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发
搜索文档
宝顺昌开展自主创新—— 锻造“争气合金”硬实力
经济日报· 2025-08-23 23:44
核心技术突破 - 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掌握真空感应炉熔炼至锻造加工全流程生产线 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性基础材料重要生产研发基地[1] - 研发屈服强度达450兆帕国产镍基合金 将深海流量计关键部件寿命提升3倍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 - 独创双联精炼工艺 有害元素总和仅为进口产品三分之一 产品耐腐蚀性比进口产品高3倍以上 强度超过标准指标23%[2] - 开发乏燃料运输容器用不锈钢材料达国内领先水平 独创真空双联精炼工艺将材料氢含量控制在1.8ppm 稳定性较进口产品提升15%[4][5] 产品与市场表现 - 镍基合金材料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石化装备等领域 相关国内领先技术每年带来超过5000万元收入[3] - 国产材料价格不到进口材料一半(进口每吨80万元) 加工效率提升15% 第三批合金装备南海20余座采油树 年节约维护费超6000万元[2] - 新能源合金锻件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耐蚀合金产品成功应用于多个石化项目 新一代耐蚀合金进入中试阶段[6] 研发与创新能力 - 近3年研发投入逐年增长 2024年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超5% 获得28项授权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5] - 建设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打造高温合金领域顶尖研发团队 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克技术难题[5] - 成功攻克纯净熔炼技术 用8个月时间完成国外需12个月交货周期的产品研发[2] 智能化与生产优化 - 打造智能化生产线 关键设备全部实现数字化控制 应用数智系统和制造执行系统(MES)[6] - 实现生产数据实时采集 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设备利用率提升至85%(高于行业平均15个百分点) 产品一次合格率达98.5%[6] - 每年通过智能化改造节约成本1500万元 生产过程透明化数据化 产品质量和交付效率大幅提升[6] 战略规划与产能扩张 - 在新余高新区规划三大产业板块:东部高端熔炼基地、中部精密锻造中心、西部深加工产业园[6] - 未来2年将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万吨级高端合金材料生产基地 打造研发、生产、检测、服务一体化全产业链平台[7] - 目标成为全球高端特种合金材料领域头部企业 目前6300吨电动螺旋压力机每3分钟初锻一件产品[6][7]
夏厦精密积极拓展新市场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4亿元 同比增长30.77%
证券日报· 2025-08-22 20: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30.77%,主要因积极拓展市场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6.6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850.12万元 [2] - 净利润下降主要受汽车行业价格竞争、客户压缩供应商价格及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2] - 固定资产转固及员工增加导致折旧和薪酬等固定成本上升,单位产品成本增加 [2] - 募集资金余额减少及借款增加导致利息收入与理财收益下降,利息支出上升 [2] 业务战略 - 以小模数精密齿轮业务为核心,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 [2] - 加强小模数齿轮、行星滚柱丝杠等加工设备的研发和创新 [2] - 扩大以小模数精密齿轮为核心零部件的减速机业务市场份额 [2] - 持续强化研发创新并拓展新市场,推动公司高质量持续发展 [2] 技术研发 - 拥有超过百项专利,涵盖产品工艺及设备领域 [7] - 研发超硬超细高速干切硬质合金齿轮滚刀等刀具核心技术,实现进口替代 [7] - 微小模数滚刀实现突破,硬质合金滚刀最小模数达0.05mm,行业领先 [7] - 技术优势包括成本低、效率高,可快速响应齿轮生产和研发需求 [7] - 满足机器人等行业对小模数高精度齿轮的加工需求 [7]
新强联(300850) - 300850新强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2
2025-08-22 18:04
产能与订单情况 [2] - 产能利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2] - 2025年客户需求旺盛,在手排产订单充足 [2] 毛利率与成本控制 [2] - 未来毛利率受产品结构、原材料价格、规模效应及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影响 [2] -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成本管控能力持续优化,毛利率有望保持在合理稳定水平 [2] 技术实力与产品进展 [2][3] - 技术实力强劲,具备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能力,突破多项关键工艺 [2] - 风电主轴轴承和盾构机主轴承等核心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 单列圆锥滚子主轴轴承(TRB)已实现批量生产与供货,技术成熟且市场认可度逐步提升 [3] 研发投入与战略 [2][3] - 高度重视技术研发,视其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3] - 坚定不移践行创新驱动战略,聚焦前沿技术攻关与核心产品迭代 [3] - 建立动态研发投入机制,持续巩固技术领先优势 [3] 新业务与市场拓展 [2][3] - 持续围绕高端精密轴承产品拓展,积极关注产业链延伸与技术迭代方向 [2] - 储备相关技术,为未来市场拓展和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2] - 优化TRB产品性能,提升可靠性与市场竞争力,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3]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海容冷链核心业务与全球化布局齐发力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11: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91亿元,同比增长12.8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10.38%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20.41% [1] - 报告期末总资产57.