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

搜索文档
2025年亚洲国际电力展览会|亚洲电力展会|泰国电力展EnlitAsia
搜狐财经· 2025-07-19 13:21
展会基本信息 - 展会名称:Enlit Asia 2025,包含POWERGEN Asia和Asian Utility Week两大活动 [3] - 展会时间:2025年9月20-11日(注:原文存在日期矛盾,9月20日与11日逻辑冲突,可能为9月20-22日或类似区间) [3] - 展会频率:一年一届 [1] - 举办地点:泰国曼谷BITEC(曼谷国际贸易展览中心) [3][4] - 主办单位:Clarion Energy(歌乐能源)与泰国能源部联合协办 [3][4] 展会主题与目标 - 核心主题:“加速东盟能源转型,实现碳中和”,聚焦能源可获得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3][6] - 行业覆盖:发电(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输配电设备、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及充电桩、数据中心 [5] - 战略意义:推动东盟能源转型,结合Cop26气候目标,强调泰国作为区域能源转型先行者的地位 [6] 展会规模与参与方 - 参展规模:350+家参展公司,15,000+名参观者,覆盖东盟及全球电力价值链企业 [3] - 合作活动:与亚洲可持续能源技术展览会(SETA 2025)、亚洲太阳能+储能展览会(SSA 2025)联合举办 [3][6] - 支持机构:泰国能源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创新部、泰国国家电力公司(PTTEP)等 [3] 展会亮点与议程 - 高级别会议:探讨东盟能源转型挑战与机遇,分享可持续能源实践的战略解决方案 [6] - 活动内容:技术展览、行业领袖见解交流、政策规划与能源使用多视角讨论 [9] - 特色环节:与GAT International合作,整合SETA和SSA资源,打造“最具活力的盛会” [3][6] 参与方式与商业机会 - 注册渠道:通过官网提交参会意向,提供赞助和演讲机会以支持企业营销战略 [7] - 目标受众:能源行业决策者、技术供应商、投资者及政策制定者 [3][9] 品牌背景 - Enlit Asia:由POWERGEN Asia和亚洲公用事业周合并的统一品牌,定位为亚洲低碳能源转型的核心平台 [8] - SETA:泰国及亚洲多功能能源平台,以政策与市场结合为特色,被誉为东盟参与人数最多的能源活动 [9]
美锦能源上半年预亏逾4.8亿元 氢能业务遇成长阵痛
中国经营报· 2025-07-19 04:21
业绩预告与亏损原因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 8亿元~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6 83亿元,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4 9亿元~7 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6 94亿元 [2] - 业绩亏损主因系煤炭、焦炭价格整体呈下行趋势,导致主要产品毛利率承压 [2] - 2022年净利润为22 09亿元,2023年骤降至2 89亿元,2024年亏损11 43亿元,同比下滑495 31%,营收从2022年246亿元降至2024年190 31亿元 [2] 焦化主业分析 - 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独立商品焦和炼焦煤生产商之一,2024年煤焦化业务营收占比95 84% [2][3] - 2025年上半年山西准一级干熄焦出厂价累计下降460元/吨(降幅27 3%),同比降845元/吨(降幅40 82%) [3] - 焦炭价格下滑原因:焦煤价格同比下滑44 87%,焦炭供强需弱矛盾明显,钢铁行业需求偏弱 [3][4] - 2024年焦炭在产产能达895万吨/年,贵州二期200万吨/年项目计划2025年投产,投产后总产能将达1095万吨/年 [4] 氢能业务发展 - 公司2017年布局氢能产业,构建"制氢—储运—加注—应用"全链条生态,2024年氢能业务收入占比仅4 16% [2][5] - 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591辆,安全运营里程1 6亿公里,减排二氧化碳16 8万吨,子公司飞驰科技2024年市占率18% [5] - 2024年商用车产量208台,销量634台,销售收入7 92亿元,飞驰科技和青岛美锦分别亏损1 05亿元和0 72亿元 [6] - "美锦氢能总部基地一期"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2 80亿元,延期主因设计调整、施工滞后等 [6][7] 行业与市场动态 - IEA预测2025年全球煤炭价格将下跌27%,新能源替代加速压缩传统业务利润空间 [3] - 分析师预计2025年下半年焦炭价格或稳中偏强,但上行幅度有限,转折点或在8月中旬 [4]
