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同城20250703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公司 顺丰同城、顺丰控股、美团、京东、淘系、饿了么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互联网平台补贴对顺丰同城影响有限**:短期内市场担忧淘宝加大补贴影响顺丰同城,但长期影响不大,因平台多数运力靠众包,新消费品牌崛起使头部商家有物流自主权,顺丰同城作为独立第三方受益于商流端变化[2][3][4][5] - **顺丰同城市占率提升空间大**:日均单量五六百万单,市场规模朝2亿单发展,市占率低;传统驻店物流企业市场份额萎缩且与顺丰同城客户重叠度高,众包和驻店结合模式利于服务大客户和补充运力[6] - **顺丰控股上修关联交易认可顺丰同城表现**:2025年和2026年关联交易金额上修至128亿和206亿,同比增101%和60%,反映集团降本增效诉求,认可其最后一公里业务表现,关联交易将保持高质量服务,毛利率预计稳定或提升[7] - **区域扩展不影响顺丰同城盈利能力**:配送网络规模效应和新技术应用使扩展至二三四线城市时成本下降,虽单票收入或降,但业务毛利率预计稳定或达正常水平,短期业绩良好[8] - **业务扩张期不必关注利润绝对额**:创立初期毛利率为负,靠补贴获取流量,规模效应显现后毛利率和净利率上升,业务量释放加速利润增长[2][9] - **顺丰同城市场空间大估值待提升**:目前市值约150亿港币,2025年快递和外卖板块成熟后评估利润和估值更准确,行业景气度不变,公司在商流和物流端有扩大份额潜力,业绩爆发时将获合理市值[4][11][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团日均单量约1亿单,京东突破2500万单,淘系即时配送及饿了么约6000万单,市场规模朝2亿单发展,京东计划年底招募20万全职骑手但仍需第三方运力补充[3] - 公司业务量大增时需增加骑手和运力支持扩张[10]
工业富联20250703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公司 工业富联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投资机会**:2025 年有超 20%上涨空间,当前股价涨停基础上初步目标价 5510 元以上,原因是海外算力产业链共振、基本面兑现、盈利预测和估值[3] - **海外算力产业链影响**:进入业绩兑现和估值修复双击阶段,带动海外算力板块市值创新高,AI 服务器行业规模和业绩空间大,增长弹性与 GPU 相近,有长期配置价值;与台湾友商比,公司核心客户 AI 智能开支增长好,拓展新客户,业务增长潜力大,2025 年净利润近 300 亿,明年有望双位数增长,乐观达 400 亿[4] - **基本面情况**:业务分通信和云计算两大板块,云计算中 AI 服务器是核心增长引擎,2025 年一季度占比超 50%,二季度预计出货超 3500 台,通用服务器增速超 50%;通信业务数通类产品景气向好,精密结构件份额增长,二季度基本面进入兑现阶段[6] - **盈利预测和估值**:短期模型显示云计算及 AI 收入比例高,全年 GV300 出货和通信 800G 占比提升,具备良好盈利能力与估值提升空间[7] - **出货量及营收贡献**:2025 年二季度基本 200 产品出货 3500 - 4000 台,单价 350 万美元,乐观销售收入 800 - 1000 亿人民币,NVR72 产品实现显著营收增长[2][8] - **产能扩充**:2025 年持续扩展产能,租赁美国工厂,资本开支超 20%增长,60% - 70%用于扩充产能,集中扩充 AI 服务器产线服务北美客户[9] - **主要客户影响**:核心客户亚马逊和微软 AI 智能开支增长好,拓展新型大型 CSP 客户,AI 服务器及通用服务器业务增长潜力大,全年收入有望创新高[4][10] - **业绩预期**:2025 年净利润接近 300 亿人民币,2026 年因金 300 规模化出货及通信 800G 占比提升,净利润有望双位数增长,乐观达 400 亿人民币[4][11] - **投资核心逻辑及风险**:核心逻辑是业务发展势头强劲、持续扩充产能、客户基础稳定;风险有 AI 产业发展不及预期、中美博弈关税冲击、业绩增长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影响市场需求[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海外算力产业链带动 PCB、光模块、算力租赁等板块市值创新高,AI 服务器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和业绩空间比 PCB 和光模块更大[4] - 公司当前市值接近前期高点甚至创新高,受益于海外专利产业链共振[5]
