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

搜索文档
阶段新高,沪指再突破!银行全线走牛,农行续刷新高,港股创新药大反攻,高人气520880领涨居前
新浪基金· 2025-08-05 20:11
8月5日,A股高开高走,三大股指全线收涨,权重发力,带动沪指涨近1%,收于3617.6点,创收盘价阶 段新高。两市合计成交额1.6万亿元,环比小幅放量,超3900只个股上涨。 | 序号 | 代码 | 名称 | 两日图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 | | 520880 | 港股通创新药ETF | | 1.240 | 0.033 | 2.13% | | 2 | 512800 | 银行ETF | | 0.871 | 0.013 | 1.52% | | 3 | 159707 | 地产ETF | | 0.633 | 0.008 | 1.28% | | 4 | 510030 | 价值ETF | | 1.105 | 0.011 | 1.01% | | ટ | 515710 | 食品ETF | | 0.609 | 0.005 | 0.83% | | 6 | 515260 | 电子ETF | | 0.967 | 0.007 | 0.73% | | 7 | 512810 | 国防军 LETF | | 0.698 | 0.005 | 0 ...
ETF资金周报(7/28-8/1)|香港科技板块获大幅资金流入,化工ETF(159870)连续12日净申购、规模突破39亿
搜狐财经· 2025-08-05 19:35
一、全市场概况 截至上周末,全市场权益类ETF总规模38985.97亿元,过去一周场内总规模减少710.20亿元,总份额增加191.59亿份,资金净流出70.29亿元。 从大类来看,香港&海外板块ETF净流入居前,达+160.87亿元,主要系香港科技板块流入;宽基&策略板块ETF净流出居前,达-302.36亿元。 二、资金加减仓方向 具体到细分板块,宽基&策略板块ETF中,净流入前三大板块依次为:策略-红利、自由现金流、科创200;净流出前三大板块依次为:沪深300、中证 A500、科创50。 行业&主题板块ETF中,净流入前五大板块依次为:证券、创新药、证保、食品饮料、主要消费;净流出前五大板块依次为:半导体芯片、泛医药、光伏、 基建、计算机。 | | | 当周净流入前五及后五的行业 | | | --- | --- | --- | --- | | गरास | 本周流入资金 | 本周规模变动 | 本年流 | | 证券 | 36.26 | -5.15 | 162 | | 创新药 | 25.83 | 32.35 | 127 | | 证保 | 23.45 | 17.44 | 114 | | 食品饮料 | 16.8 ...
医药行业周报:IO2.0赛道进展喜人,静待下半年产业催化-20250805
爱建证券· 2025-08-05 19:29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医药板块本周逆势领涨,涨幅达+2.95%,排名1/31,跑赢沪深300指数(-1.75%) [1][5] - 创新药板块保持高热度,恒瑞医药与GSK达成总金额120亿美元BD交易 [1][38] - 全球小核酸龙头Alnylam二季度业绩超预期并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1][40] - 年初至今SW医药生物指数累计涨幅+22.96%,恒生生物科技指数累计涨幅+87.68% [13] 行情回顾 - 医药细分板块中化学制剂(+5.48%)、其他生物制品(+5.36%)、CXO(+4.07%)表现突出 [6] - 个股涨幅前十包括南新制药(+78.01%)、利德曼(+46.45%)等 [9] - 个股跌幅前十包括*ST苏吴(-15.07%)、三诺生物(-10.10%)等 [10] IO 2.0赛道进展 - 基石药业CS2009(PD-1/CTLA-4/VEGF三抗)将在ESMO 2025公布1a期临床数据 [18] - 维立志博LBL-024(PD-L1/4-1BB双抗)治疗EP-NEC的ORR达83.3%,DCR 100% [30] - 宜明昂科IMM2510(PD-L1/VEGF双抗)治疗1L NSCLC整体ORR达62% [34] - 中国生物制药将收到LM-299(PD-1/VEGF双抗)3亿美元技术转移里程碑付款 [36] 产业动态 - 恒瑞医药与GSK达成合作,潜在总金额超120亿美元 [38] - Alnylam二季度营收7.737亿美元,超预期,上调2025年收入指引至26.5-28.0亿美元 [40] - Celcuity的Gedatolisib(PI3K/Akt/mTOR抑制剂)乳腺癌三期临床mPFS达9.3个月 [43] 配置思路 - 重点关注ADC、PD-1双抗等具有BD出海潜力的管线 [15] - 关注下半年有望纳入港股通的18A公司如映恩生物 [15] - 关注中报业绩高增长的CXO龙头(药明合联、药明康德、凯莱英) [15] - 长期看好"硬科技"(创新药、创新器械)和"强刚需"(生命科学服务、血制品)领域 [16]
