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债

搜索文档
中资离岸债风控周报:一级市场发行趋稳 二级市场全线上涨
新华财经· 2025-07-26 09:48
本周市场情况 一级市场: 据新华财经统计,本周(2025年7月21日-7月25日)共发行42笔中资离岸债券,其中包括9笔离岸人民币债券、27笔美元债券、6笔港币债券,发行规模分 别为88.55亿人民币、216.3亿美元、40.5亿港币。本周发行方式为直接发行的债券共21只,维好协议+担保发行的债券共3只,担保发行的债券共1只,采用 银行备用信用证(SBLC)方式发行的共16只,维好协议发行共1只。 在离岸人民币债券领域,本周人民币企业债单笔最大发行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由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发行。本周人民币债券发行最高票息5.5%,由邵 东市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行。 在中资美元债券市场,本周美元企业债单笔最大发行规模约33.67亿美元,由世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发行。本周最高美元债发行票息 6.5%,由焦作市国有 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 二级速览: 本周中资美元债收益率全线上涨。截至北京时间7月25日18时,Markit iBoxx中资美元债综合指数上涨0.24%,报244.89;投资级美元债指数周度上涨 0.24%,报237.44;高收益美元债指数周度上涨0.28%,报240.6。本周,地产美元债 ...
促进境外业务发展,这家券商出手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17 22:20
担保事项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中泰国际提供3.5亿港元担保,累计担保余额达10亿港元 [2][4] - 担保方式为内保外贷,通过招商银行济南分行开具保函,期限12个月 [4] - 担保目的是增强子公司实力并降低其融资成本,未超出董事会授权范围 [5] 子公司财务状况 - 中泰国际2024年营收4.35亿港元,净亏损5.29亿港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1.1亿港元,净亏损4824万港元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子公司总资产79.29亿港元,负债74.91亿港元,资产负债率94.47%,净资产仅4.38亿港元 [5] - 子公司亏损持续但体量相对母公司较小(母公司总资产2139.87亿元),且公司正推进60亿元定增 [5] 子公司业务表现 - 中泰国际主营境外IPO保荐、离岸债券承销及财富管理业务,2024年承销21个IPO项目(金额0.64亿美元,香港市场第11名)及144个境外债项目(金额11.06亿美元,香港市场第20名) [6] - 子公司获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资格,并积极拓展跨境投融资服务 [6] - 2025年计划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加强金融科技应用,聚焦港股保荐及离岸债券业务 [6]
中资离岸债风控双周报:一级市场发行平稳,二级市场多数上涨
新华财经· 2025-07-12 09:26
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 近两周共发行49笔中资离岸债券,包括8笔离岸人民币债券(66.87亿人民币)、25笔美元债券(35.652亿美元)、6笔港币债券(32.5亿港币)和10笔欧元债券(21.24亿欧元)[1] - 发行方式以直接发行为主(30只),担保发行13只,混合发行方式6只[1] - 离岸人民币债券最大单笔发行规模35亿元人民币(厦门象屿集团),最高票息7.5%(伊川财源实业)[1] - 中资美元债最大单笔发行规模6亿美元(中信证券国际),最高票息6.9%(泰安高新建设集团)[1] 二级市场表现 - 中资美元债综合指数上涨0.12至244.3,投资级指数周涨0.14%至236.96,高收益指数微跌0.03%至239.29[2] - 分板块表现:地产美元债指数跌0.1%至180.51,城投美元债指数涨0.12%至149.75,金融美元债指数涨0.07%至284.41[2] 基准利率动态 - 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扩大8.32bp至268.43bp[3] 评级调整事件 - 广东深汕投资控股集团"22深汕投资MTN001"被中证鹏元下调至AA+[5] -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被大公国际下调至BB级[5] 市场要闻 国内动态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募集289.88亿元,富国、博时产品触发比例配售(确认比例96.58%/99.27%),计划7月17日上市[6][7] - 债券通"南向通"拟扩大试点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非银机构[8] - 财政部将于7月16日在澳门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为连续第四年发行[9] 海外动向 - 美联储维持利率4.25%-4.5%区间,认为经济稳步扩张但通胀仍高,前景不确定性显著[10] 企业融资与债务管理 - 周大福创建拟发行8.5亿港元2.8%可换股债券,同时回购7.8亿港元4%旧券,公司净负债率39%[11] - 融创中国拟配发7.54亿股股份募资56亿元用于偿还境内债券[12] - 龙光集团21笔境内债券重组方案全部通过,提供资产转换/抵债等多选项[13] - 万科向大股东深铁集团申请62.49亿元借款偿债,深铁持股27.18%并展期8.9亿元旧债[14]
上海自贸区77条试点措施复制推广,涉及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等领域
