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
搜索文档
早盘直击|今日行情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9-26 11:15
主板维持近期的横盘整理走势,双创表现强势。在经历了周二的大幅震荡后,前期领涨的科技分类指数如科创 50 和创业板指继续延续震荡上行的趋 势,但主板上证指数却进入了横盘整理的格局。双创指数之所以表现较好,原因还是在于 AI 和算力需求的推动之下,科技硬件的基本面处于上行通道 中。预计主板横盘,双创上行的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继续维持。A 股在 9 月经历了一次短暂休整,但休整过程并非是单边下跌,上证指数横盘震荡, 双创指数却依然维持震荡上行的趋势。 风险提示: 全球地缘格局出现超预期局面,关税预期的反复摇摆,关税冲击的后续影响,美联储降息延后,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 及预期,政策执行不及预期等。 后市展望: 减速对 A 股中期趋势更为有利。在指数接近 3900 点整数关前,市场出现一定分歧。一方面是累积的涨幅较大,市场可能存在一定兑现压 力,此外不同板块中报业绩分化也较大,市场可能需要一次重新定位主线的过程。主线重新定位并非是行情方向的逆转,而是行情节奏的变化,这是市场 震荡上行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对中期趋势不会产生影响。A 股自 2016 年以来至 2025 年 8月 15 日,上证指数最高点位为 ...
海外算力持续高景气,PCB板块深度受益
2025-09-26 10:28
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为PCB(印制电路板)行业及其上游CCL(覆铜板)材料行业 下游应用主要为AI算力相关的服务器 芯片 光模块等 [1] * 涉及的公司包括PCB及CCL制造商如生益科技 深南电路 沪电股份(护垫公司) 东山精密 胜宏科技 景旺电子 兴森科技 盛弘股份(盛弘) 以及元器件厂商江海股份和三环集团等 [2][9][10][11][13][14][16][18][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海外算力市场需求强劲 * 海外四大CSP厂商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合计增速约为57% 较此前4月份预期的35%大幅上调 [1][3] * NV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主权AI收入将超过20亿美元 比去年翻倍 [1][3] * 未来AI投资有望从2025年的6000亿美元提升到2030年的3~4万亿美元 未来五年年均增长率超过50% [3] * 博通公司三大老客户需求持续增长 新客户订单超过100亿美元 [3] * 甲骨文公司已签约未确认收入订单达到4550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350% 并预计后续新增5000亿美元订单 [3] * OpenAI与NV达成战略合作 将部署10GW AI数据中心 总投资金额预计高达1000亿美元 [3] 服务器架构演进提升PCB价值量 * 服务器架构向CPX架构演进 CPX芯片通过mid plane板子连接 每张mid plane PCB价值量预计超过600美元 [1][5] * mid plane板子采用44层M9级别材料设计 相当于背板设计 [5] * Roomba Ultra架构因空间和良率问题更可能采用背板方案 背板和COF工艺将进一步提升PCB价值量 [1][5] PCB背板技术发展与市场前景 * PCB背板技术层数不断突破 当前基准层数为26层 试验中产品已达78层甚至100层以上 [6][7] * 马9等新材料应用使得单张背板价值量显著提升 马9材料每张价格约2500至3000元 PCTIP可能采用石英布方案每张价值约3000元 [7] * NV公司引领背板方案的应用 未来更多ASIC厂商可能采用背板方案 [1][7] AI芯片发展带动PCB需求 * AI应用从训练转向推理 以ASIC芯片为代表的产品需求增加 这些芯片互联架构不如NV成熟 单芯片价值量显著高于NV [1][9] * 预计2026年AI相关PCB采购额将从2025年的770亿至80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200亿元以上 [1][9] * 到2027年若背板全面应用后市场还会增长50% [1][9] 公司具体进展与机遇 * 生益科技作为全球CCL市场龙头 马八马九材料升级趋势确定 马八材料在海外核心客户中已取得绝对优势 受益于AI PC向国内转移的趋势 [2][11][12] * 深南电路业务长期向好 体现在载板涨价 扩产可能超预期以及北美算力客户的验厂和打样 [10] * 沪电股份(护垫公司)2025年上半年交换机相关产品同比增长160% AI服务器相关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5% 并启动43亿人民币的AI PC扩产项目 [13] * 东山精密通过收购索尔思布局光模块 在海外ACI客户中有较好份额 PCB硬板积极拓展背板业务 并计划进行10亿美元的PCB扩产 [14] 其他重要内容 * NV公司在PCB工艺上创新 如COF工艺 通过将封装基板与PCB一体化实现更薄更轻更高带宽设计 [8] * AI服务器中铝电解电容不仅承担基础功能 还可能承担调频功能 用量预计大幅提升 江海股份接到海外头部厂商订单 [18] * SOFC燃料电池技术具有潜力 三环集团是Bloom Energy(BE)燃料电池隔膜核心供应商 占据80%以上份额 [19] * PCB行业未来五年估值仍有较大机会 考虑到背板和COF增量 其增速可能高于CAPEX增速 [17]
