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化

搜索文档
中国石油(601857):业绩符合预期,降本增效抵御周期波动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9 16: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 降本增效抵御周期波动 [1] - 2025H1营业收入14501亿元 同比下降6.7% 归母净利润840亿元 同比下降5.4% [6] - 中期拟派发现金红利0.22元/股 合计派发402.65亿元 分红比率达47.94% [6] - 考虑油价中枢下行影响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至1561亿、1606亿、1669亿元 [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1450099百万元 同比下降6.7% [5][6] - 2025H1归母净利润83993百万元 同比下降5.4% [5][6] - 2025H1每股收益0.46元 [5] - 2025H1毛利率20.9% [5] - 2025H1 ROE 5.4% [5] - 2025E预测营业总收入2969207百万元 同比增长1.1% [5][8] - 2025E预测归母净利润156142百万元 同比下降5.2% [5][8] - 当前市盈率10倍 市净率1.0倍 股息率5.44% [1] 业务板块分析 - 上游板块:2025H1油气产量9.24亿桶油当量 同比增长2% 原油产量4.76亿桶 同比增长0.3% 天然气产量26836亿立方英尺 同比增长3.8% [6] - 上游板块:2025H1实现油价66.21美元/桶 同比下降14.5% 单位油气操作成本10.14美元/桶 同比下降8.1% 经营利润857亿元 同比下降6.8% [6] - 炼化板块:2025H1原油加工量6.94亿桶 同比增长0.1% 成品油产量5957.2万吨 同比下降0.9% 化工产品商品量1997.1万吨 同比增长4.9% [6] - 炼化板块:2025H1经营利润111亿元 同比下降18.9% 其中炼油业务经营利润97亿元 同比下降8% 化工业务经营利润14亿元 同比下降55.5% [6] - 销售板块:2025H1成品油销量7783.1万吨 同比下降1.5% 其中国内销量5864.6万吨 同比增长0.3% 经营利润76亿元 同比下降25.2% [6] - 天然气板块:2025H1销售天然气1515亿方 同比增长2.9% 其中国内销售1198亿方 同比增长4.2% 实现价格2.33元/方 同比增长5.2% 经营利润186亿元 同比增长10.8% [6] 未来展望 - 预期油价维持60-70美元区间震荡 油气产量提升有望带动上游业绩上行 [6] - 国内"反内卷"政策及海外装置退出趋势下 炼化业绩存在较大修复空间 [6] - 地炼加油站管控趋严 成品油销售业务存在修复预期 [6] - 天然气在产量稳定增长、成本逐步下降趋势下 创效能力持续增强 [6]
中国石油(601857):天然气量价齐升,盈利稳定凸显韧性
国信证券· 2025-08-29 10:23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6][2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4%至839.9亿元 营收同比下降6.7%至1.45万亿元 业绩符合预期 [1][10] - 天然气业务量价齐升 可销售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3.8%至2683.6十亿立方英尺 平均实现价格同比上涨5.2%至2.334元/立方米 [2][12] - 拟收购集团公司三家储气库公司 总出资额400.16亿元 2024年合计净利润18.6亿元 [4][20] - 中期股息0.22元/股 派息额402.6亿元 保持历史同期高位 [4][20]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3.6%至371.9亿元 环比下降20.6% [1][10] - 油气与新能源板块经营利润同比下降6.8%至856.9亿元 原油平均实现价格同比下降14.5%至66.2美元/桶 [2][12] - 炼油板块经营利润同比下降8.0%至96.6亿元 成品油销售板块经营利润同比下降25.2%至75.6亿元 [3][17] - 化工板块经营利润13.9亿元 同比减少17.3亿元 [3][17] 运营数据 - 油气当量产量同比增长2.0%至923.6百万桶油当量 原油产量同比增长0.3%至476.4百万桶 [2][12] - 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0.1%至694.3百万桶 成品油产量同比下降0.9%至5957.2万吨 [3][17] - 国内天然气销售量同比增长4.2%至1197.7亿立方米 市场份额提高2.1个百分点 [4][20] - 风光发电量同比增长70.0%至36.9亿千瓦时 新材料产量同比增长54.9%至166.5万吨 [2][3][12][1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4/1709/1740亿元 对应EPS 0.91/0.93/0.95元 [24]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1%至2.94万亿元 2026-2027年分别增长1.5%和1.4% [5] - 当前市盈率9.4/9.3/9.1倍 EV/EBITDA为5.3/5.0/4.8倍 [5][24]
