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车展速递丨“华为系”新车扎堆发布,车BU今年进行高速L3试点商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4:22
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与华为相关新车发布 - 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于8月29日开幕 多家车企提前发布新车 其中华为系产品引发广泛关注 [1] - 鸿蒙智行在8月25日发布多款新车 包括新款智界R7与新S7 问界M8纯电版 问界新M5 Ultra版新配色车型 [1] -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透露 鸿蒙智行9月将发布享界S9T 尚界H5及全新问界M7三款车型 [1] 车企合作与华为技术搭载情况 - 传祺向往S9于8月27日开启预售 共4款车型 预售价25.99万至28.99万元 定位中大型SUV 全系搭载华为乾崑ADS 4和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1][2] - 全新岚图知音于8月28日上市 共三款配置 售价20.29万至24.29万元 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与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2] - 岚图汽车官方表示 全新知音的智驾版本为ADS Max超阶版 体现华为最高辅助驾驶能力 [2] 华为乾崑智驾系统性能与优势 - 华为乾崑智驾ADS 4采用WEWA架构 使向往S9端到端时延降低50% 通行效率提升20% 重刹率降低30% [2] -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车辆已超过100万辆 激光雷达发货量突破100万台 [3] - 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功能累计使用超过1000万次 辅助驾驶总里程达40亿公里 [3] 华为与车企合作模式及技术进展 - 华为车BU与车企合作模式包括部件 单智 双智 全栈等多种形式 合作不断加深 实现从产品定义到营销的全过程陪跑 [3] - 市场中共有28款华为合作车型上市 涵盖鸿蒙智行五界及阿维塔 深蓝 岚图 猛士 传褀 方程豹 奥迪等品牌 [3] - 合作车型覆盖轿车 SUV MPV 越野等类型 售价15万元至超过100万元 动力形式包括纯电 增程 燃油 混动 [3] 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规划 - 华为乾崑智驾加速推进L3 L4技术进程 今年ADS 4具备高速L3试点商用能力及城区L4测试能力 [3] - 目标明年在法规允许下具备高速L3能力及城区L4试点能力 2027年实现无人干线物流试点及城区L4规模商用 [3] - 预计2028年达到无人干线物流规模商用 加速推进L3 L4技术进程 实现产业链快速赶超 [3] 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平台化与生态化 - 华为乾崑智驾致力于实现自动驾驶技术平台化与生态化 涉及数据 算法 算力 软件 硬件 整车及底盘跨域协同 [4] - 基于该平台 自动驾驶将应用于乘用车 干线物流 Robotaxi等多个场景 并进一步走向具身智能 [4] - 华为乾崑智驾没有明确的当期盈利目标 但预计未来将实现当期盈利及累计盈利 [4]
2025成都国际车展引爆行情——智能车ETF泰康(159720)上涨4.69%,一键把握智驾落地新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8-29 13:20
智能车ETF市场表现 - 智能车ETF泰康(159720)上涨4.69%,盘中换手率4.61%,成交额242.94万元 [1] - 跟踪指数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H11052)上涨3.86% [1] - 成分股先导智能上涨20.01%、贝特瑞上涨17.54%、宁德时代上涨11.21% [1] 车企智能技术突破 - 华为系(鸿蒙智行)展示无图City NCA复杂场景实车演示,鸿蒙4.0座舱支持多模态交互 [2] - 理想汽车推送无图版AD Max 3.0,开城速度超预期,智能空间成为新卖点 [2] - 小鹏汽车在15-20万价格带标配无图城市NGP,推动智能驾驶技术普及 [2] 智能驾驶技术演进 - 无图方案通过实车演示验证可行性,市场给予更高估值溢价 [3] - 激光雷达从选配转为标配,成为L3级智能驾驶必要传感器 [3] - 具备成本控制能力的零部件企业将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3] 产业链投资布局 - 智能车ETF前十大权重股占比55.33%,宁德时代等核心标的权重超40% [4] - 指数覆盖动力系统、感知决策、执行控制全产业链环节 [4][6] - 包含车载OS、线控制动及半固态电池等细分领域龙头 [4] 行业发展趋势 - 成都车展推动智能科技从"期货"转为"现货",技术标配化成为主流 [1][2] - 政策红利与技术迭代共振,头部企业有望巩固市场份额 [6] - Robotaxi运营规模扩大与硬件成本下降形成正向循环 [4]