四大利好催化下,科技股主线还在延续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08:0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科技成长板块保持强势风格,资金向龙头股集中 [1] - 科技板块呈现“多点开花”态势,服务器、计算机、半导体、超宽带技术等多个概念板块涨幅居前 [2] - 多只科技龙头股股价上涨并创历史新高,包括宁德时代、沃尔核材、浪潮信息、中科曙光、海光信息 [3] 政策与行业催化因素 - 国家算力互联网服务平台宣布实现31个省区市算力标识系统全线贯通,并上线50多条数据快递线路,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形成 [4] - 商务部等九部门印发通知,支持在自贸试验区等地建立国际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 [4] - 阿里巴巴在云栖大会上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l合作,并积极推进3800亿元规模的AI基础设施建设 [4] 行业前景与市场需求 - IDC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大数据IT总投资规模约为4134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超7497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6.4% [5] -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5] - AI覆铜板需求旺盛,其强劲需求带动了配套设备及上游电子布/铜箔等需求 [5] 新股上市表现 - 9月25日,创业板新股N建发致、N联合动及北交所新股N锦华上市,收盘分别上涨418.58%、147.6%、133% [6] - N建发致发行价为7.05元/股,收盘报36.56元/股,最新总市值为154.02亿元 [8] - 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118.82亿元、154.43亿元、179.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亿元、1.96亿元、2.28亿元 [8]
“无处不在的算力”,在杭州两场大会上感受AI算力新趋势
环球时报· 2025-09-26 06:32
云栖大会与数贸会算力焦点 - 2025云栖大会和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聚焦算力发展 展示AI算力新进展与新趋势 [1] 国际AI算力服务商展示 - 英伟达展示Omniverse和Cosmos平台 用于线上虚拟训练和测试人形机器人 模拟真实场景以调整策略和节省成本 [2] - AMD展示最新处理器和显卡产品 在PC电脑上展示AI性能 与阿里巴巴合作提升云服务器算力性能并降低成本 [4] - 法国施耐德电气展示AI数据中心绿色运营能力 打造适配中国本土产业需求的AI解决方案 [4] 中国算力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今年6月底 中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万标准机架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 存力规模超1680艾字节 同比增长约40% 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 全球位居前列 [5] - 盘古智库预测到2030年中国算力总规模将突破2500EFLOPS 年均增速超35% [7] - 算力发展呈现规模扩张快 单位算力投资高 能源与算力耦合加深等特点 技术迭代快 支持大模型与AGI发展的算力成为未来趋势 [7] 中国算力技术路径与挑战 - 中国算力发展紧贴国情 在算力光网 算电协同 集群技术等方面表现不俗 依托国产芯片提升算力供给能力 在绿色能源直供 液冷技术和异构数据中心建设上探索差异化路径 [7] - 在高端芯片和底层生态领域与国际仍有差距 总体呈现总量与速度领先 局部超越 全局追赶的特点 [7] - 推动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国产AI芯片加速迭代与市场化应用 产业界构建可独立或兼容CUDA的计算架构与框架 旨在打造完整独立富有韧性的AI产业体系 [8] 太空计算能力发展 - 全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成功发射 开启"太空计算时代" 目标打造千星规模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 总算力规模达1EOPS [9] - 之江实验室联合发起"橄榄叶计划" 面向全球公开征集太空科学载荷和太空智能应用 每年提供1-2颗计算卫星作为实施载体 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普惠 [9] - 首次发射卫星搭载宇宙X射线偏振探测器 通过天基天文时域模型实现秒级判断和99%识别准确率 推动太空科学研究范式变革 [10] 算力推动AI应用落地 - 算力提升加速大模型 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落地应用 中国机器人公司在灵巧手 关节及算法等核心技术上进展较快 机器人已在工业制造 医疗等场景尝试应用 [11] - 乐聚机器人展示人形机器人搬运箱子 机械臂协作分拣物料 机器人工作效率接近人的50% 但续航和可靠性需完善 部分高难度任务仍无法胜任 [11] - 云深处科技机器狗演示电力巡检 通过视觉识别电表数据和管道温度 替代重复性工作并避免人员高危场景受伤 [12] - 算力作为通用能力赋能各领域创新 工业领域高精度仿真计算缩短研发周期 生命科学领域AI设计蛋白质分子和基因序列加速药物研发 金融领域支持实时风控和量化交易 科学研究领域加速科学发现进程 [12]
【公告全知道】AI芯片+算力+数据中心!这家公司是国内CPU/GPU龙头
财联社· 2025-09-25 23:40
