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业趋势

搜索文档
【广发资产研究】关税冲击之下,避险交易延续——全球大类资产追踪双周报(4月第一期)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5-04-17 16:58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与宏观交易主线 -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分化,黄金>发达>债券>新兴,黄金作为避险资产领涨,发达国家和工业金属有所回补,新兴市场表现偏弱 [10] - 对等关税落地当周(4.2-4.4)避险与风险资产普跌,但后续(4.7-4.16)冲击缓和,市场主线仍围绕"避险交易" [10] 大类资产配置——全球杠铃策略 - 短期建议维持避险策略(中债、瑞郎、黄金),以全天候策略框架构建组合 [14] - 中长期关税强化新范式三大逻辑(逆全球化加剧、债务周期错位、AI产业趋势),配置建议采用反脆弱的"全球杠铃策略" [14] - 全天候策略模型显示,低风险偏好组合中中国国债占比34.18%,黄金8.51%,而高风险偏好组合中中国可转债占比24.83%,印度SENSEX30占比15% [15] 焦点数据与图表分析 - 美国金融状况指数小幅抬升但仍为负值,反映金融压力未完全缓解 [22] - 花旗美国经济意外指数持续回落,显示经济数据低于市场预期 [24] - 美联储5/6/7月降息预期较关税落地当周降低,隐含利率区间3.0%-4.4% [30] - 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上升压制消费者信心,消费者信心恶化与美股波动加剧正相关 [32][35] 全球经济数据与事件前瞻 - 重点关注4月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前值-14.5)、美国3月新屋销售(前值676千套)、德国4月IFO景气指数(前值86.7) [17] - 关键事件包括日本央行5月利率决议及货币政策发布会,可能影响全球流动性预期 [17]
【广发资产研究】谋定而后动,做多的三个时机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5-04-09 14:07
港股市场短期表现 - 港股周线6连阳后短期行情透支,不建议追涨,应关注低波、股息、价值、质量因子等落后板块 [2] - 恒指基差突破200点是历史罕见现象,2013年至今仅出现13次,本轮对等关税冲击下基差突破近210点 [2][8] - 极端贴水后港股表现由企业盈利决定,PPI同比是关键跟踪指标:PPI回升则港股反弹,PPI回落则港股回落 [2]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 中国政府采取有力举措维护资本市场,对市场产生提振作用 [2] - 特朗普可能延期关税,需紧密跟踪中美贸易条件演变及关税进展 [2] - 关税强化逆全球化、债务周期错位、AI产业趋势三大底层逻辑,需采用反脆弱的"全球杠铃策略" [4] 全球流动性观察 - 当前全球资本市场未出现全面流动性问题,黄金走势是流动性冲击尾声的领先指标 [3] - 流动性冲击阶段(股市、大宗商品、黄金普跌)→冲击尾声(黄金率先企稳)→风险资产企稳 [3][10][12] - 建议跟踪美元流动性情况,短期维持避险策略(中债、瑞郎、黄金) [3] 全天候策略配置 - 低风险偏好组合中中国国债占比34.18%,COMEX黄金占比8.51%,中国可转债占比17.99% [6] - 中等风险偏好组合增加权益类配置,如印度SENSEX30(12.72%)、A股红利指数(10.08%) [6] - 高风险偏好组合进一步增配权益资产,纳斯达克指数占比7.76%,恒生指数占比6.93% [6] 做多时机判断 - 胜率提升(贸易摩擦缓和)、估值极便宜、流动性问题导致筹码出清是三大做多信号 [3] - 中国资产当前估值不贵,但需等待贸易摩擦缓和信号明确 [3] - 建议以全天候策略框架构建组合,平衡不同资产相关性以应对冲击 [3][4]
