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制造

搜索文档
北交所2024年报、2025一季报业绩综述:25年Q1营收持续边际改善,关注一季报超预期板块
东莞证券· 2025-05-12 22: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北证A股256家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承压,受外部需求疲软及成本端压力等因素影响,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但结构上呈现显著分化,部分公司展现出较强抗周期能力 [6] - 2025年Q1北交所营收端持续边际改善,结束2024年整体下滑态势,各行业中部分公司归母净利润显著增长 [6] - 建议关注一季度业绩增速领先的轻工制造、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关注半导体、军工、AI、卫星互联网等赛道的国产替代进程与技术突破型企业,以及具备业绩修复潜力的消费细分领域标的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北证A股整体业绩情况 - 2024年北证A股256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1808.45亿元,同比下滑2.28%;归母净利润110.30亿元,同比降幅达22.40%;扣非净利润93.96亿元,同比-22.84%。174家公司营收正增长,56家增速超20%、11家超50%;220家扣非净利润为正的公司中,116家实现同比增长,60家增速超20% [6][13] - 2024年北证A股市场中,营业总收入超10亿元的上市公司增至31家,较去年同期增加3家;归母净利润超1亿的公司有29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归母净利润超5000万元的公司共计92家,同比减少9家 [14] - 2025年Q1北证A股256家公司营业总收入403.58亿元,同比增长5.83%;归母净利润26.12亿元,同比-7.50%;扣非净利润23.08亿元,同比-4.31%。162家公司营收增长,78家增速超20%;205家扣非净利润为正的公司中,122家实现增长、91家增速超20% [6][21] - 2025年Q1北证A股市场中,营业总收入超2.5亿元的上市公司数量29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家;归母净利润超2500万元的公司有26家,同比增加2家;归母净利润超1000万元的公司共计95家,同比减少9家 [23] 北证A股整体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北证A股的市盈率(PE TTM)为45.31倍,中位数达到18.55倍,科创50的PE(TTM)为63.08倍,创业板指的PE(TTM)为25.64倍,北证50成分股的PE(TTM)为45.31倍,介于科创50和创业板指之间 [27] 北交所分行业业绩情况 轻工制造行业 - 2025年Q1轻工制造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超20%的个股占比高达44.44%,龙竹科技、民士达、佳合科技、宏裕包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88.51%、49.92%、48.81%、34.46% [28] - 2024年泰鹏智能、美之高、龙竹科技、方大新材出口营收占比分别为93.43%、86.69%、78.42%、59.62% [28] - 2024年佳合科技、龙竹科技、民士达、方大新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正,分别为64.07%、61.96%、23.14%、13.62% [31] 机械设备行业 - 2025年Q1机械设备行业中2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20%,鼎智科技、同惠电子、万通液压、同力股份、基康仪器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35.75%、125.39%、60.71%、58.45%、44.91% [32] - 2024年浩淼科技、铁大科技、万通液压等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显著同比增长 [35] 汽车行业 - 2025年Q1汽车行业中部分公司归母净利润显著增长,三祥科技、林泰新材、华洋赛车等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20.92%、287.62%、161.79%等 [37] - 2024年泰德股份、德众汽车、林泰新材等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较快 [38] 投资策略 - 关注一季度业绩增速领先的轻工制造、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从中优选高景气新质生产力标的及具备竞争优势的细分子龙头企业 [6][42] - 关注半导体、军工、AI、卫星互联网等赛道的国产替代进程与技术突破型企业,其自主领航能力有望带来估值与业绩的双重提升 [6][42] - 关注具备业绩修复潜力的消费细分领域标的,受益于政策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导向,北交所消费产业链相关企业需求端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6][42]
