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
搜索文档
数据复盘丨锂矿、氟化工等概念走强 106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1-13 17:58
主要股指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报4029.50点,上涨0.73%,盘中创近10年新高 [1] - 深证成指收盘报13476.52点,上涨1.78% [1] - 创业板指收盘报3201.75点,上涨2.55% [1] - 科创50指数收盘报1399.29点,上涨1.44% [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20419.6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968.94亿元 [1] 行业与概念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化工、贵金属、建筑材料、医药生物、钢铁、纺织服饰等行业涨幅靠前 [2] - 锂矿、氟化工、有机硅、磷化工、固态电池、小金属、PEEK材料、黄金、同步磁阻电机等概念走势活跃 [2] - 通信、公用事业、银行等少数行业下跌,6G、噪声防治、地热能等概念走势较弱 [2] - 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建筑装饰、化工、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 [2] 个股涨跌与连板情况 - 沪深两市合计3724只个股上涨,1294只个股下跌,142只平盘,7只停牌 [2] - 不含当日上市新股,共有106只个股涨停,1只个股跌停 [2] - *ST东易连续12天涨停板,摩恩电气8连板,*ST正平7连板 [4] - 连续涨停天数大于或等于2天的个股有30只 [4] 市场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124.7亿元,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入54.5亿元 [5] - 沪深300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入75.6亿元,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17.09亿元 [5]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12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最多,达94.41亿元 [5] - 有色金属、化工、机械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分别为42.78亿元、28.79亿元、12.29亿元 [5] - 19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最多,达18.9亿元 [5] - 电子、食品饮料、家用电器、计算机、建筑装饰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分别为16.13亿元、7.35亿元、7.2亿元、6.49亿元、4.94亿元 [5] 个股资金流向 - 2092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6只个股净流入超1亿元 [6] - 宁德时代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达26.47亿元,股价上涨7.56% [6][8] - 英维克、天赐材料、天齐锂业、多氟多、海马汽车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分别为16.9亿元、16.11亿元、12.26亿元、8.74亿元、8.2亿元 [6][8] - 3067只个股被主力资金净卖出,67只个股净卖出超1亿元 [10] - 香农芯创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达8.31亿元,股价下跌1.07% [10][11] - 华友钴业、好上好、科翔股份、万向钱潮、阿特斯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分别为3.99亿元、3.31亿元、3.22亿元、3.19亿元、2.83亿元 [10][11] 机构龙虎榜动态 - 机构席位资金合计净买入约6.25亿元,净买入个股17只,净卖出个股9只 [13] - 海博思创获机构净买入最多,金额约3.82亿元,占当日成交额13.3% [13] - 天赐材料、万润新能、海科新源、英维克、上能电气获机构净买入居前 [13] - 天际股份遭机构净卖出最多,金额约4.02亿元,占当日成交额5.93% [13] - 永太科技、方正电机遭机构净卖出居前 [13]
奥克股份(300082.SZ):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较小部分产品用于工业清洗领域
格隆汇· 2025-11-13 15:52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较小部分产品用于工业清洗领域 [1] - 下游客户产品在具体细分领域的应用由客户具体开发拓展 [1]
化工涨的比创新药还多?
新浪财经· 2025-11-13 15:52
化工行业投资表现 - 化工行业单日涨幅达3.7% [3] - 化工行业价格较前期止盈价高出7% [3] - 通过化工与绿电行业轮动策略累计浮盈超过20% [3][20] 创新药行业投资表现与估值 - 港股创新药行业单日涨幅为4.76% [5] - 港股创新药行业最新市盈率为31.83倍 处于近十年32%分位水平 [6] - 行业今年以来上涨主要由盈利增长驱动 盈利增幅约50% [7][8] - 某港股创新药ETF持仓盈利幅度达93.73% 算上当日收益超100% [9] - 该ETF持仓曾一度达到110%的累计收益率 [9] 其他行业及资产配置 - 核心持仓包括恒生科技 港股创新药 国防军工 当日均上涨 [11] - 近期加仓方向包括消费 医药 红利 安心等主题产品 [14] - 港股红利在创新高后出现回调 中证红利与价值ETF当日上涨 [13] - 当前A股估值趋于合理 港股估值已显著恢复 [18] - 新增资金配置建议转向安心主题产品或固收+基金以求稳健 [19]
万亿资金涌入这三个方向!
