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

搜索文档
机械设备行业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总结:25Q1边际改善 关注内需复苏及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05-26 18:33
行业业绩表现 - 2024年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902亿元,同比+5 18% 归母净利润1377亿元,同比-9 90% [1] - 25Q1机械行业收入5630亿元,同比+9 05% 净利润391亿元,同比+17 43% 显示业绩边际改善 [1]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2024年行业毛利率21 82%,同比-1 09pct 净利率5 53%,同比-0 93pct [2] - 25Q1毛利率21 96%,同比-0 39pct但环比+1 09pct 净利率6 95%,同比+0 50pct且环比+4 93pct [2] - 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2024年14 56%(同比-0 49pct) 25Q1进一步降至14 21%(同比-1 10pct) [2] 细分行业增长动能 - 2024年收入增幅TOP5:半导体设备(+35%)、注塑机(+22%)、船舶海工(+20%)、光伏设备(+13%)、机床(+5%) [2] - 2024年净利润增幅TOP5:船舶海工(+146%)、注塑机(+23%)、半导体设备(+21%)、工程机械(+14%)、煤机矿机(+13%) [2] - 25Q1收入增速TOP5:半导体设备(+33%)、轨交装备(+30%)、注塑机(+20%)、激光(+14%)、船舶海工(+11%) [2] - 25Q1净利润增速TOP5:船舶海工(+203%)、轨交装备(+75%)、煤机矿机(+37%)、工程机械(+34%)、半导体设备(+33%) [2] 投资方向建议 - 基建地产链:工程机械及城轨信号系统受政策发力带动 [2] - 顺周期通用设备:工控、机床、工业气体、检测服务等受益内需复苏 [2] - 新质生产力领域: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技术产业机会 [2] 重点公司组合 - 推荐标的包括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杰瑞股份、怡合达、杰克股份 [3]
山东:培新“链”群 现代化产业体系筋强骨壮
新华网· 2025-05-23 08:45
山东打造现代船舶海工产业体系,培育青烟威船舶与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图为在青岛完 工交付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装置"海葵一号"。(资料图) 枣庄高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施工现场,18栋单体建筑每天都在"长高",一批 龙头项目延链铺展,带动"煤城"蝶变"锂电之都";胶东半岛的绵长海岸线上,青烟威携手竞逐海工装 备,"设计—配套—总装"的全产业链优势加速形成,一艘艘"山东造"从这里扬帆远航…… 山东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上先行先试,努力在"大有可为"的征 程上"大有作为":26个省级以上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抢占制高点,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新能源电池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胜新赛道,高质量发展迸发强劲动能。 毛衫出海火箭上天 滨海小城藏着产业升级密码 买毛衫、看火箭,这两件听起来毫不相干的事,却是山东一个滨海小城同时拥有的特色名片。 在位于海阳碧城工业园区的壹线衣制衣车间,一体成型的全电脑横编机有序运转,从"吃"进一根纱 到交付一件成衣,最快一个小时即可完成。毛衫是海阳市有着50余年历史的特色产业,如今数字技术牵 动着这个传统产业从劳动密集转向智能制造,九成以上产 ...
发新芽 长成林 快生根——江苏聚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上海证券报· 2025-05-22 03:14
2025年2月14日,苏州召开"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 ◎记者 仲茜 操子怡 江苏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全球首个6G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展示尖端科技;无锡汽车装备企业天奇股 份研发中心,最新版的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实训"上岗";盐城市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江苏最 大独立储能电站——远景射阳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完成全容量并网…… 作为全国经济的排头兵,江苏以全国1%的国土面积,贡献了超10%的经济总量、13%的工业增加值。近 年来,锚定科技创新主线,江苏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 业"长成林"、未来产业"快生根"。省内13座城市立足资源禀赋,努力形成"高原隆起、高峰迭起"的新发 展格局。 2024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同比增长5.8%,5座城市GDP迈上万亿元台阶。2025年一季 度,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1万亿元,同比增长5.9%。制造大省江苏不负期许,踔厉奋发,在"双 链"融合上走在前、打头阵,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上挑大梁、做示范。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比赛开始!"4月25日,无锡市惠山区全民健身中心热闹非凡,1 ...