未知机构:这个图做的比较清晰-20250512
未知机构· 2025-05-12 10:00
- 纪要涉及的行业:银行、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公用事业、建筑装饰、交通运输、煤炭、石油石化、计算机、农林牧渔、建筑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家用电器、综合、美容护理、房地产、环保、商贸零售、通信、纺织服饰、基础化工、轻工制造、社会服务、国际空间、机械设备、汽车、电力设备、传媒、医药生物、电子[1] -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各行业基金持仓市值、板块持股占比、沪深300权重、低配超配比例、中证800权重及对应低配超配比例不同 如银行基金持仓市值971亿元 板块持股占比3.35% 沪深300权重13.04% 低配比例9.69% 中证800权重10.22% 低配比例6.87%[1] - 部分行业处于超配状态 如家用电器超配比例为0.08(沪深300)和0.65(中证800) 美容护理超配比例为0.34(沪深300)和0.20(中证800)等[1] - 部分行业处于低配状态 如银行低配比例为9.69(沪深300)和6.87(中证800) 非银金融低配比例为9.51(沪深300)和8.67(中证800)等[1] -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无
近六成投资者看涨二季度 科技和消费板块获关注——上海证券报·个人投资者2025年第二季度调查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12 02:28
个人投资者盈利状况 - 2025年一季度42%的投资者实现盈利 其中盈利10%以内占30% 盈利10%-30%和30%以上各占6% [7] - 证券资产50万元以上投资者盈利比例达47.37% 显著高于50万元以下投资者的39.8% [7] - 投资者平均仓位从39.16%升至41.15% 34%选择小幅加仓 15%大幅加仓 [8][9] 市场板块配置偏好 - 科技成长股持仓占比25.3%居首 金融股20.4% 消费白马股19.59% 周期股18.92% [16] - 科技股投资者盈利比例达38% 显著高于金融股(33%)和周期股(29%) [16] - 47%投资者计划增配科技股 半导体芯片(21%)和AI大模型(20%)为最关注细分领域 [17][18] - 消费股仓位反弹1.87个百分点至19.59% 49%投资者计划增配 医药保健(24%)最受青睐 [19] 黄金资产配置分歧 - 56%投资者看涨黄金 但仅37%计划配置 低净值投资者配置意愿(39.89%)高于高净值(27.86%) [12][13] - 黄金ETF(39%)为最受欢迎投资渠道 实物黄金配置比例下降5个百分点至15% [13] 港股市场动态 - 南向资金一季度净流入超4000亿港元 51%投资者港股交易占比提升至20% [23][24] - 港股投资者盈利比例从28%升至31% 高净值投资者盈利比例达35.29% [24] 二季度市场展望 - 58%投资者看涨二季度 35%预期涨幅0%-5% 23%预期涨幅超5% [20][22] - 42%投资者预计上证综指波动上限在3400点 38%认为下限不低于3400点 [22] - 27%投资者认为科技股为全年主线 23%看好周期股 21%看好消费板块 [17]
跨境电商与新经济政策助力,港股消费ETF(159735)表现活跃
搜狐财经· 2025-05-08 14:01
港股消费板块表现 - 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盘中表现活跃 港股消费ETF(159735)盘中涨幅一度达1.48% 显示市场对港股消费板块乐观预期 [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 要求加大对消费等领域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特别支持住宿、餐饮、文旅及新兴消费领域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助力扩大内需 [1] 政策支持与服务消费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工作方案》 强调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涵盖旅游休闲等行业 政策刺激将向服务消费扩散 [2] - 餐饮业作为社零权重项 政策支持明确 行业内部现积极信号 龙头品牌调整策略 提价趋势明显 [2] - 受益方向包括OTA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直营酒店、商超升级及免税领域 关注离境退税政策效果 [2] 消费行业回暖预期 - 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稳中求进 预计消费行业进一步回暖 社会服务领域受益于休假制度优化和入境消费扩大 旅游、免税、酒店、餐饮、教育龙头值得关注 [2] - 商贸零售中 黄金珠宝和化妆品龙头因国潮文化和研发投入增加而具增长潜力 [2] - 轻工制造方面 家居、家电企业受益于房地产市场止跌和以旧换新政策 [2] - 食品饮料行业 白酒需求回暖 中端和大众价位白酒复苏弹性大 乳制品、啤酒、零食、调味品等大众食品行业亦有望受益于需求回暖和成本下降 [2]