锂行业专题报告解读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锂行业 - **公司**:皮尔巴拉、凯瑟琳、Board Heel、Finis、赣锋锂业、紫金矿业、艾赫曼、Posco、融捷股份、盛新钴镍、宁德时代、天齐、江西物业414、永新材料华山、盐湖股份、扎布耶、玛米错、拉果措、永兴材料、中矿资源、天齐锂业 [1][9][12][14][1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碳酸锂价格走势** - 短期内或反弹至6.7 - 7万元/吨,若国内大型锂云母矿停产有望突破7万元,因供给端受干扰,如锂云母矿停产预期、产业链联合挺价预期、注册仓单量下降 [1][2][3] - 中长期价格中枢预计在7万元上下震荡,需求好时7 - 8万元,需求弱时6 - 7万元,当前价格已处成本曲线低位,未来或因产能出清使价格波动 [1][5] - **锂矿股投资价值**:当前配置锂矿股性价比高,此前碳酸锂价格下跌时股票未大幅调整,未来价格每涨1万元股票预计平均涨幅约30%,且市场提前交易供需反转对股票利好 [1][6] - **全球主要供应区域供给变化** - 澳洲部分矿山因出口价回落停产,但未现大规模停产信号,成本虽下降但仍高于中国进口价,预计2026年或有更多产能出清 [1][7][8] - 非洲成为中资企业重点开发区域,成本降至6 - 7万元/吨,现金成本5 - 6万元/吨,虽多数矿山亏损但头部厂商财务好,会继续投放产能和优化成本 [1][11] - 南美盐湖开发进展慢,成本因通胀显著提高,企业面临成本压力 [1][9] - **国内资源开发情况** - 四川处于大规模资本开支阶段,实际投放产能少,多个项目建设中需两三年规模化投放 [12] - 江西多数矿山因价格低未明显生产,仅四座维持正常,简夏窝项目复产或停产影响价格 [12][13] - 青海和西藏盐湖产能扩张潜力大,2024年青海产量11.5万吨,多个项目有新增产能规划或已投产 [4][14] - **锂资源供需情况** - 需求未来两年年均复合增速15% - 20%,每年新增需求约25万吨,主要来自电动车、储能和消费电子领域 [4][16] - 供需过剩幅度压缩至5%以内,基本面有望逐步反转 [4][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广西所碳酸锂注册仓单量从3.6万吨降至2.2万多吨 [2] - 国内碳酸锂库存总体约12万吨,相当于一个半月库存周期,价格涨至6.7万元以上企业或加速出货并套保 [15] - 推荐市值底部且有弹性标的如盐湖股份、永兴材料、中矿资源,以及龙头公司赣锋与天齐,这些股票性价比高 [18][19]
美光科技20250703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公司 美光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务发展与产能投资** - 目标将每股 PM 份额提高到约 20%,HPN 业务年化收入超 60 亿美元,正投资扩大 HPM 产能,2025 财年约 140 亿美元资本支出用于支持 HTM [3] - HPM 后端产能独特,前端通用 [3] 2. **盈利能力与产品组合** - 不提供具体产品利润率指标,采取优化整体产品组合策略提高盈利能力,重组业务部门结构满足客户需求 [4] - 数据中心业务占比增加,DRAM 收入盈利能力高于公司平均水平,优于 NAND,HPM 和高价值云 DRAM 业务带来更好利润率 [5] 3. **DDR4 价格与市场情况** - DDR4 因行业转向 DDR5 供给下降,供需失衡致价格上涨,目前占美光收入一小部分,对业绩影响小 [2][6] - 嵌入式、汽车及 AEDU 领域对 DDR4 和 LPDDR4 有持续需求,美光用弗吉尼亚工厂 alpha 节点满足 [2][6] 4. **HBM 产品进展** - 已向客户发送 HBM4 样品,预计 2026 年量产,与客户计划一致 [2][7] - HPM 产品约一年一代更新,由客户需求驱动,未来几年有显著进展 [2][9] 5. **竞争优势与行业趋势** - 拥有行业领先制造工艺和技术,beta 工艺节点经功耗优化,全球布局提升规模经济效益 [2][13] - HPM 是高性能解决方案,虽成本高但性能优势明显,不会被完全取代 [10] - HPM 可能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但因功耗高不太可能用于移动设备 [11] 6. **定制化内存业务** - 看到定制化内存市场机会,与客户合作定制逻辑芯片,与台积电等代工厂合作,同时提供标准化产品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4][14] 7. **供需平衡与产能调整** - 过去几年需求增长放缓,美光抑制供应增长,2025 年供应增长低于行业水平,需求增长积极助于降低库存,关注数据中心领域改善产品结构 [4][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美光将同时提供标准化产品和定制化解决方案,定制化内存不仅是概念,已在与客户合作并与代工厂协作执行 [4][14]
