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具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工厂”短视频火出圈 海外消费者“打飞的”来华买家具
央视网· 2025-08-12 06:11
中国制造海外走红现象 - 今年以来中国工厂在海外平台走红 展示中国制造与工业特色的短视频在海外广泛传播 [1] - 家具行业源头工厂吸引海外消费者专程前来挑选产品 [1] - 家具企业通过直接对接客户需求 探索对东盟和中东地区的出口转型 [1]
上半年规上轻工企业实现营收超十一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5-08-12 06:01
行业表现 - 上半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3万亿元,同比增长4.3% [1] - 实现利润6496.5亿元,同比增长0.7% [1] - 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1] - 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43199亿元,同比增长11.6% [1] - 轻工商品零售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38.6%,拉动增长1.93个百分点 [1] 细分行业增长 - 助动车、电池制造业增加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家用电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 [1]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0.7%,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9%,增速比上年全年高近20个百分点 [2] 政策影响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1][2] - 政策推动部分轻工行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 [1] - 国内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市场活力逐步增强 [1]
上半年规上轻工企业实现营收超十一万亿元 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超两成
人民日报· 2025-08-12 05:39
行业表现 - 上半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3万亿元,同比增长4.3% [1] - 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实现利润6496.5亿元,同比增长0.7% [1] - 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1] - 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43199亿元,同比增长11.6% [1] - 轻工商品零售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38.6%,拉动增长1.93个百分点 [1] 细分行业增长 - 助动车和电池制造业增加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家用电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 [1]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0.7%,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9%,增速比上年全年高近20个百分点 [2] 政策影响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1][2] - 政策推动部分轻工行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 [1] - 国内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市场活力逐步增强 [1]
对创业公司来说,做强比做大更重要
创业家· 2025-08-11 18:09
创业公司核心价值观 - 务实经营理念强调做强优于做大、质量优于数量、内容优于形式、事实优于感觉[1] - 决策需基于数据而非主观感受[1] 日本消费品牌研究价值 - 日本市场成为中国消费演化的"未来实验室",其低增长、少子化、高龄化环境孕育了无印良品、7-11、资生堂等跨周期领军企业[3][7] - 日本经验预示中国未来10年消费趋势,提供可复制的"确定性机会"[7] - 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供应链优化、大单品迭代、生活方式定义三大方向[8] 供应链驱动PB产品 - 神户物产通过350家全球工厂实现制售一体化,支撑1000+门店200亿规模[10] - 7-11运用TEAM MD机制挖掘用户潜在需求开发PB商品[10] - Nitori采用汽车级供应链标准实现连续36年收益双增长[10] 细分大单品迭代策略 - 龟甲万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从酱油产品到酱油文化的跨越,SKU扩展至2000种[10][21] - 资生堂采用品牌分层策略同时覆盖高端与下沉市场[10] 生活方式与情绪共鸣 - 万代专注开发触发人类本能欲望的IP衍生品,累计销售335万件[22] - 无印良品重新定义经济泡沫后消费降级需求,开创无logo平价商品模式[12] 研学行程核心内容 - 7-11前CIO碓井诚分享数据驱动的零售战略,其方法论曾被阿里、京东高层采纳[15] - 7-11商品开发专家中山香织展示PB商品开发体系,曾助店铺业绩提升120%[17] - 资生堂30年经验专家解析分层需求满足策略[19] - 万代爆款设计师高桥晋平分享三角形策划模型,涉及50多款玩具开发[22] 市场数据与规模 - 神户物产拥有25家自有食品工厂和340支PB商品[18] - 龟甲万创立380年,产品线覆盖酱油、葡萄酒等2000种SKU[21]
我国轻工业:上半年营收11.3万亿,出口4568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8-11 07:28
行业表现 - 上半年轻工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 [1] - 轻工业营业收入达11.3万亿元 [1] 消费市场 - 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超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6% [1] - 家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7% [1] - 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9% [1] 产品产量 - 电动自行车等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 [1] 产业升级 - 规模以上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86.2% [1] - 轻工产品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1] 出口表现 - 上半年轻工商品出口4568亿美元 [1] - 21个大类行业中有11个行业出口额同比增长 [1]
经济学家解读2025上半年中国经济关键词
人民日报· 2025-08-11 07:24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为完成全年经济社 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打下扎实基础。本期理论版邀请专家学者解读今年上半年中国 经济六大关键词,围绕总结上半年经济形势、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客观分析运行亮点、理性看待发展 态势、凝聚团结奋斗共识。 ——编 者 强定力 经济迎难而上 运行稳中有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陈彦斌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承压前行、迎难而上,上半年国内生 产总值同比增长5.3%,在主要经济体中继续处于领跑地位。 近期,国际主要经济机构先后更新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速前景预期。联合国5月发布的《2025年全球经 济形势与前景年中更新》指出,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放缓至2.4%。世界银行6月发布的《全球经 济展望》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调整为2.3%。比较来看,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5.3%,展现 ...
