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搬家

搜索文档
13家银行个人存款同比增11.9万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1 08:57
存款规模与结构变化 - 13家主要商业银行存款余额合计187.4万亿元 同比增加13.78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增7.46万亿元 [3] - 个人存款余额合计112.07万亿元 同比增加11.9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增2.69万亿元 [3] - 工商银行个人存款余额19.83万亿元 同比增加2.31万亿元 农业银行个人存款余额20.16万亿元 同比增加2.3万亿元 [3] - 定期存款占比达59.7% 较2024年上半年有所上升 仅3家银行定期存款占比下降 [8] - 7月居民部门新增存款减少1.1万亿元 非银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4] 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 较2023年末增长约7000亿元 [4] - 7月末银行理财规模环比增长约2万亿元至32.67万亿元 [4] - 招商银行理财代销余额4.3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4] - 农业银行代理业务收入增长62.3% [4] - 13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合计3804.53亿元 同比增长3.18% [4] 负债成本优化 - 13家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1.61% 较2024年上半年下降34BP [10] - 邮储银行存款成本率1.23% 招商银行1.26% 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10] - 平安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超35BP [10] - 预计2025年各类银行负债成本将下降16-24BP 2026年将下降9-13BP [9] 净息差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2% [12] - 13家银行平均净息差1.5% 较去年同期1.62%下降12BP [13] - 除邮储银行净息差1.7%外 国有大行净息差均降至1.5%及以下 [13] - 股份行中仅招商银行1.88%和平安银行1.8%保持较高水平 [13] - 二季度息差降幅普遍趋缓 较一季度有所改善 [15] 业务策略调整 - 邮储银行重点发展低成本同业活期存款 同业存款超1200亿元 [11] - 邮储银行自营存款同比多增近1300亿元 [11] - 平安银行明确将负债端成本压降作为重点工作 [11] - 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持续影响资产端收益率 [14]
13家银行个人存款同比增11.9万亿
第一财经· 2025-09-01 08:46
银行存款趋势分析 - 13家主要商业银行个人存款余额合计达112.07万亿元,同比增加11.9万亿元,工行和农行分别增长2.31万亿元和2.3万亿元 [3][6] - 存款定期化趋势持续,2025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占比达59.7%,较2024年上升,仅3家银行占比下降 [12][13] - 7月居民部门新增存款减少1.1万亿元,非银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显示存款分流迹象 [7] 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约7000亿元,7月末环比增长约2万亿元至32.67万亿元 [9] - 招行理财代销余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8.8%;农行代理业务收入增长62.3% [8] - 13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合计3804.53亿元,同比增长3.18%,农行、中行和建行分别增长47亿元、39.31亿元和25.22亿元 [9] 负债成本变化 - 13家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1.61%,较2024年下降34BP,全部银行成本率均低于2% [3][15] - 平安银行、工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交行成本率同比下降幅度超35BP,最大降幅达42BP [15] - 业内预计2025年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负债成本将分别下降17BP、16BP、19BP和24BP [14][15] 净息差状况 - 2025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2%,13家银行平均净息差1.5%,同比下降12BP [3][18] - 除邮储银行净息差1.7%外,国有大行净息差均降至1.5%及以下,交行最低为1.21% [18] - 股份行中招行和平安银行净息差较高,分别为1.88%和1.8%,但多数银行净息差同比下降超10BP [19] 行业影响因素 - 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及外币降息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建行提及客户贷款收益率同比下降 [3][19] - 二季度息差降幅趋缓,邮储银行表示一季度重定价影响较大,二季度韧性增强 [20] - 银行通过发展低成本的同业活期存款和自营存款压降成本,邮储银行同业存款超1200亿元,自营存款同比多增近1300亿元 [15]
