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碳
icon
搜索文档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天目先导将做主题演讲
高工锂电· 2025-07-04 19:41
倒计时4天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 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英联复合集流体 会议时间: 2025年7月8日-9日 会议地点: 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崃岭大道299号) 文末扫码报名 7 月 8-9 日 , 2025 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将在 四川邛崃 ·羊安新城会议中心 举行。 天 目先导 将出席,并 对外披露其在固态电解质 、 硅基负极等高能量密度电池材料领域的最新研发 进展。 为配合技术落地,天目先导正在河南省许昌市大规模布局。 2025 年 3 月,其在许昌襄城县的锂 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研发实验室项目已通过环评,规划研发产能为 200 吨 / 年。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在当地建设的生产基地。该基地被称为天目先导当前全国最大的新型硅碳生产中 心 ,规划总产能为年产 6 万吨,总投资 7.2 亿元。 项目一期 1 万吨产能的厂房已基本建成并进入试生产。据预计,该项目 2025 年可实现 600 至 1000 吨的产能,对应产值约 3 亿至 5 亿元。 供应链的本土化整合是该基地的一大特点。 项目 ...
倒计时11天!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议程更新
高工锂电· 2025-06-27 20:44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全球锂电池产能需求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TWh 锂电新材料市场持续增长 [5] - 锂电新材料产业化进入高速通道 全场景电动化新周期推动新电池与新材料产业化同频共振 [5] - 快充等高性能电池市场加速渗透 磷酸锰铁锂 富锂锰基 硅基负极 硬碳负极 LiFSI 复合集流体等新材料产业化应用提速 [5] 技术创新与研发方向 - AI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突破核心引擎 宁德时代 国轩高科 欣旺达 亿纬锂能等企业将AI融入材料研发 电池生产和管理全生命周期 [5] - 基于AI调度算法 实时仿真及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正在融入电池 材料 设备等新能源产业链细分领域 [5]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入材料降本关键周期 硫化物固态电池成本在3 7-6 5元/wh 聚合物复合电解质成本约2-3 5元/wh [7] 材料与设备创新 - 材料设备企业创新聚焦三大方向 材料加工精度提升 固态电池专用设备开发 全流程自动化升级 [5] - 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破局成为重要议题 [9] - 新一代负极材料量产进展 富锂锰基材料产业化 钠电核心材料规模化与降本路径等技术方向被重点讨论 [10] 会议核心议题 - 开幕式聚焦多元需求共振下电池材料变局 涵盖全场景大需求新格局 新材料应用驱动电池迭代升级等主题 [9] - 专场一讨论新材料应用蓝海 包括锂电池新材料应用与产业化研判 广义新能源与新材料协同发展趋势等 [10] - 专场二探讨新材料创新路径与零碳智造 涉及AI加速锂电研发变革 设备企业适配新材料工艺需求等 [11] - 专场三聚焦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化与降本路径 涵盖正极材料多线布局 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创新等 [11] 产业链协同与生态建设 - 材料 工艺 装备协同成为锻造综合供应商长板的关键 [9] - 电池回收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创新技术被纳入讨论议题 [11]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现场技术交流 新产品展示成为大会亮点 [8]
【元力股份(300174.SZ)】2025年度员工持股计划对应回购完成,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逐步凸显——公告点评(王招华/戴默)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24 21:28
