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基建
icon
搜索文档
鲍威尔警告美股,阿里砸3800亿推进AI基建计划,背后藏着什么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9-30 21:30
美股估值与美联储政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出美股估值相当高 此类直接评论股市估值的情况在美联储历史上较为罕见 [1][3] - 市场对此次警告的反应存在分歧 部分观点联想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类似警告 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历史经验表明股市下跌通常由后续的加息行动引发 而非单纯的言论 例如1996年和2006年 [5][17] - 美联储的独立性及其与白宫在政策目标上的潜在分歧 可能影响其政策言论 例如通过强调高估值来为维持高利率提供理由 或澄清其独立立场 [10][12] 阿里巴巴AI战略与投资 - 阿里巴巴在云栖大会宣布一项为期三年、总额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并表示未来可能追加投资 [7] - 公司计划到2032年将其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提升至2022年水平的10倍 并相应大幅提升阿里云的算力 [7] - 公司与英伟达合作推进Physical AI 相关战略公布后 其港股股价一度上涨10% [7][8] 人工智能发展阶段与前景 - 人工智能发展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智能涌现”、“自主行动”和“自我迭代” 目前被认为处于第二阶段初期 表明该领域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19] - 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被认为是超越AGI的ASI阶段 即人工智能系统比人类最顶尖的天才更强大 其目标和意图可能超出人类理解范围 [19] - 科技巨头认为未来的智能体和机器人数量可能超过全球人口 参照当前电脑和智能手机数量已超过人口的现状 [8] 中美政策环境差异 - 中国央行若对经济或股市过热发出警示 通常意味着各部门已达成共识并将协同出台调控措施 政策执行力较强 [14][15] - 美国由于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 即使美联储发出警告 白宫、国会和法院可能因意见分歧而采取不同立场 导致政策协调性和调控效果减弱 [15]
利好,固态电池涨停潮!牛市旗手,直线拉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2:05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与市场表现 -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 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增强固态界面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 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2] - 固态电池概念股出现涨停潮 万润新能上涨20%至65.64元 海博思创上涨19.35%至318.69元 湖南裕能上涨15.79%至52.88元[3] - 工信部等八部门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 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固态化发展 计划2027年前打造3-5家全球龙头企业[4] - 9月以来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的固态电池概念股达21只 包括宁德时代/先导智能/国轩高科等企业[4] - 固态电池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预计2027年前后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4] 券商板块异动与政策支持 - 券商股盘中冲高 国盛金控触及涨停 信达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等纷纷跟涨[4] - 央行会议要求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7] - 10月将进入三季报披露期 券商板块存在业绩预期差[10] 算力基建投入与产业发展 - 阿里宣布三年3800亿AI基建计划并追加投入 华为发布算力超节点及百万卡集群突破算力瓶颈[11] - 大模型训练算力需求每3-4个月翻一番 算力产业每投入1元可带动3-4元GDP增长[12] - 算力行情持续但内部出现高低切换 CPO/PCB等细分领域涨幅较大[13]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探底回升 约3000家个股上涨 固态电池和非银金融板块带动反弹[14][16] - 当日为资金出金日 早盘出现资金抢跑现象[16]
今天,两人争夺全球首富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00:05
公司财富与股价表现 - 甲骨文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财富达到3930亿美元 超越马斯克成为全球首富[2] - 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拉里·埃里森总财富达4019亿美元 日增1100亿美元 成为史上第二个净资产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的人[2] - 甲骨文股价跳空高开 迅速飙升 截至发稿上涨超42% 最新股价报344.889美元/股[2] - 甲骨文股票52周最高价为345.490美元 52周最低价为17.860美元[3] - 甲骨文股票总量为6524万股 总值为9687亿美元[3] 公司财务业绩 - 甲骨文2026财年第一财季未实现履约义务(RPO)达到4550亿美元 同比大增359%[2] 行业影响与前景 - 甲骨文RPO暴增意味着AI基建需求强劲 推理算力供不应求 AI正进行大规模落地[4] - AI产业链股卷土重来 业内看好国内直接配套海外供应链的公司持续性[4] -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 在AI落地方面的优势凸显 国内AI产业链环节可能被低估[4]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8-25)