全国各地发挥计量作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铺路架桥”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19 15:46
浙江省产业计量体系建设 - 浙江省即将发布《浙江省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计量体系建设方案(2025年版)》,聚焦专用测量装备缺乏、关键参数测量方法缺失等问题,提供全产业链、全溯源链、全寿命周期的计量测试服务 [1] - 浙江省计划推出10余个产业计量三年行动计划,覆盖绿色石化、磁性材料、生命健康、数字安防、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 [1] - 浙江省已累计建设无人机等国家和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4个,制定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947项,具有校准测量能力7000余项 [2] - 浙江省建成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电能表实验室和民用"三表"等18个国家型式评价实验室 [2] - 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计量三年行动计划包含筹建国家/省级计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筹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19个方面的任务 [3] 北京市计量创新进展 - 国家石墨烯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自主研发石墨烯相关测量装置和标准样品,助力打造国际竞争力的石墨烯材料产业体系 [4] - 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承担多项国家和市场监管总局科技项目,拓展计量校准能力22项 [4] - 北京市高质量建设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汽车自动驾驶),实现自动化数据资产盘点和实时安全监测 [4] - 北京市20个案例获评计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国优秀案例、典型案例,数量居全国之首 [4] - 北京市持续开展"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等活动,共帮扶中小企业5006家,开展计量培训7852人次 [5] 安徽省产业计量发展 - 安徽省聚焦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三样"产业,规划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中心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 [6] - 安徽省投入5500万元用于基础建设和提升能力,正在申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4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先进测量实验室 [6] - 安徽省在全国产业计量"揭榜挂帅"活动中计量供需对接33项,位居全国第二 [7] - 安徽省各产业计量中心突破产业关键计量技术28项,研发产业专用测量设备32台/套 [8] - 安徽省梳理摸排产业计量需求661个,已解决526个,解决率79.6% [8] 内蒙古碳计量体系建设 - 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正在开展国产碳排放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与核算法比对研究 [10] - 该中心首次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撑碳交易数据质量提升的NQI协同创新及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通过立项 [10] - 中心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6项,牵头地方标准43项、团体标准8项,发布全国首个省级《零碳产业园区计量评价规范》 [11] - 中心建成"碳达峰碳中和在线监测系统",初步实现部分行业碳排放数据的高效整合与精准监测 [11] 陕西省航空产业计量 - 中航西飞开展大尺寸部件多系统组网测量及校准技术研究,解决飞机装配过程中大部件的高精度测量问题 [14] - 研究建立了大尺寸测长标准系统、数据融合标准器组和高精度控制场等标准装置 [15] - 开发了相关测量规划系统及应用程序,实现多系统组网测量路径规划等自动化功能 [15] - 该技术成功入选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计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 [15]
未知机构:【研选】出口链有望得到修复,抢出口和转出口效应使得终端需求依然旺盛,分析师看好相关公司直接受益;全球领先的海风海工龙头,出海订单持续兑现,成长空间可期-20250516
