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

搜索文档
2025年6月宏观数据解读:6月经济:名义GDP增速边际放缓,关注股债双牛兑现
浙商证券· 2025-07-15 22:03
经济整体情况 - 二季度GDP实际增长5.2%,名义GDP增速较一季度放缓0.7个百分点至3.9%左右,全年或呈前高后低走势[1][14] - 预计下半年市场呈现股债双牛结构,10年国债利率将下行至1.5%附近[2][21] 工业生产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0.5%,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较快[3][22] - 2025年二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0%,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下降[3][23] 消费情况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4.8%,较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618”对消费有支撑但后期动能减弱[4][31][33] 投资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8%,低于市场预期,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后续或放缓[5][7] - 1 - 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二季度下滑加速,政策加力必要性提升[7][72][73] 就业情况 - 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稳就业[8][78] 风险提示 - 地缘冲突扩大化或使中国经济意外上行,政策落地可能不及预期[9]
安徽铁塔:从“通信塔”到“数字塔”的转型发展“密码”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5 19:05
通信基础设施共享模式 - 公司通过"一家建设、多家使用、社会共用"的共享模式累计完成5G建设需求超15万个,全省95%的5G需求通过共享满足,减少重复建设投资超30亿元[3] - 池黄高铁项目中实现34座隧道泄漏电缆敷设及50座场坪站、2个新建车站分布式系统100%共享,建设周期仅150天[3] - 共享率从14%提升至85%,相当于少建铁塔3.2万座,减少碳排放87万吨[4] 低空经济战略布局 - 将传统通信塔升级为"数字塔",建成180座低空经济基站,覆盖电力巡检、交通监测等10余个领域[7] - 自主研发低空网联无人机平台,实现"一架无人机多专业共享,一次飞行多任务共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7] - 依托7.6万座铁塔资源实现无人机机场"零土地成本"快速组网,已完成180个无人机驿站战略布局[6][7] 绿色能源服务网络 - 换电网络覆盖全省16个地市,服务6.3万骑手,用户规模居全国前列,形成"换电-备电-回收"绿色闭环[10] - 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超68万个,覆盖7700个物业点,服务730万用户,每年投入超1000万元用于"一分钱充电"补贴[10] - 梯次利用退役电池,与工会联建53座"骑手之家"驿站,打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生态[10] 数字化转型升级 - 实施"三全一新"战略(全域5G网、全域视联网、全域新能源出行网、低空经济新领域)深度赋能区域经济[11] - 创新"一切挂高皆可用"塔型设计,社会资源利用率提升至36.3%,降低运营商5G部署成本[3] - 数字化监控指挥中心实现无人机自动化巡飞,网格化站址资源破解行业痛点[6][7] 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 汛期组织千余名专业人员与运营商联动,依托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故障快速响应[4] - 建成全国规模领先的通信网络,高铁场景实现"开通即畅通",隧道覆盖技术领先[3][4]
700亿美元!特朗普政府加码AI布局,即将宣布的这项AI投资计划是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7-15 18:20
投资计划 - 特朗普政府宣布700亿美元AI与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涵盖数据中心建设、电力生产扩展、电网升级、AI培训等项目[1][3] - 黑石集团将宣布250亿美元数据中心和能源基础设施发展计划,成立合资企业增加电力生产,预计创造6000个建筑岗位和3000个永久岗位[3] - 计划在宾夕法尼亚州废弃钢铁厂遗址建造大型数据处理中心,拨出数十亿美元[4] 行业趋势 - 2025-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将占据全美电力需求增量的近50%[3] - 2030年美国数据处理电力消费将超过所有能源密集型商品制造的总和[3] - 2025年全球AI资本支出预计激增60%至3600亿美元,2026年再增长33%至4800亿美元[5] - 美国AI采用率有望在年底突破10%,普及速度是电子商务的8倍[6] 企业动态 - 贝莱德、Palantir、Anthropic、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公司高管将出席峰会[1][3] - Meta计划投入数千亿美元计算资源开发超级智能,今年AI数据中心投资约700亿美元较去年翻番[6] - OpenAI、软银、甲骨文等企业联合投资在阿联酋建设AI园区[5] 基础设施挑战 - 美国电网面临结构性挑战,过去十年净损失5.6吉瓦发电容量[4] - PJM预测到2030年其服务区域将新增32吉瓦电力需求,几乎全部来自数据中心扩张[4] 政府政策 - 特朗普政府加速推进AI领域投资,大幅放宽监管限制[4][5] - 签署行政令要求审查废除现有AI政策,强调避免意识形态偏见[5] - 加快批准由传统能源驱动的能源基础设施项目[5]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中国证券报· 2025-07-15 04:55
