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

搜索文档
商务部再回应所谓“产能过剩”论调
快讯· 2025-07-10 15:36
商务部回应"产能过剩"论调 - 衡量产能过剩不能单纯以产量和出口量为标准 需从全球视角和中长期评估 [1] - 中国新能源产业不存在产能过剩 反而存在产能缺口 欧盟指责缺乏依据 [1] - 中国正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内需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和稳定锚 [1] - 中国绿色产品助力欧盟绿色转型 使欧盟产业和消费者受益 [1] - 欧盟产能过剩焦虑源于长期研发投入不足和产业竞争力下降 [1] 中欧经贸关系展望 - 2024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 双方将有重要高层交往议程 [1] - 中方呼吁欧方客观看待经贸关系 减少指责保护 增加沟通开放 [1] - 中方愿与欧方扩大双向市场准入 加强政府采购和出口管制对话 [1] - 双方将深化产供链合作 推动世贸组织改革 [1] - 中方支持世贸组织讨论产业补贴政策 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 [1]
锰硅篇:2011-2015年熊市周期与当前周期的比较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10 11: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11 - 2025年锰硅价格经历三轮波动周期,当前或处第四轮下行周期,6月低价已突破第二轮周期低位 [5] - 锰硅熊市周期受锰矿价格周期性波动和锰硅供需切换影响,价格中枢随周期不断下移 [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锰硅历史价格回顾 - 2011 - 2015年价格持续破新低,因锰矿进口结构丰富、报价走低,成本支撑弱化且锰硅产能过剩 [5] - 2016 - 2018年供给侧改革,落后产能出清,供需再平衡,价格重心抬升 [5] - 2018 - 2020年需求疲软,地产周期回落,黑色系需求走弱,产能过剩加剧 [5] - 2020 - 2021年政策驱动反弹,能耗双控政策提出,限电限产、落后产能二次出清,价格拉涨 [5] - 2021 - 2024年过剩深化,实际产量未受影响,疫情和粗钢产量平控政策使需求放缓,过剩明显 [5] - 2024年3月飓风影响码头受损,锰矿供给收紧,价格拉涨 [5] - 2024年6月至今生产端调整配比替代澳矿,价格回落,生产过剩仍存,黑色需求预期疲软 [5] 全球锰资源供应 - 2011 - 2015年全球锰系金属产量递增,2011 - 2024年产量增加但生产分布有差异,澳洲、巴西、印度、中国等产量减量 [12] - 2024年全球金属锰产量2000万吨,南非740万吨,加蓬460万吨,澳大利亚280万吨,加纳82万吨,印度80万吨,中国77万吨 [12] - 全球锰资源分布格局转变,南非主导地位强化,加蓬快速崛起,新兴产区不稳定,其他地区起边际补充作用 [12] 锰矿供应与价格 - 锰矿供应过剩,源于进口递增和粗钢持稳导致的产能过剩,加剧市场供需矛盾 [15] - 港口报价走弱,供应过剩推动报价降低 [15] - 锰硅生产成本重心下移,锰矿成本下降是主因 [15] - 锰硅价格中心或下移,生产成本减少叠加生产量骤减,强化价格下行预期 [15] 锰硅产能情况 - 2011 - 2024年全国锰硅产能由1598万吨增长至2859万吨,产能扩张44%,内蒙、宁夏地区扩张明显 [18] - 2011 - 2015年产能投放加速,受工信部淘汰落后产能影响,矿热炉替换升级明显 [18] - 2011年铁合金淘汰产能212.7万吨,2014年淘汰234.3万吨,包含多种矿热炉小炉型 [21] - 锰硅产能持续扩张但区域分布不均,北方生产集中,南方产能过剩严重,拖累行业效率 [25] 未来趋势 - 2025年下半年锰硅或集中投产,以内蒙古为主,新能源项目或使成本重心下移 [26] - 锰矿和电费、焦炭价格变动是影响锰硅价格短期驱动的主要因素,当前锰矿成本重心较2013 - 2015年高,较2022 - 2023年下移 [28] - 新能源发电和政府补贴使北方主产地电价重心下行,冶金焦价格随煤炭价格震荡下移,锰硅生产成本重心持续下移 [30]
宝城期货煤焦早报-20250710
宝城期货· 2025-07-10 09: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焦煤短期震荡、中期震荡、日内上涨,持震荡思路,因乐观氛围主导,期货暂维持偏强震荡运行 [1][5] - 焦炭短期震荡、中期震荡、日内震荡偏强,持震荡思路,虽基本面无明显好转,但受利好因素影响,预计期货维持偏强震荡运行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焦煤 - 现货市场甘其毛都口岸蒙煤最新报价 940.0 元/吨,周环比上涨 1.08% [5] - 截至 7 月 4 日当周,全国 523 家炼焦煤矿精煤日均产量 73.9 万吨,环比增 0.1 万吨,较去年同期偏低 2.7 万吨 [5] - 需求端独立焦化厂和钢厂焦化厂焦炭日均产量合计 111.81 万吨,周环比下降 0.13 万吨 [5] - 7 月焦煤产量边际恢复,近期国内外政策利好频现,国家领导人到山西考察,市场氛围乐观 [5] 焦炭 - 现货市场日照港准一级湿熄焦平仓价格指数最新报价 1220 元/吨,周环比持平;青岛港准一级湿熄焦出库价为 1200 元/吨,周环比上涨 2.56% [6] - 7 月 1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到整治“内卷式竞争”,引导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焦煤供应过剩、焦炭产能过剩均可能受影响,但本轮政策对焦炭直接影响可能相对有限 [6] - 市场受反内卷以及美国延长关税豁免期等利好因素影响,整体较为乐观 [6]
