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

搜索文档
收入大增近七成“征程”迎里程碑时刻,地平线机器人-W(09660)强势进入密集兑现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21:48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龙头企业,近期密集释放利好消息,包括出货量突破里程碑、推出重磅新品HSD系统以及披露营收与毛利齐飞的中报业绩 [1] - 公司在行业爆发式增长背景下实现量价齐升,中高阶解决方案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同时全球合作范围扩大,新产品有望进一步推动市场表现 [2][4][7] - 公司通过软硬一体构建竞争优势,产品性能跻身第一梯队,投资价值获得权威指数认可,未来在国内外市场均有强劲增长潜力 [8][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收入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 [1] - 毛利10.24亿元,同比增长38.6%,综合毛利率65.4% [1] - 产品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劲增2.5倍至7.78亿元 [4] - 授权及服务业务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6.9%,占总收入比重47.1% [5] - 研发支出23亿元,同比增长62% [5] - 经调整经营亏损11.11亿元,但营收增幅高于研发增幅,研发变现能力维持高位 [6] 产品与出货量 - 征程家族累计量产即将突破1000万套,成为国内首家达成千万套出货里程碑的智驾方案公司 [1] - 上半年产品解决方案出货量198万套,同比翻倍增长 [4] - 中高阶解决方案交付量98万套,占总出货量49.5%,销量为去年同期六倍,贡献超八成产品解决方案业务收入 [4] - 征程6获得超20家车企及品牌平台化定点,将陆续在超100款车型上车 [4] - 国内每三台智能汽车就有一台搭载公司智驾方案 [5] 市场份额 - 在自主品牌ADAS前视一体机市场份额45.8% [5] - 在自主品牌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场份额32.4%,是双料冠军 [5] 新产品与技术 - 推出HSD有史以来升级最大版本,基于一段式端到端架构和强化学习能力,提供全场景辅助驾驶体验 [1] - HSD被誉为中国版FSD,量产在即,已获得多家车企十余款车型定点,下月将首发搭载于奇瑞星途星纪元E05开启量产交付 [2][7] - 性能跻身辅助驾驶第一梯队,驾乘体验媲美专车司机 [8] 行业前景 - 全球智驾解决方案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191亿元增至2030年12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6.5% [3] - 2025年以来车企智驾平权赋能主流车型渐成潮流,带动智驾渗透率快速拉升 [3] 合作与定点 - 累计获得近400款新车型定点,较去年底超310款大幅扩容 [7] - 具备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及以上功能定点超过100款 [7] - 上半年超15款车型进入量产 [7] - 与比亚迪、奇瑞、上汽、蔚来等头部自主品牌车企深化合作 [7] - 与9家合资品牌达成涉及30款车型定点合作,包括大众汽车和日本最大汽车集团 [7] - 基于征程6B获得两家日本车企在中国以外市场车型定点,预计全生命周期出货量超750万套 [7] - 与博世、电装、大陆等国际供应商巨头达成战略合作 [7] 投资价值 - 近期被纳入富时全球指数中国大盘股和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投资价值获得广泛认可 [9] - 完善产品矩阵和强势新品助阵,预计在国内市场延续强势表现,海外市场影响力快速增强 [9]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增67.6%至15.67亿元 产品解决方案量价齐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21: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 [1] - 毛利润10.24亿元,综合毛利率65.4% [1] - 现金储备161亿元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3.5倍 [2] - 总出货量198万套,同比增长100% [2] - 中高阶解决方案出货量98万套,同比增长6倍,占比达49.5% [3] - 单车价值量提升至去年同期1.7倍 [3] - 软件及授权服务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6.9% [3] 市场地位与客户覆盖 - 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套,为国内首家达成该里程碑的智能驾驶企业 [4] - 自主品牌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场份额32.4%,ADAS前视一体机市场份额45.8% [4] - 产品获27家OEM(42个品牌)采用,覆盖前十大中国OEM [4] - 累计获得近400项车型定点,其中高阶辅助驾驶定点超100款 [4] 国际化与生态合作 - 与9家合资车企达成30款车型定点合作 [5] - 征程6B产品获2家外资车企海外定点,全生命周期预计交付750万辆 [5] - 与博世、电装、大陆等国际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 [5] 技术研发与新产品进展 - 研发支出23亿元,同比增长62% [6] - 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采用端到端架构,支持复杂城市场景 [6] - HSD已获10+款车型定点,首搭车型星途E05即将量产 [6] 行业趋势与渗透率 - 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超63% [2] - 辅助驾驶渗透率从2024年底51%升至2025年上半年59% [2] - 中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占比从20%升至32% [2] - 行业预计城市辅助驾驶车型价格将下探至15万元级别 [6]