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3%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72% [4] - 资产负债率为27.20%,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4] 业务发展 - 商用冷冻展示柜领域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地位稳固,但销量略有下降 [2] - 商用冷藏展示柜在北美高端饮料行业建立市场影响力,国内市场覆盖主流饮料品牌,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2] - 商超展示柜业务通过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深化与原有客户合作,并开拓生鲜超市、社区超市等新兴应用场景,产品销量实现较好增长 [3] - 海外业务呈现区域分化、整体增长特点,东南亚地区业务量实现较好增长,北美地区业务量有所下降,其他地区业务量保持一定增长 [4] - 出口业务遍及全球六大洲 [4] 研发与技术 - 上半年研发费用5378.17万元,同比增长21.66% [3] - 研发重点聚焦节能、环保、深冷等领域技术,并加大产品智能化投入力度 [3] - 形成高效研发机制,快速响应下游快消品行业需求 [3] - 柔性化生产管理体系支持批量化生产和多类产品混合式生产,满足小批量、多批次、多型号并线生产需求 [3] 战略与布局 - 加快海外生产基地建设,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部分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 [4] - 海外基地投产后将拓展海外供货渠道,增强对区域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 [4] - 通过提前采购、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锁定价格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5] - 通过拓展商超展示柜、智能售货柜等季节性特征不明显的产品平衡产销节奏 [5] - 继续深耕商用冷链设备主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进产品智能化升级,深化全球化布局 [5] - 国内便利店持续下沉扩张趋势下,公司相关产品需求前景可观 [5] - 人工成本上升或加速无人门店拓展与智能柜产品普及,商超柜、智能柜业务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 [5]
阜阳三餐四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0 10:23
公司基本信息 - 阜阳三餐四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丘德麟 [1] - 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技术服务领域包括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 [1] - 农业科研服务涵盖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 农林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技术研发 [1] - 肥料研发生产包括生物有机肥料研发 复合微生物肥料研发 土壤与肥料的复混加工 [1] - 环保技术研发涉及碳减排 碳转化 碳捕捉 碳封存技术研发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服务 [1] - 农业种植业务包含谷物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 [1] - 农产品贸易涵盖食品进出口 食用农产品批发 新鲜蔬菜零售 新鲜水果零售 食用农产品零售 [1] - 辅助服务包括业务培训 品牌管理 会议及展览服务 [1] - 许可经营项目涉及肥料生产 家禽饲养 动物饲养 水产养殖 食品生产 食品销售 [1]
立讯精密股价下跌1.24% 赴港上市申请正式递交
金融界· 2025-08-20 00:09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9日15时,立讯精密股价报39 1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 24% [1] - 当日开盘价为39 60元,最高触及39 75元,最低下探至38 61元,成交额42 59亿元 [1] 业务构成 - 公司业务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领域 [1] - 2024年公司营收达2687 95亿元,其中消费电子业务占比83 37% [1]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 69% [1] 资本运作 - 8月18日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计划募资用于全球产能扩张、技术研发及产业链投资 [1] - 2024年公司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达70 7%,市场普遍认为该客户为苹果公司 [1] - 近期完成对德国汽车线束企业莱尼集团的收购,以加强汽车电子业务的全球布局 [1] 资金流向 - 8月1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 21亿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5 19亿元 [1]
石头科技(688169):收入端表现优异,扫地机业务保持全球领先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17 14:05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OUTPERFORM),目标价234.6元,较现价182.95元存在28%上行空间 [2] - 采用30倍PE估值法得出目标价,较此前预测下调6% [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79.03亿元(+78.96% YoY),Q2单季营收44.75亿元(+73.78% YoY) [3] - 境内市场收入39.54亿元(+86% YoY),境外市场39.49亿元(+72% YoY),全球出货量保持第一 [4] - 毛利率44.56%(同比-9.25pct),销售费用率27.39%(同比+7.34pct),净利率8.57%(同比-16.81pct) [4] - 2025-27年营收预测:171/210.8/255亿元,增速43%/23%/21% [2] - 2025-27年EPS预测:7.82/9.55/11.95元 [5] 业务发展 - 扫地机业务推出P20 Ultra、G30Space探索版等新品,8月发布P20 Ultra Plus强化产品矩阵 [4] - 洗地机业务收入快速扩张,2025年有望贡献正向利润 [5] - 持续扩大全球自营渠道覆盖,加强品牌营销投入 [4] 行业地位 - 扫地机器人市场份额全球领先,技术研发与渠道协同优势显著 [5] - 可比公司估值:科沃斯2025E PE 30.1倍,九阳22.9倍,苏泊尔17.6倍 [9] ESG表现 - HTI ESG评分4.1-4.1-4.0,义利评级BB+ [2] - 环境方面注重可持续供应链与能源高效利用,治理结构完善 [16]
