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去产能
icon
搜索文档
A股分析师前瞻:贸易协定进展是下周的关注焦点
选股宝· 2025-07-06 21:56
贸易协定进展与市场影响 - 短期全球市场定价核心在于7月9日美国与各国贸易协定进展,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不考虑延长关税豁免最后期限,但可能为谈判策略,部分国家关税或延期[1] - 无论关税最终结果如何,下半年出口对增长的拉动力将比上半年减弱,国内政策重心在"稳增长",美联储三季度降息可能性较大[1] - 若关税延期将导致风险评价下降、偏好上升;若重启则创造布局机会,市场短期或震荡但中期升势未变[3] A股市场趋势与配置主线 - A股稳中向上趋势不变,充裕流动性支撑行情,三季度内需预期有望修复,6月PMI显示产需边际回暖[1][5] - 配置关注两条主线:中报业绩向好方向(风电/火电/机器人)及英伟达产业链国产补涨行情[1] - 科技和金融为中期主线,短期可布局反内卷的钢铁板块,结构上呈现"权重搭台、科技成长唱戏"[3][5] 反内卷政策与产能周期 - "预期管理"是反内卷主要手段,大宗商品难复制2016年供给侧改革牛市,政策目标或构建国家级行业龙头与协会体系[2][4] - 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落后产能已基本出清,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完成,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行政手段进一步出清空间有限[2][4] - 全A资金开支累计同比持续1年负增长,为2005年以来最长,去产能对短期盈利影响较小,需求拐点验证是关键[4] 制造业与行业机会 - 《大美丽法案》将先进制造业税收抵免额度由25%提升至35%,鼓励固定资产投资当年100%折旧抵扣[4] - 全球制造业PMI共振修复,利好中国资本品出口及资源品表现,关注铜/铝/油/工程机械等上游资源及资本品[4] - 消费领域关注量增逻辑(酒店餐饮/旅游休闲/品牌服饰)及新消费个股机会,非银金融长期受益人民币国际化[4]
策略周报:去产能对当期盈利影响较小-20250706
信达证券· 2025-07-06 20:03
核心观点 - 近期市场和政策关注反内卷和去产能,或为产能过剩周期后期标志,市场化产能收缩已在进行,若需求无拐点,去产能对盈利短期影响不大,当下重点是需求能否稳住,若需求二次下降,股市可能重演2014 - 2015年流动性牛市,若需求企稳,全A盈利可能1年内拐头向上,股市有望走牛 [2][3] 策略观点:去产能对当期盈利影响较小 去产能三步 - 去产能遵循收入利润下降 -> 资本开支下降 -> 产能增速下降的步骤,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受人性影响,产能建设和去化滞后实际需求变化,营业收入先走弱,资本开支走弱更晚或更慢,营业收入稳定时产能过剩仍会持续 [3][11] 去产能效果显现条件 - 去产能对盈利短期影响不大,“需求决定方向,供给决定高度”,去产能政策影响供给,决定后续商品价格反转高度,行业价格下行期,去产能的高成本部分产能此前可能已停产,需求改善价格涨过成本密集期,才能体现去产能影响 [15] 与2011 - 2015年产能过剩周期对比 - 2011 - 2015年产能过剩周期需求经历两次下降,当下产能过剩诱因是2021年以来房地产下降,去年9月以来房地产销售下降速度放慢,全A营业收入增速逐渐企稳但力度弱,需验证是否会出现类似2014 - 2015年需求二次下降 [3][18] 当下市场判断 - 