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

搜索文档
热点观察 | 90天修复期外贸一线观察:开拓非美市场、加速布局海外仓 企业主动破局 外贸订单“回归”
广州日报· 2025-05-26 03:04
中美贸易窗口期影响 - 中美外贸进入90天窗口期后,中国至美国的海运订单量一周内增长275% [12][13] - 美国和中国互降关税后,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 [2] - 广州、东莞、青岛、上海等外贸大市港口重新繁忙 [2] 企业应对策略 - 广州万宝集团冰箱有限公司在6月1日前将完成北美方向43个货柜的发货 [3] - 公司调整生产排期应对"紧急订单",并解决海运"一舱难求"问题 [3] - 万宝集团对美出口占比从50%以上降至目前非美市场占比过半,预计今年超60% [4] - 公司出口订单平均价格提升10%~20% [4] 行业转型与创新 - 中国假发占据全球80%市场份额,广东依托产业链和物流网络成为关键枢纽 [5] - 发制品企业开发中东等新市场需求产品,并通过跨境电商试水欧洲市场 [6] - 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开发抗菌防脱假发、AI定制化等高附加值产品 [7] - 跨境电商迎来"品质革命",企业加速布局海外仓模式提高运营效率 [6] 政府支持措施 - 广州市出台政策支持跨境电商,包括建设线上专区、推动"跨境电商+直播"等新模式 [8] - 对头部企业"一企一策"精准扶持,鼓励建设独立站和品牌运营中心 [8] - 组织企业参与广交会、数字贸易博览会拓展海外市场 [8] 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商务部"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促成超167亿元采购意向 [9] - 华润万家开通内销"直通车",470余款外贸商品在全国31城上架 [9] - 永辉超市推出15天极速上架等措施,助力金枪鱼加工企业打开国内市场 [9] - 美亚厨具通过"外贸转内销服务专班"在4天内将滞销产品上架,价格相当于专柜四折 [9][10] 行业整体表现 - 广州市1~4月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002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超全国15.2个百分点 [11] - 外贸行业实现连续11个月单月正增长 [11] - 八家船运公司针对亚洲到美国航线宣布GRI计划,增幅最高达3000美元/FEU [13]
日内瓦中美联合声明点评:加征关税缓和,关注纺织制造板块修复
长江证券· 2025-05-23 12: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关税压制下优质制造企业或存低位布局机会,建议关注相关超跌标的;长期仍利好格局优、利润厚的优质龙头 [2][7][37] - 建议重点关注白马龙头公司华利集团、伟星股份、申洲国际,关注强安全边际标的健盛集团、鲁泰 A,高弹α标的浙江自然、开润股份、兴业科技等公司 [2][7][37] 复盘:本轮中美关税政策如何演变 5月12日前美国对中国连续上调进口关税税率 - 特朗普上任后多次宣称加征关税,今年3月初对中国加征20%关税,4月2日宣布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实施系统性关税调整,对中国加征34%税率,东南亚部分国家也被加征不同税率,且关税体系分阶段生效 [17] - 4月9日宣布在之前关税基础上加征50%额外关税,4月11日发布声明加征125%关税,叠加之前的20%,税率达145% [17] 5月12日中国出口美国关税缓和政策落地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中,美国对中出美商品90天内暂停实施4月2日加征的24%关税,保留10%关税,取消4月8日与4月9日加征的关税叠加先前的20%关税,目前加征关税税率降至30% [5][18] 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对纺织制造板块影响 - 第一阶段(4月2日 - 4月10日):关税税率提升下制造板块大幅下跌。4月2日宣布对所有国家征10%基准关税,4月5日生效,对贸易逆差大的国家征更高对等关税。因纺企海外产能覆盖,对中加征影响不大,短期影响为东南亚被加征后纺企订单和盈利受损,4月2日 - 4月10日纺织制造板块(长江二级行业指数)跌幅达9%,对美敞口高的公司跌幅更深 [6][22][25] - 第二阶段(4月10日 - 5月12日):贸易摩擦边际缓和,出口链情绪好转。4月10日宣布对未报复国家暂停部分关税90天,互惠关税降至10%。东南亚各国暂缓期内仅征10%基准关税,减轻纺企利润受损程度,释放积极信号,关税加征预期改善,4月10日 - 5月12日制造板块股价显著回弹,涨幅达18%(长江二级行业指数) [7][30] - 当前(5月12日之后):美对中关税缓和超预期,关注制造板块修复。5月12日加征关税降至30%,整体上全球经济衰退预期缓和,东南亚加征关税预期改善,利好板块出口链情绪;公司方面,直接利好浙江自然,间接利好鲁泰 A、新澳股份、伟星股份等;长期仍利好不可替代性强、产业链地位高、利润率厚的稀缺龙头 [7][32][34] 投资:加征关税缓和,关注长期优质龙头 - 短期关税压制下优质制造企业或存低位布局机会,建议关注相关超跌标的;长期利好格局优、利润厚的优质龙头 [2][7][37] - 建议重点关注白马龙头公司华利集团、伟星股份、申洲国际,关注强安全边际标的健盛集团、鲁泰 A,高弹α标的浙江自然、开润股份、兴业科技等公司 [2][7][37]
看到中国胜利,印度也对美国揭竿而起!