石大胜华扩产后遗症预亏超5200万 定增缩至10亿财务压力待解
长江商报· 2025-07-10 06:28
业绩亏损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5200万元到6000万元 同比减少236 64%到257 66% 扣非净利润亏损5300万元到6100万元 同比减少268 93%到294 43% [2][6] - 亏损原因为武汉基地电解液装置未达产导致固定费用偏高 以及甲基叔丁基醚系列产品和碳酸锂价格下跌 [7] - 这是公司时隔4年再次出现半年度亏损 上一次是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 [7] 经营业绩持续下滑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 16亿元 56 35亿元 55 47亿元 同比变动17 86% -32 24% -1 56% [8]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 91亿元 1872 60万元 1641 96万元 同比下降24 43% 97 90% 12 32% [8] - 业绩下滑主要受下游需求偏弱 产能增加 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 [8] 产能扩张与财务压力 - 2022年筹划定增拟募资不超过45亿元进行扩产 后调整为不超过10亿元 [4][12][13] - 已使用自有资金完成东营30万吨和武汉20万吨电解液项目建设 总投资分别为16亿元和12 24亿元 [1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资产负债率上升至58 15% 有息负债29 27亿元 是货币资金的3 14倍 [5][16] 行业状况 - 电解液 碳酸酯市场供应过剩 价格长期处于低点 [3][14] - 溶剂行业竞争激烈 公司各溶剂装置保持高负荷开工 [14] - 与宁德时代 比亚迪深化战略合作 电解液销量同比大幅提升 [14]
PPI、反内卷与产能过剩
信达证券· 2025-07-09 21:24
PPI情况 - 6月PPI同比降幅为3.6%,较5月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为2023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6] - 上游原材料PPI同比进一步下探至14.4%,中游原材料加工PPI同比下探至 - 5.9%,中游下滑拖累整体约0.3个百分点[10] - 2025年Q1原材料加工业产能利用率远低于历史50%分位数,行业或存在部分产能过剩[10] CPI情况 - 6月CPI同比由降转涨0.1%,核心CPI同比涨幅扩大至0.7%,创14个月以来新高[16] - 消费品价格回暖驱动6月CPI回升,略超季节性表现,服务价格弱于季节性表现[16] - 蔬菜价格超季节性回升抵消猪价下调、国际油价传导使能源拖累减少、政策驱动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回升,驱动消费品价格回暖与CPI转正[20] 风险因素 - 存在地缘政治风险、国际油价上涨超预期等风险[23]
迄今最严厉?冯德莱恩最新涉华表态炒作多项旧议题,同时申明不愿脱钩愿建立更稳定关系
环球网· 2025-07-09 17:29
中欧关系表态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不愿与中国脱钩,准备建立更"平衡"且"稳定"的关系[1][5] - 冯德莱恩强调需重新平衡中欧经济关系,推进气候问题等全球议题合作[4] - 中欧合作进入第二个五十年,中国变化对欧洲意味着新纪元[5][6] 欧盟对华政策立场 - 欧盟坚持"去风险"策略处理对华关系,但反对战略脱钩[3][4] - 冯德莱恩敦促欧洲清醒认识中国已转型为工业大国和清洁技术引领者[4] - 欧盟将重点关注经济再平衡、"去风险"和全球问题外交三大优先事项[4] 贸易与产业争议 - 欧盟持续渲染中国"产能过剩"论,指责产业补贴问题[3][4] - 中方回应称产业补贴政策符合WTO规则,产能过剩本质是竞争焦虑[4] - 中国强调产业发展依靠技术创新、产供链体系和市场竞争优势[4] 地缘政治表述 - 冯德莱恩借俄乌冲突指责中国"对俄支持加剧欧洲不稳定"[3] - 中方驳斥相关言论充满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4] 中方回应与合作展望 - 中国外交部强调中欧合作50年成果丰硕,带来实际利益[6] - 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愿为欧洲企业提供市场机遇[6] - 中方反对任何损害中国发展权利或牺牲中方利益的企图[6]
多晶硅为什么又集体涨停了?
