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银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7.04)-20250704
渤海证券· 2025-07-04 10:34
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A股市场、公募基金、融资融券、轻工制造与纺织服饰等领域研究,指出政策聚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市场短期震荡,各行业有不同表现与投资机会,如关注出海、AI、险资入市相关行业,以及家居、宠物食品行业等[3][4][6][12]。 宏观及策略研究 市场回顾 - 近5个交易日(6月27日 - 7月3日),重要指数涨跌不一,上证综指收涨0.37%,创业板指收涨2.35%,沪深300收涨0.56%,中证500收涨1.45%,两市成交7.18万亿元,日均成交额1.44万亿元,较前五日增加779.65亿元,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钢铁等涨幅居前,计算机等跌幅居前[3]。 政策方面 -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多个行业响应,未来整治或扩围至更多产能过剩行业,有助于供给侧出清和行业协同发展[3]。 -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上风电等产业发展将加快,关注沿海各地部署推进情况[4]。 策略方面 - 指数呈强势震荡,基本面揭晓前,流动性增量决定市场短期走向,若外部风险缓释、成交活跃,市场有震荡上行契机,可关注医药生物等行业投资机会[4]。 基金研究 上月市场回顾 - 6月市场主要指数估值上调,沪深300等估值历史分位数涨幅靠前,创业板指处于历史低位,31个申万一级行业23个上涨,通信等涨幅居前,食品饮料等跌幅居前[6]。 - 6月新发行基金70只,规模627.28亿元,主动权益型基金发行份额上升,被动权益型下降,多数情况下小规模权益基金表现更好,主动权益基金仓位75.44%,较上月降3.76pct [6][7]。 ETF市场概况 - 上月ETF资金净流入596.05亿元,债券型ETF净流入超900亿元,股票型ETF净流出315.40亿元,资金从宽基指数流入债基,部分宽基指数标的净流出,部分ETF涨幅或跌幅居前[7][8]。 模型运行情况 - 6月风险平价模型上涨1.59%,风险预算模型上涨2.34% [8]。 金融工程研究 市场概况 - 6月A股主要指数全部上涨,创业板指涨幅最大为8.02%,上证50涨幅最小为1.24%,沪深两市两融余额18446.38亿元,较上月增加490.87亿元,每日平均参与交易投资者数量增加8.94%,主板等板块融资融券余额占比有变化[9][10]。 标的券情况 - 计算机等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多,建筑装饰等较少,非银金融等行业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例高,纺织服饰等较低,银行等行业融券净卖出额多,汽车等较少,江淮汽车等个股融资净买入额前五,招商银行等个股融券净卖出额前五[10][11]。 行业研究 行业发展情况 - 1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家具类757.40亿元,同比增长21.4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6138.40亿元,同比增长3.30% [12]。 行情回顾 - 6月2日至6月30日,轻工制造行业跑赢沪深300指数1.12个百分点,纺织服饰行业跑输0.56个百分点[12]。 本月策略 - 前5月家具内销增长快,以旧换新国补下半年推进,预计家居内销继续回暖,“618”宠物食品行业销售额增长快,行业保持高景气,5月出口承压,中美关税有望缓和,关注出口企业补订单情况,维持行业“中性”评级和部分公司“增持”评级[12][13][14]。
杠杆资金持续回流 两融余额九连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10:29