港股创新药ETF、恒生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精选ETF上涨
格隆汇· 2025-08-05 19:12
个股表现 - 君实生物尾盘飙升 单日涨幅超过33% [1] - 乐普生物大涨 单日涨幅超过14% [1] ETF表现 - 港股创新药ETF和恒生创新药ETF领涨 单日涨幅均超过3% [1][2] - 多只港股创新药及医药相关ETF涨幅显著 包括港股创新药ETF基金、港股通创新药ETF、港股通医药ETF等9只产品单日涨幅超过2% [1][2] - 年内ETF表现突出 广发基金港股创新药ETF年内涨幅达102.07%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年内涨幅达105.38% [2] - 银华基金港股创新药ETF年内涨幅102.30% 万家基金港股创新药ETF基金年内涨幅103.15% [2] - 汇添富基金港股通创新药ETF年内涨幅103.64% 景顺长城基金港股创新药50ETF年内涨幅99.15% [2] 资金动向 - 外资加仓港股医药板块 花旗对药明康德持仓比例从7%升至8.59% [4] - 瑞银集团对药明康德持仓比例从7.98%升至8.45% [4] - 上半年内资持续通过港股通加仓创新药板块 [5] 行业基本面 - 全球医药交易活跃 2025年上半年交易数量达456笔 同比增长32% [4] - 首付款总额达118亿美元 同比激增136% [4] - 交易总金额达1304亿美元 同比增长58% [4] - 涉及中国的交易贡献近50%总金额和超过30%交易数量 [4] - 7月多家创新药公司达成大额授权交易 包含120亿美元授权项目 [4] - 行业基本面持续复苏 7月院内处方量环比提升 [4] - 第三季行业盈利有望实现显著增长 [4] 机构观点 - 里昂证券维持对医疗健康板块正面看法 认为行业拐点已过 [4] - 交银国际认为行情核心驱动力是价值重估 当前估值仍具吸引力 [5] - 头部创新药企前瞻12个月市销率与历史均值持平 营收增长预期远高于美股可比公司 [5] - 港股龙头公司在收入达峰时市销率约3倍 低于美股平均的4倍 [5] - 工银瑞信基金认为创新药产业趋势向好 对外授权行情方兴未艾 [5] - 未来半年至一年将有大量对外授权交易落地 包括多个百亿美金级别交易 [5]
牛股树立标杆!最强主线会卷土重来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9:09
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美股一度大跌,诱因就是美国非农数据低于预期,且大幅下修了五六月份的数 据。 高盛与花旗最新报告均认为,美联储有较大可能会在9月降息25个基点,高盛甚至预测将在年底之前总 共降息75个基点。而在上个月,特朗普极限施压美联储降息的新闻不绝于耳。 在达哥看来,一旦美联储降息,那么将打开国内货币政策的空间,并强化A股市场在资金层面的逻辑。 近期A股走出慢牛态势,不少机构均看好未来行情。 昨天达哥看到一则报道,有私募人士表示:"即将到来的A股史诗级牛市会掀翻6124高点,并且把这一 历史峰值'踩'在脚下。" 中信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称,如果以今年6月作为本轮市场从存量转为增量的起点,那么目前"水牛"行 情才持续不到2个月,并且未来可以期待会有增量政策,进一步推动基本面预期改善。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指出,央行扩表空间较大。如果政策力度加大,尤其是在解决债务和改善资产负债表 方面的政策力度加大,市场情绪仍有改善的空间。 我们回到市场。 7月18日,Digitime发布博文称,包括戴尔在内的英伟达合作伙伴已开始生产基于GB300的服务器,大规 模发货预计要到2025年9月。 今天,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指 ...