由互联网1994-2024历史回溯,判断AI与互联网的异、同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AI、互联网、影视、软件、游戏、传媒 公司:乐视、网易、百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I与互联网发展对比** - **相似点**:AI目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类似互联网早期 [1][2][4][12] - **不同点**:互联网由海外资本助力,AI由本土力量和国资推动;互联网城市排序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杭州,大模型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杭州,广州较少涉及,深圳关注硬科技领域 [4] 2. **AI应用进展及未来应用** - **进展**: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运营商角色不明确,牌照发放方式待明确 [2] - **未来应用**:有望重塑影视行业,如短视频内容制作和剧情化短视频;游戏公司可利用AI制作短剧等内容;各行各业探索利用AI进行摧毁与重建 [2] 3. **新创业潮可能性** - **可能性**:若2025 - 2026年迎来牛市,可能催生新创业潮,类似1998年牛市催生创业潮 [5] - **关键要素**:当年的海归、海外资本等要素是否到位决定新创业潮规模和质量 [5] 4. **AI时代软件业发展** - **重要领域**:可能出现类似自动驾驶FSD的重要领域 [6] - **关键因素**:把握用户需求和商业意识,产品经理角色转变很关键 [7] 5. **资本运作与业务发展** - **关系**:资本运作成功与业务顺利发展是两码事,乐视事件可能重演 [8] 6. **AI产业突破** - **借鉴经验**:可借鉴2000年移动梦网经验,需政策或外部力量推动 [3][9] - **产品差异**:AI产品内核倾向于去交互化,与互联网产品逻辑不同,传统互联网方法效果不显著 [3][9][11] 7. **AI时代推广模式** - **模式**:可能仍需重视推广模式,尤其是agent或垂类硬件 [10] 8. **生成式AI发展阶段及变化** - **阶段**: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相当于PC互联网门户网站时期 [12] - **变化**:未来经历业务模式成型、变现方式成型阶段,然后抢用户,出现内容形态创新及竞争大战 [12] 9. **AI业务模式及变现方式** - **业务模式**:国内可能有“小B大C”模式,利用AI处理逆人性工作 [15] - **变现方式**:海外依赖广告和付费订阅,国内有四大变现模式,国内可能收敛成以订阅或付费为主并辅以广告的模式 [16] 10. **AI技术与经济环境适配** - **适配方式**:全球经济降本收缩,AI替代基础工种和岗位,重塑行业价值链,如影视行业 [17][19] 11. **AI时代内容产业发展趋势** - **趋势**:内容生产门槛和壁垒提高,评价标准从流量至上变为邀请至上、权限为王 [18] 12. **AI对影视行业影响** - **影响**:重塑制作和分发环节,使演员回归本源,推动行业繁荣,2026年春节前后短剧市场在二级市场体现,传媒板块持仓占比预计从一点提升到三点左右 [17][19][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01年各大公司在生存压力下探索新业务留下网易点卡交易系统等副产品,当前模型公司探索有望产生新副产品 [9] - 互联网时代内容运营强调产品加渠道策略,对公司内部治理和管理要求高 [10] - 海外市场可能学习中国互联网时代的转移支付模式,从付费转向“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模式相对容易 [16]