华为云陈林:锚定AI与算力核心 推动智能汽车产业迈入新征程
央广网· 2025-08-29 10:59
核心观点 - 华为云在智能汽车大会上阐述其以AI和算力为核心的云服务战略 聚焦长期深耕汽车行业数智化转型 通过全国数据中心布局和专项技术方案支持车企智能化发展 [1][2][5][7] 战略布局 - 华为云以"聚焦AI 饱和投入"为核心战略 持续将资源集中投向AI与算力领域 [2] - 打造"算力一张网"打破算力资源地域壁垒与技术隔阂 实现高效调度与共享 [2] - 基于鲲鹏和昇腾架构打造全栈国产化算力平台 繁荣AI生态 [2] - 坚持长期主义理念 将汽车智能化比作"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 [1] 基础设施部署 - 在贵州布局全球最大数据中心 形成算力高地、数据高地和行业应用高地 [3] - 深度契合"东数西算"国家战略 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3] - 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在贵州部署超40套 满足汽车行业高算力需求 [3] - 形成贵安与乌兰察布汽车双专区 芜湖专区进入规划阶段 构建中国首个汽车三专区架构 [4] 技术能力与行业应用 - 2024年中国汽车云市场份额中华为云排名第一(IDC数据) [5] - 针对VLA、端到端、世界大模型等与主流车企深度沟通并进行专项适配调优 [5] - 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在VLA和端到端场景下提供强大算力密度与并行计算能力 [5] - 解决智能驾驶模型训练、复杂路况数据处理等环节的效率瓶颈 [5] 行业趋势洞察 - 汽车行业正经历三大变革:从功能驱动到体验革命、从经验决策到数据驱动、从区域深耕到全球协同 [7] - 智能辅助驾驶是涉及芯片/软硬件/生态的多维度系统工程 [7] - 产业迎来更广阔市场空间和历史机遇 [7] 生态合作承诺 - 通过开放合作产业生态 做车企数智化转型的"黑土地" [7] - 借助鲲鹏/昇腾/存储/数据库等领域积累全方位服务车企客户和伙伴 [7] - 携手产业合作伙伴共创智能辅助驾驶新体验 加速中国汽车产业智能跃迁 [7]
吉利携阶跃星辰亮相WAIC2025:加速汽车向具身智能进化
金投网· 2025-08-29 10:17
核心观点 - 公司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全域AI技术成果 体现从汽车制造商向具身智能终端转型的战略方向 [1][3][6] 智能座舱技术突破 - 银河M9首发超拟人车载AI智能体 实现情感化交互 能根据用户语气和情绪实时调整回应风格 [2] - 极氪009智能座舱获得与会嘉宾广泛好评 体现从单一功能迭代到全域体验升级 [3] - 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 OS采用AI Agent原生设计 融合多模态大模型和端云一体记忆技术 可实现预判式服务 [2] 全域AI技术体系 - 公司为全球唯一将AI应用于架构、动力、底盘、座舱等全域并覆盖研发、生产、售后全链路的车企 [3] - 星睿智算中心2.0综合算力达23.5EFLOPS 位居中国车企第一 [4] - 拥有10Ttoken通用数据和40B汽车垂类数据积累 支撑自动驾驶和能源管理等场景应用 [4] 产品与技术应用 - 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采用端到端和世界模型技术 计划四季度升级L3级架构和AI训练AI模式 [4] - 雷神AI电混2.0和AI数字底盘技术已实现量产上车 成为AI智能体普及最广泛的车企 [4] - 展示极氪9X、领克10EM-P等新车型及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技术方案 [1] 生态合作与创新体系 - 与阶跃星辰联合发布Step 3大模型 算力与多模态理解能力显著提升 [2] - 通过生态伙伴深度绑定形成需求-研发-落地的快速迭代能力 构建全链路协同创新体系 [5] - 采用联盟式算力整合模式 避免重复投入并快速响应多场景AI需求 [4] 具身智能战略布局 - 公司定位从汽车制造商向智能出行服务商及机器人公司转型 推动汽车成为连接AI宇宙的实体节点 [6][7] - 规划构建快交互+深思考技术架构 使AI从执行工具升级为智能管家 具备类人化决策能力 [7] - 汽车被视为轮式机器人 公司在算力、数据与生态积累方面具备先发优势 [7]
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接手后业绩:上半年扣非由盈利转亏损