“对等关税”重压东盟:“配角”撬动地缘经济重组?丨南洋飞语
第一财经· 2025-08-10 19:18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 -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5日实施"对等关税"政策 设定10%基准税率并授权动态调整 对"转运规避"行为加征40%惩罚税 [1][2] - 欧盟和日本获得约15%的专门税率 东盟国家因议价能力不足被征收18%-40%不等的差别税率 [1][2] - 政策核心是通过关税手段迫使贸易伙伴让步 建立"动态平衡"机制而非单纯互惠减税 [2] 对东盟国家的行业影响 - 越南电子装配/家具/纺织三大行业受20%关税冲击 2024年对美1235亿美元顺差面临压缩 影响数十万产业工人就业 [3] - 泰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受19%税率影响 订单可能向墨西哥转移 春武里府工业园区空置率承压 [3] - 菲律宾农产品(菠萝罐头/香蕉干)面临19%加税 外汇收入骤降 [3] - 柬埔寨服装出口被严重挤压 短期缺乏宏观应对工具 [3] 产业链应对策略 - 东南亚代工厂加强供应链可追溯性 试点区块链和数字产品护照方案 引入第三方审计 [4] - 部分企业考虑将汽车电子/电池配套产能转移至墨西哥 利用USMCA原产地规则进入美国市场 [4] - 印尼通过吸引美资进入关键矿产与电池产业链寻求缓冲 其棕榈油/生物柴油/镍产品对美依赖度有限 [4] RCEP的潜在对冲作用 - RCEP已覆盖92%商品零关税 2024年东盟内部贸易额同比增长7% [6] - 原产地累积规则允许15成员国零部件"拼单" 降低跨境装配成本 助力供应链再平衡 [6] - 亚开行测算RCEP全面实施后 2030年可为成员年增2450亿美元实际收入(约0.6%增幅) [7] 中长期挑战 - RCEP难以快速对冲美国市场缩水 老挝/柬埔寨需10年过渡期 中小企业难满足多边规则要求 [7] - 东盟内部消费结构偏中低端 无法短期吸纳因附加税流失的高端订单 [7] - 关税政策加速贸易与安全议题绑定 如泰国-柬埔寨冲突导致美国暂停关税谈判 [5]
汇丰最新观点出炉!继续看好这一板块
证券时报· 2025-08-09 22:26
货币政策与政策支持方向 - 货币政策重心聚焦于增强政策传导、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及推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1] - 政策支持方向将加强对科技创新、服务消费和养老等行业的资金投放力度[1] 消费板块机会 - 促进消费的政策支持有望延续 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 继续看好消费板块机会[1]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实现30 7%、22 9%的强劲增长 受益于以旧换新补贴政策[6] - Z世代(1995-2009年出生人群)占中国总人口比重不到20% 但贡献消费规模已达40% 到2035年Z世代整体消费规模预计增长4倍至16万亿元[6][7] 高质量成长风格板块 - 对A股持积极观点 继续看好具备高质量成长风格的板块[3] - AI基础设施、AI推动方和AI应用方三类公司2025年盈利增速将较前几年明显提升[3] - AI普及和国产替代趋势深化将推动云业务收入加速增长 中国主要科技公司和通信服务商资本支出近两年开始加速[4] 新消费趋势 - 茶饮、潮玩、轻奢、宠物为代表的"新消费"赛道快速崛起 由中国社会与人口长期结构性变化趋势驱动[6] - Z世代日益成为驱动新消费浪潮的核心力量 其消费力提升将带动新消费持续增长[6][7] 亚洲及全球市场观点 - 对亚洲市场维持乐观看法 医疗保健板块估值具吸引力 观点上调至偏高 工业板块估值超过五年平均水平 观点下调至中性[10] - 看好中国、印度与新加坡市场 对日本市场维持中性看法[11] - 对美国股市整体持偏高观点 特别是通信服务、信息科技和金融板块 对美国国债、投资级债券和高收益债券维持中性观点[11] - 优质债券被视为有效分散投资工具 布局日本之外发达市场主权债券可作为对冲美国政策不确定性的方式[11]