百诚医药20250703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公司 百诚医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转型与布局**:2018 年起转型创新药研发,2023 年积极转型,从仿制药为主转向创新药和改良新药研发,因集采政策和 MH 制度变化致仿制药市场信心下降 [2][4] - **研发平台与产品**:拥有小分子、大分子创新药及创新药发现和评价三大研发平台;小分子创新药 0,618 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和 OSA 患者日间嗜睡,还有抗肿瘤 XPO1 靶点 0,629 等多个在研品种;大分子有四个主要品种,一个抗 CD24 品种处于安利前阶段,三个双抗产品处于不同研究阶段 [2][6] - **BD 市场布局**:国内外 BD 市场火热,中国创新药数量和质量提升;公司设定 BD 目标,不限于 0,618 项目,2023 年开始全球布局,获欧盟 CEP 证书,2025 年将 BD 作为最大考核方向 [7][8][9] - **盈利情况**:2025 年第一季度延续 2024 年第四季度悲观行情,亏损超 2000 万元,期待全年好转回到正常盈利状态 [3] - **潜力产品** - **0,618 项目**:靶点为组胺受体 H3 受体拮抗剂,有神经病理性疼痛和 OSA 患者日间嗜睡两个适应症;全球 30 - 60 岁约 9.36 亿人患轻度至中度 OSA,4.25 亿人患中度至重度 OSA,中国约 2.1 亿 OSA 患者,同靶点替诺利森销售额从 2021 年 3.1 亿美元增长到 2024 年 7.1 亿美元;OSA 日间嗜睡预计 2026 年上半年完成二期临床 [14] - **XPO one 靶点 0,629**:抗肿瘤药物,小鼠体内试验显示优于阳性药物,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提 IND 申请 [15][16] - **0,635**:抗肿瘤产品,靶点卡特 6,正在加快开发 [17] - **RIPK one 靶点 0,625**:适应症为肠炎和自身免疫疾病,今年下半年提 IND 申请 [18] - **创新研发投入**:每年保持约 20%比例投入创新研发,创新是长期发展基石,研发平台在质量控制和选题把握上有优势 [5][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类器官业务布局**:布局多个成熟类器官,用于抗肿瘤药物评价、个性化精准医疗和毒性预测等新药研发,计划与医院合作进行精准医疗和抗肿瘤用药评价,类器官服务内容纳入正常研发过程 [11] - **市场发展状态影响**:2025 年春节后港股生物医药板块和国内创新药研发公司表现好,国家出台支持政策为创新药开发提供机遇;一级市场因未盈利企业难上市资本退出困难,表现落差,但有优质标的,公司希望合作优化产业布局 [12] - **增持计划**:实际控制人和董事长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大力增持股份,短期内无减持计划,虽持股平台可能减持,但当前股价低于发行价不会在二级市场减持 [10]
如何看待硅料价格拐点及弹性?
2025-07-03 23:28
如何看待硅料价格拐点及弹性?20250703 摘要 多晶硅行业自 2024 年 4 月起,价格已跌破行业平均成本,至 2025 年 7 月初,行业平均盈利水平已持续亏损一年,尽管工业硅降价带来成本 改善,但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 硅料在光伏组件中的成本占比显著降低,2024 年底已降至 10%左右, 低于电池片浆料和组件封装环节的光伏玻璃成本占比。 多晶硅企业降本最具性价比的措施是降低能耗,其次是降低原材料消耗, 电力和原材料是主要成本来源,而硅耗的降本空间相对有限。 多晶硅产量随价格下跌而缓步下滑,自 2024 年 5 月起月产出环比下降, 2025 年二季度月均产出约 9.5 至 10 万吨,开工率不足 40%,库存超 过三个月,约 30 多万吨。 短期内全球光伏装机增速放缓,但长期需求广阔,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 依赖电网改造和购网型储能普及,供需矛盾预计 2026 年改善,2027- 2028 年恢复合理水平。 多晶硅行业拐点关注指标包括各环节行业库存及落后产能出清,以及头 部企业资本开支和投产规划,头部企业大规模投放新产能通常预示行业 拐点临近。 测算显示,硅料价格上涨对组件价格和电站收益率的影响较小,即 ...