搜狐财经· 2025-08-29 09:5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84亿元 同比增长40.04%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7.08万元 同比增长19.00%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亏损1.3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且下降903.91% [4] - 资产总额223.96亿元 负债总额108.34亿元 资产负债率48.37% 同比上升7.45个百分点 [4] 业务运营 - 汽车业务和摩托车业务销量增长带动收入提升 [3] - 上半年累计销量38728辆 同比增长61.62% [4] - 新增智能汽车座舱操作系统研发业务导致研发投入增加 [4]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2.88亿元 同比增长59.67% [4] - 研发投入增加及资产计提减值损失、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导致扣非净利润大幅下滑 [4] 战略转型 - 2024年11月印奇出任董事长后公司将发展重点转向AI领域 [4] - 公司由力帆科技更名为千里科技 目前处于转型初期阶段 [1][4]
蓝思科技(300433):2Q25营收利润同比增长 毛利率环比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8-29 08:46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329.60亿元,同比增长14.18%,归母净利润11.43亿元,同比增长32.68% [1] - 2Q25营收158.97亿元,同比增长18.91%但环比下降6.83%,归母净利润7.14亿元,同比增长29.30%且环比大幅增长66.43% [1] - 2Q25毛利率15.75%,实现环比提升 [1] 业务分部 - 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1H25营收272亿元,同比增长13% [1] - 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1H25营收32亿元,同比增长16% [1] - 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业务1H25营收16亿元,同比增长15% [1] - 其他智能终端业务1H25营收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8% [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完成多款年度旗舰手机研发和量产准备,配合头部客户量产高端机型金属中框,市场份额与盈利快速增长 [2] - 作为超薄柔性玻璃全球核心供应商,占据UTG和相关结构件领先市场地位,新品开发验证顺利并启动产能规划 [2] - 新型3D玻璃需求快速放量,加工难度高带动单片价值量大幅提升 [2] 智能汽车业务拓展 - 智能座舱产品矩阵深化技术纵深与市场渗透,中控模组、智能B/C柱、充电桩等核心产品线协同放量 [2] - 通讯模组与域控制器实现批量交付,超薄夹胶车窗玻璃成功导入国内头部车企新车型量产体系 [2] - 深化与全球科技品牌及欧美传统车企合作,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并启动车窗玻璃产能建设 [2] 资本运作与产能布局 - 2025上半年港股上市,募集资金30%用于智能终端折叠屏功能件产能建设,8%用于智能汽车外观结构件 [3] - 募集资金5%用于智能机器人产能配套,28%用于扩大海外业务布局,提升海外产能 [3] - 公司实现从原材料生产到整机组装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形成中国总部+海外基地的产能网络 [3] 增长驱动因素 - 折叠屏及材料升级带动营收增长,个人计算机业务受益于市场需求回暖 [2] - 公司通过"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新兴智能终端"多轮驱动业绩增长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46/64.34/73.46亿元,同比增速42.0%/25.0%/14.2% [3]
追觅科技官宣造车,首款豪华电车对标布加迪威龙,已组建近千人团队;高德地图回应网传文旅业务解散内情;曝理想跨界做VR眼镜,官方回应
雷峰网· 2025-08-29 08:35
追觅科技造车项目 - 追觅科技正式官宣孵化新造车项目 计划2027年推出首款超豪华纯电车型 直接对标布加迪威龙[3] - 已组建近千人造车团队且持续扩张 计划在价格 续航 性能等硬指标及设计 智能化体验等软实力全面领先对手10%-20% 个别维度实现十倍百倍突破[3] - 创始团队大学时期已立下造车目标 但当时起步需200亿元资金门槛过高 现通过其他领域积累经验后推进[3][4] 高德地图文旅业务争议 - 高德地图回应前专员爆料文旅业务解散内容多处不实 爆料人为外包销售人员 近3个月业绩团队末尾且2个月业绩为0 已于7月底被辞退[8] - 高德声明酒旅大交通业务与2000多家景区及OTA平台深度合作 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业务战略坚定团队稳定[8] 理想汽车AI眼镜传闻 - 传闻理想汽车最快下月发布首款AI眼镜 重点聚焦AI语音交互 产品形态为AI拍摄眼镜 采用恒玄BES 2800+研极微ISP方案 与歌尔股份联合设计[9] - 