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气机械
icon
搜索文档
【广发宏观郭磊】哪些价格低于预期,哪些价格相对积极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8-09 20:22
7月价格数据表现 - 7月CPI同比零增长,高于预期的-0.1%(WIND口径);PPI同比持平前值的-3.6%,低于预期的-3.4%(WIND口径)[1] - 模拟平减指数(PPI 60%+CPI 40%)为-1.44%,低于前两个月的-1.38%,创2024年2月以来新低[1] - 价格中枢自2023年四季度起新一轮下降,可能与地方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导致的供需比承压有关[1] PPI低于预期的原因 - 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PPI环比下降0.3%,但螺纹钢期货/现货价格、钢价指数及PMI原材料购进价格均环比上行[2][9] - 汽车制造业PPI环比下降0.3%,而PMI出厂价格指数显示环比改善[2][9] - 电气机械行业PPI环比-0.2%,尽管碳酸锂(月均+10.9%)、多晶硅(6.30美元/千克,较6月底+28.8%)价格显著上涨[2][10][11] 8月价格展望 - PPI同比降幅预计收窄至3%以内,模拟平减指数或触底回升[3][12] - 上游大宗品价格分化:动力煤(682元/吨,较7月底+3.3%)、焦煤(1219元/吨,+12.8%)上行,原油(布油66.4美元/桶,-7.5%)回调[12] - 碳酸锂价格回落至7.15万元/吨,多晶硅持平6.30美元/千克[12] CPI结构性亮点 - 核心CPI环比0.4%(季节性上限),同比0.8%创2024年3月以来新高[4][13] - 家用器具价格环比大涨2.2%(前值0%),同比2.8%(前值1.0%),主要受家电/小家电成本传导推动[4][13] - 汽车零售价格企稳,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结束连续5个月下降[4][13] - 酒类价格环比止跌(5-6月均-0.3%),服装、医疗服务同比涨幅扩大[13][14] 政策动态与行业治理 - 政治局会议部署推进"两重"建设(重大战略、重大工程)以扩大有效投资[1][6] - 新能源汽车、生猪养殖、快递行业相继出台规范竞争秩序政策: - 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5] - 生猪产业强调产能调控[6] - 快递行业治理"内卷式"竞争[7]
机构调研、股东增持与公司回购策略周报(20250728-20250801)-20250806
源达信息· 2025-08-06 21:35
机构调研热门公司梳理 - 近30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包括冰轮环境、北方稀土、威力传动、大族激光和中国重汽等[16] - 近5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包括因赛集团、威力传动、天龙股份、洁雅股份和北特科技等[16] - 近30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的公司中,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6家:沪电股份、燕京啤酒、中国重汽、科博达、京东方A和北方稀土[16] - 沪电股份、燕京啤酒和京东方A在2024年归母净利润相较2023年实现较大增长[16] 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情况 本周增持情况 - 2025年7月28日至8月1日,发布重要股东增持公告的公司共2家:瑜欣电子和江南奕帆[19] 年初至2025/08/03增持情况 - 2025年1月1日至8月3日,发布重要股东增持公告的公司共计244家[21] - 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64家,其中增持金额均值占市值比例>1%的有19家[21] - 建议关注新集能源(增持3.75亿元,占市值2.09%-2.22%)、隧道股份(3.75亿元,1.97%-1.99%)、赛轮轮胎(7.5亿元,1.83%-1.90%)和万润股份(1.88亿元,1.76%-1.84%)等[22][23] A股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本周回购情况 - 2025年7月28日至8月1日,发布回购公告的公司共111家[26] - 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30家,其中回购金额均值占市值比例>1%的有6家:九丰能源(2.5亿元,1.52%)、慕思股份(1.8亿元,1.52%)、富安娜(0.8亿元,1.31%)、劲仔食品(0.75亿元,1.28%)、美的集团(75亿元,1.27%)和良信股份(0.75亿元,1.07%)[27] 年初至2025/08/03回购情况 - 2025年1月1日至8月3日,发布回购公告的公司共计1,623家[28] - 评级机构家数≥10家的有356家,其中回购金额均值占市值比例>1%的有100家[28] - 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有嘉益股份(1.2亿元,1.15%)、海兴电力(1.5亿元,1.18%)、华明装备(2亿元,1.32%)、山推股份(2.25亿元,1.61%)、三诺生物(2.25亿元,1.91%)、柳工(4.5亿元,2.31%)、新大陆(5.25亿元,1.56%)、高能环境(1.25亿元,1.25%)和富安娜(0.798亿元,1.31%)[36] 机构资金流向 - 本周(2025/07/28-08/01)机构资金净流入的申万一级行业:建筑装饰、交通运输、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银行[37] - 近30天(2025/07/02-08/01)机构资金净流入的申万一级行业:交通运输、美容护理、食品饮料和综合[39] 投资建议 - 机构调研:建议关注沪电股份、燕京啤酒和京东方A(调研热度高、评级≥10家、2024年净利润增长显著)[42] - 重要股东增持:建议关注新集能源、隧道股份、赛轮轮胎和万润股份等(评级≥10家、增持比例>1%)[42] - 公司回购:建议关注嘉益股份、海兴电力、华明装备、山推股份、三诺生物、柳工、新大陆、高能环境和富安娜等(评级≥10家、回购比例>1%且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42]
上半年机械工业规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经济效益回稳向好
人民日报· 2025-08-05 05:56
