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母机
搜索文档
沈阳制造攀“高”向“新”逐“绿”(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7-23 05:51
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 北方重工设计制造的硬岩隧道掘进机"奋进号"创造单机掘进26521米纪录 [1] - 东软医疗研制全球首台0.235秒"超音速"宽体CT亮相国际展会 [1] - 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自主研发我国首款四座电电混合动力飞机RX4M完成首飞 [1] - 沈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集聚规上工业企业700多家 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超20% [2] - 2024年沈阳10个重点产业集群规模突破万亿元 千亿元级集群达5个 [2] 智能化转型与技术创新 - 新松公司大负载机器人可扛起270公斤重物 动作精度达毫米级 产品出口40多国 [2] - 沈鼓集团应用工业互联网每年节约190余万张图纸 关键零部件加工效率提升28.2% [3] - 北方重工通过生产大数据平台缩短制造周期30%以上 [3] - 2024年沈阳实施105个智能升级项目 新增23个智能工厂和30个数字化车间 [3] - 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2.8%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1.5% [3]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 东北制药实现全密闭生产环境 通过集气管网减少废气排放 [4] - 沈阳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74家 省级275家 [4] - 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4年间下降超15% [4] - 202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 [4] - 科技型企业数量突破2.5万家 [4] 政策与产业体系构建 - 沈阳市出台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意见及10个专项规划 [2] - 沈大工业母机集群和沈阳航空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 - 沈阳跻身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和"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3]
临港试点金融租赁SPV扩围 纳入新能源、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工业母机等四个领域设备资产
解放日报· 2025-07-18 09:43
新政核心内容 - 临港新片区放宽金融租赁SPV租赁标的物范围至新能源、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工业母机四大领域,重点支持前沿产业[1] - 业务主体从临港本地金融租赁公司扩展至全国范围金融租赁公司在临港设立的SPV[1] - 金融租赁服务结合融资与融物功能,通过分期支付租金减轻企业现金流与资产负债压力[1] 行业应用案例 - 集成电路产业高端化发展需要昂贵设备(如光刻机售价1000万-1亿美元),租赁模式可缓解财务负担[1] - 2021年原SPV租赁物范围限定为飞机、船舶等传统设备,2023年6月首次扩围至集成电路和算力设备[2] 政策实施效果 - 试点启动后已有160余家金融租赁公司参与,其中超50%首次在临港设立SPV[2] - 6家金融租赁公司完成试点项目落地,覆盖新政四大领域,总资产规模近40亿元[2] 跨境金融创新 - 新政优化跨境服务机制,包括推进外币直接借款、便利对外债权登记、鼓励人民币跨境结算[2] - 预计将带动跨境租赁业务规模显著扩大,算力设备离岸租赁、新能源设备跨境租赁需求激增[3] 配套服务发展 - 临港将吸引法律、评估、税务等专业服务机构集聚,依托融资租赁一站式平台提供服务[3]
工业母机概念涨1.61%,主力资金净流入50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7:37
工业母机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14日收盘,工业母机概念板块上涨1.61%,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7位,板块内81只个股上涨 [1] - 长荣股份以20%涨幅涨停,恒工精密、恒而达、华锐精密分别上涨14.76%、8.61%、6.88% [1] - 嵘泰股份、合锻智能、坤博精工跌幅居前,分别下跌2.34%、2.34%、2.22% [1] 板块资金流动情况 - 工业母机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31亿元,其中50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2] - 7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3000万元,长荣股份净流入1.36亿元居首,恒工精密、中国西电、巨轮智能分别净流入6909.42万元、6448.17万元、5427.88万元 [2] - 长荣股份、乔锋智能、明志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分别为17.10%、12.51%、12.25% [3] 