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icon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华泰证券:上调腾讯目标价至742.19港元 射击游戏前景可期
格隆汇· 2025-08-16 18:44
腾讯控股第二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5% [1] - 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6% 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 金融科技收入同比增长10% [1] - 增值服务毛利率同比改善3.4个百分点 广告业务毛利率改善1.9个百分点 金融科技毛利率改善4.5个百分点 [1] 游戏业务发展前景 - 公司作为射击游戏龙头开发商 有望实现玩家和商业化双轮驱动 [1] - 《三角洲行动》7月成为龙头游戏 《无畏契约》手游8月19日待上线 [1] - 未来储备包括多款重要射击和大世界游戏 [1] 未来业绩预测与估值 - 2025至2027年收入预测分别上调2.7% 4.7% 4.8% [1] - 上调预测主因微信小店持续放量驱动广告与金融科技协同增长 AI产品催化业务发展 [1] - 目标价从614.34港元上调至742.19港元 对应2025年24.3倍PE估值 [1]
首届机器人运动会,是比谁摔得更有观众缘
36氪· 2025-08-16 18:29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表现 - 运动会展示人形机器人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足球机器人出现踢守门员而非足球、进球后持续踢球网等失控行为[5] - 自由搏击机器人出现对空挥拳、自绊摔倒等非对抗性动作,显示运动协调算法尚不成熟[9] - 宇树机器人在跑步项目中获得两枚金牌,较此前亦庄马拉松未获名次有明显技术提升[13] - 部分机器人展现顽强特性,如断臂仍完成跑步比赛、自主站起等行为引发观众情感共鸣[15][17] 实用场景技术挑战 - 清洁服务机器人难以完成关门动作,机械手反复滑脱门把手,显示精细操作能力不足[18][20] - 工厂分拣、药物拿取等实用场景比赛暴露执行可靠性问题,现场投资人强调实战检验必要性[20]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领域近两年获得大量投融资,参赛项目多属资本重点押注的明星公司[20] - 活动呈现科技集市形态,融合体育竞赛、文艺展示与实用场景测试,反映行业多元化探索[22][23] - 儿童与机器人互动场景显示市场对AI的情感化期待超越工具属性,可能影响产品设计方向[25]
刘强东不怕外卖百亿亏损
华尔街见闻· 2025-08-16 18:27
互联网行业即时零售大战 - 京东入局外卖市场点燃即时零售大战 战事对公司利润造成显著影响 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50.8%至62亿元 [1] - 二季度总收入同比激增22.4%至3567亿元 创三年增速新高 [2] - 公司采取"以亏损换流量"激进战略 通过高频外卖绑定用户并向高附加值业务导流 创始人认为相比购买流量更划算 [3] - 公司瞄准外卖背后供应链 计划通过供应链盈利而非前端卖饭菜 [3] - 行业竞争加剧 阿里美团加大投入 监管部门介入监管 [4] 京东二季度财务表现 - 核心业务表现稳健 京东零售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20.6% 经营利润率4.5%创大促季新高 [7][8] - 电子产品及家电收入1789.82亿元同比增长23.4% 3C数码门店突破3000家 [8] - 日用百货收入1034.32亿元同比增长16.4% 商超品类连续6季度双位数增长 [8] - 服务收入742.46亿元同比增长29.1% 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增长21.7% [8] - 新业务收入138.5亿元同比增长198.8% 618期间外卖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 [8] 外卖业务投入与亏损 - 二季度外卖业务营业成本144.1亿元 经营费用144.5亿元 相比一季度大幅增长 [10] - 新业务板块二季度经营损失147.8亿元 环比数倍增长 [11] - 集团二季度经营损失9亿元 去年同期经营利润105亿元 [11] - 自由现金流220亿元同比下滑55% 12个月滚动自由现金流101亿元同比下滑超80% [13] 公司战略与长期规划 - 公司计划长期发展外卖业务5-20年 追求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 [13] - 摩根士丹利预计行业补贴将达300-500亿元 公司已与阿里美团共同抵制恶性竞争 [13] - 创始人提出"体验、成本、效率"六字战略 通过新业务寻找增长机会 [14] AI业务布局 - 618期间大模型调用量同比上升130% 超过1.4万个AI智能体在内部运行 [16] - 超过1.7万品牌商家使用数字人直播带货 京东大模型品牌升级为JoyAI [16] - AI应用于健康领域 "AI京医"上线500+专家医生智能体提供诊疗服务 [17] - 工业领域应用大模型于商品寻源、合规管理 打造工业品标准库"墨卡托" [18] - 3个月内投资多家具身智能企业 覆盖机器人全产业链 [18] 国际化布局 - 斥资180亿元收购德国Ceconomy 获取欧洲11国1000+门店和2亿高端消费群体 [20] - 计划将欧洲业务升级为JOYBUY品牌 强调本地化运营 [21] - 自营快递品牌"Joy Express"实现全链路覆盖 日均单量50万单 [21] - 物流成本高于国内40% 核心价值在于供应链输出 计划带1000个品牌出海 [21] 行业竞争与未来展望 - 公司未参与7月以来的恶性补贴 认为低价竞争无长期价值 [22] - 即时零售大战指向未来十年电商新格局 各巨头争夺超级APP地位 [24] - 公司持续推出新业务 格局未定竞争仍在继续 [25]
GE Vernova:从“没落帝国”剥离,到AI电力危机下的大赢家
36氪· 2025-08-16 17:42
GEV的血脉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爱迪生的时代。1896年,GE成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最初的12家成分股之一,其本身就是一部美国电气化和工业化的历 史。 AI时代,电力需要一场新革命;而截止8月中旬,GE Vernova(GEV)已成为标普500YTD回报的第二名公司。 当前的电力危机到底有多严峻?人类正处于二战以来最大的"电力超级周期",亚马逊发言人甚至公开承认电力是AWS最大的制约因素。 在这轮电力危机中,各类电力能源公司已经由公用事业股变身资本宠儿。特别是GEV,它从通用电气集团的"包袱",到AI电力危机中的大赢家、涨幅超 越英伟达,达到惊人的5倍之多。 本篇文章,我们将回顾GEV的发展史,解析GEV能源帝国的"三张王牌"。 市场一片大好,华尔街上的分析师都在看什么指标?为什么风能、核电等技术成熟的绿色能源,依然无法取代天然气?这轮电力超级周期背后有哪些驱动 因素?在这轮周期背景下,能源消费又将转向何方? 01 GEV的百年传承与挣扎 今天的GEV脱胎于曾代表着美国工业荣耀的通用电气集团(GE)。 后来在传奇CEO杰克·韦尔奇的领导下,GE达到了巅峰。 从飞机发动机到医疗设备,从金融服务到家电制造,GE的业 ...
鸿蒙进阶战:千万终端后,头部应用进入适配深水区
第一财经· 2025-08-16 16:32
鸿蒙生态发展现状 - 搭载鸿蒙5的终端设备数量突破千万,国产操作系统迎来商业化关键节点 [2] - 微信、抖音、支付宝等头部应用鸿蒙版本安装量突破1000万次,较两三月前的500万次翻倍 [2] - 鸿蒙系统生态设备总量达11.9亿台,覆盖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 [6] 头部应用适配进展 - 微信鸿蒙版已迭代9个大版本、83个小版本,平均2.18个工作日更新一次,远超传统8个月以上的周期 [2] - 淘宝、支付宝、抖音鸿蒙版安装量均超千万次,京东、美团、小红书达800-900万次 [3] - 腾讯与华为合作涉及50多款应用,包括《王者荣耀》等50余款游戏 [3][7] 技术适配挑战 - 微信鸿蒙版需重构底层和上层代码,相当于开发全新应用,十年老代码缺乏注释成最大障碍 [7] - 鸿蒙API接口曾每月更新两次,部分出现兼容性问题,微信体验版因API问题闪退后需两周攻关解决 [7][8] - QQ鸿蒙版开发需从零学习系统底层能力,涉及音视频、跨端渲染等C-api接口的深度适配 [9] 生态建设策略 - 华为通过mPaaS平台降低开发门槛,广发银行鸿蒙版本部署周期缩短50% [12][13] - 华为联合30多个伙伴共建生态,如与微信开发HDImageViewer组件、与抖音开发内存分析工具 [14] - 鸿蒙6.0整合AI能力至系统底座,聚焦互联、智能、安全等方向 [14] 长尾开发者瓶颈 - 小众应用开发成本高,需兼具操作系统底层和跨语言开发能力的稀缺人才 [12] - 政企办公、金融类APP等长尾应用迁移进度滞后,影响用户特定功能需求 [12] - 开发者激励计划难以完全覆盖中小团队学习新工具和重构代码的成本 [12][15]
外资美妆“利润保卫战”
经济观察报· 2025-08-16 16:17
外资美妆企业近两年集中提出的以"利润优先"为目标的各项变革计划,在2025年半年报发布期间 迎来验收节点。 资生堂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下滑7.6%至4698.3亿日元,但核心营业利润达 233.7亿日元,同比增长 21.3%;欧莱雅上半年销售额为224.73亿欧元,同比增长3%,低于去年同期的7.3%;营业利润约 为47.4亿欧元,同比增长3.1%,但增速低于去年同期的8%;雅诗兰黛在今年前三个月实现净销售 额35.5亿美元,同比下滑10%,实现净利润1.59亿美元,同比下滑52%,但相较上一季度实现了扭 亏转盈。 共同的增长命题下,以"恢复利润"为目标的赛程过半,外资美妆企业的各项举措还在持续更新中。 成效 2023年至2024年,为提振业绩,外资美妆企业集中推出了一系列变革或重组计划,聚焦利润恢 复、提高运营效率。 2023年至2024年,为提振业绩,外资美妆企业集中推出了一 系列变革或重组计划,聚焦利润恢复、提高运营效率。共同的 增长命题下,以"恢复利润"为目标的赛程过半,外资美妆企业 的各项举措还在持续更新中。 作者: 罗文利 封图:图虫创意 目前,外资美妆企业在"利润优先"上各有进展:雅诗兰黛自2 ...
