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需求侧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房地产新政落地,9月政策全面开闸,楼市回暖曙光已现
搜狐财经· 2025-09-10 14:37
中国房地产市场:政策巨变引航止跌回稳,转型升级曙光初现 曾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重要支撑,房地产行业近年来却步履维艰。然而,随着2025年9月一系列 重磅政策的密集出台,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思路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清晰地勾勒出"明牌运行"的新范 式,这无疑为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注入了里程碑式的动力。 市场回暖迹象初露,政策效力显现 此次房地产政策调整可谓"组合拳"出击,在"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的框架下,全面激活市场 潜力: "四个取消": 破除限购、限售、限价的藩篱,取消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的标准界定,极大释放了市 场购买力。 "四个降低": 降低首付比例,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同步引导新发放房贷利率走低,并减轻购房税费负 担,直接降低了购房成本,激发了刚需和改善性需求。 "两个增加":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并为房企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在满足基本住房需求的同时,也 为市场主体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专项债新政:化解库存,重塑供需 在众多新政中,专项债新政尤为亮眼。2025年高达4.4万亿元的专项债规模,其中相当一部分将用于土 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这一举措精准地对准了当前市场面临的库存积压 ...
东吴证券首席策略陈刚:中长期慢牛趋势不改 大盘成长股将展现优势 证券股有望迎头赶上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2 23:07
市场短期走势 - 沪指突破3800点关口 创业板指数大涨超2.5% [1] - 市场短期波动或加大 可能出现震荡盘整 [3] - 震荡整固时间可能与上涨时间对应 约1-2个月 [3] 中长期趋势 - 中长期慢牛趋势不改 刚刚开始 [1][3] - 股市可能逐步转向业绩驱动 [1][4] 政策影响 - 反内卷政策改善A股盈利预期 推动市场走强 [1][4] - 未来可能有需求侧政策配合 改善盈利水平 [1][4] - 宏观政策自去年9月4日不断发力 [4] 市场风格与资金流动 - 市场初期呈现轮涨格局 大票上涨带动小票情绪 [5] - 建议关注风格切换 避免单一风格涨速过快 [5] - 大盘成长股将展现出优势 [1][5] 金融板块表现 - 上半年银行股表现强势 受高股息逻辑驱动 [5] - 证券板块上涨依赖成交量放大 当前估值不高 [5][6] - 证券板块有望迎头赶上 成为金融领跑者 [1][5] 科技板块机会 - 科技方向领涨 半导体板块强势上涨 [1][7] - 最推荐科技成长风格 如国产算力和机器人 [1][7] - 科技成长板块有产业逻辑和政策支持 [7] 投资策略 - 投资者购买指数ETF是更好策略 [8] - 可选择宽基ETF或行业ETF 减少个股判断难度 [8] - 个人投资者新增开户数和保证金余额增速不高 [8]
物价数据|为何反内卷政策下PPI改善低于市场预期?(2025年7月)
搜狐财经· 2025-08-10 17:29
PPI表现分析 - 7月PPI同比-3 6%与前值持平 环比-0 2%较前值-0 4%有所改善 但改善幅度低于Wind一致预期-3 4% [1][2] - 核心制约因素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未能有效传导至上游原材料工业品出厂价 例如7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环比分别下降0 3%和1 5% 与螺纹钢 烟煤等现货价格涨幅背离 [1][3] - 中下游行业价格传导进一步受阻 出口链PPI同比从6月-2 0%降至7月-2 2% 内需链行业PPI加速下跌 显示下游需求不足压制企业定价能力 [1][4] 反内卷政策影响 - 7月反内卷政策推动螺纹钢 烟煤 碳酸锂 工业硅 多晶硅等商品现货价格环比上涨1 0%-12 7% 但仅光伏设备 锂离子电池等政策受益行业价格跌幅小幅收窄 [2][4] - 非政策受益型出口链行业仍受国际贸易拖累 需求侧出口下行压力成为主导因素 [4] CPI超预期因素 - 7月CPI同比0 0%高于市场预期-0 1% 环比+0 4% 核心驱动来自交通工具 家用器具等耐用消费品价格超季节性增长 环比较均值高出0 2-2 1个百分点 [5] - 能源价格改善及金饰品价格上涨贡献显著 其他用品和服务分项同比上涨8 0% 其中金饰品价格同比涨幅达37 1% 拉动CPI约0 22个百分点 [5] 未来走势预测 - PPI同比底部已现 但回升弹性取决于原油价格走势及内需政策配合度 预计2025Q3 Q4同比分别为-2 9% -2 4% [1] - CPI显著改善时点或推迟至9月 因猪周期错位延续及服务业景气度不足 [6]
“反内卷”指令高悬,行业能否度过危机?| 光伏大战⑦
搜狐财经· 2025-08-05 10:19
文 | 隗屿涵 孟俊华 王进 进入2023年,随着硅料产能进一步释放,光伏上游的制造业开始内卷。 两年多来,行业内卷越来越惨烈,几近疯狂。一方面,制造产能严重过剩,名义过剩率或达2/3(见《:风暴已起,如何越过给"万重山"到达彼岸?》); 另一方面,新产能还在不断规划、投资和建设中。 疯狂内卷的结果必然是,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不断下滑,低于行业平均成本,以至于产业链绝大部分企业亏损经营,龙头企业尤甚,行业危机越卷越惨。 主流制造企业惨淡经营,主营业务几乎全部亏损,甚至巨亏。 大部分中小型制造企业裁员、停产、垂死挣扎,一些等待清算。 多数跨界企业收缩战线,忍痛割肉,计提大额损失,期待还能守住原有业务。 光伏行业内卷甚至引起最高层关注,根治内卷刻不容缓。 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为行业治理定调。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要求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2025年3月,"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治理工作进入政策实施阶段。 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 ...
中金:雅下投资线索
中金点睛· 2025-07-28 07:47
万亿元水电工程落地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总投资额达1.2万亿元,预计装机容量超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为全球规划中最大的水电站项目 [1] - 项目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共建设5座梯级电站,被列为《十四五规划纲要》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专栏的重点项目 [1][2] - 项目前期勘探和科研工作已于去年12月完成并获得核准,有望带动建筑、建材、工程机械、水利等板块表现 [1][3] 经济影响 - 助力能源结构转型:项目建成后每年提供3000亿度清洁电力,有望将我国水力发电占比从14%提升,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当前火电占比70%)[3] - 改善西藏财政与就业:项目投入运行后每年可为西藏形成百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建设及维护过程将创造大量工作岗位 [4] - 提振基建投资:年均投资约800亿元(工期15年),占广义基建规模0.5%,按乘数1.8计算年均拉动GDP增长1440亿元(占全国GDP 0.1%)[4] 受益领域 - 基础化工:年化工业炸药需求或从5万吨提升至10-15万吨,PVC需求同步受益 [6] - 建筑建材:工程建设周期内年化水泥需求100-200万吨(占西藏原有产量10%),区域水泥龙头直接受益 [6] - 电力设备新能源:水电机组规模约为三峡工程3倍,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需求7-8条,GIL技术应用潜力大 [7] - 机械设备:施工需盾构机、混凝土机械、挖掘机等大型设备,采购集中在前中期 [8] 市场行情展望 - 短期事件催化:相关公司盈利预期提升,但需注意估值修复后交易拥挤度偏高 [9] - 中长期关注点:项目进展对经济拉动的实际效果,中上游领域(民爆、建材)先受益,后期切换至水利设备及下游应用 [9]
宏观| “解雇”鲍威尔?