员工持股计划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通过非交易过户方式完成股票购买,受让价格为14 83元/股,共计262 1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 72% [3][5] - 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285人,其中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8人认购份额占比9 23%,其他骨干员工认购份额占比90 77% [4] - 员工持股计划采用市场化定价原则,体现管理层及骨干员工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有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5] 产能与销售情况 - 2024年活性炭产能14 99万吨,产能利用率98 68%,销量15 02万吨,同比增长17 86%,连续多年产量、销售量、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 [6] - 2024年硅酸钠产能20 72万吨,产能利用率96 13%,销量19 78万吨,同比下降42 47% [6] - 2024年硅胶产能2 6万吨,产能利用率106 90%,销量2 81万吨,同比增长10 62% [6] 新能源碳材料进展 - 2024年首条多孔碳产线投产,硬碳、多孔碳实现量产,产品矩阵逐步完善 [7] - 酸洗椰壳炭项目、化学法柱状炭新塑化造粒项目顺利实施,提升产品竞争力 [7] - 2025年公司拟变更原募投项目资金22,121万元用于年产2,000吨多孔碳建设项目,夯实新能源碳材料业务基础 [7]
元力股份(300174):公告点评:2025年度员工持股计划对应回购完成,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逐步凸显
光大证券· 2025-06-24 14: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度员工持股计划对应回购完成,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逐步凸显,虽因终端需求放缓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但新能源碳材料开发进展顺利,新增2026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情况 - 2025年6月17日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通过非交易过户方式,以14.83元/股受让262.17万股公司股票,员工持股计划股票购买完成 [1] - 5月24日公司公告《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285人参与,其中8名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认购份额360.20万份,占比9.23%,其他骨干员工认购份额3543.50万份,占比90.77% [1] 持股计划意义 - 本次持股计划受让股票占总股本0.72%,按市场化定价原则执行,有利于稳定股价、保护股东利益,体现管理层及骨干员工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和认可,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2] 公司业务情况 - 2024年活性炭产能14.99万吨,产能利用率98.68%,销量15.02万吨,同比+17.86%,产量、销售量、出口量多年居全国第一且领先规模扩大;硅酸钠产能20.72万吨,产能利用率96.13%,销量19.78万吨,同比 - 42.47%;硅胶产能2.6万吨,产能利用率106.90%,销量2.81万吨,同比+10.62% [2] - 2024年首条多孔碳产线投产,硬碳、多孔碳量产,产品矩阵完善;酸洗椰壳炭项目、化学法柱状炭新塑化造粒项目实施;2025年4月拟变更募投项目资金用于“年产2000吨多孔碳建设项目”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015|1883|2067|2276|2576| |营业收入增长率|3.30%|-6.57%|9.78%|10.10%|13.19%| |净利润(百万元)|237|284|290|336|407| |净利润增长率|5.65%|19.95%|1.95%|16.01%|21.10%| |EPS(元)|0.65|0.78|0.80|0.92|1.12|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7.62%|8.60%|8.26%|8.95%|10.02%| |P/E|23|20|19|16|14| |P/B|1.8|1.7|1.6|1.5|1.4|[4] 市场数据 - 总股本3.64亿股,总市值55.32亿元,一年最低/最高11.74/19.84元,近3月换手率96.99% [5] 收益表现 |%|1M|3M|1Y| |----|----|----|----| |相对|4.44|-3.72|0.67| |绝对|3.81|-5.67|11.63|[8] 财务报表预测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对2023 - 2027年各项目进行了预测 [9][10]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22.1%|24.9%|27.4%|28.8%|30.0%| |EBITDA率|18.5%|21.4%|21.0%|21.4%|22.3%| |EBIT率|11.6%|13.7%|14.6%|15.2%|16.4%| |税前净利润率|15.4%|17.0%|15.9%|16.7%|17.8%| |归母净利润率|11.8%|15.1%|14.0%|14.8%|15.8%| |ROA|7.0%|7.2%|7.4%|7.9%|8.9%| |ROE(摊薄)|7.6%|8.6%|8.3%|8.9%|10.0%| |经营性ROIC|10.2%|6.3%|7.5%|8.3%|9.7%| |资产负债率|18%|17%|11%|12%|11%| |流动比率|3.74|1.83|2.73|2.94|3.42| |速动比率|3.27|1.34|1.83|2.07|2.48| |归母权益/有息债务|10.27|8.99|25.08|26.64|28.77|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12.25|10.25|27.08|28.96|31.25|[11] 