气候危机凸显氢能本色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18 20:13
氢能行业前景 - 氢能是工业深度脱碳利器,是未来几十年碳中和最大赢家,将成能源转型关键,资本市场关注度将聚焦氢能板块[5] 涉氢企业分析 - 聚石化学通过控股子公司布局AEM膜,性能获行业认可,大化工基因适配量产环节,市值24亿元[2] - 石化机械大股东为中石化,被指定为“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提供制氢、输氢、加氢环节装备[2] - 中原内配是河南氢能产业链重要企业,转型氢燃料电池零部件,与阳光新能源合作构建氢能产业集群[2] 风险提示 - 产业政策不及预期、技术突破及降本不及预期[3]
海洋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中国海油胡森林谈能源转型新路径
中国经济网· 2025-07-18 19:58
能源转型趋势 - 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成为油气行业转型大势[2] - 风电、光伏装机总规模达16.5亿千瓦 首次超过火电[2] - 中国构建全球最大且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2] 中国海油转型战略 - 采取"稳油、增气、拓新"策略 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与清洁能源规模化[2][4] - 传统能源领域大幅提高天然气占比 新能源领域布局海上风电/CCUS/地热/氢能[2] - "十五五"期间计划扩大海上风电产业规模 首个海上CCUS项目已在恩平油田投用[2] 技术创新进展 - "深海一号""海葵一号"项目推动深海油气开发技术突破[3] - 形成300米至1500米水深自主创新体系 采用"项目牵引+前瞻布局"双轮驱动模式[3] - 2024年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同比双降 实现"十四五"持续下降[3] 国际合作布局 - 作为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商 构建覆盖30多国的资源网络[3] - 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 协同全球能源市场格局[3][4] 行业转型路径 - 传统能源企业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发展[2] - 典型案例:传统业务低碳化与新能源布局并重 依托海洋产业优势探索转型[4] - 炼油结构调整方向:降低炼油占比 发展精细化工[2]
白银价格创14年新高 机构集体上调目标价 年内涨幅超30%
搜狐财经· 2025-07-18 19:40
有色金属板块表现 - A股有色金属板块延续强势表现,工业有色ETF上涨3.02%,创年内新高 [1] - 国际白银价格持续攀升 [1] 机构对白银价格的预测 - 多家国际投行密集上调白银价格预测,花旗看涨至40美元/盎司 [2] - 美国银行预计到2025年底或2026年初,白银价格将达到40美元/盎司 [2] - 白银市场连续四年出现结构性供应短缺,叠加强劲的投资需求,价格有望进一步突破 [2] 白银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 - 工业需求激增: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光伏和电动汽车领域对白银需求大幅增长 [3] - 避险资金涌入: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资金持续流入贵金属市场 [3] A股白银概念股及行业表现 - 湖南白银连续两日涨停,股价创5年新高 [4] - 白银有色盘中触及涨停,最终收涨6.99% [4] - 6月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 [4] 白银投资市场需求 - 投资银条、银元宝等产品销量同比激增40%以上 [4] - 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白银理财产品销售火爆,部分规格产品已出现断货 [4] 白银后市展望 - 乐观派如道明证券认为,白银可能挑战50美元历史高点,因市场供应紧张局面难以缓解 [5] - 谨慎派如麦格理预计,三季度白银均价或维持在36美元左右,上涨空间有限 [6]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银分会副秘书长表示,37美元关键阻力位已突破,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白银仍具上涨动能 [6] 总结 - 白银市场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工业需求与金融属性共振推动价格持续攀升 [7] - 中长期来看,光伏、新能源等领域的强劲需求,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仍将支撑银价维持高位运行 [7]