个股资金流入明细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个股为长荣股份(13569.95万元)、恒工精密(6909.42万元)、中国西电(6448.17万元)、巨轮智能(5427.88万元)、贝斯特(3956.47万元) [3][4] - 双林股份、力星股份、锐科激光分别净流入3750.53万元、3146.05万元、2807.29万元 [3][4] - 净流入率超10%的个股包括长荣股份(17.10%)、乔锋智能(12.51%)、明志科技(12.25%) [3][5] 个股资金流出情况 - 合锻智能主力资金净流出14614.96万元居首,净流出率-11.93% [8] - 上海电气、嵘泰股份分别净流出6677.03万元、6053.39万元 [8] - 净流出率最高的个股包括*ST海华(-12.67%)、万讯自控(-14.93%)、嵘泰股份(-19.75%) [7][8]
沸腾了!引爆市场
中国基金报· 2025-07-13 20:45
政策背景与市场表现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聚焦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和推动落后产能退出[1] - 《求是》刊发《深刻认识和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一文,市场对"反内卷"政策关注度提升[1] - 7月1日政策发布后,申万玻璃玻纤板块累计涨幅达14.2%,普钢与光伏设备板块分别上涨11.36%和9.73%[1] - 玻璃玻纤板块近20日涨幅20.94%,今年来涨幅20.38%,市盈率34.2,市净率1.65[2] - 钢铁板块近20日涨幅11.34%,今年来涨幅12.74%,市盈率47.4,市净率0.88[4] 经济与市场意义 - 综合治理"内卷"可纠正低价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例如汽车行业统一供应商账期至60天缓解产业链资金压力[7] - 政策加速行业出清与集中度提升,如钢铁区域整合、水泥错峰生产,直接改善企业盈利预期并驱动估值修复[7] - 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地方保护,有望降低跨区域交易成本并激发内需潜力[7] - 有利于打破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减少重复投资,推动要素向高附加值领域流动[7] - 遏制低价低质竞争可倒逼企业转向技术升级与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链国际竞争力[7] - 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将提升龙头企业市占率和议价能力,增强盈利稳定性[8] - 能有效遏制资源错配,避免社会财富在低效竞争中耗散,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9] 行情持续性分析 - "反内卷"行情短期具备支撑,但不锈钢期货单日涨1.08%,光伏玻璃期货涨5%显示持续性依赖需求端配合[10] - 钢铁、煤炭板块因产能压降和库存周期触底盈利弹性较高,光伏技术龙头依托出海与迭代优势反弹动能较强[10] - 政策催化与情绪驱动存在交易性机会,如光伏、钢铁等板块因减产预期出现阶段性上涨[10] - 中长期行业供需格局实质性改善可能支撑行情延续,但需警惕政策边际效应下降[10] - 产能过剩行业行情持续性取决于实际退出进度,技术密集型领域需关注创新成果转化效率[11] 受益行业分析 - 光伏产业链中硅料、玻璃龙头受益于价格企稳与产能出清,储能逆变器环节同步受益[12]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头部车企通过控产挺价修复盈利,电池材料价格触底后或迎来反转[12] - 钢铁、水泥等通过限产稳价缓解盈利压力[12] - 政策红利或向三类领域倾斜:规模壁垒的基础工业、持续创新的高技术产业、关系民生的重要服务业[12] - 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光伏、风电、锂电池等和传统周期行业中的钢铁、水泥、煤炭、养殖等有望受益[13]
沸腾了!引爆市场
中国基金报· 2025-07-13 20:37
政策背景与市场表现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重点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 - 《求是》刊文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市场对供需格局改善关注度提升 [2] - 政策发布后申万玻璃玻纤板块累计涨幅14.2%,普钢与光伏设备板块分别上涨11.36%、9.73% [2] 行业数据动态 - 玻璃玻纤板块最新成交额91.46亿,成交量11.3亿,近20日涨幅20.94%,今年累计涨幅20.38% [3] - 普钢板块成交额108.06亿,成交量36.1亿,近20日涨幅11.34%,今年累计涨幅12.74% [6] 专家观点:政策意义 - 综合治理"内卷"可纠正低价竞争与产能过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例如汽车行业统一供应商账期至60天缓解资金压力 [10] - 政策加速行业出清与集中度提升,如钢铁区域整合、水泥错峰生产直接改善盈利预期 [10] - 统一大市场建设降低跨区域交易成本,激发内需潜力,推动要素向高附加值领域流动 [10] - 遏制低价竞争倒逼企业技术升级与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链国际竞争力 [10] 行情持续性分析 - 