万联晨会-20250508
万联证券· 2025-05-08 08:51
核心观点 - 周三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涨0.8%,深成指涨0.22%,创业板指涨0.51%,沪深两市成交额14680.98亿元;申万行业中,国防军工、银行、基础化工领涨,传媒、计算机、电子领跌;概念板块方面,兵装重组概念、成飞概念、转基因涨幅居前,中国AI 50、华为盘古、Sora概念跌幅居前;港股恒生指数涨0.13%,恒生科技指数跌0.75%;海外美国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7%,标普500涨0.43%,纳指涨0.27% [2][7] - 三部门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稳市场稳预期,央行推出十项政策措施,金融监管总局推出八项增量政策,证监会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并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 [3][8] - 美联储如期按兵不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4.5%不变,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失业率和通胀上升风险增加,将继续以更慢速度缩减资产负债表,利率决议后美股、美元、美债收益率走低,黄金小幅走高,交易员仍认为七月前降息且今年有三次降息 [3][8] 传媒行业 - 五一档票房表现承压,市场热度降温,观影恢复节奏待察,2025年五一档(05.01 - 05.05)累计票房7.47亿元,同比降51.08%,《水饺皇后》以1.92亿元夺冠 [9] - 观影人次下滑是票房回落主因,2025年五一档平均票价39.6元,同比降1.98%,观影人次1889.91万张,同比降50.02%,观众观影趋向理性 [9] - 内容供给数量足但缺爆款,头部影片缺乏限制票房表现,2025年五一档新片类型多但无影片破2亿,《水饺皇后》等头部影片吸引力和票房拉动能力弱 [9][10][11] - 建议关注内容储备扎实、具备院线修复弹性的相关头部公司 [11] 银行行业 - 降准释放流动性,缓解资金压力,1Q25存量社融增速升0.4%至8.4%,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13] - 本次降息带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预计后续存款利率调降跟进,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10bp到1.4%,预计带动LPR下行约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13] - 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稳定信心,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央行加大宏观调控 [13] - 预计后续存款利率可能同步调降缓解银行息差压力,营收和利润增速有望修复,银行板块股息率有吸引力,短期防御属性明显 [14] 消费行业 - 公布的系列政策涉及股市、楼市、实体经济,央行政策包括降准、降息、增加再贷款额度等多项内容 [17] - 政策对消费行业影响: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利好顺周期消费行业;降低房贷利率提振楼市,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支持服务和养老行业再贷款,促进服务和养老消费市场繁荣 [18] - 建议关注社会服务、商贸零售、轻工制造、食品饮料等行业相关龙头公司 [19][20] 房地产行业 - 我国房地产市场有发展空间,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打开商贷利率调整空间,降低购房成本,一揽子货币政策提振市场信心,预计政策持续宽松,行业有望保持稳定 [22] - 建议关注受益于供给侧出清的优质央国企背景房企、受益于收储政策的相关个股、有困境反转预期个股的交易性机会 [22] 益丰药房 - 2024年总营业收入240.62亿元(+6.53%),归母净利润15.29亿元(+8.26%);2025Q1总营业收入60.09亿元(+0.64%),归母净利润4.49亿元(+10.51%) [25] - 自建和加盟双轮驱动,各类产品收入稳健增长,截至2025Q1门店总数14,694家,2025Q1零售/加盟及分销业务收入分别为52.63亿元(-0.09%)/5.73亿元(+12.94%) [26] - 