中国海油(600938):业绩超预期,降本增效应对油价下滑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8 16:4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超预期 营业收入2076亿元同比-8% 归母净利润695亿元同比-13% [6] - 油气产量创新高有效抵御油价下滑 上半年净产量3.85亿桶油当量同比+6.1% 其中石油2.96亿桶+6.1% 天然气5162亿立方英尺+12% [6] - 桶油成本持续优化至26.99美元/桶同比-0.76美元 期间费用率2.6%同比-0.55个百分点 [6] - 经营现金流保持健康水平达1092亿元同比-7.9% 中期分红比例达45.6%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08百万元同比-8.5% 归母净利润69,533百万元同比-12.8% [5] - 2025年全年预测营业收入444,457百万元同比+5.7% 归母净利润139,927百万元同比+1.4% [5] - 毛利率保持高位 2025年上半年53.5% 全年预测51.6% [5] - ROE水平稳健 2025年上半年8.8% 全年预测17.0% [5] 经营数据 - 第二季度油气净产量1.96亿桶油当量 石油产量1.51亿桶环比+3.5% 天然气产量2632亿立方英尺环比+4% [6] - 实现油价65.77美元/桶环比-6.88美元 与布伦特价差收窄 [6] - 2025年产量目标7.6-7.8亿桶油当量 [6] - 资本开支576亿元同比-8.8% 全年规划1250-1350亿元 [6]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9倍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9X/8X/8X [1][5][6] - 市净率1.5倍 每股净资产16.55元 [1] - 股息率5.03% 基于最近一年分红计算 [1]
从内卷到突围!化工板块政策利好密集,化工ETF(516020)震荡走强!资金持续埋伏
新浪基金· 2025-08-28 11:16
化工板块今日(8月28日)行情回稳!反映化工板块整体走势的化工ETF(516020)开盘后震荡拉升, 截至发稿,场内价格涨0.28%。 成份股方面,锂电、农药、氮肥等板块部分个股涨幅居前。截至发稿,新宙邦飙涨超3%,扬农化工、 三棵树、华鲁恒升大涨超2%,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盐湖股份等多股涨超1%。 展望后市,华泰证券表示,近年来行业盈利已处底部,且在政策引导下,供给侧有望加快调整,大宗化 工品盈利或迎改善。中长期而言,伴随欧美高能耗装置退出、亚非拉地区经济增长等需求增量驱动下, 出海/出口成为国内化工行业的重要增长引擎;2025上半年供给端行业资本开支同比增速自2021年初以 来首次转负,供给侧加快调整下2025年下半年或迎复苏起点,成本减压及需求改善的下游环节或率先复 苏。 德邦证券表示,从周期视角,本轮化工产能扩张已步入尾声,行业资本开支、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同比 增速分别在2021、2022、2023年出现向下拐点;需求端在政策支持地产企稳、雅下水电工程启动及中美 关税阶段缓和的背景下,有望逐步修复。现阶段化工行业PB处于近十年底部区间,在反内卷政策大背 景下,股价或领先基本面走出周期底部,具备充分的向 ...
沪指震荡上行,这类产品值得重点关注
Morningstar晨星· 2025-08-28 09:0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盘中最高触及3888.60点,创2015年9月以来近十年新高,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同步走强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2.68万亿元,总市值达103万亿元 [1] - 2025年以来成长风格显著占优,沪深300相对成长指数上涨21.26%,价值指数仅涨9.86% [1] - 中小盘股表现突出,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分别上涨23.28%和26.78%,沪深300指数上涨15.63% [1] 行业分化格局 - 科技创新与资源周期双主线领涨,通信、传媒、计算机、电子等行业涨幅均超30% [4] - 有色金属行业供需优化,申万行业指数大涨44.72% [4] - 高股息板块调整,煤炭行业指数下跌6.03%,石油石化和公用事业同步下跌 [4][5] - 消费端疲软,食品饮料行业指数下跌0.57%,连续五年负收益 [5] 主动偏股型基金表现 - 近十年中证主动偏股型基金指数年化收益率6.67%,跑赢沪深300指数的6.07% [6] - 最近三年超额收益减弱,该指数年化收益-0.04%,跑输沪深300指数的5.22% [6] - 2025年以来显著改善,该指数收益率达26.01%,大幅领先沪深300指数的15.63% [6] 偏股型基金策略与产品 - 成长风格基金通过行业和个股挖掘捕捉超额收益,GARP策略兼顾成长性与估值合理性 [10] - 富国天博创新混合基金聚焦医药生物、电子等成长行业,2025年收益22.18%,同类排名12% [11][14] - 景顺长城品质投资混合基金精选电子、汽车等行业个股,2025年收益12.17%,同类排名38% [15][16] - 兴全商业模式优选混合基金采用GARP策略,2019-2020年收益超60%,上行捕获比97.59% [17][19] 固收+基金配置逻辑 - 以债券资产为基础稳定收益,权益资产提升回报上限,适应利率下行环境 [21] - 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券基金股票占比10%-20%,偏好价值/平衡风格蓝筹股,上行捕获比50.75% [22][23]
中国石化(600028):增储上产成效显著,“反内卷”下龙头优势凸显