行业增长表现 - 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和2个百分点 [1] - 机械工业涉及的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汽车行业增速11.3%,电气机械行业增速12.2% [1] 经济效益 - 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3万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比全国工业高5.3个百分点 [1] - 实现利润总额7912.1亿元,同比增长9.4% [1] 新兴产业发展 - 上半年机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比全部机械工业高1.3和5.4个百分点 [1] - 新兴产业占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比重分别达82.8%和82.6%,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和3.9个百分点 [1] 外贸出口 - 上半年机械工业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976.0亿美元,同比增长7.1% [1] - 出口额同比增长12.4% [1] 产品产销 - 上半年机械工业重点监测的122种主要产品中,8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比68.9%,比上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 [2] - 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60.5%,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 [2]
机械工业半年报: 稳中向好态势延续 全年增速预计5.5%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5:09
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品产销平稳增长,对外贸易展现韧性,创新活力加快释放 [1] - 预计下半年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5.5%左右,对外贸易保持基本稳定 [1][8] - 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6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0.6万家,占全国工业的26.2% [2] - 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计达40.4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国工业的22% [2] - 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 [2] 细分行业增长 - 机械工业涉及的五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增速分别为11.3%和12.2% [2] - 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3] - 电工电器相关产品产销两旺,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60.5%,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8.2% [3] 创新与绿色转型 - 机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比机械工业整体高1.3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 [4] - 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明显高于机械工业总体水平 [4]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4] - 风电机组产量增速超过70%,占发电机组产量的比重超过一半 [4] - 新增发电装机中,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占比高达89.9% [4] 对外贸易 - 上半年机械工业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976亿美元,同比增长7.1% [5] - 出口额4659.4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实现贸易顺差3342.8亿美元,同比增长23.3% [5] - 机械工业贸易顺差占全国货物贸易顺差的57.1% [5] 挑战与政策支持 - 二季度以来国外采购商订货更加谨慎,企业接单面临关税扰动和汇率波动的多重风险 [7] - 66%的企业反馈存在订单不足的问题,在手订单增速回落、短单居多、出口订单收缩趋势加剧 [7] - 工信部即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7] - 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优惠面临退坡,2026-2027年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可能刺激消费者在下半年提前购车 [7]
稳中向好态势延续 全年增速预计5.5%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5:06
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 核心观点 - 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品产销平稳增长,对外贸易展现韧性,创新活力加快释放 [1] - 预计下半年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5.5%左右,对外贸易保持基本稳定 [1][6] 主要经济指标 -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6万家,同比增加0.6万家,占全国工业26.2%(占比提高0.4个百分点) [1] - 资产总计40.4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国工业22%(占比提高0.3个百分点) [1] - 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 [1] 行业细分表现 - 汽车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电气机械行业增长12.2% [2] -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2] - 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60.5%,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18.2% [2] 创新与绿色转型 - 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别比机械工业整体高1.3和5.4个百分点,占比达82.8%和82.6% [3]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3] - 风电机组产量增速超70%,占发电机组产量比重过半 [3] 对外贸易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976亿美元,同比增长7.1% [4] - 出口额4659.4亿美元,同比增长12.4%,贸易顺差3342.8亿美元(占全国顺差57.1%) [4] 挑战与政策支持 - 66%企业反馈订单不足,出口订单收缩趋势加剧 [4] - 工信部将印发机械、汽车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优质供给和结构优化 [4][5] -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退坡预期或刺激下半年提前购车 [5]
