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设备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汇聚科技(01729)早盘涨超11% OpenAI牵手立讯精密开发AI硬件 公司为立讯体系成员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0:35
公司股价表现 - 汇聚科技早盘股价上涨10.87%至17.75港元 成交额达2.89亿港元 [1] 战略合作与技术布局 - OpenAI与立讯精密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面向消费者的革命性AI设备 [1] - 设备处于原型研发阶段 具备口袋大小便携形态与先进上下文感知系统 [1] - 深度整合ChatGPT大语言模型 实现更自然人机交互 [1] 股权结构与业务优势 - 立讯精密通过子公司持有汇聚科技74.67%股权(2022年2月收购完成) [1] - MPO业务是公司核心利润来源 技术行业领先且16芯产品已批量出货 [1] - 公司卡位海外云厂供应链 是谷歌体系主力供应商 [1] - MPO产品需求旺盛 盈利能力远高于公司平均水平 [1] - 受益于大客户持续扩张、海外产能建设及技术迭代 MPO业务预计未来数年保持高速成长 [1]
汇聚科技早盘涨超11% OpenAI牵手立讯精密开发AI硬件 公司为立讯体系成员企业
智通财经· 2025-09-22 10:34
股价表现 - 公司早盘股价上涨10.87%至17.75港元 成交额达2.89亿港元 [1] 战略合作动态 - OpenAI与中国果链龙头企业立讯精密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面向消费者的革命性AI设备 [1] - 首款AI设备处于原型研发阶段 采用口袋大小便携形态并搭载先进上下文感知系统 [1] - 设备深度整合ChatGPT背后的大语言模型 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交互 [1] 股权结构 - 立讯精密通过子公司香港立讯精密有限公司于2022年2月收购公司 目前持有74.67%股权 [1] 核心业务优势 - MPO业务是公司核心利润来源 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1] - 16芯MPO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 卡位海外云厂供应链体系 [1] - 公司是谷歌体系主力供应商 MPO产品需求旺盛 [1] - MPO业务盈利能力远高于公司平均水平 [1] 业务前景 - 在大客户持续扩张 海外产能建设及技术迭代趋势下 MPO业务预计未来数年保持高速成长 [1]
和讯投顾徐剑波:周末利好消息不断,且每条都是重磅
搜狐财经· 2025-09-22 10:11
9月21日,和讯投顾徐剑波称,周末利好消息不断,且每条都是重磅,下面来看看这些消息将影响下周 哪些方向。 其三,国常会正在研究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此举是为引进外资,落实外企国民待遇,属于 稳外资行动的一部分。 其四,OpenAI和立讯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一款革命性的AI设备。鉴于AI当前最重要的是落 地与应用,OpenAI跨界做硬件,关联板块为AI硬件。 其五,因标准版iPhone17销售超预期火爆,苹果已通知供应商将产量提高至30%,京东也表示苹果以旧 换新销量是去年同期的4倍,关联板块为消费电子以及果链。 其一,摩尔线程IPO将于26号上会,若一切顺利,10月下旬至11月可上市。摩尔线程有"中国版英伟 达"之称,是国产GPU独角兽企业,上市后大概率会被炒作,关联板块为芯片摩尔线程概念股。 其二,马上临近924一周年,下周一央行、证监会、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负责人将召开发布会,介绍"十四 五"时期金融发展成果,股市预计会是重点内容,届时可能释放一系列重磅消息,关联板块是大金融。 其六,下周二全新问界M7将正式发布,车内首次搭载激光视觉技术,关联板块为新能源汽车、激光雷 达。 ...
