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搜索文档
红利港股ETF(159331)盘中飘红,高股息防御属性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3:35
港股通高股息板块配置价值 - 港股通高股息板块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备防御性配置价值 [1] - 尤其看好传媒行业中的垂直细分领域龙头 [1] - 高股息标的在行业景气度分化背景下盈利稳定性和分红优势凸显吸引力 [1] 红利港股ETF产品特性 - 红利港股ETF(159331)跟踪港股通高股息指数(930914) [1] - 指数从符合港股通资格的证券中筛选股息收益率较高的成分股 [1] - 重点覆盖金融、地产等价值型行业 [1] 替代投资渠道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发起联接A(022274)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同时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发起联接C(022275) [1]
最后一天,不及时操作,损失或超30%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13:13
飞鹿转债提前赎回事件 - 8月5日为飞鹿转债最后一个交易日 证券简称变更为"Z鹿转债" 当日收市后停止交易 [1][4] - 8月8日为最后转股日 未转股债券将按100.55元/张强制赎回 与二级市场价格151.94元/张相比潜在损失达33.82% [1][5] - 截至8月5日上午 飞鹿转债未转股比例为31% 转债余额为0.54亿元 [5][6] - 转股需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 不符合适当性管理要求的持有人无法转股 [8] 可转债市场动态 - 近期多只可转债面临赎回 包括永安转债(8月6日)、联得转债(8月6日)、齐鲁转债(8月8日)、楚江转债(8月8日) [9][10] - 按8月4日收盘价计算 上述转债若不及时操作潜在损失分别为33.83%、22.76%、17.10%、32.17% [10] - 齐鲁转债为年内第五只被提前赎回的银行可转债 此前杭银转债、成银转债、苏行转债、南银转债已完成赎回 [11] 银行可转债特点 - 银行股价上涨触发强赎条件 促使可转债转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1] - 转股后银行可减少利息支出 降低财务成本 增强扩张能力 [11] - 投资者可选择在最后交易日前卖出(T+0)或转股(转股后T+1交易) [11]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涨0.27%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领涨大盘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12:07
智通财经APP获悉,港股恒生指数涨0.27%,涨66点,报24799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33%。港股早盘成 交1124亿港元。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大涨超2%。指数成份股中,亚盛医药B(06855)涨超8%;康诺亚-B(02162)涨 7%;信达生物涨5%。 钢铁股涨幅居前,上半年钢铁行业盈利大幅增长,机构称长期看产能治理仍是主线。马鞍山钢铁股份 (00323)超涨10%;鞍钢股份(00347)涨5%。 心动公司(02400)盈喜后大涨24%,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215%。 华虹半导体(01347)再涨超6%,北美客户PMIC需求高增带动业绩,新资产收购预计一年内完成。 正乾金融控股(01152)复牌飙升逾300%,午盘收涨224%。向债权人发行可换股债偿还债务。 东方甄选(01797)涨超15%,近一个月股价实现翻倍,机构建议关注公司向产品驱动的转型。 中船防务(00317)再涨超6%,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方案获批,公司未来有望参与整合。 蓝思科技(06613)涨超4%,超额配股权获悉数行使,昨日起正式进入港股通名单。 东软睿新集团(09616)盈警后跌超15%,预计中期股东应占利润下降约20%-3 ...
