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
icon
搜索文档
外卖大战下的“被报名”商家:赔本赚吆喝,困在流量游戏里
搜狐财经· 2025-07-15 11:29
外卖平台补贴乱象 - 商家参与补贴活动后实际到手收入仅十几元,扣除食材成本、人工和租金后基本无利润[2] - 平台区域业务经理为完成50%-60%商家参与活动的KPI,未经商家同意擅自后台操作报名[2][3] - 部分订单实付仅3元,商家物料成本难以覆盖,被迫使用劣质或临期食材降低成本[2][3] 行业生态扭曲 - 补贴大战导致堂食客流量锐减近半,老顾客流失严重[3] - 消费者被9块9促销驯化,恢复正常价格后以差评施压,商家陷入不做活动没流量、做活动毁品牌的双输局面[3] - 部分商家因恶意差评导致店铺评分下降,进一步影响正常经营[3] 监管与平台应对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主要外卖平台,要求减少恶性价格战并优化流量分配机制[3] - 美团等平台推出营销工具改革,降低活动流量权重并设置营销超支预警系统[3] - 区域经理KPI仍与拉新绑定,"被报名"等灰色操作难以根除[3] 商家经营困境 - 新开店铺因私自挂上满12减10活动导致订单亏损严重[2] - 商家在资本流量游戏中处于弱势地位,成为最易被牺牲的环节[3] - 部分商家发放员工红包后利润归零,经营压力持续加剧[3]
如何看外卖大战?
2025-07-15 09:5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外卖行业、电商行业、即时零售行业、新零售行业 - **公司**:美团、淘宝闪购(阿里体系)、京东、拼多多、抖音、阿里巴巴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外卖行业 - **竞争格局变化**:2025 年外卖市场主要玩家从美团和饿了么两家变为美团、淘宝闪购和京东三家,淘宝闪购取代饿了么成阿里重要品牌形象,市场份额分别为 50%、33%和 17%;7 月 5 日淘宝闪购发起补贴,当天订单 8000 万单,美团 1.2 亿单,7 月 12 日美团即时零售订单达 1.5 亿单,阿里保持 8000 万单且日活破 2 亿,美团神枪手和拼好饭分别超 5000 万单和 3500 万单,非餐快消品业务增长超 300%,京东最高订单量突破 2500 万单[1][2] - **补贴影响竞争**:各平台补贴每单 5 - 10 元,美团过去每单盈利 1.5 元左右,补贴冲击市场;京东 4 月初通过骑手社保政策推动舆情增加订单量,阿里合并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等增强本地生活服务能力,使淘宝闪购达 6000 万单体量[1][4] - **平台策略**:美团有强大外卖壁垒、本地化营销和物流履约优势,约 800 万骑手,通过到家到店双循环模式导流;阿里计划投资 500 亿补贴,预计持续到 8 - 9 月;京东关注配送体系建设,近期补贴减弱,优化现金流和业务模式[1][8] - **竞争影响**:短期行业内卷加剧,提升费用补贴、降低利润率和 ROE;中长期利好龙头企业,降低市场教育成本、扩大市场规模,关注 2025 年三季度末至四季度美团等龙头变化[1][14] 电商行业 - **主要玩家及市占**:主要玩家为阿里巴巴、拼多多、抖音和京东,阿里市占率从 70%降至 40%,拼多多与抖音电商增长快,抖音直播电商抢走阿里广告支出与收入,使阿里 GMV 增速落后大盘[1][5] - **驱动策略**:通过信息流、物流和商品流驱动流量与销售;信息流方面,阿里依赖外部媒体导流,抖音形成闭环;商品流方面,拼多多以低价商品吸引用户;物流方面,美团与京东分别依托骑手和快递小哥网络化配送体系[6][9] 即时零售行业 - **对纯电商影响**:目前占电商单量或 GTV 比例仅 6%,预计五年内达 12%,对纯电商影响小,能利用外卖空余运力降低成本,美团去年首次实现即时零售盈利[1][10] - **平台优劣势**:美团运营能力强,餐饮外卖经验可过渡,本地化运营、履约、流量入口和消费者心智表现出色,商品供应链完善;淘宝入口顺畅,但盈利依赖本地化运营和流量获取;京东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本地化搭建不足[13] - **未来格局**:中长期美团有望保持龙头地位,市场份额或超 50%,通过与餐饮商家绑定、骑手运营和消费者心智培养,以及供应链布局增强竞争力;淘宝闪购是阿里流量抓手,京东注重打造即时零售配送体系[11] 新零售行业 - **发展前景与挑战**:发展前景没预期大,核心挑战是供给和需求有限、商品 SKU 扩容问题,需深入挖掘商品运营提高多样性和供应链效率[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外卖业务本质**:阿里认为外卖业务本质是流量,通过引导流量盈利;美团认为是运营能力,依靠本地化运营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16] - **美团供应链建设**:美团推出象大厨品牌和小象超市,开设快乐猴折扣店,通过闪购获取流量,自有品牌提升供应链效率、扩大市场覆盖[3][10]
外卖星期六“三缺一”:东哥突然不卷了? 京东回应!