深读100:谁能接住《黑神话》下一波红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1 21:56
文旅行业借势热门IP发展 - 灵璧县借《黑神话:钟馗》官宣契机推动文旅产业出圈 该县为钟馗文化集聚地[1] - 借鉴《黑神话:悟空》带火山西文旅的成功经验 但面临住宿等配套基础设施提升的挑战[1] 金融市场资金流动趋势 - 1~7月财政逆周期调节加强 但实体融资需求偏弱且资金循环效率低下[2] - 存款因利率下调及资本市场回暖向理财及权益市场转移 其延续性取决于经济预期与政策效果[2] AI制药行业技术突破 - 中国AI制药迎来临界点 生成式AI改写药物研发范式 从大海捞针转变为精准设计[3] - 加速研发进程并激活难成药靶点 行业核心竞争力在于模型与数据质量[3] - 未来可能重塑创新药产业链格局[3]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历经数月补贴大战 市场格局从双雄对峙转为多方竞争[4] - 头部玩家营收保持增长但利润承压 行业竞争核心从价格补贴转向价值竞争[4] - 长期需跳出内卷回归服务本质[4]
13家银行个人存款同比仍增11.9万亿,定期化趋势未显著缓解
第一财经· 2025-08-31 20:40
存款规模与结构变化 - 13家主要商业银行存款余额合计187.4万亿元 同比增加13.78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增7.46万亿元[4] - 个人存款余额合计112.07万亿元 同比增加11.9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增2.69万亿元[4] - 工商银行个人存款余额19.83万亿元 同比增加2.31万亿元 农业银行个人存款余额20.16万亿元 同比增加2.3万亿元[4] - 定期存款占比达59.7% 较2024年上半年有所提升 10家银行定期存款占比出现上升[9] 存款成本与定价趋势 - 存款平均成本率1.61% 较2024年上半年下降34BP[2][12] - 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存款成本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分别为1.23%和1.26%[12] - 平安银行、工商银行等5家银行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超35BP 最高降幅达42BP[12] - 三年期高利率存款集中到期 预计2025年国有行/股份行负债成本将下降17BP/16BP[11] 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 较去年年末增长约7000亿元[6] - 7月末银行理财规模环比增长约2万亿元至32.67万亿元[6] - 13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合计3804.53亿元 同比增长3.18%[6] - 农业银行代理业务收入增长62.3% 理财代销和基金收入增加推动中收增长[6] 净息差表现与影响因素 - 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2% 13家银行平均净息差1.5% 同比下降12BP[2][15] - 国有大行净息差普遍降至1.5%及以下 邮储银行1.7%为最高但同比下降21BP[16] - 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48BP[17] - 二季度息差降幅趋缓 重定价一次性影响逐步消退[18] 负债端主动管理措施 - 邮储银行发展低成本同业活期存款 同业存款超1200亿元[12] - 邮储银行自营存款同比多增近1300亿元 创历史新高[12] - 多家银行明确将负债成本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方向[13]
A股,咋突然就牛市了?
搜狐财经· 2025-08-31 14:24
股市表现 - 沪深300指数从2024年收盘3935点涨至2025年8月1日4055点,7个月涨幅3%,过去3周从4055点暴涨至4495点,涨幅11% [1] - 创业板指数从2024年收盘2142点涨至2025年8月1日2323点,7个月涨幅8%,过去3周从2323点暴涨至2822点,涨幅26% [1] - 从2024年8月底至今,除个别行业外几乎所有A股股票涨幅超30%,沪深300指数涨幅40%,创业板指数涨幅接近100% [3] 经济背景与市场矛盾 - 实体经济多项数据疲弱: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持续下跌、零售额增速低于名义GDP增速、消费者价格指数与去年同期持平、生产者价格指数下降、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利润总额下降 [4] - 股市上涨与经济基本面出现背离,研究机构将此轮牛市定义为"水牛" [4] 牛市驱动因素分析 - 股票价格抬升来自两部分:企业盈利增加和估值抬升,"水牛"特指由流动性改善和货币放水带来的估值抬升,缺乏企业盈利明显改善 [5] - M1货币增速是股市同步指标,2024年9月M1增速触底后回升,与股市上涨轨迹高度吻合 [7][9] - M1统计口径2025年修订后包含居民活期存款,更符合"活钱"定义,与股市关联性增强 [9] 