午评:沪指震荡走强涨0.53% PEEK材料概念股集体爆发
新华财经· 2025-08-05 12:04
华泰证券:看好价值重估逻辑下的商业地产板块:头部运营商购物中心资产均超越账面投资性房地产公 允价值,而更为关键的是,C-REITs通道使得这一价值的实现路径更为通畅,流动性增厚使得这一估值 更具有参考意义。在商业地产着重布局的开发类企业以及具备运营管理溢价的物管标的都面临发展机 遇。 中信证券:展望2025年下半年,建议把握新一轮创新落地周期。AI主线创新继续,带动产业链上下游 落地提速,景气创新方向频出,驱动行业加速成长。综合梳理两大投资方向:(1)AI产业链:重点布 局"AI主线",看好AI应用及算力板块机遇;(2)景气创新:建议关注信创、金融科技创新、特种IT等 结构性创新机遇。 新华财经北京8月5日电 (胡晨曦)A股三大指数8月5日涨跌不一,沪指早盘震荡走强,再度站上3600 点;创业板指则高开回落,小幅收跌。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0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849亿。盘面 上,PEEK材料概念股集体爆发,中欣氟材涨停封板,新瀚新材、华密新材、南京聚隆涨超10%;兵装 重组概念冲高震荡,长城军工涨停;光刻机板块走高, 张江高科触及涨停;下跌方面,医药板块集体 调整,奇正藏药跌停,昂利康、南新制药跌超9% ...
创新产品服务 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8-05 10:35
人工智能产业融资需求与挑战 - 人工智能产业催生巨大融资需求 金融支持从资金供给迈向生态共建与价值共创 [1] - 人工智能企业存在"高科技、难识别"特点 专业技术壁垒高 盈利模式与传统企业不同 金融机构难以区分"伪科技"与"硬科技" [1] - 产业链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 企业差异较大 [1] 区域发展现状与融资覆盖 - 安徽省集聚人工智能规上企业894家 产业链关联企业1.2万家 [2] - 城市云数据获得中国银行组合授信方案 通过"中银科创算力贷"支持算力融资需求 [2] - 金融服务存在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足问题 缺乏差异化特色化服务 [2] 金融支持政策与措施 - 合肥市推出人工智能产业金融试点 《人工智能产业金融试点工作方案》等政策明确"投、贷、担、保、补"全要素服务路径 [3] - 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承诺2025-2029年为全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提供不少于1500亿元专项金融支持 其中合肥市不少于1000亿元 [3] - 组建金融服务团 为产业链提供"总对总"金融服务 突破单一机构局限 [3] 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 -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发布《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金融行动方案》 计划5年内为全产业链提供不少于1000亿元综合金融服务 [4] - 深度对接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核心赛道 聚焦算力供给、算法研发、数据要素等关键环节 [4] - AI企业面临"三难"困境:无固定资产抵押难、技术估值难、风险控制难 [4] - 需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授信额度和灵活贷款期限 [5] 科技创新债券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推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 扩大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 [7] - 深圳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总规模超200亿元 截至2025年7月15日发行14只债券规模合计207.5亿元 [7] -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财政局探索"种子基金+种子贷" 已助力153家早期科技企业获贷1.3亿元 [7] 银行实践与生态建设 -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参与8家企业科创债承销 支持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及民营企业等多元化主体 [8] - 通过科创债引导资金流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 [8] - 银行发行科创债可带来更充足信贷资金 提高融资可得性并降低融资成本 缓解科创企业轻资产、长周期融资难题 [8] - 强化"债市融资—股权投资—科技孵化"链式支持 增强科创生态韧性 [8]
洞见 | 申万宏源杨成长:综合价值管理赋能上市公司形成四大合力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8-05 09:59
上市公司综合价值管理核心观点 - 上市公司是多元投资者共同拥有的资产,需将各类投资者的分歧转化为协同发展合力[9][10] - 综合价值管理需统筹金融投资人、产业投资人和社会投资人的差异化诉求,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9][16] - 通过四大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小股东协同、技术创新协同、风险分担协同、长短期价值平衡协同[9][18][23][27][32] 股权结构社会化趋势 - A股法人持股比例从2018年50.7%降至2024年42.0%,个人投资者和专业机构持股占比提升[11] - 前十大股东持股中位数从2018年63.9%降至2024年57.0%,中小股东话语权增强[11] - 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依赖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人跨越"死亡之谷"[12] 行业属性与发展阶段差异 - 周期/消费板块注重金融价值(现金流、ROE),科技板块注重产业价值(技术壁垒、产业链位置)[14] - 初创期企业聚焦技术突破,成熟期企业平衡投资回报与社会责任,衰退期企业需战略转型[15] - 