搜狐财经· 2025-05-22 07:11
印度对美关税政策转变 - 印度拟对美国农产品、电子产品等实施对等关税,并可能暂停执行《美印贸易便利化协定》[3] - 印度报复措施可能导致美印双边贸易额半年内缩水12%,影响美国中西部农场主的大豆、棉花出口[5] - 印度政策转向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巴西、土耳其等国已开始商讨联合反制方案[7] 美国钢铝关税对印度影响 - 美国25%的钢铝关税将使印度76亿美元的出口商品面临19.1亿美元的关税负担[3] - 印度汽车零部件、纺织品等支柱产业受美国钢铝关税影响首当其冲[3] 印度政策转向背景 - 印度曾主动将汽车、摩托车等商品的关税差从13%压缩至3.8%,试图换取钢铝关税豁免[3] - 中国在贸易战中通过关税反制使美国加征关税从25%降至7.5%,为印度提供范本[4] - 印度智囊机构认为中国案例证明坚定立场能赢得谈判筹码[5] 行业影响 - 印度报复清单将直接影响美国农产品和电子行业[3] - 美国钢铝关税主要冲击印度汽车零部件和纺织行业[3]
广东广州锚定市场所需做好产销对接 一个服务专班,不到4天让外贸优品上架(经济聚焦·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人民日报· 2025-05-14 06:00
外贸转内销服务专班 - 广百股份成立外贸转内销服务专班,帮助外贸企业美亚厨具集团快速上架商品,从沟通对接到完成上架仅用不到4天[2] - 服务专班由采购、运营、门店骨干组成,将常规流程压缩60%,通过线上绿色通道和现场验货等方式提高效率[2] - 专班针对中外消费习惯差异制定解决方案,如将锅具从套装改为单件销售,并选择人流量大的二楼展区进行展示[2] 外贸企业内销情况 - 美亚厨具集团70%产品销往美国,日产能达10万只锅具,通过广百专班快速对接缓解订单减少压力[2] - 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出口美国,通过政府平台与企业专班拓展内销市场,与华润万家达成合作意向[3] - 华润万家已对接近200家外贸企业,基于购物数据分析进行区域化选品,如长三角引入竹制厨具、珠三角侧重小家电[3] 政府支持措施 - 广州市商务局推出外贸优品"五进"活动(进直播间、社区、商圈、专业市场、展会),组织电商平台开通内销绿色通道[3] - 实施千亿采购扶持计划,线上线下联动拓展市场空间,指导零售企业与产业带、外贸企业对接交流[3] - 广东省政府主办"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为外贸企业搭建内销平台[3]
未知机构:谈判核心条款与进展1关税调整美方提案计-20250512
未知机构· 2025-05-12 09:55
纪要涉及的行业 消费电子、医疗物资、稀土、半导体、AI等高科技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关税调整**:美方计划将对中国商品平均关税从145%降至50%-60%,部分民生商品或降至25%;中方承诺同步调整125%反制关税,要求美方先纠正单边关税错误并基于“对等原则”调整;首批降税措施或于5月12日后生效,优先涉及消费电子、医疗物资等关键商品[1] - **供应链与关键商品豁免**:双方讨论为医疗物资、稀土等关键商品提供临时豁免以缓解短期供应压力;美方要求中方放宽稀土出口限制,中方未松口并强化稀土走私打击[1][2] - **技术管制与产业政策**:半导体、AI等高科技领域管制仍为僵局,美方坚持对华技术出口限制,中方要求解除制裁并承认“中国制造2025”战略合理性;双方同意建立技术交流工作组推进后续协商[2] - **对话机制建设**:双方同意建立常态化经贸磋商机制,明确牵头人及定期会晤安排,计划于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公布细节[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
海关总署: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
快讯· 2025-05-09 11:10
机电产品出口 - 前4个月机电产品出口5.04万亿元 同比增长9.5% 占出口总值60.1% [1] -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出口4587.1亿元 增长5.6% [1] - 集成电路出口4051.5亿元 增长14.7% [1] - 汽车出口2649.8亿元 增长4% [1]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 前4个月劳密产品出口1.3万亿元 同比下降1.6% 占出口总值15.4% [1] - 纺织品出口3291.7亿元 增长4.9% [1] 农产品出口 - 前4个月农产品出口2355.7亿元 增长6.1% [1]
特朗普关税大棒下,英印两国“抱团取暖”:签署历史性自贸协定
金十数据· 2025-05-06 23:09