两融余额整体情况 - 最新市场两融余额18591.31亿元,连续9个交易日增加,创9个月以来最长连升纪录,期间合计增加466.49亿元 [1] - 分市场看,沪市两融余额9378.50亿元(单日+9.05亿元),深市9153.60亿元(单日+26.14亿元),北交所59.21亿元(单日+1899.34万元) [1] 行业融资变动 - 申万31个行业中25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计算机行业增加最多(60.66亿元),非银金融(60.22亿元)、电子(58.91亿元)紧随其后 [1] - 银行行业融资余额增幅最高(8.55%),通信(4.90%)、计算机(4.49%)位列增幅前三 [1] - 石油石化(-3.48亿元)、煤炭(-3.26亿元)等行业融资余额减少 [1][3] 个股融资变动 - 85股融资余额增幅超50%,花溪科技增幅最大(336.83%),天罡股份(267.71%)、新恒汇(229.65%)次之 [4] - 融资余额增幅超50%的个股中,机械设备行业数量最多(12只),电子(11只)、电力设备(10只)行业次之 [4] - 152股获融资净买入超亿元,东方财富增加最多(19.57亿元),浦发银行(16.38亿元)、国泰海通(12.10亿元)分列二三位 [6][7] 融资余额与股价表现 - 融资余额增幅超50%的个股期间股价平均上涨17.78%,显著强于大盘 [4] - 大东南期间累计涨幅最高(72.40%),神州细胞、玉马科技等涨幅居前 [4] - 融资净买入居前个股中,景旺电子期间涨幅达39.20%,恒宝股份(35.65%)、指南针(31.66%)表现突出 [7]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市场整体表现 - 7月A股重回升势 上证指数突破3月高点后维持震荡上行 收盘点位创近期新高 [1] - 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升 前期热门板块如创新药结束调整重回上涨行情 [1] - 低利率环境和美联储可能提前降息支撑A股上行 非银金融 传媒 军工等高风险特征板块上涨印证风险偏好回升 [1] - 若增量政策及时推出 A股可能打破横盘格局 [1] 热点板块分析 - 7月预计仍是事件驱动行情 但板块将出现高低切换 TMT 先进制造等板块开始超跌反弹 [2] - 2025年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是重点任务 关注乳制品 IP消费 休闲旅游 医美等景气度较高板块 [2] - 机器人国产化趋势明确 产品从人形机器人向四足机器人扩展 关注传感器 控制器 灵巧手等细分领域 特斯拉财报或成新催化剂 [2] - 半导体国产化持续推进 重点关注半导体设备 晶圆制造 半导体材料 IC设计等环节 [2] - 军工板块2025年订单回升预期增强 地面装备 航空装备 军工电子等子板块一季报已现触底迹象 [2] - 创新药经历4年调整后迎来收获期 2024年三季度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增速为正 2025年或迎基本面拐点 [2] 盘面回顾 - 周四A股延续震荡上行 电子等高弹性板块领涨 上涨个股超过3200家 [3] - 领涨板块包括电子 电力设备 医药生物 通信 建材等 下跌板块包括煤炭 交通运输 钢铁 石油石化 银行等 [3] - 成交量较周三略有萎缩 但市场信心持续增强 [3]
7月3日电力设备、计算机、非银金融等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09:59
市场融资余额变动 - 截至7月3日市场融资余额为18463.87亿元较上个交易日增加34.01亿元 [1] - 申万一级行业中20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11个行业减少 [1] 融资余额增加的行业 - 电力设备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达6.42亿元最新余额1325.58亿元环比增幅0.49% [1] - 计算机行业融资余额增加5.38亿元最新余额1412.06亿元环比增幅0.38% [1] - 非银金融行业融资余额增加4.65亿元最新余额1562.68亿元环比增幅0.30% [1] - 通信行业融资余额增加4.47亿元最新余额634.60亿元环比增幅0.71%为增幅最高行业 [1] - 基础化工行业融资余额增加4.47亿元最新余额801.07亿元环比增幅0.56% [1] - 医药生物行业融资余额增加2.79亿元最新余额1315.23亿元环比增幅0.21% [1] - 公用事业行业融资余额增加2.30亿元最新余额425.95亿元环比增幅0.54% [1] - 电子行业融资余额增加2.11亿元最新余额2129.03亿元环比增幅0.10% [1] - 交通运输行业融资余额增加1.64亿元最新余额342.77亿元环比增幅0.48% [1] - 国防军工行业融资余额增加1.58亿元最新余额668.01亿元环比增幅0.24% [1] 融资余额减少的行业 - 食品饮料行业融资余额减少最多达1.53亿元最新余额516.98亿元环比降幅0.30% [1][2] - 钢铁行业融资余额减少1.08亿元最新余额144.44亿元环比降幅0.74% [1][2] - 建筑装饰行业融资余额减少9083.43万元最新余额316.55亿元环比降幅0.29% [1][2] - 美容护理行业融资余额减少0.40亿元最新余额60.80亿元环比降幅0.65% [1][2] - 传媒行业融资余额减少0.70亿元最新余额414.24亿元环比降幅0.17% [2] - 石油石化行业融资余额减少0.66亿元最新余额253.74亿元环比降幅0.26% [2] - 房地产行业融资余额减少0.51亿元最新余额298.37亿元环比降幅0.17% [2] - 银行行业融资余额减少0.41亿元最新余额571.15亿元环比降幅0.07% [2]