医药新零售体系高效运行,线上线下承接医院处方外流,截至2024年O2O直营门店超10,000家,线上业务全年销售收入21.27亿元(含税) [27] - 盈利水平提升,费用优化,2025Q1销售毛利率39.64%(同比增0.39个百分点),三费合计28.86%(同比减0.18个百分点) [28][29]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5亿元/20.54亿元/23.6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9] 大参林 - 2024年总营业收入264.97亿元(+8.01%),归母净利润9.15亿元(-21.58%);2025Q1总营业收入69.56亿元(+3.02%),归母净利润4.60亿元(+15.45%) [30] - 深耕华南,积极实施省外扩张战略,截至2025Q1门店16,622家,2025Q1华南以外市场增长强势 [31] - 零售业务发展稳定,中西成药需求稳定,2025Q1零售业务收入56.18亿元(-1.27%),中西成药收入53.24亿元(+5.80%) [32] - 费用优化,2025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34.98%(同比减0.48个百分点),三费合计25.46%(同比减1.22个百分点) [33][34]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5亿元/12.23亿元/14.2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35] 博雅生物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7.35亿元(-34.58%),归母净利润3.97亿元(+67.18%);2025Q1总营业收入5.36亿元(+19.49%),归母净利润1.39亿元(-8.25%) [36] - 采浆量稳健增长,2024年采浆量630.6吨,同比增10.4%,华润博雅生物采浆量同比增11.7%,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37] - PCC和Ⅷ因子推动血制品收入稳健增长,2024年血制品业务营业收入15.14亿元(+0.86%),部分产品毛利率因吨浆成本上升和行业竞争加剧下降 [37] - 不断丰富在研管线同时开展国际贸易注册,静丙(10%)和破免预计2025年完成上市,2024年静丙获巴基斯坦药品注册批件 [38] - 毛利率承压,2024年和2025Q1毛利率分别为64.65%(同比增11.90个百分点)和53.80%(同比减13.99个百分点),费用率方面有变化 [39]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0亿元/5.98亿元/6.5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40]
消费行业政策快评报告:金融政策持续加码,消费市场预期向好
万联证券· 2025-05-07 21: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公布系列重磅金融政策,涉及股市、楼市、实体经济,预计将对消费行业产生积极影响,随着政策落地显效,消费行业有望进一步回暖[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内容 - 人民银行具体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2] 政策对消费行业的影响 - 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有利于实体经济修复和提振股市,利好顺周期消费行业,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预计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下调政策利率预计带动LPR下行约0.1个百分点,优化货币政策工具总额度为8000亿元[3] - 降低房贷利率提振楼市,有利于居民资产端修复和负债端压力缓解,提升消费能力,预计每年节省居民公积金贷款利息超200亿元[3][9] - 支持服务和养老行业再贷款,有利于服务和养老消费市场繁荣,人民银行计划设立5000亿元相关再贷款[9] 投资建议 - 社会服务:关注旅游、免税、酒店、餐饮、教育龙头,社服多赛道今年有业绩增长良机[10] - 商贸零售:黄金珠宝关注注重产品设计等的龙头企业;化妆品关注强研发等的国货龙头公司[10] - 轻工制造:关注产品力强等的家居和家电企业,房地产市场回稳及“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提振需求[10] - 食品饮料:白酒行业关注中端和大众价位白酒;大众食品关注乳制品、啤酒、零食、调味品等行业[11][12]
65只创业板股获杠杆资金加仓超10%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09:38