新浪科技· 2025-07-15 09:21
外卖补贴大战现状 - 京东外卖于4月11日率先启动"百亿补贴",饿了么4月30日跟进并上线"超百亿"搜索入口,淘宝闪购7月2日宣布500亿元补贴计划,美团虽未官宣但7月5日推出免减活动[3] - 截至7月数据: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入驻餐饮门店超150万家,全职骑手10万人并计划扩至15万人;美团日订单量超1.5亿,众包骑手月均收入9793元;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众包骑手月均收入12500元[4] - 高盛预测2025Q2三家外卖投入达250亿元,未来12个月饿了么将亏损410亿元,京东亏损260亿元,美团EBIT减少250亿元[4] 商家困境与诉求 - 嘉和一品总经理指出补贴中商家承担70%成本(10元补贴中商家出7元),42.9元订单商家承担27.9元补贴,平台补贴14.99元,顾客仅付0.01元[2][6] - 7月5日美团单日1.2亿单,阿里8000万单,京东两三千万单,其中餐饮外卖达2亿单(较去年日均1亿增长100%),但增长主要靠补贴从堂食转移[6] - 商家提出四大诉求:停止裹挟商家参与补贴、限制低价倾销不正当竞争、降低平台佣金回归理性定价、为骑手提供保险福利保障[6][7][8] 平台策略分化 - 阿里打造"超级星期六"促销节,未来100天每周六发放188元外卖红包;美团同步推出"周六快乐继续"活动,形成周末消费高峰[10] - 京东缺席近期补贴战,回应称"好生意不靠烧钱",但仍维持百亿补贴并聚焦正餐、小龙虾等品质品类,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品牌订单量破百万[12] - 分析师指出周末是竞争关键节点,但需警惕过度补贴导致用户浪费,长期胜利需转向价值创造而非资本消耗[13]
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7.2%,年内第四只基金发行失败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7-15 08:17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 - 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 [1] - 6月进出口规模达3.85万亿元创历史第二高位,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2.34万亿元增长7.2%,进口1.51万亿元增长2.3% [1] - 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出口总值60%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1] - 对欧美出口增速恢复但主要源于关税导致的商品价格上涨,企业利润空间被明显削减 [1] 社会融资规模 - 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2.83万亿元同比多增4.74万亿元,6月单月增量为4.2万亿元 [3] -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6月新增2.24万亿元,M2-M1剪刀差收窄至3.7% [3] - 社融增量以政府债券融资为主,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速偏弱但二季度末略有修复 [3] - 货币政策更侧重结构性工具使用,市场对下半年降息降准预期不高 [4] 美联储主席职位风险 -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其辞职,可能引发美元和美国国债大幅抛售 [5] - 市场担忧美联储独立性受损将导致恶性通胀风险上升,美元资产信用面临动摇 [6] - 鲍威尔被解雇面临法律障碍但政治压力持续加大,收益率曲线可能陡峭化 [5][6] 人形机器人产业 - 智元机器人中标7800万元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订单,宇树科技中标4605万元小尺寸机器人订单 [7] - 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380亿元,销量从2024年0.4万台增至2030年27.1万台 [7] - 