战略上当下类似2013和2019年,后续大概率发展为全面牛市,但战术层面指数快速突破震荡区间还需时间,7月市场可能震荡回撤但幅度可控,Q3后期或Q4盈利和政策有一个往乐观方向转变,市场有望回归牛市状态 [23] 近期配置观点 - 季度内偏价值,等Q3后期增加弹性行业配置,7月季报期风格易高低切,AI经历休整进入左侧观察区,金融周期中银行可超配,其他金融周期Q4或有类似2014年Q4行情 [26] 配置行业展望 - 新消费业绩和产业逻辑自洽,中报前后或月度休整;传媒AI季度休整尾声,估值性价比高;军工有独立需求周期和主题事件催化;银行、非银进可攻退可守;有色金属产能格局强;房地产左侧布局新一轮政策 [27] 本周市场变化 A股主要指数表现 - 本周A股主要指数大多上涨,创业板50(1.93%)、中小100(1.83%)、沪深300(1.54%)涨幅靠前,中证500(0.81%)、上证50(1.21%)、深证成指(1.31%)涨幅靠后 [30] 申万一级行业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中,钢铁(5.06%)、建筑材料(3.96%)、银行(3.77%)领涨,计算机( - 1.28%)、非银金融( - 0.72%)、交通运输( - 0.20%)跌幅居前 [30] 概念类指数表现 - 概念股中,氢能源(16.98%)、基因编辑(13.47%)、邮轮(8.89%)领涨,赛马概念( - 2.13%)、MLOps概念( - 1.80%)、F5G概念( - 1.64%)领跌 [30] 全球市场重要指数表现 - 本周全球股市重要指数涨跌分化,巴西圣保罗指数(3.21%)、标普500(1.72%)、上证综指(1.40%)表现靠前,恒生指数( - 1.52%)、德国DAX( - 1.02%)、日经225( - 0.85%)表现靠后 [31] 重要商品指数表现 - 本周商品市场重要指数中,螺纹钢(2.81%)、铁矿石(2.50%)、国际黄金(1.80%)涨幅较大,LME锌( - 1.17%)、PTA( - 0.72%)、LME铜( - 0.48%)表现靠后 [31] 2025年全球大类资产年收益率表现 - 2025年全球大类资产年收益率指标中,黄金(29.71%)、富时新兴市场指数(11.53%)、富时环球(10.23%)排名较高,美元指数( - 10.59%)、布伦特原油( - 8.21%)、南华工业品指数( - 5.82%)排名靠后 [31] A股市场资金流向 - 本周南下资金净流入(港股通)共计126.89亿元(前值净流入259.48亿元),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发行6522亿元,累计净回笼13753亿元 [32] 利率和基金仓位变化 - 截至2025年7月5日,银行间拆借利率本周均值相比前期下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均值相比前期有所下降,普通股票型基金本周仓位均值相比前期下降,偏股混合型基金本周仓位均值相比前期上升 [32]
周末政策新动向:聊聊“去产能“、汽车和芯片
虎嗅· 2025-07-06 19:56
新能源汽车行业 - 中国商务部对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认定存在倾销行为 但豁免34家欧洲重要企业 表面制裁实则通融 [3] - 官方媒体暗示欧盟可参考此处理方式 或推动双方在汽车关税问题上达成默契 利好中国汽车出口 [4] - 国内政策引导汽车行业反内卷 下半年主旋律为去产能和防止价格战 [4] 行业政策动向 - 反倾销调查结果释放中欧贸易缓和信号 关键产业可能形成互惠安排 [3][4] - 新能源与煤炭行业"去产能"推力超预期 具体措施未披露 [6] - 芯片赛道受到外部刺激 未提及具体刺激内容 [6]
大涨近30%!301345火了,一天迎超100家机构调研!