创业板股融资余额变动 - 创业板股最新融资余额为3353.75亿元,环比增加34.16亿元,融券余额9.00亿元,环比增加4490.32万元 [1] - 创业板指上涨1.97%,创业板股两融余额合计3362.7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4.61亿元 [1] - 融资余额增长的创业板股有571只,其中65股融资余额增幅超过10% [1] 融资余额增幅显著的个股 - 光大同创融资余额增幅最大,最新融资余额1.07亿元,环比增幅72.55%,股价上涨0.35% [1] - 宏昌科技融资余额增幅50.56%,趣睡科技增幅46.54% [1] - 融资余额增幅10%以上的个股当日平均上涨4.11%,62只上涨,南山智尚涨停,涨幅居前的有欧陆通(16.43%)、恒勃股份(10.75%)、趣睡科技(10.28%) [1] 资金流向 - 融资余额环比增幅居前个股中,5月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的有41只,净流入资金居前的有汉宇集团(1.60亿元)、南山智尚(1.45亿元)、欧陆通(1.17亿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的有24只,净流出资金较多的有光大同创(5598.58万元)、宏昌科技(5254.34万元)、拓斯达(3359.03万元) [2] 融资余额增幅居前个股详情 - 光大同创(301387):融资余额1.07亿元,环比增72.55%,收盘价40.50元,涨0.35%,电子行业 [3] - 宏昌科技(301008):融资余额9713.95万元,环比增50.56%,收盘价28.20元,涨2.40%,家用电器行业 [3] - 趣睡科技(301336):融资余额1.28亿元,环比增46.54%,收盘价75.00元,涨10.28%,轻工制造行业 [3] 融资余额降幅显著的个股 - 融资余额环比下降的个股有359只,其中降幅超过10%的有10只 [4] - 恒宇信通融资余额降幅居首,最新融资余额809.49万元,环比下降55.76% [4] - 匠心家居融资余额下降23.18%,民生健康下降13.92% [4] 融资余额降幅居前个股详情 - 恒宇信通(300965):融资余额809.49万元,环比降55.76%,收盘价42.60元,跌2.38%,国防军工行业 [4] - 匠心家居(301061):融资余额1997.49万元,环比降23.18%,收盘价71.57元,涨2.40%,轻工制造行业 [4] - 民生健康(301507):融资余额8038.68万元,环比降13.92%,收盘价13.18元,涨1.31%,医药生物行业 [4]
中金:关税如何影响行业配置?
中金点睛· 2025-05-07 07:34
点击小程序查看报告原文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大超预期,中国随之反制,全球市场剧烈波动,中国市场未能幸免,港股4月7日单日跌幅基本回吐年内全部涨幅。不过,随 着情绪逐步消化,4月7日后国内市场逐步企稳,港股修复力度更大。截至5月2日,恒生科技累计反弹19.1%,MSCI中国、恒生指数、恒生国企分别反弹 13.6%、13.5%和13.3%,上证指数和沪深300小幅反弹5.9%和5.0%。板块层面,4月8日-5月2日,信息技术(+29.0%)、医疗保健(+19.2%)、可选消费 (+14.3%)等板块涨幅领先,银行(+4.9%)、公用事业(+5.6%)、能源(+5.9%)等板块相对落后。 图表:关税前后指数及板块表现 资料来源:Wind,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聚焦关税影响,从需求端构建分析框架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从上述的分类中不难看出, 主要需求来自国内的行业受关税影响最小, 但又与国内政策刺激力度紧密相关,毕竟当前私人部门信用周期尚未完全修复; 而主要需求来自美国以外且没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可能相对较好;主要需求来自美国、转口渠道有限且议价能力较低的板块受冲击最大。具体来看, 过去一 ...
今日56.72亿元主力资金潜入计算机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21:44
| 行业名 | 成交量(亿 | 成交量较昨日增减 | 换手率 | 涨跌幅 | 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亿 | | --- | --- | --- | --- | --- | --- | | 称 | 股) | (%) | (%) | (%) | 元) | | 计算机 | 80.08 | 16.11 | 4.54 | 3.65 | 56.72 | | 电子 | 73.37 | 23.97 | 2.68 | 2.64 | 46.98 | | 非银金 融 | 42.19 | 31.55 | 1.02 | 1.38 | 24.29 | | 机械设 备 | 90.99 | 18.74 | 3.40 | 3.04 | 22.76 | | 有色金 属 | 43.08 | 42.69 | 1.97 | 2.57 | 20.75 | | 通信 | 31.97 | 41.66 | 1.85 | 3.59 | 20.12 | | 电力设 备 | 54.55 | 8.54 | 2.26 | 2.16 | 15.08 | | 汽车 | 53.94 | 4.84 | 2.51 | 2.20 | 13.02 | | 传媒 | 41.10 | 1 ...