国泰海通策略首席方奕: A股港股科技股下半年都会再有新高,两类新资产亮点纷呈
华尔街见闻· 2025-08-05 18:21
市场展望 - 中国市场在下半年还有新高,包括上证指数、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 [1][4][23] - 无风险收益率趋势性下降是推动股市上升的关键动力,长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将促使投资者转向股票市场 [2][6][7][8][11] - 历史上2014-2015年和2019-2021年股市表现较好的年份均受益于无风险收益率下降 [3][6] 无风险利率影响 - 中国家庭资产配置面临无风险收益率降低,导致对固定收益产品兴趣下降,对股票市场兴趣提升 [2][6][8][11] - 类似现象曾在1998年日本和2011年美国出现,长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后债券规模下降,股市表现增强 [5][8][10][11] - 当前中国长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债券价差和票息利率降低,投资者需寻找新的资产保值增值途径 [11][12] 资本市场改革 - 2025年资本市场改革以投资者为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回报 [13][15][16] - 新规包括退市、减持、信息披露违规追责、财务造假重罚等措施,制度完善力度为30年来罕见 [14][15] - 提出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体系,首次强调投资者回报与融资功能并重 [15][16] 行业与资产机会 - 新兴科技是主线,包括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创新药、国防军工等 [24][26][27] - 周期和金融是黑马,推荐券商、银行、高速公路运营商等稳定类别公司 [7][25][27] - 供需格局改善的周期类公司如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等也有机会 [27] - 新消费领域如港股互联网、传媒、零售、化妆品、国潮品牌等表现活跃 [24][26][27] 市场结构分析 - 港股过去三年调整75%,创业板指调整65%,风险计价已充分 [21] - 上证指数从2635涨至3600,但除金融板块外多数权重股仍处于低位 [21][22] -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消费等领域活力上升 [24][26]
机器人、算力硬件、AI应用大轮动,轮动牛里面如何利用量化?
格隆汇· 2025-08-05 18:05
市场特征分析 - 市场呈现"题材方向大轮动+细分概念频切换"特征,资金在机器人、算力硬件、AI应用等科技成长方向快速轮动 [1] - 题材内部分支切换频繁:机器人领域涉及宇树智元链、MIM、机器狗、peek材料等细分,算力硬件涵盖PCB、CPO、液冷、铜缆等,AI应用包括AI电商、AI工业软件、AI军工等 [1] - 老题材如光刻机、eSIM、脑机等也被热炒,形成"眼花缭乱的轮动牛行情"而非普涨行情 [1] 轮动加速的四大推手 - 场外资金加速入场:7月新开户数达196万户(同比+71%),私募备案产品数量创27个月新高,两融余额逼近2万亿 [1] - 量化资金主导快闪交易:量化模型紧盯高辨识度个股快进快出,加速题材轮动节奏 [2] - 信息传播秒级化:AI应用落地新闻或行业研报几分钟内全网扩散,资金跟随消息瞬时切换 [2] - 指数虚涨但赚钱效应分散:上证指数创2022年新高但成交量未爆发,资金分散导致题材间反复横跳 [2] 轮动行情下的投资策略 - 锁定三大黄金赛道:机器人(机器狗/MIM/PEEK材料)、算力硬件(CPO/液冷/PCB/铜缆)、AI应用(AI电商/工业软件/军工AI)为资金主战场 [4] - 备选赛道包括军工、创新药(强趋势行业)及光刻机、稀土有色(间歇式爆发题材) [4] - 个股筛选标准:强趋势票(沿5日/10日线上涨+机构持仓高)、高辨识度票(行业关键词龙头)、高弹性票(小盘+高换手) [5][6] - 低吸高辨识度明星股:在题材退潮时于关键支撑位(如10日/20日线)布局,利用量化资金后续扫货抬轿 [6] 操作误区警示 - 追涨杀跌导致亏损:追高后遭遇题材退潮、过早割肉优质标的、持仓过度分散是常见错误 [3] - 需理解轮动本质为"资金抱团轮动"而非齐涨齐跌,高辨识度个股被反复炒作而跟风股仅一日游 [3]
【招银研究|行业深度】生物医药之创新药出海——从“跟随”到“引领”,国产创新出海加速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8-05 17:28