不锈钢期货单日涨1.08%,光伏玻璃期货涨5%,钢铁、煤炭板块因产能压降和库存周期触底盈利弹性较高 [13] - 光伏技术龙头依托出海与迭代优势反弹动能较强,但终端需求疲软仍是隐忧 [13] - 政策催化下光伏、钢铁等板块存在交易性机会,但需警惕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或产能出清缓慢风险 [14] - 技术密集型领域需关注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如光伏行业需观察技术路线迭代 [14] 受益行业与投资机会 - 光伏产业链中硅料、玻璃龙头受益于价格企稳与产能出清,储能逆变器环节同步受益 [16]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头部车企通过控产挺价修复盈利,电池材料价格触底后或反转 [16] - 钢铁、水泥通过限产稳价缓解盈利压力,电解铝等基础工业领域具备规模壁垒 [16][17] - 半导体设备、工业母机等高技术产业及快递、团购等民生服务业或获政策倾斜 [16] - 具备技术标准制定能力的关键环节企业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17]
注意!7月可申报享受上半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13 17:39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 企业7月份预缴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可自主选择就当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政策,提前抵扣企业所得税[1] - 政策采取"真实发生、自行判断、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办理方式,无需事先备案或审批[1] - 未形成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自2023年起按实际发生额10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200%税前摊销[1] 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专项政策 - 2023-2027年期间,未形成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按实际发生额120%加计扣除[2] - 形成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按成本220%税前摊销[2] 申报流程 - 通过电子税务局进入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申报表(A类)[3] - 在申报表第7行填写优惠事项并选择对应加计扣除类型[6] - 填报研发费用金额后完成申报[7] 不适用加计扣除的活动 - 产品常规性升级、科研成果直接应用、商品化后技术支持活动[9] - 市场调查研究、质量控制测试分析、社会科学类研究[10][11][12]
国资委:推动国资加快向战新产业集中
中国证券报· 2025-07-12 04:50
国资央企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1] - 国有资本将加快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1][2] - 中央企业需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基础研究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11万亿元,占比接近30% [2] - 中央企业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速度明显加快 [2] 未来产业布局与机制创新 - 中央企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累计成立未来产业相关企业79家 [2] - 对承担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企业或项目,可设置亏损豁免期 [3] - 未来产业发展突出大工程带动、场景应用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
工业母机ETF(159667)涨超1.3%,高端装备行业全球化竞争能力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13:54
人形机器人领域 - 海外龙头厂商调整技术细节并优化产品,为规模化量产奠定更好基础 [1] - 后续V3发布预计带来显著催化 [1] - 国内厂商量产计划持续推进,并向产业链释放订单,带来增量业绩贡献 [1] - 行业正积极探索软硬件迭代升级,挖掘"具身智能"应用空间 [1] - 建议关注传感器、灵巧手、垂类应用端等结构性机会 [1] 锂电设备领域 - 锂电设备正逐渐走出行业底部 [1] - 固态电池有望于2027年商业化 [1] - 近期国轩高科、清陶等企业装车路测及产能布局加速,产业催化剂密集 [1] 工程机械领域 - 零部件与叉车呈现边际改善 [1] - 零部件排产饱满受益外资需求恢复 [1] - 叉车内销增速显著提升 [1] - 挖机内销预计持平 [1] 工业母机ETF - 工业母机ETF跟踪的是中证机床指数 [1] - 中证机床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沪深市场中选取业务涉及机床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成分股覆盖了从关键零部件到各类机床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环节,具有显著的行业代表性和市场影响力 [1]