费用率、每股指标与估值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销售费用率|2.02%|2.42%|2.40%|2.40%|2.40%| |管理费用率|6.51%|6.78%|7.00%|7.00%|7.00%| |财务费用率|-2.08%|-2.06%|-0.12%|-0.48%|-0.58%| |研发费用率|3.57%|4.01%|4.30%|4.30%|4.30%| |所得税率|10%|10%|10%|10%|10%| |每股红利|0.10|0.23|0.24|0.28|0.34| |每股经营现金流|0.74|0.63|1.43|1.22|1.33| |每股净资产|8.50|9.04|9.64|10.33|11.16| |每股销售收入|5.51|5.15|5.68|6.25|7.07| |PE|23|20|19|16|14| |PB|1.8|1.7|1.6|1.5|1.4| |EV/EBITDA|12.7|14.9|13.1|11.5|9.5| |股息率|0.7%|1.5%|1.6%|1.9%|2.2%|[12]
7月8~9日相约邛崃!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议程发布
高工锂电· 2025-06-17 18:34
锂电新材料产业化进展 - 全球锂电池产能需求预计2030年达7TWh 锂电新材料市场持续增长 [1] - 快充等高性能电池加速渗透 磷酸锰铁锂 富锂锰基 硅基负极 硬碳负极 LiFSI 复合集流体等新材料产业化提速 [1] - 材料创新成为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的关键驱动因素 [1] AI技术在电池领域的应用 - 宁德时代 国轩高科 欣旺达 亿纬锂能等企业将AI融入材料研发 电池生产和管理全生命周期 [1] - AI调度算法 实时仿真及数字孪生技术正渗透至电池 材料 设备等新能源产业链细分领域 [1] 设备企业创新方向 - 2025年设备企业聚焦材料加工精度提升 固态电池专用设备开发 全流程自动化升级三大领域 [2] - 针对新型材料工艺特性 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需求 设备企业持续深度创新 [2] 固态电池产业化挑战 - 硫化物固态电池成本3.7-6.5元/wh 聚合物复合电解质成本2-3.5元/wh [2] - 材料技术突破 制备工艺优化 产业链协同成为固态电池降本关键 [2] 大会核心议程亮点 - 开幕式聚焦全场景电动化需求 新材料驱动电池迭代 复合集流体产业化等议题 [4] - 专场讨论涵盖富锂锰基材料 磷酸锰铁锂 新一代负极材料 LiFSI等前沿技术产业化路径 [6] - 圆桌对话涉及钠电材料规模化 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量产等战略议题 [4][6] 行业活动规模与影响力 - 汇聚100+细分领域重量级企业 300+锂电产业链高层 [3] - 高工产业研究院将发布新能源材料产业报告 举办30万线上粉丝参与的创新企业颁奖典礼 [5]
杉杉股份研发破10亿创新高 双主业巩固全球龙头地位
经济观察网· 2025-06-17 10:58
研发投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0.37亿元,同比增长19.43%,研发费用率提升至5.55%的历史新高 [1] 负极材料技术突破 - 公司在石墨快充负极领域批量供应6C超充动力负极、低膨胀长寿命石墨等产品,新一代超充石墨具备兆瓦级闪充能力,循环寿命突破15000圈 [2] - 硅基负极方面开发均相沉积技术,高压实硅碳负极通过海内外认证,预计2025年下半年推出拓孔低膨胀、多孔快充等系列产品 [2] - 第四代高压密硬碳负极通过缺陷调控技术提升钠电能量密度,已应用于钠电、锂电及超级电容领域 [3] 偏光片业务进展 - LCD偏光片保持大尺寸优势,中小型产品份额提升,运用低阻抗、广视角技术满足轻薄化需求 [4] - OLED偏光片实现产业化,开发大/中小尺寸产品,高雾度、低反射技术应用于终端,电视用产品稳定出货,手机/显示器产品量产出货 [4] - 车载偏光片提供低阻抗、广视角解决方案,收购LG化学SP业务带动需求增长 [5] 专利与战略布局 - 截至2024年底负极材料授权专利334项,偏光片授权专利1243项,两大产业均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 [5]
宁德时代联手贝特瑞,成立新公司
DT新材料· 2025-06-14 22:25
【DT新材料】 获悉,6月9日, 大连时代碳谷新能源有限公司 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康保华,注册 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工在线能源计量技术研发、合同能源管理、电池 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 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 宁德时代 全资子公司 时代绿色能源有 限公司 、 大连东方碳谷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以及 贝特瑞 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别为80%、 15.1%、4.9%。 宁德时代与贝特瑞合作由来已久,早已从单纯的供需关系升级为"技术-供应链-市场" 三位一体的 深度协同。 在关键材料的供应上 ,贝特瑞作为宁德时代硅基负极、高镍正极、硬碳负极等核心材料的主供应 商,通过技术迭代和产能扩张,保障了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储能、eVTOL等领域的材料需求。 例如, 贝特瑞硅基负极材料目前已迭代至第六代产品(比容量 2000mAh/g 以上),并率先实现大 规模产业化。 宁德时代已将其应用于动力电池和eVTOL航空电池中。其中,宁德时代投资的 峰飞 航空 eVTOL项目就是通过使用贝特瑞的硅基负极和高镍正极材料,提升了eVTO电池超过30%的续 航里程及快充性能,支持eVTOL更长的飞行距离和更高的载重 ...
万华化学签约欧洲电池大客户!