主力资金动向 78.20亿元潜入电子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7:43
行业资金流向概况 - 今日有9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2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1] - 电子行业为资金净流入金额最大的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78.20亿元,涨跌幅1.69%,换手率3.29%,成交量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21.29% [1] - 机械设备行业为资金净流出最大的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23.17亿元,涨跌幅0.34%,换手率2.58%,成交量较前一个交易日减少9.70% [1] 资金净流入行业详情 - 电子行业:成交量90.84亿股,主力资金净流入78.20亿元 [1] - 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量69.06亿股,较昨日增加7.50%,主力资金净流入13.82亿元 [1] - 通信行业:成交量27.75亿股,较昨日减少6.28%,主力资金净流入13.04亿元 [1] - 非银金融行业:成交量38.63亿股,较昨日减少10.54%,主力资金净流入2.50亿元 [1] - 纺织服饰行业:成交量22.41亿股,较昨日减少6.95%,主力资金净流入1.63亿元 [1] - 社会服务行业:成交量12.06亿股,较昨日减少12.54%,主力资金净流入1.31亿元 [1] - 公用事业行业:成交量37.74亿股,较昨日减少4.83%,主力资金净流入1.15亿元 [1] - 美容护理行业:成交量2.43亿股,较昨日减少12.88%,主力资金净流入0.80亿元 [1] - 食品饮料行业:成交量11.28亿股,较昨日减少14.52%,主力资金净流入0.53亿元 [1] 资金净流出行业详情 - 机械设备行业:成交量69.83亿股,主力资金净流出23.17亿元 [2] - 基础化工行业:成交量69.31亿股,较昨日减少11.08%,主力资金净流出19.08亿元 [2] - 国防军工行业:成交量37.74亿股,较昨日减少18.61%,主力资金净流出15.32亿元 [2] - 传媒行业:成交量29.29亿股,较昨日减少11.99%,主力资金净流出13.32亿元 [2] - 电力设备行业:成交量81.56亿股,较昨日减少10.12%,主力资金净流出9.89亿元 [2] - 银行行业:成交量30.79亿股,较昨日减少13.62%,主力资金净流出9.66亿元 [2] - 有色金属行业:成交量45.54亿股,较昨日减少19.59%,主力资金净流出9.41亿元 [2] - 交通运输行业:成交量29.57亿股,较昨日减少29.01%,主力资金净流出7.76亿元 [2] - 汽车行业:成交量45.37亿股,较昨日减少2.12%,主力资金净流出7.20亿元 [2] - 钢铁行业:成交量37.69亿股,较昨日减少10.15%,主力资金净流出6.66亿元 [2]
7月底前A股仍有上升空间
和讯财经· 2025-07-03 16:31
大势观点 - 当前股指突破关键点位,短期仍有上升空间,但下一阶段指数并非短期看点[1] - 2025年中国股市估值逻辑主要取决于内部因素而非外部因素[1] - 7月底前股市上升空间源于无风险利率降低、人民币预期转变及宏观政策支持[1][4] - 股市拉升后可能进入横盘震荡阶段,投资应聚焦结构性表现[1][4] 市场驱动因素 - 无风险利率实质性降低是2025年股市上升的关键动力[1][4] - 人民币由贬值预期转向稳定甚至略升值预期,推动中国资产重估[4] - 中长期资金和民间资本入市进入历史转折点[4] - "供给创新"正在推动"需求创造",市场预期积极转变[1] 行业与板块 - 金融行情尚未结束,成长题材呈现轮动特征[1][2] - 7月组合涵盖海外科技、银行、非银、电子、机械、军工、计算机、通信、有色、煤炭、农业、交运、医药、社服零售、家电、公用事业等多个领域[1][4] - 重点个股包括建设银行、中芯国际、兴森科技、恒立液压、兆威机电、中航沈飞、新大陆、中国电信、锡业股份、陕西煤业、牧原股份、中国国航、美诺华、天立国际控股、美的集团、华电国际电力股份、申能股份[4] 潜在风险 - 海外经济衰退可能超预期[1] - 全球地缘政治存在不确定性[1]
2025年7月大类资产配置展望:顺势而为,蓄势待变