【广发资产研究】谋定而后动,做多的三个时机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5-04-09 14:07
港股市场分析 - 港股周线6连阳后短期行情透支,不建议追涨,应关注低波、股息、价值、质量因子 [2] - 恒指基差突破200点是历史罕见现象,2013年至今仅出现13次,本轮对等关税冲击下基差突破近210点 [2][5] - 极端贴水后港股表现由企业盈利决定,PPI同比是关键跟踪指标:PPI回升带动港股反弹,PPI回落则港股回落 [2]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 中国政府采取有力举措维护资本市场,对市场产生提振作用 [2] - 特朗普可能延期关税,需继续跟踪关税问题进展 [2] - 关税强化逆全球化、债务周期错位、AI产业趋势三大底层逻辑 [2] 全球流动性观察 - 当前全球资本市场未出现全面流动性问题 [2] - 流动性冲击阶段表现为股市、大宗商品、黄金普跌,黄金率先企稳回升可作为领先指标 [2][6][9] - 建议紧密跟踪美元流动性情况 [2] 资产配置策略 - 全天候策略模型配置比例显示中国国债指数占比最高(低风险偏好34.18%),比特币仅在高风险偏好组合中占3.87% [4] - 事件冲击下做多时机需满足三个条件:贸易摩擦缓和、估值极便宜、流动性问题导致筹码出清 [2] - 短期建议保持避险策略(中债、瑞郎、黄金),中长期维持全球杠铃策略 [2] 历史经验复盘 - 2020年流动性冲击中黄金企稳后股市和大宗商品相继回升 [6][7] - 2008年流动性冲击呈现类似模式,黄金率先反弹预示风险资产企稳 [9] - PPI与中美贸易条件演变高度相关,需持续跟踪关税进展 [2]
【广发资产研究】“事缓则圆”后,当前如何应对?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5-04-07 23:15
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周线6连阳后短期行情透支,建议关注低波、股息、价值、质量因子[3] - 全球从"大缓和"走向"大波动",G2在生产贸易和债务失衡突出,特朗普关税政策将重塑世界秩序[3] - 关税一阶段定价征税国通胀效应+被征税国需求收缩,二阶段定价被征税国的货币财政应对[3] - 4月9日前建议配置避险资产(美债、中债、黄金等),需关注基本面问题向流动性问题的转换[4] - 中长期关税强化逆全球化、债务周期错位、AI产业趋势三大底层逻辑,维持全球杠铃策略[5] 短期资产配置建议 - **全球股市与大宗商品**:风险未出清,贸易摩擦可能加剧,黑色商品全线下跌反映需求收缩[4] - **美国资产**:美股弱(交易避险逻辑)、美债强(大涨后风险仍低)[4] - **中国资产**:股&商弱(定价需求收缩)、债强,结构上食饮&地产板块上涨反映内需政策对冲预期[4] - **港股策略**:需等待更明确的促内需政策信号[4] 中长期策略框架 - **新范式三大逻辑**:逆全球化加剧(特朗普政策)、债务周期错位(中美债务结构差异)、AI产业趋势[5] - **全天候配置模型**: - 低风险组合:中国国债34.18%+黄金8.51%+可转债17.99%[7] - 中高风险组合:增加印度SENSEX30(12.72%-15%)和比特币(3.28%-3.87%)[7] 历史研究脉络 - 债务周期系列研究覆盖日本经验(2024.12.27)、全球配置(2024.12.31)、东升西落叙事(2025.4.2)[11][12] - "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分析日股创新高(2024.3.21)、印度牛途(2024.4.26)、越南机遇(2024.4.29)[14] - 港股"天亮了"系列持续跟踪牛市三阶段(2022.11-2025.02)[17][18]
