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债

搜索文档
会议之后,牛市即将开启?
大胡子说房· 2025-06-21 13:22
金融开放政策 - 央妈发布八项重磅金融政策,核心是推动金融开放 [1] - 建立数字RMB国际运营中心,已与30多个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2] - 发展离岸市场,包括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改革和自贸离岸债,促进离岸RMB回流 [3][4] - 香港稳定币法案出台,上海也将通过新八条政策承接离岸资金 [5] - 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提升上海金融开放程度 [6][7] - 扶持上海打造双金融中心,对抗美国金融霸权 [8] 科创板政策调整 - 证J会提出建立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启用第五套上市标准 [10] - 第五套标准允许亏损企业上市,市值要求大于40亿,收入3亿以上 [11][14] - 引入IPO预先审阅机制,确保上市审核严格 [15] - 政策放宽旨在支持有潜力的科创企业融资 [12][16] 金融与科技的关系 - 发展金融的核心目标是支持科技 [17] - 美国科技公司通过股市放大市值,占领全球市场 [19][20] - 国内科技股潜力大,长期对标美国科技股市盈率 [23][25][26] - 金融和科技结合的投资品是未来最佳选择 [22] 资本市场展望 - 国内资本市场自去年924后开启慢牛行情,2700点为周期低点 [29] - 当前市场在3100-3400点震荡,建议逢低买入 [30][31] - 策略上重存款保本金,轻仓试水股票和基金 [33][34][35] - 保住本金才能在牛市到来时把握机会 [36]
2025年下半年债券市场展望:多空力量较均衡震荡中不乏机遇
证券日报· 2025-06-21 01:16
债券市场整体走势 -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整体保持平稳但也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与波动 [1] - 券商分析师普遍预计下半年债券市场震荡中不乏机遇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积极布局把握做多窗口期 [1] - 华泰证券预计下半年债券市场多空力量较为均衡大概率继续呈现震荡市特征十年期国债利率核心波动区间预计为1.5%至1.8% [2] - 中信建投认为下半年债券市场或将延续宽幅震荡走势预计下半年利率债净融资规模为6.88万亿元月均净融资1.15万亿元与2023年水平接近 [2] 债券市场发行与交易数据 - 今年以来截至6月20日全市场共发行2.3万只债券合计发行规模42.52万亿元同比增长17.13% [2] - 年内全市场现券交易成交量192.04万亿元回购交易成交量970.46万亿元交易活跃度较高 [2] - 截至6月20日全市场存量债券共7.56万只总规模188.1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18万亿元 [2] - 存量债券中利率债115.91万亿元信用债50.57万亿元同业存单21.7万亿元 [2] 信用债市场展望 - 申万宏源表示下半年信用债的票息价值具备确定性但信用债供需矛盾仍在信用风险整体可控 [2] - 理财净值平滑整改加速下信用债估值波动可能增大需求端或仍面临阶段性扰动短期供需错配下可能存在阶段性行情 [2] - 中信证券指出随着化债的稳步推进与地产基本面的逐渐修复信用风险正在逐步收敛 [3] 投资机会与配置建议 - 中信证券建议在保持境内信用资产仓位的背景下寻求离岸债超额收益关注部分化债重点地区的城投债国有地产债经营相对稳定的城商行二永债盈利边际改善的板块的配置机会 [3] - 浙商证券认为第三季度受资金利率下行央行或择机恢复国债买卖操作呵护流动性抢出口效应逐步弱化以及降息概率提升等利多因素影响债券市场做多胜率提升 [3] - 申万宏源建议关注流动性利好领域和波段交易机会现券方面可关注品种利差压缩新老券利差压缩的机会 [3] - 兴业证券建议关注长债及超长债的配置价值 [4]
央行八项金融开放举措有何影响?专家解读
搜狐财经· 2025-06-18 21:38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 - 中国人民银行将在上海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 [1] - 提升数字人民币在跨境金融中的使用率能够简化跨境交易流程、减少交易成本,为跨境支付和国际贸易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支付方式 [4] -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将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4] 金融市场开放 - 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等新举措可以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跨境资金的融通效率 [3] - 离岸债、自贸账户优化等政策将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短期内提振股市与债市信心 [6] - 深化跨境金融政策和服务将为跨境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更好地助力外贸企业发展 [6] 金融产品创新与风险防控 - 中国人民银行将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设立个人征信机构等措施,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 [8] - 金融机构可获得更多数据支持,创设差异化的、个性化的金融产品 [10] - 汇集金融交易数据可提升交易数据透明度,增强宏观调控和金融市场监管的针对性,强化风险防控能力 [10] 政策总体影响 - 八项措施有助于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与跨境贸易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服务 [12] - 政策将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国际竞争力 [12]
央行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 有助持续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央视网· 2025-06-18 19:29
金融开放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上海实施八项金融开放举措,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个人征信机构等 [1] - 在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1] - 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1]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 -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将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 [3] - 提升数字人民币在跨境金融中的使用率,简化跨境交易流程、减少交易成本 [3] - 为跨境支付和国际贸易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支付方式,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3] 金融市场开放 - 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可拓展"一带一路"企业融资渠道 [3] - 提升跨境资金融通效率,为跨境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3] - 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短期内提振股市与债市信心 [3] 金融基础设施 - 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个人征信机构可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 [3] - 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和个人提供更多数据支持,创设差异化金融产品 [4] - 提升交易数据透明度,增强宏观调控和金融市场监管针对性 [4] 外汇便利化政策 - 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便利化政策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5] - 深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改革,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5] - 鼓励银行将更多贸易新业态主体纳入贸易便利化政策,支持贸易创新发展 [5] 跨境投融资 - 实施支持科研机构吸引利用外资、扩大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政策 [5] - 推广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便利资金归集使用 [5] - 完善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统一本外币管理政策 [5] 政策影响 - 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将受益于跨境资金周转效率提升 [5] - 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将更有效吸引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 [6] - 跨国公司资金池政策提升资金运作效率,为外资企业提供便捷金融服务 [6]
2025年4月中资离岸债发行规模约172亿美元,财政部首次在伦敦发行人民币绿色主权债
搜狐财经· 2025-04-30 16:56
中资离岸债发行概况 - 4月中资离岸债总发行规模折合约172亿美元(含增发15亿美元),同比增加26%,环比下降15% [2] - 主权债发行25亿美元,政府债8亿美元,城投债69亿美元,产业债36亿美元,金融债32亿美元,地产债2亿美元 [2] - 剔除主权债和政府债后,中资企业离岸债发行规模约139亿美元,同比增长26%,54家企业发行68只债券,平均单只规模2.04亿美元 [8] 主权债与政府债动态 - 中国财政部在伦敦发行60亿元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3年期利率1.88%,5年期利率1.93%,均低于香港同期限国债利率 [2] - 财政部在香港招标发行125亿元人民币国债,认购倍数3.07倍,2/3/5/15年期利率分别为1.64%、1.65%、1.70%、2.10% [3] - 香港特区政府发行45亿港元3年期债券(利率2.76%)和15亿人民币1年期债券(利率1.73%),投标总额分别达111.63亿港元和111.40亿人民币 [3] 板块发行结构 - 城投债占比40%(69亿美元),产业债21%(36亿美元),金融债18%(32亿美元),地产债1%(2亿美元) [8] - 离岸人民币债券规模46亿美元(环比+24%),平均融资成本4.3%;美元债券112亿美元,平均成本5.85% [10] - 港元计价债券约10亿美元,欧元计价债券4亿美元(国开行利率2.31%,城投平台利率4.2%-6.8%) [10] 城投债细分数据 - 城投债发行规模环比下降11%至69亿美元,40家发行人定价44只债券,单只平均规模1.56亿美元 [12] - 76%城投债在MOX澳交所挂牌,直接发行与担保发行规模各约34亿美元,备证结构仅占1% [12] - 青岛城投发行7.5亿美元债券(利率5.4%)创2023年以来全国可比国企最大规模,福建漳龙发行全国首单地方国企蓝色可持续债券 [13] 产业债与金融债亮点 - 产业债发行36亿美元,港铁公司发行30亿美元债券(含15亿美元30年期),创香港企业20年来最长年期纪录 [16] - 金融债发行32亿美元,农业银行香港分行发行8亿美元债券(SOFR+52bps),认购倍数2.1倍 [17] - 长城资产国际控股发行4.5亿美元债券(利率5.25%),峰值订单25亿美元,超额认购5.5倍 [17] 到期与再融资情况 - 5月将有22只城投债到期,规模约24亿美元 [18] - 地产板块4月融资净额-37亿美元,前4个月累计-123亿美元,5月到期规模31亿美元 [2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美联储褐皮书指出关税不确定性导致多地区经济前景恶化,鲍威尔强调可能推高通胀但暂不调整利率 [23]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适时降准降息 [23] - 地方政府化债政策持续推进,房企重组进展包括佳兆业、碧桂园、融创等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获批或推进 [24]
彭博独家 | 2025年第一季度彭博中国债券承销排行榜
彭博Bloomberg· 2025-04-11 11:24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债券市场回顾 - 2025年第一季度熊猫债发行规模达416亿元,同比减少38.28% [4] - 2024年熊猫债发行总规模突破2000亿大关,达2082.5亿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境内信用债发行量约3.77万亿元,同比下降12.61% [6] - 境外投资者中国国债持有率在2025年1月降至5.93%,2月仅增长10亿元人民币 [6] - 沪深交易所开展债务重组类置换业务,推动信用债市场风险管理 [6] 债券承销机构排名 - 中国债券承销前三:中国银行(5.918%)、中信银行(5.675%)、兴业银行(5.297%) [7] - 中国企业债与公司债前三:中信证券(13.450%)、中信建投(9.988%)、原国泰君安证券(8.053%) [7] - 中国NAFMII债券前三:中信银行(8.286%)、兴业银行(7.238%)、中国银行(6.574%) [7] - 离岸人民币债券前三:东方汇理银行(12.248%)、汇丰银行(7.117%)、渣打银行(5.021%) [7] - 中国离岸债券(除点心债)前三:原国泰君安证券(4.688%)、中金公司(4.568%)、中信银行(4.227%) [7] - 中国离岸债券(全部货币)前三:中金公司(4.777%)、中国民生银行(4.373%)、原国泰君安证券(4.128%) [7] 同业存单与地方政府债 -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约8.35万亿元,同比上涨11.97% [10] - 2025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发行量约2.66万亿元,同比上涨78.26% [12] - 专项债发行约2.28万亿元,一般债发行约0.38万亿元 [12] - 2024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增至35.52万亿元 [12] 离岸债市动态 - 2025年一季度中资企业离岸债券(除存单)发行量超401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36% [16] - 功夫债发行超300亿美元(约219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2.20% [16] - 点心债发行量达175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9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