第一财经· 2025-07-04 19:14
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复制推广 - 国务院印发通知将77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 其中34条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 43条推广到全国 [1] - 复制推广措施聚焦7个方面:服务贸易扩大开放 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 知识产权保护 政府采购改革 "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 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3] - 36条措施涉及知识产权保护 政府采购改革 劳动者权益保护 国有企业改革 环境保护等领域 占比近一半 [4] 数字领域改革开放 - 上海自贸试验区围绕数据跨境流动 数字技术应用 数据开放共享进行先行先试 形成84个数据项的负面清单及管理办法 [5] - 开放300余个政府数据集 开发养老资源"一点通"等便民应用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5] - 2024年上海数字贸易进出口达1095.3亿美元 同比增长4.9% 占全国30.1% [6] 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 上海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达169家 集中外债额度2468.3亿美元 境外放款额度超800亿美元 [7] - 上海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全面提升 相关立法已于3月发布 [7] - 金融机构强化绿色债券投融资 支持绿色信托 绿色租赁等产品 将ESG评级纳入融资产品开发 [7] - 将推广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至相关自贸试验区 优化电子支付服务至全国 [8]
★聚焦创新开放 金融管理部门多策齐发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5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政策 - 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目标5-10年内建成与综合国力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聚焦金融市场建设、金融机构能级等六大领域 [1] - 央行推出8项举措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发展自贸离岸债、试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研究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等 [1]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涵盖金融机构集聚、制度型开放、监管水平提升等五方面内容 [2] 资本市场改革与创新 - 证监会将深化科创板改革,推出"1+6"政策措施:"1"为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6"包括试点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IPO预先审阅机制等 [2] - 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同步公开两项配套业务规则征求意见 [2] - 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ETF期权交易,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2] 金融对外开放 - 金融监管总局提出稳步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支持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对标国际高标准金融规则 [3] - 外汇局推动外汇领域高水平开放,深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改革、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外债管理改革及外汇市场开放 [4] - 外汇局发布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征求意见稿,包含4项投资端政策、2项融资端政策、3项支付便利政策 [4] 金融基础设施与智库建设 -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揭牌,定位为资本市场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决策咨询的高端智库平台 [3] - 央行副行长提出外汇管理"更加便利、开放、安全、智慧"方向,加强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 [4]
上半年券商债券承销“成绩单”揭晓:头部券商包揽多项榜首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3 00:42