大规模量产将降低单位成本并推动算法迭代,但复杂场景落地仍存难度 [8]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 - 美团、京东、淘宝闪购展开补贴大战,美团上周六订单量达1.5亿单创新高 [9] - 摩根大通预计2030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或达4万亿元,但若仅2万亿则当前投入过于激进 [9] - 市场竞争已导致阿里、美团、京东市值合计蒸发上千亿元 [9] 奢侈品消费市场 - 新加坡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最贵城市,伦敦超越香港位居第二 [11] - 上海从2022年榜首降至第六位,香港酒店套房价格下跌26.1% [11] - 全球高端消费品价格首次下跌2%,消费复苏动能不足 [11][13] 公募基金发行 - 年内第四只公募基金发行失败,其中国融添利6个月债基未能满足备案条件 [14] - 发行失败产品多由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管理或来自中小机构 [14] - 债基市场从全面火爆转为结构性分化,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15]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涨0.27%报3519.65点,深成指跌0.11%,创业板指跌0.45% [16] - 机器人概念股集体大涨,电力电网股走强,大金融股集体调整 [16] - 银行板块调整后缺乏对冲板块,市场轮动加快但持续性不足 [17]
外卖大战 “0元购”,狂欢内卷式竞争到底谁赚了?
搜狐财经· 2025-07-14 21:46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 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近期掀起补贴大战,发放"满18减18"、"0元奶茶"等大额优惠券,引发消费者疯狂抢购 [1] - 补贴活动导致用户非理性消费,出现冰箱堆满奶茶、门店积压大量无人认领订单的现象 [1] - 商家面临订单激增但客单利润摊薄的问题,店员因短时间内涌入数百杯订单而无法及时完成 [1] - 骑手在高温天气下仍不舍休息,面临高配送费和高单量的双重压力,屡有中暑晕倒事件发生 [1] 补贴模式的潜在影响 - 46%用户认为补贴只是短暂美好,22%用户对商品的感情建立在补贴基础上,显示消费者忠诚度与补贴高度相关 [3][4] - 补贴可能固化用户对低价的心理预期,降低对优惠敏感度,削弱品牌溢价能力,形成无优惠不下单的恶性循环 [3] - 行业可能陷入"内卷式"竞争,导致利润率下降和发展停滞,市场价格生态紊乱 [4] 行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 行业需从"拼价格"转向"拼品质",如为外卖员提供五险一金保障劳动者权益 [4] - 推行"品质外卖"确保食品安全,拓展服务边界实现从"送餐"到"送万物"的转型 [4] - 利用区块链和AI技术实现智能派单和餐食溯源,采用新能源配送和环保包装推动绿色发展 [4] - 实现平台、商户、骑手和消费者的多方价值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4]
这次外卖大战,也许会培养起喝奶茶、咖啡的习惯
搜狐财经· 2025-07-14 21:28
即时零售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 - 过去五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几千亿,以外卖为切入点,主要参与者包括美团、阿里、京东[3] - 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约7800亿,增速20%,预计2030年难以突破3万亿[4] - 即时零售订单量占电商总包裹量约10%,日均4000万单,外卖订单量3月接近1亿单[4] - 美团在即时零售市场占据70%-80%份额,凭借外卖业务建立的用户习惯和供应链优势[9] 平台竞争策略分析 - 美团通过即时零售进军3C家电业务,直接威胁京东核心业务(占京东60%规模)[3] - 京东采取"围魏救赵"策略参与外卖补贴战,主打品质外卖差异化(客单价70-80元 vs 行业40-50元)[6] - 