资金流动证据 - 2025年7月非银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从30.74万亿元增至32.89万亿元,单月增加2.14万亿元 [14] - 2025年1月至7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从27.1万亿元增至32.9万亿元,累计增加5.8万亿元 [14] - 同期住户活期存款从43.5万亿元降至41.9万亿元,出现罕见下降 [14] - 非银存款变动主要受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自营资金及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影响,表明居民活期存款向证券市场转移 [16][17] 传导机制与未来观察点 - M1增速回升1-3个月后会体现在采购经理人指数(PMI),PMI持续高于50预示PPI指数好转 [10] - PPI同比数据领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1-3个月,而后者与A股利润基本同步 [12] - 牛市持续性取决于存款搬家是否持续,当前活期存款及理财收益率偏低,宽基股指股息率已高于银行理财收益率 [19] - 需持续关注PMI、PPI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只有数据实质改善才能确认经济复苏和牛市可持续性 [20]
股市回暖引发资金迁移:大额存单转让活跃影响几何
经济日报· 2025-08-31 13:00
"由于转移资金的客户多属于高收益要求且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群体,与传统储蓄客户重叠度不 高,加之银行可通过推荐含权益类资产的产品留住部分客户,资金流出整体影响目前相对有限。"吴丹 说。 经济日报记者 勾明扬 最近一段时间,多家银行APP的大额存单转让区非常热闹,利率较高的大额存单明显比之前多了不 少。在社交平台上,许多网友也晒出了自己抢到的转让大额存单,其中不乏年利率达2%以上的产品。 "近期大额存单转让市场火爆,本质上是市场自发调节。"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 示,一方面,存款利率持续下行,投资者对高息需求强烈;另一方面,股市近期的火热对资金流向的牵 引作用显著,当前A股市场情绪高涨,赚钱效应明显,部分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抬升,一些原本配置于 低风险存款的资金,也在加速流向资本市场。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分析,在资金逐利性驱动下,部分投资者将资金从低收益存款转入资本 市场以博取更高的潜在回报率,或直接通过基金、融资等方式进入股市,或转向银行理财、保险等非存 款类产品,整体呈现"存款搬家"现象。一些持有早期高息存单的投资者为快速变现参与股市,愿意通过 让利转让吸引买家,进一步活跃了转让市场。 大额存 ...
大额存单转让活跃影响几何
经济日报· 2025-08-31 09:42
市场现象 - 银行APP大额存单转让区交易活跃 高利率产品数量显著增加 年利率达2%以上的产品受到关注 [1] - 投资者通过让利转让快速变现 以参与股市投资 进一步活跃转让市场 [1] - 理财赎回近期有所上升 资金从低风险固收类产品撤离 转向高增值空间市场 [2] 资金流向 -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推动投资者追求高息资产 部分资金加速流向资本市场 [1] - 资金逐利性驱动"存款搬家"现象 资金转入资本市场博取更高回报 或通过基金、融资进入股市 或转向银行理财、保险等非存款产品 [1] - 股市虹吸效应引发资金外流 加剧银行存款稳存难问题 尤其在季末等关键时点压力突出 [2] 行业影响 - 银行理财和大额存单等传统吸储工具面临收益率倒挂和客户流失的双重挑战 [2] - 银行需加快产品创新 例如推出混合型理财或挂钩指数的结构性产品 [2] - 资金流出整体影响相对有限 因转移资金客户多属高风险承受群体 与传统储蓄客户重叠度不高 银行可通过推荐含权益类资产产品留住部分客户 [2] 趋势分析 - 居民存款同比大幅减少 但大规模存款迁移尚未发生 [3] - 居民资产配置切换是缓慢变量 银行理财主要负债客群风险偏好低 核心诉求对标存款收益 对股债市场敏感性不强 [3] - 若股市延续长期稳定上涨的慢牛趋势 资金配置切换或成长期趋势 短期更多为边际扰动 [3]
股市回暖引发资金迁移——大额存单转让活跃影响几何
新浪财经· 2025-08-31 08:52
最近一段时间,多家银行APP的大额存单转让区非常热闹,利率较高的大额存单明显比之前多了不少。 在社交平台上,许多网友也晒出了自己抢到的转让大额存单,其中不乏年利率达2%以上的产品。"近期 大额存单转让市场火爆,本质上是市场自发调节。"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一方 面,存款利率持续下行,投资者对高息需求强烈;另一方面,股市近期的火热对资金流向的牵引作用显 著,当前A股市场情绪高涨,赚钱效应明显,部分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抬升,一些原本配置于低风险存 款的资金,也在加速流向资本市场。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分析,在资金逐利性驱动下,部分投资 者将资金从低收益存款转入资本市场以博取更高的潜在回报率,或直接通过基金、融资等方式进入股 市,或转向银行理财、保险等非存款类产品,整体呈现"存款搬家"现象。一些持有早期高息存单的投资 者为快速变现参与股市,愿意通过让利转让吸引买家,进一步活跃了转让市场。(经济日报) ...
