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

搜索文档
海淀将在街镇建立营商环境工作站
搜狐财经· 2025-07-18 07:25
海淀区企业注册与创新活力 - 上半年海淀区新增注册企业14800家,其中科技型企业6902家,平均每4分钟诞生1家企业、每9分钟诞生1家科技型企业 [1] - 区域创新活力强劲,人工智能企业达1900余家,备案大模型95款,占全市近70% [2] - 建成全市首个万P级智算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覆盖医药健康、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等领域 [2] 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 - 构建"1+X+1"现代化产业体系:首个"1"聚焦全球影响力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末位"1"提升科技服务业聚合能级,"X"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未来产业新赛道 [1] - 未来产业布局六大领域(信息、制造、空间、能源、健康、材料)23个细分方向,获批全市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2] "海八条"营商新政核心措施 - 助企降本:推出2类9项措施降低隐性成本,包括街镇营商环境工作站线上线下同步服务 [2] - 蓄势增效:4类17项任务涵盖金融支持(财金协同平台、百亿科技成长基金)、创新赋能(10万平方米免费AI产业空间)、合规指导清单等 [3] - 人才支持:试点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提供2万余套人才公寓、最高5000万元"科技人才贷","海英计划"资金支持超2亿元 [3] 人才资源与国际化发展 - 海淀区人才总量20045万占全市25%,两院院士646位占全国358% [3] - 打造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开放100个AI示范场景,举办国际青年论坛并组建北京国际AI人才创新联盟 [4]
搭建合作平台构建未来产业新生态——龙岗区组织举办“独角兽企业龙岗行”活动
凤凰网财经· 2025-07-17 20:38
"独角兽企业龙岗行"活动不仅是一次全方位展示龙岗区未来产业生态与发展机遇的重要窗口,更是一次高规格、高质量的招商引资与企业落地的实践平台。 龙岗区正全面贯彻落实区委新发展理念,通过"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高效结合,全力构建营商环境改革的主阵地、投资创业的优选地,打造"有意思、 有商机、有得住、有品质"的现代化城区典范。 908 深展示 7 URSEEKS C @ w = D your with 4111 HIND the state 11475 13593 构建"诉求直通车"机制,龙岗区创新设立"三张清单"对接模式:一是企业需求清单,近20家独角兽企业现场提报技术合作、场景开放、政策支持等诉求;二 是政府资源清单,区发改、科创、工信、人机署等10余个部门现场解读绿色低碳、产业空间、研发补贴、人工智能等专项政策;三是场景机会清单,发布龙 岗区低空经济航线规划、智能网联车场景合作项目。同时,龙岗区对达成意向企业提供"一企一专员"全流程跟踪服务,依托独角兽企业服务联盟构建长效合 作生态,建立独角兽企业常态化对接机制。 7月17日,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战略背景下,深圳市龙岗区组织举办了"独角兽企 ...