广发银行精准赋能三晋大地 聚力服务山西转型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18 12:22
山西省经济转型与金融支持 - 山西省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优化与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 [1] - 广发银行太原分行入晋七年,通过综合金融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1] - 分行紧密对接山西省转型需求,以金融之力助推转型新路 [2] 能源与产业转型金融支持 - 分行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制造业、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支持晋控集团、焦煤集团、华阳集团等大型省属国企转型 [2] - 2025年上半年发放公司一般贷款超50亿元,同比增幅11.1% [2] - 累计承销山西省地方政府债券超72亿元 [2] - 制造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6.3%,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幅达32.7% [2] - 为山西某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发放1.85亿元贷款支持绿色转型 [2] 小微企业与特色产业支持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宣导惠企政策 [3] - 为山西省某种业公司创新采用知识产权质押担保方式,发放75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3] - 为山西省某外贸公司提供信用贷款解决应收账款账期长问题 [3] 民生保障与智慧服务 - 支持山西省社保医保数字化转型,对接医保平台开通电子凭证服务 [4] - "慧缴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解决方案已发送追偿短信1150余条,回收款项近3000万元 [4] - 推出多项养老产业贷款、打造特色养老权益体系和完善适老化服务 [5] - 上线涵盖储蓄、理财、养老基金、养老保险四大类的养老产品 [5] - 全辖网点设置爱心窗口、爱心专座、客服免播直通电话等适老化设施 [5] 金融安全与风险防范 - 将防电信诈骗宣传融入金融知识普及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5] - 组织各支行深入社区驻点,为老年人讲解常见非法集资手段 [6] - 通过及时识别可疑交易,成功挽回一起以彩礼为名的诈骗案件 [6] 未来发展规划 - 将继续践行金融使命,坚持创新服务,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 [6] - 全力支持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社会治理与民生建设 [6]
美国又又又威胁退群了
第一财经· 2025-07-18 09:49
美国可能退出国际能源署(IEA)的核心观点 - 美国能源部长赖特表示可能退出IEA 除非该机构改革运作方式 其个人更倾向于改革方案 [1] - 专家指出美国退出IEA的实际收益有限 将丧失能源情报共享机制 对深度嵌入国际能源体系的美国能源产业造成显著损失 [1][7] - 美国共和党长期批评IEA的能源预测"不切实际" 认为其偏离能源安全根本 成为"能源转型啦啦队" [5] IEA的组织背景与职能 - IEA成立于1974年 目前拥有32个成员国 核心职能包括建立国际石油市场信息系统 协调成员国战略石油储备(要求不低于90天净进口量) [4] - 历史上IEA曾4次协调成员国集体释放石油储备以稳定油价(1991/2005/2011/2022年) [4] - 运营资金依赖成员国会费及出版物收入 美国年均贡献约677万美元(含自愿捐款) 占IEA年度预算14% [6] 美国退出IEA的潜在影响 - 直接收益仅为节省会员费及免除战略石油储备义务 但将失去其他成员国提供的石油储量/消费量等关键数据 [5][7] - 美国能源产业采用"大进大出"模式 深度依赖国际能源体系 IEA情报共享机制是该体系重要支柱 [7] - 退出可能导致美国油气生产商运营成本上升 面临信息不对称风险 [7] 美国对IEA的改革诉求 - 特朗普政府计划审查非政府组织资金 可能削减对IEA资助或派驻特使改变其预测方法 [9] - 美国要求IEA重新聚焦化石能源协调 停止"与化石燃料无关"的项目 反映美欧日能源政策分歧 [10] - 专家认为IEA需明确在现代能源体系中的定位 避免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职能重叠 [10] IEA当前面临的争议 - IEA预测2030年前全球化石燃料需求达峰 被美国石油巨头雪佛龙CEO斥为"完全不正确" [5] - 该机构近年扩大研究范围至可再生能源/关键矿产等领域 引发美国化石能源行业强烈反对 [5] - 2024年初会议显示美欧分歧:美国主张回归化石能源基础 欧洲坚持支持清洁能源研究 [10]
“反内卷”后,光伏板块如何演绎?