金十数据· 2025-08-25 19:56
中国股票市场资金流动 - 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中国是8月以来机构经纪业务中获净买入最多的市场[1] - 流动性改善推动A股上涨 资金从债券和存款转向股市 在岸长期国债收益率自6月以来持续走高显示投资者对长期宏观经济前景持更积极看法[1] - 汇丰上调上证指数年底目标至4000点 预期潜在升幅5%至7% 沪深300目标上调至4600点 深证成指目标上调至13000点[1] - 居民存款潜在入市资金规模约5-7万亿元 实际入市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预期等因素[6] 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 - 巴克莱和法巴银行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 巴克莱预测9月和12月共降息50个基点[2] - 中信证券预计美联储年内连续降息三次 每次25bps[5][6] - 华泰证券认为9月降息25bp是基准情形 四季度降息两次的概率高于一次[7] - 鲍威尔发言强调就业市场下行风险 为9月降息做铺垫[6][11] 全球汇率走势预测 - 美银预计英镑兑美元第四季度升至1.45 前提是美元走弱且英国经济增长改善[2] - 道明证券预计加元短期内继续承压 主因美加贸易协议未定及加拿大央行降息预期[3] - 招商宏观称9月为人民币汇率升值观察窗口 若美联储降息且央行顺势而为 人民币可能升值并重回6时代[17][18] 债券市场收益率预测 - 花旗维持10年期美债收益率年底4.10%预测 两年期预测3.50% 五年期3.65% 30年期4.70%[4] - 华泰证券认为中债呈"熊陡"特征 10Y-2Y期限利差扩大 美债呈"牛平"特征 10Y-1Y期限利差收窄[13] - 短期十年国债利率上限在1.8%附近 极限位置1.9% 建议十月份后寻找反攻机会[16] 大宗商品与行业配置 - 华泰证券重申煤价支撑延伸至淡季 最高负荷超预期和进口收缩改善基本面 动力煤龙头优先受益[12] - 国盛证券预计2025Q3亚洲冶金煤市场持续复苏 受印度补库存和中国市场潜在反弹支持[12] - 稀土板块获政策支持 小型稀土企业可能获得开采指标[9] - AI基建板块受云服务供应商资本开支上升周期及AI渗透率提升推动[1] 资产配置策略 - 建议关注景气板块如AI/算力、创新药、军工、有色 以及券商、保险和光伏等政策受益板块[6] - 配置聚焦资源、创新药、游戏和军工 开始关注化工和反内卷+出海品种 9月关注消费电子[10] - 美股"补涨"逻辑主导 罗素2000、标普500房地产和纳指生物技术可能上涨[11] - PPI同比已于6-7月触底 转正预计在明年中后期 顺周期资产获得确定性溢价[8] 市场结构观点 - 此轮行情由产业趋势和业绩驱动 非散户主导 新旧资金接力需要新配置线索[10] - 快递行业短期受反内卷政策价格托底 但行业格局均衡仍需时间[14] - 市场延续中期慢牛格局 赛道轮动显著 建议在景气赛道寻找低位新方向[15]
伟仕佳杰盘中涨超3% 公司东南亚业务形成多元布局 机构指其当前估值具备显著上行空间
智通财经· 2025-07-31 11:30
股价表现 - 盘中涨幅超过3% 截至发稿时上涨2.99%至9.29港元 成交额达8690.49万港元 [1] 东南亚业务布局 - 业务覆盖泰国 新加坡 菲律宾 马来西亚等九个东南亚国家 [1] - 形成GPU AI基建和消费电子多元布局 [1] - 2024年区域收入同比大幅增长74% [1] - 净利润占比约51% [1] 新业务方向 - 两大新方向有望与东南亚ICT分销主业及云与AI服务形成协同效应 [1] - 新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车与跨境支付等领域 [1] 业绩驱动因素 - 全球算力需求高速增长 [1] - 东南亚渠道加速放量 [1] - 新能源汽车与跨境支付等新方向不断落地 [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2.51亿元 增速30% [1]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5.32亿元 增速22.4% [1]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8.83亿元 增速22.9% [1] 估值判断 - 当前估值具备显著上行空间 [1] - 基于全球算力持续高增 东南亚数字化基础设施加速 多元业务布局见效三大因素 [1]
港股异动 | 伟仕佳杰(00856)盘中涨超3% 公司东南亚业务形成多元布局 机构指其当前估值具备显著上行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1:27
股价表现 - 盘中涨超3% 截至发稿涨2.99%报9.29港元 成交额8690.49万港元 [1] 东南亚业务布局 - 业务覆盖泰国 新加坡 菲律宾 马来西亚等九国 形成GPU AI基建和消费电子多元布局 [1] - 2024年区域收入同比大幅增长74% 净利润占比约51% [1] 新业务发展方向 - 两大新方向与东南亚ICT分销主业及云与AI服务形成协同效应 [1] - 新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车与跨境支付 正持续落地 [1] 业绩驱动因素 - 全球算力需求高速增长 东南亚渠道加速放量 新业务持续落地构成三重驱动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1亿/15.32亿/18.83亿元 对应增速30%/22.4%/22.9% [1] 估值前景 - 全球算力持续高增 东南亚数字化基础设施加速 多元业务布局见效 [1] - 当前估值具备显著上行空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