中国基金报· 2025-07-06 08:28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全周上涨1.40%,收于3472.32点,深证成指全周涨1.25%,创业板指涨1.50% [2] - 光伏玻璃周内涨超10%,CRO、创新药、维生素等主题表现活跃 [2] - 超七成机构调研股实现正收益,涛涛车业涨幅最高达29.82%,卫信康涨幅超25%,远航精密、康达新材、东山精密等6家公司涨幅超过10% [2] 行业动态 - 钢铁、光伏等板块掀起涨停潮,光伏、钢铁、水泥行业已迅速开展减产工作 [2]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新一轮行业"反内卷"、去产能行动开启 [2] 公司调研 涛涛车业 - 137家机构参与调研,博时基金、中欧基金等机构关注 [3] - 预计2025年半年报归母净利润为3.1亿元—3.6亿元,同比增长70.34%—97.81% [3] - 业绩增长原因包括品牌影响力提升、销售渠道完善、经营效率提高 [3] 顺网科技 - 电竞服务领域核心供应商,算力业务整合多元异构算力资源池,构建多层次算力服务体系 [4] - AI算力INFRA平台顺网智算提供适配多模态、多场景的AI模型服务 [4] 信捷电气 - 92家机构参与调研,专注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与应用 [5] - 已开发出空心杯电机和无框力矩电机,为机器人提供编码器产品,储备驱动器、高性能光学编码器、机器人"小脑"控制等技术 [5] 京北方 - 91家机构参与调研,重点关注稳定币及RWA产业发展 [5] - 稳定币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未来有望与数字人民币互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5] 厦钨新能 - 76家机构参与调研,发展培育正极补锂材料和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 [6] - 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结构更稳定,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显著提升,将应用于3C消费电子、机器人、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领域 [6]
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25/06/30-25/07/05):去产能是慢变量,去产量是快变量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5 19:58
报告核心观点 - 本轮反内卷政策强化“去资本开支”趋势,2026 年中开始供需格局拐点更确定持续,“去产能”是慢变量,“去产量”是快变量,反内卷投资短期是主题投资,中长期或提升盈利能力,强化 2026 - 27 年牛市核心区间判断 [7][10] - 短期上证综指突破提升风险偏好,但当下基本面预期和赚钱效应累积非牛市级别,2026 - 27 年是牛市核心区间,25Q4 指数可能有效突破,25Q3 是中枢偏高震荡市 [18][19] - 保险配置高股息短期非稳态,建议市场关注度降低再配置;中美关税谈判或改善互联网平台资本开支,驱动国内 AI 算力产业链股价;反内卷短期关注电力设备等,2026 年中游制造供需改善细分行业增加;维持战略看好港股判断 [19] 反内卷需区分“去资本开支”“去产能”“去产量” - 2016 - 17 年供给侧改革核心要素包括“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抑制新增资本开支,影响长期)、“去产量”(关停限产改善供需,使周期品价格上涨)和需求侧刺激(房地产量价齐升、棚改货币化安置) [4][8] - 本轮中游制造行业供给与 2016 年上游周期接近,但政策重点不同:“去资本开支”是必然趋势,中游制造资本开支增速创 2012 年以来新低,后续下行幅度或更大、负增长时间更长,对应 2026 年开始 2 - 3 年固定资产增速低位 [4][9] - 本轮“去产能”体现为资本开支回落滞后影响、已有项目放弃投产、引导存量企业优胜劣汰(提升要素价格等);不易不宜推动严厉“去产量”,民营企业主导的先进制造缺乏实施机制和抓手 [9] - “去产能”是慢变量,“去产量”是快变量,2026 年中上市公司中游制造固定资产形成增速低于名义 