机械工业上半年利润增长9.4%,战新产业带动作用增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4 11:13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和2个百分点 [1][2] - 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3万亿元(同比增长7.8%),利润总额7912.1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分别比全国工业高5.3和11.2个百分点 [1][2] -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略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2] 细分行业增长 - 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领涨,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1.3%和12.2% [2] -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分别为8.3%、3.8%和7.6% [2] - 重点监测的122种产品中84种产量同比增长,占比68.9%,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 [2] 新兴产业带动作用 -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别比机械工业整体高1.3和5.4个百分点,占比达82.8%和82.6% [3] - 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高端装备制造等细分领域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面临挑战 - 66%企业反映订单不足,石化通用机械、重型矿山机械等行业订货额明显下滑 [5][6] - 机械产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续29个月同比下降,6月降幅为2% [6] - 美国关税政策及汇率波动导致外贸订单收缩,企业接单风险加剧 [5][6] 政策与展望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工信部将出台机械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7] - 预计下半年行业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约5.5% [1][7] - 行业将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产业链韧性提升 [7]
神州答卷|活力、动力、创造力——解码数字里的黑龙江振兴新动向
新华网· 2025-08-02 11:53
文旅融合提振消费 - 黑龙江省上半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3.8%,旅游花费达1933.7亿元,同比增长25.8% [4] - 冰雪旅游全域持续火爆,2024至2025年冰雪季恰逢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举办 [4] - 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抚远举办,吸引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来宾参会 [6] - 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占地40万平方米,包含6座啤酒大篷、9个特色啤酒花园及多元业态 [8] - 绥芬河跨境电商拥有1340家实体店和4650家线上商铺,去年网上零售额17.5亿元,零售量1.2亿件 [10] - 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6.7亿元,同比增长5.1%,较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 [12] - 1月至5月全省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7.9%,拉动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0.8个百分点 [12] 数字经济引领产业升级 - 哈尔滨电气集团引入智能化生产线,部分环节加工效率提高300%以上 [12] - 上半年全省就地转化重大科技成果327项,新增经济效益53.7亿元,同比增长5.0% [14] - 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项目在哈尔滨新区落地,推动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现代农业、医疗健康等领域应用 [14] - 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5.5% [14] - 规上工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值同比增长9.8% [14] - 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发布"人工智能CAPTAIN领航计划",推动人工智能与双万兆网络深度融合 [15] - 哈尔滨绿电智算中心包含1350架智算机柜,园区规划实现200兆瓦服务能力,赋能政务、医疗等10大行业 [17] 农业科技创新 - 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打造150亩水肥一体化示范田,大豆长势喜人 [19] - 北大荒推广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施行大垄栽培、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等保护性耕作 [21] - 