通过客户端初步认证,曲面 OCA 光学胶已形成部分销售,未来将结合自研光学膜形成产业链协同优势 [5]
关于光伏供给出清路径与时点的思考
长江证券· 2025-06-08 17: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目前光伏已是筹码与基本面双底,政策或新技术将加快供给出清,2025年末是重要观察时点 股价领先基本面,建议逐步布局,优选硅料、电池组件等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为什么建议重视光伏?——筹码与基本面双底 - 筹码结构上,光伏板块机构持仓低位,2025Q1重仓市值占A股总持仓比例仅1.83%,环比降幅达0.59pct,处于历史低位,组件龙头前五大重仓基金公司的合计持仓占比于2025Q1大幅下降 [10] - 基本面上,目前主产业链全面处于亏现金附近,比历史上钢铁、煤炭等行业底部更严重,2025年板块大概率延续亏损,亏损时长可能超上轮2011 - 2013年的底部,头部企业缩量,二三线电池组件企业出售股权,是光伏基本面见底特征 [10] 什么情景下才能加快出清?——政策纾困或技术迭代 - 前几轮光伏周期底部脱困靠政策对需求侧的提振,本轮周期底部脱困最有效快速的方式依然是政策,且眼下更适合在供给侧施政以改善供需局面 [11][46] - 行业虽基本全面亏现金,但亏现金幅度不大,企业现金流净流出速度不快,多数头部企业1 - 2年不会出现严重现金流问题 电池技术迭代将带来产能品质分化,为技术领先企业创造超额盈利,加速落后产能退出,2025年底优质电池片产能或不足800GW,供需情况优于其他环节 [11][52] 什么时候能出清?——基本面重点观察2025年末 - 随着产业链价格触底,企业经营压力增大,行业人员优化预计持续,下半年政策方向值得关注,7月和12月是重点观察时间点 6 - 7月组件排产大概率为年内底部,政策方向预计更明朗;12月若行业供需、价格无改善,政策出台可能性增大 [12] - 从市场化出清角度,年关前后因交付货款、淡季人员放假、企业更新战略等,是重点观察时点 [12] 什么时候布局?优选哪些环节?——股价领先基本面,优选硅料、电池组件等 - 股价领先基本面,建议逐步布局 [13] - 若有强力政策,优选硅料环节,推荐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协鑫科技等 [13] - 若无强力政策,优选电池组件等新技术环节 BC方向推荐隆基绿能、爱旭股份;TOPcon方向推荐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 少银化方向的聚和材料、帝科股份值得关注 福斯特、福莱特玻璃、横店东磁等受益于行业贝塔修复 [13]
中汽协发倡议,众专家亮观点(三)| 郑赟:借鉴国外经验制度,避免无序价格战
经济观察报· 2025-06-04 10:44
行业现状与价格战特征 - 汽车行业自2025年5月23日起爆发新一轮价格战,多家车企跟进降价,引发行业恐慌 [1] - 本轮价格战呈现三大特征:力度更大(促销幅度达10%-30%,部分车型超40%)、范围更广(燃油车与新能源全品类卷入)、节奏更快(48小时内响应速度较2023年提升50%) [5] - 价格战深层原因包括库存压力(2025年4月库存预警指数62%,新能源车周转天数增至75天)和消费需求结构性疲软 [4] 价格战负面影响 - 企业利润受挤压,头部车企2025年净利润率预计从8%降至5%以下,研发强度从2024年5.2%降至2025年4.1% [7] - 供应链承压导致电池安全、芯片供应等系统性风险,长期影响技术迭代与产品安全性 [7] - 消费者对"降价=减配"认知度达78%,品牌忠诚度与行业信誉受损 [7] 专家建议与解决方案 - 建议参考德国VDA经验,由行业协会制定《价格竞争合规指引》,建立降价幅度与成本变动挂钩机制 [9] - 政府需加强监管,借鉴欧盟《汽车安全召回条例》完善质量追溯制度,对违规减配最高罚款销售额5% [9] - 行业组织应搭建协同平台,提升供需预警机制影响力 [10] - 行业需从"零和博弈"转向"价值竞争",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构建良性生态 [2]
光伏行业仍处于调整阵痛期,隆基绿能近十年首现亏损
南方都市报· 2025-05-30 14:55
光伏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处于阶段性阵痛期,产业链上多数企业处于亏损态势,营收规模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中七成上市公司营收下滑,四成企业亏损 [1] - 隆基绿能2024年亏损86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87亿元,同比暴跌超180%,为近十年来首次年度亏损 [1][2] - 行业产能阶段性过剩,供需失衡矛盾突出,处于产能出清和快速技术迭代周期中 [2] 隆基绿能财务表现 - 2024年隆基绿能营收825.82亿元,同比下滑36.23%,毛利率仅为7.44%,同比减少超10个百分点 [4][5] - 硅片及硅棒业务毛利率为-14.31%,同比减少30.19个百分点,组件及电池业务毛利率6.27%,同比减少12.11个百分点 [4][5]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超14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近20亿元,但同比亏损幅度有所收窄 [7] 其他光伏企业表现 - 天合光能2024年营收802.82亿元,同比下滑29.21%,亏损34.43亿元,同比下滑162.3% [2] - 晶澳科技2024年营收701.21亿元,同比下滑14.02%,亏损46.56亿元,同比下滑166.14% [2] - 阳光电源2024年营收778.56亿元,同比增长7.76%,净利润110.36亿元,同比增长16.92%,毛利率29.94% [2] 光伏设备商表现 - 光伏设备商("卖铲人")表现相对较好,统计的10家上市公司全部实现盈利 [8] - 捷佳伟创2024年营收188.87亿元,同比增长116.26%,净利润27.64亿元,同比增长69.18%,毛利率26.46% [8][9] - 拉普拉斯2024年营收57.28亿元,同比增长93.12%,净利润7.29亿元,同比增长77.53% [9] 行业未来展望 - 行业高管表示,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更强成本管控能力的企业有望在调整周期后率先复苏 [1] - 光伏设备商认为,行业装机需求增长和技术迭代将持续带来市场机会,TOPCon、XBC等新技术设备需求旺盛 [10] - 业内普遍预期,经历此轮出清后,拥有核心技术储备的企业将更具韧性 [12]