各平台补贴集中在高频低价的奶茶、咖啡品类,旨在培养用户消费习惯而非短期盈利[6] - 当前补贴导致外卖市场订单量激增150%,美团1.5亿单/日,阿里7000万单/日,京东3000万单/日[4][9] 行业供应链与履约能力 - 美团已构建稳固的即时零售供应链体系,包括全国1万个前置仓,后来者追赶成本高昂[9] - 京东需解决上游供应和履约能力问题,避免重蹈当当网价格战中缺货的覆辙[8] - 订单激增可能导致服务崩溃,包括配送延迟、包装破损、骑手安全事故等问题[7] - 配送效率受限于骑手数量物理上限,过去外卖大战期间骑手数量可能翻倍[8] 商业模式与盈利前景 - 即时零售业务普遍亏损严重,平台年亏损额可能达数十亿至200亿[10] - 补贴模式下商家难以盈利,美式咖啡单杯成本约4元+0.5元包装+4-5元操作费,补贴后无利润[7] - 未参与补贴商家可能流失10%-20%订单,对正常经营造成冲击[7] - 参考历史"百团大战"经验,价格战可能培育新消费习惯(如奶茶、咖啡),最终促进总量增长[10]
晚点独家丨外卖混战②:淘宝不能停,美团也不能
晚点LatePost· 2025-07-14 21:20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团与阿里在外卖市场形成激烈竞争 双方互不信任 对手的每个动作都可能被视为战争信号 [2] - 美团采取"你冲我就冲"策略 通过压制淘宝闪购单量迫使其知难而退 [6] - 淘宝闪购采取Tic-Toc节奏 一个周六冲刺新高 下一个周六保持上周水平 计划在立秋冲击1亿单 [9] - 京东采取保守策略 重点发展自营即时零售业态 仅推出小龙虾等爆品补贴 [11] 订单量表现 - 7月12日市场总订单量达2.5亿单 较年初日均1亿单翻倍 主要增量来自美团 [6] - 美团当日订单量达1.5亿单 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其中近1/3发生在傍晚反击后 [4] - 淘宝闪购当日订单量维持在8000万单 与上周持平 [5] - 京东当日订单量为1000多万单 [6] 业务策略与运营数据 - 美团订单构成:拼好饭3500万单 神抢手5000万单 至少2000万单涉及"0元券" [8] - 美团骑手日均收入较一个月前增长111% 高频骑手6月平均月收入9793元 [7] - 淘宝闪购骑手数量增长近八成 活跃稳定骑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 [7] - 美团1.5亿订单平均送达时间34分钟 比上周1.2亿单还快1分钟 [9] - 淘宝闪购订单准时率达96% 与6000万单时持平 [11] 补贴与用户增长 - 美团推出0元券、0.1元秒杀、不限量大额满减券等促销手段 [8] - 7月12日美团应用日活达2.4亿人 较6月月均1.7亿增长近7000万 [14] - 美团、阿里计划各投入200亿元 京东计划投入100多亿元 合计500亿元补贴 [12] 商家与供应链 - 美团重点合作书亦烧仙草、沪上阿姨等品牌 河南一家书亦烧仙草日销超1万单 [8] - 上海一家沪上阿姨门店当天售出近3000单 其中超2400单为自取 [8] - 淘宝闪购首次冲锋时部分商家退单率超20% 主要因运力不足 [11] 行业影响 - 京东和阿里入场加速外卖渗透率 淘宝和支付宝每日8亿人次流量为美团无法调动的资源 [13] - 行业从"双11"、社区团购大战中学习经验 如补贴饮用水等策略被复用 [13] - 持续投入是关键 否则前期投入将白费 [14]
外卖大战不敢喊停:京东发起、淘宝接盘,美团绝不能输
36氪· 2025-07-14 19:32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即时零售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5.51亿 流量增速优于综合电商App [1] - 淘宝闪购2个月打破竞争稳态 美团闪购日订单突破1.5亿单 淘宝闪购日订单突破8000万单 [3][4][9] - 阿里计划未来100天每个周六推出"超级星期6"促销活动 美团推出"0元购"兑换券 [3][4] 平台战略与用户获取 - 外卖成为超高效引流手段 淘宝App用餐高峰时段活跃用户提升1.6%和0.9% [10] - 32.78%消费者每周点5-10次外卖 外卖消费转化链路更简洁 [12] - 阿里500亿补贴计划可视为电商营销支出 外卖获客优势在于高效和低分流隐患 [14] 财务影响与竞争态势 - 预计阿里外卖业务将亏损410亿 京东亏损260亿 美团EBIT下降250亿 [15] - 美团推出"堂食店"标签和"浣熊食堂"业务 计划3年建设1200家外卖厨房 [25] - 拼多多计划自建商品仓库支持即时零售业务开拓 [26] 品类扩张与商家影响 - 淘宝闪购非餐门店订单环比增长超100% 粮油米面订单增长335% [22] - 茶饮品牌外卖平台定价普遍比小程序贵1元 外卖利润低于堂食是行业共识 [18][20] - 长期促销可能拉高消费者价格预期 培养"策略性等待"购物习惯 [17] 行业发展趋势 - 即时零售正从餐饮配送向非餐配送过渡 但尚未完全承接外卖流量 [6][22] - 本地生活三大板块(餐饮外卖/即时零售/酒旅出行)竞争激烈 各平台All in布局 [26] - 竞争将持续至9月投资峰值 下半年可能出现拐点 [15][27]