和讯· 2025-07-08 18:25
多晶硅期货市场表现 - 7月8日多晶硅期货合约集体涨停 主力合约期价报收38385元/吨 月涨幅接近15% [1] - 7月多晶硅期价频繁异动 2日与8日各期限合约均出现涨停 [1] - 6月有机硅板块整体涨幅超过8% 7月8日涨幅为1.91% [1]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市场对"反内卷"政策关注度升温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及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1] - 光伏行业协会引导行业自律 明确组件价格低于成本线涉嫌违法 [1] - 硅料厂家计划上调现货价格 从40元/千克上调至45元/千克 强化市场看涨预期 [2] - N型复投料价格7月2日单日上调1500元/吨至36000元/吨 7月8日再涨3000元/吨至39000元/吨 [2] 光伏行业供需数据 - 1-5月新增光伏装机197.85GW 同比增幅近150% 其中5月单月新增92.92GW 同比激增388% [2] - 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月产量稳定在9-10万吨 社会库存达27万吨 处于80%以上分位 [3] - 6月光伏中下游需求订单阶段性回落 多晶硅期价曾逼近30000元/吨关口 [2] 未来价格走势研判 - 产业整合政策落地情况与下游需求边际变化是核心变量 产能整合将缓解过剩问题 [3] - 主流企业完全成本测算显示多晶硅价格在39000-40000元/吨以上 强化最低现价预期 [3] - 期货仓单生成量有限 现货价格上涨仍有发酵空间 阻力位看40000元/吨附近 [4]
中辉期货日刊-20250708
中辉期货· 2025-07-08 17: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原油、LPG、L、PP、PVC、PX、PTA/PR、乙二醇、甲醇、沥青偏空;玻璃回调;纯碱震荡;烧碱、尿素反弹布空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各品种受供需、成本、政策等因素影响呈现不同走势,如原油增产压力与旺季支撑并存,LPG受油价下行压力影响,玻璃受政策与现实约束等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原油 - 行情回顾:隔夜国际油价低开高走,WTI下降0.76%,Brent上升1.87%,SC下降1.01% [3] - 基本逻辑:OPEC+ 8月继续加速增产,但处于消费旺季且沙特提高8月官方OSP,油价下方支撑较强;需求增速低于5月,美国原油库存增加 [4] - 策略推荐:中长期供给过剩,油价波动区间预计维持在60 - 70美元/桶;短周期反弹偏空,轻仓布局空单并购买看涨期权保护,SC关注【500 - 520】 [5] LPG - 行情回顾:7月7日,PG主力合约收于4179元/吨,环比下降0.85%,现货端部分地区价格有变动 [6] - 基本逻辑:上游油价下行压力大,成本端偏利空;仓单量持平;PDH装置利润下降,烷基化装置利润上升;供应下降,需求端部分开工率有变化,库存下降 [7] - 策略推荐:中长期液化气估值偏高,短线偏弱,轻仓试空,PG关注【4150 - 4250】 [8] L - 基本逻辑:成本支撑减弱,供应压力仍存,需求处于淡季,社会库存累库,下游成交偏弱,中长期预期偏弱 [10] - 策略推荐:反弹偏空,卖保择机介入,L关注【7200 - 7300】 [10] PP - 行情回顾:PP部分合约收盘价和持仓量等有变动,现货市场部分价格下降 [12] - 基本逻辑:需求端疲软,供应端虽有检修利好但整体供需失衡,政策端有一定支持;原油震荡偏强,成本支撑好转,终端订单偏弱,近期装置重启增多,中长期供给承压 [12] - 策略推荐:反弹偏空,择机9 - 1正套,PP关注【7000 - 7100】 [12] PVC - 