东吴证券· 2025-07-03 15:33
报告核心观点 - 7月A股预计震荡调整,港股与A股节奏一致但A股表现或更优,成长与红利风格轮动受动量效应、关税政策等影响 [4][70] - 美股7月偏震荡,黄金震荡幅度缩小并逐步走强,二者维持反向震荡格局 [4] - 国债和利率整体震荡下行,国债利率有下行基础,美债震荡下行幅度有限 [4] - 建议基金相对均衡配置,以ETF为主 [135] A股和港股——顺势而为,蓄势待变 权益宏微观月度低频择时模型 - 从基本面、资金面、国际面、估值面、技术面五个维度评测万得全A,最新一期(2025年7月)综合评分为 -5分,大盘7月预计震荡调整,风格轮动预计震荡偏价值 [29][30] 权益宏微观日度高频择时模型 - 同样从五个维度评测万得全A,6月下旬发出正向信号预计持续数日,7月大盘前半段或因动量效应上涨,后半段可能震荡调整,6月下半月成长风格占优,7月后半段红利风格有望凸显优势 [37][39][40] 日历效应 - 统计1999 - 2024年各指数月度表现,7月宽基、行业指数表现较好,8月一般,7月金融、周期和成长风格或占优,8月价值与红利板块占优,7月成长与红利风格或呈对冲态势 [43][47][58] 技术分析 - 万得全A指数筹码分布优,抛压小;恒生科技指数筹码上方堆积,突破难,恒生AH股溢价指数低位反转,预计7月A股表现优于港股 [66][69] 市场展望 - 7月上半旬A股或延续上涨,后续进入调整,下半旬红利风格可能占优,海内外事件驱动可能使风格变化提前,港股与A股节奏一致,全月宽幅震荡 [70] 美股和黄金——对冲效应或仍将演绎 美股与黄金的对冲效应 - 自2025年初起,美股与黄金呈反向对冲态势,风险偏好切换影响资金流向 [74] 黄金市场 - 短期:市场7月降息预期低,美联储态度有变化,关注6月通胀与就业数据,震荡幅度或缩小并企稳走强 [78] - 长期:受地缘政治长尾效应和美联储政策转向支撑,上涨空间和动能或提升 [82] 美股市场 - 持有逻辑:市场韧性支撑,降息预期托底,但处于估值高位,需警惕波动风险 [85][86] - 潜在变数:7月9日对等关税暂缓期到期,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90] 市场展望 - 7月美股高位震荡,黄金震荡偏强,二者反向震荡,需等待事件政策催化和经济数据公布 [97] 国债和美债——稳中有进,震荡偏强 国债市场 - 6月回顾:收益率稳定,利差走阔,呈现“短升长稳”格局,超长期国债有吸引力 [101] - 7月展望:基本面经济修复斜率偏缓,政策面宽松不改,资金面压力缓解,外部环境人民币升值、全球避险,利率有下行空间 [104][108][111] 美债市场 - 7月展望:供给端到期压力可控,政策面宽松节奏不明朗,资金面外资结构分化,全球不确定性推升需求,利率震荡,中长期下行幅度有限 [123][125][128] 基金配置建议——相对均衡配置 - 以ETF为主筛选基金,要求成立时间满一年且规模大于一亿元,建议相对均衡型ETF配置,等待市场时机 [135]
产业债发行十一年复盘
招商证券· 2025-07-03 11: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通过梳理2014年以来非金融产业债发行情况,解读产业债发行规模、期限和成本变化以及发债较多的行业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产业债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净融资回正 - 2024年全市场非金融产业债发行规模76266万元,较2023年增长22%,为历史新高;净融资规模16600亿元,为历史次高,仅低于2015年 [1][9] - 2014 - 2016年产业债发行规模增长较快,2017年监管收紧规模大幅回落,2018 - 2020年逐步修复,2021 - 2023年逐年小幅回落 [9] - 2014年以来,产业债仅在2017年和2021 - 2023年净融资为负,均为融资政策较严区间 [1][9] - 非国有企业产业债发行规模自2017年后维持低位,2016年后受民企债券违约影响,发行规模长期在一万亿元以下;央企和地方国企自2018年开始增长,2024年突破3.5万亿元 [12] - 非国企产业债净融资在2016年达峰值后大幅回落,2018 - 2024年均为净偿还;央企和地方国企净融资规模整体呈增加状态 [15] - 产业债发行主体多数具备AAA主体评级,级别中枢较高;AAA主体发债数量和规模占比分别达65%和81%,优势明显 [18][19] - 低级别主体发债空间逐渐被压缩,2018年以来AAA主体发债数量占比均高于60%,2019年后发行规模占比维持在80%以上 [21] 2024年以来产业债发行期限整体延长 - 2014 - 2016年产业债加权平均发行期限在2年左右,2017 - 2023年在2年以内,2021年最低为1.54年;2024年和2025年1 - 5月分别达3.09年和3.29年 [2][24] - 分企业属性看,改善主要出现在央国企,2025年1 - 5月央企、国企和非国企分别为3.73年、3.2年和1.29年,非国企自2021年后与央国企走势分化 [29] - 分主体级别看,2017 - 2023年AAA和AA+主体期限差距不大,2024年以来AAA主体改善幅度大;AA主体发行期限长期稳定在2年以上且呈增长趋势 [32] 产业债平均发行成本持续走低 - 2014年以来产业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仅在2017年同比上升,此后下行;2018 - 2024年从5.03%下行至2.37%,2025年1 - 5月降至2.1%,受化债行情和利率下行影响 [3][35] - 随着牛市行情演绎,央国企成本优势逐渐缩小,2019 - 2025年1 - 5月,央企与国企发行利差从79BP收窄至27BP,央企与非国企从203BP收窄至27BP [3][38] - 各主体级别发行利差呈收窄趋势,2025年1 - 5月,AAA与AA主体发行利差较2019年最高值收窄186BP [41] 产业债发行人集中在非银金融、基建和房地产相关行业 - 2014年至今发行的57242只债券来自32个一级行业,10个行业发行数量超2000只,交通运输、非银金融和公用事业排名前三,占比分别为12%、12%和10%,排名前十行业发债数量合计占比78% [4][44] - 发债较多的行业央国企占比普遍较高,仅纺织服饰、轻工制造和计算机非国企发债数量占比高于50%,且总发债数量均不超400只;发债超2000只的行业中非国企占比普遍低于30% [46] - 2014年以来,交通运输、非银金融、公用事业和房地产基本占据历年发债数量排名前十五行业的前三名,交通运输近年排名逐年下降,非银金融2022 - 2024年三次获第一,公用事业近两年维持第二,房地产发债数量逐步减少 [4][49][51]
中加基金权益周报︱股债跷跷板扰动,债市先弱后强
新浪基金· 2025-07-03 10:50
市场回顾与分析 政策与基本面 5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转负,在基数效应拖累之外,价格战和关税冲击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显现。高频数据来看:生产端环比平稳,消费端仍偏低迷,价格端持续承压,以伊停火油价大跌。 海外市场 美联储多官员表态偏鸽,美经济数据转弱,市场对年内降息预期上升。10年期美债收盘在 4.29%,较前周下行9BP。 权益市场 受伊以冲突缓和影响,市场风偏大幅提升,上周A股多数宽基指数收涨,计算机、军工、非银 金融领涨。具体而言,万得全A上涨3.56%,万得微盘股指数大涨6.94%,沪深300收涨1.95%,创业板大 涨5.69%。A股成交大幅放量,日均成交额1.49万亿,周度日均成交量增加2716.46 亿。截至2025年6月 26日,全A融资余额18,265.35 亿,较6月19日增加173.68亿。 债市策略展望 7月债市利多因素在增多, 但央行二季度货政例会主基调边际收敛或阶段性引发市场情绪回调。从历史经验来看,7月债市多头力 量有望加强:一是7月资金季节性转松相对确定,对短久期品种及卷利差交易依然较为有利;二是季度 末MPA考核结束,存单到期高峰过去,银行负债压力缓解,对债券配置力度有望增强;三是 ...
流动性、交易拥挤度、投资者温度计周报:杠杆、ETF资金分化,快手A股搜索热度持续飙升-20250703
华创证券· 2025-07-03 10:25
资金流动性 - 资金供给端小幅收缩,公募权益新发近两周回暖,杠杆资金净流入显著提升,ETF资金处情绪低点,上周净流入-197亿,处近3年5.9%分位;资金需求端股权融资近两周暴增5435亿,南向资金持续放量[4][6][21] - 两融资金上周净流入约265亿,较前值显著增长,近3年分位90%;成交额占全A比例为9.4%,较前值显著提升,参与度为近3年89%分位[13] - 上周产业资本净减持53.5亿,较前值有所下降,净减持规模处近3年63%分位;分行业看,上周净增持商贸零售7.4亿、银行2.7亿等,净减持电子18.2亿、计算机11.9亿等[29][33] 交易拥挤度 - 成长主题行业中,医疗服务交易热度分位下降至88%,军工上升6pct至87%[46][49] - 价值主题行业中,券商上升34pct至39%、家电持续下行至20%[51] - 周期主题行业热度多数下降,化工-11pct至79%[56][59] - TMT主题行业中,计算机+16pct至67%[65] 投资者温度计 - 上周上证指数创年内新高,推动快手A股搜索热度持续飙升[69] - 公募抱团趋势减弱,风格偏向价值,行业偏向消费、周期;24/9/18至今公募重仓股三成领涨,行业集中于电子、医药、军工等[4][84] - 最近一周沪深两市A股散户资金净流入633亿,较前值减少402.1亿,处过去五年19.2%分位,净流入规模下降;融资资金净流入265.3亿,较上周增加300.4亿[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