【广发资产研究】“事缓则圆”后,当前如何应对?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5-04-07 23:15
港股市场短期走势 - 港股周线6连阳后短期行情透支,不建议追涨,应关注低波、股息、价值、质量因子[2] - 当前需等待更明确的促内需政策信号,4月3日食饮&地产板块上涨反映二阶段内需政策对冲预期,黑色商品全线下跌反映需求收缩和避险现实[3] 特朗普关税对全球资产影响 - 一阶段定价征税国家的"通胀效应"+被征税国家的"需求收缩效应",二阶段定价被征税国家的货币财政应对措施[2] - 4月9日前建议配置避险资产(美债&中债、瑞郎、黄金、红利),当前风险偏好下降已充分释放,后续需观察流动性指标[2] 全球资产短期判断 - 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风险未出清,贸易摩擦可能加剧[2] - 美股弱美债强反映交易"避险"而非"滞胀",美股仍有风险,美债大涨后风险仍不大[2] - 中国资产股票&商品弱债强,定价被征税国家的需求收缩效应[3] 中长期配置策略 - 关税强化新范式三大底层逻辑(逆全球化加剧、债务周期错位、AI产业趋势),维持"全球杠铃策略"[3] - 全天候策略模型显示:中国国债指数配置比例达34.18%(低风险偏好),黄金8.51%,中国可转债17.99%,印度SENSEX30指数10.87%[5] 市场情绪指标 - BNP全球风险溢价指数行至历史高位,显示情绪已充分释放[8] - VIX与AAII熊牛价差显示风险偏好下降,但后续左侧交易机会需观察流动性指标[9]
中金:如何判别成长行情走势?
中金点睛· 2025-04-04 08:03
Abstract 摘要 点击小程序查看报告原文 成长行情走到哪了? 去年"924"以来,市场重回成长风格并且涨幅较大,但近期AI主线波动加大并出现了风格切换的迹象,部分成长行业如计算机指数已经调整至春节后科技 风格明显启动时的位置,基本抹去此前由DeepSeek突破带来的涨幅。较多投资者担忧估值高、交易拥挤、流动性紧等因素导致行情终结。本篇报告结合历 史复盘,归纳成长行情的重要影响因素,并结合产业发展规律与市场表现的总结出成长投资方法论,分析当前成长行情尤其是AI相关领域所处位置并给出 投资建议。 如何定义成长行业? 成长行业通常有高增长特征,并在A股市场往往显现较高的估值,但成长行业的内涵随时代不断变迁,不同时期市场中的代表性行业 也会变化。我们认为分析成长行情需要明确主线,而非笼统看作整体,我们通常把成长风格划分为科技成长、制造成长和消费成长三大类,通常科技和制 造成长行情爆发性强但周期性也强,而消费成长稳定性和持续性更好。 3)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提升有重要的市场含义。 历史上中国的产业在全球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中心向中国迁移时,资本市场通常有积极反映:一是中国公 司在全球市值占比提升,二是国际资金因偏好一国 ...
【广发资产研究】资产配置如何应对“东升西落”叙事?——债务周期下的资产配置新策略系列之四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5-04-03 08:21
