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

搜索文档
家居行业再迎政策利好:鼓励定制化整装,推进全智能装配一体化
贝壳财经· 2025-07-10 19:31
北京市提振消费行动方案 -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行动方案》涉及24条内容 重点提及家居行业 [1] - 方案鼓励提供房屋改造设计 定制化整装 智能化家居等产品和服务 [1] - 推进室内全智能装配一体化和全屋智能物联 鼓励建设智慧社区 [1] - 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 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 [1] 绿色消费与家装赛道 - 方案提及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 加强绿色消费科技和服务支撑 [1] - 鼓励研发和引进绿色低碳技术 完善绿色低碳标准 标识体系 [1] - 提高家装等领域绿色化水平 支持销售平台开展绿色低碳产品促消费活动 [1] - 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 鼓励二手商品流通交易 [1] 家居行业政策利好 - 国家持续出台促消费政策 如"两新"政策 家电换"智" 家装厨卫"焕新"等以旧换新政策 [2]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达1251.18亿元 环比上涨15.16% [2] - 1-5月累计销售额5714.08亿元 同比上涨3.32% [2]
时评:乘“热”而上,“避暑经济”燃旺消费热情
搜狐财经· 2025-07-10 12:57
避暑经济驱动消费升级 - 暑期临近带动特色避暑游发展 各地通过商文旅融合拓展夜间多元业态 激发消费潜力 [2] - 国务院政策明确盘活存量空间 打造新型消费场景 发展夜间文旅经济 商务部启动"服务消费季"培育融合场景 [2] - 北京鸟巢演唱会 江苏"苏超"赛事 宁夏"民宿+演艺+夜游"联票等创新模式推动业态迭代 [2] 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竞争力 - 吉林长白山凭借22℃清凉气候 预计暑期客流量超30万人次 吸引亲子游及大学生群体 [3] - 贵州习水依托国家森林公园发展避暑旅居产业 拥有3.6万户避暑地产业主与7.9万张床位接待能力 [3] - 生态旅游带动餐饮 住宿 交通等关联产业 形成"一业兴 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3] 政策红利激活清凉消费市场 - 重庆忠县通过国补政策推动高能效空调销售占比超80% 单台空调最高补贴2000元 [4] - 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对一级能效家电提供20%补贴 商家配套免费拆装及延长保修服务 [4] - 卖场推出"清凉套餐"组合销售空调 冰箱等 推动绿色消费向场景化解决方案升级 [4] 夜间经济创新消费场景 - 北京"夜京城"政策整合簋街 亮马河 潘家园资源 形成"食游购娱"一体化夜间生态 [5] - 重庆南岸区打造滨江露台商业街 引入20余家餐酒品牌 转化江景资源为消费场景 [5] - 贵州龙里水乡《贵秀》全息剧目与联票模式 淮安西游乐园夜场客流同比增长超30% [5]
优化小客车指标配置、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北京发布提振消费24条
新京报· 2025-07-10 12:12
北京市消费升级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力争到2030年北京市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打造2-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 [1] - 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2] - 鼓励金融机构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提高老年群体金融服务可得性 [2] 消费新业态发展举措 - 规范发展"谷子经济",鼓励创作优质动漫产品,打造二次元和新生代潮玩聚集地 [3] - 积极引进国际电竞赛事,丰富"电竞+"消费场景 [3] - 支持线上演出、在线观展、直播拍卖等新业态发展 [3] - 推进环球影城二期、"两园一河"等重大项目建设 [3] 住房与汽车消费政策 - 研究制定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带押过户"政策 [5] - 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5] - 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持续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 [5] - 在京津冀范围策划组织新能源汽车系列赛事 [5] 医疗健康与数字消费 - 截至2025年6月全市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达307家,其中互联网医院102家 [8] - 2025年1-6月全市互联网诊疗量111.59万人次,同比增长44.98% [8] - 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深化医疗大数据应用 [8] 商业空间与监管创新 - 2022-2024年北京累计新开大型商业设施面积超450万平方米 [11] - 2025年上半年全市新开大型商业设施面积约75万平方米 [11] - 全市非现场检查量占比提升至42%,扫码检查29.3万次 [12] - 重复检查、低效检查提示阻断成功率达88% [12]
深化改革提振消费!北京发布专项行动方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0 12:08