格隆汇· 2025-11-13 15:39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在2025年末时隔10年再次站上4000点,从去年“924”的2748点至突破4000点共历时400天,年化波动率为15.28%,显著低于2007年的27.94%和2015年的23.01%,呈现“慢牛”特征 [1] - 截至11月11日,创业板指和上证指数年内分别上涨46.35%和19.42%,但同期有70.21%的个股未跑赢创业板指,42.53%的个股未跑赢上证指数 [4] - 科创创业50指数年内累计上涨57.63%,创业板指年内上涨45.78% [8] 市场结构变化:定价权更替 - 市场定价权发生更替,股票型ETF规模从2021年初仅为主动管理型权益基金的五分之一,增长至当前的5万亿元,是主动管理型权益基金规模的1.25倍 [4] - 被动权益基金规模在2024年三季度首次反超主动基金 [4] 本轮行情领涨主线 - “924”至今的领涨方向是以通信、电子、电力设备为代表的科技赛道,核心驱动力包括科技自主、全球AI浪潮以及中国资产重估叙事 [5] - 具体领涨的宽基指数为科创50和创业板指 [5] - 云计算ETF沪港深(517390.SH)年内涨幅达69.75%,双创龙头ETF(159603.SZ)年内涨幅为59.09%,创新药ETF天弘(517380.SH)年内涨幅为54.23% [9] 资金流向分析 - “924”以来,ETF市场净流入总额高达1.17万亿元 [11] - 资金主要流向三大方向:代表A股核心资产的领域(如中证A500指数净流入1023亿元,沪深300指数净流入259亿元)、科技创新领域(如恒生科技指数净流入816亿元,港股通科技净流入559亿元)以及顺周期行情(如证券公司、中证银行等指数均净流入超100亿元) [11][12] - 10月至今,资金出现切换,红利指数表现亮眼,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累计上涨10%,同时有1800亿资金继续布局恒生科技、证券公司、机器人及800消费等指数 [14] “十五五”规划与产业布局 - “十五五”规划的两大亮点是消费和科技,科技领域将采取超常规措施支持四大新兴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和六大未来产业(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 [18] - 光伏ETF(159857)跟踪的光伏产业指数的Wind新能源主题含量为73.45%,居全市场第一 [19] - 新材料ETF(159703)跟踪的新材料指数与Wind新材料主题重合度为81.43%,居全市场第一 [20]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跟踪的国证航天指数的Wind低空经济含量超50% [20] - 机器人ETF(159770)跟踪的机器人指数的Wind具身智能主题含量为60.93%,且已连续20日净流入,合计净流入16.82亿元 [23] 宏观经济与基本面 - 10月CPI由降转涨,PPI降幅收窄且环比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或意味着基本面改善将成为明年重要主线 [27] - 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近20日累计净流入2亿元,其跟踪的CS食品饮指数最新估值为22.83倍,位于近十年13.89%的历史分位 [27]
2025年毕马威全球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首席执行官展望
毕马威· 2025-11-13 15:11
经济前景与商业信心 - 84%的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首席执行官对中期行业增长抱有信心,高于去年的72%[12][15] - 78%的首席执行官对自身企业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但较2024年的82%略有下降[13] - 44%的首席执行官预计企业年收入将增长2.5%-4.99%,高于去年的30%[13] - 55%的首席执行官预计未来三年将适度开展并购交易,远高于2024年的38%[16][17] - 供应链韧性(34%)是影响短期决策的最主要挑战[21][22] 人工智能投资与应用 - 65%的首席执行官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投资机会最多的领域,比2024年增加12个百分点[25][27] - 72%的首席执行官计划将未来预算的10-20%投向人工智能项目[25] - 66%的首席执行官预计1-3年内可从人工智能投资中获得回报,远高于2024年的15%[25] - 实施人工智能的最大回报体现在提高效率和生产力(21%)以及增强决策能力(20%)[31] - 82%的首席执行官认为人工智能有助于减少排放和改善能效[10][62] 人工智能实施的挑战与风险 - 55%的首席执行官将道德挑战视为实施人工智能的主要障碍[30][34] - 网络威胁是重大风险,包括欺诈(64%)、身份盗窃和数据隐私侵犯(59%)以及网络攻击(51%)[36][39] - 49%的首席执行官指出数据系统互通问题是应用障碍,47%担忧监管复杂性[30] 人才与员工队伍转型 - 40%的首席执行官正针对受人工智能影响的职务积极实施员工再培训和技能提升计划[10][42][43] - 吸引和留住人工智能人才的最大挑战是现有技能与期望技能之间的差距(43%)[44] - 72%的企业采取挽留并重新培训高潜力人才的策略来应对技能短缺[44] - 80%的首席执行官认为其企业已准备好应对人工智能对员工的影响[42] ESG战略与可持续发展 - 72%的首席执行官已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其企业战略[10][53][54] - 62%的首席执行官有信心到2030年实现净零目标,但过半数承认其ESG战略推进不及利益相关方预期[10][58] - 实现净零目标的最大障碍包括供应链复杂(28%)和技能不足(25%)[59][60][61] - 47%的首席执行官将ESG合规和报告列为首要任务,80%认为其企业已准备好应对新报告要求[65]
“吸金”超90亿!