三一重能20250703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风电行业 - 公司:三一重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内风电市场 - **价格走势**:今年价格较去年上升 5%-10%,某些时间点达 10%-20%,下半年预计维持且可能中长期持续,主因整机企业自律、业主关注全生命周期成本及风场收益预期下降;今年毛利率预计 8.8%-9.9%低于去年,下半年有望改善,明年显著提升[2][4] - **装机量和订单情况**:预计全年装机量 110 - 120 吉瓦甚至更高,上半年装机和订单增长快,今年整体订单好于去年;1 - 5 月订单增长迅速,6 月放缓,上半年约 7 吉瓦,预计全年市场份额提升 2 个百分点[2][3][12] - **风场出售**:受 136 号文影响,上半年出售数量少、价值难评估,531 前并网项目出售推进,预计今年实现 1 吉瓦出售目标,政策影响收益率,缺电地区风场盈利能力好[2][10] - **业主接受度**:业主端总体接受度较高,央国企等大型企业关注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对价格接受度有积极作用[15] - **内卷情况**:行业内卷存在但非大规模砍产能,产能有弹性可保供,反内卷防止恶性竞争和低于成本价报账,竞争企业数量减少,未来市场格局更健康[16] 国际风电市场 - **发展情况**: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海外订单超 1 吉瓦,预计全年超 2 吉瓦,主流价格 2500 - 3000 元,毛利率良好;今年出货规模预计达 10 亿元,同比增长十倍以上;计划 2027 - 2028 年实现 50 亿规模,保持 20%以上毛利率[2][5] - **回款情况**:回款情况较好,信用风险低,风机订单制生产使回款和风险控制理想[7][8] 海上风电 - **发展趋势**:今明两年预计快速增长,明年增速或超陆上风电,公司已获 450 兆瓦项目并动工,期望今年获 1 吉瓦以上订单[2][9] 三一重能 - **交付计划**:海丰项目预计第三季度开始交付,今年预计交付小几百兆瓦,总价值达几个亿[20] - **出售结构**:今年有 1.5GW 在线容量,确保出售至少 1GW,中东南部缺电省份和陕北地区占比较大[22] - **装机情况**:过去两年装机量显著增加,今年预计 120GW 以上,明年可能超 100GW,“十五五”整体装机水平将比“十四五”显著提升[23] - **市场前景**:去年国内市场收入 130 - 140 亿元,今年预计 180 - 190 亿元,增速约 40%,未来主机销售额含税有望达 300 亿元;海外市场计划三年内实现 50 亿元收入,五年内达 100 亿元[24] - **订单质量和盈利能力**:今年放弃部分低价订单,注重高价订单,订单质量和盈利能力提升,高价订单率排名前三[26] - **目标**:今年国内主机装机目标 15 - 18GW,预计可实现,下半年努力提高业绩实现全年目标[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今年 1 - 6 月国内招标量有波动,6 月偏低,但全年目标仍可实现[13] - 零部件价格谈判预计年底进行,以实现降价目标[18] - 目前判断 2026 年价格趋势过早,预计有几个百分点下降空间,降本空间可能比 2025 年大[19] - 531 前并网风场收益较好,531 后收益取决于地域等因素,各省电价预计 7 月确定[21] - 海上风电业务有不确定性,若一年实现 1GW 装机量可带来约 30 亿元收入[25] - 电站收益有不确定性,但 531 前电网电站资产有保障,不确定因素不影响公司整体发展态势[28]
龙图光罩20250703
2025-07-03 23:28
摘要 中国大陆半导体掩膜板市场规模约为 18 亿美元,年增速约 10%,国产 化率低于 5%,自主可控需求驱动未来增长,龙图光照有望受益于国产 替代。 龙图光照 2020-2024 年营收复合增速达 47%,2024 年营收近 2.5 亿 元,归母净利润 9,200 万元,复合增速 58%,毛利率稳定,净利润率 维持高位,估值相对较低。 公司股权集中,董事长、总经理及领导合计持股 57%,下游客户施兰控 股等参股,反映客户对公司技术实力认可,客户资源强大。 半导体掩膜板是光刻核心材料,价值量占比约 12%,为前道半导体材料 第三大领域,每款芯片均需一套掩膜板,保证生产工艺精度。 晶圆厂和 IDM 厂将成熟产线掩模板外包第三方以降低成本,第三方掩模 板厂具备规模效应,但 28 纳米以下先进制程仍依赖内部生产。 龙图光照主要覆盖 130 纳米及以上功率器件领域,客户包括中芯集成等, 计划拓展 90 纳米、65 纳米及更先进制程,初期重点仍是功率半导体。 公司木头项目主要用于购买设备,包括八台电子束直写光刻机,预计 2027 年下半年实现满负荷生产,2028 年营收有望达 8-9 亿,净利润 2.8-3.2 亿。 ...