朱啸虎:未来5到10年,中国还有三个巨大的时代红利
创业家· 2025-08-09 18:45
中国未来5-10年的时代红利市场 - 初老人群:每年新增2000万退休人口,具备高消费能力和意愿,银发经济潜力巨大 [2][3] - 养宠物人群:宠物被当作家庭成员,每月消费支出可观,宠物经济持续增长 [4][5] - 零售业态连锁化:中国线下连锁化比例显著低于美国、日本和香港,存在结构性机会 [7][8] 日本消费市场的借鉴意义 - 日本消费品牌在低增长、少子化、高龄化背景下仍能孕育行业领军企业,如无印良品、7-11、资生堂等 [9] - 日本市场是中国消费变迁的"预演场",其产品哲学和零售模型对中国未来10年消费演化具有预示性 [14] - 学习日本品牌"不倒"的三大核心思想:供应链驱动PB产品、细分大单品迭代、定义生活方式与情绪共鸣 [15] 供应链驱动的PB产品案例 - 神户物产:通过全球350家工厂的制售一体化PB商品+低折扣业态,实现1000+家门店和200亿规模 [15] - 7-11:利用全日本门店数据指导供应链开发,满足用户"潜在需求"的PB产品 [15] - Nitori:采用汽车供应链标准管理家具供应链,实现连续36年收益双增长 [16] 细分大单品迭代策略 - 龟甲万:从酱油产品升维至酱油文化,开发2000种SKU,跨越380年历史 [23][25] - 资生堂:通过品牌分层守住高端市场,同时挖掘下沉市场的高性价比需求 [16] 生活方式与情绪共鸣的变现 - 万代:开发具有"玩乐"和"上瘾"元素的商品,累计销售335万件玩具 [28] - 无印良品:洞察泡沫经济后需求,重新定义无logo平价商品,缔造成长奇迹 [28] 日本游学行程亮点 - 核心课程:涵盖7-11的零售战略、神户物产的SPA模式、资生堂的分层需求满足等 [19][22][23] - 企业参访:包括7-11日本一号店、龟甲万酱油工厂等实地考察 [21][23] - 导师阵容:朱啸虎、7-11前CIO碓井诚、无印良品初创成员萩原富三郎等 [6][19][28]
创业者证明自己的机会,只有半年到九个月
创业家· 2025-08-08 18:11
创业策略 - 热门商业模式竞争激烈且淘汰率高 创业者应选择垂直领域竞争较小且能快速获得高关注的领域 证明自己的窗口期为6-9个月 [1] 日本消费品牌研究价值 - 日本市场成为中国消费产品变迁的预演场 对中国未来10年消费演化具有强预示性 [6] - 日本品牌在低增长 少子化 高龄化背景下仍能孕育行业领军企业 [2] - 日本消费市场变化为中国品牌提供未来实验室 可借鉴其产品生存智慧 [6] 日本品牌核心经营理念 - 供应链驱动PB产品:制售一体的极致性价比供应链 [7] - 细分大单品持续迭代:通过技术开发和匠心造物实现产品升维 [7] - 定义生活方式与引起情绪共鸣:洞察经济泡沫后的生活方式 [8] 典型企业案例 - 神户物产:全球350家工厂 制售一体化PB商品+低折扣业态 1000+门店 200亿规模 [7][13] - 7-11:用全日本连锁门店数据指导供应链开发PB产品 参与开发PB商品超1000件 [7][11] - Nitori:采用汽车供应链标准管理家具供应链 实现连续36年收益双增长 [7][15] - 龟甲万:从酱油产品升维到酱油文化 拥有2000种SKU 企业历史380年 [16] - 资生堂:通过品牌与产品分层既守住高端市场又挖掘下沉客群 [7][14] - 无印良品:重新定义无logo平价商品 洞察经济泡沫后生活方式 [9][18] - 万代:开发具有玩乐和上瘾元素的商品 累计销售335万个玩具 [18] 研学活动安排 - 时间:9月21日-26日(6天5晚) 地点:东京 [20] - 内容:包括7-11零售战略 神户物产SPA模式 资生堂产品开发 Nitori供应链管理等 [11][13][14][15] - 费用:59800元/人 限额35人 仅限企业创始人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