中国基金报· 2025-11-13 14:05
股票ETF整体资金流向 - 11月12日股票ETF(含跨境ETF)整体资金净流入91.6亿元,最新规模达4.64万亿元 [3] - 从大类型看,行业主题ETF与港股市场相关ETF净流入居前,分别达42.1亿元与18亿元 [3] - 港股市场相关ETF规模上升62.14亿元 [3] 指数维度资金流向 - 科创50指数相关ETF单日净流入居前,达18.45亿元 [3] - 上证50指数相关ETF单日净流出居前,达8.68亿元 [3] - 近5日资金流入SGE黄金9999指数相关ETF超38亿元,机器人相关ETF超15亿元 [3] 热门主题与宽基ETF表现 - 证券、化工、保险等热门主题ETF成为“吸金”主力 [2][4] - 上证50ETF、创业板50ETF、A500ETF、沪深300ETF等宽基ETF产品成为“失血”大户 [2][4] - 具体到产品,上证50ETF资金净流出8.37亿元,煤炭ETF净流出3.37亿元,创业板50ETF净流出2.94亿元 [5] 头部基金公司动态 - 易方达基金旗下ETF最新规模为8250.7亿元,昨日净流入12.5亿元,今年以来规模增加2244.2亿元(净流入493.2亿元) [3] - 易方达旗下证券保险ETF净流入4.26亿元,创业板ETF净流入3.64亿元,恒生红利低波ETF净流入2.4亿元 [3] - 华夏基金旗下科创50ETF单日净流入12.86亿元,最新规模达729.48亿元,自由现金流ETF净流入2.4亿元,最新规模63.04亿元 [4] 市场板块与后市展望 - 市场板块方面,保险、医药、油气等板块涨幅居前,培育钻石、光伏、可控核聚变等板块跌幅居前 [3] - 有观点认为,短期科技尤其是AI硬件领域需要消化涨幅,市场热点预计维持快速轮动 [5] - 中期关注新经济带动盈利复苏,AI产业化加速、优势产业出海与“反内卷”是增长改善的三大动能 [5] - 国企改革持续推进有望迎来估值重塑,低利率环境与经济弱复苏背景利好红利策略 [6]
“吸金”超90亿!
中国基金报· 2025-11-13 14:03
市场整体资金流向 - 11月12日股票ETF整体资金净流入91.6亿元,最新总规模达4.64万亿元 [2][5] - 行业主题ETF与港股市场相关ETF净流入居前,分别达42.1亿元和18亿元 [5] - 港股市场相关ETF规模显著上升62.14亿元 [5] 主要指数ETF资金流向 - 科创50指数相关ETF单日净流入居首,达18.45亿元 [5] - 上证50指数相关ETF单日净流出最多,达8.68亿元 [5] - 近5日资金流入SGE黄金9999指数相关ETF超38亿元,机器人相关ETF超15亿元 [5] 头部基金公司动态 - 易方达基金旗下ETF总规模8250.7亿元,单日净流入12.5亿元,年内规模增加2244.2亿元 [5] - 易方达证券保险ETF净流入4.26亿元,创业板ETF净流入3.64亿元,恒生红利低波ETF净流入2.4亿元 [5] - 华夏基金科创50ETF单日净流入12.86亿元,规模729.48亿元 [6] 热门主题与行业ETF - 证券、化工、保险主题ETF成为资金流入主力 [7][8] - 券商ETF净流入5.82亿元,证券ETF净流入5.77亿元,化工ETF净流入4.43亿元 [9] - 证券保险ETF日涨幅0.45%,港股红利指数ETF日涨幅2.25% [9] 资金流出显著的ETF - 宽基ETF如上证50ETF、创业板50ETF、A500ETF等出现资金净流出 [9][10] - 上证50ETF净流出8.37亿元,煤炭ETF净流出3.37亿元,创业板50ETF净流出2.94亿元 [10] - 沪深300ETF易方达净流出2.27亿元,规模为3050.69亿元 [10] 机构后市观点 - 国泰基金认为科技尤其是AI硬件领域需消化涨幅,市场热点将快速轮动,中期关注AI、新能源、工业金属、恒生科技等 [10] - 华安基金看好国企改革带来的估值重塑,认为低利率环境与经济弱复苏背景利好红利策略,港股通央企红利配置价值较高 [11]
化工ETF(159870)涨近4%,有机硅DMC价格上涨+VC报价较昨日上涨3万元/吨双重利好
新浪财经· 2025-11-13 13:39