新浪基金· 2025-07-18 09:16
光伏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光伏板块曾因"双碳"政策、装机量增长和全球能源转型需求成为新能源赛道景气度最高方向之一 [1] - 行业极速扩张导致价格战和产能内卷,龙头企业出现亏损,板块进入深度调整 [1] - 中国光伏产业实现从依赖国外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全球竞争力显著 [2] 全球市场份额与产能数据 - 中国自2007年起保持全球第一大光伏生产国地位,2024年产业链各环节产能产量占全球80%以上,新增装机占全球55% [3] - 2024年中国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达753GW、654GW、588GW,远超实际需求规模 [4] -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2024年为597GW,同比仅增33%,增速明显放缓 [8] 价格与盈利恶化现状 - 多晶硅价格指数从2021年11月的189暴跌至当前22.29,跌幅近90% [10] - 中证光伏指数成份股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8.34%,归母净利润从2023年1221亿元转为亏损20.59亿元 [14]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近三年回调幅度达-62.26%,市净率PB(LF)1.90位于历史20.5%低位 [17][18] 反内卷政策与行业转机 - 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工信部召开座谈会强调限制光伏行业恶性竞争 [15]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14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39%,政策推动下价格修复初现 [15] - 政策旨在通过淘汰落后产能重塑行业格局,部分企业二季度已出现减亏或盈利迹象 [15][18] 技术发展与投资工具 - TOPCon电池持续提效,BC电池因更高单面功率获龙头企业布局,2024年产能落地 [18] - 光伏ETF(515790)规模达128.39亿元,为首只纳入融资融券及沪深港通的光伏ETF [19][20]
欧洲户储需求回暖,工商储需求高速增长
华安证券· 2025-07-18 09: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欧洲天然气成本上升带动电价上涨,补库周期叠加夏季用电高峰使电价上涨更持久,户储前瞻指标显示需求回暖,新一轮电价上涨周期将支撑户储需求 [5][7] - 欧洲各国政策引导户用光伏自发自用,鼓励安装户储,动态电价引入有望提升户储和工商储回报率,低渗透率、补贴和动态电价将推动欧洲工商储高速增长 [7] - 户储系统成本下降推动渗透率上升,中国户储品牌渗透率不断提升,海外制造商份额受挤压,欧洲户储呈现高端化、便捷化和高性价比等趋势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欧洲户储需求传导 - 欧洲电力市场化交易,天然气为电价锚,进口结构调整使天然气价格上涨,带动电价上升,进而促进户储需求增长,补贴申请和订单增加,稼动率提升 [15][16] - 电力市场参与主体复杂,新能源并网凸显DSOs重要性,预计到2030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容量的70%将在配电层并网 [18][21] - 欧洲通过多个跨国电力交易所实现市场化交易,提供中长期和现货电力衍生品及实时平衡服务 [22] - 电力交易以中长期市场为主,现货市场为辅,2024年EEX中长期电力衍生品交易量占比90.56% [30] - 现货市场价格实时反映短期电力供需,2024年现货交易量879.9TWh,占比9.4% [33] - 平衡市场实时纠正电力供需失衡,是欧洲大储重要盈利来源,传统辅助服务市场收益可观 [34][37] - 边际定价模式下,天然气价格成为电价锚,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有望压低边际电价 [44] - 欧盟降低对俄天然气依赖,美国LNG占比提升,采购成本增加,导致居民用电成本上涨 [48][52] - 天然气库存是价格平衡器,补库周期价格上涨更持久,2025年1 - 4月价格同比上涨 [55] - 零售电价由批发电价、输配电费和税费构成,批发电价是主要变量,2024年占比52.5% [59] - 