GDP 增速,供需格局拐点可见度提升,反内卷投资短期是主题投资,中长期或提升盈利能力,强化牛市判断 [7][10] 短期市场情况 - 上证综指突破成投资故事,提升风险偏好和赚钱效应扩散,稳定币、国防军工等演绎主题行情,但市场微观结构割裂,关注基本面投资者谨慎,当下基本面预期和赚钱效应累积非牛市级别 [18] - 大势研判观点不变,2026 - 27 年是牛市核心区间,25Q4 指数中枢可能有效抬升,25Q3 是中枢偏高震荡市 [19] 投资建议与行业分析 - 保险配置高股息短期非稳态,建议市场关注度降低再配置;中美关税谈判成果或使互联网平台资本开支改善,驱动国内 AI 算力产业链股价 [19][21] - 反内卷短期关注电力设备、钢铁和建材,2026 年中游制造供需格局改善细分行业增加 [19] - 港股流动性波动是因不是果,维持战略看好港股判断,港股创新药、新消费 25Q3 有机会,互联网龙头是 AI 领涨板块,高股息是性价比高的举牌选择 [19][22]
新一轮“去产能”:成因、方案和给普通人的建议
吴晓波频道· 2025-07-05 01:22
宏观经济背景与行业现状 - "内卷式"竞争的出现受经济周期变化、体制机制问题和技术发展规律综合影响[1][27] - 汽车行业展开60天账期革命并呼吁缩短返利兑现账期、简化返利政策[3] - 新能源头部企业取消夜班并削减部分产线产能至少1/3[4] - 头部猪企接相关部门要求去产能并控制出栏体重在120公斤左右[5] - 光伏玻璃企业计划集体减产30% 供应量从64GW降至45GW[6] - 水泥行业自查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差异[7] 价格战与涨价趋势 - 连锁零食品牌呼吁停止价格战并提高门店毛利率[12] - 工程涂料、防水材料行业多个核心品类涨价1%-13%[12] - 包装纸行业瓦楞纸、牛卡纸等短期内连续两次调价[13] 历史去产能经验与当前特点 - 2005年去产能第一阶段针对钢铁、水泥等行业淘汰炼铁4100万吨、炼钢1186万吨[18][19] - 2015年推动行业兼并重组如宝武集团成立并收购多家钢企[19] - 当前去产能涉及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21][22] - 企业展现自主能动性如头部车企取消夜班、零食品牌呼吁良性竞争[23] - 出口转内销成为重要抓手推动市场向高质量产品迈进[24] 专家分析与行业指标 - 产能利用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或毛利率下行+销售费用率上行表明内卷式竞争[32][33] - 光伏、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因强投资政策、市场需求不足及房地产投资萎缩[41][42][43] - 光伏产业曾受政策刺激和高收益驱动导致盲目投资与高库存风险[44] 政策建议与未来方向 - 短期内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围至出口转内销产品[35] - 长期需改善收入分配并推动国资上缴财政专项用于社保[36] - 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并鼓励企业差异化竞争[37][38] - 分类施策引导供给侧并加大创新支持力度[39] - 减少行政干预与过度补贴 激活市场需求与市场联动机制[49] 投资与行业布局 - 产能过剩行业需自我提升或转行至朝阳产业[56] - 去产能初期行业股票普跌 后期头部企业股价翻倍[57] - 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朝阳行业存在套利机会[58] - "反内卷"或成"十五五"规划主线衔接国内大循环[59] - 发改委或牵头量化去产能目标 参考供给侧改革经验[61][62]
从上一轮“去产能”关键点看“反内卷”
浙商证券· 2025-07-04 15:25
