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降息

搜索文档
短期政策将保持定力 把握结构性机遇
中国证券报· 2025-07-31 05:09
● 林倩 谭丁豪 7月30日,"2025私募高质量发展聚力计划暨中泰证券尚元杯第四届私募优选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 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主题演讲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向好,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 了基础。短期政策将保持定力,以精准施策和灵活应对为主线,未来仍有降准降息空间。同时,"畅通 循环""因业施策"及全球供应链重构等趋势下,科技、消费、创新药等领域蕴含结构性投资机会。 下半年关注两条政策主线 "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向好,为全年目标奠定了基础。"李迅雷表示,上半年消费领域"以旧换 新"带动社零较快增长,拉动耐用消费品增长,对社零增长贡献显著。 "考虑到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已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良好基础,既定各项政策部署正在有序推进,目前 出台大规模刺激性政策的必要性不大。"李迅雷表示,相比去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GDP增速更高,消 费增速也显著回升,出口也彰显韧性,今年中期追加财政预算赤字或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可能性较 小。 "短期来看,政策仍将保持定力,下半年或有两条主线。"李迅雷认为,一是精准施策。在不增列赤字、 不增发国债的前提下,发力空间在于调整年初预算安排的结构、优化额度在各 ...
政治局会议将如何影响你所关心的“价格”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07-30 23:50
货币政策与利率 - 政治局会议未提及"适时降准降息",但提出"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暗示降息仍是潜在工具 [2] - 当前经济背景与4月不同:中美贸易关税下降、GDP增速5.3%、上证综指反弹至3600点,逆周期调节需求减弱 [2] - 若美联储降息或经济压力增大,可能重启降息,参考去年9月未提降息后仍实施 [2] 房地产政策 - 政治局会议通稿首次未提"房地产",但并非放弃稳楼市,而是因行业处于长周期下行阶段,政策发力难度大 [3] - 一季度房价短暂回稳,但需尊重市场规律,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套规模存疑 [3] 资本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从去年2800点反弹至3600点,涨幅超30%,会议提出"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4] - 类比日本1995年股市反弹55%的经验,平准基金(2万亿日元)和降息(利率从1%至0.5%)是关键推动力 [4] - 当前中央汇金主导的类平准基金、上市公司回购及减持严苛政策支撑市场,但需基本面或降息进一步推动 [5] 大宗商品与行业治理 - 大宗商品价格反弹需供需平衡支撑,反内卷政策聚焦治理无序竞争而非单纯抬高价格 [6] - 会议删除"低价"描述,因7月商品上涨可能挤压中下游利润,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涉及光伏、水泥、汽车等 [6] - 垄断性行业价格调控空间较大,但长期需避免价格扭曲,PPI转正需依赖需求扩张和财政加杠杆 [7] 财政政策与杠杆率 - 2025年二季度宏观杠杆率上升1.9个百分点至300.4%,政府杠杆率贡献2个百分点(65.3%) [8] - 中央财政加杠杆空间大(当前26% vs 美国联邦125%),逆周期政策可带动民企和居民部门突围 [8] - 政策转向促消费与民生,中央财政发力是上半年经济回稳主因 [8]
中信建投:下半年仍有降准降息可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23:09
政策方向 - 十五五规划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关键时期 [1] - 政策取向保持宽松同时留足弹性 若三季度数据超预期走弱四季度或启动增量工具 [1]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且注重落细 财政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货币保持流动性充裕 [1] 经济措施 - 下半年仍有降准降息可能 [1] - 政府投资基金精准投向战略领域 [1] - 着力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1] 市场发展 -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 [1] - 鼓励企业家以创新与优质产品抢占竞争主动 [1] -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政治局会议后货币政策走向:适度宽松不变,降准降息表述淡出
第一财经· 2025-07-30 18:37
货币政策基调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取向不变 但未提及降准降息 [1] - 会议提出要保持流动性充裕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1] - 与4月会议相比 本次更强调落实落细现有政策而非创设新工具 [2] 政策工具运用 - 将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小微企业 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 [1][2] - 可能通过逆回购 MLF等总量工具加大流动性投放 [1]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养老与服务消费再贷款等将持续发挥针对性支持作用 [2] 政策调整预期 - 当前处于政策观察期 出台大规模增量政策的迫切性下降 [2] - 未来降息降准空间取决于宽经济和信用修复进度 [2] - 必要时可能重启国债买卖操作以增加流动性投放 [3] 经济环境判断 - 上半年宏观经济稳中偏强 外部经贸环境稳定 [2] - 下半年仍面临内外部风险与挑战 需政策持续支持 [2] - 政策需为政府债券集中发行提供宽松金融环境 [3]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货币政策不再提“适时降准降息” 总量工具可能仍在政策成效观察期