理想汽车官方回应称9月发布AI眼镜为不实消息[9] 华为辅助驾驶技术路线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表示华为不会采用VLA路径 更看重WA世界模型 直接通过视觉信息输入控车[10] - 华为规划2026年实现高速L3及城区L4试点 2027年推进无人物流试点及城区L4规模化商用 2028年实现无人物流规模化商用[10] 美团外卖业务战略 - 美团二季度营收918亿元同比增长11.7% 经营利润2.26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14.93亿元[11] - CEO王兴强调维持每单1元利润率约3%的长期盈利目标 第三季度将加大战略投入 反对内卷但继续捍卫市场地位[11] 汽车之家控制权变更 - 海尔集团旗下卡泰驰控股以18亿美元收购平安旗下云辰资本所持43%股份 成为控股股东 平安产险保留5.1%股份[12] - 新任CEO杨嵩表示不会因交易裁员 业务正常运行 公司将向汽车生态平台战略转型[12] 影石创新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36.71亿元同比增长51.17% 净利润5.20亿元微增0.25% 境外收入26.30亿元占比72.38%[13] - 研发费用5.62亿元同比增长100.35% 占比营收15.30% 研发技术人员1836人占比56.75%[13] 拼多多短剧业务布局 - 拼多多招聘短剧制片运营岗位 年薪50万元 负责定制剧内容制作 包括选题策划 剧本创作及拍摄后期[14] - 平台推出短剧共创计划 提供终身播放分成 CPM阶梯激励最高18元 开放50%成本对投及全链路支持[14] 滴滴支付诉讼和解 - 滴滴支付7.4亿美元约52.95亿元人民币和解集体诉讼 源于2021年7月投资者指控发布误导性商业信息[15] - 公司否认过错责任 选择和解为避免进一步诉讼成本及业务干扰[15] 京东国际收购动态 - 京东正与银行磋商欧元贷款 用于收购德国电子产品零售商Ceconomy 估值约22亿欧元约26亿美元[16] - 汇丰控股和渣打银行担任牵头行 贷款期限可能364天 金额未确定[16] 谷歌组织结构调整 - 谷歌过去一年裁减35%负责小团队的基层经理 旨在减少官僚作风提升运营效率[19] - 人力高管表示管理层在公司整体员工占比将越来越小 多数被裁经理转任非管理岗位[19]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路线 - 马斯克批评激光雷达在恶劣天气表现差 摄像头方案更可靠 因传感器数据冲突会增加风险[19] - 特斯拉彻底放弃摄像头+雷达组合 仅依靠纯视觉方案"Tesla Vision"实现环境感知[19] OpenAI重组进展 - OpenAI与微软谈判修改2030年商业合同 旨在让投资者从利润分享转为持股模式 为上市铺路[21] - 双方关键分歧可能导致谈判推迟至12月后 若未达成软银可能取消100亿美元投资[21] 欧盟燃油车禁令争议 - 奔驰CEO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身份呼吁欧盟重审2035年燃油车销售禁令 认为零碳排放目标不现实[22] - 建议在9月12日战略对话中重新审议禁令 可能延迟实施[22]
国产替代浪潮中的隐形冠军 | 豪威集团:视觉芯片的“车载之王”
北京商报· 2025-08-29 07:02
公司战略转型与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2019年收购北京豪威85.53%股权实现业务转型 从消费电子配套转向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 该业务迅速成为营收支柱 [2] - 并购后2019年第四季度净利润环比激增457.1%至3.3亿元 为切入车载赛道埋下伏笔 [2] - 公司核心能力包括高研发投入、并购整合资源以及多线布局 成功培育脱离消费电子周期的第二增长曲线 [2] 车载业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24年车载市场收入达59.05亿元 同比增长29.85% 占图像传感器总营收191.90亿元的30% [3] - 公司当前在车载CIS领域市占率接近30% 产品具备高分辨率、紧凑尺寸、弱光适应能力强及低功耗优势 [5] - 2024年底推出业界首款1200万像素车载传感器 强化高分辨率领域竞争力 销量连续两年超过安森美成为行业龙头 [5] 财务业绩与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3.49%-15.97% 归母净利润增幅达39.43%-49.67% 第二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 [6] - 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总营收191.90亿元 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98.02亿元 汽车业务增长率高出智能手机业务三个百分点 [3] - 公司市值曾突破4000亿元 截至2025年8月28日总市值1723亿元 位列A股半导体板块第五 [11] 研发投入与资金分配 - 研发费用率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12.43% 