2025-07-21 08: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国家 - 行业:制造业、服务业、钢铁业、汽车业、外卖业 - 国家:中国、美国、日本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对反内卷理解的误区 - 内涵误区:市场认为反内卷等同于反过剩,实际内卷不一定过剩,过剩也不一定是内卷,如外需行业营收好但固定资产周转率下滑,主动增加供给和降价致竞争加剧[2] - 针对领域误区:市场认为反内卷是中上游供给全面收缩,实际这轮政策聚焦中下游行业,如汽车和外卖,高耗能行业产能已改造更新,与2016年供给侧改革不同[2] - 政策抓手误区:市场认为只能靠自律约谈,实际可借鉴日韩德经验,通过行业并购重组、提高技术标准、加强监管淘汰老旧设备缓解无序竞争[2][3] 高耗能行业产能变化 - 产能显著改善:钢铁行业总体产能增速接近零,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20%-30%,进行大量以新换旧投资[4] - 生产效率提升:2024年以来,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显著高于用电量增速,降低了能源消耗[4] 外需与内需领域竞争情况 - 外需竞争严重:外需营收优于内需,但固定资产周转率降至历史最低,企业通过增加供给和降价争夺市场份额[5] - 内需相对平稳:内需领域周转率虽下降,但仍处于历史中位数附近[5] 应对制造业新增产能措施 - 加强监管:严格审查制造业企业新设备购置计划,确保老旧设备妥善处理,防止企业借机增加产能[6] - 借鉴海外经验:参考日韩德,推动产业并购重组,提高技术标准,优化产业结构[6] 淘汰老设备政策影响 - 缓解内卷:短期内可显著缓解内卷现象,对就业影响不大,因新设备仍在使用[7] - 利好经济和通胀:乐观情景下可拉动PPI一个百分点,提升工业企业盈利增速两个百分点[7] 当前需求侧政策与供给侧改革差异 - 供给侧改革:针对高耗能行业,刺激过剩领域需求并收缩供给实现平衡[8] - 当前需求侧政策:刺激非过剩领域需求,如服务业,服务消费和投资存在约3万亿人民币缺口,引导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缓解内卷[8][9] 工业生产、投资和地产市场表现 - 工业生产:本周边际改善,高炉、PTA、汽车开工情况好转,6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强因工作日增加[10] - 投资:高频数据显示水泥、玻璃、沥青开工率边际改善,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有提升空间[10] - 地产市场:一二手房成交分化,整体仍处低位震荡,关注“金九银十”刚需释放[10] 外需和内需链条表现 - 外需:本周外贸港口货运量下滑,7月下旬后出口压力将增加,抢转口和抢出口效应减弱[11] - 内需:全国迁徙人数同比增长,与暑期出游热潮有关,乘用车零售改善[11] 日本参议院选举影响 - 财政政策:在野党倾向鸽派财政政策,执政党更关注财政可持续性[13] - 债务问题:市场关注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日本债务可持续性及定价将成焦点[13] 美国通胀数据 - 反映关税影响:4月2日关税落地后,航运和海关豁免期使关税效应两三个月后显现,三季度通胀数据继续反映[14] - 部分因素抵消:原油价格、租金和工资增速下降部分抵消关税带来的通胀效应,下半年通胀非核心矛盾[14] 特朗普解雇鲍威尔相关 - 传言原因:特朗普希望降息缓解财政付息压力,推动经济宽松,影响市场定价[15] - 法律依据:《联邦储备法案》规定总统可因不正当行为或无能力履职解雇主席,特朗普可能以大楼翻修预算超支为理由,但需国会接受[15] - 提名流程:若解除鲍威尔职务,新影子联储主席明年1月先接替库格勒成理事,再接任主席;若鲍威尔仅辞主席,无需提名新理事,沃什、哈塞特和贝森特是可能人选[16] 新一届美联储领导层影响 - 失去独立性后果:短期利率下行,中长期通胀预期上升,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虽短期提振经济,但长期不利,还会使金价上行[17][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工业生产6月增加值增速强是因工作日增加三天[10] - 沥青开工率与交通运输投资相关性较强[10] - 预计7月下旬后出口压力增加是因新兴国家抢转口和对美国抢出口效应减弱[11] - 全国迁徙人数同比增长与暑期出游热潮相关,居民出行情绪积极[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