AI芯片与算力行业 - 国内CPU/GPU龙头企业 且是国内唯一生产x86芯片的企业 [1]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 已与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建立业务联系 [1] - 人形机器人相关核心产品完成送样测试 [1] - 业务覆盖低空经济、无人机及新能源汽车领域 [1] 固态电池技术领域 - 已向多家客户交付核心固态电池相关设备 [1] - 业务涉及宁德时代概念、机器视觉及氢能源领域 [1] 投资信息服务 - 每日推送停复牌、增减持、投资中标等重大个股公告 [1] - 红色标注重要公告以提示投资热点与风险规避 [1]
A股晚间热点 | 数字人民币又有大消息!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运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22:52
小米科技与芯片产业 - 雷军表示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自研手机SoC至少要坚持十年、至少投入五百亿 [1] - 凭借1000亿元的研发投入,小米汽车领域取得成果,SU7系列和YU7持续热销,2025年8月交付量持续突破3万辆 [1] - 2025年5月22日,小米自研SoC芯片玄戒O1正式发布,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实现3nm手机SoC芯片设计并大规模量产的企业,成为全球第四家拥有自研手机SoC的厂商 [1] 中国贸易与监管动态 - 商务部决定将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等3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将萨罗尼克科技公司等3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2] - 李强总理表示中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商务部称此为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举措 [6][7] - 市场监管总局督导下,深圳罗马仕科技、安克创新、小米通讯技术公司决定召回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产品,涉及数量共计135万余件 [8] 金融市场与基础设施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运营,推介会向相关机构介绍了跨境数字支付平台、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功能 [3]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包括建立报价商动态调整机制并扩充队伍,并自2025年10月13日起提高每日净限额至450亿元 [4] 行业动态与市场表现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强调坚决反对铜冶炼行业"内卷式"竞争,指出其对行业影响大,损害国家和行业利益 [5] - 上纬新材成为今年首只"20倍股",股价创历史新高,近5日共有217股登上龙虎榜单,山子高科等4股每日均有上榜 [9] - 广州出台新政策,房企自持住房在去化周期18个月以下区域可在补缴出让金后转为可售入市,政策宽松预期增强下结构性机会受关注 [16] 公司公告与资本运作 - 中油工程子公司签署25.24亿美元伊拉克海水输送管道EPC合同,吉宏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5%至65% [21] - 博瑞医药董事长提议1000万至2000万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旗滨集团拟以10000万元至20000万元回购股份 [21] - 密尔克卫实控人及股东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4.02%股份,至纯科技控股股东减持426.78万股占总股本1.12% [21][23] 投资机会与板块关注 - 全新一代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SoC芯片发布,可灵AI大规模应用落地,快手直播上线"AI万象" [17][18] - 科学家在适配国产算力、开展具身智能合作,新华时评指出需顺应民生期待激发服务消费新活力 [19]
AI又爆了,算力巨头获主力资金青睐
证券时报· 2025-09-25 21:18
市场整体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236亿元 创业板净流出89.27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6.27亿元[1] - 申万一级行业中有7个行业上涨 传媒行业涨幅达2.23% 通信 有色金属 电力设备和计算机行业均涨超1%[1] - 24个下跌行业中 纺织服饰 综合 农林牧渔 家用电器和交通运输行业均跌超1%[1] 行业资金流向 - 8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计算机和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均超10亿元 传媒 通信和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入均在5.9亿元以上[1] - 2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电子行业净流出148.43亿元居首 机械设备 基础化工 家用电器和国防军工等行业净流出均超10亿元[1] 个股资金流入 - 8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其中17股净流入超4亿元[2] - 浪潮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入17.77亿元居首 成交额103.53亿元 总市值1120亿元 当日涨停[2] - 