债券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全市场债券发行金额达44 68万亿元 同比增长16 59% [1] - 券商债券承销金额合计7 34万亿元 同比增长20 75% [1] 券商承销金额排名 - 中信证券以1 04万亿元承销金额位居首位 承销债券2822只 [1] - 中信建投 国泰海通 中金公司 华泰联合证券分别以7599 8亿元 7146 8亿元 6527 7亿元 6336 8亿元位列第2至5名 [1] - 国泰海通排名上升1位至行业第3名 得益于并购重组带来的实力提升 [1] - 中小券商表现突出 国开证券排名从第15名升至第8名 第一创业跻身前50名位列第35名 [1] 细分债券承销情况 - 信用债承销前三名为中信证券 国泰海通 中信建投 金额分别为7270 7亿元 5774 9亿元 5327 8亿元 [2] - ABS承销前三名为中信证券 国泰海通 平安证券 金额分别为1051 8亿元 965 8亿元 787 1亿元 [2] - ESG债券承销前三名为中信证券 中金公司 中信建投 金额分别为435 8亿元 307 8亿元 266 9亿元 [2] 中资离岸债承销 - 国泰君安国际以43 1亿美元承销金额位居榜首 承销债券155只 [2] - 中金国际 中信里昂 中信建投国际分别以27 1亿美元 26 7亿美元 23 2亿美元位列前列 [2] 科创债承销亮点 - 54家券商合计承销科创债3282 82亿元 中信证券以480 3亿元位列第1 承销118只 [3] - 中信建投 国泰海通 中金公司 华泰联合证券承销金额分别为449 8亿元 318 6亿元 超200亿元 超200亿元 [3] - 科创债市场发展拓宽券商投行业务增量空间 释放科技金融动能 [3] - 中国银河将科创债纳入重要工作 采用"投行+投资+研究"三位一体服务模式 [3] - 中银证券以科创债 绿色债为抓手推动投行业务转型 [3]
2025年上半年中资离岸债承销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07-02 06:23
中资离岸债市场动态 -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速,中资企业海外发债币种结构显著多元化,离岸人民币、欧元、港币等非美元债券发行占比持续提升 [1] - 2025年上半年中资离岸债市场共新发行837只债券,合计规模达3990.4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74% [1] - 离岸城投债上半年发行154只,规模155.88亿美元;离岸金融债发行417只,规模355.40亿美元,两类债券在市场发行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 [1] 中资离岸债承销总榜 - 中国银行以56.3亿美元承销金额和115只债券位居总承销规模榜首 [3][4] - 汇丰银行以51.8亿美元承销金额和83只债券排名第二 [3][4] - 国泰君安国际以43.1亿美元承销金额和155只债券位列第三 [3][4] - 中信证券以227只债券位居承销项目数榜首,海通国际以180只排名第二 [8][9] 银行类承销表现 - 中国银行在银行承销榜中以56.3亿美元和115只债券位居第一 [17][18] - 汇丰银行以51.8亿美元和83只债券排名第二 [17][18] - 中信银行以35.5亿美元和151只债券位列第三 [17][18] - 东方汇理以30.2亿美元和72只债券排名第四 [17][18] 券商类承销表现 - 国泰君安国际以43.1亿美元和155只债券位居券商承销榜首 [20][21] - 中金国际以27.1亿美元和127只债券排名第二 [20][22] - 中信里昂以26.7亿美元和170只债券位列第三 [20][22] 细分债券类型承销 - 中资美元债承销:国泰君安国际以37.7亿美元和119只债券位居第一 [25][26] - 离岸城投债承销:国泰君安国际以14.9亿美元和57只债券排名第一 [30][31] - 离岸金融债承销:中国银行以34.4亿美元和62只债券位居榜首 [34][35] - 离岸绿色债承销:中国银行以6.2亿美元和17只债券排名第一 [38][39]
中资离岸债周报 | 上周中骏集团控股订立重组支持协议,深圳龙光控股发送境内债券重组议案
搜狐财经· 2025-06-30 20:36
中资美元债市场表现 - iBoxx中资美元债投资级指数上涨0.59,投机级上涨1.25 [2] - 投资级到期收益率下跌0.06%,投机级下跌0.12% [2] - 二级市场交投活跃债券包括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等可转债及产业债 [22] 国内宏观政策与数据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强调稳定消费预期及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2] - 央行货币政策例会提出加大调控强度,保持流动性充裕并匹配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目标 [3] - 6月制造业PMI为49.7%,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均环比上升 [3] - 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7204.3亿元,同比下降1.1% [3] 离岸债发行动态 - 上周24家公司发行26只离岸债,总规模超56亿美元,城投板块以23.7亿美元居首 [9] - 国开行发行5亿欧元债获15倍超额认购,创中资银行公募债认购倍数纪录 [9] - 山东国惠发行1.1亿美元债票面利率4.6%,为2025年山东地区最低 [10] - 武汉光谷金控首发20亿人民币境外债,息票率3.5% [10] 评级变动 - 标普恢复中国长城资产"BBB"评级,展望稳定,注资后杠杆率改善 [15] - 惠誉下调龙湖集团至"BB-",因销售额下滑及流动性压力 [15] - 穆迪上调上海电气至"Baa2",杠杆率从7.1倍降至5.2倍 [16] - 标普首予招商融资租赁香港"BBB+"评级,预计母公司持续支持 [16] 房企债务重组进展 - 中骏集团签署重组支持协议,涉及22.71亿美元债务 [5][29] - 旭辉控股境外债务重组计划获法院批准 [5][29] - 龙光控股向境内债权人发送21笔债券重组议案,拟增发5.3亿股股票 [29] - 中梁控股延长债券到期日至2029年并下调利率至1.5% [29] 债券要约与回购 - 首创华星子公司对CPDEV 4.65 01/19/26发起现金回购要约,提前投标对价1002美元 [18] - 新城发展回购并注销2.09亿美元债券 [20] - 复星国际接受35,042,000美元FOSUNI 5.95 10/19/25要约 [21] 行业板块表现 - 城投债估值上行前10中,天津国有资本债价格涨1.83% [24] - 地产债估值分化,远洋集团债涨36.73%,路劲基建债跌40.45% [24][25] - 金融债方面,交银租赁管理香港债价格涨1.82% [25] - 产业债中,中国西部水泥债价格涨10.68% [27]