上一轮“去产能”关键点 -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产能列为首要任务,此前产能利用率低、企业经营困难[13] - 2016年国务院确定煤炭和钢铁为去产能重点领域,提出煤炭行业3至5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等目标,2018年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15] - 国有企业承担约80%的去钢铁产能任务和70%的去煤炭产能任务,2016 - 2017年央企共退出钢铁产能1600万吨、煤炭产能6200万吨,2018年上半年退出煤炭产能340万吨[16] - 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支持化解过剩产能,多部门出台政策保障职工安置[18][19] “反内卷”去产能情况 - “反内卷”获中央持续定调,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但高强度去产能需综合政策支撑,从认识到落地需过程[4][21] - 短期内“反内卷”以控制增量为主、优化存量为辅,产能过剩大宗商品或有阶段性反弹,趋势性反转待政策落地确认[4] - 产能利用率低且高耗能、有环保要求的产业或更快推动落后产能退出,高技术特征产业需明确落后产能认定后推进[5][27] 供给侧改革对PPI影响 - 1998年供给侧改革以纺织行业为突破口,PPI同比增速低点在1998年11月(-5.7%),2000年1月转正,反弹力度弱[29] - 2016年供给侧改革需求侧刺激政策使库存去化、产能利用率提升,PPI同比增速低点在2015年9月(-6.0%),2016年9月转正,反弹力度大且持续时间长[32] - 未来供给侧改革对PPI影响取决于供需缺口弥合速度,工业品价格短期难改善,行业协会主导的产能优化升级拉动作用有限[35][37] 风险提示 - 国内提振有效需求效果不及预期,会提高“反内卷”难度[38] -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加剧,会冲击外需,加剧产能过剩局面[38]
基本面供增需弱多晶硅短期拉涨动能受限 机构:后续应关注行业减产力度
新华财经· 2025-07-04 13:43
在"反内卷"的强预期下,多晶硅继续保持涨势,但受基本面弱现实影响,7月4日多晶硅期价涨幅相较前 几个交易日明显有所收窄。 展望后市,市场分析机构指出,当前多晶硅基本面仍处于供增需弱的态势之下,盘面价格仍有下行压 力。未来行业减产力度成为当下市场关注重点。 近日,政策端持续释放"反内卷"信号,提振多晶硅期价强势反弹。 不过,机构也提示,因当前多晶硅基本面仍处于供增需弱的态势之下,价格仍有向下驱动。未来行业的 减产力度成为市场的主要关注点。 表现在盘面上,7月4日,多晶硅多个合约期价继续惯性高开并冲高之后,转头回落。截至上午收盘时, 多晶硅主力合约日内涨幅收窄至不足0.3%,盘中一度翻绿。 广发期货研报观点指出,供应方面,目前多晶硅预计7月产量依旧会随着各大主要生产企业复产,产量 有较大增幅,有望达到11万至12万吨,导致价格承压。需求方面,预计7月需求端依旧进一步下滑,硅 片排产降至55-56GW左右,电池片全球排产为57-58GW,月环比下降4-5%。下游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倒逼原材料价格下跌,逐步呈现负循环。 光大期货预测,短期政策主导市场情绪,且一时难以证伪,盘面或维持偏强表现。但在价格抬升给到企 业套保 ...
黑色建材日报-20250704
五矿期货· 2025-07-04 10: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消息催化使黑色建材价格上涨,库存低位或致货源短缺,静态基本面暂无明显矛盾,后续需关注关税政策、7月政治局会议政策动向、终端实际需求修复节奏及成本端对成材价格的支撑力度[3] - 7月宏观预期对铁矿石盘面影响提升,需关注预期差放大盘面波动,矿价短期宽幅震荡,注意操作风险控制[6] - 对市场将“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政策表态与2015年供给侧改革类比持保留意见,后期跟进多头操作需谨慎,短期投机空单观望,有套保利润空间的企业可择机套保[10][13] - 玻璃受政策推动盘面价格反弹,中期空单规避观望;纯碱预计跟随玻璃反弹,但反弹持续性有限[15][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钢材 - 螺纹钢主力合约收盘价3076元/吨,涨11元/吨(0.358%),注册仓单27073吨,环比增1803吨,持仓量223.7249万手,环比增10870手;现货天津汇总价3160元/吨、上海汇总价3150元/吨,环比持平[2] - 热轧板卷主力合约收盘价3208元/吨,涨17元/吨(0.532%),注册仓单66078吨,环比持平,持仓量159.5284万手,环比减474手;现货乐从汇总价3220元/吨,环比增10元/吨,上海汇总价3220元/吨,环比持平[2] - 