果链:后续关注什么?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I 行业、苹果产业链、可穿戴设备行业 - **公司**:苹果、Meta、OpenAI、Anthropic、立讯精密、铂力特、彤联精研、富士康、工业富联、比亚迪电子、水晶光电、舜宇、蓝特、天岳、歌尔、蓝思、环旭电子、鹏鼎、东山、红腾精密、红海集团、宏腾公司、佳电子、瑞声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I 创新周期** - **美国进入新一轮 AI 创新周期**:未来半年到一年,美国将重新进入以大模型创新为起点的 AI 创新周期,创新将扩散到应用端和终端,虽节奏有变化,但周期会在该时间段完成[3] - **中美 AI 差距扩大**:未来半年中美 AI 差距将拉大,美国大集群交付使其领先优势扩大,中国发展更渐进,投资应关注美国 AI 产业链[1][6] 2. **苹果产业链发展** - **受益于 AI 创新扩散**:果链是美国 AI 创新从模型端扩散到应用端及终端的一部分,目前 AI 算力产业链还有预期差需跟踪[7] - **受关税政策影响**:关税放松预期推动立讯精密等公司股价上涨,美国关税政策复杂多变,需关注 232 调查进展[1][8][9] 3. **苹果生产布局** - **印度和越南生产布局**:大部分对美生产手机将在印度生产,其他终端在越南,假设 25%关税,对应金额约 140 多亿美金,占硬件成本约 8%,影响相对可控[13] - **富士康印度扩产遇阻**:约 300 名中国员工被调回,影响富士康在印度扩展 iPhone 生产[10] 4. **苹果 AI 发展** - **推进 AI 技术落地**:中国官网增加“专用云计算”状态,阿里云通义千问适配苹果芯片,长期战略侧重 AI 深度集成,预计 2026 年推出第二版 Siri[1][14] - **跟随 AI 技术创新**:苹果历史上有后发优势,若美国出现 AI 技术突破,将在手机端侧落地创新[15] 5. **苹果产品创新** - **可穿戴设备创新**:未来几年产品创新集中在可穿戴设备,重启智能眼镜及轻量化 AR 眼镜研究,预计 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量产低功耗芯片[18] - **Vision Pro 升级**:2025 年秋季可能发布 M5 芯片版 Vision Pro,27 - 28 年可能启动第二代 Pro 版本量产发售[18] 6. **相关公司业绩和估值** - **工业富联**:二季度利润同比增约 40%,全年收入有望达 300 亿元,估值较低[2][21] - **比亚迪电子**:估值具性价比,2025 年 PE 仅 13.3 倍,受益于苹果折叠机新机发布和桌面机器人组装等[22] - **宏腾公司**:2025 年盈利预期约 1.65 亿美元,当前估值约 14.2 倍历史市盈率,市值有提升空间[25] - **瑞声科技**:2025 年盈利预期为 23 亿元,对应当前收盘价市盈率约 19.4 倍,长期发展空间大[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市场选股思路**:选择有增长潜力的标的,关注新产品如折叠屏,关注市值小、弹性大的标的[16] 2. **市场节奏变化**:关注港股上市发行折价、人民币汇率变化、今年业绩与明年估值切换节奏[17] 3. **市场关注点**:关注越南地区转口贸易界定和 232 调查可能落地情况[12] 4. **红腾精密业务增长点**:主要收入来自苹果相关业务,network 业务与 AI 相关,2025 年看点包括拓展 socket 业务和推进连接头及液冷产品,预计 2027 年带来显著收入和利润[24]