快讯· 2025-07-30 17:03
货币政策总体取向 - 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取向不变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1] - 保持流动性充裕 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 - 中国人民银行维持稳中偏松政策取向 总量工具处于政策成效观察期[1] 政策工具调整 - 不再提及"适时降准降息"表述 相较于4月25日政治局会议[1] - 结构性工具不再要求创设新工具 聚焦用好现有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1] - 新增"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表述 强化降成本目标[1] 政策支持方向 -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小微企业 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1] - 政策空间和节奏取决于经济和信用修复进度[1] -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持续发力适时加力[1]
利率衍生品系列报告之二:利率互换倒挂历史复盘及降准降息预测效果探究
山西证券· 2025-07-28 11: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利率互换曲线倒挂原因主要为经济基本面因素和资金价格与流动性因素,多数情况下对央行降准降息操作有较好预测作用,倒挂结束通常意味着驱动因素变化,货币宽松不一定伴随曲线倒挂,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可运用该信号判断政策取向与评估市场情绪 [2][4][5][6][7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利率互换曲线历史倒挂情况梳理 - 2011 年倒挂于 8 月出现,8 月 19 日开端,5Y - 1Y/2Y - 1Y 利差由正转负,10 月下旬 5Y - 1Y 利差恢复正常,2Y - 1Y 倒挂至 2012 年一季度结束,9 月 6 日利差负值程度最深,因通胀回落、经济增速下降、外汇占款增速骤降,11 月末央行降准 [14][16] - 2012 年倒挂分两轮,第一轮从年初到 5 月中旬,部分延续 2011 年倒挂,由资金波动和宽松预期导致,央行 2 月和 5 月降准,6 月和 7 月降息;第二轮从 7 月 11 日到 10 月 12 日,由基本面走弱带来的降准预期导致,最终随基本面好转结束 [25][26][30] - 2013 年倒挂集中在 6 月,6 月 20 日演绎至极致,7 月 8 日 5Y - 1Y 利差、7 月 11 日 2Y - 1Y 利差转正,因资金面收紧和央行紧缩货币政策,“钱荒”局面引发倒挂,央行 6 月 25 日缓解资金紧张 [36][38][39] - 2015 年倒挂最初于 2014 年末发生,集中在 1 月下旬至 3 月末,3 月 16 日利差负值程度最深,3 月 24 日 5Y - 1Y 利差、4 月 3 日 2Y - 1Y 利差转正,因资金面大幅波动、资金价格飙升和货币宽松预期,后因资金价格回落结束 [43][44][51] 二、利率互换曲线对降息是否有预测作用 - 2011 年倒挂预示货币宽松周期开启,降准在 11 月 30 日,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 11 月初调降 [54] - 2012 年倒挂精准预测降准降息,第一次倒挂准确预测降准,第二次倒挂央行未降准但有降息 [55] - 2013 年倒挂因“钱荒”,未预测到央行降准降息操作,倒挂期末央行暂缓紧缩货币政策 [56] - 2015 年倒挂对降准降息有预测作用,2014 年 11 月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5 年全年准备金率、7 天逆回购利率、存贷款基准利率均有下调,4 月利率互换走出倒挂后仍有降准降息操作 [57][58][59] 三、总结 - 利率互换曲线倒挂原因及特征:一是经济基本面因素,如 2011、2012 和 2015 年与经济增速回落和通胀下行相关;二是资金价格和流动性因素,如 2013 年“钱荒”和 2015 年初跨年资金紧张与股市杠杆资金虹吸效应 [67] - 利率互换曲线对降准降息预测效果:多数情况下有较好预测作用,经济基本面走弱时准确性高,2011 年倒挂领先货币宽松周期,突显 IRS 曲线前瞻性 [68] - 利率互换倒挂结束含义:一是经济基本面好转,如 2012 年第二次倒挂;二是资金面紧张缓解,如 2013 年“钱荒”结束;三是货币政策落地,但有时倒挂结束后货币宽松周期未停 [69] - 利率互换倒挂不是货币宽松必要条件:2018 年开始的货币宽松周期中,2023 年前曲线总体正常,原因是 2015 年后银行间回购利率被央行控制、2017 年后收益率曲线陡峭 [70] - 如何运用互换倒挂信号:投资者关注倒挂持续时间、深度和驱动因素判断政策取向和利率走势,政策制定者将其作为评估货币政策传导和市场情绪参考 [71]
央行将续作4000亿元MLF 专家:短期内降准降息概率不大
快讯· 2025-07-25 06:50
央行MLF操作 - 央行将于25日开展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 [1] - 此次操作是连续第五个月加量续作 MLF到期量为3000亿元 [1] 货币政策分析 - 中期流动性持续净投放主因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快及信贷投放加速 需配合财政政策形成合力 [1] - 央行延续数量型工具操作强度 释放货币政策偏支持性信号 为信用扩张提供有利环境 [1] 政策展望 - 短期内降准降息概率不大 但在"扩内需、稳增长"方向下货币政策将保持积极作为 [1]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机构关注下半年三大主线
中国经营报· 2025-07-23 21:57