新易盛和华工科技分别净流入12.83亿元和11.73亿元 华工科技涨停[2] - 宁德时代主力资金净流入11.15亿元 股价涨3.4%续创新高[3] - N联合动力净流入10.66亿元 涨幅达147.6%[4] - 沃尔核材 中兴通讯 比亚迪 亿纬锂能 TCL中环净流入均超7亿元[4] 个股资金流出 - 逾140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 其中17股净流出超4亿元[4] - 胜宏科技净流出16.2亿元居首 和而泰净流出超9亿元[5] - 先导智能 长川科技 立讯精密净流出均超7亿元[5] - 通富微电 北方华创 三花智控净流出均超6亿元[6] 尾盘资金流向 - 尾盘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9.2亿元 创业板尾盘净流出18.41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尾盘净流出6.43亿元[7] - 18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 其中5股净流入超1亿元[7] - 中恒电气尾盘净流入3.17亿元居首 涨幅7.42%[7] - 立讯精密 N联合动力 上海电气 中兴通讯尾盘净流入均超1亿元[8] - 19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超6000万元 其中5股净流出超1亿元[8] - 先导智能尾盘净流出3.55亿元居首[9] - 胜宏科技 通富微电 香农芯创 沃尔核材尾盘净流出金额居前[9] 重大事件影响 - 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将于9月26日在北京举行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2] - 阿里巴巴在2025云栖大会上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 发布七款大模型产品[2] - 摩根大通上调宁德时代H股评级至增持 因储能电池需求超预期导致供应紧张及价格上涨 将2025-2026年盈利预测上调约10%[3]
半导体利好不断!诺安基金刘慧影:多重逻辑共振,行情持续性获强支撑
新浪基金· 2025-09-25 17:30
文章核心观点 - 半导体板块上涨由近期需求爆发、中期技术突破、远期生态成型三重逻辑共振驱动,行情走势具备持续性 [1] AI存储与设备行情主线 - AI应用快速发展产生海量数据,存储成为算力落地核心瓶颈,精准覆盖国内已实现突破的存储器制造领域,推动国内存储芯片及设备企业业绩释放 [2] - 半导体设备环节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国产设备交付取得重大突破,政策层面持续加码,大基金三期首投锁定设备领域 [2] 华为算力生态重构行业格局 - 华为开源灵衢全光通信协议破解万卡集群瓶颈,具备2.1微秒超低时延和TB级带宽,Atlas 950超节点互联带宽达16PB,为英伟达H200的2倍以上,组网10万卡以上时效率优势更显著 [3] - 协议具统一协议特性可兼容其他公司芯片,重构产业标准,已吸引光模块、交换机企业加入配套研发,自主可控通信产业链逐步形成 [3] - 华为计划2026年底实现50万卡集群,远期布局百万卡机柜,依托Atlas 950/960超节点技术支撑万亿级大模型训练,将拉动半导体设备需求并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4] 基金投资布局 - 相关基金聚焦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科技龙头,重点配置半导体领域,布局芯片国产化卡脖子领域,集中于先进制程突破受益产业链如晶圆厂、设备、EDA、光刻机、光刻胶等 [4]
英伟达的三重护城河
虎嗅· 2025-09-25 16:50
英伟达战略投资与合作 - 英伟达投资英特尔50亿美元 占股约4% [2] - 英伟达与OpenAI达成1000亿美元投资协议 按数据中心建设进度分阶段支付 每建成1GW数据中心支付100亿美元 [3][4] - OpenAI需为1GW数据中心投入500亿至600亿美元 其中300亿至350亿美元用于购买英伟达产品 [4] - 英伟达与阿里云合作 通过云服务提供软件栈 维持中国市场联系 [7] 英伟达财务表现与市场预期 - 第二季度营收467亿美元 基本符合预期 [8] - 数据中心部门营收增长56% 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13亿美元 [8] - 第三财季营收指引540亿美元 略高于华尔街预期 [8] - 连续多个季度高增长后 增速放缓引发AI芯片需求瓶颈担忧 [8] - 财报发布后股价连续三日下跌 [9] 英伟达技术优势与护城河 - 加速计算需全栈协同设计 英伟达软件栈为行业默认选项 [11] - CUDA生态无处不在 覆盖所有云厂商和开发者群体 [11][12] - 网络业务收入73亿美元 已超过2019年收购Mellanox的成本 [14] - 每瓦性能领先 在电力受限环境中直接驱动客户营收 [15] - 提供从芯片到系统的AI工厂全栈解决方案 [11][15] 行业竞争与市场格局 - 英伟达投资英特尔对AMD构成挑战 Intel成为x86 CPU与GPU组合首选 [19] - 中国市场竞争关键取决于CUDA替代方案发展 可能影响全球格局 [16][17] - 功耗限制在西方市场强化英伟达优势 在中国市场依赖性较低 [16] AI算力需求与基础设施规划 - OpenAI与甲骨文签订5年3000亿美元云服务合同 需采购英伟达硬件 [5] - 甲骨文需通过融资支持采购计划 [6] - OpenAI计划每周建设1GW AI基础设施 需全技术栈创新 [25][26] - 算力扩张直接关联收入增长 新的融资方案将于年底公布 [28] 行业前景与战略愿景 - AI服务使用量快速增长 未来将成为经济基本驱动力甚至基本人权 [20][21] - 算力规模扩大可能推动突破性应用 如疾病治疗与个性化教育 [23] - 美国需加速芯片与能源产能建设以应对国际竞争压力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