国资委:加快培养工业母机产业人才
中国证券报· 2025-07-10 04:47
工业母机领域人才特训班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中央企业作为工业母机国家队的使命责任,需紧跟产业科技发展最前沿 [1] - 聚焦工业母机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提升科技领军人才的行业引领能力、技术洞察能力、领衔攻关能力、产业协同能力 [1] - 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的前沿把握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跨界融合能力、应用落地能力 [1] 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特训班 - 围绕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科技领军人才的技术路线规划和技术创新引领能力 [1] - 提升青年拔尖人才的智能化开发能力 [1] - 提升营销领军人才的用户需求洞察能力、数字营销实战能力 [1] - 提升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人才的数字化规划和落地执行能力 [1] 新一代移动通信人才特训班 - 强调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定位 [2] - 提升参训学员的前沿技术洞察能力、标准引领能力、科研攻关能力和应用落地能力 [2] - 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赋能产业发展 [2] 人工智能首席架构师特训班 - 加快培养能够推动AI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首席架构师 [2] 新能源领域人才特训班 - 支撑中央企业新能源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结构持续优化 [2] - 提升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的领衔攻关、产业组织、融合创新能力 [2] - 提升产业发展单位负责人的决策支持、战略执行、资源统筹能力 [2]
机械行业下半年投资策略:价值守正,成长出奇
上海证券· 2025-07-09 18:03
报告核心观点 - 工程机械行业周期景气复苏,内外需共振下企业盈利有望改善;半导体设备国产核心设备加速验证,自主可控趋势明确;工业母机更新需求叠加国产替代,行业周期向上;传统能源设备景气持续,加速出海;新型能源设备可控核聚变资本开支和景气度上行,商业化渐近 [4] 工程机械 - 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需求回暖,新一轮周期趋势明确,存量设备进入置换更新高峰期,电动化和政策支持加速存量出清,农田改造及水利工程需求提速,基建投资有望发力,25年前4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金额同比增长84% [6] - 出口规模持续提升,4月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额51.52亿美元,同比增长12.7%;1 - 4月出口金额合计180.7亿美元,同比增长9.01%,国产厂家全球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 [6] - 工程机械板块或受益于国内外需求共振,企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升,且板块接近估值低位,建议关注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柳工等 [6] 半导体设备 - 大陆晶圆厂设备资本开支保持高位,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推动晶圆厂设备支出增加,据SEMI预测,2025 - 2027年中国300mm晶圆厂设备投资预计超1000亿美元 [13] - 半导体设备自主可控大势所趋,美国强化出口管控,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低,关键领域设备依赖进口,国产设备验证和替代有望加速 [13] - 建议关注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快克智能等 [13] 工业母机 - 国产替代延续,需求端中高档机床国产化率低,替代空间充足,政策端中央和地方释放政策红利,建设多方位生态 [16] - 短期业绩边际改善,建议关注豪迈科技、纽威数控、海天精工、科德数控 [16] 传统能源设备 - 库存低位+旺季临近,美国石油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临近6 - 9月消费旺季,有望支撑油价上行 [19] - 地缘政治扰动,美伊核谈判、俄乌冲突、中美关税等影响油价 [19] - 中国油气设备公司加速出海,海外订单贡献盈利,建议关注纽威股份、锡装股份、杰瑞股份、海锅股份、福斯达 [19] 新型能源设备 - 初创公司增多+投融资活跃,2021 - 2024年全球商业化核聚变私营公司数量和融资额持续攀升 [24] - 技术突破加快,2025年以来核聚变行业技术进展不断,国内核聚变产业招标提速,有望带动资本开支提升 [24] - 建议关注合锻智能、锡装股份、精达股份、国光电气、英杰电气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