基本逻辑:生产企业检修规模放缓,新增产能装置试车预期临近,供应压力缓增,需求淡季,成本支撑转弱,产业链累库 [15] - 策略推荐:反弹偏空,V关注【4800 - 5000】 [15] PX - 行情回顾:7月4日,PX华东地区现货价格持平,部分合约收盘价下降 [16] - 基本逻辑:国内外装置负荷偏高运行,需求端走弱,供需由紧平衡趋于宽松,库存去库但整体依旧偏高 [17] - 策略推荐:关注逢高布局空单机会,PX关注【6620 - 6730】 [17] PTA - 行情回顾:7月4日,PTA华东价格下降,部分合约收盘价下降 [18] - 基本逻辑:检修装置重启,供应端充裕,需求端预期走弱,库存去库整体中性,加工费偏高,基差偏强存走弱预期 [19] - 策略推荐:关注逢高布空机会,TA关注【4660 - 4750】 [20] 乙二醇 - 行情回顾:7月5日,华东地区乙二醇现货价持平,部分合约收盘价下降 [21] - 基本逻辑:近期装置检修临停多,到港量同期偏低但预期回升,供应预期宽松,需求端走弱,库存止跌,成本端油价震荡偏弱 [22] - 策略推荐:关注高空机会,EG关注【4240 - 4310】 [23] 玻璃 - 行情回顾:现货市场报价上调,盘面合约分化,基差扩大,仓单不变 [24] - 基本逻辑:宏观政策预期改善供需格局,但短期受现实约束;在产产能低位波动,产量增加,库存下降,生产利润有亏有盈,燃料价格重心提升 [25] - 策略推荐:FG关注【1010 - 1040】 [25] 纯碱 - 行情回顾:重碱现货报价下调,盘面分化,主力基差缩窄,仓单增加,预报减少 [27] - 基本逻辑:政策炒作影响减弱,碱厂再度累库;供应高位略减,下游支撑尚可但终端消费疲弱,出货率下降 [28] - 策略推荐:以区间宽幅震荡思路对待,SA关注【1160 - 1190】 [28] 烧碱 - 行情回顾:烧碱现货报价稳定,盘面反弹,基差走强,仓单减少 [30] - 基本逻辑:供应端开工高位,新增产能有投产预期,有夏季检修季去库预期;需求端氧化铝开工回升,非铝需求弱势,出口规模缩减;成本支撑下移,液碱库存下降 [31] - 策略推荐:关注检修去库驱动的反弹行情,SH关注【2390 - 2450】 [31] 甲醇 - 行情回顾:7月4日,华东地区甲醇现货价格下降,主力合约收盘价下降 [32] - 基本逻辑:上游利润好,国内装置开工负荷高,伊朗大部分装置已开车,7月上旬到港量或不及预期但后续港口有望累库;需求负反馈,传统需求开工负荷回归淡季;社库累库但整体偏低,成本支撑弱稳 [33] - 策略推荐:MA关注【2350 - 2400】 [34] 尿素 - 行情回顾:7月4日,山东地区小颗粒尿素现货价格上升,主力合约收盘价下降 [35] - 基本逻辑:近期检修力度提升,日产短暂下行,但7月上旬有望重回20万吨水平,供应充足;需求端工农业需求整体偏弱,1 - 5月化肥出口增速较快;成本支撑企稳 [36] - 策略推荐:反弹布空,关注高空机会,UR关注【1725 - 1755】 [37] 沥青 - 行情回顾:7月7日,BU主力合约收于3566元/吨,环比下降0.28%,部分市场价格有变动 [38] - 基本逻辑:成本端油价承压,7月国内沥青总排产量增加;需求端部分开工率有变化,库存下降 [39] - 策略推荐:轻仓布局空单,BU关注【3550 - 3650】 [39]
罗马仕溃败、安克失血,极致内卷后避不开的苦果|焦点分析
36氪· 2025-07-07 22:03
充电宝行业危机 - 移动电源行业经历巨震,罗马仕、安克创新等头部企业大规模召回缺陷产品,罗马仕已停工停产6个月[3][4] - 召回规模:罗马仕召回49万台,安克创新召回71.3万台[4] - 民航局新规导致充电宝被大量废弃,多家企业3C认证证书被暂停[4] 电芯问题分析 - 缺陷产品系因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未经批准变更原材料导致[10][11] - 安普瑞斯为国内充电宝领域软包电池第一大供应商,2023年锂电池产量突破1亿只[12][13] - 电芯问题具体原因:正极材料多次变更,疑似三元材料在快充下结晶[14][15] - 