中美关税停战最后一刻,特朗普不情愿地签了字,美国果然认输了?
搜狐财经· 2025-08-16 15:48
就在中美关税停战结束的最后一刻,特朗普终于签了字,把关税休战期延长了90天,截止到11月10日。这个时间点很微妙,因为外界普遍猜测,中美高层可 能会在10月底的APEC峰会期间会面。这样一来,双方至少多了一个能面对面谈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签字的过程并不顺畅。其实早在7月底,斯德哥尔摩谈判结束后,中方就已经表态,双方会继续暂停24%的加征关税,还会延长90天。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早就把消息汇报给特朗普。但白宫这边迟迟没有动静,直到最后一晚,特朗普才在社交媒体上低调宣布。要知道,这种事根本不需要 拖半个月。 为什么特朗普拖这么久?原因很可能是他心里并不想让外界觉得自己在向中国妥协。对特朗普来说,"对华强硬"是个政治标签,一再对中国让步,必然会成 为内部反对派的把柄。所以这半个月,特朗普一边拖延签字,一边在别的议题上加码对中国施压。比如点名批评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威胁加征更多关税。 可不管特朗普怎么拖,最后这个字他还是得签,因为美国经济真的撑不住新一轮的关税大战了。最新的就业数据就是一个警告。数据显示,上个月美国新增 非农就业只有7.3万人,远低于预期。5月和6月的数据还被大幅下调,总共少了25.8万人。 ...
解码东方财富半年报,证券业务狂飙与天天基金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8-16 15:28
核心观点 - 东方财富中期业绩呈现"冰火交织"态势,证券业务高增长与基金业务疲软并存 [2] - 公司AI战略全面升级但研发投入出现十年首降,引发市场对其科技成色的质疑 [2][8] - 转型路径面临深度检验,需平衡规模扩张与利润质量、技术投入与短期回报 [9]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68.56亿元同比增长38.65%,净利润55.67亿元同比增长37.27% [2] - 证券业务营收62.57亿元净利润41.75亿元,同比增幅均超30% [2] - 天天基金营收14.24亿元净利润0.64亿元几乎与上年同期持平,利润率不足5% [5] - 利息净收入14.32亿元同比增长39.3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8.47亿元同比增长60.62% [3] 业务板块分析 证券业务 - 经纪业务与信用业务协同爆发,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大增60.62% [3] - 获批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成为少数同时具备科创板、创业板做市资质的券商 [5] - 研究业务加速扩容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试图拓展机构服务市场 [5] - 自营业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8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62亿元大幅下滑 [3][6] 基金业务 - 天天基金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675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0.45% [5] - 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仅增加14.34亿元至3838.1亿元,与行业回暖趋势脱节 [5] - 面临基民风险偏好保守、第三方平台竞争白热化、高净值用户策略未见效等困境 [5] 科技战略 - "妙想"金融大模型全面升级,嵌入核心场景并推出AI研究员等模块 [6] - 大模型支持多信源分析、深度思考模式,可自动生成行业报告框架提升投研效率超30% [6] - 首次将妙想大模型向全市场开放,已有超20家中小券商接入其AI客服系统 [6] - 研发投入4.99亿元同比下降10.27%,终结2015年以来的连续增长纪录 [7][8] 行业竞争 - 蚂蚁基金、天天基金等第三方平台竞争白热化,费率战、服务战持续升级 [5] - 与蚂蚁集团、同花顺等竞品相比,在用户规模、技术储备上仍存差距 [8] - 动态市盈率超70倍远高于传统券商的20倍,科技溢价依赖AI故事持续性 [8]
腾讯中报有种“经济上行期的美”
经济观察网· 2025-08-16 14:22