未知机构· 2025-05-16 09: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出口链、轻工板块、海风海工行业 - **公司**:致欧科技、共创草坪、大金重工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出口链行业 - **核心观点**:出口链有望修复,相关公司将直接受益,是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的子板块 [1][6][7] - **论据**:抢出口和转出口效应使终端需求旺盛,此前压制轻工板块对美出口占比较大公司的因素逐步解除,估值有望修复;2025年在关税不确定背景下,龙头公司加快海外供应链建设,中长期优势明显 [6][7] 大金重工公司 - **核心观点**:作为全球领先的海风海工龙头,出海订单持续兑现,成长空间可期 [1][5] - **论据**: - 公司获得欧洲某海上风电场单桩基础制造、供应和运输合同,金额约10亿元,客户为全球领先能源企业新客户,预计2027年开始交付 [5] - 欧洲海风核心国持续加码补贴政策,如英国为第七轮差价合约分配设置超5.44亿英镑预算,单GW装机最高获2010万英镑奖励,还设立浮式风电专项子预算;丹麦拟于2025年Q3启动海风拍卖并提供620亿克朗财政支持 [5] - 蓬莱子公司成为全球风电海工基础装备行业首家通过SBTi审核、设定科学碳减排目标的企业,英国CFD合约激励使用通过SBTi审核的供应商,有助于公司份额扩张 [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出口链相关公司风险提示:全球贸易政策、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海运费波动和海外需求不及预期等 [7] - 大金重工投资建议:预计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9.3/12.6/16.4亿元,同增96%/35%/30%,给予2026年20倍PE,对应目标价39.5元 [5] - 大金重工风险提示: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出口订单落地不及预期等 [5]
威海|威海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大众日报· 2025-05-16 09:13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 威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73.47%,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首位 [2] - 威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 - 威海坚持"大抓经济"导向,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 [2] 传统产业升级 - 招商工业威海船厂数字化绿色智能工厂项目开工,是国内首个全流程海船智能工厂 [3] - 威海船厂手持25艘船订单,合同总金额150亿元,生产计划排至2028年 [3] - 威海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8.1亿元,利润1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和19.8% [3] - 威海推动船舶企业提高新船型研发设计能力,打造15大类40多个品种的"威海品牌" [3] - 威海引导纺织服装、轮胎制造、机电装备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 [4] 新兴产业发展 - 光威集团实现国产碳纤维"从无到有",研发15大类全系列型号,多种碳纤维达国际领先水平 [5] - 威海碳纤维产业园引进40多个产业链项目,形成完整产业链 [5] -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9.6亿元 [5] - 威海有4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等 [6] - 威海实施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工程,构建多层次科技创新支持体系 [6] 未来产业布局 - 威高"妙手S"手术机器人是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术机器人 [8] - 山东未来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全产业链自主研发 [8] - 中科融合算力威海分中心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算力支持 [8] - 威海将重点发展无人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未来产业细分领域 [8] - 低空经济板块以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车为核心打造智能制造基地 [8]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516
东吴证券· 2025-05-16 08:01
核心观点 - 5 - 6月是增量政策效果观察期,货币政策宽松视经济数据、市场预期和外部冲击研判而定;我国科创债市场有发展潜力,结构或向成熟海外市场靠拢;华达科技和大金重工有投资价值,分别给予“买入”评级 [1][2][3] 宏观策略 - 2025年1 - 4月新增社融16.34万亿元,同比多增3.61万亿元,4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升至8.7%;金融机构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10.06万亿元,同比少增1300亿元,4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至7.2%;4月末M2同比增速回升至8.0%,M1增速回落0.1%至1.50%,M2 - M1剪刀差扩张至6.50个百分点 [6] - 看淡“贷款淡季”,4月融资环比回落符合季节性规律,政府债券融资是新增社融主力,4月新增社融1.16万亿,同比多增1.22万亿;4月企业和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均处历史低位,需观察二季度贷款增长态势 [6] - 