中资离岸债风控周报:一级市场发行平稳 二级市场全线上涨
新华财经· 2025-06-28 10:50
一级市场 - 本周共发行28笔中资离岸债券,包括4笔离岸人民币债券(30亿人民币)、17笔美元债券(55.25亿美元)、3笔港币债券(839.9亿港币)、4笔欧元债券(8.25亿欧元)[2] - 人民币企业债单笔最大发行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武汉光谷金融控股集团),最高票息5.5%(泰州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集团)[2] - 美元企业债单笔最大发行规模为20亿美元(国际金融公司),最高票息6.8%(滨州智慧城市运营公司)[2] 二级市场 - 中资美元债综合指数上涨0.47至244.11,投资级指数涨0.17%至142.21,高收益指数涨0.44%至238.27[3] - 地产美元债指数周涨0.64%至181,城投美元债指数涨0.18%至149.41,金融美元债指数跌0.3%至248.21[3] - 涨幅最大债券为中国奥园CAPG 0% 9/30/28(周涨188.89%至6.5),跌幅最大为绿地控股GRNLHK PERP(周跌39.74%至7.05)[4][6] 基准利差 - 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扩大至260.11bp,较前周缩小13.94bp[7] 评级调整 - 广州城投集团"A-"评级拟被惠誉撤销(7月18日)[10] - 湖州市南浔国资"BBbg"评级被中诚信亚太撤销[10] - 飞鹿股份主体评级由A+下调至A(联合资信)[10] - 蒙自新型城镇化开投主体评级由AA下调至AA-(中诚信国际)[10] 国内要闻 - 5月全国发行新增专项债券4432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合计发行7795亿元[12] - 澳门交易所推出科技创新债券及《科创债认证标准》[13] - 5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35万亿元(国债占比48.5%)[14] 海外要闻 - 美联储7月维持利率不变概率79.3%[15] - 中骏集团境外债重组方案涉及22.71亿美元债务[15] - 融创中国75%境外债持有人加入重组支持协议[16] - 金轮天地控股境外债重组获法院认许[17] - 万科2025年已偿付公开债超160亿元[18]
以开放促合作 陆家嘴论坛释放金融开放强信号
中国青年报· 2025-06-24 08:42
金融开放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宣布多项金融开放政策,包括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和发展自贸离岸债等8项举措 [2] - 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八项金融开放政策,包括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3] - 央行副行长朱鹤新表示将建立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近期将新发放一批QDII投资额度 [7][8] 外资机构在华发展 - 全球前五十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有机构,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 [1] - 八成全国性银行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提升了公司治理效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1] - 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过7万亿元,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占国内市场份额从2013年4%提升至目前9% [5] - 外资银行衍生品业务国内市场占比近五分之一 [5] 外资机构投资案例 - 橡树资本在大中华地区投资总额突破470亿元人民币 [1] - 花旗集团高管表示中国企业投资的跨国公司3/4与其有合作关系,中国是其重要网络和未来增长战略之地 [2] - 花旗集团高管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成就有目共睹,非常乐意继续支持中国资本市场发展 [3] 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 沪伦通2019年正式启动,实现中英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4] - 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邱勇表示上交所开创了沪港通和沪伦通,一个"请进来"、一个"走出去" [6] -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认为外资参与中国股债资产比例较低,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6] 人民币国际化 - 业内人士认为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有助于掌握人民币汇率全球定价权,是人民币国际化重要一步 [3] - 花旗高管认为人民币国际化"非常有希望",中国正在采取正确方向的改革举措 [3] - 央行副行长朱鹤新表示将统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 [7] 中国金融业发展前景 - 中国消费需求扩容升级,金融服务空间巨大 [5] - 科技金融蓝海宽广,绿色金融动能强劲,养老金融大有可为 [5] -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需要打造多层次市场体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