储能化工原材料价格 - 核心化工原材料VC今日报价14万元/吨,较昨日大幅上涨3万元/吨 [1] - 核心化工原材料FEC今日报价6.4万元/吨,较昨日上涨0.2万元/吨 [1] - 核心化工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今日报价15.15万元/吨,较昨日上涨0.15万元/吨 [1] 有机硅行业动态 - 有机硅DMC价格涨至12000-12500元/吨,环比昨日上涨900-1400元/吨 [1] - 行业初步计划减产30%,并计划于下周进一步商议 [1] - 行业“反内卷”共识达成,旨在推动供需关系再平衡和价格持续上涨 [1] - 2026年下半年陶氏欧洲有机硅产能退出,利好中国有机硅出口企业,出口量有望保持同比高速增长 [1]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000813)强势上涨3.87% [2] - 成分股新宙邦(300037)上涨17.60%,联泓新科(003022)上涨10.00%,恩捷股份(002812)上涨10.00% [2] - 化工ETF(159870)上涨3.91%,最新价报0.8元 [2]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4.83% [2]
继续猛攻!化工板块午后延续强势,锂电光伏掀涨停潮!化工ETF(516020)摸高4.19%,近5日吸金超1.5亿元
新浪基金· 2025-11-13 13:31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化工板块午后延续强势,化工ETF(516020)场内价格涨幅最高达4.19%,截至发稿涨3.58% [1] - 锂电、光伏大面积爆发,氟化工、磷化工板块部分个股表现亮眼 [1] - 成份股天赐材料、恩捷股份、联泓新科涨停,新宙邦飙涨超16%,多氟多、和邦生物大涨超8% [1] 资金面与估值 - 化工ETF(516020)连续4个交易日获资金净申购,合计净申购额达1.58亿元 [3] - 截至11月12日,化工ETF标的指数细分化工指数市净率为2.4倍,位于近10年来42.47%分位点的相对低位 [4] 行业基本面与驱动因素 - 六氟磷酸锂价格反弹,产业链盈利能力修复,预计未来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3] - 需求端下游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需求爆发,带动电解液厂家六氟磷酸锂采购量显著增长 [3] - 供给端头部企业满负荷生产,但受制于前几年产能过剩,大量中小企业产能难以快速复产,行业整体供应紧张 [3] - 锂电产业链迎来发展机遇,核心驱动力来源于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与全球储能市场爆发性增长 [3] 宏观环境与政策影响 - 10月PPI环比增长0.1%,为年内首次转正,伴随PPI进一步修复,工业品价格有望攀升 [5] - 化工板块历经长期筑底,在“反内卷”政策推进下,上行想象空间广阔 [5] 投资工具与策略 - 化工ETF(516020)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全面覆盖机器人、新能源、AI算力、反内卷等热门主题 [6] - 该ETF近5成仓位集中于万华化学、盐湖股份等大市值龙头股,其余5成仓位布局磷肥及磷化工、氟化工、氮肥等细分领域龙头股 [6]
午评:创业板指大涨近3%,半导体等板块拉升,锂电概念等活跃
证券时报网· 2025-11-13 12:21
市场整体表现 - 13日早盘两市主要股指集体走高,创业板指大涨近3%,场内超3800只个股上涨 [1] -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涨0.44%报4017.94点,深证成指涨1.8%,创业板指涨2.68%,北证50指数涨3.47%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2734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银行板块走低 [1] - 有色、化工、半导体等板块强势拉升 [1] - 有机硅、锂电、黄金概念、存储芯片概念等表现活跃 [1] 宏观与政策环境分析 - 考虑到9至10月美联储连续降息,外部因素对国内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掣肘进一步弱化 [1] - 国内仍处在弱信用、弱地产以及低通胀和高实际利率环境下 [1] - 四季度政策利率及LPR报价仍有下调空间 [1] 市场展望与策略建议 - 当前市场处于风格切换关键期,政策托底与流动性宽松为行情提供支撑 [1] - 短期建议采取均衡配置、攻守兼备策略 [1] - 关注医药、化工与银行、煤炭等高股息红利资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