地平线机器人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增67.6% 产品解决方案量价齐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20:4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5.67亿元 同比增长67.6% [1] - 毛利润10.24亿元 综合毛利率65.4% [1] - 现金储备161亿元 [1] 产品解决方案业务 - 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7.78亿元 较去年同期翻3.5倍 [1] - 出货量198万套 同比翻倍增长 [1] - 中高阶产品解决方案出货量98万套 同比激增6倍 [1] - 中高阶产品占总出货量49.5% 贡献超80%业务收入 [1] - 征程家族累计量产突破1000万套 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该里程碑的智能驾驶企业 [1] 软件及授权服务 - 软件及授权服务业务收入7.38亿元 同比增长6.9% [2] - 为超过30家车企及合作伙伴授权算法和软件 [2] 市场份额表现 - 中国自主品牌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场份额增长至32.4% [2] - 中国自主品牌ADAS前视一体机市场份额增长至45.8% [2] 国际化拓展 - 与9家合资车企达成30款车型定点合作 [2] - 基于征程6B获2家外资车企海外市场车型定点 预计全生命周期累计交付750万辆 [2] 行业地位与前景 - 领先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 [2] - 市占率提升、外资合作量产落地及全球产业生态构建将驱动未来销量持续高增长 [2]
传祺向往S9预售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20:44
产品发布 - 广汽传祺向往S9以25.99万元起开启预售 [1] - 向往S9首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4系统 [1] - 向往S9配备全维防碰撞系统CAS4.0 [1]
地平线机器人:上半年营收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
新浪科技· 2025-08-27 20:0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 [1] - 毛利润达10.24亿元,综合毛利率65.4% [1] - 现金储备161亿元 [1] 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 - 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3.5倍 [1] - 出货量198万套,同比翻倍增长 [1] - 中高阶产品解决方案出货量98万套,同比增长6倍 [1] - 中高阶产品占总出货量49.5%,贡献超80%业务收入 [1] - 单车价值量提升至去年同期1.7倍 [1] 技术突破与合作伙伴 - 征程家族芯片累计量产突破1000万套 [2] - 为超过30家车企及合作伙伴授权算法和软件 [2] 软件及授权服务 - 软件及授权服务业务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6.9% [2]
HORIZONROBOT-W(09660)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7 2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15.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7.6% [21] - 汽车解决方案收入7.77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0% [21] - IP授权和服务收入7.38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9% [21][22] - 整体毛利率65.4% 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13][22] - 研发费用2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2% [23] - 行政费用3.07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6.3% [24] - 销售及营销费用2.721亿元人民币 [24] - 运营亏损16亿元人民币 [24] - 调整后运营亏损11亿元人民币 [14][24] - 净亏损52亿元人民币 去年同期为51亿元人民币 [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级处理硬件出货量约200万单位 同比增长超一倍 [10] - 中高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硬件出货量约100万单位 占总出货量50% 同比增长六倍 [10] - 中高端解决方案贡献汽车产品收入超80% [15] - Journey系列处理硬件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单位 成为国内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智能驾驶技术提供商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内品牌在乘用车市场份额超63% [5] - 国内品牌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从2024年51%升至2025年59% [6] - ADAS基础辅助驾驶市场份额45.8% [9] - 国内品牌智能辅助驾驶计算解决方案整体市场份额32.4% [9] - 获得两个日本汽车制造商国际项目提名 