黑龙江省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种业振兴发展,建设19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和繁育基地 [21] - 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4.2亿元,同比增长3.8%,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21] -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7.4万吨,同比增长4.5% [21] 对外开放与贸易 - 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吸引38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3个省区市的1500余家企业参展 [23] - 哈洽会吸引超100家科创企业参展,无人驾驶、商用卫星、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占比达15% [26] - 上半年黑龙江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601.2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4% [26]
热点思考 | 反内卷:为何需关注地方政府?(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8-02 00:03
本轮"反内卷"政策的核心变化 - 2025年中央财经委会议相比2015年更聚焦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提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等具体举措[2][9] - 政策要求从"五统一、一破除"调整为"五统一、一开放",新增"统一政府行为尺度"和"对外开放"表述[11][12] - 2015年产能过剩源于上游产业过度投资和房地产下行压力,具有全局性特征[13] - 本轮内卷主要由地方政府深度参与导致,表现为打造政策洼地、盲目上马项目等[18] 地方政府陷入"内卷"的驱动因素 - 房地产下行压力显著,2021-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下跌39.7%,房地产投资累计下跌27.3%[29][34] - 隐性债务监管强化限制了基建投资空间,地方政府转向非地产工业和非基建服务业[32] - 土地财政退坡导致收支压力,2021-2024年土地出让收入累计下降44.1%[34] - 制造业税收占比达32%,增值税"生产地课税"机制促使地方政府推动全产业链本地化[37][42] - 对中央转移支付依赖度上升,2022-2023年新能源领域中央补贴达3579亿元[45] 地方政府"内卷"的具体表现 - 产业规划高度重合,医药生物、新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出现在20个以上省份规划中[57][60] - 政策优惠力度比拼,制造业综合税负在各省差异显著(9.7%-30.1%)[70]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2020-2024年年均增长21.1%,部分省份达2019年3-4倍[72] - 汽车产业集中度下降,前十大集团产量占比从90.4%降至84.9%[72] - 新能源汽车地域分布剧变,广东、安徽等地产量增长显著[23] 中央可能采取的对策 - 短期内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严禁违法违规政策优惠[79] - 长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79] - 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10]
宁波122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36万亿元
中证网· 2025-08-01 20:19
宁波A股上市公司概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宁波A股上市公司共计122家总市值1.36万亿元 [1] - 市值排名前十公司为宁波银行、公牛集团、拓普集团、宁波港、德业股份、雅戈尔、东方电缆、三星医疗、均胜电子和双林股份 [1] 行业分布 - 制造业公司100家占比81.97% [1] - 建筑业公司5家占比4.10% [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司4家占比3.28% [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司各3家占比均为2.46% [1] - 剩余7家公司分布在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5个行业 [1] 交易所板块分布 - 上交所公司68家(主板63家科创板5家) [1] - 深交所公司50家(主板17家创业板33家) [1] - 北交所公司4家 [1] 地域分布 - 鄞州区27家 [2] - 北仑区19家 [2] - 余姚市17家 [2]
走访上市公司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系列(二十一)
证监会发布· 2025-08-01 18:13
山西证监局走访机制 - 山西证监局联合金融办、国资委及交易所深化分层分类走访机制,覆盖57.89%辖区上市公司(22家),解决29项问题中的44.83%(13项)[3][4] - 针对能源类上市公司煤矿开采审批问题协调地方能源部门,推动解决大股东债务纠纷导致的股权质押问题[3][4] - 强化合规宣讲,支持大秦铁路、山西汾酒等龙头优化分红机制,2024年辖区47家次公司分红482.27亿元,户均11.76亿元(全国第5),中期分红58.85亿元[4][5] - 14家公司回购16.02亿元,11家公司股东增持2.65亿元,2家获批1.74亿元再贷款,金利华电等启动重大资产重组[5] 辽宁证监局调研成效 - 宣讲"1+N"政策体系,62单并购重组中5单为重大资产重组,7家次公司使用9.85亿元回购增持再贷款[7][8] - 9家成分股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6家破净公司制定估值提升计划,2024年分红(含回购)37.89亿元(同比+24.03%)[8] - 2025年协调解决17项问题,通过"接触式"监管通报共性问题,强化合规减持与廉洁从业要求[10][12] 内蒙古证监局走访成果 - 覆盖56%上市公司(16家),解决制造、能源等行业的生产经营与司法重整问题,推动1家公司化解重整风险[15] - 落实"国九条"政策,3家公司开展并购重组(2单重大),10家公司回购增持21.02亿元(6家使用17.8亿元再贷款)[16] - 22家公司预告分红205.62亿元(占比81%),1家完成"A+H"上市融资31.62亿港元,1家发行10亿元科创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