协议概述 - 英国和印度达成"里程碑式"自由贸易协定 旨在加强世界第五大和第六大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 [1] - 预计从长远来看将提振英国经济48亿英镑 双边贸易增加255亿英镑 [2] - 协议谈判历时三年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全球关税后加速推进 [1] 关税调整 - 印度将威士忌和杜松子酒关税从150%降至75% 第10年降至40% [2] - 汽车关税从逾100%降至10% 但受制于配额 [2] - 英国确保对印度出口商品较低关税 包括威士忌、杜松子酒和汽车 [1] - 印度在协议生效时每年削减价值逾4亿英镑关税 10年后升至约9亿英镑 [2] 行业影响 - 2023年印度是苏格兰威士忌按体积计算第二大出口市场 协议被威士忌协会称为"里程碑式时刻" [4] - 削减印度产品关税将为英国消费者提供更便宜价格和更多选择 包括服装、鞋类和对虾等食品 [2] - 印度对乳制品维持关税 英国对部分农产品如精米维持限制 [4] 协议意义 - 该协议可能是英国脱欧以来签署的最重要新协议之一 继与澳大利亚和日本达成协议后 [2] - 对印度而言 可能是莫迪政府下签署的最重要协议之一 过去十年已与阿联酋、澳大利亚等签署自贸协定 [2] - 咨询公司认为成为首批与印度达成自贸协议国家之一对英国是胜利 但效益需随时间显现 [4] 未包含内容 - 协议未包含法律服务 被律师公会称为"错失的机会" [3] - 协议不涉及英国签证系统或移民战略变化 [3] - 印度公司可在短期转移框架下派遣专业员工到英国 期间无需缴纳国民保险供款 [3]
招商宏观:美国下游或仍有“抢进口”需求 库存周期切换进程或将加速
智通财经网· 2025-05-04 10:42
美国库存周期总体趋势 - 2025年2月美国库存总额同比增速2.45%,销售总额同比增速3.45%,显示库存周期仍处于被动补库阶段 [2][3] - 一季度美国净进口折年数较去年全年增加3592.6亿美元,其中1297.1亿美元转化为库存,"抢进口"是支撑被动补库的核心因素 [1][2][3] - 随着90天进口豁免期接近尾声,美国库存周期大概率向主动去库阶段切换 [1][3] 行业库存周期分化特征 - 14个大类行业中8个处于被动补库,包括上游化学制品、建筑材料,中游电气设备家电及组件、运输,下游家庭耐用消费品、纺织品服装等 [1][4] - 上游行业分化显著:石油天然气、金属采矿已进入主动去库,化学制品和建筑材料仍被动补库 [5][6][7][8] - 中游纸类林业产品持续主动补库,电气设备和运输被动补库,机械制造处于被动去库 [9][10] - 下游多数行业被动补库周期延长,但汽车、技术硬件已转向主动去库 [11] 重点行业库存历史分位数 - 2月全行业库存同比历史分位数30.5%,建筑材料(71.5%)、汽车零部件(67.8%)、纸类林业产品(53.8%)处于高位 [4] - 建筑材料库存分位数71.5%,显示其被动补库压力显著高于其他行业 [4][7] - 汽车零部件库存分位数67.8%,但该行业已从被动补库转入主动去库阶段 [4][11] 细分行业周期切换时点 - 上游石油天然气自2024年6月进入主动去库,金属采矿2024年11月切换至主动去库 [5][8] - 中游电气设备2024年12月由主动补库转入被动补库,运输自2023年9月起持续被动补库 [9][10] - 下游汽车零部件2024年12月启动主动去库,技术硬件2024年11月结束被动补库 [11]
“一动一静”看外贸破局之道
经济日报· 2025-05-02 06:04
美国关税影响下的中国外贸企业表现 - 美国消费者对中国电商平台需求激增,多个APP下载量节节攀升,甚至出现"反向代购"热潮 [1] - 中国外贸企业表现淡定,依靠快速反应能力和韧性维持业务,"靠能力,客户离不了"成为普遍态度 [1] - 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5246亿美元商品,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较大,涉及大量就业和中小企业 [1] 外贸企业应对策略 - 采取多元化措施包括与客户协商分担成本、拓展新市场、"出口转内销"和重新布局供应链 [2] - 重视外贸多元化布局和提升企业不可替代性是共通策略 [2] -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成为重要策略,强调产品出口与供应链出海双轨并行 [2] 全球市场布局分析 - 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增长快但规模有限,北美仍是最大市场 [2] - 欧盟、日韩等成熟市场仍有潜力,RCEP区域政策红利充足 [2] - 分散布局全球市场有助于提升经营灵活度和构建风险缓冲带 [2] 国内市场战略转型 - 14亿人口的国内市场成为外贸企业"大后方","出口转内销"战略必要性增强 [3] - 短期需通过多渠道去库存稳现金流,长期需立足产品本土化和品牌建设 [3] - 需完成从生产到营销逻辑的变革,解决"水土不服"问题 [3] 核心竞争力构建 - 供应链优势和产业集群效应成为中国企业"以不变应万变"的重要筹码 [3] - 成本优势是基础,但过硬品质与技术创新才是根本竞争力 [4] - 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和全链条效率 [4] 企业转型升级机遇 - 美国关税政策促使企业积累丰富应对经验 [4] - 危机中孕育新机,可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和筑牢风险防线 [4] - 在不确定性中,提升自身实力成为最大确定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