2025年2月德国户用能源补贴申请量创补贴退坡后新高,3月欧洲逆变器出口额17.7亿元,同环比+4%/64%,需求复苏 [60][63] 欧洲户储/工商储需求 - 上一轮户储需求大涨使渠道商库存增加,2023年进入去库阶段,2025年库存压力缓解,中长期需求向好 [73] - 2025年Q1欧洲电价达2023年以来最高,6月核心9国日前平均批发电价同比+2.0%,环比+12%,天然气补库和夏季用电高峰将使电价维持高位 [77] - 欧洲光伏协会预计2030年欧盟27国电池容量达780GWh,2040年达1.8TWh,相关政策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和储能部署 [86] - 各国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户用光伏自发自用,安装户储,部分国家取消上网电价补贴 [87][88] - 动态电价波动大,套利空间大,可提升户储和工商储IRR,缩短投资回收期,德国户用光储系统采用动态电价后IRR提升至16.88%,回收期缩短至4.2年 [95][97] - 截至2024年12月,欧盟智能电表覆盖率约63%,德国要求2030年普及率达95%,推动动态电价普及 [102] - 2022 - 2024年欧洲户用光伏平均配储比率20%,有提升空间,工商储平均配储能比例小于5%,预计2024 - 2029年GAGR达55.73% [105][109] - 欧洲户储市场潜力大,传导逻辑清晰,前瞻指标预示出货有望提升,预计2025 - 2029年GAGR达22% [117] - 不同国家户储、工商储和大储发展受多种因素驱动,如能源危机、政策、市场需求等 [119] 欧洲户储/工商储供给 - 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使户储系统价格下跌,2025年5月方形磷酸铁锂电池价格较2022年5月下降超70%,DIY可降低成本 [125] - 国产户储产品在欧洲性价比高,中国户储系统制造商在德国市场份额超50%,海外制造商份额下降 [126][131] - 2024年欧洲户储装机下降,未来增长依赖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海外厂商产能出清,中国企业主导市场 [136] - 制造商推出“光储充+热泵+智能家居”一体化升级方案,满足市场需求 [142] - 德国阳台光伏爆发式增长,阳台光储产品起势,市场向全球拓展 [146] - 东欧户储需求受战后重建和电网脆弱性驱动,关注长时放电和离网适应性,偏好中小型系统 [148] 投资建议 - 逆变器/PCS环节建议关注艾罗能源、德业股份、阳光电源等标的 [151] - 储能电芯环节建议关注亿纬锂能、华宝新能、派能科技等标的 [151]
全球海上风电步入关键转折期 欧美市场面临挑战颇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8 06:23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8吉瓦,为历史第四高年份 [1] - 截至2024年底全球累计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83吉瓦,可为7300万户家庭供电 [1] - 中国新增装机占比50.47%,累计装机占比50.3%,连续7年保持全球第一 [2] - 欧洲2024年新增2.7吉瓦,英国以1.2吉瓦成为欧洲最大市场 [2] - 美国累计装机仅174兆瓦,受项目推迟和政策变化影响显著 [2][4] 技术发展与区域格局 - 漂浮式风电全球累计装机达278兆瓦,挪威/英国/中国/法国为前四大市场 [2] - 中国明阳智能开发16.6兆瓦"双头"漂浮式风机,法国新增25.2兆瓦漂浮式风场 [2] - 亚太地区韩国日本新增装机各占全球1%,欧美市场面临发展阻力 [2][4] 行业挑战与瓶颈 - 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同比下降26%,主因宏观经济与产业链问题 [4] - 美国政策反复(如撤销外大陆架租赁权)、关税推高成本、供应链受限 [4] - 欧洲受"负补贴"机制拖累,德国1.2吉瓦项目仅两家企业投标 [5] - 电网接入缓慢、招标设计不合理、政策不稳定制约欧美发展 [4][5] 未来增长潜力 - 未来10年全球海上风电年复合增长率预计21%,2034年累计装机或达441吉瓦 [7] - 2024年全球项目拍卖容量创56吉瓦纪录,48吉瓦项目在建 [7] - 亚太地区将贡献未来10年60%新增装机,中国持续引领增长 [7] - 行业呼吁政企合作优化招标机制,建立稳定供应链体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