东北证券· 2025-08-27 13:4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2] 核心观点 - 油气当量产量稳健增长 2025Q2实现油气当量产量13184百万桶 同比+23% 环比+07% [2] - 油价下行致勘探开发板块盈利承压 2025Q2布伦特油价均价6671美元/桶 同比-215% 环比-110% 勘探及开发板块息税前利润1189亿元 同比-259% 环比-128% [2] - 炼油产品库存减利影响业绩 2025Q2原油加工量5784百万吨 同比-88% 炼油板块息税前利润888亿元 环比-6289% [3] - 化工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 2025Q2化工板块息税前利润-2774亿元 同比增亏2244亿元 环比增亏1453亿元 [3] - 政策推动行业供给侧优化 石化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反对内卷式竞争 淘汰落后产能 目标淘汰200万吨/年以下产能装置 [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409052亿元 同比-1060% 归母净利润21483亿元 同比-3983% [1] - 2025Q2营收673696亿元 同比-1431% 归母净利润8219亿元 同比-5273% [1] - 2025H1原油平均实现销售价格3415元/吨 同比-129% [2] - 盈利预测调整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5965/50219/53260亿元 对应PE 1535X/1405X/1325X [4] 行业环境 - 海外巨头部分化工品装置亏损严重 逐步关停退出 行业供需或正处于再平衡状态 [4] - 地炼产能利用率低 行业落后产能有望出清 [4] 公司优势 - 全球领先的炼化销一体化龙头 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供给侧优化政策 [4] - 持续推动增储上产降本 加快重点油气产能建设 [2]
中国石油近五年来首次营收、净利双下滑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6 23:44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7%至1.45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5.4%至840.1亿元 [3] - 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情况 为五年来首次 [3] - 四大分部中仅天然气销售分部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0.8%至186.26亿元 油气和新能源 炼油化工和新材料 销售分部经营利润分别同比下滑6.8% 18.9% 25.2%至856.86亿元 110.56亿元 101.04亿元 [4] 产品销售与价格变动 - 八大主要对外销售产品中一半销量同比下滑 聚丙烯 汽油 柴油产品销量下滑居前 [3] - 六大主要对外销售产品平均售价下跌 煤油 原油 柴油 汽油跌幅居前 原油和柴油平均售价分别同比下滑12.3% 9.4%至3690元/吨 6213元/吨 [3] -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同比下跌14.5%至71.87美元/桶 WTI现货均价下跌14.4%至67.6美元/桶 [3] 行业发展状况 - 石化行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至7.77万亿元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3%至3810.3亿元 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9%至4414.3亿美元 [4] - 行业第三次出现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同步下降 主要受产品价格持续低位 贸易摩擦和关税壁垒升级 新能源替代加速等因素影响 [4] 新能源与新兴业务进展 - 风光发电量同比大增70%达36.9亿千瓦时 新材料产量同比增长超50%至166.5万吨 [5] - 车用液化天然气加注量同比增长近60% 充换电量增长213% [5] - 公司计划推动充换电业务规模化发展 加快"油气氢电非"协同发展 [5] 市场环境与展望 - 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宽松 国际原油均价同比下行 成品油市场受替代能源竞争加速影响 [3] - 国内汽柴油消费持续受抑制 主要化工产品价格因国际油价回落下跌 生产利润处于低位 [3] - 预计下半年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宽松 国际油价存在下行压力 天然气市场需求恢复较快增长 [5]
【26日资金路线图】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超450亿元 基础化工等行业实现净流入
证券时报· 2025-08-26 23:4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收报3868.38点,下跌0.39% [1] - 深证成指收报12473.17点,上涨0.26% [1] - 创业板指收报2742.13点,下跌0.76% [1] - 两市合计成交26790.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4621.17亿元 [1] 主力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459.84亿元 [2] - 主力资金开盘净流出193.34亿元,尾盘净流出115.99亿元 [2] - 沪深300主力资金净流出116.17亿元,创业板净流出285.79亿元 [3] -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入5.09亿元 [3] 行业资金流向 - 基础化工行业涨幅0.66%,净流入资金30.35亿元 [4] - 农林牧渔行业涨幅1.28%,净流入资金21.45亿元 [4] - 医药生物行业跌幅0.78%,净流出资金172.04亿元 [4] - 国防军工行业跌幅0.95%,净流出资金119.31亿元 [4] 机构交易动态 - 歌尔股份日涨跌幅10.01%,机构净买入9957.37万元 [8] - 中油资本日涨跌幅-7.06%,机构净买入9535.18万元 [8] - 领益智造日涨跌幅10.03%,机构净卖出19128.57万元 [8] - 利欧股份日涨跌幅9.94%,机构净卖出38045.40万元 [8] 机构评级动向 - 均胜电子获国泰海通评级,目标价24.48元,较最新收盘价21.01元存在16.52%上行空间 [9] - 中航沈飞获华泰证券评级,目标价80.96元,较最新收盘价62.51元存在29.52%上行空间 [9] - 亨通光电获华泰证券评级,目标价26.29元,较最新收盘价19.36元存在35.80%上行空间 [9]