公司战略与财务表现 - 公司在上半年AI资本支出高达466亿元的情况下,仍斥资365亿港元回购股票作为股东回报,展现出专注股东回报的战略导向 [2] - 上半年营收增长14%、净利润同比增18%,股价一度触及600港元/股,创近4年新高 [2] - 市值超5.4万亿港元,核心业务与宏观经济态势高度相关,部分业务表现出逆周期性 [2]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 - 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收入1104亿元,同比增7.5%,商业支付和消费信贷服务为主要驱动力 [3] - 商业支付金额在2025年第二季度恢复同比增长,交易笔数持续增长但单笔交易金额下降幅度收窄 [4] - 微信支付交易数据反映国内居民消费、储蓄和投资习惯,公司在消费疲软时收紧信贷导致消费贷款服务收入同比下降 [3] 广告业务 - 广告收入增长20%至676亿元,连续第11个季度双位数增长,但外卖和电商公司减少广告投放对收入造成负面影响 [5] - 广告增长动力来自单次展示收入提升,AI部署带来更高点击率和闭环交易活动提升单次点击收入 [6] - 短视频广告加载率处于中低个位数百分比水平,远低于同业10%-15%的水平,公司暂未计划大幅提升加载率 [7] 游戏业务 - 国内外游戏收入1197亿元创历年新高,同比增24%,其中国际市场收入354亿元,本土市场收入843亿元 [8] - 新游戏《三角洲行动》爆火及《王者荣耀》上半年狂揽10亿美元贡献显著,自研游戏推动增值服务毛利率提升至60% [8] - 中国游戏市场新品类游戏单用户平均收入远高于大盘游戏数倍,新游戏更易吸引新用户"氪金" [9] - 游戏在经济下行期具有需求刚性,成为线下娱乐活动的平替 [10] 社交与电商生态 - 微信月活跃账户数突破14亿,QQ月活下降至5.32亿,微信生态通过小程序拓展多场景应用 [11] - 小程序GMV同比增18%,小游戏总流水同比增20%,公司推出微信送礼等功能探索特色电商路径 [11] 人力资源与成本 - 雇员数量超11万人创历史纪录,较去年增加5715人,总用工成本增超百亿至650亿元 [12] - 2025年中期员工数量与2022年中期持平但总酬金增加82.2亿元,公司宣布3年内新增2.8万个实习岗位 [14][15] - 2022年公司首次减员,员工数量从11.07万人减少至10.55万人,2025年重启扩招 [13][14]
刘强东不怕京东外卖百亿亏损
华尔街见闻· 2025-08-16 13:24
核心观点 - 京东二季度呈现"高增长、低利润"特征 总收入同比增长22.4%至3567亿元创三年新高 但净利润同比暴跌50.8%至62亿元 主要因外卖新业务亏损147.8亿元 [2][5][10] - 公司采取"以亏损换流量"战略 通过高频外卖绑定用户并向高附加值业务导流 创始人认为相比购买流量更划算 并瞄准外卖背后的供应链盈利 [2][11] - 即时零售大战引发行业激烈竞争 阿里美团加大投入 监管部门介入监管 行业总补贴额预计Q2-Q3达300-500亿元 [11][3] 财务表现 收入结构 - 核心业务稳健:京东零售收入3101亿元(占87%)同比增长20.6% 电子产品及家电收入1789.82亿元(+23.4%) 日用百货1034.32亿元(+16.4%) 服务收入742.46亿元(+29.1%) [6] - 新业务爆发:外卖等新业务收入138.5亿元同比激增198.8% 618期间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 入驻商家超150万 骑手规模达15万 [6][8] 成本与利润 - 新业务投入剧增:Q2营业成本144.1亿元+经营费用144.5亿元 较Q1(45.86亿+24.94亿)显著扩大 [8] - 现金流承压:自由现金流220亿元同比下滑55% 12个月滚动自由现金流101亿元同比降超80% [11] 战略布局 即时零售 - 长期主义定位:CEO强调不追求短期成绩 目标建立5-20年可持续模式 重点释放与核心零售的协同效应 [11] - 差异化竞争:未参与"恶性补贴" 坚持品质外卖路线 为骑手缴纳社保 [11][16] AI技术 - 应用深化:大模型调用量较去年双11增130% 1.4万AI智能体内部运行 1.7万商家使用数字人直播 JoyAI品牌升级 [13] - 垂直场景落地:健康领域部署500+AI医生 工业领域用于商品寻源与合规管理 具身智能投资覆盖机器人全产业链 [14] 国际化 - 欧洲突破:180亿元收购Ceconomy获取1000+门店资源 覆盖2亿高端用户 保留本地团队运营 JOYBUY品牌即将升级 [14][15] - 物流配套:Joy Express实现全链路覆盖 日均50万单 核心价值在于供应链输出与品牌出海协同 [15] 行业竞争 - 三足鼎立:阿里美团京东共同抵制"内卷式"竞争 摩根士丹利排序为阿里>美团>京东 [11] - 模式争议:行业陷入价格战 公司认为声量无意义 低价竞争无法创造长期价值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