北京市消费升级政策 - 目标到2030年北京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 打造2-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 [1] - 提出24项任务涵盖增收减负 服务消费优化 商品消费增强 消费链条延伸 多元空间打造 环境优化六大方向 [1] - 强调市场与政府协同 供需两端促进 企业与场景支撑 国内外资源联动四大实施路径 [1] 居民收入提升措施 - 通过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最低工资调整机制 科学提高标准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 [1] - 支持证券交易所及资管机构丰富交易产品 鼓励上市公司提高分红率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 [1] - 推动农民依托生态优势增收 多措并举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升 [1] 消费新业态培育 - 重点发展银发经济 家政服务 美丽健康 数字消费 绿色消费 国潮消费 首发时尚七大新业态 [2] - 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 截至2025年6月全市307家机构开展诊疗 其中102家互联网医院 上半年诊疗量111.59万人次同比增44.98% [2] - 将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深化医疗大数据应用 培育智能健康产品及新型服务业态 [2] 商业空间改造 - 2022-2024年新增商业设施超450万平米 2025年上半年新增75万平米包括超极合生汇等项目 [3] - 推动轨道站点周边闲置场馆改造 鼓励前店后仓模式创新 提升滨水空间运营水平 [2][3] - 已完成10项河湖工程新增慢行系统70公里 亮马河水岸入选国家级文旅消费聚集区 [3] 政策协同创新 - 衔接国家政策推出商业空间焕新 公共资源商业化运营等北京特色举措 [3] - 突出双枢纽建设 发挥机场要素汇集作用打造国际消费桥头堡 [3] - 推进公积金支付首付与贷款同步 研究贷款带押过户政策降低购房门槛 [4] 监管优化 - 实施扫码检查 完善轻微违法免罚制度 推行消费场景"一件事一次办" [4] - 落实巡演项目首演地内容审核负责制 缩短审批周期释放商业创新活力 [4]
夏日消费市场“热力全开” 保税税务注入经济“税动力”
搜狐财经· 2025-07-09 17:58
税务政策与合规管理 - 税务部门以合规经营为核心支撑,将税收政策精准嵌入消费全链条,涵盖平行进口车、老字号钟表、时尚奥莱小镇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专区 [1] - 保税区税务分局针对平行进口车行业编制《平行进口车行业税费政策明白纸》,明确"三单核验"规则,避免进项税抵扣风险 [2] - 保税区税务分局走访10余家平行进口车重点销售企业,开展"一对一"模拟开票实训,规范开票流程 [2] - 保税区税务分局对海鸥表业集团核心技术点进行专业性审核,确保其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 [3] - 保税区税务分局实施全周期跟踪管理,在季度预缴时提前介入数据校验,避免申报错误 [3] 行业表现与数据 - 天保国际汽车城朝驰公司引入丰田埃尔法亚洲版2025款和雷克萨斯LX600亚洲版2025款全球首发车型,周末订单量同比增长8% [2] - 海鸥表业集团研发"龙首磐音"系列腕表,包含435个精密零件,厚度仅1.6厘米 [3] - 海鸥表业集团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三年减免税款超三千余万元 [3] - 天津空港王府井奥特莱斯618活动首日客流量较平日翻倍,商场停车场"一位难求" [4] - 奥莱卖场已收到旧家电(含数码产品)换新订单近200单,手机、平板、空调成为置换"前三甲" [7] 税务服务与流程优化 - 保税区税务分局实施"两提前"管理服务机制,提前做好销售折让税务处理辅导和发票管理流程优化 [4] - 保税区税务分局为企业量身定制"应急领票方案",安排骨干力量提供"一对一"专项服务 [4] - 保税区税务分局在服务台设置"税费咨询角",安排业务骨干现场解答个税汇算、社保缴纳等问题 [5] - 保税区税务分局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税费政策专项培训",指导企业规范发票管理和税费核算 [7] 产品与技术 - 海鸥表业集团"龙首磐音"系列腕表采用小篆字体的时分刻度,融合"三合一(陀飞轮、万年历、问表)功能"和金沙遗址"铜龙首形器"设计元素 [3] - 以旧换新活动中,一级能效的旧空调可抵400元,结合商场满减及国家补贴,换购新空调能省近1000元 [6]
兴业银行南昌分行全力落实金融支持消费政策 助力消费市场繁荣
搜狐财经· 2025-07-08 18:04
消费场景布局 - 聚焦衣食住行高频消费场景 推出9元洗车 180元购200元加油券 1分钱乘公交/地铁等出行优惠 [2] - 联合本地餐饮商户推出周六5折和优惠天天享活动 有效激发消费热情 [2] 绿色金融创新 - 推出2.2%利率优惠分期方案支持新能源汽车直客购车 缓解资金压力 [3] - 通过车展试驾等活动精准对接中青年客群 推动绿色消费升级 [3] 大宗消费支持 - 配套装修专享分期和消费贷服务 解决购房后家装资金需求 [4] - 与本地一级汽车经销商合作制定差异化补贴政策 助力汽车市场回暖 [4] 数字化转型 - 兴业生活APP覆盖80万江西用户 提供高效信用卡及消费信贷服务 [5] - 搭建G-B-C智慧平台 赋能社区管理及企业园区智慧化升级 [5]
盲盒不能成食品安全盲点
经济日报· 2025-07-08 06:15