中国石油近五年来首次营收、净利双下滑
第一财经· 2025-08-26 23:28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7%至1.45万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5.4%至840.1亿元 [3] - 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情况,为五年来首次 [4] - 业绩下滑主要受原油及成品油价格下降、油气产品销量变化影响 [4] 产品销售与价格变动 - 八大主要对外销售产品中一半销量同比下滑,聚丙烯、汽油、柴油销量跌幅居前 [4] - 六大主要产品销售均价下跌,煤油、原油、柴油、汽油跌幅显著,其中原油均价同比下滑12.3%至3690元/吨,柴油均价下滑9.4%至6213元/吨 [4] -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同比下跌14.5%至71.87美元/桶,WTI现货均价下跌14.4%至67.6美元/桶 [4] 行业整体环境 - 石化行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至7.77万亿元,利润总额下降10.3%至3810.3亿元,进出口总额下降6.9%至4414.3亿美元 [5] - 行业第三次出现营收、利润、进出口同步下降,主因产品价格低位、贸易摩擦及新能源替代加速 [5] 分部业务表现 - 四大分部中仅天然气销售分部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0.8%至186.26亿元 [5] - 油气和新能源分部经营利润同比下滑6.8%至856.86亿元,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下滑18.9%至110.56亿元,销售分部下滑25.2%至101.04亿元 [5] - 天然气分部通过优化采购成本及拓展客户实现利润增长,其利润接近另两大分部总和 [5] 新能源与转型进展 - 风光发电量同比大增70%达36.9亿千瓦时,新材料产量同比增长超50%至166.5万吨 [6] - 车用LNG加注量同比增近60%,充换电量增长213% [6] - 公司计划推动充换电业务规模化发展,加快"油气氢电非"协同布局 [6] 下半年展望 - 预计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宽松,油价存在下行压力,国内成品油市场持续面临新能源竞争 [6] - 天然气市场需求预计恢复较快增长,公司将深化传统产业转型及新能源新材料布局 [6]
上半年主要外销石油产品量价齐跌,中国石油近五年来首次营收、净利双下滑
第一财经· 2025-08-26 21:24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7%至1.45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5.4%至840.1亿元[1] - 公司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 为五年来首次[1] - 业绩下滑主要受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下降以及油气产品销量变化影响[1] 产品销售与价格 - 八大主要对外销售产品中一半产品销量同比下滑 聚丙烯、汽油、柴油产品销量下滑居前[1] - 六大主要对外销售产品平均售价下跌 煤油、原油、柴油、汽油跌幅居前[1] - 原油平均售价同比下滑12.3%至3690元/吨 柴油平均售价同比下滑9.4%至6213元/吨[1] 行业环境 - 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宽松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同比下跌14.5%至71.87美元/桶 WTI现货均价下跌14.4%至67.6美元/桶[1] - 成品油市场受替代能源竞争加速影响 国内汽柴油消费持续受抑制[1] - 主要化工产品价格因国际油价回落下跌 生产利润处于低位[1] 分部经营表现 - 四大分部中仅天然气销售分部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0.8%至186.26亿元[2] - 油气和新能源分部经营利润同比下滑6.8%至856.86亿元[2] - 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经营利润同比下滑18.9%至110.56亿元 销售分部经营利润同比下滑25.2%至101.04亿元[2] 天然气业务优势 - 天然气销售分部贡献最高经营利润涨幅 通过优化资源池结构控制综合采购成本[2] - 拓展直销客户和工业客户 提升高效市场和高端客户销量占比[2] - 该分部经营利润逼近炼油化工和新材料与销售两大分部经营利润总和[2] 新能源发展 - 风光发电量同比大增70%达36.9亿千瓦时[3] - 新材料产量166.5万吨 同比增长超50%[3] - 车用LNG加注量同比增近60% 充换电量增长213%[3] 行业整体状况 - 石化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至7.77万亿元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3%至3810.3亿元[2] - 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9%至4414.3亿美元[2] - 行业第三次出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同步下降[2] 未来展望 - 国际原油市场预计维持供需宽松 国际油价存在下行压力[3] - 国内成品油市场持续面临替代能源竞争[3] - 天然气市场需求预计恢复较快增长态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