电芯成本占充电宝总成本50%以上[9]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移动电源市场规模预计135.9亿美元,2029年预计203.5亿美元,CAGR 8.4%[23] - 罗马仕"20000mAh 22.5W快充充电宝"价格从2021年129-149元跌至2024年69元[26] - 行业转向快充、外观、价格全面竞赛,但缺乏核心技术支撑[24][25] - 安克创新研发费用率8.5%,绿联4.9%,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品牌溢价[29] 供应链问题 - 头部锂电厂商优先服务新能源汽车、手机等大客户,移动电源企业合作门槛高[17][19] - 安克创新转向与ATL合作,ATL在手机锂电池领域市占率超40%[18] - 电芯安全生产成本高,管理要求严格,厂商间存在梯度性差异[17] 行业深层问题 - 充电宝行业已陷入极度内卷状态,性能要求推高材料极限[28] - 中国手机配件企业高达48万家,产品同质化严重[29] - 行业需要重视研发和技术创新,避免价格战导致的恶性循环[29]
硅铁篇:2011-2015年熊市周期与当前周期的比较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07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11 - 2015年与当前周期,全球经济疲软、产能过剩背景下硅铁供需和价格受影响 ,当前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价格呈下行趋势,需求端对价格影响更持久显著 [3][23][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经济与供需情况 - 2011 - 2015年全球金融危机余波影响,中国GDP增速从2011年的18.2%降至2015年的7.1%,供给侧改革后期推动硅铁需求复苏 ;2020年至今受疫情冲击,钢铁需求先降后呈V型反弹,支撑硅铁需求但拉动有限 [3] - 2011 - 2024年全国硅铁产能由650万吨增长至1102.4万吨,产能扩张近70%,青海、宁夏、陕西等地产能翻倍,陕西从2011年的21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82万吨 [11] - 硅铁平均产能利用率自2023年未超过62%,仅内蒙维稳至一定高位,年产量趋稳于550万吨上下,内蒙、宁夏市场份额相对较大 [13] 价格趋势与政策影响 - 受产能过剩主导,需求拉动受限,硅铁价格在2013 - 2015年和2022 - 2024年快速下跌 ;2016年供给侧改革和2021年能耗双控政策对盘面有显著抬升作用 [8] - 2011年铁合金淘汰产能212.7万吨,2014年淘汰234.3万吨,2016年供给侧改革使钢铁行业落后产能出清,需求走弱 [16] - 2021年能耗双控影响下,主产地开启限电限产政策,内蒙对部分矿热炉施行产能退出政策,其他省份为完成指标跟进,价格因供应预期紧缩上涨 [17] 市场现状与核心矛盾 - 2021年硅铁行业受能耗双控影响市场波动,但产业端减产有限,供给高位 ;与2013年相比,产能扩张近70%,需求疲软,供需矛盾突出,价格下行 [23] - 核心矛盾包括产能结构性过剩、能耗双控缓冲效应、利润与政策博弈 [23] 价格走势与影响因素 - 截至2025年7月,产能过剩未解,黑色行业震荡偏弱,原料成本下移,硅铁价格重心持续下移,电费和兰炭价格变动是短期驱动因素 [24] - 新能源发电和政府补贴使北方主产地电价重心下行,兰炭价格随煤炭价格震荡下移,硅铁生产成本重心下移,价格持续下探,产量收紧,新增产能投放暂缓 [25] 需求端对价格的影响 - 2011 - 2015年和2021年至今,铁合金价格走势相似,供应过剩、需求端疲软主导价格下行,需求端对价格长期影响更显著持久,需求萎缩下不整合产业价格将走低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