金融总量与信贷增长 - 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2.92万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 [1] - 上半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57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9.5%,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 [1] - 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74万亿元,同比多增2796亿元 [2] 贷款结构与投向 - 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 [1] -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呈现"总量增长、覆盖面扩大"特点 [2] - 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较多,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增加较多 [2] 货币政策工具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已实现对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全覆盖,支持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专门支持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 [3] -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截至6月末累计发行超150亿元 [3] 汇率政策 - 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浮动、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 [4] - 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 [4] - 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4] 债券投资 - 中小银行适当增持债券属于合理行为,对市场起到稳定器作用 [5] - 个别债券投资较激进的金融机构需关注利率和信用风险 [5]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 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特征
证券日报· 2025-07-15 00:17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 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人民币贷款余额 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 在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7月14日国新办 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半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3%,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 点;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60个基点。与此同时,信贷结构持续优 化。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1.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8.8%,科技贷款同比增长12%, 这几项都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从上半年的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邹澜表示。 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 "从行业投向看,贷款行业结构持续优化。"据闫先东介绍,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重 点领域。具体来看,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上半年增加9207亿元;基础设施业 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上半年增加2.18万亿元。 此 ...
上清所:外币回购清算量同比增长93.7%
新华财经· 2025-07-14 17:53
上清所表示,将持续顺应政策导向,积极探索债券清算业务模式创新,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协同,稳步研 究探索外币回购业务向跨境市场拓展,促进人民币债券更广泛应用,助力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高质量流 动性资产。 外币回购产品要素灵活,可融入币种包括美元、欧元、英镑、港币、日元等九个币种,可抵押券涵盖利 率债、本外币同业存单、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多种类,支持单券和多券抵押,券款对付、见券付 款、见款付券共三种结算模式可供参与者自由选择。通过将人民币资产与外币融资需求高效匹配,外币 回购业务有效盘活存量债券资产,为境内外投资者创造了外币融资新渠道。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7月14日电截至2025年5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规模达4.35万亿元。近期, 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在债券通周年论坛上宣布了数项债券通优化扩容的措施,有利于进一步便利境外 投资者获取和使用人民币资产,推进境内金融市场与全球市场的深化互联。 自该业务推出以来,上清所外币回购清算业务持续发展,参与者数量已达83家,其中境外机构11家;参 与者类型包含中资银行、外资银行、证券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财务公司等。2025年上半年,外币回 购清 ...
央行重磅发声!事关货币政策、汇率
财联社· 2025-07-14 16:42