全生命周期出货量预计超605万辆 [11] - 在中国市场获得近400个新车型提名 其中超100个车型配备中高端智能驾驶功能 [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推出下一代Journey 6系列产品 成为全球唯一完成高、中、低端全产品组合的智能驾驶技术提供商 [10][11] - J6B处理硬件成功上市 性能提升超两倍 系统成本、功耗和尺寸显著优化 [11] - 开发全场景城市辅助驾驶解决方案Horizon SuperDrive(HSD) 预计将成为未来机器人出租车技术基础 [14][18] - 与超过30家汽车制造商和合作伙伴授权算法软件和工具 [16] - 与国际一级供应商博世、大陆和日本电装合作 拓展全球市场 [51][5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智能驾驶市场向高端化发展 配备中高端辅助驾驶功能的车辆占比从去年底20%升至32% [7] - 用户体验提升、监管框架趋严和技术普及将推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向高端发展 [7] - 预计城市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价格区间将进一步下探至15万元人民币细分市场 [17] - 未来三到五年内机器人出租车安装HSD总量可能达数千万辆 [59] - 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对云端服务需求稳步增长 [13] 其他重要信息 - HSD将于年底在奇瑞XSeed E05上首次亮相并开始量产交付 [18] - 已获得日本最大汽车集团包括九家合资企业和30个车型的提名 [43] - 云计算支出扣除后运营效率稳步提升 [13] - 调整后运营亏损包含基于股份的薪酬和资本筹集费用 [2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中高端产品主要客户及下半年出货指引 - BYD和Auto Li是中高端产品最大客户 出货量占比超一半 [30] - 下半年将有更多客户如吉利、奇瑞和长安推出新车型 [31] - 预计全年出货量约400万单位 中低端与中高端各占一半 [32] - 预计J6P和HSD今年出货量达数万单位 [32] 问题: J6E和HSD长期收入贡献展望 - J6P和HSD的ASP远高于J6E和M系列产品 [35] - 智能驾驶将渗透主流市场 未来10-15万元区间车型也将标配城市NOA功能 [36] - 中国10万元以上乘用车占总量80% 约2000万辆市场规模 [36] - 未来两三年通过HSD解决方案可实现数百万美元收入 [37] 问题: 量和ASP的未来指引 - 国内品牌销量同比增长7.5个百分点 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提升近8个百分点 [41] - 三大增长动力:国内高端市场产品落地、大众车型量产、合资品牌市场突破 [42][43] - 两个日本车企项目全生命周期出货量预计超750万辆 [44] - ASP提升因中高端产品占比提高和HSD量产 [45] - 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将向全自动驾驶时代迈进 [46] 问题: 全球客户详情及解决方案选择 - 客户包括全球第一和第二大汽车集团 日韩车企 中国合资企业和美国车企 [48] - 国际市场主要提供ADAS基础解决方案 中国市场提供J6系列中高端解决方案 [49] - 与博世、大陆和电装合作 为印度市场等提供模型生产支持 [52] 问题: 机器人出租车部署计划及L2标准看法 - 积极参与L2智能驾驶标准制定 支持严格标准 [56] - 高标准要求更高算力 有利于提升ASP [57] - 与机器人出租车运营商密切合作 预计近期宣布合作项目 [59] - 未来三到五年计划推出数千万辆配备HSD的机器人出租车 [59] 问题: 研发支出计划及未来强度 - 持续投入HSD研发和全场景城市NOA [62] - 今年云计算基础训练支出是去年三倍以上 [63] - 扣除云计算支出后公司运营效率更高 [63] - 战略性投资可抓住行业结构转型机遇 转化为大规模收入增长 [63]
车展季·大咖说丨元戎启行CEO周光:辅助驾驶必须对用户安全负责,AI应具备对风险的敬畏之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9:56
元戎启行新一代辅助驾驶平台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新一代辅助驾驶平台DeepRoute IO 2.0 搭载自研VLA模型 较端到端模型更擅长应对复杂路况 [1] 行业技术路线竞争格局 - 智能驾驶行业进入VLA时代 小鹏、理想、吉利、奇瑞等车企下半年纷纷布局VLA模型 理想汽车已在理想i8车型搭载VLA司机大模型 [1] - VLA技术涵盖范围广 需要精准技术判断和长期积累 公司宣称在防御性驾驶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1] VLA模型技术特性 - 模型融合语言模型 具备强大思维链能力 有效缓解传统端到端模型黑盒问题 实现信息串联、分析与因果推理 [1] - 天然集成海量知识库 展现更强泛化能力 更好适应真实道路复杂多变场景 [1] - 预训练阶段可能产生幻觉现象 但通过后训练对齐等技术手段已能大幅抑制 行业已有成熟应对方案 [2] - 模型同时支持激光雷达与纯视觉两种方案 可灵活适配不同传感器配置 [9] 算力需求与成本结构 - VLA作为全新领域存在众多技术方向 资源消耗可控制在较优水平 辅助驾驶场景下GPT模型规模相对可控 [4] - 7B参数模型不需要极端庞大算力支撑 [4] - 与端到端方案成本差异集中于芯片部分 其余模块成本接近 芯片成本与制程工艺密切相关 行业已进入千TOPS级算力芯片时代 [5] 商业化进展与产能规模 - 公司已获得超过10款车型定点合作 成功交付近10万台搭载城市领航辅助系统的量产车辆 [6] - 基于DeepRoute IO 2.0平台已达成5个定点合作项目 首批量产车即将进入市场 [9] 市场定位与价格策略 - 目前15万元以上车型可适配VLA技术 通过进一步优化未来有望下探至10万元级别车型 [5] - 10万台交付规模是起点 高阶辅助驾驶市场加速打开将带来更大市场空间 [9] 安全理念与技术路径 - 公司将防御性驾驶作为系统训练核心目标 让AI具备对风险的敬畏之心 [9] - 激光雷达在通用障碍物识别方面短期仍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长期可能被视觉方案替代 [9]