宏观经济数据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 [1]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31.2% [2] - 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3%,较一季度略有提升 [2] 经济增长动力 - 内需尤其是消费是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 [2] - 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改善最为明显,消费仍是主要支撑,外需拉动有所走弱 [2] - 企业层面表现出强劲的适应能力和产品创新,例如在电动车领域体现出明显优势 [2] 政策展望 - 下半年宏观政策将围绕"降准降息、扩大内需、支持房地产回暖"三大主线持续发力 [1] - 财政政策仍将是下半年宏观政策的主要发力点和重要抓手 [1] - 需要进一步加力逆周期政策,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3] 财政政策 - 下半年应充分运用公共预算的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并考虑额外发行2.3万亿元政府债券 [3] - 力争广义财政支出达到全年预算增长目标 [3] - 城市更新改造是为数不多的现实迫切需要且能从总体规模上改变宏观局面的发力点 [3] 货币政策 - 有必要进一步降准降息,降低房贷利率 [1] - 继续降低包括7天逆回购在内的所有政策利率水平 [4] -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部分缓解存款利率下行空间的约束 [4] 消费政策 - 当前以促消费为核心,部署壮大内循环,有很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5] - 可能包括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较大幅度上调以旧换新支持资金额度 [5] - 下半年促消费有可能不再限于耐用消费品,不排除把一般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纳入进来 [5] 房地产政策 - 需要在供求两端同时发力帮助房地产市场回暖 [3] - 需求端可考虑进一步放开限购、首套房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优惠,地方政府购房补贴等措施 [5] - 供给端加快对房地产企业的资产重组,着力打造几个试点 [5]
东海启元添益6个月持有混合发起式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27.37万元 净值增长率2.73%
搜狐财经· 2025-07-22 16:45
基金业绩表现 - AI基金东海启元添益6个月持有混合发起式A第二季度基金利润27.37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269元 [3] - 报告期内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73%,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1050万元 [3] - 截至7月21日单位净值为1.023元 [3] - 东海鑫宁利率债三个月定期开放债券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达6.32%,东海祥泰三年定开最低为2.49% [3] 基金经理及管理情况 - 基金经理邢烨和渠淼共同管理5只基金 [3] 投资策略及持仓 - 基金通过适时重点配置债券资产,择优配置和交易转债及权益资产,力争为投资人创造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 [4] - 基金持股集中度较高,十大重仓股为山东高速、皖通高速、宁沪高速、粤高速A、新奥股份、首创环保、北大荒、长江电力、中国石化、中国联通 [4] 市场及政策分析 - 二季度各项经济数据以稳为主,但持续性需要保持关注 [3] - 央行宣布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后,大型商业银行悉数下调存款利率,流动性预计将继续宽松 [3] - 未来市场关注点主要在于政策节奏,一方面担心前期政策效果逐步递减,另一方面期待新一轮政策出台 [3] - 政策可能是相机抉择的,市场则相应会更加波动,产品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可择机寻找波动中的投资价值 [3]
7月LPR又是“按兵不动”,下半年还会下调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22:57
LPR利率维持不变 - 7月LPR报价一年期3.00% 五年期3.50% 连续两个月保持不变 自5月下调10个基点后进入观察期 [1] - 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1.43%低位 低于1.8%监管合意水平 其中国有行1.33% 股份行1.56% 城商行1.37% 农商行1.58% 较上年末分别下降11/5/1/15个基点 [6] - 政策利率持稳因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 上半年累计增长5.3% 金融数据良好 短期政策加码必要性不强 [2] LPR不变原因分析 - 7天逆回购利率作为新定价锚保持稳定 5月降息后政策利率未变 传导机制需时间观察 [2][4] - 商业银行负债压力未改善 7月存单利率小幅上行 缴税大月流动性缺口存在 主动压降LPR加点动力不足 [4][5] - 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3.3%同比降45基点 个人房贷利率3.1%同比降60基点 存款成本下行空间受定期存款占比高制约 [6] 下半年政策展望 - 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可能降准降息 届时LPR将跟随下调 因需对冲出口放缓及实际融资成本偏高问题 [10][11] - 美联储9月可能降息将打开国内政策空间 需平衡稳增长与银行体系健康性关系 [10][11] - 5年期LPR可能单独下调以推动房贷减负 成为稳楼市政策发力点 [9][10] 宏观经济背景 - 6月CPI同比转涨0.1% 核心CPI同比涨0.7% PPI同比降3.6% 显示物价水平仍偏低 [11] - 货币政策将协同财政/产业/消费政策 从供需两端促进物价温和回升 [11]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仍存 需通过降息激发内生融资需求 对冲外需影响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