4月银行体系“票据贴现冲量”比例高,消费贷“价格战”降温,向“量价均衡”过渡,中长期贷款增长相对稳健,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或仍是贷款投放主要支撑 [6] - 低基数上M2显著改善,4月M2增速达8.0%,较上月环比提高1.0个百分点,未来M2同比增速或逐步恢复一季度平均增速水平,存款转移将改善M1增速 [7] - 5月7日央行推出“降准降息”等增量政策,5 - 6月是效果观察期,资金利率中枢下行,流动性充裕,未来货币政策宽松视情况而定 [7] 固收金工 - 美国科创债存量余额25731.16亿美元,期限以中长期为主,票面利率平均约4.48%,债项评级以中高为主,发行主体多为高科技产业,市场成熟度领先我国 [8] - 日本科创债存量余额1383.41亿美元,期限以中短期为主,票面利率平均约0.86%,债项评级集中于中高,发行主体行业传统与高科技融合,市场体量约为我国2/3 [9] - 欧洲科创债存量余额10599.11亿美元,期限分布均衡,票面利率平均约4.08%,债项评级以中等为主,发行主体多为优势行业,市场体量约4.5倍于我国 [9] - 欧美科创债整体静态收益水平高于我国约300BP,我国科创债信用利差介于欧美与日本之间;高评级科创债我国与欧美收益差距缩小;我国中短端科创债收益与欧美差距随久期拉长走阔 [11] - 我国科创债市场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市场体量或快速增长,结构向成熟海外市场靠拢,如期限拉长、主体信用资质多元化、高科技企业发债增多 [2][11] 行业 华达科技 - 公司是合资时代汽车冲压龙头,收购江苏恒义切入新能源赛道,新增产品,拓展客户 [3][12] - 汽车冲压件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25年规模达3238亿元,公司建立生产基地,布局一体化压铸赛道,华汽新能源一期量产扩产将带来增量 [13] - 新能源汽车带动电池盒需求增长,江苏恒义是宁德时代供应商,2025年获多项定点,公司拟收购其剩余股权增厚业绩,2024年恒义营收19.96亿元,净利润1.13亿元 [13] - 公司围绕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收到飞行器项目定点通知,与埃夫特合作,小批量供货国际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 [13]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63.82/72.86/85.99亿元,归母净利润4.70/5.84/7.33亿元,EPS分别为1.02/1.27/1.59元/股,当前市值对应PE为34/27/2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13] 大金重工 - 公司签订欧洲海上风电场单桩基础合同,金额约10亿元,预计27年开始交付 [5][14] - 英国为第七轮差价合约分配设超5.44亿英镑预算,单GW装机最高获2010万英镑奖励,设浮式风电专项子预算;丹麦拟于25Q3启动海风拍卖,提供620亿克朗财政支持 [5][14] - 蓬莱子公司通过SBTi审核,英国CFD合约激励使用其产品可获额外奖励,助力公司份额扩张 [5][14]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9.3/12.6/16.4亿元,同增96%/35%/30%,对应PE为19.5/14.4/11.1x,给予26年20x估值,对应目标价39.5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14]
中集集团(000039) - 000039中集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22:04
公司业务情况 - 2024 年海工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8%至 166 亿元,净盈利 2.24 亿元;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 63 亿美元,油气业务占比三分之二 [3] - 中美关税共识或带来“抢出口”机遇,利于消化集装箱行业库存和获取短期订单,但面临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3] - 2025 年第一季度中集安瑞科收入同比增长 24.2%至 57.65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清洁能源分部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33.4%至 43.42 亿元,水上清洁能源业务收入 13.06 亿元,同比猛增 80.0%;化工环境分部收入 5.70 亿元,同比增长 1.4%;液态食品分部收入同比增长 4.3%至 8.53 亿元;截至一季度末手持订单达 283 亿元 [3][4] - 中集安瑞科湛江 5 万吨级绿色甲醇工程预计今年四季度投产,二期 20 万吨级项目同步推进;IMO 净零框架 2027 年生效将对绿色甲醇应用有积极影响,公司已取得市场对接实质性进展 [5] - 模块化建筑业务有施工效率高、成本有竞争优势等优势,但受金融配套、工会抵触、成本及政策支持力度等因素制约;受益于住房短缺、基建升级和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机遇,中集品牌在该领域有全球领先影响力 [6][7] 公司发展战略 - 未来围绕聚力高质量发展、构建增长新动能两大核心战略展开,推进资产结构优化,聚焦核心产业,在新兴战略领域完成前瞻布局,更注重盈利水平与发展质量 [7] 公司债务管理 - 截至 2024 年末,集团将美元币种债务全部置换为境内人民币、离岸人民币或港币债务,综合债务成本明显下降;2024 年年末有息负债规模从年中 460 余亿元压降至 390 亿元;今年将采取积极资产负债管理措施,协同管控债务规模与结构,改善整体债务成本 [8]
珠海海洋经济突破千亿大关,耕海牧渔打造“蓝色粮仓”