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离任,背后有何隐情?
以下文章来源于赶碳号科技 ,作者侦碳 赶碳号科技 . 关注碳中和产业前沿,解读新能源硬核科技,洞察风光氢储投资机会。 作 者 | 侦碳 因为,作出这样一个重大决定,将意味着这位隆基绿能的创始人、第一大股东, 在董事会层 面将不再参与隆基的战略决策,不再对管理层行使监督权力、不再参与公司的资源配置;在 经营管理层面,也将不再参与公司高管层面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来源 | 赶碳号科技 导语 :为了参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振国必须辞去总经理、董事、法定代表人——这是制度红 线,不是情怀选择。 半年前的传闻,竟然成真! 隆基绿能的创始人、隆绿的灵魂人物李振国,于5月26日晚正式辞任隆基绿能董事、总经理、 法人代表。这或许是2025年身处严冬的光伏行业最重要、最炸裂的新闻了。 这条新闻之所以炸裂,因为其不像光伏企业们巨亏或行业受到冲击,完全不在预期之内。笔 者消化了整整一个晚上。 这里可以"事后诸葛亮"一下。实际上,早在2024年9月初,隆基绿能某家核心供应商的一位重 要股东,就在电话里向笔者讲起过此事。 这位知情人士透露,振国总更愿意成为一名中国工程学院的院士,以科学家的身份从科研的 角度,推动企业、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
利源股份(002501) - 2025年5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7 17:06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 2025 年 5 月 27 日 15:00 - 16:30 举行,地点为全景网 [2] - 参与人员包括投资者网上提问(面向所有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兼总裁刘树茂、董事会秘书王占德、财务总监董玉、独立董事杜婕 [2] 公司业务相关 - 主要从事工业铝型材、建筑铝型材、铝合金深加工产品、汽车轻量化产品、新能源产品及轨道交通装备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 [4][6][9] - 合资公司生产零部件涵盖门槛梁型材、电池箱体型材及横梁型材等 [5] - 铝制品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保险杠、防撞梁等汽车零部件制造,与比亚迪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有合作 [9][10] 公司现状及人员情况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员工人数为 521 人 [6] - 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方式,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经营计划分批量向供应商采购原材料 [9] 公司发展规划 - 坚持防风险、强管理、固根基、开新局的总体经营原则,重点聚焦汽车零部件业务发展 [5][8][9][10][11]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加工深度,形成覆盖汽车型材及总成的完整制造能力 [5][8][9][10][11] - 深化与主机厂业务合作,借助合资平台加速市场拓展 [5][8][9][10][11] - 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培育高毛利率新业务增长点 [5][8][9][10][11] - 全面推行精益管理、强化成本管控、完善内控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及人才建设等提升运营效率 [5][8][9][10][11] - 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及政府、大股东支持,确保资金安全,改善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8][9][10][11] 特定事项回应 - 重大事项(如重组计划、定增募资、并购计划等)按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以公司公告为准 [3][6][10][11] - 近期公司控制权变更,对公司治理结构及业务发展有积极影响,后续计划可参看 2025 年 2 月 27 日披露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4][8][9] - 目前按一汽弗迪发出的订单供货,合资子公司正常运行 [4] - 2024 年度无深井石油钻杆产品销售 [5] - 关于二季度业绩情况,关注公司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临时报告和定期报告 [6][8][10] - 会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开拓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业务,对于是否增加机器人赛道未明确答复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