起点锂电· 2025-06-09 18:34
万华化学与ElevenEs合作 - 万华化学与欧洲LFP电池制造商ElevenEs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在欧洲建立本地化电池正极材料供应链 [1] - 万华化学将向ElevenEs供应LFP正极材料、PVDF粘合剂、NMP溶剂等关键电池材料,并提供塞尔维亚生产基地的全球供应链支持 [1] - 双方计划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展开更广泛合作 [1] ElevenEs背景与产能规划 - ElevenEs是塞尔维亚电池制造商,2022年生产出欧洲首款及当时最大的LFP电池原型 [1] - 2023年4月ElevenEs旗舰工厂在塞尔维亚苏博蒂察开业,计划建设1GWh产能的LFP电池"超级工厂",并扩产至8GWh [1] - 行业认为欧洲市场对LFP电池关注度提升,ElevenEs正处生产扩张良机 [1] 万华化学业务布局 - 公司为全球化化工新材料企业,拥有九大生产基地及七大研发中心,覆盖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等五大产业集群 [2] - 电池材料业务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产品涵盖锂电/钠电正负极材料、粘结剂、溶剂等 [2] - 锂电材料方面推出高压实LFP正极材料,钠电材料方面开发高容量NFPP正极及硬碳负极产品 [2] 万华化学产能扩张计划 - 山东海阳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68亿元,占地1850亩,2026年6月投产10万吨LFP生产线,2032年全部投产后将形成50万吨LFP和30万吨人造石墨负极产能 [3] - 海外市场加速布局,3月与德国IBU-tec签署LFP材料联合开发协议,计划Q3完成工业化规模试验验证 [3] 锂电产业海外扩张趋势 -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均在欧洲建厂,以应对当地市场需求增长及分散贸易风险 [4] - 万华化学与海外企业合作被视为"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可降低风险、减少成本并加速本土市场导入 [4]
【私募调研记录】守朴资产调研翔丰华
证券之星· 2025-06-04 08:12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守朴资产近期对上市公司翔丰华进行了特定对象调研及线下交流 [1] - 翔丰华在固态/半固态电池领域储备了硅碳负极、硅氧负极材料技术,计划2025年小批量试产 [1] - 公司采取适时采购、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加强与供应商战略合作等措施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 [1] - 现有石墨负极材料产能9万吨,四川遂宁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产,福建永安项目按计划推进 [1] - 客户包括LG新能源、国轩高科、比亚迪等 [1] - 硅碳负极已移交多家电池厂商测试,硬碳负极处于中试阶段,均计划2025年产业化试验 [1] - 中国锂电产业链对美国敞口较低,关税实质影响有限 [1] - 公司对未来前景和可转债偿付能力有信心,本年度可转债评级现场考察工作已完成 [1] - 2024年已通过德国大众各项审核并供货,SKon、松下处于产品认证及小批量试产阶段 [1] - 已披露的股东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或已届满,未来若有相关计划将及时披露 [1] - 目前暂无引入战略投资者计划,若有相关计划将及时披露 [1] - 公司与行业权威专家及战略客户建立长期合作,持续开展负极材料核心技术攻关与工艺优化 [1] 机构背景 - 上海守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完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 [2] - 公司为私募证券类基金管理人,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及控股股东为翟建业 [2] - 主要经营范围为资产管理、投资管理,专注于债券投资业务 [2] - 主要合伙人具有银行、证券等大型机构近十年债券投资经验 [2] - 截至2019年10月底,管理产品数量17只,管理净资产规模近70亿元 [2]
翔丰华(300890) - 300890翔丰华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30
2025-06-03 16:36
产品进展 - 公司储备硅碳负极、硅氧负极、硬碳负极材料生产技术,硅碳负极产品已移交多家电池厂商测试,计划2025年小批量试产;硬碳负极处于中试阶段,计划2025年产业化试验;硅碳、硅氧负极可用于固态、半固态电池,产品已移交测试,计划2025年小批量试产 [1][4][7] 原材料应对 - 公司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选择适当时机采购并合理备货,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加强与供应商合作降低成本影响 [2] 产能情况 - 公司目前石墨负极材料产能9万吨,四川遂宁蓬溪县6万吨高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产,福建永安市项目按计划推进 [3] 客户资源 - 公司下游客户包括LG新能源、国轩高科、比亚迪等,海外方面2024年已通过德国大众审核并供货,SKon、松下处于产品认证及小批量试产阶段 [3][7] 政策影响 - 中国锂电产业链对美国敞口低,公司产品出口审批正常,关税实质影响有限 [5] 转债评级 - 公司认为下游锂电池行业有增长空间,客户资质好,应收账款回款可控,偿债能力指标稳定,对可转债偿付有信心,评级结果待后续公告 [5] 减持与投资计划 - 已披露的股东减持计划已完成或届满,未来若有将按规则披露;目前暂无引入战略投资者计划,后续若有将按要求披露 [7] 技术合作 - 公司与行业权威专家及战略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开展负极材料核心技术攻关与工艺优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