引言:资产配置如何应对"东升西落"叙事 - 开年以来"Deepseek"触发中美科技此消彼长叙事,恒生科技为代表的中国科技资产领涨全球,而美股&美元表现不佳 [3] - 战略层面仍维持"全球杠铃策略",即投资大部分确定性低风险资产与少部分高收益高波动资产 [8] - 战术层面需调整"全球杠铃策略"以应对"东升西落"新叙事,包括下调美股权重、上调中国科技资产权重等 [8] 美股:低波动→高波动,下调权重 - 过去两年标普500维持偏低波动率,源于内部成分股间偏低相关性,当前相关性仍处历史低点 [11] - 2025年美股波动率将加大,因均值回归牵引力、美国经济衰退压力、AI产业格局变化等因素 [11] - 建议在"全球杠铃策略"组合中下调美股权重,因科技股与非科技股估值均偏高 [11] 中资股:中长期行情驱动力有望更健康 - 短期视角:恒指周线6连阳后行情有所透支,建议关注落后板块如银行、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等 [20] - 长期视角:本轮行情相较24年9月政策驱动行情更健康,建议上调中国科技资产权重 [20] - 中美科技股估值差仍处历史较高水平,中国科技股估值折价有缩窄空间 [20] 中国利率债:未转熊,更注重择时,下调权重 - 中国私人部门正由"被动加杠杆"迈向"主动去杠杆"阶段,债券收益率下行空间将收窄 [38] - 利率债配置需更注重交易择时,波动率或加大,建议下调组合权重 [38] - 当前1.8%的10Y国债利率定价了20BP降息空间,建议把握1.6%-1.9%核心交易区间 [38] 全天候配置策略 - 提供不同风险偏好下的资产配置比例,包括中国国债、黄金、可转债、印度股市、A股红利等 [9] - 低风险偏好配置中中国国债占比34.18%,黄金8.51%;高风险偏好中中国可转债占比24.83% [9] 历史数据与图表分析 - 标普500成分股相关性处于历史低点,2025年大概率回升 [18] - 恒指远期PE仍位于2010年以来均值水平,ERP位于均值-1标准差以下 [28] - 中美科技股估值差当前仍为历史较高水平 [34]
【广发资产研究】资产配置如何应对“东升西落”叙事?——债务周期下的资产配置新策略系列之四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5-04-02 15:33
全球资产配置策略调整 - 战略层面维持"全球杠铃策略",投资确定性低风险资产与高收益高波动资产,放弃中等收益投资[11] - 战术层面调整应对"东升西落"叙事:下调美股权重、上调中国科技资产权重、下调中国利率债权重[12] - 全球资产配置核心因素为逆全球化、债务周期错位和AI产业趋势[10] 美股配置调整 - 标普500波动率将从低转高,因成分股相关性处于历史低点将回升[16] - 2025年美股面临均值回归牵引力、经济衰退压力和AI产业格局变化三大因素导致波动加大[16] - 建议在组合中下调美股权重,因科技与非科技股估值均偏高且分化将收敛[16] 中资股配置机会 - 短期关注落后板块如银行、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等低波高股息板块[20] - 长期看好中国科技资产,因应用场景广阔且中美科技股估值差处于历史高位[24] - 恒生科技指数在2025年1-2月涨幅达34.6%,领涨全球科技资产[27] 中国利率债配置 - 中国进入"主动去杠杆"阶段,利率债收益率下行空间收窄[43] - 10年期国债利率1.8%已定价20BP降息空间,建议把握1.6%-1.9%交易区间[44] - 债务收缩期股债相关性为负,呈现明显跷跷板效应[48] 行业与因子表现 - 恒指周线6连阳后1个月,煤炭、钢铁、银行等板块表现强于大盘[36] - 历史数据显示6连阳后应关注股息、价值、质量等落后因子[34] - 中美科技股估值差仍处历史高位,中国科技股折价有缩窄空间[37]
【广发资产研究】资产配置如何应对“东升西落”叙事?——债务周期下的资产配置新策略系列之四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5-04-02 15:33