详解中国经济年中答卷
第一财经· 2025-07-16 12:07
中国经济上半年"成绩单"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其中二季度增长5.2%,环比增长1.1% [2]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比上月加快1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比1-5月回落0.9个百分点 [3] 工业增速维持高位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制造业增长7.0%,装备制造业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5] - 6月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保持增长,汽车制造业增长11.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4% [5] - 人形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新兴产业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支柱 [7] 消费市场亮点频现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 [10]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服务零售额增长5.3% [11] - 服务消费加快,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部分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 [12] 投资增速结构优化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6.6% [16] - 制造业投资增长7.5%,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5.2%,比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 [17]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6%,明显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17]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 国家发改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 [20] - 全国正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11968个、总投资额10.21万亿 [20] - 下半年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将进一步发力,用于基建投资的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都有可能加发 [19]
“稳中向好、结构向优” 政策组合拳成效释放于供需两端
新华财经· 2025-07-15 22:19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 3% [1]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4%,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行业成为主要支撑 [2] - 进出口规模达21 7876万亿元,同比增长2 9%,创历史同期新高 [4] 政策支持与财政金融 - 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从1万亿元升至1 3万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从1500亿元翻倍至3000亿元 [3] - 新增专项债4 4万亿元,增量部分预计集中在地产收储领域 [3] - 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从1月的1 86%降至6月的1 46%,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从2 16%降至1 5% [4] - 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领域贷款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5] 消费与产业升级 - 居民消费品质升级诉求凸显,绿色低碳产品及文娱、体育、旅游等服务消费需求增加 [2] - 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产业链呈现"连点成线、集链成群"态势 [2] - 供给侧结构持续优化,高端装备制造业推动工业增速回升 [2] 资本市场与预期 - 上证指数站上3500点,市场信心和预期持续改善 [6] - 下半年政策工具创新可能聚焦房地产收储、服务业、消费及"十四五"与"十五五"规划接续 [6] 外贸与全球经济 - 中国外贸韧性显现,成为全球外贸体系中的稳定性力量 [4] - 产业结构升级与数字经济发展为外贸创造新机会 [4]
6月工业生产展现较强韧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9.7%
搜狐财经· 2025-07-15 12:50
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较1-5月加快1.0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1] - 6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制造业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 [1] - 6月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股份制企业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3%,私营企业增长6.7% [1] 行业增长亮点 - 6月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 [2]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6% [2] - 汽车制造业增长11.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0.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4% [2] 增长驱动力分析 - 先进制造业、高技术行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经济运行支撑力强劲 [1] - 人形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新兴产业有望迎来产业化曙光,可能成为新增长支柱 [1] 下半年工业展望 - 受出口下行影响,下半年工业生产动能或将减弱,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4.8% [4] - 出口交货值占工业产值近四成,出口增速下滑将导致工业生产增速持续放缓 [4] - "反内卷"政策可能导致粗钢、光伏等领域限产,叠加"抢出口"后出口增速下行 [5]
北京写字楼空置率下降,科技企业撑起三成需求
第一财经· 2025-07-14 21:06