2024年A股ESG报告披露率超45%,反映多元价值评价影响增强[12][13] 大小股东协同机制 - 2亿自然人持有A股30%流通市值,偏好短期收益,与产业资本长期导向存在冲突[20] - 优化利润分配方案:产能利用率>90%时追加投资,研发需求低时提高分红比例[22] - 引入表决权征集、大股东回避等机制保障小股东话语权[22] 产业投资人与技术创新 - 产业投资人关注颠覆性技术(如量子计算),企业家更注重经营稳定性[24] - 建立联合技术决策流程,共享研发资源,探索合资公司等合作模式[26] - 过去几年元宇宙等概念跟风导致股价大起大落,损害投资人信心[25] 风险分担机制 - 2024年A股对赌协议纠纷超400起,强制上市时间表导致业绩变脸[28] - 吸引社保、保险等"耐心资本",优化投资者期限结构[30] - 采用股权、债权及衍生品工具分散风险至不同偏好投资者群体[30] 社会价值平衡 - 环保投入压缩虽短期获利但损害长期社会价值[33] - 生物医药公司可开发低成本疫苗开拓新兴市场,新能源企业定制化服务助力生态平衡[34] - 企业家形象直接影响市值,如扎克伯格2022年因元宇宙质疑股价跌65%,2023年AI战略反弹180%[35]
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行业“反内卷”在行动
搜狐财经· 2025-08-05 09:51
中国商报(记者 陈文丽 文/图)自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 出"以来,汽车、水泥、电池等行业相继举行座谈会、发布倡议,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对整 治"内卷式"竞争作出重点部署。市场机构普遍认为,"反内卷"将成为下半年各行业重要议题。 低价竞争在短期内有助于提升客流与营收,但一味降价会带来利润下降、食品安全等问题。目前,已有一些餐饮企业率先转变竞争策略,将重心从价格转向 质量与体验升级。图为北京一家餐厅使用新鲜食材现场制作美食。 "'内卷式'竞争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大顽疾。"专家表示,"内卷式"竞争看似能让消费者从低价中受益,但就长远来看会带来很多问题,如激烈 的价格战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削弱了其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等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能力;低价竞争破坏了行业生态,使得坚持品质与创新的 企业因成本较高处于劣势,市场竞争中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不利于行业整体创新与发展。 低价无序竞争引关注 近期,我国一些产业领域"内卷式"竞争问题比较突出,引发社会 ...
全力打造“放心消费在辽宁”品牌
辽宁日报· 2025-08-05 09:06
实施消费供给提质行动,培育消费品工业特色镇,实施消费以旧换新及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推行服 务消费合同示范文本,健全农村电商寄递服务体系,聚焦扩大优质供给,推动消费升级。 实施消费环境引领行动,构建异地异店退换货机制,深化"三省一区"执法协作,支持沈阳、大连创 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优化入境旅游供给,用足用好过境免签政策,突出创新示范和国际合作。 实施消费秩序优化行动,建立各级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实施食品安全"十大提升工 程",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监测,加强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规范市场秩 序,保障消费安全。 目前,我省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引导经营者参与实施"无忧退""线上解""就近诉",持续优化消费环 境。"无忧退"即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服务,全省已有3353家实体店承诺实施无理由退货服务,并在中消 协"消费查"平台公示。"线上解"即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截至6月底,全省已发展2014家单位。"就近 诉"服务是指紧贴消费场景设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截至目前,全省已设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630 家。 从今年起,我省开启为期三年的消费环境提升工程,打造"放心消费在辽宁"品牌。 ...
机构风向标 | 泰嘉股份(002843)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7家
新浪财经· 2025-08-05 09:03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4日共有7家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A股股份 合计持股量达1.31亿股 占总股本比例52.13%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长沙正元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邦中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供给改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黑水磐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黑水磐石-泰业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易方达益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 - 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上升2.06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季度新披露1只公募基金产品为易方达供给改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