5月市场观点:关注关税的实际影响幅度-20250506
国盛证券· 2025-05-06 20:01
报告核心观点 - 关税冲击实质影响将逐步显现,需关注其对出口、经济增速及各行业盈利的实际影响幅度 [1][9] - 4月全球风险偏好巨震,A股市场经历波动,5月预计震荡格局延续,配置上兼顾产业趋势与政策期待 [3][4][5] 关税冲击将显,关注实际影响幅度 关税加征背景与情形 - 4月以来对等关税走向扰动市场预期,美国已开启对华关税加征,预计关税实质影响验证期将开启 [9] - 需考虑四种对等关税版本,包括不同比例的基准关税、芬太尼关税和对等关税加征情形 [1][13] 关税加征影响测算 - 整体税率:四类情形下分别达33.4%、53.0%、81.9%和105.6%左右 [1][14] - 出口影响:对美出口额缩减幅度分别达59.1%、80.1%、86.4%和86.4%左右,我国整体出口冲击幅度分别在8.7%、11.7%、12.7%和12.7%左右,考虑新增转口贸易等因素,实际拖累幅度预计在7%-10%左右 [14][16] - 经济增速影响:四类情形下对GDP拖累幅度分别达1.2%、1.6%、1.7%和1.7%左右,考虑新增因素,实际拖累幅度预计在1%-1.4%左右 [2][16] - 行业盈利影响:家电、轻工制造面临压力最大,电子、美容护理等行业盈利也面临较大压力 [2][17] 月度市场回顾 市场表现回顾 - 大类资产:4月初股债汇通杀,黄金领涨,随后权益资产修复,黄金回踩,新兴市场表现强于发达市场 [19] - A股风格:红利稳定相对占优,成长回调加深,大小盘风格“两端强、中间弱” [19] - A股行业:美容护理、农林牧渔、商贸零售领涨,电力设备、通信、家电跌幅居多 [20] 股市资金面跟踪 - ETF:4月流入提速,单月净流入约1824亿元,宽基ETF和科技方向ETF流入居多 [22] - 两融资金:4月大幅外流,单月净流出约1166亿元,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流出居多 [22] - 产业资本:4月增持意愿增强,单月净增持约107亿元,回购规模增加,单月约434亿元 [22] - 股权融资:4月融资需求回落,IPO新增约65亿元,增发与转债再融资分别新增约95亿元和34亿元 [22] 估值监控 - 主要宽基指数:PE估值视角下,中小创结构性拔估值,股息率视角下,主要宽基指数股息率普遍上修 [23] - 板块与风格指数:PE估值视角下,小盘成长风格估值抬升,大盘成长、周期风格回调;股息率视角下,大盘、金融、红利类股息率抬升 [23] - 行业指数:PE估值视角下,地产、钢铁、农林牧渔估值抬升,综合、通信、电子估值回调;股息率视角下,建筑材料、电力设备和银行股息率抬升,基础化工、公用事业股息率回调 [23] 交易情绪监控 - 全A交投水平:交投活跃度走弱,成交中枢和换手率中枢均下降 [26] - 资金成交占比:两融成交占比回落,融资净买入成交占比降至约 -0.4%附近 [26] - 交易量价指标:60日新高占比、成交集中系数和成交分化系数均回落 [26] - 大类板块交易拥挤度:交易结构向内需消费轮动,TMT成交占比大幅回落,泛新能源成交占比小幅回落 [26] 5月市场观点与配置建议 大势研判 - 震荡格局预计延续,A股资产定价受中美对抗、流动性水牛、政策转向三大叙事主导,虽关税对抗有缓和信号,但政策发力显效前,市场做多动能受限,尚需等待政策验证 [4][28] 配置建议 - 兼顾产业趋势与政策期待,优先关注具备独立产业趋势的方向,如国产AI、智能汽车、机器人等,其次关注政策发力相关的内需消费、地产等,红利资产中期继续推荐 [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