北京写字楼市场现状 - 北京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18.4% [1] - 净吸纳量由负转正达到12960平方米 [1] - 中关村及丽泽的大面积租赁成交推动空置率下降 [1] 行业租赁结构 - 科技行业占整体交易面积34%成为租赁主力 [2] - 金融和专业服务业分别贡献22%和16%的租赁面积 [2] - 长江证券、大家保险和君泽君律师事务所的搬迁是代表性案例 [2] 租金表现 - 北京甲级写字楼租金环比下降1.6%至每月每平方米233.1元 [2] - 金融街租金跌破400元关口至每月每平方米389.2元 [2] - 中关村租金为每月每平方米258.2元环比下降1.0% [3] 区域差异 - 中关村空置率环比下降3.2个百分点至12.8% [3] - 金融街租金较2024年四季度下降8.7% [2] - 中关村空置率下降幅度最大 [3] 市场展望 - 2026年预计将有757000平方米写字楼新增供应 [4] - 业主可能采取定制装修、拎包入住等优惠措施 [4] - 20个未来产业将驱动北京写字楼需求提升 [4] 租金预测 - 仲量联行维持2025年租金年度降幅14.8%的预测 [4] - 二季度租金环比下降4.0%同比下降16.8% [4] - 租金跌幅持续收窄 [2]
江淮大地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安徽抢抓机遇布局未来产业(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7-13 05:58
未来产业发展现状 - 安徽在量子科技、深空探测、聚变能源等领域蓬勃发展,未来产业群峰竞秀 [1] - 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新赛道科技成果加速融入生产生活 [1] - 合肥布局建设的13个大科学装置集群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近50家,带动相关未来产业蓬勃发展 [2] 聚变能源领域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有望释放巨量清洁能源 [1] - BEST装置零部件数量以百万计,已布局产业链国产化能力 [2] - 聚变新能公司在合肥及周边孵化多家核聚变相关企业,部分已经上市 [2] 人工智能领域 - 智象未来开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可快速生成高质量视频 [3] - 科大讯飞智医助理已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超10亿次人工智能辅诊建议 [3] - 埃夫特智能机器人公司研发的免编程焊接机器人3分钟完成自动焊接 [3] - 安徽集聚人工智能规上企业894家、产业链关联企业1.2万家 [3] 低空经济领域 - 芜湖市湾沚区航空小镇已建成国内最大中小型飞机和无人机生产基地 [4] - 通航整机核心部件本地配套率达100% [4] - 2023年芜湖市低空经济产业营收达463.8亿元 [4] 产业链发展 - 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带动20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聚 [4] - 芯聚德科技48个月完成投资建设并供应市场,创造行业纪录 [5] - 安徽省计划到2030年未来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打造3个1000亿元未来产业 [5]
存量远大于净吸纳,北京写字楼租金继续下行,金融街跌破400元/平米/月
新浪财经· 2025-07-12 20:33
北京写字楼市场现状 - 北京写字楼市场已陷入"存量竞争",二季度全市和五大核心商圈净吸纳量分别为3.97万平米和-3984平米,远低于1368万平米的存量水平 [3] - 二季度北京写字楼整体租金环比下降1.6%至233.2元/平米/月,五大核心商圈租金环比下降2.6%至257.58元/平米/月 [3] - 金融街作为租金最高区域,二季度租金跌破400元/平米/月至389.2元/平米/月,环比下降6.1%,较上年四季度下降8.7% [4] 供需与空置情况 - 二季度金融街空置率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9.7%,全市空置率维持在16.9%-18.4%的高位 [4] - 2026年将迎来供应高峰,预计新增75.7万平米,2026-2028年累计新增约180万平米,其中中央商务区和望京-酒仙桥区域占比达70% [5] - 中关村区域空置率环比显著下降3.2个百分点至12.8%,为表现最好的子市场 [5] 市场驱动因素 - 金融央企加速搬迁至自持办公楼对金融街去化造成压力 [4] - 高科技企业需求推动中关村市场改善,该区域租金环比仅下降1.0%至258.2元/平米/月 [5] - 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20个未来产业被列为北京政府重点发展方向,将驱动写字楼需求提升 [5] 未来市场展望 - 业主采取"以价换量"策略,通过降低租金、提升配套服务、定制装修等措施吸引租户 [6] - 预计下半年空置率将持续小幅上升,租金进一步下行,市场向租户方倾斜 [6] - 部分专家认为租金让渡空间已接近极限,市场处于筑底横盘阶段,2025年底可能趋于稳定 [6]
省政府与中国诚通集团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新华日报· 2025-07-12 05:30
政府与企业合作 - 江苏省政府与中国诚通集团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加快高质量发展 [1] - 中国诚通集团将立足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功能定位 调动央企资源力量 携手打造科创投资基金 壮大耐心资本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 [1] - 合作目标包括以金融服务带动优质产业项目落户 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助力江苏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1] 基金设立与投资布局 - 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 南京市创投集团 江北新区高质量母基金与中国诚通集团共同发起设立诚通科创投资基金(江苏)有限公司 [2] - 苏州实验室 诚通科创 苏创投集团 苏州园丰资本签署诚通(苏州)苏实材料成果转化基金框架合作协议 [2] - 中国诚通集团将围绕江苏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领域加强投资布局 [1] 科技成果转化与合作 - 中国诚通集团将携手产业链企业与江苏在科技成果转化 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 [1] - 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诚通科创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2]
国资委:推动国资加快向战新产业集中
中国证券报· 2025-07-12 04:50
国资央企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1] - 国有资本将加快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1][2] - 中央企业需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基础研究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11万亿元,占比接近30% [2] - 中央企业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速度明显加快 [2] 未来产业布局与机制创新 - 中央企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累计成立未来产业相关企业79家 [2] - 对承担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企业或项目,可设置亏损豁免期 [3] - 未来产业发展突出大工程带动、场景应用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