股市回暖引发资金迁移—— 大额存单转让活跃影响几何
经济日报· 2025-08-31 07:20
大额存单转让市场活跃现象 - 多家银行APP大额存单转让区交易活跃 高利率产品数量显著增加 年利率达2%以上的产品受到市场关注 [1] - 市场自发调节推动转让市场火爆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激发投资者对高息需求 股市赚钱效应吸引资金流向资本市场 [1] - 早期高息存单持有者为快速变现参与股市 愿意通过让利转让吸引买家 进一步激活二级市场流动性 [1] 资金配置转移趋势 - 资金逐利性驱动"存款搬家"现象 投资者将资金从低收益存款转入资本市场 或通过基金、融资等方式进入股市 [1] - 部分资金转向银行理财、保险等非存款类产品 理财赎回近期有所上升 权益类资产预期收益率上升吸引资金撤离固收产品 [2] - 7月份居民存款同比大幅减少 但大规模存款迁移尚未发生 居民资产配置切换是缓慢变量 [3] 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 股市虹吸效应加剧存款稳存难问题 季末等关键时点压力突出 传统吸储工具面临收益率倒挂和客户流失双重挑战 [2] - 银行需加快产品创新 推出混合型理财或挂钩指数的结构性产品 通过推荐含权益类资产产品留住部分客户 [2] - 转移资金客户多属高收益要求群体 与传统储蓄客户重叠度不高 资金流出整体影响相对有限 [2] 投资者行为分析 - 转让市场体现"稳"和"赚"的博弈 部分投资者让利转让存单炒股 另一部分投资者抢购高息存单追求稳定收益 [2] - 投资者需了解转让存单剩余期限、利率计算方式及潜在费用 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损失 [2] - 警惕追涨非理性行为 避免借款高杠杆炒股和盲目加仓 养老钱、应急款不宜投入高风险领域 [3] 市场趋势展望 - 若股市延续长期稳定上涨的慢牛趋势 资金配置转移或成长期趋势 短期对市场影响主要为边际扰动 [3] - 银行理财主要负债客户风险偏好最低 投资核心诉求对标存款收益 对股债市场敏感性不强 资金流动性非完全自由流通 [3]
中金研究 | 本周精选:宏观、策略
中金点睛· 2025-08-30 09:06
港股市场表现分析 - 港股近期跑输A股主要受流动性(Hibor走高)、基本面(盈利下修)及估值(AH溢价过低)因素影响 [5] - 若A股资金与市场共振持续强化 可能外溢至港股 但"填坑"思维多出现在行情中后期且易透支 [5] - 对港股点位维持基准24,000、乐观25,000-26,000判断 尚未形成有效突破 [5] 金融周期视角下的股市逻辑 - 金融周期调整后期股市逆转存在三方面特征:ROE改善前有再配置过程、投资人配股不配楼、更依赖财政发力 [7] - 与经济周期调整不同 金融周期调整后股市修复先于经济改善 且财政政策对提升ROE至关重要 [7] - 股市持续复苏需要财政政策支撑ROE提升 [7] 美联储政策信号解读 - 鲍威尔Jackson Hole讲话阐明政策"反应函数":就业风险大于通胀时倾向降息 但未给出降息持续性与幅度强指引 [9] - 高关税与紧缩移民政策下就业与通胀风险并存 若通胀风险超越就业 降息可能被叫停 [9] - 类滞胀压力可能使美联储进退两难 市场风险偏好或下降且波动加剧 [9] A股牛市驱动力分析 -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动互为因果 低利率、资产荒与居民储蓄高增长并非新现象 难以单独解释牛市启动时机 [11] - 需通过复盘辨析股市根本驱动力 对判断行情持续性及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1] - 上证指数突破近10年新高 多数宽基指数超过去年10月8日高点 [11] 存款搬家对A股影响 - 居民存款搬家显现为非银金融存款提升、活期存款增速回升及个人投资者活跃度提升 [13] - 由资产荒背景下A股吸引力提升及赚钱效应驱动 后市有望延续 [13] - 非银存款增速较历史高点仍有上行空间 短期交易量快速提升可能加大波动但不影响中期走势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