战略新兴业务快速发展 继峰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9.51%
证券日报网· 2025-08-15 20: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23亿元,同比略降4.39%,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包含已出售的ToledoMolding&DieLLC相关业绩,并非核心业务乏力所致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89.51%,反映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持续释放 [1] 业务表现 - 乘用车座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84亿元,同比翻倍增长,主要受益于持续投入与市场拓展 [1] - 智能出风口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车载冰箱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7700万元 [3] - 车载冰箱产品已有13个在手订单,隐藏式门把手产品获得不同客户项目定点 [3] 客户与市场布局 - 客户群体覆盖海外豪华车企、国内造车新势力龙头、传统高端合资车企与头部自主车企 [2] - 供应车型涵盖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市场版图从中国延伸至欧洲、东南亚 [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获得乘用车座椅项目定点24个,生命周期总金额达959.4亿元至1006.4亿元 [2] 研发与技术 - 乘用车座椅研发人员较2024年年末增加约175人,累计申请专利180项,已授权103项 [2] - 提前布局座椅舒适性与智能化技术,抓住市场机遇 [3] 产能建设 - 合肥、常州、芜湖、福州、义乌、天津、长春等座椅基地已建成并投产 [3] - 宁波、北京、重庆座椅基地按计划投入建设,东南亚座椅基地已投产,欧洲座椅基地建设中 [3] - 与控股子公司GrammerAktiengesellschaft携手推进座椅业务全球化布局 [3] 行业与战略 - 业务拓展兼顾品类丰富与细节深耕,产品矩阵适配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 [4] - 新兴业务快速增长,显示公司对市场需求判断精准,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4]
卧龙电驱招股书解读:净利润复合增长16.2%,研发投入持续攀升
新浪财经· 2025-08-14 08:27
主营业务与商业模式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业务覆盖防爆、工业、暖通、新能源交通、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五大核心板块[7] - 全球化布局触达100多个国家及地区 以全球化研发、生产和品牌为全球用户提供解决方案[7] - 收入板块多元 2024年防爆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收入46.97亿元占比28.9% 工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收入40.63亿元占比25.0% 暖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收入45.93亿元占比28.3%[7] 营业收入构成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逐年上升 分别为142.66亿元、155.66亿元、162.47亿元[8] - 新能源交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收入呈下降趋势 2022年6.47亿元(占比4.5%) 2023年6.09亿元(占比3.9%) 2024年3.9亿元(占比2.4%)[7] - 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收入逐年增长 2022年3.56亿元(占比2.5%) 2023年4.06亿元(占比2.6%) 2024年4.52亿元(占比2.8%)[7] - 其他业务收入增长显著 2022年8.40亿元(占比5.9%) 2023年14.42亿元(占比9.3%) 2024年20.52亿元(占比12.6%)[4] 财务表现 - 2002-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21.9%[8] - 2002-2024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达16.2%[6] - 2024年未经审计数据显示各业务板块收入保持稳定 防爆电驱动系统24.27亿元 工业电驱动系统20.19亿元 暖通电驱动系统23.31亿元[4] 研发投入 - 研发支出持续增加 2022年8.19亿元 2023年8.58亿元 2024年8.72亿元[1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4.26亿元 与2024年同期4.38亿元基本持平[16] 市场地位与客户关系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是七大电驱动系统产品的全球最大提供商 在隔爆电机和中高压防爆电机等领域市场地位显著[16] - 客户关系稳固 与前五大客户平均合作年限超过21年[16] - 客户集中度相对较低 2022-2024年向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16.1%、13.8%、13.8% 向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8.1%、6.9%、7.3%[16] 业务调整 - 2025年3月完成将储能及光伏发电相关业务出售给控股股东控制的联属实体[16] - 业务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面临短期业绩波动风险[16]
欣旺达递表港交所引关注锂电巨头全球化前景值得期待
新浪财经· 2025-08-14 05:12
公司上市动态 - 欣旺达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高盛、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募资方向明确 主要用于全球化布局、研发投入、智能化改造及补充运营资金 [1] 市场份额与业务结构 - 2024年全球手机电池市占率34.3%居首 笔记本电脑/平板电池市占率21.6%全球第二 [1] - 动力电池出货量进入全球前九 消费电池业务贡献稳定增量 动力电池业务面临成本竞争压力但技术落地加速 [1] 全球化战略 - 越南锂威项目、匈牙利及泰国动力电池项目稳步推进 出海节奏加快 [1] - 香港上市有助于获取国际资本 支撑欧洲/东南亚产能建设及车企合作深化 [1] 技术研发进展 - 动力电池6C超级快充Pack系统体积利用率达80%行业领先 10C闪充电池进入量产筹备 [1] - 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 硅基负极材料研发持续投入 [1] 行业趋势 - 新能源企业通过多元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 加速技术研发与市场布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