OpenAI联手立讯精密开发AI硬件,此前疯狂挖角苹果骨干
钛媒体APP· 2025-09-20 12:37
OpenAI硬件战略布局 - 与立讯精密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面向消费者的革命性AI设备 同时与歌尔股份接触 [2] - 设备设计为口袋大小便携形态 搭载先进上下文感知系统并深度整合ChatGPT大语言模型 [2] - 以65亿美元收购前苹果设计总监Jony Ive创立的io Products公司 加速硬件布局 [3] 人才招募策略 - 2025年从苹果招募逾20名硬件工程师 人数较去年翻倍 涵盖用户界面/可穿戴设备/相机及音频技术核心领域 [4] - 提供超100万美元股票作为入职激励 承诺"小团队/快决策"工作机制 [4] - 苹果内部因人才流失取消原定8月中国出差计划 防范关键人员被挖角风险 [4] 供应链合作方背景 - 立讯精密为苹果核心代工厂 代工iPhone/AirPods等产品 同时是AI眼镜等前沿设备主要供应商 [5] - 歌尔股份负责组装AirPods/HomePod/Apple Watch等苹果产品 可能为OpenAI提供扬声器模组零部件 [5] 产品规划与时间表 - 考虑多种设备形态包括无屏智能音箱/AI眼镜/数字录音设备及可穿戴别针 [5] - 首批产品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发布 最早2026年第一季度进入试产阶段 [5][12]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新设备可能冲击苹果及其他消费电子厂商市场份额 挑战智能手机传统硬件地位 [2] - 消费电子市场长期由苹果/三星主导 硬件生态联动能力是核心竞争壁垒 [11] 历史案例参考 - Humane公司AI Pin出货量约10000台 仅达计划十分之一 2024年5-8月退货量约1000台 [6][8] - Rabbit R1虽具备视觉识别和大型动作模型(LAM)技术 但同样未能实现市场突破 [10]
GPT-5之后的变化,Open“转型”:AI模型发布不再那么重要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17 14:51
GPT-5发布与市场反响 - GPT-5性能与谷歌、Anthropic等竞争对手相当,未实现颠覆性突破,模型风格和切换机制引发部分用户不满 [1][3] - 公司高层承认发布失误,包括未充分告知用户即弃用GPT-4o,承诺未来提供更清晰的过渡期 [3] - GPT-5上线48小时内API流量翻倍,GPU资源被耗尽,商业表现强劲但口碑分化 [2][7] OpenAI战略转型与多元化布局 - 公司未来不再押注单一模型迭代,转向多领域扩张,包括消费应用、硬件设备和前沿科技 [1][4][6] - 新任应用业务CEO Fidji Simo将主导开发AI浏览器、社交产品等消费级应用,可能直接挑战谷歌Chrome [5] - 计划投资脑机接口初创公司Merge Labs,对标Neuralink,探索AI与硬件的深度结合 [6] 新产品与技术创新方向 - 与苹果前设计主管Jony Ive合作开发"优美"的AI硬件设备 [5] - 探索AI驱动的社交体验,认为当前社交媒体AI应用方式缺乏创新 [5] - 正在优化GPT-5的回应风格,使其"更温暖"但避免谄媚,并与心理健康专家合作制定干预标准 [3] 商业表现与资本需求 - GPT-5被Cursor等AI编程助手设为默认模型,市场需求旺盛 [7] - 多元化战略(硬件、浏览器、脑机接口等)需巨额资本支出,IPO可能性增加 [7] - 公司希望被视为超越ChatGPT的多元化科技力量,形态或类似Alphabet [7]
大摩最新研判:2025 年二季度中国股市成绩单出炉,这些板块最亮眼!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18:44
整体表现 - A股二季度净负预警率为-4.8%,较去年四季度的-18.8%大幅改善,与去年二季度的-4.6%基本持平 [2] - 按市值加权后A股净正预警率达4.7%,较去年四季度的-0.7%由负转正 [2] - MSCI中国指数净正预警率升至+6.8%,创近4个季度新高,高于去年二季度的+1.4%和四季度的+2.2% [3] 板块分化 A股板块表现 - 金融服务、材料、科技硬件板块净正预警率最高:金融受益稳增长政策,材料受益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科技硬件受益AI设备和新能源科技创新 [5] - 消费服务、房地产、软件板块表现垫底:消费服务受内需复苏放缓影响,房地产处于调整周期,软件因行业竞争加剧需求疲软 [5] MSCI中国板块表现 - 金融和材料板块领跑:海外上市金融机构和材料企业受益全球产业链修复 [6] - 房地产和公用事业表现落后:房地产受去库存和融资环境影响,公用事业因成本上升增长有限 [6] 大小盘股表现 - A股大盘股净负预警率仅-1.4%,接近持平,集中在金融和科技龙头板块 [7] - A股小盘股净负预警率从去年四季度的-31.1%收窄至-7.4%,改善幅度显著 [7] - 中盘股净负预警率为-12.7%,较去年四季度好转但仍落后大盘股 [8] 盈利预期调整 - 科技硬件、消费必需品、医药生物板块盈利预期被上调:科技硬件因海外订单回升,消费必需品依托刚需属性,医药生物因研发进展超预期 [9] - 半导体、公用事业、消费服务、房地产板块盈利预期被下调:半导体受全球产能过剩影响,消费服务因居民消费信心恢复慢,房地产继续承压 [9] 潜力股与谨慎股 - 建议关注的9只股票来自材料、医药、科技硬件板块,筛选标准包括无负面预警、盈利预期上调、评级为增持等 [10][11] - 需谨慎的6只股票集中在房地产、消费服务和公用事业板块,筛选标准包括无正面预警、盈利预期下调、评级为减持或中性等 [11] 未来投资方向 - 政策受益板块:金融、基建相关材料板块将受益稳增长政策 [12] - 复苏弹性板块:消费服务、可选消费中业绩触底且估值合理的龙头公司 [13] - 科技成长板块:科技硬件和高景气赛道的小盘股若业绩持续改善有望成热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