货币政策工具与支持方向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主线 截至5月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签约合同金额达1.74万亿元[3] - 下半年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原则[3] - 2020年以来累计降准12次 下调政策利率9次 带动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115和130个基点[5] 金融数据与信贷投放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8.9% M2同比增8.3% 人民币贷款同比增7.1%[6] - 上半年新增贷款12.92万亿元 企(事)业单位贷款占比89.5% 中长期贷款为主要增长部分[17]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8.7% 上半年增加9207亿元 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7.4% 上半年增加2.18万亿元[15] 债券市场与融资支持 - 上半年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44.3万亿元 同比增16% 债券净融资8.8万亿元占社融增量38.6%[19] - 5月末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103.32万亿元 同比增14% 其中科技贷款余额43.3万亿元[16] 消费与供给支持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育、教育、养老等领域[13] - 服务消费为扩大内需关键 当前短板主要在供给端 市场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12][13] 国际环境与汇率 - 美联储下半年或重启降息 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将改善 利差趋于收窄[4] - 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保持稳定具有坚实基础 国内基本面持续向好[10]
北京成功打通东六环西侧路、玉津路等28条“断头路”
北京商报· 2025-07-14 12:34
轨道站点接驳优化 - 北京全面启动523个轨道站点、1661个站口接驳优化提升工作,通过"日巡查、周帮扶、月调度、季评价、年考核"机制推进落实 [1] - 50个重点轨道站点累计完成接驳步行道修复18010平米,站前广场修复30902平米,新增非机动车停车面积87901平米,清理废旧自行车834辆 [1] 桥下空间整治提升 - 市区两级交通部门已完成234座桥系环境整治,14座重点桥系完成提升,打造集交通优化、便民停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区域 [1] - 海淀区联想桥通过改造增设车道和停车位,丰台区将桥下空间治理与"点靓凉水河"行动结合推进一体化提升 [1] 断头路打通工程 - 成功打通28条"断头路",如东六环西侧路、玉津路等,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 [1] - 西城区马连道东街"断头路"贯通后,周边居民减少800米绕行距离 [1] 道路建设进展 - 通马路改扩建工程道路段、京密路(太阳宫北街-机场南线)实现全线通车,京密路新国展段5.4公里辅路开通 [2] - 东六环改造工程(京哈高速-潞苑北大街)开通试运营,通行隧道最快仅需7分钟 [2] 交通枢纽建设 -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装修工程完成至90% [2] - 望京西综合交通枢纽、通马路综合交通枢纽等主体工程均已完成 [2] 停车设施建设 - 中心城区新增停车场141个、停车位超2万个 [2] - 完成新增错时共享停车场133个,共享停车位10304个 [2]
沙中商务理事会主席穆罕默德·艾尔·阿吉兰: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国际金融报· 2025-07-14 12:11
中沙战略合作框架 - 沙特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致力于成为中国企业通往中东和北非地区的门户和战略伙伴 [2]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深度对接,为两国企业应对全球经贸挑战提供支撑 [3][5] - 中国在矿业、制造业、先进科技领域优势突出,与沙特工业化、产业化发展诉求高度契合 [3][8] 多领域合作现状 - 基础设施与能源领域:中国国企广泛参与沙特风能、循环燃气发电与海水淡化项目,提升工程效率 [8] - 矿业领域:沙特开放水平达历史高点,采用风险收益共担、共同运营的本地化模式与中国企业合作 [8] - 工业制造领域:中国完整工业门类与沙特区位优势结合,打造区域制造业和出口中心潜力显著 [8] - 科技领域:中国企业以领先技术为沙特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覆盖人工智能、游戏、金融科技等 [5][9] 新能源与金融科技机遇 - 沙特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中国新能源技术先进,双方绿色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潜力巨大 [9] - 沙特"2030愿景"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中国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可加速双边金融互惠开放 [9] 企业合作成果 - 阿吉兰兄弟控股已与数家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游戏、金融服务等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多项成果在沙特落地 [5][6] - 该公司作为沙特在华最大私营企业,持续引入前沿中国企业进入中东市场,深化"一带一路"与"2030愿景"对接 [5][6]
节能增效 焕新引领解锁中国铁塔的绿色低碳密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4 06:02
绿色发展转型 - 中国铁塔聚焦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积极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 [1] - 通过共建共享,公司助力信息通信行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推动通信基础设施绿色转型 [2] - 新建铁塔共享率从成立初期的14.3%大幅提升至85%,5G基站建设95%以上通过共享已有资源实现 [2] 共建共享成效 - 截至2025年3月,公司累计承建基站建设项目超560万个,高铁地铁公网覆盖总里程超6.6万公里,重点场所室内信号覆盖超173亿平方米 [2] - 共建共享相当于少建新塔122万座,节约土地6.8万亩,节省行业投资超2100亿元,节约运营费用1800亿元,减少碳排放3100万吨 [2] - 截至2024年底,新建塔类站址中30%共享利用社会资源,共享使用铁路槽道超1万公里,共享电力企业杆塔超3000个 [3] 数字塔应用 - 公司变"通信塔"为"数字塔",构建"空天地"全域感知网,已有超23.4万座"数字塔"服务于长江禁渔、耕地保护、森林防火等十几个行业 [4] - 公司利用2372个存量铁塔站址挂载气象探测设备,助力北京构建复杂地形下多维气象综合观测技术体系 [4] 新能源出行服务 - 公司依托站址资源、引电能力和属地化维护能力,打造分布式电力网络、储能系统,开展换电、充电网络建设 [5] - 截至目前,服务开通城市超320个、换电网点超8万个、骑手之家超600个,用户达139万户,成为全国最大轻型电动车换电运营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