医保政策与创新药出海 - 国内医保收支平衡压力持续增大,2023年医保支出增速15.2%远高于收入增速8.7%,2024年支出增速5.5%仍高于收入增速4.36% [9] - 商业保险支付占比仅6.5%,远低于美国日本,2024年创新药械商保支付占比仅7.7%,患者自费比例高达50% [12] - 二级市场融资困难,2024年A股科创板生物医药IPO仅1家,港股18A企业IPO仅4家,平均募资额仅为2021年20% [16] - 海外市场定价优势显著,泽布替尼中国月治疗费用3060元仅为欧美3%,2021-2024年其欧美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达158.3%和242.0% [23] - 借鉴日本武田制药经验,通过创新和出海实现全球化,2024年其日本销售占比仅10.6%而美国市场达51.5% [28] 中国创新药发展现状 - 2024年国产1类新药获批临床1705个同比增长11.2%,首次上市39个创近年新高,2025年不足半年已有30个上市 [32][33] - 国际化进程加速,2024年6个国产创新药首次海外获批,泽布替尼成为首个年销售额超20亿美元的国产创新药 [39] - 临床试验数量全球领先,2024年登记1903个首次超过美国,FIC管线占比30%仅次于美国 [45][52] - 新兴疗法布局领先,ADC、双抗等管线占比超50%,细胞疗法占比达48.6%,TOP5热门靶点中国占比均超50% [55][60] - 创新质量提升,泽布替尼头对头战胜伊布替尼,AK112成为全球首个战胜K药的双抗产品 [65][67] 创新药出海模式与趋势 - License out进入爆发期,2024年交易总额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3%,10亿美元以上重磅交易占比31.9% [77] - 交易阶段前移,2024年64%项目处于临床前,II期之前占比达71%,重磅交易中早期项目占比84.6% [83] - 新兴技术受青睐,ADC和双抗交易占比提升至14%,2023-2024年首付款超1亿美元交易达17笔 [81] - 资产收购和NewCo模式兴起,2024年外资并购国内biotech案例增加,NewCo模式提供新融资渠道 [89][94] - 2025年Q1中国对外授权交易金额占全球60%,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项目占比从2020年4%提升至42% [95]
台积电突发!2纳米机密遭外泄!A股重回3600点 机器人概念股强势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17:03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全天震荡走强收盘上涨0.96% 深成指上涨0.59% 创业板指上涨0.39% [3] - 市场共3903只个股上涨 68只个股涨停 1327只个股下跌 [3] - 指数重回3600点呈现低开高走态势 [2][3] 细分板块表现 - eSIM概念股爆发 澄天伟业涨停 欧盟《新电池法》规定2026年起智能手机需逐步淘汰实体卡槽 [3] - GSMA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将有10亿台eSIM智能手机投入使用 [3] - 机器人概念股延续强势 [4] - 军工板块继续活跃 [5] - 创新药概念股冲高回落 昂利康接近跌停 [6] 台积电技术泄露事件 - 公司开除多名外泄2纳米芯片制造机密的员工 案件处于司法审查阶段 [7] - 台积电声明对商业机密破坏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 依法追究到底 [7] - 通过全面监控机制早期发现问题并展开内部调查 [7] - 2纳米芯片是半导体行业最前沿制造工艺之一 [8] 半导体行业动态 - 台积电掌握超过20万项商业机密记录 [8] - 半导体战略地位提升 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支柱 [7] - 地缘政治使芯片供应链领先企业的技术竞争优势受关注 [7] - 软银集团增持英伟达股份至30亿美元(较前一季度10亿美元增长200%) [8] - 软银同时购买约3.3亿美元台积电股票及1.7亿美元甲骨文股票 [8]
ETF收评:港股创新药ETF领涨3.17%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16:45
(来源同花顺,以上信息为南都·湾财社AI大数据自动生成) ETF5日收盘涨跌不一,港股创新药ETF(513120)领涨3.17%,恒生创新药ETF(520500)涨3.11%,港 股创新药ETF(159567)涨2.99%,国联中证500ETF(515550)领跌1.27%,黄金股票ETF(517400)跌 0.84%,MSCIA股ETF基金(512180)跌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