行业趋势 - 临期食品盲盒成为年轻消费者新宠,商家借此减少库存浪费并完成品牌营销 [1] - 临期食品盲盒兼具经济与社会效益,推动绿色消费和减少浪费 [1] - 消费者愿意为"减少浪费、合理利用"买单,反映消费观念变化 [1] 消费者行为 - 临期盲盒吸引力在于"未知"与"划算"的双重因素,低价加随机组合易让消费者"上头" [1] - 消费者通过盲盒以更低成本获得消费满足 [1] 行业挑战 - 食品特殊性要求坚守安全底线,任何疏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1] - 部分商家以"盲盒"之名规避标识义务,导致包装信息缺失或过期食品混入 [1] 行业规范 - 商家需强化采购、运输和保鲜管理,清晰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2] - 商家应建立销售数据追踪和回溯机制,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2] - 监管部门需完善配套政策,加大检查频次和专项执法行动 [2] 行业发展 - 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可推动新业态从"流量产品"向"责任产品"转变 [2] - 临期盲盒有望成为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有益实践 [2]
绿色转型赋能乡村振兴 农产品流通可持续发展项目累计培训和赋能农户超万人
证券日报网· 2025-07-05 10:11
农产品流通可持续发展项目 - 项目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实施,即将迎来结项发布 [1] - 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聚焦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1] - 以流通端为切入点、产地协作为支撑,通过标准建设、能力培训、试点推广和基地评估等举措推动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 [1] 项目具体举措 - 面向产地端提升种植主体的绿色管理能力,推动消费端绿色理念普及 [1] - 连锁零售企业探索可持续供应链建设路径,强化"可持续农产品"概念的可视化展示 [1] - 牵头制定多项可持续果蔬供应链相关标准并推广应用,纳入部分地方政府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内容 [2] 项目覆盖范围与成果 - 覆盖全国20余个省份,重点聚焦多个重点果蔬产区 [2] - 累计培训和赋能农户超过1万人、合作社超2000家 [2] - 带动数百家企业与果蔬基地开展可持续种植管理与标准化果蔬周转筐替代实践 [2]
以“新”提“质” “两新”政策显效释活力
新华社· 2025-07-04 15:40
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效果 - 今年以来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额已超过1.4万亿元 [1] - 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于7月下达 相关部门将制定落实到每月每周的资金使用计划 [1] - 政策遵循"时序性"与"均衡性"原则 通过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实现消费市场动态均衡 [1] 消费市场表现 - 上海市民在家电、手机、家装家居品类消费订单量突破1100万笔 销售额超260亿元 [3] - 山东郓城县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超过1.31亿元 同比增长27% [4] - 3C产品购新补贴销售额达到6180万元 同比增长31% [4] 行业销售特点 - 制冷类家电产品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占比超过95% [2] - 手机数码、绿色家电、智能适老化产品成为三大增长极 [2] - 消费者从"价格敏感"转向"品质优先" 90%选购高能效家电 [2] 企业设备更新情况 - 1至5月份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6%、7.1% 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6个百分点 [4] - 山东岚山区工业技改投资1至5月份同比增长10.7% [5] - 山东华升公司设备能耗降低50% 生产效率提升20% [6] 政策资金支持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为2000亿元 第一批约1730亿元资金已安排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 [6] - 山东华升精细化拆解改造项目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259万元 [5]
能效标识家电每年超5.5亿台 累计节电4.2万亿千瓦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3 08:41
能效标识制度实施20周年核心成果 - 能效标识制度自2005年3月1日实施以来覆盖45类400万个型号产品,从静态标签升级为智慧二维码,实现2.6万家企业数字化备案和2200家实验室报告直报 [1] - 每年引导超5.5亿台家电采用节能技术,支持1亿台办公设备低耗运行,推广50亿支LED节能照明 [1] - 累计节电4.2万亿千瓦时,2024年单年节电39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碳2.1亿吨或4个三峡年发电量)[3][4] 市场与产业影响 - 带动家电销售超3300亿元,6100万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近1亿台 [2] - 用能产品能效水平整体提升20%-40%,消费者认知率达90% [3] - 覆盖家用电器、制冷空调等5大领域,发布17批产品目录和314项节能国家标准(含120项强制性标准)[3] 制度升级与国际地位 - 从企业自我声明制度发展为全球实施范围最广、市场规模最大、节能效果最好的标识制度之一 [2][3]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推动数字化备案平台建设,服务2.6万家企业及2000家实验室 [4] - 未来将全面推广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支撑全球节能降碳目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