搜狐财经· 2025-05-15 17:45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珠海海洋生产总值达千亿元,占全市GDP的22.3%,贡献率26.4%,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 [1] - 海洋经济呈现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占比分别为2.4%、40.4%和57.2% [1] - 珠海围绕"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目标,推进海洋管理改革、空间布局优化及新质生产力培育 [1] 细分产业数据 渔业养殖 - 2024年海域养殖产量4.97万吨,同比增长97% [1] - 2025年一季度水产品总产量10.22万吨,同比增长6.4%,增速居全省前3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海水养殖水体规模达116.5万立方米 [1] 滨海旅游 - 2024年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19.2%),旅游收入640亿元(+21.4%),横琴长隆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 - 2025年"五一"期间海岛旅游数据创历史新高 [2] 其他海洋产业 - 海洋交通运输业:2024年珠海港货物吞吐量1.26亿吨(+5.7%) [2] - 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业:2024年规上企业产值163亿元(+4.1%) [2] - 海洋新能源:2024年海上风电发电量13.6亿度(+18.3%) [2] 区域发展动态 - 香洲区:推进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入驻企业包括朗诚科技等"小巨人"企业 [3] - 金湾区:谋划2.7万亩海域养殖及悦禾海洋综合体等项目 [3] - 斗门区:发展河口渔业经济,"斗门鳗鱼""斗门笋壳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3] - 高新区:南方海洋实验室(珠海)科研任务稳步推进 [3] - 万山区:渔业产值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长 [3] - 经开区:聚焦临港石化和海工装备制造产业 [3] 金融与政策支持 - 珠海挂牌珠三角首家海洋支行,2024年涉海企业贷款金额665.62亿元(+4.96%) [3] - 2025年一季度涉海企业贷款投放超200亿元 [3] - 推广"标准海供应"模式,2024-2025Q1获批用海项目48宗,面积4142.69公顷 [4] 战略规划与平台建设 - 珠海提出"12345"海洋工作思路,推动陆海联动及"三链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 [4][5] - 依托南方海洋实验室、国家海洋试验场等4大平台发展新质生产力 [4][5] - 目标打造产业海洋、科技海洋、丰收海洋、美丽海洋、平安海洋 [5]
机械行业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总结:经营整体稳健,积极关注人形机器人等成长板块
国信证券· 2025-05-14 19: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聚焦优质龙头的结构性成长机会,国内产业升级、自主可控,海外加速发展,高端装备自主可控、产业升级大势所趋、出口发展由点到面 [15] - 基于商业模式和业务特性将机械公司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专用/通用设备、下游产品型、服务型公司,分别关注其阿尔法或贝塔属性及对应机会 [19][20] - 看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龙头公司,从需求侧和供给侧给出长期投资主线方向 [23] 各部分总结 重点组合&5 月投资观点 - 重点组合包括华测检测等多家公司,5 月金股推荐龙溪股份等 [23] - 需求侧关注新兴成长细分行业和具备全球竞争力、出口加速的细分行业龙头 [23] - 供给侧关注受益存量更新或逆周期调节的细分行业、具备持续提份额能力的细分行业龙头、进口替代空间大的细分行业 [23] 2024 年年报及 2025 年一季报总结 - 2024 年行业整体收入略有增长,归母净利润下降,单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不同表现;2025 年一季度收入业绩实现较好增长 [29][30] - 2024 年毛利率和净利率下滑,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下滑、净利率增长 [31] 需求复苏延续,经营持续改善 - 将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划分为 19 个子板块 [35] - 2024 年轨交装备、工程机械及船舶海工营收规模前三,船舶海工营收增量第一;工程机械、轨交装备、使用类设备归母净利润规模前三,船舶海工、工程机械、半导体装备归母净利润增量前三 [37] - 2024 年半导体装备、船舶海工、使用类设备营收增速较高,船舶海工、使用类设备、半导体装备营收增长加速,部分板块营收增速放缓 [39] - 2024 年船舶海工、油气装备、半导体装备、工程机械归母净利润增速较好,部分板块利润增速下滑 [43] - 2024 年行业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部分子行业毛利率和净利率有不同变化 [45][49] - 2024 年行业经营效率略有提升,使用类设备等板块存货周转率改善,部分子行业下降;船舶海工等板块应收账款周转率上升,部分板块降幅明显 [50][54] - 2024 年行业现金创造能力提升,半导体装备等板块经营性现金流占营收比重提升显著 [55] 轨交装备/半导体装备/风电装备等专用装备景气向好 - 依据营收增长速度和盈利能力将子板块分为景气较好、一般和较差三类,2024 年船舶海工、半导体装备等表现较好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