嘉和一品创始人控诉外卖平台补贴乱象:商家成补贴主力,“变成三巨头混战的子弹”
搜狐财经· 2025-07-14 18:47
平台补贴乱象 - 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控诉平台补贴乱象,指出"顾客享优惠,平台赚吆喝,商家出大头"的现象 [3] - "百亿补贴"迫使商家承担大头费用,陷入"不参与没流量,参与则赔本"的困境 [3] - 7月5日美团单日突破1.2亿单,阿里8000万,京东两三千万单,其中两亿是餐饮外卖 [5] - 餐饮外卖比去年日均1亿单增长了一倍,是靠巨额补贴从堂食抢到外卖 [5] - 顾客享受的满减补贴中,每10元平台只出3元,商家要补7元 [5] - 有商家晒出订单,42.9元的消费中商家承担补贴27.9元,平台补贴14.99元,顾客只付一分钱 [7] 堂食生存困境 - 堂食客流因"因公限酒"减少,同时被团购、直播"薅羊毛" [3] - 外卖平台每天从堂食抢走两三亿客流 [3] - 餐厅仍需承担食材、房租、人工、能源、税费等固定成本,以及平台高额服务费和流量费 [3] - 上千万商家沦为外卖加工厂,变成三巨头混战的子弹 [8] - 平台发起0元购和"满25减21"等无门槛外卖券,与堂食形成不公平竞争 [8] - 全国2000多万家餐厅面临生存压力,可能导致数百万人失业 [9] 行业呼吁 - 呼吁平台不应再裹挟商家参与巨额补贴,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10] - 呼吁明令限制补贴大战和低价倾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10] - 呼吁降低平台佣金及各项收费,支持商家提升品质和合理定价 [10] - 呼吁为全职或自由骑手提供多模式保险福利保障 [11] - 强调需要"细水长流的生态共生"而非"昙花一现的表面繁荣" [11] 骑手就业现状 - 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745万骑手中,全年接单260天以上的只有11%约82万人 [9] - 更多骑手没有保障,可能只干了几天 [9] - 骑手仍是"用健康换明天"的消耗品 [9]
“外卖大战”重启各平台订单量创新高,暑期出入境旅游、新疆自驾游表现亮眼
华西证券· 2025-07-14 16:49
核心观点 - “外卖大战”重启打开消费增量空间,暑期出入境旅游火热,“暑期经济”激发夏日消费活力,新疆自驾游热度高,投资建议关注互联网&科技及新兴消费两条主线 [1][2][3][5] 周观点 新疆迎暑期旅游热,自驾游“多线开花” - 新晋“网红公路”阿禾公路通车后游客爆满,累计通行车辆 3 万余辆,吸引超 10 万名游客“打卡” [18] - 新疆公路总里程达 23 万公里,各县市通高速(一级)公路比例突破 94%,3A 级及以上景区高速(一级)公路覆盖率达 95% [19] - 今年上半年新疆累计接待游客逾 1.3 亿人次,同比增长 11.15% [19] 暑期入境游人数增长明显 - 7 月 1 日至 10 日,北京口岸外国游客 17.1 万人次,同比增长 22.1%;上海浦东、虹桥两大空港口岸上半年入境外籍旅客达 256 万人次,同比增长 44.7% [2][13] - 上半年重点城市外国游客酒店订单均涨超 130%,全国主要口岸边检部门推出便利化通关措施,景区和目的地推出多元化旅游产品,下半年入境游热度有望再创新高 [13][14] 暑期出境游量质齐升 - 暑期出境游产品均价较去年下降约 5%,境外火车票和境外酒店套餐预订量同比增长 136%和 185% [2][15] - 近半月马蜂窝平台“暑假出国游”搜索热度增长 150%,赴欧洲旅游人数同比增长 76%,赴北欧及英国预订量同比增长 50%和 75% [2][17] - 签证便利性、航班运力恢复以及旅游资源供应链优化推动出境游热度攀升,新兴目的地预订量大幅增长 [17][18] “暑期经济”澎湃夏日消费新活力 - 暑期旅游客流以亲子游、学生游为主力,长线游占比超六成,热门目的地铁路、民航客流增幅明显 [21] - 截至 7 月 7 日,暑运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超 2561 万张,出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超 828 万张,同比增长约 7% [21] - 今年暑运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 9.53 亿人次,同比增长 5.8%,多地增开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 [21] 市场回顾 港股走势 - 本周恒生指数上涨 0.93%,恒生科技指数上涨 0.6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 0.91% [22] - 12 个恒生行业指数中,非必需性消费业(+0.90%)和必需性消费业(-0.06%)分别排名第 4 位和第 10 位 [23] - 港股通标的中,涨幅前五为巨星传奇、中州证券等,跌幅前五为中国飞鹤、宜明昂科-B 等 [26] 中概股走势 - 本周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 1.02%,标普 500 指数下跌 0.31%,纳斯达克综指下跌 0.08%,纳斯达克 100 下跌 0.38%,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 0.65% [30] - 10 个 wind 中资股行业指数中,中资股可选消费(+0.34%)和中资股日常消费(-15.60%)分别排名第 6 位和第 10 位,涨幅最大为中资股金融(+10.82%),跌幅最大为中资股日常消费(-15.60%) [31] - 中概股中,涨幅前五为华米科技、富册金融科技集团等,跌幅前五为朴荷生物、天成科技等 [32] 公司公告和新闻资讯 餐饮 - 超 11 万家餐饮商户在美团开启“24 小时模式”,美团“夜宵团购套餐”关键词搜索量环比上月增长 98%,00 后搜索占比最高 [38] - 广东 7 月以来夜间堂食订单量稳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超 21%;江苏 7 月烤串品类夜间堂食线上交易额跃居全国第一 [39] - 茶颜悦色以线上电商形式向北美市场布局零售业务,搭建 6 个自营店铺,首批出海近 40 个热销产品 [40][42] 旅游 - 2025 上海旅游节“乐游上海・亲子旅游周”启幕,串联 7 大板块,发放百万联动消费券 [43] - 今年上半年辽宁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 17.81%,旅游收入同比增长 16.48%,暑期旅游市场预订爆发式增长 [43][48] - 辽宁开展系列冬游活动,创新海陆空玩法,举办招商活动,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44][47] 酒店 - 途家上线旅居频道,接入超 3000 位房东资源,提供 200 余个旅居套餐,覆盖重点旅居目的地 [48][49] - 长沙岳麓万豪酒店启幕,落址长沙岳麓区核心区,交通便利,可便捷游览长沙名胜 [51] 人服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提供信息、场地、政策、融资等对接服务 [52] 科技&互联网 - 第 22 届中国互联网研究年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中国互联网的未来” [55]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用户权益保护合规管理指南》,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 [55][56] 投资建议 - 互联网&科技行业关注积极拥抱 AI、资本开支增加的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等 [5] - 内需消费关注新消费龙头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成长空间大的布鲁可、古茗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