本周螺纹钢表观供需上升,库存去化放缓,投机性需求增加;热轧卷板产量小幅上升,需求回落,库存小幅累积,处于五年内低点[3] 铁矿石 - 主力合约(I2509)收至733.00元/吨,涨1.45%(+10.50),持仓变化至63.94万手;加权持仓量105.93万手;现货青岛港PB粉725元/湿吨,折盘面基差35.46元/吨,基差率4.61%[5] - 最新一期发运量环比回落,矿山季末冲量结束,澳洲和巴西发运量下降,近端到港量环比下行;日均铁水产量降至240.85万吨;五大材表需整体偏中性;港口疏港量微降,港口库存变化不大,钢厂进口矿库存增加[6] 锰硅硅铁 - 7月3日,锰硅主力(SM509合约)收跌0.24%,报5712元/吨;现货天津6517锰硅报价5630元/吨,折盘面5820/吨,升水盘面108元/吨[8] - 硅铁主力(SF509合约)收跌0.85%,报5390元/吨;现货天津72硅铁报价5450元/吨,升水盘面60元/吨[8] - 锰硅日线向右摆脱2月以来下行趋势线,预计短期震荡或小幅反弹,关注5750 - 5800元/吨压力;硅铁日线摆脱2月以来下跌趋势线,关注5500 - 5600元/吨压力[9] 工业硅 - 7月3日,主力(SI2509合约)收跌2.44%,报8010元/吨;现货华东不通氧553报价8400元/吨,环比增50元/吨,升水期货主力合约390元/吨;421报价9000元/吨,环比增50元/吨,折合盘面价8200元/吨,升水期货主力合约190元/吨[12] - 盘面价格处于2024年11月以来下跌趋势中,价格企稳需摆脱长期下跌趋势线[12] 玻璃纯碱 - 玻璃:周四沙河现货报价1151元,环比涨21元,华中现货报价1030元,环比持平;6月26日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6908.5万重箱,环比降0.19%,同比增10.57%;折库存天数29.9天,较上期降0.6天;净持仓空头增仓为主;政策推动盘面价格反弹,中期空单规避观望[15] - 纯碱:现货价格1200元,环比跌20元;7月3日国内纯碱厂家总库存180.95万吨,较周一增2.30%;下游浮法玻璃开工率变化不大、光伏玻璃开工率显著下降,需求延续回落;检修增加,供需边际略有改善,中期供应宽松、库存压力仍大;净持仓多空双增,空头持仓集中,预计跟随玻璃反弹,但反弹持续性有限[15][17] 煤焦钢矿报价情况 - 焦煤:加拿大CFR报价155元,山西柳林低硫报价1000元,山西柳林中硫报价862元涨5元,蒙5精煤(乌不浪口)报价934元,主焦煤(唐山)报价1050元[18] - 焦炭:日照港准一(出库价格指数)报价1200元涨30元,鄂尔多斯二级报价881元,日照港准一(平仓价格指数)报价1220元,出口FOB报价195元[18] - 铁矿:Mvsteel铁矿石价格指数743元涨12元,青岛港PB粉725元涨10元,青岛港金布巴672元涨8元,青岛港巴混757元涨10元,青岛港超特粉610元涨6元,青岛港卡粉815元涨5元[18] - 锰硅:天津报价5640元涨10元,内蒙古报价5550元涨50元,广西报价5220元;内蒙生产利润 - 131元涨50元,西生产利润 - 604元涨50元[18] - 硅铁:天津报价5450元,内蒙古报价5200元,青海西宁报价5200元涨50元,宁夏报价5250元涨50元;内蒙生产利润 - 362元,宁夏生产利润 - 268元涨50元[18] - 螺纹:北京报价3160元,上海报价3150元,广州报价3230元涨20元,唐山方坯报价2930元;钢厂日成交量107585吨降16950吨;华东高炉利润187元,华东申炉利润 - 8元涨6元[18] - 热卷:上海报价3250元涨30元,天津报价3140元,广州报价3220元涨10元,东南亚CFR进口报价472元涨9元,美国CFR进口报价820元,欧盟CFR进口报价580元,日本FOB出口报价480元,中国FOB出口报价450元[18] - 玻璃:沙河5mm报价1156元涨43元;生产成本(石油焦)1115元降16元,生产成本(天然气)1449元降10元,生产成本(煤炭)1023元降1元[18]
"去产能"赛道走到哪里了,再接再厉还是拐点出现?
虎嗅· 2025-07-03 18:56
去产能赛道 - 国内市场整体反弹 行业普遍上涨 新能源涨幅突出 钢铁和煤炭在昨日大涨后小幅回踩 属于蓄力过程 [3] - 去产能阵营持续扩大 新增建材和水泥等行业 政策引导下相关赛道仍有上行空间 [3] 科技消费电子行业 - 科技消费电子行业表现亮眼 位居排行榜首位 背后逻辑尚未完全公开 [4] - 富士康从印度撤回数百名中国工程师 原计划2025年印度工厂产能翻倍 但进展遇阻 撤回动作意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