2023年10.63% 2024年10.19% [12] - 2024年研发费用26.22亿元 同比增17.37% 低于营收22.41%的增速 [12] - 董监高薪酬2024年总额1240.81万元 同比增超40% 董事长年薪从111.16万元翻倍至226.69万元 [13] 资本市场动态与争议 - 2025年6月更名豪威集团后启动港股IPO 实控人虞仁荣持股27.65%中53.51%被质押 质押比例位列半导体行业第二 [10] - 2025年4月9日至8月28日公司股价上涨24.09% 跑输半导体板块51.12%涨幅超27个百分点 [11] - 2024年公司分红5.04亿元 实控人获1.69亿元 同期捐赠6060万股(市值约61.72亿元)用于教育事业 [14] 行业趋势与竞争环境 - 智能汽车"智驾平权"趋势推动L2+级智能驾驶普及 单车摄像头数量接近10颗 带动车载CIS需求 [4][5] - 车载视觉芯片为千亿级市场 公司从消费电子周期股转向成长股 估值逻辑切换 [3][6] - 行业竞争加剧 巨头及车企自研团队加速渗透 需持续验证汽车业务增速、高毛利业务占比及研发强度 [14]
“舱驾一体”加速上车:算力共享与成本博弈下,融合难题仍待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20:34
行业趋势 -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 舱驾一体成为智能汽车领域的新发展趋势[1][2] - 集中式架构以单颗通用SoC为核心 高通Snapdragon Ride Flex SoC是满足中央计算趋势的代表产品[2] - 中国市场在汽车架构创新中处于速度与创新的中心 蔚来 小鹏汽车 岚图 极氪等十余家车企正积极布局舱驾一体方案[1][6] 技术优势 - 舱驾一体方案实现算力共享 蔚来ADAM平台可实现智驾 智舱和整车控制最大256TOPS算力共享[3] - 通过中央计算平台调度 可让更擅长AI计算的芯片处理乘员识别等任务 提升运行效率[3] - 多SoC集成有效减少线束使用量和复杂性 行业通过系列化产品从研发效率与规模效应实现成本下降[3] 实施挑战 - 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属于不同体系 智能驾驶涉及最高级别安全性标准 系统多域并行存在技术复杂性[4][6] - 车内显示界面数量增多 HMI需要大量图形音频交互 AI技术上车对算力要求进一步提升[5] - 安全标准差异导致成本控制难题 若智能座舱按智驾安全标准设定会提高成本[6] 解决方案 - 高通采用异构计算方式 通过CPU NPU及AI工具构建计算环境 在保障安全性与功耗控制前提下实现多域融合[6] - Snapdragon Ride Flex平台提供软件工具和SoC解决方案 支持不同关键级功能同时运作[6] - 行业生态伙伴包括零跑汽车 理想汽车 博泰车联网等计划采用骁龙汽车平台至尊版[6] 发展前景 - 企业解决方案有望在未来两年逐步实现商业化落地[7] - 舱驾一体是当前较好解决方案但并非最终形态 更高级别智能驾驶技术落地时可能存在方案迭代[7]
华为智能汽车杀入15万元以下市场
36氪· 2025-08-28 18:58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价格下沉策略 - 华为与上汽合作的尚界品牌车型预售价16.98万元 置换补贴后实际价格低于15万元 标志华为智驾方案进入15万-20万元主流价格区间 [1] - 此前华为智驾主要应用于高端车型 包括岚图梦想家(35.99万-38.99万元) 问界M9(46.98万-56.98万元) 阿维塔12(30万元级) [1]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透露 在35万元以上车型中 搭载华为智驾的"界"品牌市场份额达到50% [1] 市场结构变化与增量机会 - 中国乘用车市场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占比52.3% 是市场最坚实基本盘 年销量超千万辆 [9] - 20万元以上车型市场份额从2023年32.3%降至2025年1-7月28.3% 增长停滞 [9] - 10万-20万元区间成为智能系统搭载增速最快细分市场 存在大量未搭载智能系统的车型 [12] 技术成本与商业模式创新 - 华为智驾规模效应显现:截至2025年7月 搭载乾崑智驾车辆超100万辆 激光雷达发货量突破100万台 [13] - 提供五大核心技术产品组合:乾崑智驾 鸿蒙座舱 乾崑车控 乾崑车云 乾崑车载光 [13] - 合作模式分为四类:部件供应商 单智(智驾或座舱二选一) 双智(智驾+座舱) 全栈解决方案 [13]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华为从"30万以下赔本"转变为积极拓展15万元以下市场 宝骏新车型计划搭载华为方案 定价约15万元 [3] - 博世中国区总裁公开表示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仅有华为和宁德时代具备定价权 其他供应商陷入价格战 [1] - 策略调整基于规模效应和商业模式灵活性 目标捕捉主流市场增量而非放弃高端市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