引言:资产配置如何应对"东升西落"叙事 - 开年以来"Deepseek"触发中美科技此消彼长叙事,恒生科技为代表的中国科技资产领涨全球,而美股&美元表现不佳 [3] - 战略层面仍维持"全球杠铃策略",即投资大部分确定性低风险资产与少部分高收益高波动资产 [8] - 战术层面需调整策略应对新叙事,包括下调美股权重、上调中国科技资产权重、下调中国利率债权重 [8] 美股:低波动转向高波动 - 过去两年标普500维持偏低波动率,源于内部成分股间偏低相关性,主要由于AI产业叙事下科技龙头与非科技龙头分化 [11] - 当前标普500成分股相关性仍处历史低点,预计2025年将回升,导致美股波动率加大 [11] - 建议在"全球杠铃策略"组合中下调美股权重,因科技股和非科技股估值均偏高 [11] 中资股:中长期行情驱动力更健康 - 短期视角:恒指周线6连阳后行情有所透支,建议关注本轮落后的低波、股息、价值、质量因子,如银行、公用事业等 [20] - 长期视角:本轮行情相较24年9月政策驱动信贷脉冲行情更健康,建议上调中国科技资产权重 [20] - 中美科技股估值差仍处历史较高水平,中国科技股估值折价有缩窄空间 [20] 中国利率债:未转熊但需注重择时 - 中国私人部门正由"被动加杠杆"迈向"主动去杠杆"阶段,债券收益率下行空间将收窄 [38] - 债务收缩期股债相关性为负,呈现明显跷跷板效应 [38] - 当前1.8%的10Y国债利率定价了20BP降息空间,建议把握1.6%-1.9%核心交易区间 [38] 全天候配置策略 - 根据不同风险偏好提供配置方案,低风险偏好下中国国债指数配置比例34.18%,高等风险偏好下纳斯达克指数配置比例7.76% [9] - 黄金作为超国家主权信用价值资产,在各风险偏好下配置比例在8.51%-11.75%之间 [9] - 中国可转债在各风险偏好下配置比例在17.99%-24.83%之间 [9]
【申万宏源策略 | 一周回顾展望】“四月决断”的市场影响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3-24 09:08
短期调整触发因素 - "四月决断"窗口临近,经济和A股一季报迎来验证期,基本面影响市场的权重提升,一季度中国经济出口增速自然回落,但关税影响尚未显现,财政发力落实实物量尚待验证 [1][2] - 中美对弈关键窗口临近,特朗普加码关税威胁可能和中国出口自然回落叠加,加剧经济预期波动,压制风险偏好 [1][2] - 国内AI出现阶段性催化空窗期,大模型进步偏慢,应用落地偏慢,尚未看到爆款应用,科技消化短期性价比问题 [1][2] "四月决断"关键影响因素 - 业绩验证期:互联网巨头和运营商资本开支高增,国内AI算力产业链营收和净利可能在25Q1改善,业绩期不是科技大幅调整的因素 [3][4] - 四月经济验证:当前顺周期改善预期偏低,政策相机决策可能及时应对经济下行风险,4月经济验证对市场的边际影响有限 [3][4] - 4月1日美国关税研究报告出炉,4月2日美国对全球征收对等关税,但"利空出尽"效应可能有限,后续仍有加征关税威胁 [3][4] - AI产业趋势催化处于等待爆款应用阶段,调整幅度和时间有限,后续应用创新兑现还有再创新高机会 [3][5] 25Q2市场判断 - 出口自然回落 + 特朗普关税威胁加码是宏观调整背景,前期国内AI和机器人行情发散,缺乏短期基本面验证的方向会调整 [6] - 国内AI算力业绩兑现可见度较高,业绩期行情是"聚焦"不是"证伪",市场等待爆款应用,震荡休整是主旋律 [6] - 更长时间调整可能发生在应用创新受到大模型能力约束阶段,二季度调整总体幅度可控 [6] 25Q2投资建议 - 防御思维占优阶段,高股息有绝对 + 相对收益,保险配置类机构对高股息资产定价影响正在增强 [7] - 中期科技产业趋势是2025年结构牛方向,重点关注国内AI算力和应用、具身智能、低空经济投资机会 [7] - 港股互联网平台公司在AI应用初期保持优势,港股高股息相对A股仍有优势,港股A股化为估值重估提供资金基础 [7] 行业赚钱效应 - 国防军工、汽车、计算机等行业赚钱效应全面收缩,国防军工按照个数、市值、成交额分别下降6%、4%、1% [9] - 环保、建筑材料、家用电器等行业赚钱效应继续扩散,环保按照个数、市值、成交额分别上升3%、5%、7% [9] - 机械设备、通信等行业赚钱效应聚焦龙头,机械设备按照个数、市值、成交额分别持平、下降1%、持平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