地平线机器人-W发布中期业绩 毛利10.24亿元 同比增加38.61%
智通财经· 2025-08-27 18:48
财务表现 - 公司中期收入达15.6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7.64% [1] - 毛利为10.2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8.61% [1] 市场份额 - 基础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达45.8% 保持中国市场第一 [1] - 整体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达32.4% 位居行业首位 [1] 产品出货 - 征程系列处理硬件出货量198万套 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1] - 支持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功能的处理硬件出货98万套 占总出货量49.5% [1] - 高速公路辅助驾驶硬件出货量为去年同期六倍 [1] 技术进展 - 新一代征程6系列产品成为业务增长主要动力 [1] - 具备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及以上功能的定点车型超过100款 [1] - 报告期内超过15款搭载中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车型量产上市 [1] 业务拓展 - 累计获得近400款新车型定点 较2024年底310款持续增长 [1] - 智驾平权行业趋势与消费者对中高阶功能认可度提升推动业务发展 [1]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HK)上半年收入15.67亿元 同比增长67.6%
格隆汇· 2025-08-27 18:4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人民币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 [1] - 毛利率为65.4% [1] - 授权及服务业务收入达人民币7.38亿元,同比增长6.9% [1] 运营效率与成本结构 - 剔除面向模型训练的云计算费用后运营效率稳步提高 [1] - 向中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转型推动云服务需求增长 [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征程系列处理硬件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套,成为中国首家达成该里程碑的智能驾驶科技公司 [2] - 征程6B处理硬件成功点亮,采用高度集成设计使前视一体机ADAS系统性能提升一倍 [2] - 征程6B大幅降低系统成本、功耗和尺寸 [2] - 征程6系列形成覆盖高、中、低处理能力的完整产品组合 [2] 战略布局与行业定位 - 推进全场景城区辅助驾驶解决方案Horizon Super Drive(HSD)研发 [1] - HSD被定位为未来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技术底座 [1] - 公司成为中高阶辅助驾驶算法领域先驱,通过软件定义汽车推动行业转型 [1] - 向超过30家汽车制造商及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授权算法及软件 [1] 客户合作与行业影响 - 为超过30家汽车制造商及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提供设计及技术服务 [1] - 助力客户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并降低前期开发成本 [1] - 完整产品组合可同时服务主流市场及高端市场 [2]
新一轮智驾PK,迈入实战时刻
虎嗅· 2025-08-27 18:38
新一轮智驾技术竞赛背景 - 中国头部智驾公司近期集中落地最新智驾能力 包括理想汽车推送VLA司机大模型 Momenta与智己合作R6飞轮大模型 元戎启行发布VLA大模型 小鹏发布全新VLA大模型 华为计划9月推送ADS 4系统 [2][5] - 行业动作集中源于四大驱动力:监管加强推迟部分公司节奏 AI底层创新突破时间相近 技术适配需要固定训练周期 公司担心竞品抢先选择先发布基础版再优化策略 [3][6] VLA模型技术突破 - VLA模型相比传统端到端模型取消感知/定位/预测/规划等独立环节 实现从传感器到控制端的单一完整模型架构 [7] - 模型底层技术从CNN升级为Transformer 显著提升对人类大脑模仿学习能力 [8] - VLA模型具备思维链(CoT)能力 通过语言媒介模仿人类驾驶思考 将决策分解为连贯推理步骤 [9] - 相比VLM模型 VLA在输入输出和应用层面更贴合智驾需求 输入包含图像/文本/历史状态 输出为可执行动作 应用领域涵盖机器人控制和自动驾驶 [9] VLA模型核心优势 - 增强决策逻辑性:面对校车/儿童等复杂路况时能分步推理 显著提升可靠性及安全性 [11] - 提升系统可解释性:以人类可理解语言展现决策依据 助力研发调试与事故追溯 [11] - 强化泛化能力:通过海量数据学习推理逻辑 实现应对未知新场景的能力 [11] - 实际测试显示防御性驾驶能力突出 在立交桥辅道主动降速至安全范围 在视线遮挡路口预判电瓶车风险主动降速 在丁字路口提前分析并缓速汇流 [12][14][15][16] 技术应用体验升级 - 驾驶体验实现综合性飞跃 包括更顺滑控车/更果断反应/全程安全感提升 极端场景仍需人工接管但信任感显著增强 [17] - 支持语音指令交互 可响应"加速/减速"等基础操作 并能直接读取交通标识文字执行优化驾驶 [17] 行业发展趋势 - VLA模型当前尚未完全实现思维链能力 自评仅达6分(满分10分) 需持续收集测试数据并优化后训练 [18][19] - 成本差异主要集中于芯片 15万元以上车型可适配 10万元级别车型经优化也有搭载可能 [20] - 智驾芯片将加强Transformer支持 重点优化FP4/FP6精度算力 [21] - 车企自研辅助驾驶系统需经历规则算法/端到端1.0/VLA的完整技术演进过程 无法完全跳过特定阶段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